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预习题:一测量数学课本,铅笔盒、回形针的长。
(不提示测量工具)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课堂练习必做题一橡皮直尺大约()个长;橡皮大约()个长;铅笔大约()个长;长方体大约()个长。
选做题二分别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例如橡皮、铅笔、文具盒等。
思考题三为什么用不同的工具所测出的课桌长度不同。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必做题一量一量,将答案填在()里。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二三量出下面图形每边的长度.四填空.(1)24厘米+17厘米=()厘米(2)72厘米-27厘米=()厘米(3)1米=()厘米(4)45米+36米=()米(5)2米+50厘米=()米()厘米(6)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选做题一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二思考题一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二测量课桌面长的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寻准课桌左端,再看课桌面的右端的数对准(),课桌面的长度就是()厘米。
三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的地方。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测量必做题一填空。
1、1米=()厘米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40()厚约5()高1()22()高70()二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
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
我的一步长()厘米。
三14米+6米○20米4厘米+20厘米○3米3米○30厘米50厘米○49厘米38厘米-8厘米○40厘米35厘米+5厘米○4米100厘米-1米○1厘米选做题一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3、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6、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填表。
(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
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表是某城市6月份天气情况。
天气晴天雨天阴天多云天数(天)17247()天气经常出现。
A. 晴天B. 雨天C. 阴天D. 多云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因为17>7>4>2,即天气是晴天的天数最多,所以说晴天天气经常出现。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中天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天气出现的频率,比较天数的大小,天数最多的天气就是经常出现的。
2.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143>142>141>139>138,即说明刘玉的身高>李琴的身高>李明的身高>王芳的身高>赵兰的身高,所以刘玉的身高最高、赵兰最矮,所以A、C正确。
题目中并未说身高与饮食多少有关,所以B错。
故答案为:B。
【分析】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然后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身高的大小能反映出五个同学间身高的高矮。
3.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A解析: A【解析】【解答】(9+4+7+8)÷4=7(棵)【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4个班平均植树7棵。
4.学校有8个班参加了回收废报纸活动。
第一天回收废报纸43千克;第二天回收废报纸38千克;第三天回收废报纸39千克。
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千克。
A. 39B. 40C. 41D. 42B解析: B【解析】【解答】(43+38+39)÷3=40(千克)【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40千克。
5.下表是二(2)班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多少人?()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A. 35人B. 5人C. 10人C解析: C【解析】【解答】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10人,故选: C【分析】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两个正字,也就是10人,此题可解。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
摘要:
一、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概述
1.教材版本
2.单元主题
3.教学目标
二、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认识和理解数字0-10
2.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三、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游戏化教学
3.互动式教学
四、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的评估与反馈
1.课堂练习
2.家庭作业
3.单元测试
正文:
在我国的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中,学生将开始接触更为深入的数学知识。
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数字0-10,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
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材版本方面,各个版本的教材可能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都围绕着数字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几个核心内容展开。
例如,人教版教材在第一单元中,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数字,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读写。
接着,教材会引入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最后,教材会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化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评估与反馈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紧接着⼆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们进⾏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除数⼩,例3除法的竖式、⽤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法是教学重点,求商⼜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种计算,学⽣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会继续应⽤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表⽰不同的意思,使⽤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个难点。
“余数必须⽐除数⼩”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让学⽣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定⽐除数⼩的道理。
1.让学⽣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常⽣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2.下面是三(一)班5个同学踢毽子情况统计表。
A.小丽B.小红C.小明D.小鹏(2)()踢得最少。
A.小丽B.小红C.小明D.小鹏3.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4.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尺码男式皮鞋的情况如下表,你认为这家鞋店本周应进()尺码更为合适。
尺码/cm2424.52525.52626.527数量/双415344829185A. 5B. 25.5C. 275.选一选。
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四种动物参加50米跑,它们的比赛如小表。
运动员小猫小狗小熊小兔成绩13秒9秒20秒11秒A.小猫B.小狗C.小熊(2)给它们排个名次:()。
A.小猫、小狗、小熊、小兔B.小狗、小兔、小猫、小熊C.小熊、小猫、小兔、小狗D.小熊、小猫、小狗、小兔6.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7.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情况,从图中可知,喜欢看书的和喜欢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项目看电视看书运动旅游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810862人8.下图中三角形有几个?()A. 5个B. 3个C. 4个9.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从统计图汇总可以看出,红红调查了()名同学。
A. 40B. 41C. 4210.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 B、4×6=C、24÷3= 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除法》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
注意: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
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例题:
例题1、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例题2、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
为几个小组?
