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_制冷技术
制冷循环介绍
![制冷循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27e23395a8102d276a22f27.png)
制 冷 循 环 介 绍
制 冷 循 环 介 绍
压缩机
制
低温系统
冷凝蒸发器
冷 循 环 介 绍
节流阀
蒸发器 制冷剂 R13
制 冷 循 环 介 绍
低温级R13制冷循环:蒸发温度-80度,蒸发冷凝器中冷 凝温度-25度(冷凝器); 高温级R22制冷循环:蒸发冷凝器中蒸发温度-30度(蒸发 器),冷凝温度30度;
(2-17)
在过热区,过热度越大,其等熵线的斜率 越大,根据式(2-1),得
w0 0
(2-18)
措施: 1、增加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有效过热) 制冷系数、制冷量变化?
制 冷 循 环 介 绍
2、压缩机吸气管道保温不好(无效过热)
制冷系数、制冷量变化?
3.回热循环 利用回热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压缩 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使 液体过冷、蒸气过热,称之为回热。
回热循环的性能指标如下: 单位制冷量
制 冷 循 环 介 绍
q' 0 h1 h4 h1 h4
单位功
(2-21)
w' h2 h1
制冷系数
(2-22)
q' 0 h1 h4 ' w' h2 h1
(2-23)
由图(2-5)可知,与无回热循环1-23-4-5-1相比较,回热循环的单位制冷 量增大了
(2-5)
q0=h1-h5=h1-h4(2-6)制 冷 循 环 介 绍
为了说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 性能,采用下列一些性能指标,这些性能 指标均可通过循环各点的状态参数计算出 来。 (1)单位质量制冷量q0
q0称为单位质量制冷量,习惯上取为正 值,在T-s图上用面积1-5-b-a-1代表, 而在lg p-h图上则用线段5-1表示。
第三节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实际循环
![第三节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实际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f02e0242fe4733687e21aa3a.png)
第三节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实际循环一、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①实际吸气过程中,吸气管道及吸气阀门有摩擦阻力,因此,吸气压力1P 低于蒸发压力0P ,低温蒸汽进入压缩机汽缸后,将吸收缸壁热量,其比容增大,故实际吸气量减少。
②实际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程,而是一个多变指数不断变化的多变过程,是不可逆的。
③实际排气过程中流体要克服弹簧力,打开排气伐门,哥实际排气压力要高于冷凝压力K P 。
④实际冷凝过程和这个蒸发过程除了有流动阻力外,它们都是在有温差的情况下进行的 ⑤节流过程不是绝热节流,节流后焓值增大。
二、实际循环的简化 ①把排出管道外压力作为冷凝压力,即K P P =2,吸入管道压力即为蒸发压力01P P ='在冷凝和蒸发中压力当作不变 ② 实际压缩过程为多变压缩过程 ③节流过程为绝热节流三、实际循环的性能指标①输气系数λ :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λ=hsv v (3-23)②单位实际压缩功:压缩机每压缩1Kg 制冷机蒸汽所消耗的功。
它是单位指示功和单位摩擦功之和。
即w s=wi+wm(3-24) w s =km i miww w ηηηη00=∙=(3-25)③指示效率:单位理论功与单位指示功之比 ii w w 0=η (3-26)④单位指示功 w i :用于压缩1Kg 蒸汽本身所消耗的功 ⑤单位摩擦功w m :压缩1Kg 蒸汽时为克服机械摩擦所消耗的功 w m=miw η (3-27)其中 m η为机械效率⑥单位制冷量 q 0=h5'1h - (kj/kg )(3-28)⑦单位实际压缩功kks h h w w ηη'120-== (kj/kg )(3-29)⑧实际循环制冷系数:k k s w q w q εεηε∙===000 (3-30)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又称性能系数用 cop 表示⑨能效比:单位制冷量0q 与电动机的输入单位功1e w 之比,用 E.E.R 表示E.E.R=10100010e e mos e w qw q w q ηεηη⋅=⋅== (3-31)⑩实际循环热力完善度''000T T T k -⋅⋅==ηεεεβ (3-32)四、单级蒸汽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1.确定工作参数①蒸发温度 :对以空气为载冷剂的冷库,t 0 比空气温度低100C ,如以水或盐水为载冷剂则 t 0比载冷剂温度低4-60C ②冷凝温度 :对卧室、立式及淋水式冷凝器,用水冷却时,采用比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高5-70C 即t ()C t t k 021 752-++=(3-33)式中t 1 t 2为冷却水进口温度 当用空气冷却时,t k 比空气温度高 8-120C③吸气温度 :吸气温度取决于回气的过热度,按压缩机允许吸气温度见表3-1氟利昂制冷机吸气温度可取150C 2.热力计算图3-10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图①制冷剂的循环量 G hh Q q Q -==100 (kg/s)(3-34)②压缩机实际输气量vs q Q q V Q V G v 00'10'=∙=∙= (3-35)③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v vsh q Q v ∙==λλ(3-36)④根据循环的单位理论功0W ,可求出理论功率0N 、指示功率i N 、轴功率e NN 00W G ∙= (3-37)ii N N η0=(3-38)N Kmie N N ηη0==(3-39)⑤指示效率:00bt T T KI +=η(3-40)其中 T 0 ---绝对蒸发温度T K ---- 绝对冷凝温度 t 0----蒸发温度b----系数,对立式氨压缩机b=0.001,立式氟利昂压缩机机b=0.0025,或查有关图表。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cef41903d8ce2f00662367.png)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1kg制冷剂损失的膨胀功
