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要理论
现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解读
现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解读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现代心理学中的五大理论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期心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强调外部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而心理过程并不是研究的重点。
著名的行为主义者包括帕维洛夫、华生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通过刺激-反应的机制来解释个体的行为。
行为主义者强调通过条件反射和习得来改变和塑造个体的行为。
例如,帕维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证明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条件作用则强调了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认知加工和解释的影响,个体在接收信息后会进行主观的加工和理解,从而影响行为和情绪。
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模式对行为和情绪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理论强调了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在个体行为中的重要性。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有皮亚杰、维果茨基和班杰明等。
###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延伸,强调了社会因素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是在社会互动和交往中塑造和发展的。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情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著名的社会认知心理学家有班杰明、阿斯利和巴德拉等。
### 4.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都有哪些重要的基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人格等方面。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重要的基础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基础心理学理论。
1.来自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机制的学科,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机制是基于进化而来的。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适应性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机制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
例如,人类对于美丽的事物有着天生的好感,这是因为美丽的事物通常代表着健康、繁荣和繁殖能力强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进化过程中被筛选出来成为了人类天生的心理偏好。
2.来自行为主义的理论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认为行为是人类最主要的反应,而心理活动只是行为的表现。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条件反射理论”,它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而人类的反应是由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决定的。
例如,当我们听到铃声时,就会想起上学的时候铃声响起,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3.来自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学科,它认为人类的思维和知觉是由大脑内部的信息处理机制决定的。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它认为人类的思维和知觉是由一系列信息处理过程组成的。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时,我们会先进行感知、识别、记忆等一系列信息处理过程,最终形成对于这张照片的理解。
4.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强调人类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学流派,它认为人类是自我意识的,有自我决定的能力。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它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驱动力,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例如,当我们追求一个目标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感,这是因为我们正在实现自己的潜能。
以上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基础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机制是基于进化而来的;行为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和知觉是由大脑内部的信息处理机制决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机制。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帕夫洛夫提出了古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形成的。
1.2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形成和改变的。
1.3 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行为不仅仅依赖于刺激和反应,还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影响。
二、认知理论:2.1 信息处理理论:认知理论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记忆过程,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2.2 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变化,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象操作阶段再到抽象逻辑阶段。
2.3 社会文化认知理论: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学习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展的,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三、社会文化理论:3.1 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评价、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3.2 文化心理学理论:柯尔霍斯特提出了文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3 社会发展理论:沃尔科特提出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是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实现的,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
四、生物学理论:4.1 进化心理学理论: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进化机制,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的结果。
心理学基本理论
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基本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三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关注个体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来适应环境。
其中,认知心理学探索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注意力和记忆。
而发展心理学则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
认知理论的应用涵盖了广泛领域,如教育、广告和人机交互设计。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一切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条件激励和奖励惩罚机制来改变行为,而不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思维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Maslow和Rogers。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
人本主义理论主张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和提供支持来帮助个体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治疗和辅导方面有广泛应用。
结论本文介绍了三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这些理论为我们解释和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并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十大著名心理学
十大著名心理学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运作方式,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供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十大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它们对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刺激和反应。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的学习和反应所形成的。
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研究来观察和量化行为,并且关注行为与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
2.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冲突是由潜意识内部过程驱动的。
这一理论注重揭示人类心理深层的欲望、冲突和无意识影响,并认为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有重要的影响。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和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它关注个体对于社会环境的感知、思考和解释,并认为认知过程对行为和情感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4.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关注个体对于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并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认知行为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治疗中。
5.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类的个体价值、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并强调人类个体的积极潜力和自主性。
6. 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是由荣格提出的,它强调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个人经验对于心理发展和行为的重要性。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行为模式是受到潜意识层面的影响,通过探索和理解个体的心理隐含层面可以解决心理问题。
7.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由加德纳提出,它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类型,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测试中的语言和数学能力。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智能类型上具有不同的优势和能力,因此个体在不同领域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才能。
心理学中的心理理论
心理学中的心理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理论是指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描述的一种系统性的观点和假设。
本文将介绍几个心理学中的重要心理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特定的环境刺激下形成的,个体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例如,当一个人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被奖励时,他们可能会倾向于重复这种行为。
相反,当一个人在一个消极的环境中受到惩罚时,他们可能会避免这种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它对教育、治疗和行为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心理理论,它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知觉是基于信息处理的,个体通过接收、加工和存储信息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认知理论强调了人类的思维活动对行为的影响,它研究人类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以及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错误。
认知理论对于教育、决策和问题解决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第三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是自主和有目的的,个体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它对人类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对于心理咨询、治疗和个人发展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心理学中的心理理论是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描述的一种系统性观点和假设。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
