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
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5篇
![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d61de3cc7931b764ce15a4.png)
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5篇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今天,我妈让我看电影,我妈推荐看《活着》电影,我开始不太情愿,到后来才觉得挺好看的,我就认认真真得看了起来.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况?好,我现在就来给你讲一讲吧!从前啊,有一位少爷,叫徐福贵.他呀为了赌博,输光了家产,输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气死了,他妈身体不好,而且没有家产,真是在福贵少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福贵呀,什么家产也没有了,只好出去要饭,福贵立即从少爷的宝座上跌到了一分钱也没有的穷光蛋,真是可怜.反对赌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贵一个人过日子,他靠皮影戏勉强生活.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回来了,生了个小男孩,叫有庆,有一天,福贵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进来,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没过几天,八路军就把福贵救了出来,他和妻子相见的时候,有庆已经五岁了.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给你们说了,县长拿着刚炼成的铁,说:这一块铁,可以造三颗大炮弹,一颗打到蒋介石的床上,一颗打到蒋介石的饭桌上,还有一颗打到蒋介石的毛坑里,让他睡不了觉,吃不了饭,也拉不了屎!〝这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有一天,有庆去练钢,说区长要来检查,结果区长的车撞在了墙上,把墙对面的有庆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区长亲自来看,福贵说了他几句,他从此就不开车了.以后,区长经常来送礼物,又过了几年,凤霞出嫁生了个小子,可是她自己却大出血死了,现在就剩福贵和他妻子小孙子了,最后福贵逗他的孙子说:〞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就变成新社会新时代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人类不也是一点一点进步才到新时代的么?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福贵不应该同情他,因为他不孝,变卖家产来赌博;又觉得他很可怜;没有住处,儿子死掉,女儿死掉……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庭,不能放弃我们家中的哪一个成员.并且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对一切苦难和不幸.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2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_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_个饺子了.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_大革_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们一起看《活着》这部电影,可以从同学们的不同反应中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种不屑,或是一种震撼,我觉得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东西.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在动乱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电影中故事到此便谢幕了,结尾是富贵夫妇和女婿外孙一起活了下来.之所以说电影的改编减轻了悲伤的情节,是因为原著中,结尾只剩下富贵一个人活着,带着一头他梦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先他而去.面对这样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感,又怎能不让人震撼.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富贵的母亲教育他只要活着高兴,穷也不怕.少爷时代的他只知玩乐,生活颓废.穷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乐,妻儿的幸福.赌博时他没想过回家,当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体上,不知道能否活着归家时,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着家中的妻儿老母.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时刻,人才会如此深切地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他们往后的日子很艰苦,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死.我看到当富贵和他的`妻子为死去的一双子女号啕大哭时,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学也禁不住地抽泣起来,这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死者的惋惜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吧.电影完了,我心中想着的竟是要好好活着,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亲人.每个人都要好好活着,因为身后都会有惦记他希望他活着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活着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关系着很多人的感情和命运的事.《活着》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如同我,是无论如何不想过与片中人一样的生活,但是我却赞赏富贵面对打击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他在生活中勇于改过的精神.富贵的贤惠妻子或许在他人眼里有点儿傻,但是她的坚强却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活着有很多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与自己趋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珍视生命,创造价值.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4今天我认真地看了一遍电影《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去年就给我推荐的,现在才记得起看看.这个电影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但好景不常,_49年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看完这个电影,我沉默了许久.首先,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有钱有权就是〝爷〞,没钱没权就是〝混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在富贵少爷还没有把他的家产输完之前,电影中的龙二和赌场的谢老板对富贵少爷是毕恭毕敬,像爷一样伺候着.但是,当富贵将自己的家产输完的时候,他们又是另外的一副嘴脸.其实在我看来现实社会也是这样!我家从盛到衰,我亲眼看到了这些巨大的变化.自从我爸爸从老板沦为农民工;自从我家欠了巨额的外债;自从好多人从我们家已经捞不到好处......我家的亲戚少了,因为好多亲戚怕我们家借他们的钱;来我们家串门的人也少了,因为他们现在捞不到好处了;我们家的债主都开始疯狂地来我们家讨债了,因为再不讨的话,这些钱就没得救了(曾几何时我爸不敢呆在家里,因为讨债的人闹地我们家不得安宁).现在我们还都是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还是比较单纯的.到了社会上也许我们都会更明白这些.富贵的女儿凤霞命很苦,从小要跟着妈妈干活,起早贪黑的和妈妈一起忙,后来虽然找了一个好老公,但是生孩子之后还是不料因大出血而离开人世.富贵的儿子有庆命不好,上小学的时候不小心被汽车撞死!当孩子的父母听到孩子死去的消息,那个悲痛欲绝的表情让我一下子毛骨悚然,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感染了我,让我都差点哭出来了.所以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当我看到两个孩子死去的时候,很伤感!