We h3 h4' 034 '0
➢ 节流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q'0 h4 h4' 4bb'4'4
T
3
Tk
T0 0 4'
Pk
qk 2' 2
Wc
P0
4 1'
q0
1
b' b a' a s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T-s图
➢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一方面损失了膨 胀功,另一方面产生了无益气化,降低了制冷 能力,导致制冷系数有所下降。 ➢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
lgp
pk
3 3'
2' 2
p0
4 q0
1 Wc
qk
0
h4=h3
h1 h2 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q0:1kg制冷剂在蒸发器中 蒸发从被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
q0=h1-h4=h1-h3 ;kJ/kg lgp
pk
3 3'
2' 2
p0
T
3 qk
2
T'k
∑w
T'0
4
1
q0
0
b
a
s
制冷循环性能指标
➢对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c' :
c
q0 q0 T0 W qk q0 Tk T 0
T T'k
3 qk
2
∑w
T'0
4
1
✓大小只取决于两个热源的温度; T0'↗或T k'↘ , → c' ↗
制冷理论循环
![制冷理论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f1deaad8a32d7375a51780e8.png)
3.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 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4.蒸发器:
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 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液体蒸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成为低压 蒸气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为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返回到 ①从而完成循环。
3.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三、制冷循环在热力性质图上的表示
3 4
B C
5
D
p
2 1A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 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4
pk 3 2
5
p0 1
q0
w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总结
书本上33页的3题和4 题
3.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一、工作原理
3.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二、制冷剂热力状态图
T
P
h
C
X
S V
一点 两条线 三个区域
五种状态
六类等参线
P
h
3.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二、制冷剂热力状态图
T
S
C
X
H
P V
T H
s
一点 两条线 三个区域 五种状态 压缩式制冷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 冷的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液体制冷 剂汽化时吸热,蒸汽凝固时放热 的原理进行制冷的。
3.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一、工作原理
4
3
1
2
1.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中低 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第五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第五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264e94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a.png)
三、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1、水(R718)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氨(R717)
氨属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具有良好的 热力学性能,单位质量制冷量大。沸点:33.4℃.R717有较强的溶水性,对钢铁不腐 蚀,但含水时会腐蚀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 外),属于微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缺点是 毒性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燃烧、会 爆炸。