这些心理理论在不同的领域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心理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
各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求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这7层次。
1.2.3为缺失需要,4.5.6.7为c成长需要。
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成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评价:①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
②机械性强。
③比较强调生理基础,自我实现途径脱离社会实践,难实现。
④带有假设性,没有办法论证。
L智力结构的有关理论,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智力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
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是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1ford)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型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的影响,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其特征为对不熟悉的食物,能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之间的关系;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受后天因素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认知能力。
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结构理论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全的,它们只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3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成功智力:1、分析性智力2创造性智力3实践性智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重点复习)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心理学重要理论
基础心理学1、学派创始人内容意义⑴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那;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⑵行为主义:美国:华生,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⑶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
⑷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时间、代表人物、意义⑴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⑵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用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需要层次理论: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⑵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⑶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⑷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
4、情绪理论: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二人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⑵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
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⑶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依托于多种理论来解释和理解人类心理活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并阐明其对于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主流观点,其核心概念是以观察和实验来分析人类行为,强调外界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将心理活动视为可被观察和量化的现象。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环境刺激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该理论通过实验控制和观察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对于社会行为和教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应用。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的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强调人类对于外界刺激的主观解释和感知。
该理论主要揭示了人类是如何处理、组织和获取信息的,并探究人类思维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有Piaget、Vygotsky等。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能够对外界进行解释和适应。
在教育和临床领域中,认知理论为教学设计和认知疗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三、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理论将心理学视为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融合,研究人类心理特征在进化过程中的形成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和行为都源于适应性演化,旨在生存和繁衍后代。
代表人物有Dawkins、Buss等。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此理论不断拓宽我们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认识,为人类行为的起源、心理发展和性别差异等问题提供了解释和理解的基础。
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自我发展、实现和成长的重要性,主张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和幸福感。
代表人物有Maslow、Rogers等。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重要性。
其在教育、家庭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个体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心理学理论解析
心理学理论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理论被提出来解释人类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并对其进行解析。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习得和塑造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学习是通过反应和刺激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
最著名的行为主义者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上。
2.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着重于研究人类思考、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家关注信息处理、问题解决、语言发展等方面。
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关于儿童发展以及思维和语言获得方式方面的重要观点。
3. 社会文化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被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塑造的。
社会文化心理学关注人类与他人的互动和习俗,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渐进式近距离教育(ZPD)和文化相对论等理论代表了社会文化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4.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命不同阶段中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
从出生到成年期,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身体发展、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的改变。
频莱尔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马斯洛则探讨了个体需求层次结构方面的理论。
5.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是一种解释人类行为方式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潜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对个体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它深入了解内在冲突、童年经历以及无意识欲望对个体心态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通过解析以上几个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原因。
各种心理学理论虽然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但它们共同揭示了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干预治疗等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形成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重点概念: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中习得的。
1.2 代表人物:帕维洛夫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条件刺激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3 应用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刺激和奖励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二、认知发展理论2.1 重点概念: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和发展过程,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2.2 代表人物: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2.3 应用领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和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3.1 重点概念: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摹仿他人而学习的,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2 代表人物:巴德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者对摹仿对象的认知过程。
3.3 应用领域: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和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4.1 重点概念: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个体内部冲突和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4.2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潜意识和童年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3 应用领域: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解决个体内部冲突来匡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五、生态系统理论5.1 重点概念: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解释为何我们会对某些事情产生反应。
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一个刺激会触发一个相应的反应,直到它与另一个刺激联系在一起,之后产生条件反射。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味道时,我们的口水会开始分泌,这是因为食物与口水的分泌之间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解释了为何我们会在某些情况下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行为。
该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在环境中根据奖励和惩罚的条件而形成的。
例如,当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接受惩罚时,他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指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在不同的阶段中逐步发展的。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行为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儿童在幼儿期时会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即认为他们是世界的中心,无法看待事物的多个方面。
四、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指个人的特质和性格类型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特征或性格,这些特征可以用于描述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例如,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马特的五个因素人格理论,每个人的人格可以用外向、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这五个因素来描述。
五、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组织社会信息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对所接收到的社会信息进行解释。
