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探索与研究学科分类幼儿教育主持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填表说明一、重要提示:开题应在立项申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二、时间要求:立项课题组于11月30日(专项课题开题时间另有要求)之前,完成开题论证,并认真填写此报告。
三、填写要求:开题报告书各项内容请按照开题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
四、装订要求:开题报告书需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左侧装订。
五、报送要求:将开题报告书电子版发至指定电子信箱,同时将此报告纸质材料1份,加盖单位公章一、开题活动简况二、开题报告要点展的需求。
3.有层次性和计划性的投放材料幼儿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水平各不相同。
为使每位幼儿都能在生活区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师应提供系列层次材料。
层次性材料的提供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
4.投放安全性和艺术性的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
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
实验过程的管理1.在园长及课题组长的领导下,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组人员具体操作。
激发全体参与者的科研热情,创造性的开展研究工作。
2.建立资料库。
课题组人员要有信息意识,从杂志、网络、讲座、外出学习等途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动态。
3.保障一定的实验经费。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课题负责人是省级骨干教师、县级教学名师,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地市级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
幼儿主题区域活动开题报告
幼儿主题区域活动开题报告幼儿主题区域活动开题报告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各种主题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个幼儿主题区域活动的开题报告,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背景主题区域活动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通过布置环境、提供材料和组织活动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通过主题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目标本次主题区域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和学习关于植物的知识。
通过活动,幼儿将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同时,他们还将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内容1. 环境布置为了营造一个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环境,我们将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小型花园。
我们会准备一些花盆、土壤和种子,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
同时,我们还会在墙上贴上一些植物的图片和信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活动设计我们将设计一系列与植物相关的活动,包括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绘制植物的图画、制作植物标本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亲身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并学习到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
3. 团队合作在活动中,我们将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在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中,幼儿可以分成小组,共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变化。
通过合作,幼儿将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互助精神。
五、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活动的效果,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其次,我们将收集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以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还将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活动后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六、预期效果通过这次主题区域活动,我们期望幼儿能够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活动的设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班幼⼉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西安市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案(开题报告)时间:2015年12⽉⽴项号课题名称⼤班幼⼉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负责⼈张雪莲所在单位西安莲湖明珠幼⼉园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园应为幼⼉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和活动环境,满⾜他们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活中获得有益⾝⼼发展的经验。
尊重幼⼉⾝⼼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正符合这⼀要求。
随着学习《纲要》《指南》精神的深⼊,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发展的重要性,毫不例外,我园也进⾏了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是教师放任⾃流,完全让幼⼉⾃⼰玩;⼆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清楚:该在什么时侯参与到幼⼉的活动中去,该对哪些幼⼉给予帮助,给予怎样的帮助等等⼀些问题。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班幼⼉区域活动中指导策略研究”这⼀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班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中的困惑,提⾼⼤班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的能⼒,找到适合指导区域活动的⽅法与策略。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策略1.区域活动:也可以称为区⾓活动、活动区活动。
它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特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
它是幼⼉⾃我学习、⾃我探索、⾃我发现、⾃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幼⼉发展的需要。
它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所承载的教育功能。
2.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了解本班幼⼉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和⽬标,教育内容、⽅式、策略、环境条件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幼⼉主动、有效地学习,调动幼⼉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幼⼉的发展。
所谓“策略”,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
南京市江宁区交通幼儿园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我园申报的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自2007年初立项以来,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和研究工作,于2007年9月正式实施至2009年12月已有三年时间。
三年来,在园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完成了预期目标,现将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性总结,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的指导和赐教。
一、问题的提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而注重幼儿探索过程、个体差异等特点的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需求。
1.区域活动间关联性不够。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地控制着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凸显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注重了幼儿的学习差异与特点。
但是在这种区域活动中,由于过于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区域内容与目标的层次性,而忽略了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幼儿在区域间的互动性不够,各区域往往过于独立,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主题活动中集体教学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
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主题式课程,注重集体式教学,突出幼儿的探索与生成。