我们活着地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生命是父母给的而且只有一次,我们都要好好珍惜.富贵的一生很曲折,在那个水生火热的革命年代,他享过一些福,吃了好多的苦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毕竟我们的生活比那个时代好多了.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这次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名叫《活着》的电影,随即我就猜到我们必定要写影评或观后感了.话说,大学没有白看的电影.不过感到庆幸的是,老师让我们写的是观后感.山川说,真正的影评人是不会带着感情去看电影的,也就是用俯视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去把握一部电影,就要用有如刀子般锐利的眼光去剖析和解释.这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观众可不就是有点难了,而是非常难.一看这电影名字我们也许会猜想,这影片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毕竟影名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活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悲惨命运.影片背景是从内战到解放战争再到大跃进最后到,在这几个叫转的时期,福贵经历了命运加之在他身上的磨难和对他残忍的捉弄.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最悲的就是他那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这些磨难都没有把他击垮,他依然坚强的活着.其实福贵的命运也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兵荒马乱还是政局动荡,老百姓无论是顽强斗争还是苟且偷生,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好好的活着.是的,就算再卑微的活着,只要活着,那就比什么都好.富贵的一生虽然悲惨,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也定会表示震撼,表示惋惜.但是影片的结尾福贵依然是笑着的,因为他知道,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有机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影片中的福贵在开始时是一个典型的富家纨绔子弟,他也像一些典型的富家公子哥一样喜爱赌博.他因为祖上留下的财富可以挥霍,每天就以赌场为家.他的妻子用他们的孩子劝说了他多次,但他没有一次听进去了,还是依然嗜赌.俗话说:坐吃空山,坐等其成,到头来换来的只会是一无所有.最后,福贵终究是把家产都输光了.从此,他走上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轨道.加之后来发生的种植ㄕ郏垢9蟊涑闪艘桓鋈奈彝ザ芏返哪腥耍踩盟昧诵腋5恼孚小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候呢?但无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非常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福贵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从悲痛到欢喜再到悲痛……命运的苦水侵蚀着他的一生.个中心酸,各种悲痛,我想只有福贵自己的体会才更透彻.一群人的死去到最后却是一个人的留守.我们也许不会很清楚福贵活的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但经历了这么多次蜕变的福贵,也许活着,就算卑微,也一样是幸福的.生活本身就不会都是尽如人意的,他就像是一条路,不会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拥有信心,希望就会在前方出现.活着不仅仅是一种证明,它更是一种历练.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去面对和克服命运给你插之下来的种.种困难.挫折与不幸,就会体会到幸福的甜蜜,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观看电影活着的观后感范文精选。
电影《活着》观后有感3篇
![电影《活着》观后有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eced30c77da26925c5b0be.png)
电影《活着》观后有感3篇【篇一】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们一起看活着这部电影,可以从同学们的不同反应中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
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种不屑,或是一种震撼,我觉得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东西。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动乱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
电影中故事到此便谢幕了,结尾是富贵夫妇和女婿外孙一起活了下来。
之所以说电影的改编减轻了悲伤的情节,是因为原著中,结尾只剩下富贵一个人活着,带着一头他梦寐以求的老牛。
他的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先他而去。
面对这样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感,又怎能不让人震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富贵的母亲教育他只要活着高兴,穷也不怕。
少爷时代的他只知玩乐,生活颓废。
穷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乐,妻儿的幸福。
赌博时他没想过回家,当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体上,不知道能否活着归家时,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着家中的妻儿老母。
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时刻,人才会如此深切地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他们往后的日子很艰苦,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死。
我看到当富贵和他的妻子为死去的一双子女号啕大哭时,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学也禁不住地抽泣起来,这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死者的惋惜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吧。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807c7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福贵出生在地主富豪之家,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皮影是他的特殊爱好。
当他的文艺嗜好变成谋生的工具时,他却表现的“乐得其所”。
小编特地准备了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欢迎借鉴学习!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1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活着》这部电影。
在五十年代的一户家庭里,有一对夫妻,而且还有一个小女儿。
男的整天到晚到赌场去和别人赌钱,因为每次都输给对方,所以损失极大。
女的劝来劝去,他还是不听管教,结果连自己的家产都没了。
从这里,我学到了做每件事都得有个度,还有及时改正错误,这样才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为家里太穷,所以男的就向那个曾经和他赌钱的那个人借钱。
那个人没有借钱给他,但给他了许多皮影。
他找了一些同伴和他一起演戏,后来他就赚了许多钱。
从这里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
在六十年代,那对夫妻的女儿和小儿子都长大了,有一天,女儿正在干活,一群小朋友用石头扔她,因为她是哑巴,所以无法表达她要说的话。
小儿子听到了,急忙跑过去把那群小朋友给痛打了一顿,他们也还击他。
在一所大食堂里,小儿子又看见那个打他姐姐的小朋友。
于是,他就装了很多面,还加了很多辣椒。