例题3、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例题4、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
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例题:
例题1、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
例题2、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
例题3、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余数应用题该怎样带单位?
答:问题中的单位就是商的单位;被除数的单位就是余数的单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单元教学内容:1.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打好基础。
教材提供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的过程。
之后在合作整理并制作统计表过程中,体验获得统计结果的成功。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体会用写“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难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初步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电教1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例1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2.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再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巩固应用你。 喜欢什么体பைடு நூலகம்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注意: (1)请在你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下投票。 (2)投票方式:每投一个项目的名称就在相
应的卡片下面写“正”字的一个笔面,最后再 计算笔画总数。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5
2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 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数据收集整理
你喜欢他们吗?
学校举办讲故事大赛,我班要从王明 明和陈小菲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王明明
陈小菲
选择谁参加比赛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 理 (16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讲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讲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通常包括一些基础数学概念和运算,以下是可能的讲解内容:
1. 复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整数的加法规则,例如“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
复习整数的减法规则,例如“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通过例子和练习题加深理解。
2. 学习连加和连减:
介绍连加和连减的概念,例如“几个数一次相加”和“从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
通过实例演示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了解加减混合运算:
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运算的顺序(先加后减)。
通过实例演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实践。
4.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余数的含义。
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余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简单的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复习与评价:
在单元结束时进行复习,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通过测验或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关于“加与减”的
运算。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1. 整十数加减:这是基础的一步,涉及将十位上的数字
相加减。
例如:30 + 40 = 70, 50 - 20 = 30。
2. 两位数加减:在整十数加减的基础上,两位数的加减
进一步扩展到非整十数的计算。
例如:34 + 16 = 50, 87 - 39 = 48。
3. 解决问题:结合加与减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会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8个苹果,吃了5个后还剩
多少个?”
4. 连加与连减:涉及多个数字的连续加法或减法。
例如:34 + 28 + 16 = 78, 80 - 23 - 17 = 40。
5. 加减混合:这是连加与连减的综合,要求学生掌握加
减运算的顺序。
例如:78 - 46 + 32 = 64。
6. 估算:初步学习估算,培养对数量的直观感知和估计
能力。
7. 应用题: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
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通过
实物或模型进行实际加减,以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
能力和数学思维。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建议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一、选择题1.心心幼儿园新进了一批玩具。
玩具个数(个)812610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个。
A. 20B. 36C. 18D. 26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8+12+6+10=36(个),所以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36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熊的数量+小羊的数量+小鸭子的数量+小猴的数量=新进玩具的数量。
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是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个数的多少能进一步计算出新进玩具的总量。
2.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
项目跳绳赛跑乒乓球铅球人数(人)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喜欢赛跑的有()人。
A. 10B. 3C. 15D. 2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一笔代表1票,则可数得喜欢赛跑的有15人。
故答案为:C。
【分析】数据收集即从题目中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据此得出喜欢赛跑的人数。
3.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尺码男式皮鞋的情况如下表,你认为这家鞋店本周应进()尺码更为合适。
尺码/cm2424.52525.52626.527数量/双415344829185A. 5B. 25.5C. 27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48>34>29>18>15>5>4,即上周销售尺码为25.5的男式皮鞋最多,所以这家鞋店本周应进25.5尺码更为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然后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数量的多少能反映出尺码间销量的好坏。
