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梳理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4篇)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4篇)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养维护工作的安全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1.使用许可: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事先取得合法的使用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上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

2.使用人员的资质要求: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操作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3.设备操作规程: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4.设备使用记录:每次使用特种设备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时间、设备状况、使用人员等信息,以备查档。

四、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1.维护保养计划: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时间和频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人员的资质要求: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维护保养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特种设备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时间、维护保养内容和维护保养人员等信息,以备查档。

4.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责任和处罚1.单位管理责任: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个人责任: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如有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特种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可以采取口头批评、书面警告、罚款、停止使用等处罚措施。

六、附则本制度经过讨论并得到相关人员的同意后生效,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以确保人员的全面理解和执行。

关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6篇)

关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6篇)

关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6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一、设备修理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力量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需坚持先修理、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打算检修并重的方针,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二、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1、每年第三季度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全公司设备普查工作的打算支配及要求,报设备生产技术部门、总工程师、同意后,在全厂支配进行设备普查工作,详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

2、各车间的普查工作,由各工段主任负责组织有设备技术员、班组长、修理员参与的车间普查小组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状况。

由设备技术员填写“设备技术普查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申请项目,同普查表一起报生产技术部。

3、设备主管人员负责组织成立设备普查鉴定小组,由设备管理员、技术员、修理工、机工、电工会同各工段设备技术人员和修理人员对设备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设备逐台进行技术鉴定。

初步确定大、中修项目,并由设备管理部门普查鉴定小组技术人员填写普查表内的有关部分。

三、打算的编制1、为了保证修前生产技术预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打算最迟应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

2、年度检修打算应包括:年度大修打算〔包括精、大、生产主要设备的局部大修〕中修、保养、预防性试验打算等部分。

四、检修打算的审批及下达1、年度设备大、中修打算编制后,中修报生产技术部、总工审批,大修需转报厂长批准,打算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发送各有关部门〔生产、打算、财务等〕和设备修理单位以及各有关工段执行。

2、车间修理,有力量承当中修及二级保养的,则打算下到达车间,如车间修理只能承当二级保养而无力量承当中修的,则中修任务由机修车间承当,由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合作完成的中修项目,打算分别下到达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

3、预防性试验打算有设备管理部门下到达动力检修和设备修理单位执行。

五、设备修理的技术预备1、预检:在大修前三月左右进行,也可结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级保养同时进行,由设备科编入打算。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汇编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国家对各类特种设备,从生产、使用、检验检测三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实行的是全过程的监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如下: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对产品质量负责。

生产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特种设备,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负责。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测,并对检验检测结果负责。

检验检测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检测过程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生产单位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运行的监控,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检测过程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检验检测单位应加强对检验检测过程的监控,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1.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产品质量负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生产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各单位和个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根据国家规定需要持有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或登记证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和政策,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单位应当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八条个人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中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第三章安全使用第九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传感器、排气阀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严禁穿着拖鞋、丝袜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物品进行作业。

第四章安全维护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阀、管道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维修证书。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应当按照设备的维修规程进行,严禁违反规程进行维修,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人员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前需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

2. 设备维护管理:特种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经验,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特种设备的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4. 安全检查和记录: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查记录应保存并备查。

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特种设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事故和灾害等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应急演练。

6. 法律法规遵守: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等,确保特种设备的合法合规使用。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应该由相关部门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不断完善,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第 1 页共 1 页。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保障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安全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

第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保持工作秩序。

第六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禁违规操作、擅自更改设备设置等行为。

第七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主动参加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八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第九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第二章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享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对应的权益,有权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参与相关安全生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按照规定程序接受监督和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单位的机密信息。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自觉参加各类培训和考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违反规定的情况,有权和责任立即报告上级,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它涉及到设备的选购、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救援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

一、总则1.目的与依据:明确制定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

2.适用范围:明确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二、特种设备购置与安装1.采购管理:确保采购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

2.安装与验收:安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安装过程需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

安装完成后,进行自检和调试,并申请专业机构进行验收检验,取得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使用登记与档案管理1.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2.档案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定期检验报告、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四、日常运行管理1.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熟悉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2.日常检查:实施日常运行检查,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维护保养: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更换易损件等作业,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定期检验与检测1.定期检验: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定期检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