然后,他就把碗里的东西倒在了那个小朋友头上,辣得他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唉!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后来女儿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儿,过了不久,女儿和小儿子都去世了,所以只能让姥姥和姥爷来养育小孩。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横行霸道,有错误就要及时改正,这样你就会得到上天的奖励。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2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活着》,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很大。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地主的儿子,他不学无术,不知道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整天除了赌博无所事事,结果被坏人设下圈套,把祖上留下的家产输得一干二净,他的地主老爹也被他活活气死。
看电影《活着》有感3篇
![看电影《活着》有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62b2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d.png)
看电影《活着》有感3篇看电影版的《活着》就是在看命运带给了平凡的人生什么,电影版更加突出的是,命运的悲剧不是无原因的,人为的命运的悲剧也许才是更大的悲剧,大家观看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店铺来看看看电影《活着》有感吧!看电影《活着》有感篇一:倘若,你只是想拥有生命,那么,活着便足矣;但倘若,你还想拥有生命的韧力,那么你便不能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这部电影中,皮影戏贯穿了整部影片,这也暗示了某种主题--命运的玩偶,命运的强大力量自始至终都没有放过福贵一家,也没有放过每个时代的每个人。
剧中有几幕场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第一幕是当福贵和家珍的孩子友庆被他们的老朋友春生骑车撞死时,几近崩溃的家珍对着春生吼道:"你要记得你欠我家一条命!"第二幕则是当春生意志崩溃想寻短见之时,家珍还是对着春生吼道:"你要记得欠我家一条命!"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被重复两次,第一次是愤怒,第二次是激励。
纵然心怀仇恨,却依旧满怀宽容,家珍演绎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与伟大,而她所激励的,就是希望春生能够坚强地活下去。
第三幕则是影片最后,福贵将小鸡一只只放入皮影箱,"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
"一开始我无法理解小鸡怎么会变成牛,后来细细品味,这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小鸡本是弱小的动物,只是体格的弱小并不意味着精神的弱小,也不意味着生命的弱小。
很多人一开始都只能算是弱小的"小鸡",如果不努力,那么"小鸡"将永远无法长大,而如果努力,精神将会强大,"小鸡"便将成长,最终长大成"牛"……如果你能够努力,你能够不放弃,你能够坚强地活下去,那么你也同样能够将生命的韧力延续!因为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能将生命的韧力延续,将这份生命的伟大传承。
剧末小鸡的出现正是新生的象征,它所代表的其实不仅仅是被延续的生命,其实更是生命的韧力!漫漫人生征途,我们无时无刻不品尝着酸甜苦辣感受着喜怒哀乐,苦难与挫折也从没在我们面前妥协或者让步。
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719096ddccda38366baf4c.png)
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_ 观后感1电影《活着》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
影片在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富家少爷沉迷赌博玩乐的情景,最终被骗去了全部家产并气死了自家的父亲。
从此这个人物开始了他坎坷的后半生。
在几十年里经历被捕,中年丧母丧儿等一系列打击,最终剩下的唯有活着。
电影中的主人公富贵的生活十分曲折,曾是富家少爷之后沦为演皮影戏为生,又经历了丧儿的悲哀,最终连妻子也因为教授被馒头噎着,而失血过多死亡。
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他。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活着,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
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期望。
人最根本的需求是活着,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活着。
命运给富贵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也表现了对命运的挖苦。
活着,这么不幸悲惨为什么仍然要活着,我们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活着,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宁愿光鲜的死去,还是悲惨的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答案。
但不管怎样说,我认为活着才有可能才有期望才有未来。
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_ 观后感2每一次看《活着》,还是被剧中的情节所感动的眼睛酸酸的。
我们还在为身边好多事情所烦恼的时候,当老的时候发现那些都是那么的无聊、无趣。
佛说:一切唯心造。
我们的一切烦恼是有我们的心造出来的,烦恼有了,不开心就有了,皱纹来的快了,疾病也频频来访了。
我们想摆脱烦恼,往往是我如果得到了什么,就不会有烦恼了,可是,事实上当你真的千方百计活着千辛万苦得到了你想要的,新的烦恼却又从心而起。
看了《活着》,富贵的人生能够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还是个阔家少爷时,他衣食无忧,他最大的烦恼就是何时能痛痛快快的在赌场上嬴一次。
而他始终没有痛快的赢过,一向到他输光,把家底都输光了。
第二阶段是他成了国军和共军,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活着,活着出去,活着去见自我的老婆和孩子,好好的陪在他们身边。
第三阶段:在大跃进中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三篇
![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78654cf46527d3240ce0cb.png)
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三篇看了《活着》这部电影,让我们感触是十分深的。
尤其是在电影中,每一个人物都给人印象深刻。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在电影《活着》中让人不得不注意的是富贵的职业——耍皮影戏的。
透过不同时代皮影对于福贵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串联起了整剧的结构。
当福贵还是少爷时,皮影是他的玩物;当福贵赌输了全部家当时,皮影是他养家糊口的工具;当福贵在服役时,皮影是他免除充当第一线炮灰的挡箭牌;当解放后,皮影又成了他干革命工作的有利证据;当全国人民大练钢铁时,皮影又成为了鼓舞人民炼钢士气的动力;当文化大革命时,皮影又变为了人人唾弃的四旧。
于是皮影陪伴着福贵走完了它最后一段路,最后离他而去就象他的那些亲人们。
在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溃败,富贵和春生被抓走的时候依然保留着那箱皮影。
国民党用军刀支起一只皮影,那只皮影就好象预示他的人生是那么软弱,任人摆布。
无力和苍白。
《活着》作为张艺谋唯一的一部禁片原因的恐怕也是它久负盛名的原因——它大胆而无情的鞭挞了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中所走的弯路,因为富贵一双子女的死亡都是直接跟国家当时的政策息息相关。
先是儿子有庆好几天没有睡觉了却仍然要被逼迫到学校里面去参加大炼钢铁,结果当有庆睡在墙下的时候,却意外被区长春生的车撞倒墙压死,在有庆的坟前家珍反复的说着如果不让有庆去学校也不会出事了。
而大女儿凤霞的死是因为文革中医院的权威全部被送到了牛棚,好不容易从牛棚中请来一个老医生来,但是因为几天没有吃饭那个医生一下子吃了七个富贵买来的馒头,继而又喝了富贵倒的水,所以晕倒在地,无法对产后大出血的凤霞进行抢救,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鲜活的脸慢慢变白直到死去。
此后每次在坟前,富贵总是在抱怨自己不就应给那个老医生买那么多馒头,还给他喝水,不然凤霞也不会就这么死去了。