(1)R12 分子式:CCl2F2 沸点:-29.8℃,凝固点-
155℃ (2)R22 分子式:CHClF2 沸点:-40.8℃,凝固点-
160℃ (3)R134a分子式: C2H2F4 沸点:-29.8℃,
凝固点-155℃
四、关于CFCS的替代 1、使用替代制冷剂的原因
O3+Cl→ClO+O2 ClO+O→Cl+O2 2、替代制冷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1)制冷剂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 (2)臭氧损耗潜能ODP; (3)在逆使用的用途中,变暖影响总单量 TEWI;
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
二、吸气过热的影响
1、定义: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 的饱和蒸气温度称为过热。两者之间的温 差称为过热度。
2、p-h图
3、“无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外。在实际制冷装置中, 为了减少有害过热,一般在吸气管道上包 扎一层隔热材料。
4、“有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内被冷却介质。
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装置中。
3、氟利昂
氟利昂制冷剂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剂。 它无色、无味、不燃烧、毒性小。含氯原子 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产生剧毒的光气 (COCl2)渗透性强,单位容积制冷量小。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6dc71517a300a6c30c229fbf.png)
2. 制冷剂的p-h图
p
3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1 h
1-2: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2-3: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定压放热过程 3-4: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4-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定压定温汽化过程
三、影响制冷系数ε的主要因素
1. 蒸发温度
p
原循环的制冷系数
h1 h4 h2 h1
热 泵
制冷装置—从低温处吸收热量,保持低温。 热泵—向高温处提供热量。 逆循环
Q1 Q2 W 1 供热系数 h W W
热泵传给高温物体的热量包括由消耗的机械功变成的热量 。所以,热泵的供热系数比工作在相同条件下制冷装置的制冷
系数大。直接用电炉取暖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用电机带动热泵消 耗的能量大得多,这是因为电炉至多只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 能,而热泵循环不仅如此,还可将取自环境的热量一起送到需 要取暖的房间。
p
25 ℃ 3 30℃ 2
-15℃ 4
1
-5℃
h
附:单级压缩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
T-s图及p-h图
高压蒸发器的蒸发压力由蒸发器后面的背压阀来控制,使之 具有较高的蒸发温度。5-6:绝热节流过程,6与8混合成状态点1 。
吸收制冷循环
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热量必须消耗能量。在压缩式 制冷装置中要消耗机械功,而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则主要是消耗
第九节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 一、蒸汽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 • 二、制冷剂p-h图的特征及其应用 • 三、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制冷循环 — 制冷系数 热泵循环 — 热泵系数 性能系数 COP =收益/花费的代价 h
一、蒸气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
空调用制冷技术-第一章_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空调用制冷技术-第一章_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fc12e96294dd88d0d26b34.png)
理论循环的假设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 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 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 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管子外, 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管子外, 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换 (5)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小, 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换