2.安全附件校验: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可靠。

六、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1.应急预案: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救援程序和资源保障。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9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9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一)设置管理机构1、管理机构。

以企业(法人)内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注明机构人员的职务及联系电话。

2、机构管理结构图。

将管理机构的人员用____结构图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及设备。

(二)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1、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

明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全面负责(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若安全生产负责人不是法定代表人,应有加盖公章的企业任命书。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任命。

有加盖公章特种设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任命书,任命书应注明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员应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附劳动关系证明资料)。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证书方可上岗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与企业办理聘任手续并到质监部门备案。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1、各职能部门安全责任制。

制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

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和制度等。

2、各岗位安全责任制。

制定特种设备各岗位安全责任制。

包括: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特种设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等。

(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

包括。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特种设备报检制度,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

(三)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根据特种设备种类以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快开门压力容器操作规程等。

(四)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抢险装备和救援物资;每年至少____一次救援演练。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1.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第1篇一、设备责任制1、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对设备管辖范围划分至车间,直至划分班组个人,建立巡检、点检、维护,检修岗位责任制。

3、车间煤气管道、维修管道划分高炉与烧结、竖炉煤气管道,以高炉煤气管道出口阀门为界,阀门前管道归高炉(包括阀门);阀门后至烧、竖炉管道及所辖附属设施归烧结。

4、电气部分设备及维护划分⑴、动力车间负责高炉、烧结、铸造及园区其它(分厂)车间由高压进线开关至总高压配电室开关柜到高低压配电室分路开关以上;包括分路开关、变压器、电容补偿柜;分路开关以下归各车间。

⑵、动力车间监护各车间高压设备启动。

⑶、铸造变压器低压套管(包括低压套管)以上。

⑷、质检计量中心电气部分、机修车间电气部分、后勤所有电气照明、库房照明维护归动力车间负责;材料计划各部门自己负责申报。

5、全公司仪表、液压部分由动力车间维护(由各车间配合)。

6、各车间设备维护与检修责任划分⑴、各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抢修由本车间负责,如需其他车间帮助要请示企业技术中心后,由企业技术中心开派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⑵、各车间技改工程由机修负责,工程项目办公室开工程项目单,由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⑶、各加工备件机修可完成的交机修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开加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⑷、设备的计划检修由机修和各车间共同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⑸、各车间的维修和抢修及计划检修后由设备主任填写设备检修卡72小时报企业技术中心,使企业技术中心能够建立较完善的设备技术台帐。

7、各车间设备专责人,应经常了解自己所辖设备,掌握技术情况,把设备管好、修好,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⑴、每天上班后巡视所辖设备,了解设备情况,设备缺陷等,及时向工段长汇报检查情况,并做好巡检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1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1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1篇)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1篇一、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其中电梯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对特种设备公司应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梳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梳理

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以便于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遵守。

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概述1. 法规体系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2)部门规章: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等。

(3)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等。

2. 监管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监督检查: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特定问题或者特定时期,对特种设备安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3)事故调查处理: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三、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内容1.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单位的职责(1)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负责生产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特种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特种设备检验单位: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4)特种设备维修、改造单位: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维修、改造,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明确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梳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梳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制度1. 组织机构(1)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检验、维护、保养、操作等工作。

2. 人员管理(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取得国家规定的资格证书。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设备管理(1)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特种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使用、维护、检验等情况。

(3)特种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4. 操作管理(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安全注意事项,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3)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 检验管理(1)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验。

(2)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遵守检验规程。

(3)特种设备检验结果应真实、准确,符合国家规定。

6. 维护保养管理(1)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2)维护保养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维护保养记录应完整、准确,便于追溯。

7. 事故处理(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配合事故调查。

(3)事故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应明确、具体,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8. 监督检查(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特种设备9个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9个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9个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一、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
1. 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及其职责。

2.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二、特种设备登记管理制度
1. 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2. 定期更新设备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特种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1. 制定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规程。

2.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制度
1.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专业检验和检测。

2. 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五、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制度
1. 对操作特种设备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 确保操作人员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