然而在具体的幼儿主题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幼儿对主题的内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点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用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是很难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认知风格,也难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的发展。
3.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实践中存在着区域活动与主题相脱节的现象。
实践中存在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完全不融,主题活动中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延伸与拓展。
在当前整合观的影响下,我们知道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在主题活动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急幼儿园区域活动探索开题报告
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含义、原则和作用进行辨析,对国内幼儿区域活动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进而结合实际就促进幼儿区域活动提出部分建议。
结构框架:
一、引言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简介
2.1区域活动含义
2.2 幼儿区域活动的原则
2.3 幼儿区域活动特点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5.2 强化区域活动教师的作用
5.3 强化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5.4 要善于运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教育资源
5.5发挥好分享环节评价的实效
结论
指导教师(签名): 洪莲 系主任(签名):
2015年 11 月 2 日 年 月 日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选 题
Lovely Animals
系 部
学前教育系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或者通过多种方式认识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常见动物,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不同动物的概念,帮助幼儿加强对不同的常见的动物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认知能力。
现实意义:
同时从实践来看,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探索,对幼儿社会性的促进与发展,对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园办园特色的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或者通过多种方式认识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常见动物,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不同动物的概念,帮助幼儿加强对不同的常见的动物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认知能力。
现实意义:
同时从实践来看,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探索,对幼儿社会性的促进与发展,对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园办园特色的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选题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目的:
1.有助于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区域在区域活动中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力
精选-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资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
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
评价其结果也往往会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们知道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而区域评价正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的评价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具有的特殊性,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的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满关爱地理解和欣赏儿童。
二、问题的提出现代的评价观对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方面也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着。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一)教师方面1、教师在讲评中欠缺启发性,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无目的性教师在区域讲评中没有进行启发与引导,在下一轮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孩子仍只是在活动区无目的的摆弄玩具,通常这些孩子在活动区对游戏材料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会频繁换区,以致很多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教师讲评言语的盲目性有很多教师,在幼儿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提出帮助的要求时,只是会说:“恩!你做得真棒!”或“动动脑筋你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会出现的场景是前一个孩子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变的无所事事,不会进一步地去探索;而后一个孩子,可能会持续一会儿,但由于欠缺指导,坚持一下发现做不出来便会偷偷放弃而离开。
2、缺乏进展性评价使材料无目标层次性进展性评价明确了下一步要投放的材料,要完成怎样的教育目标,怎样安排材料投放顺序,缺乏进展性评价不仅使区域缺乏目标无层次性,而且对于下一轮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活动模式,确立了以“活动区”为主的教育,旨在从园本出发,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利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充分彰显幼儿的个性,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
但目前,我县因幼儿园资源不足,如:师资配备不足,班额过大、活动室空间不足,材料的搜集、投放困难以及教师观念认识等种种原因,使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常流于形式,盲目借鉴,表面上开展得红火,却没有真正发挥活动区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
因此,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本此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形成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进入活动区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选择,从而培养选择的能力,发展其个性。
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培养幼儿的信任感。
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进行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为一种能力。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正符合这一要求。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质量,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方法与策略,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背景1.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倡导游戏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载体,评价其质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的需求。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区域活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
然而,如何评价区域活动的质量,如何提高活动效果,成为教师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研究的不足。
虽然近年来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评价方法与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方法与策略,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有助于完善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2)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2.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2)实证研究法:以某幼儿园为例,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实证研究。
(3)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案例,提炼评价方法与策略。
四、研究框架1.引言:阐述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2.研究内容:分三部分展开论述。
(1)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发展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对于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幼儿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和支持。