空调领域的制冷技术原理
制冷技术:
普通制冷:高于- 普通制冷:高于-120℃ ℃ 深度制冷:-120℃~20K 低温和超低温:20K以下
食品冷藏和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冷范围 液体气化制冷法
蒸气压缩式制冷 吸收式制冷
制冷技术的应用
空气调节 食品的冷藏链 机械、电子工业 医疗卫生事业 土木工程 体育事业 日常生活
N.L.Sadi.Carnot 1796-1832
萨迪.卡诺
1812年进巴黎查理曼大帝公立中学学习,不久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工 艺学院,从师于S.-D.泊松、J.L.盖-吕萨克、A.-M.安培和D.F.J.阿喇 戈等人。1814年进工兵学校。1816年任少尉军官。1819年在巴黎任职 于总参谋部,次年请长假回家,编入预备役,继续从事他所酷爱的自 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大概从1820年开始,他潜心于蒸汽机的研究。 1820 1824年,卡诺发表了名著《谈谈火的动力和能发动这种动力的机器》 1824 (Reflexions sur la puissance motrice du feu etsar les machines propres a developper cette puissance),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 他逝世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1827年,卡诺又被总参谋部召回服役, 并将他以上尉身份派往现役部队任军事工程师。在里昂等地经过短期 工作后,1828年卡诺永远辞去了在军队中的职务,回到巴黎继续研究 蒸汽机的理论。1830年卡诺因父亲的关系被推选为贵族院议员,但他 断然拒绝了这个职务,因为他是一个共和主义者,认为职位的世袭不 符合共和主义的思想。1832年因染霍乱病于 8月24日逝世,年仅36岁。 由于害怕传染,他的随身物件,包括他的著作、手稿,均被焚毁。
制冷技术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制冷技术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fa4e344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f.png)
理论制冷循环与理想循环(逆卡诺循环)相比有两个特点
1.用膨胀阀(节流机构)代替膨胀机
2.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汽液分离 蒸气过热
利:防止液滴进入压缩机气缸,产生液击、冲缸事故,损坏压缩机。 油裂解结碳
弊:造成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导致 轴承烧坏
1.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实现-四大部件的作用
逆卡诺循环实现的困难
1)压缩过程在湿蒸气区中进行的,危害性很大。( 什么是湿压缩,湿压缩的危害??)
2)膨胀机等熵膨胀不经济,不现实。因此,在实际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采用膨胀阀(也称节流阀 )代替膨胀机。
3)无温差的传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冷凝器和 蒸发器不可能有无限大的传热面积。所以实际循 环只能使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冷凝 温度高于冷却剂的温度。
1.85
2)已知R22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求该状 态下R22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
2.1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1.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实现-四大部件的作用; 2.压焓(lgp-h)图和温熵(T-S)图; 3.在特性图上表示制冷循环; 4.理论制冷循环计算。
计算题
有一逆卡诺循环,其被冷却物体(冷源)的温度恒 定为5℃,热源温度为40℃,求其制冷系数。
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冷源)的温度恒 定为5℃,环境介质(热源)的温度为25℃,两个传 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5℃,试问: a)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多少? b)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又是多少?
计算题
两台制冷机的冷热源温度同为T0=260K,Tk=300K ,其制冷系数为E1=5.0,E2=4.0,试问哪台制冷机 的经济性好?若两台制冷机的冷热源温度不同:分 别为T01=260K,Tk1=300K, T02=240K, Tk2=300K,试问哪台制冷机的经济性好?
蒸汽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db6982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却水)冷凝温度由供热温度决定,QL得以利用; ② 排气压力受供热温度影响,较郎肯循环排气压力高,不小
于大气压力;
③ 热电循环效率 =循环热效率+提供热顾客旳热量/输入旳总 热量。
QL
QH
(2) 抽气式汽轮机联合供电供热循环
J
P P 0 cp
这阐明了理想气体在 节流过程中温度不发 生变化
② 真实气 体
有三种可能旳情况,由定义式知
J
T P H
当μJ>0时,表达节流后压力下降,温度也下降
V T V 0
致冷
T P
当μJ=0时,表达节流后压力下降,温度不变化
V T V 0 不产生温度效应 T P
这就阐明了在相同条件下等熵膨胀系数不小于节 流膨胀系数,所以由等熵膨胀可取得比节流膨胀更加 好旳致冷效果.