例如,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社交场合时,我们会借助以前的经验和观念来理解它,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反应。
六、情绪理论情绪理论是指人类情绪过程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外部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的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来产生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和塑造来改变和调节。
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某种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另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思维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对信息的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的。
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
三、发展阶段理论发展阶段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人类发展过程的理论,它描述了人的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根据发展阶段理论,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心理需求。
发展阶段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四、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个体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的理论,它描述了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
根据人格理论,人的个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内向型、外向型、情感稳定型、情感不稳定型等。
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
五、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论,它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从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来形成的。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
总结: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思维过程对行为的影响,发展阶段理论描述了人的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发展任务,人格理论描述了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发展。
心理学主要理论
引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包括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进行详细阐述,从认知理论、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习理论这五个大点出发,分别讨论每个大点下的相关小点。
认知理论:1.认知理论介绍:认知理论是指人类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的研究。
它关注个体的思维活动以及信息处理过程。
2.认知发展: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巨大变化,如将其分为儿童认知发展和成人认知发展。
3.认知结构: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思维活动依赖于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如图式、模式、概念等。
4.认知偏差:认知理论指出个体在信息处理中会存在认知偏差,如注意力偏颇、记忆错乱等。
5.应用与发展:认知理论在教育、临床、组织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发展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行为主义:1.行为主义介绍:行为主义是一种将心理活动定义为对环境刺激的响应的心理学理论。
它强调环境和刺激对行为的影响。
2.经典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典条件反射,即通过刺激和响应的关联来形成新的行为。
3.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认为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4.行为主义治疗:行为主义在临床心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5.行为主义影响和争议:行为主义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忽略了内在心理过程等。
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介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它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内心需求。
2.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潜力的能力和愿望。
3.客观性和主观性: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不同,它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
4.心理治疗:人本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存在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5.实际应用:人本主义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积极心理学、组织发展等。
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介绍: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
心理学重要理论
心理学重要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拥有众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早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和反应所决定的。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而学习过程中的奖励和惩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为主义者也提出了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概念。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一个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他发现狗会对食物的存在作出条件反射性的唾液分泌反应。
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应的是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解释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利用认知过程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观点。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结合了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行为的过程中,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后,会模仿其行为,并对其行为结果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这种模仿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过程被称为建模和锚定。
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并强调观察者的情感反应对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学习理论不仅对学习行为的解释有重要影响,还对培养教育和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人格是指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人格理论试图解释和描述人类的个体差异,并探索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于人格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和托皮茨的五因素模型。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人类内心冲突的解决过程形成的,而托皮茨的五因素模型则认为人格可以通过五个基本维度进行刻画,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和理论。
在心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实践中,对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响应。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他们认为,通过对环境刺激的控制,可以改变和塑造人类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行为疗法就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治疗方法。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通过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来完成的。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家Newell和Simon。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和信息处理的模式。
认知理论在教育、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他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学习和行为塑造的社会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心理学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成长过程。
它关注人类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心理学家Erikson。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任务。
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30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
30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1、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来理解人类行为。
以下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约翰·华生和伊万·帕夫洛夫- 理论要点: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行为才能了解心理过程- 常用实验方法: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刺激-反应关系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下是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乔治·米勒- 理论要点:强调人类的思维和记忆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来理解世界- 常用实验方法:信息加工实验、记忆实验、问题解决实验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理解、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以下是社会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 理论要点: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行为来研究和适应社会- 常用实验方法:观察实验、模仿实验、行为预测实验4.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让·皮亚杰- 理论要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为个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特点- 常用实验方法:长期追踪实验、观察实验、横断面实验5. 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理论要点:强调个体内心冲突和潜意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格是由生物、社会和个体内心经验共同塑造的- 常用实验方法:自我报告实验、投射法实验、关联实验以上是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的精选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理论解析和实验研究,请参考相关的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
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为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框架和工具。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的理论和模型,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学习和行为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无条件刺激(UCS)和一个中性刺激(NS)同时出现时,会引起条件刺激(CS)的反应。
经过多次重复,NS本身就能引起CS的反应。
这个过程被称为条件作用。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行为调节中。
2.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的,它认为一个人的信念和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成就。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他们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
当一个人认为他们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目标。
3.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由潜意识的冲突和压抑所引起的。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让·皮亚杰提出的,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能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