看似夫妻二人都在埋怨自己的失误使得子女意外死去,但是细细一回味,其实寻其根源,无非就是全民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害死了他的子女吗,他们不能责怪社会,就只能间接的责怪自己了。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0fb0f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5.png)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张艺谋活着观后感(篇1)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实是几万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个二世祖,每日挥霍家里的积蓄,不知哪修来的福气讨了个贤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贵依旧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爹,老婆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儿凤霞相依,这时的福贵才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万幸的是,家珍在产下福贵的第二子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福贵在为病重的母亲抓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聋哑,儿子虽机灵活泼,后来也因为县长夫人输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贵经历--、大跃进、自然灾害,凤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凤霞产下的一子苦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远,颇有些孑然一身的萧瑟。
夕阳的余晖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驾着牛渐远,沙哑的歌声在土地的尽头缓缓升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这本沉重的蓝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但是,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地生活,那是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篇2)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
电影《活着》观后感精彩5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精彩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48d8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7.png)
电影《活着》观后感精彩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影《活着》观后感精彩5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6篇
![《活着》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3d4f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3.png)
电影《活着》观后感篇1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他的母亲说。
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
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
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
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逐渐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生活的曙光。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
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
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天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
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
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
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
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
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
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吧。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一“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15a52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电影《活着》观后感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活着》观后感篇1“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
而我们又是为什么活着呢?对生命的认识,也许只有在失去后才能体会。
不管怎样,生活总要继续。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活着”,是进行时,带有一种生命的张力与韧性,表达的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动力。
福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顽强的追求生命的延续。
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
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
从影片中主人公的各种遭遇,让我们了解到个体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太过渺小无力了。
正如《活着》题目里所隐喻的,小人物力所能及的只是关心自己的生存罢了,在那样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是“活着”二字;在当今呢,将之换成“自己”之后,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小人物呢。
在时代的迷雾里看不清周遭险恶,我们无法寻找“自己”源头在哪里。
作为底层小人物,我们也只有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总说人要活得睿智、活得有“自己”,要学会宠辱不惊、留无意。
被这样的价值观念劝说良久,我们却慢慢失表情,面对森多万象,只当在观看玻璃窗外风起云涌,不管是否内心暗潮激扬都不动声色。
也许你可以对他人如此,不以他的言行动及任何情感,以为冷漠是自我意识强烈的前提。
但是否想过,会有这样漠然冷峻的姿态的你我,正是被周围的一切驱使的结果呢。
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而电影主人公则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
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
![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f81a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7.png)
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精选21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艺谋的《活着》观后感篇1"记得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所犯的每个错误都会得到惩罚。
我想也是的。
但趁法本身并不可悲,也不值得去同情,而真正令人可悲和同情的,是有的人还未来得及犯错误,就被命运之神宣判了死罪。
在生活和生命面前,人的脆弱显得那么真实,人的反抗却又那么渺小。
我们改变不了命运,能改变的,只是对命运的态度。
活着,这是一个名词呢,还是一个动词,或者,它只是一个形容词。
《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故事的大背景是中国解放前后一二十年,是中国的动荡和转型时期,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很小。
以葛优扮演的主人公徐富贵的命途多舛为主线,以活着这样一个既美好又无奈的事实为出发点的悲情故事。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
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
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另外,皮影戏是本片的一个亮点,它贯穿电影的始末。
有些人认为是故意以“民俗”来取悦于外国的影片评委。
皮影戏在这片子里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
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他败了家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的时候,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的“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