(3) 积分等熵温度效应
等熵膨胀时,压力变化为有限值所引起旳温度变化,
称之。
p2
Ts T2 T1 s dp
p1
计算积分等熵温度效应旳措施有4种:
① 利用积分等熵温度效应
Ts
p2
s dp
(1)工质进汽轮机状态不同
卡诺循环:湿蒸汽 郎肯循环:干蒸汽
(2)膨胀过程不同
卡诺循环:等熵过程 郎肯循环:不可逆绝热过程
(3)工质出冷凝器状态不同 卡诺循环:气液共存
(4)压缩过程不同 (5)工作介质吸热过程不同
郎肯循环:饱和水
卡诺循环:等熵过程 郎肯循环:不可逆绝热过程,若忽 视掉工作介质水旳摩擦与散热,可 简化为可逆过程。
6.2 节流膨胀与作外功旳绝热膨胀
一. 节流膨胀过程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件第三章 单级压缩蒸汽制冷循环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件第三章 单级压缩蒸汽制冷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a1055c2771fe910ef02df816.png)
第一节 单级压缩蒸汽制冷机的理论 循环
• 单级压缩蒸汽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从P0压 缩到PK经过一级压缩。
• 一、理论循环—作为研究制冷机实际循环 的基础。
• 定义:为了能应用热力学理论对蒸汽制冷 机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先提出一种 简化的循环,称为理论循环。
2020/8/2
7
6、热力完善度η
例3-1 e1D
1(0.2150.81310.20510.21280.804)97
0.42343.23%3
课件\例题3-1表1.tif 课件\例题3-1表2.tif
2020/8/2
8
• 例3-1计算结果分析: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①R22、R717的qv值很接近,但R134a小的 多(约小45%)。
•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 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为吸气过热。具有吸气 过热过程的循环,称为吸气过热循环。
• 1、循环的压-焓图及温-熵图
qv qv
0 0
1 cp0tR 1 tR
2020/8/2
q0
T0
14
过热包括
有效过热
无效过热—氨系统一般属于
对有效过热循环,循环的ε′与无过热循环的ε0 比较大小取决于△q0/ △w0的大小。 如△q0/ △w0> ε0,则过热有利;
q0=h1-h5=r0(1-x5)kJ/kg;
• 2、单位容积制冷量qv
定义:压缩机每输送1m3以吸气状态计的制冷剂 蒸汽经循环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qv=q0/v1=(h1-h5)/v1 kJ/m3;
• 3、理论比功w0
定义:理论循环中制冷压缩机输送1Kg制冷剂所 消耗的功。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82f9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e.png)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空调、冷柜和汽车空调等领域的制冷技术。
本文将介绍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基于蒸发和冷凝过程,利用压缩机将低压低温的蒸汽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
具体原理如下:2.1 蒸发过程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中的蒸发过程是制冷循环的第一步。
在蒸发器中,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吸收外部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压蒸汽。
2.2 压缩过程经过蒸发过程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通过压缩机的工作,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升高。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输入。
2.3 冷凝过程高压高温的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环境接触,释放热量并冷凝成高压液体制冷剂。
2.4 膨胀过程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压,变成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循环回到蒸发器中进行下一轮制冷循环。
3.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应用3.1 空调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是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中常用的制冷技术。
空调系统通过蒸汽压缩循环来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环境。
3.2 冷藏冷冻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冷柜、冷库和冷冻车等冷藏冷冻设备中。
利用蒸汽压缩循环,可控制冷藏环境的温度,确保食品和药品等易腐败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3 汽车空调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
通过使汽车内部空气经过冷却和除湿过程,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3.4 工业应用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电子设备生产中的温度控制、制药行业中的冷凝设备和冷却塔、石化行业的冷却器等。
4. 结论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通过压缩、蒸发、冷凝和膨胀等过程,实现了制冷循环。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冷藏冷冻和汽车空调等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节能减排需求的增加,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也会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
