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发展简史第一课先秦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要点:1、汉字的引发和形成(夏商之际)——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象形性是中国文字形成的基础。
2、先秦时期的主要文字——殷商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石鼓文、简牍帛书。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故名。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遗址,又出土了很多陶器,其口缘外往往刻有不同的符号。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地区也发现了仰韶文化的文字符号。
经考征,这些符号即是简单的文字,有的已经释出。至于大汶口陶器文字图的文字则是意符“热”字,已是合体图画的会意字。太阳烤得下面起了火,就是热。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就是“结绳而治”以后的“书契”。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字体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
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下面,我们按照年代顺序来介绍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
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主要作品介绍:
1)殷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的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者三种要素。下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见下图)
2)西周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最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
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式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见下图)
3)西周毛公鼎铭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史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及其成熟的境地。(见下图)
4) 西周散氏盘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练,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诗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见下图)
5)石鼓文
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行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
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见下图)
简牍帛书
历史的发现,条件的变化,祖先们用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竹木、丝帛等各类物品作为记事工具。简牍帛书自然成为文字、书法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朵浪花。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统称,细分一下还是有区别的。许慎《说文解字》“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篆书中片子就是剖开的木。
以简牍作为书写载体,从历史文献和文字字体上分析,应当在殷商时期开始,延续使用于商、周和后续的秦、汉时期,汉后逐渐由纸张取代。《尚书.多士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典册从殷开始。而甲骨文、金文的“册”是将五条竖线穿过一个横卧的椭圆,象若干简牍用绳子串连在一起,形成“帘子”,因为汉字的造字法出“六书”,所以从“册”字的写法上看,应该是当时典册的一个象形,遗憾的是殷商时期出土的文物中,目前只发现玉册,而没有竹木质的简牍实物。考古发现最早的竹木简牍是战国早期的实物(湖南马王堆,湖北云梦)。
帛书又名缯zeng书,以白色丝织物为书写材料,起源于春秋时期,考古实物以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楚帛为最早。
简牍(见下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