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变成了装小鸡。
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装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45db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b.png)
《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一)《活着》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的剧情电影,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主演。
这是一部被誉为“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作品”的电影,电影生动的描述了中国从内战时期到结束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大时代背景下男主的命运多舛一生坎坷,这正是一代中国人艰苦命运的缩影,这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佳作。
之前我分享过电影的图文剧情,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活着》张艺谋最优秀的电影作品带你感受峥嵘岁月中活着的意义在输掉家产之前福贵肯定认为活着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每天就是到赌馆里赌几把,优哉游哉的日子就过去了,可是到了这天输掉了家产还气死了老爹,甚至连老婆都带着孩子走了,看着老爹被气死福贵都来不及悲伤,甚至还没回过神,从安逸度日到一无所有这个转变让他深刻的认识到:活着,不是安逸度日得过且过,活着是努力拼搏、敢于担当。
福贵在和春生唱戏的过程中被国军抓了壮丁,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两人目睹了那种死伤无数的场景。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人命卑贱如蝼蚁。
在死人堆里,春生说:“要是能活着回去就好了。
”福贵说:“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着。
”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过的福贵,深深的明白了:生命可贵,活着,是上天的眷顾;活着,是一切的根本。
电影里当初处心积虑夺得福贵家产的龙二,未看清时局大势,太过爱财不服政府改革,暴力抗法被定为反动派反革命份子,在公判大会后被押往刑场打靶,目睹了这一切的福贵,被吓得尿了裤子。
福贵说如果当初不输掉大宅,现在被打靶的肯定是他。
经历了几次生死关头后福贵明白了:活着,是一样幸运,生命,远比钱财重要。
《活着》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二)翻找着不能联网的电脑,想要偶遇点什么有趣的东西。
翻到“电影”文件夹,太多熟悉的名称出现在眼前。
活着电影3000字观后感(9篇万能).doc
![活着电影3000字观后感(9篇万能).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c93e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7.png)
活着电影3000字观后感(9篇万能)活着电影3000字观后感篇1《活着》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而成的,情节有所变动,余华的《活着》是极其残酷无情的,可以说是不给福贵任何喘息的机会,家人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中死去;而张艺谋的《活着》是艰难悲凉却又略带温情和希望的,电影的结尾家珍和外孙馒头(小说里叫苦根)并没有离他而去,而是在那句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是__了的美好期盼中结束的,这个画面是温暖而令人感动的。
刚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没有小说好看,可能是因为先看的小说的缘故吧,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还是觉得电影改编得很不错,它是带给我们希望的。
在看余华的《活着》的时候我哭了无数次,看张导的《活着》的时候我哭了三次:第一次是福贵终于从战场上回来,先见到了凤霞,而凤霞却说不出话来只是边笑边哭的时候,一直受苦受累的凤霞终于见到了爸爸,却说不出话来只能拼命的笑,我既充满同情又感到十分难过,凤霞的哑是因为发烧没钱医治,被烧哑的,这里不仅可以看出福贵家里落魄之后的生活状况,以小见大,也反应出当时老百姓的生活之艰难,发烧如此简单常见的病都没有钱来医治,更不用说大病了。
第二次是有庆死的时候,(这里先插一句,在余华的《活着》中,有庆是因为救春生那大出血的妻子而被抽血活活抽死的,而在张导的《活着》中,是有庆在墙角下睡着了,被春生的车撞倒的墙砸在身上而死的),当看到被人们用担架抬着,满身是血的有庆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我不敢相信这个下午还活蹦乱跳的小孩儿,得了跑步比赛奖项的小孩儿,爱吃饺子的小孩儿突然消失了,我不敢想象没有了儿子的家珍和福贵是怎样的伤心,也不敢想象没有了弟弟的凤霞是多么的悲伤,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啊,过了不久,所谓的好时代到来了,家珍说有庆没有福气,没有赶上好时代。
第三次是凤霞因大出血而死的时候,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再一次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电影活着读后感
![电影活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ff94af3964bcf84b8d57ba5.png)
电影活着读后感【一】我去看《活着》这一部电影,只是因为上选修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它是张艺谋在1994年拍摄的,年代有些久远,可是却如此真实。
可是看过之后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或许是因为主人公一家悲惨的命运,或许是因为他们坚强的活着的信念,我于这个周末又将这个电影看了一次。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
影片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最后,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得麻木,失去的太多,面对生活,大概只剩下“活着”。
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
也许涉及太多敏感话题,这部电影甚至有一段时间是禁播的。
《活着》可说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尽管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故事本身,但是他的导演能力和风格的确是适合这样的故事的。
在叙事上与余华原著精神相合,平淡而朴实。
考虑到受众,他也在某些场景上加大了力度。
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最悲哀却是必须在影像中浓墨重彩的。
在这里如何把握好煽情的度显得很重要。
张艺谋做的比较内,也就得到了受众的尊敬和承认。
曾经的纨绔赌棍富贵输掉了自家院房,在恰好的时机恰好成了贫农。
被抓壮丁后回来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发烧后成了哑巴。
在之后心头肉般的儿子有庆被曾经的好友现在的区长春生无意中撞死。
终于遇到相伴的男人二喜的凤霞却又因难产大出血而亡。
唯剩外孙,二喜和老夫妻相守。
福贵命途多舛,先是嗜赌破家,气死了自己的父亲,气走了自己的媳妇;好不容易一家团聚了,又被抓去当壮丁;等到战后得以回家,团聚时间不长,小儿子却死于意外;好不容易女儿嫁了人,却死于难产。
可是影片中却穿插了幸运地一部分,他本是地主之后,却因破家拜托了这个身份而免于一死。
也许张没有想到,他做了那么多妥协,删掉了原著中那么多的悲剧,甚至给了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局,结果却是依旧被禁。
《活着》观后感3篇
![《活着》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3493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4.png)
《活着》观后感3篇《活着》观后感1看了一部电影《活着》,是张艺谋1994的一部片子。
影片讲了福贵和家珍从40年代到六几年的事,由于当时时代的问题,他们家先是福贵,把老宅输了,气死了老爹,接着不堵了,又被抓去当壮丁,当时就希望能活着就行,后来回家了,小儿子被当了区长的春生开车不小心撞车死了,多年后春生成了走资派,不原谅春生的家珍看着沧桑的春生说: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的好好活着!几年后大闺女凤霞找了人家,苦了半辈子的凤霞终于幸福了,可是生孩子大出血,由于医生都被批斗,关牛棚,凤霞还是没能活下来!再后来福贵和家珍还有凤霞老公照顾着他们的儿子,一家四口相依为命的活着……看电影的时候是边哭边看,边看又边哭,在大历史时代背景下,福贵一家就是当时的小人物,时代的牺牲者。