制冷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
![制冷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962684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a.png)
一、制冷剂压焓图(P-V图)
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叫制冷剂(又称制
冷工质),它在系统的各个部件间循环流动以实现能
量的转换和传递,达到制冷机向高温热源放热;从
低温热源吸热,实现制冷的目的。
一、制冷剂压焓图(P-V图)
以特定制冷剂的焓值为横坐标,以压
力为纵坐标绘制成的线图成为该制冷剂的
具有蒸汽过热的循环称为蒸汽过热循环。
有效过热:过热吸收热量来自被冷却介质,
产生有用的制冷效果。
有害过热:过热吸收热量来自被冷却介质以外,无制冷效果。
1、有害过热分析:
(1)单位制冷量不变,单位压缩功增加
(2)单位冷凝负荷增大
(3)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比容增大
(4)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1)蒸发器面积大于设计所需面积(有效过热)
压焓图。为了缩小图的尺寸,并使低压区
内的线条交点清楚,所以纵坐标使用压力
的对数值LgP绘制,因此压--焓图又称
LgP-E图。
一、制冷剂压焓图(P-V图)
一点(临界点)
两线(饱和液体线;干饱和蒸气线)
三区(过冷区;湿蒸气区;过热气区)
五状态(未饱和液体;饱和液体;湿饱
和蒸气;干饱和蒸气; 过热蒸气)
在循环制冷计算中,将制冷剂饱和液
体的温度降低就变为过冷液体。
气液两相区:介于饱和液体线与饱和
气体线之间的区域为。
过热蒸气区:干饱和蒸气线右边区域。
饱和液体线
干饱和蒸气线
饱和液体线
(压力)
未饱和液体
过热蒸气
焓
六参数:
➢等压线p — 水平线
➢等焓线 h— 垂直线
➢等干度线 x
2、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P-h图,试指出进行各热力过程相应设备的名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优秀文档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优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cbddf1e102de2bd9705887e.png)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T
Tk
3
2/
To 0 4/
Δqo/
4
1/
qo
2 Pk
ΔWc
po 1
Δqo
b/ b
a/ a
S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湿压缩缺点: 1、压缩机吸入湿蒸气 , 使吸入的制冷剂量较 少,制冷量降低。 2、造成液击,使压缩 机造成破坏。
3.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气
h
1-2-3-4-1 而不是湿蒸气。
h3
h1
h2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逆卡诺循环: 1' 2' 3' 4' 1'
具有温差的逆卡诺循环: 1" 2" 3" 4" 1"
理论制冷循环: 1-2-3-4-1
三种制冷循环过程在T-S图上的表示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的节流损失
感谢观看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节流损失制冷剂在绝热膨胀中的作功能力全部用来克服绝热节流过程中的各种阻力损失而这些损失最终转化为热量被流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吸收减少了制冷能力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理论制冷循环与逆卡诺循环不同之处:
1.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 发器中按等压过程循环, 而且具有传热温差;
节流过程; 改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措施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Δq环o/
qo
Δqo
制冷系h数=εh: 降低的程度与制冷剂性质有关。
第一章 第三节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 制冷技术课件
![第一章 第三节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 制冷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fbda926c85ec3a86c2c56f.png)
➢ 压缩机的压缩功不变。 ➢ 制冷系数提高,节流损失减少。
对于空调用制冷系统(蒸发温度较高),并不单独设置再冷却 器,而是适当增大冷凝器面积,使冷却介质与制冷剂呈逆流换热, 以实现再冷。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2、蒸气回热循环 基本概念
温制冷剂蒸气,使其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
➢中间冷却器可设有液体冷却盘管,使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体获得
较大的再冷度,既有节能作用,又有利于制冷系统稳定运行。
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3、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
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
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4、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
(2)、回热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回热循环,一方面可使液态制冷剂再冷,单位质量制
冷功率增加( Δq0= h4-h4´= Δ4bb´4´4);
➢压缩机的压缩功增加(ΔWc= (h2´ -h1´)-(h2-h1) = Δ2´1´122´); ➢ 制冷系数是否提高,取决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一般说来,对于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如氟利昂R12、 R134a等回热是有利的,而对于制冷剂氨则是不利的。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其相应的蒸发压力也很低。当蒸发压力