具体任务包括:1. 分析幼儿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适合幼儿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3. 开展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2)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4)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法: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维度,设计问卷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
(3)观察法:深入幼儿园,观察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幼儿发展案例进行分析,揭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四、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1. 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13个月):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研究,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2)第二阶段(46个月):构建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和观察表;(3)第三阶段(79个月):开展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撰写研究报告。
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调研报告
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调研主要就幼儿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了解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常见形式和内容;-探索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分析家长、教师和幼儿对于区域活动的看法和评价;-提出改进和完善区域活动的建议。
2.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对象包括50位幼儿园教师、200位幼儿家长和250位幼儿。
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常见形式包括冲水池游戏区、模仿游戏区、益智游戏区、阅读角、创意绘画区等。
开展区域活动的内容主要涵盖了语言表达、情感交流、动手实践、社交合作等多个方面。
2.区域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能力;-家长认为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感官知觉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集体意识;-幼儿认为区域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的乐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家长、教师和幼儿的评价-家长认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表示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安排非常满意;-教师普遍认为开展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区域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幼儿对区域活动非常喜爱,表示通过参与区域活动,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四、改进和完善区域活动的建议1.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增加区域活动的数量和多样性,丰富活动内容,让幼儿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各方面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究研究开题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究研究开题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究研究开题报告1 一、选题的意义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历。
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时机,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
评价其结果也往往会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幼儿进一步开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们知道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响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良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而区域评价正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的评价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具有的特殊性,成认儿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才能的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满关爱地理解和欣赏儿童。
二、问题的提出现代的评价观对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方面也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着。
但我们不得不成认,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一〕老师方面1、老师在讲评中欠缺启发性,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无目的性老师在区域讲评中没有进展启发与引导,在下一轮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孩子仍只是在活动区无目的的摆弄玩具,通常这些孩子在活动区对游戏材料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会频繁换区,以致很多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展。
2、老师讲评言语的盲目性有很多老师,在幼儿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提出帮助的要求时,只是会说:“恩!你做得真棒!”或“动动脑筋你会想出方法来的”这样,会出现的场景是前一个孩子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变的无所事事,不会进一步地去探究;而后一个孩子,可能会持续一会儿,但由于欠缺指导,坚持一下发现做不出来便会偷偷放弃而分开。
2、缺乏进展性评价使材料无目的层次性进展性评价明确了下一步要投放的材料,要完成怎样的教育目的,怎样安排材料投放顺序,缺乏进展性评价不仅使区域缺乏目的无层次性,而且对于下一轮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班区域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班区域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中班阶段,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的评价行为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
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的提高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因此,教师在中
班区域活动中的评价行为是值得研究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中班阶段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评
价行为,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
1.调查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观察,了解中班阶段教
师评价行为的特点和问题,为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2.制定调查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中班区域活动教师评
价行为的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对幼儿学习状态的观察、对幼儿行为的评
价和反馈、对幼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认知等方面。
3.样本选择和调查。
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幼儿园进行调查,通过教师、家长、幼儿等各方面的调查,获得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4.数据分析和总结。
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展现教
师评价行为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针对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5.提出结论和建议。
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幼儿园
教师中班区域活动中评价行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促进教师评价行为的
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得出教师在中班区域活动中评价行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幼儿园教师合理有效地开展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探索《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意义。