片名叫活着,其实能活着比死更难,更有勇气,不管怎么样,活下来就是好的,死了一了百了,可是对活着的人是多大的打击。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可以见证一切,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改变!影片中福贵说:鸡长大了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变成了牛,牛长大了时代就好了!对呀,时代会越来越好,孩子就不用再过苦日子,活着就好!活着不易,现在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正面对烦恼,面对忧愁,甚至更难的事,可是只有活下来了,事才能去被解决,慢慢的,所有的事都会被解决!当几年后再回去看当时发生的以为过去不的事,迈不过去的坎的时候,其实真的微不足道,只要不是死亡,就能过得去!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虽没有大富大贵,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的活着就是幸福,只有活着,才能向着阳光,向着更好的地方生长,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意义!《活着》观后感2“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
《活着》的电影观后感
![《活着》的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3de13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6.png)
《活着》的电影观后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观后感、读后感、事迹材料、报告大全、心得体会、党建资料、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st-viewing, post-reading, deeds materials, reports, experience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活着》的电影观后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徐富贵(葛优饰)、家珍(巩俐饰)一家的人生历程,有过喜、亦有过忧。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范文(精选6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af73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7.png)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范文(精选6篇)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
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杯具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
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齐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
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向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
所以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职责。
”职责,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
所以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职责。
第2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一、人物形象——主人公福贵的人生态度及起由在《活着》中,作者对于主人公福贵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描述他的生平遭遇来侧面反映他内心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与其说《活着》是福贵的个人传记,倒不如说是他在生活磨难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精神史.“富贵的精神史是在生命——人性的层面上展开的.”i正如余华本人对福贵这一角色的评价,“世界上对生命最为尊重的人”.事实上,如果没有体会到生老病死的无常,如果没有不能直面生命的残酷与真实,福贵是无法得出如此真切的体验的.从青年时期的家道中落、家破人亡到成家立业之后的妻离子散,从妻子被病魔缠身到儿女因意外而离世,最后再到与孙子相依为命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子痛苦离开人世.这些接踵而至的痛苦恰似一座座厚重的大山一次又一次压在这位老人满目疮痍的脊梁上,没有气馁,没有绝望,没有堕落,当发现反抗只是一种无谓的挣扎,福贵最终选择了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承受生命之轻.纵观《活着》全文,我们不得不体会到余华在塑造福贵这个角色时,所暗含的一种黑色幽默意识,即福贵身边的亲人朋友相继离世,甚至连自己的儿女、孙子也先自己而去,而自己最后依然还是“活着”,这是何等的无奈和讽刺.此时,“活着”已经不仅仅是主人公的现实状态,它更体现了一种源自于对生命的尊重,是人生而为人的基本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们不得不改观自己对于生命与磨难的认识,不得不重新审视对于苦难的态度,不得不在沉重面前不断忍耐,不断追求精神的强大和坚强.《活着》因为福贵这种温柔地忍难而变得沉郁、坚定,变得温情脉脉.然而,对生命包容态度的形成,这里不得不提及对福贵影响至深的两个人——福贵的母亲和妻子家珍.当福贵败光祖产祖业,失魂落魄地回家后,父亲气恨交加,声嘶力竭地喊道:“孽子,我要剐了你,阉了你,剁烂你这个乌龟王八蛋”ii.此时此刻,福贵像是行尸走肉一般,连自己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希望,只是单纯地想要去逃避父亲的惩罚,这只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然而他的妻子和母亲却真正地鼓舞了他,告诉了怎样好好地活.妻子家珍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却依然不离不弃,而母亲则告诫他,即使再穷,只要活得问心无愧,活得高高兴兴,就已经十分满足.正是由于这两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撑,才使得福贵能够重拾好好生活的信心.在福贵的一生中,妻子家珍是一个闪光般的人物,她象征着中国传统女性当中最为美好、纯洁的品质.少年福贵在败光家财之后,她不离不弃;与福贵生儿育女之后,她遭遇了连番打击依然没有倒下;即使是在最后弥留之际,她对在福贵表示出了感激与细腻之情.可以说,福贵之所以能够一直“活着”,与他所遇上的这个“贵人”有着莫大的联系.正是有母亲和妻子这两个伟大的女人,才能够让福贵真正地领悟生命的真谛,让他了解到生活的本质,在感悟生命意义的同时不断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二、语言特色——朴素、口语化的语言及简洁的句子结构余华《活着》这部小说的语言有简练、质朴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民间化的常用语汇、简洁的句子结构这两个方面.这些表象是余华写作观念的转变即消隐作者声音,让作品中的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部几乎全部用民间常用词汇写作而成的小说,消解了所有迂回的表达方式,力图模仿一个农民“福贵”的真实的语气和知识结构.小说中有许多的比喻,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化的,符合人物所见所闻的,这也让小说在逻辑上达成了一致.如“几十年来我爹一直这样拉屎等那两条腿就和鸟爪一样有劲”(第7页);“这个嫖和赌,就像是胳膊和肩膀连在一起,怎么都分不开”(第9页);在福贵的讲述中,他将父亲的腿比喻为鸟爪,这与他年青时候纨绔子弟喜好玩鸟的生活经历是息息相关的,而将嫖和赌的关系比喻为胳膊和肩膀,这也有赖于福贵自身的体验,正是由于自己深谙此道,才能得到如此精准的判断.在修辞上“余华为了让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放弃了以往擅长的川端康成式的雕琢”iii.余华放弃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模拟福贵应有的词汇量,从中选择合适的比喻进行修饰.其次是句子结构的简化,从长句到短句的变化是让人物自己发声的第二种需要,因为短句更符合人物日常的语言.例如《活着》中福贵自己的讲述:“我是跟在往南打去的解放军屁股后面回到家里的,算算时间,我离家都快两年了.走的时候是深秋,回来是初秋.我满身泥土走上了家乡的路,后来我看到了自己的村庄,一点都没变,我一眼就看到了等”(第66页)在《活着》中,余华改变了前期对每一个句式的雕琢,语义的完整性己经不再在一个句子中完成,而是分摊给段落甚至篇章.《活着》的句子意思简单明确,余华放弃了表现性的语言,而力图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再现人物.