低于0.1~0.15bar 时,外界空气易渗入系统,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 行(如:氨在蒸发温度为-65⁰C时,pk= 0.156bar );
➢蒸发压力很低时,制冷剂气态比容很大,单位容积制冷功率很小,
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
四、复叠式制冷循环
❖压缩机理论耗功率: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4ff8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2.png)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冷藏设备等领域。
其原理基于蒸汽的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汽的物理性质来实
现制冷。
在制冷循环中,蒸汽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蒸汽,然后
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并冷凝成液态,再经过节流阀膨胀成低压蒸汽,最后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并蒸发成蒸汽,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其次,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在压缩阶段,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压蒸汽,同时温度和压力均升高。
然后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在这里蒸
汽释放热量,冷却并凝结成液态。
接下来,液态蒸汽通过节流阀膨
胀成低压蒸汽,此时温度和压力均下降。
最后,低压蒸汽进入蒸发器,在这里吸收外界热量并蒸发成蒸汽,完成了整个制冷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有效。
通过不断循
环利用蒸汽的物理性质,可以实现不断的制冷效果。
同时,蒸汽压缩式制冷还具有制冷效果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总的来说,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是基于蒸汽的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的。
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组件的合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冷具有原理简单、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17e8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0.png)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一、引言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广泛应用于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循环过程和关键组件等。
二、基本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汽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来实现制冷。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蒸发制冷循环开始时,制冷剂处于低温低压状态下,通过蒸发器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制冷剂蒸发成气体。
2. 压缩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将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提高,使其温度升高。
3.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介质(如空气或水)的接触,释放热量,使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
4. 膨胀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由于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制冷剂液体的压力降低,温度降低,重新进入蒸发器进行循环。
三、循环过程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循环过程可以细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即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 蒸发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从液体态转变为气体态,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
这一步骤是制冷循环中的制冷过程,实现了对制冷空间的制冷效果。
2. 压缩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均升高。
压缩机通常采用往复式或旋转式结构,通过机械运动将制冷剂气体压缩,为后续的冷凝过程提供条件。
3.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与冷却介质接触后,释放热量,使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管道或板式结构,通过增大表面积来提高散热效果。
冷凝过程中的热量释放可以通过空气或水进行传递。
4. 膨胀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由于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制冷剂液体的压力和温度降低,重新进入蒸发器进行循环。
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液体的流量,使其保持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以保证制冷循环的正常运行。
四、关键组件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关键组件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2014第三章蒸汽压缩式制冷