而区域活动则成为幼儿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在随着学习《新纲要》以及新课改精神的深入,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区域活动却是本园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本园区域活动中现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1、“活动时间”没有保证许多教师仍受旧观念的影响,不重视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不但没有看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教育价值,反而认为幼儿区域活动时间多了,心会变野,难以管教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直接以集中教育活动所代替、挤压、占据了。
2、“活动内容”没有保证以往教师为了害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乱来”而过多的限制幼儿活动的活动内容,不让幼儿这样做,不让幼儿那样做。
在幼儿活动中往往扮演的都是“监督者”、“指导者”的角色,横加干涉幼儿的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总是爱出面干涉、解决、评判是非。
这样,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严重缺失,因而使幼儿丧失了对活动的兴趣。
3、“活动材料”没有保证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幼儿集中活动之前的“放松活动”,因而在区域活动的材料准备上往往是随意、一成不变的。
而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很少,或干脆不提供材料,使幼儿都是“赤手空拳”的玩。
由于没有相应的活动材料来支持区域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幼儿原本区域活动时间内,幼儿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因为争抢而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4、“活动空间”没有保证本园的活动室空间比较小,为区域活动开展也带来了一些难度。
有的教师也因为如此,认为这么小的空间怎么好开展活动,开设区角,因此也从主观上产生“偷懒”的思想。
或者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采用了“放羊”的方式,让幼儿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教师自己则做一些下一环节的准备。
鉴于以上认识与思考,为了能让教师们都能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课改理念,促进全园幼儿整体发展。
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调研报告
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调研报告(仅供学习)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指南》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区域游戏活动的倾向,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实现主动学习,使其富有个性地发展。
因此,我园积极倡导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一、基本情况目前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正处于边探讨边实施阶段,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的理念急需更新、各班区域环境创设、教师指导水平有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情况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幼儿园对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改观本学期,通过尝试探索区域游戏活动,经过前阶段的集中学习及相关的研训,教师对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年龄段区域空间利用与材料投放无显著差异。
我园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既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能注意利用晨间、饭后、离园前等零碎时间随机开放。
在空间的利用上,区域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
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水平,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特点,有的班一个区域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三)教师指导水平有待提升区域游戏活动是孩子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介入指导。
目前我园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指导水平有待提升。
1、区域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我园教师制定区域游戏活动的计划及目标时,注重在过程中调整,不断充实材料,让孩子充分与材料对话;活动后能进行书面反思,能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专家、各位名师、名校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题仪式,有请领导专家指导,我课题的题目是《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实践研究》,下面进行简要汇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与解决的主要问题(-)选题背景、意义近年来,区域活动作为一种独特课程模式和教育形式,成为幼教改革的热点与方向。
但就目前实践的有效性来看,发展却还极不均衡;有的流于形式,有的研究到一定程度后也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其中,区域活动的观察评价与有效指导是摆在教师面前最最棘手的问题。
我园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了《区域活动有效性实践策略的研究》,重点是材料的有效投放和活动如何开展。
区域活动中,许多教师也感觉到:对幼儿进行有效干预、回应指导是个难题,由于大家对幼儿行为背后表达的发展需求,存在理解偏差,影响了教师的教育决策。
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观察评价幼儿行为是深入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观察评价后的反思与调整,会促进教师提供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学习所需的材料(环境),生成或设计出符合幼儿需要的新活动,只有适宜、有效的区域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北师大劳凯声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中小学教师应善于从儿童的言语、行为、喜怒哀乐的观察中获得第一手资料,注意他们的需要、性格、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
然而,3-6的岁幼儿还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达自我,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却能自然流露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因此,本研究在区域活动中,培养提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伴随改革深入,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越来越多,但针对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能力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却较少。
如何对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进行观察评价,从哪些方面入手?区域活动中,幼儿哪些行为应该鼓励?哪些行为应该放手?哪些行为教师应该指导干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教师专业的观察和适当的评价支持。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
幼儿发展评价是对幼儿发展状况和成就的系统性评估,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为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1.幼儿发展评价理论研究: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定义、特点和意义进行梳理,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探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综合比较各种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方法选择。
3.幼儿发展评价工具设计: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以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三、研究目的1.探讨影响幼儿发展评价的因素,为幼儿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建立符合幼儿特点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促进幼儿教育改革,推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幼儿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了解最新研究进展;2.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收集幼儿发展评价的实际情况,了解相关机构的评价工作流程;3.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幼儿的问卷,收集不同群体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看法和需求。
五、研究预期1.通过本研究,深入探讨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建立适合中国幼儿特点的发展评价体系,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3.为未来深入研究幼儿发展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结语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幼儿发展评价的相关内容,为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题报告
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开展“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中,教师和幼儿如何有效地互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