六、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 定期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八、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 建立和维护特种设备的技术档案。

2. 确保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九、特种设备报废更新制度
1. 对于达到使用年限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2. 按照国家规定更新特种设备,确保设备安全性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板,具体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规划和调整。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六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六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____《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管理与监察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区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及其附属的安全阀、压力表、安全保护装置等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

3责任部门与准备工作3.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设备科负责。

3.2应提前一个月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预约检验时间,确保特种设备在下次检验日期到期之前检验完毕。

3.3特种设备检验前,由设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3.4特种设备检验时,设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3.5特种设备检验后,由设备科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3.6对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应停止使用并按照检验不合格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报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7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3.8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3.9检验报告应该及时交由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归纳存档,由设备科负责铲车、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标签的更换。

4检验周期4.1压力容器。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至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____起重机械。

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二年。

4.3厂内机动车辆。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4.4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强检)按规定进行校验,一般每____个月校验一次,其他的一般仪器仪表一年一次。

4.5压力管道。

在运行条件下进行在线检验,每年一次。

在停产条件下进行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的,其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____年。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和公共安全,特制定本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第三章使用管理责任1.本单位设立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特种设备的操作安全规范。

3.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维修工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购买和验收1.本单位购买特种设备应当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选择合格的特种设备供应商,签订合理的购买合同,明确特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2.购买特种设备的验收工作应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种设备的整体外观、性能测试、传感器定标等。

3.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验收记录和档案,以备日后查询和追溯。

第五章特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特种设备的安装工作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并保证设备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2.特种设备的调试工作应由设备制造商或具有相关资质的服务商进行,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正常运行。

3.特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应配备专职监理人员,负责监督设备安装和调试的质量,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第六章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1.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应由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应了解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保持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特种设备的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保养手册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应当及时上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并完成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

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

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

加固方式采用¢16钢丝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____处,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

地锚埋入地下____米深,地锚混凝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概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概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概述
1. 特种设备概述
特种设备指使用特定介质的设备,如锅炉、压力、电梯等,其
运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特种设备的管
理十分重要。

2. 管理制度概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和报废等
方面的规定。

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设备事
故的发生。

3. 管理制度执行主体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主体包括企业、特种设备制造单位、
安装单位、维修单位等相关单位。

每个执行主体都有其责任和义务,需要协同合作,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4. 监督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管工作,确保制度有效实施,避免企业违规操作。

5. 风险评估
为了更好地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6. 制度健全性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需要随着使用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企业需要根据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与整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需要有各方协同合作,共同维护设备的运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机械的管理。

3 职责3.1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贯彻政府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法令、条例、规程等。

3.2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有关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工作,按章办事。

4 工作程序4.1 特种设备包括的范围:4.1.1 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

4.1.2 具有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为压力容器:a) 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b)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V)≥0.025m3,具体包括:石油液化气民用罐、固定式石油液化气储罐、石油液化气槽车储气罐、压风机风包、氧、氨、氯气瓶,乙炔发生器等;c)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指在一个大气压的沸点)的液体。

4.1.3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压力管道:a)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为极度危害的管道。

b)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输送GB1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c) 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表压),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d) 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表压),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管道。

4.1.4 起重机械是指起重量在0.5t以上的各类起重机、电动葫芦、升降机和电梯。

4.2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定货4.2.1 新建工程项目应有工程设备名称清单(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更新应有更新报告及技术鉴定报告,增容应有增容报告及增容原因报告,方可列入定货计划。

4.2.2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定货、采购,归口物资设备公司(特殊情况须单位定货,事先报告生产管理部批准后自行定货)。

4.2.3 定货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必须是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定点厂家,并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生产许可证。

4.2.4 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厂必须随设备供给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a) 生产许可证;b) 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图纸;c) 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d) 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生产合格证、金属材料、焊接质量、水压试验证明);e) 应有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f) 应有安装和使用说明书;g) 必须在明显位置有金属设备名牌;4.2.5 锅炉、压力容器定货应配套齐全(包括水处理、消烟除尘、仪表等设备)。