5.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的,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通过社会互动和经验来发展的。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心理学和跨文化研究领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它们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并为治疗和教育提供指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理论和模型,并开发新的理论和模型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为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浮现了许多理论,其中五大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发展理论、人格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他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行为的条件反射和学习上,如帕夫洛夫的狗实验。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行为可以被塑造和改变,通过正反馈和惩罚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强调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记忆、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
他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短期记忆的容量限制和信息处理的规律。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主动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认知过程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三、发展理论:发展理论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发展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提出了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四、人格理论:人格理论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形成于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冲突。
人格理论的研究主要通过心理测试和临床观察来揭示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
五、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社会文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利维·斯特劳斯的文化心理学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是受到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
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化差异对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心理学1、学派创始人内容意义⑴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那;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⑵行为主义:美国:华生,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
⑶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
⑷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时间、代表人物、意义⑴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⑵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用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需要层次理论: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⑵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⑶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⑷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
4、情绪理论: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
二人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
⑵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
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⑶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4)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
5、气质类型学说:⑴体液说: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
⑵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美国医生谢尔顿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
体型说和胚叶说想从生理的因素来说明气质的根源,但两种学说都没有提出生理因素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根据。
⑶血型说:是日本的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⑷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类型。
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⑸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他确定只存在4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他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看作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6、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⑴本我:最底层,原始的我,遵循快乐原则,⑵自我:中间层,现实的我,遵循现实原则,⑶超我:最高层,道德的我,遵循道德原则。
7、瑞士新精神分析学家容格在《心理类型论》一书中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8、人格理论: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征理论的创始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又分为三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⑵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⑶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纬度理论:他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将因素分析的方法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
他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模式的特点,使得对人格的描述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也更加富有层次性。
他把人格特质归结为三个维度上: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⑷20世纪80年代,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人格大五和五因素模型,编制了NEO人格调查表。
人格的五因素包括: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发展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⑵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⑶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
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⑴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起来源于行为主义。
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
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1963年)。
学习的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⑵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斯曼,他提出5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⑶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⑷精神分析论:始于19世纪末,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创立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论的观点。
3、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4、个体归因的原则:⑴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
⑵折扣原则:凯利提出的。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⑶协变原则: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
5、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在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6、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
7、侵犯的原因:⑴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洛伦茨。
⑵挫折-侵犯论学说:最初由多拉德提出的。
⑶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提出。
8、社会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
9、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0、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1959年)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
11、态度转变理论:⑴海德的平衡理论:他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
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海德提出了一个P—O—X模型说明他的观点。
⑵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他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⑶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12、美国学者霍尔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
13、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⑴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⑵人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⑶他提出了群体整合的原则。
14、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化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15、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研究群体压力时,报告了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
16、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17、美国学者扎荣克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
18、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率、先内后外律。
19、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李等人总结了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21、哈特菲尔德等人提出爱情有激情式和伙伴式两种。
22、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23、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
作为对自尊的单维度测验它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发展心理学1、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早在20世纪初,霍尔就对老年心理进行了研究,并著有《衰老:人的后半生》。
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也在20世纪20、30年代研究个体全程的心理发展。
30年代美国先后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和《发展心理学》。
3、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二因素论: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美国的吴伟士。
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4、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将个体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①婴儿前期(0—2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人格特征:希望品质。
②婴儿后期(2—4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人格特征:意志品质。
③幼儿期(4—7岁):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人格特征:目标品质。
④童年期(7—12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人格特征:能力品质。
⑤青少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人格特征:诚实品质。
⑥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人格特征:爱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