从这个角度,有评论曾指出,余华放弃了以往的先锋性,回归到了现实主义.三、叙事艺术——叙事的双重性及叙事的节奏感从叙述学的角度上来看,《活着》当中的叙事艺术也颇值得回味.就全文而言,在整体上作者将整个叙述活动分为了两个层面,即叙述人层面与所叙述故事主人公层面.在第一个层面中,叙述者“我”是游离于整个福贵一生故事的旁观者,通过赋予“我”一种歌谣采风人的形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而第二个层面中,叙述者“我”就是借由采风人之口所讲述故事的主人公——福贵.通过这样一种两层叙述的视角,在对文本进行叙述的时候,福贵这一叙述者自然而然就同时具备了故事主人公与故事叙述者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所造成的叙述效果就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定的代入感,甚至对故事中福贵所遭遇到的磨难感同身受.值得一提的是,在《活着》这一文本中,余华并非选择第一人称视角,也未选择第三人称视角,这是由于在讲述福贵一生时,这两种叙述视角都无法单纯地将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与历史厚重感给很好地呈现出来.余华很巧妙地将两种叙述人称视角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双重聚焦模式,增强了小说的真实和可信性.正是由于这种独特视角模式的运用,读者在进行文本阅读时,仿佛能够与福贵进行直面对话,真正聆听他的心灵独白.这种叙述方法事实上有效地拉近了读者与叙述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能够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了文本的情感渲染力度,从而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活着”这一基本主题.第3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从政治角度人生本身就是一次浪漫的旅行,我们看似是过客,实则是主角。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cdcc1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b.png)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活着”,是一个多么平凡的词,似乎平谈无奇,它并不是什么华丽的词藻。
但在看了电影《活着》后,我为这个词的力量而感动,人们活着忍受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归根结底,人们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那么你知道《活着》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张艺谋活着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张艺谋活着观后感1合上书本已是深夜,闭上眼睛,冥思、遐想。
《活着》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命运在脑海深处层层涌现,撞击着藏在深处的灵魂,《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他同时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讲述主人公富贵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难时,也令我从中深受启发。
福贵年轻时贪图享乐,以致倾家荡产,父亲不久便被气死,母亲也相继离世,原以为命运到这里便会有一些的好转,但往往事与愿违,几年平静生活过后,接踵而来的是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去。
最后,只剩得福贵与一头老牛在世上相依为命。
那么多的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与他的家庭身上,但当厄运来临时,福贵并没有自哀自怜,只是在稍许的麻木后,又开始迎接生活的挑战,以一己之力承担着照顾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即使在这个世上他仅有一头牛,几亩田与破茅房。
所以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尾时,我沉沉的感受到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我已经被这坚强的意志所打动,我明白了无论遇上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
每次深陷困境时,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仅与一头牛相依为命,但他那活着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们更会精神抖擞,充满这斗志。
《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我不断前行。
有人会认为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着》体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3篇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1《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
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
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痛,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楚,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
《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
看《活着》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当你第一百次跌倒时,请不要忘记前面的九十九次你都站起来了!”我认为福贵的这一生便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家产败光、父亲离世、被拉壮丁的拉去打仗却成了战俘、妻子病了无钱医治、儿子被抽血致死、女儿又聋又哑死于难产,就连女婿、外孙,都死于非命,仿佛那个特殊年代的全部灾难都落在了福贵身上。
而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一个强魄的人去掉大半精魂。
可是福贵在这一系列的打击后,仍好好的活着,还可以幽默轻松的向别人讲述他这一生。
福贵的坚强,不同于保尔和牛虻那样为信仰而生的坚强;不同于司马迁为实现先父遗愿苟活著书的坚强;不同于张自忠上将为了抗日大局忍受“汉奸”骂名的坚强。
他只是一个标准的败家子,普通的壮丁,平凡的农民。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坚强更能激励人心,如周国平所言:“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在这个世界上,如保尔等人轰轰烈烈的坚强毕竟在少数,承受着这些平凡苦难的人,始终卑微而又坚强的生活在社会最不起眼的一角!而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为情所困、为钱所迫、为生活所打击、为学习所压抑的林林总总的平凡之人。
自以为世界放弃了他们,于是他们也放弃了世界!我想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的人承担的所谓的苦难都没有福贵一个来的大,而他们走了,永远的离开了,福贵却依然爱着自己,爱着生活,好好的活了下去。
是福贵没心没肺吗?他在亲人离开时的眼泪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那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福贵可以那么孤独的活着呢?他那样孤苦伶仃的活着,幸福吗?我只想说,活着便是最大的幸福!好好活着,或者就是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
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好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85后的癌症妈妈郭雪姣留给了世界两句话:“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幸福,就是有幸来过,有福度过。
”无论夜是多么漫长,多么漆黑,熬过了那个点,太阳依旧会升起!也不要去埋怨太阳远远看着人间的生老病死,旦夕祸福,因为它千年、万年不变的光辉,就是为了让每个角落都有温暖!世界从未抛弃过任何人,所以,像福贵那样,好好活着,享受着这最大的幸福,热爱着这最珍贵的生命。