4.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数据情况,宜采用()。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统计表D. 频数分布直方图C解析: C【解析】【解答】统计表着重于数据的具体数值的统计。
【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统计最高气温的数据情况需用统计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数据收集和整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共31分)1.二(1)班举办绕口令比赛,下面是梦梦读的一条绕口令。
请统计绕口令中的字,并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中。
(16分)汉字大兔肚子画“正”字记录个数2.【新情境】下面是聪聪对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情况统计。
(每名同学只选一个)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人数正正正√√√√√√√√√○○○○○正正○○○○(1)把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5分)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人数(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4分)(3)【开放题】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本题中传统节日的诗句。
(6分)二、我会整理。
(共40分)1.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有四名班长候选人,他们的得票情况如下图。
(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4分)候选人龙龙蓝蓝华华典典得票数(2)()的得票数最多,()的得票数最少。
(4分)(3)如果选一人为班长,选()比较合适。
(2分)(4)【说理题】选举那天,王芳因病请假没能参加投票,如果她也投了票,会影响投票结果吗?为什么?(6分)2.【新情境】2023年3月1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是自首飞以来第16次发射,实现16连胜。
下面是二(1)班同学收集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图片的情况。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图片数量(张) 8 6 16 19(1)第()组收集的图片数量最多,第()组收集的图片数量最少。
(4分)(2)第一组和第二组共收集()张图片。
(2分)(3)第三组比第四组少收集()张图片。
(2分)3.阳光小学倡导每名同学争做环保小卫士。
天天、聪聪、同同、梦梦分别将他们家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做了如下统计。
天天家:×××××××聪聪家:正同同家:○○○梦梦家:△△△△(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表中。
(4分)家庭天天家聪聪家同同家梦梦家个数(2)四个家庭这一周内一共使用了()个塑料袋,()家使用塑料袋最多。
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姓名:班级:本单元知识点的重中之重:①余数要比除数小,不能等于或大于。
②余数最小是1,最大是除数减1.③被除数=余数和商的积+余数。
第一单元除法一、基本概念(回顾除法的基本知识)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每份分得一样多。
只有平均分的时候才能用除法!2、除法的2种含义:①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个数。
②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个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如32÷8=4,32被8除,所以32是被除数,8是除数。
)5、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如27÷3=?,想三()二十七。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用除法计算,用“大数÷小数=倍数”。
【如问18是6的几倍,就是问18里面有几个6,列式为18(大数)÷6(小数)=3.】7、分清使用乘法和除法的问题,当问题是求总数时,用乘法计算;当问题是求份数或每份个数,用除法计算。
8、在题目要求“请你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把物品平均分给……一定强调是平均分!也可提有倍数关系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或者把(45)每(9)份为一组,可以分成(5)组。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用调查法收集数据。
- 明确调查的问题。
例如:了解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
- 确定调查的对象。
这里就是同学们。
- 选择调查的方式。
可以是举手投票、问卷等方式。
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举手表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喜欢红色的举手,喜欢蓝色的举手等。
2. 记录数据的方法。
- 画“正”字法。
这是一种常用且方便的方法。
“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一个“正”字刚好是5个数据。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出生月份,1月出生的有3人,就可以写“正”字的前三笔。
- 直接数数记录。
比如数出有多少个同学喜欢某种小动物,然后直接记录数字。
不过这种方法在数据较多时容易出错。
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如把同学们喜欢的颜色分类整理成红色有多少人、蓝色有多少人等。
- 从整理的数据中能得到一些信息。
例如通过统计发现喜欢蓝色的同学最多,那么就可以知道蓝色在同学们心中比较受欢迎;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如喜欢红色的同学比喜欢绿色的同学多多少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座号:分数:
一、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每题2分,共24分)
18+49-50 = 63-9+12 = 16+18-20 =
29+70-20=56+(31-20)= 48-(6+2)=
30+25+19= 78-39-16= 24+16-14=
90-54-36= 12+18-14= 36-15+23=
二、填空题。
(每空12分)
1.9和7相乘的积是(),再减60得()。
2.35加19的和是(),再减去40得()。
3.100减去70的差是(),再加上30得()。
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洋洋有8本连环画,毛毛连环画的本数是洋洋的4倍,毛毛和洋洋一共有多少本连环画?正确的列式是:()
A、8×4=32(本)32+4=36(本)
B、8+4=12(本)12+8=20(本)
C、8×4=32(本)32+8=40(本)
2.学校买来98根跳绳,分给低年级19根,分给中年级35根,分给高年级多少根?正确的列式是:( )
a.98-19=79(根) 98-79=19(根)
b.19+35=54(根)
c.19+35=54(根) 98-54=44(根)
四.下面是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各个项目的人数,请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2分)
五、解决实际问题。
(每题6分、共42分)
2.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2人,到邮电大楼站下去9人。
又上来13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3.学校开展植树活动,运回树苗76棵。
五年级领走27棵,六年级领走33棵,还剩下多少棵树苗?
4.同学们种了50棵万年红,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8棵。
种的万年红比菊花多多少棵?
5.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6.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
后来又盖了8间,现在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7、二年级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今天有3位同学请假,二年级今天来了多少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