4.2.6 额定蒸发量≥1t/h的锅炉,必须是机械化燃烧的炉型。

4.2.7 起重机械制造厂必须随设备供给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a) 生产许可证;b) 起重机械设计图纸及主要构件强度计算书;c) 各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图、电气原理图;d)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e) 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f) 必须在明显位置有金属设备名牌;4.3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安装和修理:4.3.1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安装和修理(受压元件、受压构件)必须委托具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装、修理许可证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 开工前由施工单位填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格式的开工报告,报请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

4.3.2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安装开工报告内容包括:a)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安装地点及设备型号;b)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服务对象(生产、生活);c) 使用单位名称;d) 安装人员技术水平的简况;e) 施工人员是否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f)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技术资料的名称,开工与竣工预计日期。

4.3.3 压力管道安装和修理要求:a) 压力管道的安装和修理工作,施工单位开工前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意并备案;b) 设计单位应取得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资格证,并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能负责;c) 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产品,应有制造厂家产品合格证,质量(材质)证明书及有关试验报告;d) 压力管道安装、修理施工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装许可证;e) 压力管道修理改造其技术和管理要求应与新建压力管道的要求一致;f) 从事压力管道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4.3.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安装修理竣工后,必须由安装单位组织使用单位,公司生产管理部和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参加验收,并取得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验报告。

4.3.5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施工安装质量文件记录、竣工的技术资料等,须移交给使用单位存档。

4.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管理4.4.1 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安全工作,须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其技术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规程的要求。

4.4.2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的安全使用(登记)证,方可启动。

4.4.3 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手续和领取使用登记证,按照4.2条和4.3条中规定的设备出厂技术文件资料和安装竣工技术资料,由使用单位凭安装单位移交的技术资料及监督检验报告合格证,向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办理。

4.4.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操作。

4.4.5 锅炉、压力容器房(站)必须有下列规章制度:a) 操作规程(包括各辅机设备操作规程);b) 安全出入制度;c) 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制度;d) 交接班制度;e) 定期检验制度;4.4.6 起重机械须有下列安全管理制度:a) 司机守则;b)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c)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检验制度;d)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e) 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4.4.7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紧急处理权力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c)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d) 给水机械全部失效;e) 压力表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f) 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g)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垮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h) 其它异常运行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a) 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b) 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的缺陷;c) 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d) 发生火灾且威胁到容器安全运行;e) 过量充装或液位器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f) 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震动,危及安全运行;4.5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修、改造、报废和事故处理4.5.1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必须按照有关《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认真安排其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年度检验计划报送公司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统一负责督促落实、合理安排,做好监督检验工作。

有关职能部门下发给公司二级单位的特种设备文件中的有关检验事宜,必须经公司生产管理部统一安排,否则二级单位有权拒绝。

4.5.2 在用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检修,按照定期检修制度属正常检修的,应由本岗位操作人员或本单位维修人员进行。

4.5.3 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中受压元件损坏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的,应由专业资质单位进行(指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专业厂家)并在施工前做出修理方案、并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开工报批手续,经批准后动工。

4.5.4 施工单位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改造需有改造方案、改造图纸、强度计算书及改造后的经济效果报告,并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方可进行,改造后要进行验收,参加人员按第4.3条中规定人员参加。

4.5.5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报废,须经使用单位主管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认真鉴定后,由各厂(矿)填写“设备报废技术鉴定书”经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同意并上报市主管部门批准,方准予报废。

4.5.6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按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9月17日)颁发的第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进行。

5 相关文件5.1 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5.2 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3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4 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5.5 国家质监总局令第92号《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5.6 国家质监总局令第70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6 相关记录6.1《锅炉(普查)注册登记表》¨¨¨¨¨¨(在市质监局)6.2《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在市质监局)6.3《特种设备(普查)注册登记表》¨¨¨¨(在市质监局)6.4《公司在用锅炉使用情况明细表》¨¨¨¨ DQJL-生产-2296.5《公司在用压力容器使用情况明细表》¨¨ DQJL-生产-2306.6《公司在用起重机械使用情况明细表》¨¨ DQJL-生产-2316.7 公司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计划¨¨¨DQJL-生产-232 DQJL-生产-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