![2014第三章蒸汽压缩式制冷](https://img.taocdn.com/s3/m/47792e12fad6195f312ba69b.png)
热汇(heat sink): 流入热量的对象,制 冷剂向其排热。
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本质:
用能量补偿的方式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汇。
3.1.1蒸气压缩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1 制冷机与热泵
制冷循环可达到的效果
制冷——制冷机
制热——热泵
3.1.1蒸气压缩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2 性能系数和热力完善度
TL 1 W T T T H H L 1 TL
3.1.2 逆卡诺制冷循环
逆卡诺制冷循环性能系数——特点
相同热源热汇温度下的制冷循环中最高 只与热源、热汇温度有关
随
TH
TL
变化, TH T
越大,COP越小
L
用逆卡诺制冷循环评价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意义:
制冷循环的COP与热源、热汇温度有关 用COP评价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时,只有指明热源热
qk
冷凝器
工作过程 冷凝温度——冷却介质温度 蒸发温度——被冷却介质温度 闪发蒸汽
膨 胀 阀 3 4
Tk
压 缩 机
2
1
蒸发器
T0
3.2.2 制冷剂状态图
制冷剂状态图——压力-比焓图
lgP
T
Critical point
六条等值线 二条饱和线 三个状态区
S v
一个临界点
h
压焓图的构成
来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50158-92
3.1.1蒸气压缩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SEER--季节能效比 COP或EER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运行的能源利用系 数,实际上制冷机大都是在非标准条件下运行, 因此美国能源部1977年提出了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季节能效比)。SEER比 EER更合理。 空调季节的总制冷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理论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 单位质量制冷量q0:1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从被冷却物
体吸收的热量 。
q0=h1-h4 • 单位体积制冷量qv :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
从而制冷;等压吸热。
4' 4 a
1' 1
b
s
二、压焓图(一点两线三区五态六参数)
• 等压线 — 水平线
• 等焓线 — 垂直线 • 等干度线 — 湿蒸气区域内曲线 • 等熵线 — 向右上方大斜率曲线 • 等容线 — 向右上方小斜率曲线
• 等温线 — 垂直线(液相区)→水平线(两相区)
→向右下方弯曲(过热蒸气区)
制
冷
技
术
第 3讲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一、理论制冷循环
• 压缩机 :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
和输送制冷剂蒸气;等熵干压缩;
• 冷凝器:输出热量;等压放热;
理论制冷循环假设
T Tk Tk' T0' T0 0
• 节流阀 :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
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等焓节流;
Tk
3 3'
2 2'
T0
• 蒸发器:吸收热量(输出冷量)
消耗的压缩功 。
w0=h2-h1
• 制冷系数ε0:
q0 h1 h4 0 w0 h2 h1
• 热力完善度η : 0 h1 h4 Tk T0 c h2 h1 T0
例题:某空气调节系统需制冷量20kW,假定循环为单级蒸气压缩式
制冷理论基本循环,且选用氨作为制冷剂,工作条件为:蒸发温度 to=5℃,冷凝温度tk=40℃。试对该理论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解: h1=1460(kJ/kg) h2=1630(kJ/kg) h3=h4=380(kJ/kg) v1=0.245(m3/kg) 单位质量制冷量 q h h 1080 (kJ/kg) q 单位容积制冷量 q 4446.9 (kJ/m3) Q 质量流量 M q 0.0185 (kg/s) 体积流量 V M 0.0045 (m3/s) 单位冷凝热负荷 q h h 1250 (kJ/kg) 冷凝器热负荷 Q M q 23 (kW) 单位理论功 w h h 170 (kJ/kg) 压缩机理论耗功率QN M w 3 (kW) 理论制冷系数 N 6.67 T 273 5 热力完善度 T - T 273 40 273 5 7.94
吸气状态计),在蒸发器中所产生的制冷量 。
qv=q0 / v1=(h1-h4)/v1
• 制冷剂质量流量MR: MR=Qo / q0
• 制冷剂体积流量VR:
VR=MR*v1
• 单位冷凝负荷qk :1kg制冷剂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放出
的热量 。 qk=h2-h3
• 单位理论压缩功 w0 :压缩机每压缩输送1kg制冷剂所
• 干压缩代替了湿压缩:
压缩机吸气状态为干饱和蒸气
p
pk p0 3 2
• 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
简化了设备,但会造成节流损失
4
1
• 热交换过程为等压过程,而 非等温过程
实现三个相区都能完成热交换
0
h3=h4
h1
h2 h
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R717压焓图
R22压焓图
R134a压焓图
R717饱和液体及饱和蒸气热力性质表
三、理论制冷循环的压焓图
p 压焓图的作用:
pk p0 3 2
• 确定状态参数
• 表示热力过程
• 分析能量变化
4
1
0
h3=h4
h1
h2 h
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四、状态点的确定
选用制冷剂的压焓图
制冷工作条件:Po和Pk
o 1 4
o
v
1
O
R
o
R
R
1
k
2
3
k
R
k
o
2
1
o
R
o
o
o
o
o
(不考虑传热温差)
o 84%
k
o
讨论:制冷理论循环中
q o w o q k 1080 170 1250
Qo N o Q k 20 3 23
符合能量守恒的基本原则
五、理论制冷循环的特点(对比理想制冷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