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 人在很多时候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人生中碰到重大挫折的时候,比如事业陷入绝境、失恋、高考失利、婚姻失败、重大疾病、失业等等,而最让人会去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往往是亲人的去世,因为至亲至爱的离开,会让我们感觉生命如此的脆弱和无常,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意义何在?在亲人去世时,哪怕我们拥有万贯家财,获得显赫名声,我们都感觉一切没有意义,我们觉得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我们感觉生命如此的脆弱,再多的钱再好的名声也带不进棺材里去,于是我们就想:我们的生命就像流星一般一闪而过,只在宇宙中闪现一条短暂的光芒吗?直到我慢慢长大,才对这种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要记住的是,别轻易灰心,别轻易放弃,应向上,应向前,不断自我从跛,自我调整,自我修正。
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潜你踏出生命之路。
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要记住的是,别轻易灰心,别轻易放弃,应向上,应向前,不断自我从跛,自我调整,自我修正。
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潜你踏出生命之路。
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春年少的我们,没有什么输不起,也没有什么不敢赢!不知从几零后开始,青少年就开始变得忧郁,迷恋早熟,要让原本就不够强大的内心折射出力量,这样无端的将自己推向成熟,承受着这个年龄段所不该承受的伤痛,经历着这个年龄段所不该经历的凄苦。
当我们将社会的残酷误认成现实时,以为崩紧着神经面对,我们就沉着、冷静、慎重了?在父母的教导,长辈们的指导下,只要我们按照他们讲的做,就认为自己理智的面对着现实,自己就变得更加成熟?当我们将他们讲的当做是一种捷径而付诸行动时,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也应该经历那么一段,那么一段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伤痛,指责,遗憾,甚至更多,但我更倾心于领略后的感悟,更何况那种面对着失败有几分悔恨却有很轻松、坦荡的感觉以及那种神情,那种心态!为此我们舍弃并忘记了自己应该有的这段经历,舍弃了点缀人生的绚烂,舍弃了证明还有另一种结果的机会的奇迹,也舍弃了一种即使失败错过后的感动。
所以当有人告诉你说你怎么怎么做是错的时,你没有必要在乎他,你应该觉着好笑,那只是说明他做错了。
况且,没到最后,不能断定这就是错的!年轻人的前途是无限量的,如果你过早的收起了自己的棱角,你的生活会缺少很多精彩!为此,我们年轻人应该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应该有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坚持况且,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金钱、地位、权术)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如果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
这样以后我们这代就显然的活在了他人的定义中,习惯得不知道这就是牢笼。
有志气,要有脾气,有脾气,要有能力,有能力,就有魅力!因此,年轻人的生活不应该平淡,不应该平凡,更不应该平庸,这个年龄段的我们,需要有日月可鉴的坦荡,应该有大起大落的快感!沙漠中令人折服的白杨:生前300年不死,死了300年不倒,倒了300年不腐。
所以同志们,如果主人公变了,那就不是你的故事。
请找准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下定决心,就奋不顾身去闯,去受伤吧!我承认,我是一个经不起风雨的人,每当遇到困难,每当心里难受。
我就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清楚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曾想过,我一无所有,所以以后只能用命去拼未来,或许荣华富贵,或许在中途消散人间……我恨过,哭过,可这样,我只能深藏在心底,害怕被人挖掘出来,被人同情或者嘲笑,我明白,我只能依靠自己,所以我当起刺猬,防备着身边所有人,直到他们离去,这是我深深的悔。
悔过恨过之后,生活依然继续,徘徊于迷茫与前进中,渴望时间的流逝,我活着,是因为我渴望一次蜕变,去寻找我希望的奋斗努力,寻找一份宁静,去追求我爱的……我活着,所以我不愿放弃活着的权利,即使我不懂得珍惜,尽管我会不知所措,但是,我还是我,我能享受阳光的温暖,能体会秋风的惬意,我能跑步,我可以微笑……好多好多,我庆幸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我有我陪着,即使一无所有也不怕。
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2生活于我们来说太过容易,我们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就像福贵早年的日子,太过肆意,太过没心没肺。
我们肆意挥霍父母的关爱,我们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我们在大手花父母的钱时,我们的父母在最大限度地拼尽身体的所有潜能,只为了能在我们每一次向他们要钱时,能掏出那份血汗钱。
“活着”对一些人来说比死去还要困难,就像福贵挣扎在饥俄潦倒和衣不蔽体之间。
活着成了一个信念,为了死去的亲人,为了彼此的信念,代替他们活下去,只要活着。
我最佩服的是,在亲人相继死去,在生活已至山穷水尽,在孤独中生活了二十年之后,福贵还能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在某个夏日的午后,还能平淡的向路人细说自己的经历。
还是那五亩地,还是那破草屋,人却不在,正应了那句“最是无情台城柳”。
到底为谁风露立宵中?在风轻,水清,人自醉的田野乡村,阡陌交错间,一头老牛,一位老人,在黄昏斑驳的色彩里,佝着背,黝黑的脊背上流淌着岁月的汗水,是谁在依赖谁?是蹒跚前行的老牛,还是在岁月中摸索伸脚的老人?我们说不清,电影中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思考。
我一直以为人世间最大的悲伤是生离死别,是肝肠寸寸断裂心脏随之窒息的绞痛,而福贵在面对一次一次的别离,却能一次次在悲痛中坚强。
“这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跟二喜说这话后,二喜最后也死在这里了。
富贵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医院,脸上的神情是悲悯,是无奈,我无法得知,我只想知道他的脸上有没有一丝痛恨,有没有对这个世俗的厌恶?但他似乎没有。
命运就这样与福贵纠缠着,互相仇恨着,却无法抛弃对方。
以前从电视上或书上,亦或是别人嘴里,听到看到一些人,他们在命运前俯首低头,我总认为这些热人太没用,遇到些困难就放弃,现在才觉得自己有多狂妄。
当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时,活与不活,对一些人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
然,生命只有一次,放弃意味着从此了无痕迹。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寂静”。
福贵的人生莫过于此。
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3第一次看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电影《活着》,早就想看余华的《活着》这本书了,可惜一直都未在图书馆借着,今天在影视欣赏选修课上有幸看了这部电影,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是著名的大导张艺谋导演的,上映时间是1994年,距今已有_年之久了,但仍然是经久不衰。
总体上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悲剧中透漏着感人的情节,让我好几次心中都有一股酸酸的暖流划过,是一种叫感动的东西,很无奈,但却是事实存在的发生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徐富贵(葛优饰)、家珍(巩俐饰)一家的人生历程,有过喜、亦有过忧。
富贵原本出生于当地一个显赫有名声的家庭,天生懒散好赌,他的妻子家珍因其嗜赌成性不思悔改而离开他。
最终因他好赌而输掉了全部家产,也因此气死了他的父亲。
这时富贵漫长的苦难人生开始了。
他被强拉入伍,险些丧失了自己的小命,就在这时他第一次意思到生命的可贵,发出了“我一定要活着,活着真好”的感慨。
于是,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家庭。
对于他的第二个打击又来了——女儿凤霞因为高烧不退导致哑巴了。
很可惜,看到一个笑的很甜的很天真的女孩竟然不能开口说话,这是多么的哀伤!富贵回到了家,生活也有些好转。
往往看似平静的生活下其实隐藏着莫大的波澜,于是第二个不幸也将随之而至。
一家人原本可以快快乐乐的过着平静的平淡的日子,这也是家珍多么希望过的日子,可上天就是不愿意。
就在一个很热闹的夜晚,一个很大的不幸又悄然的降临在富贵头上了——仅有的儿子有庆被车撞死了。
这个场面可谓感人至深,看着有庆那浑身是血的身体,让人有种很心疼的感觉。
还有家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也在一阵阵的痛。
泪水不禁已流出眼眶,止不住。
是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无辜的孩子!他保护姐姐,不让别人欺负姐姐。
他善良,他顽皮,他天真···他只是想睡觉啊!难道睡觉也有错吗?!就这样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永远离开了爹娘,连饺子都还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