在教学活动中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幼儿而言,良好的师幼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师幼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
”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因此,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势在必行。
因此,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执行)》(下称《纲要》)的今天,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如何使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真正的互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去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目的:通过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以在师幼互动中积极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促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教师、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形成合作探究式师幼互动。
研究意义: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幼儿发展评价是衡量幼儿发展水平和成就的一种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为教育和幼儿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有效的幼儿发展评价方法,以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3.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首先,我们将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这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发展的规律和评价的方法。
3.2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在理论基础的基础上,我们将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情况,采用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幼儿进行评价。
同时,我们还会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3 幼儿发展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影响幼儿发展评价的因素。
这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4.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幼儿发展评价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
4.2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记录观察结果,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参考。
4.3 问卷调查设计和分发问卷,了解家长、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看法和要求,为评价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5.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按以下步骤进行:5.1 第一阶段: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在第一阶段,我们将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5.2 第二阶段:实地观察和录像记录在第二阶段,我们将选择一所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和录像记录,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一、选习题的意义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少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习题提升经验。
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时机,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
评价其结果也往往会影响到少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少儿进一步开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们知道少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应信息,不仅对少儿活动方式有改良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少儿再学习的愿望。
而区域评价正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少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少儿协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的评价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具有的特殊性,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的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本身的潜力和优势,充满关爱地理解和欣赏儿童。
二、问习题的提出现代的评价观对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少儿园方面也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着。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问习题的。
(一)教师方面⑴ 教师在讲评中欠缺启发性,以致少儿在活动中的无目的性教师在区域讲评中没有进行启发与引导,在下一轮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孩子仍只是在活动区无目的的摆弄玩具,通常这些孩子在活动区对游戏材料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会频繁换区,以致很多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教师讲评言语的盲目性有很多教师,在少儿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提出帮助的要求时,只是会说:“恩!你做得真棒!”或“动动脑筋你会想出规定来的”这样,会出现的场景是前一个孩子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变的无所事事,不会进一步地去探索;而后一个孩子,可能会持续一会儿,但由于欠缺指导,坚持一下发现做不出来便会偷偷放弃而离开。
2、缺乏进展性评价使材料无目的层次性进展性评价明确了下一步要投放的材料,要完成怎样的教育目的,怎样安排材料投放顺序,缺乏进展性评价不仅使区域缺乏目的无层次性,而且对于下一轮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许多教师在区域活动结束时,只是让孩子拾掇玩具或略微表彰一下几个玩得好的孩子,对于活动自己没有一个明确而生动的评价,不会让孩子说说他玩这个游戏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说下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少儿方面1、少儿对活动兴趣不大,持续时间不长很多区域的开放,看上去似乎颇有新意,但少儿对于此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进入活动区对一些玩具稍作摆弄,操作没多少时间就离开了。
2、少儿对活动成果其实不关注由于讲评只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又或者是对于少儿个体的一个概括的评价,很多孩子其实不关注活动的成果,因此在下一次活动中仍然如此,没有新的发现和进展。
(三)环境方面1、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有些区域中,活动材料其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即少儿探索发现的需要来设立。
这跟讲评的实效性有关,在讲评进行后没有对下一环节的开展作出指导和变换。
2、活动区规则遵守情况不佳由于环境中缺乏规则暗示,又或者是各材料物品的摆放不便于少儿操作,很多活动区是有规则的,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三、文献综述许多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以及活泼在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们对区域评价已经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并也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为我们对于区域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奠定了的基础,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区域评价的重要性。
(一)国外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早在二十多年前,HIGH/SCOPE就提出了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这一术语。
认为只有向少儿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对材料的操作转换组合,孩子的认知才能得到充分开展,而不能依靠教师手把手教或传递进行学习。
HIGH/SCOPE课程把区域活动划分为“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其中,[1]回忆环节与评价是相对应的。
HIGH/SCOPE课程十分注重对儿童开展的评估,认为它是课程的起点,其目的不是给儿童打分,而是了解、分析他们当前的开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下一步教育工作。
评估包括:观察儿童对引人注意的行为和表现作记录;与孩子交谈;在每天的教师工作会上讨论观察的结果,分析记录所蕴涵的信息。
通过这种全面的情景性评估,教师能深刻认识孩子的开展状况,能更好的与家长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据此制定下一步的课程计划,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儿童开展。
(二)国内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进度[2]《少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少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
《纲要》将少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良工作,促进每一个少儿开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须要手段。
”《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习题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结合《纲要》来说少儿园区域活动的评价应包括①促进每个孩子开展②促进教师自我成长③促进区域活动自己的开展三方面功能。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根本性变化,那就是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开展,评价的开展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一改传统的观念,认为评价就是区别是非,比出高低,显然这是非常片面的。
因此,我们现在应更清楚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开展方向及价值取向,从而确定我们自己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结合区域活动的特点建立真正能实现以上功能的区域评价体系。
[3]《少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一书中提到“区域活动能获得有关少儿智能类型的信息,识别少儿的智能强项,”对少儿活动区的情况作观察记录,教师将观察评定加以横向对照,可以了解少儿之间的不同;进行纵向对照,则可以了解少儿一学期来行为的开展变化和实际效果。
通过评定既能知道孩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又能知道孩子开展的进度,确定其智能倾向,更好的进行教育。
此外,该书还提到,教师的评价也是少儿角色游戏不断开展的催化剂。
少儿的认识规律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相同,都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4],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把握好活动的评价,不断提高少儿的认识能力,为游戏的进一步开展搭建桥梁。
《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一书中对于评价的观点,认为:孩子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是不同步的,应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特殊性,相信每个少儿都有其本身的潜力和优势[5]。
此外,作为教育者应全面了解个体各方面的开展状况的同时,应尤其去观察注意那些没有优势可言的儿童,发现和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发掘和开发他们的潜力,重塑孩子们开展的信心。
实验少儿园的张红霞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灵敏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少儿开展〉〉一文中,认为区域评价使我们能全面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开展,能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弱点,及时调整目的,是用全新客观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以鼓励、表彰、启发的方式为主,注重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评价,发现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转变以往观察评估时仅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用统一的规范来评价。
教师善于从少儿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出发,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特点、兴趣表现,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教师应以开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理解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体验[6]。
朱细文关于《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教案》一文,认为少儿园区域活动后的集体讲评(简称区域讲评),是对区域活动形式的完善,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7];进而言之,这种讲评不但可以产生针对个别或全体的教学活动,而且可以从这种灵敏机动的谈话式教学中,根据少儿的兴奋点产生新的主习题项目方案。
除了这些现实的价值之外,它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反集体教学的评价模式,即预先形成的模式,而是对于少儿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所进行的反应,而且这个反应不是依据任何学科的或预先制定的规范,它是灵敏的、随机的。
从它的这个极其优越的“出身”,我们捕捉到它对于突破传统的目的模式、学科中心、教师控制等等管理办法和习惯的重大价植。
耿慧关于〈〈浅析区域活动中少儿的社会性开展〉〉一文指出,得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少儿社会性的开展。
少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
少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互相交流、提高的过程。
少儿的评价外表看似是一种认知倾向的评价,是在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系统的过程[8]。
但发掘其深层意义,少儿能够大胆站在大家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个社会化系统不断开展的过程。
个性在社会中不断开展,又在社会化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并为社会所接纳。
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安康的个性系统。
因此,引导少儿评价活动成果,展示少儿活动成果都是对少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少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别人交往、与别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开展成熟。
教师作为区域活动中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对少儿活动情况评价的作用应该是宏观细微的,又是客观公正的,而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评价对少儿社会性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由于少儿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少儿对某些问习题的解决能力。
教师在评价少儿活动时,应尽量从少儿认知系统中矛盾的、不稳定的、不明确的方面加以引导,使得每一个个体的少儿都形成正确的评价。
从以上众多教育专家和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对区域活动评价的态度和认识中,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区域评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如何在少儿园区域活动中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评价机制,确保区域活动更好开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习题。
四、论文基本框架以下是对于区域活动评价的初步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少儿、环境三个纬度,依据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设立评价机制与规范。
一教师活动目的是否具有全面性活动目的是否详细可操作是否根据少儿的实际开展水平和需要能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2教师的指导能否根据不同经验水平进行个别教育,引发部分孩子进一步探索能否根据少儿开展情况及时提供或变换材料,调整指导策略是否有重点观察3观察记录与评价能否有效了解少儿活动方式能否及时发现问习题并对问习题进行分析是否实现教育目的4少儿自己是否有所开展少儿有没有进一步活动的愿望二少儿是否喜欢活动,对活动充满热情精神愉快,态度认真持续时间是否较长关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3社会交往水平是否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4认知开展水平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三环境1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
以了解目前的设置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进行调整。
难易是否适宜,是否根据少儿的开展需要数量是否充足能否利用当地资源和废旧材料少儿是否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搜集和制作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投放和变换材料材料是否安全卫生环境中是否具有规则暗示3活动区规则各材料物品是否摆放有序便于少儿操作规则的建立是否考虑到少儿的实际水平和一些其他因素参考文献:[1]《少儿园课程》冯晓霞主编P189[2]《少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少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上册P17[4]《少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下册P44[5]《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李建君主编)P52[6]《在区域活动中灵敏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少儿开展》实验少儿园张红霞教师[7]《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教案》朱细文《学前教育》期刊20XX/4[8]《浅析区域活动中少儿的社会性开展》耿慧论文进度安排:20xx年9月——11月20日资料的查阅,开习题汇报的撰写20xx年11月20以后查阅资料,去少儿园实地记录区域活动案例20xx年3月底完成初稿20xx年4月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