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岭南荔枝文化的旅游开发路径探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文化传承

. All挑R战i。g寻h觅ts村落Re的s“e活rv化e”d之.路[2],既要提高农村居民的
生活水平,也要通过保护开发传统村落遗址、发展乡 村旅游等方式, 让城市居民在感受乡村文化的过程 中,促进城乡文化互通共融。
1 传统村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海南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生态适应 性,是乡土生态文明的典型范本。然而,在追求现代化 的过程中,和国内许多古村、古镇一样,海南传统村落 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1 传统村落建筑缺乏维护,新居建筑风格突兀
博学里是相对较早的有组织地发展民宿和生态 种植的火山口古村落。 村内规划曾效仿台湾桃米村 “青蛙共和国”社区营造理念,并于 2012 年邀请韩国 艺术家来博学村进行艺术创作,以“蜜蜂共和国”为主 题设计现代雕塑、墙体彩绘、手绘路牌、景观小品等。 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旅产业包括乡村旅游等受 到巨大影响, 曾以海南第一条乡村山地自行车赛道、 火山自由行闻名,并深受背包客喜爱的海南第一家民 宿“花梨之家”也因此关闭了一年多。村内寂静萧条, 村口活动室门楣上悬挂姚明题字“博学生态村”的匾 额,但内部早已成为堆放杂物的场所。村内以“蜜蜂共 和国”为主题设计的现代雕塑与墙体彩绘颜色脱落锈 蚀,相当一部分作品已寥落残存。 1.2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有待提升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还需要学习先进经验,培 养与引进人才。
一是要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及留住年轻的原住民, 让广大村民享有相应的议事权和经营权,充分调动其 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参与到家乡的产业开发与建设 中,让村民在旅游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益,以提高其 保护村落的自觉性。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及村民的培 训,有条件的可组织相关人员去国内外其他保护比较 完善的传统村落进行学习考察,激发村民对家乡独有 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干部和群众都广泛参与到对古村 文化和古村建筑的保护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耦合发展研究——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农村经济Nongcun Jingji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耦合发展研究摘 要:将农文旅的融合理论引入到乡村振兴中,并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的农文旅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农文旅融合的影响因素,提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以期提升乡村发展能力,从而探寻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耦合演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农文旅融合是极具实践意义的尝试,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转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建设质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乡村文化保护等相关研究中,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大量文献,为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本次研究结合珠海市斗门区农文旅发展现状,明确研究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探寻促进农文旅协同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农文旅概念和价值(一)农文旅概念内涵农文旅是以农业、乡村和生态环境为核心,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涵盖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从而打造融合型发展体系。
旅游和文化融合,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产业的多样性和附加值,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农文旅发展意义与价值一方面,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农村地区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强文”,可拓展农业的旅游功能,促进一产、三产良性互补和农村农业生态资源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经济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市场发展。
农文旅一体化建设的独特之处是将乡村农业资源作为基础,将文化、旅游融入其中,构造融合发展体系。
二、珠海市斗门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珠海市斗门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该区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
广西乡村振兴特色案例

广西乡村振兴特色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广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本文中,将介绍广西乡村振兴的特色案例。
一、利用特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和水果的种植。
利用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广西重要的举措之一。
1.百香果产业开发:南宁市马山县以发展百香果产业为重点,建设了百香果种植示范园和加工基地,引进优良的品种和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马山县还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培育了一批百香果种植大户,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
2.糯米种植:浔阳镇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这里的糯米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糯米产业发展,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并策划了一系列旅游活动,如制作糯米糕的体验活动和糯米文化节。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糯米种植业的发展,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1.桂林山水田园: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桂林市政府积极开发山水田园旅游项目,将农户的乡村民宿纳入旅游资源开发范围,使乡村旅游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2.德天瀑布景区: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境内,是一个综合性旅游景区。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邕宁区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景区还组织了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发展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乡村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提升。
1.桂林阳朔红色旅游带:广西阳朔县是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阳朔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创业计划书荔枝

乡村振兴创业计划书荔枝一、项目概述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旨在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升级。
本创业计划以荔枝产业为切入点,旨在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一条以荔枝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创新推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促进农村人才流入与留住,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二、项目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产地之一,其南方地区更是个个“荔枝之乡”。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不足、销售渠道不畅、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使得荔枝产业在当地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潜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发掘荔枝产业的潜力,使之成为当地的一张金字招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振兴。
三、市场分析1.荔枝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荔枝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水果,其甜美爽口的口感让人喜爱。
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增加,对农产品的品质会有更高要求。
2.荔枝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荔枝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因此急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3.荔枝市场开发空间大。
外地需求增长,农村电商渠道的开发等等,为荔枝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项目内容1.探索荔枝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2.构建荔枝产业链条,推动深加工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3.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整合市场资源,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5. 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村周边乡村的产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五、项目预期效益1.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技术改良、产品加工和市场推广,提高荔枝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2.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3.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当地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4.创新人才培养。
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在拓宽乡村发展路径的同时,为当地注入新鲜活力。
六、实施方案1. 制定荔枝种植技术改良方案,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乡村战略背景下黎明农场产业扶贫成果及巩固举措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1期(总第501期)乡村战略背景下黎明农场产业扶贫成果及巩固举措黄建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摘要]黎明农场是湛江农垦精准扶贫的贫困农场之一。
黎明农场聚焦产业扶贫,结合农垦产业发展,因户施策,通过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种养特色农产品及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帮扶贫困户重点发展荔枝、养猪、养殖蜂蜜等本地特色产业,并实现了贫困户的全部脱贫。
为防止贫困户返贫,针对脱贫后存在问题,提出“继续加快发展‘荔枝’特色产业”、“以‘农场+基地+贫困户’种养模式建设黎明肉牛养殖场”、“主动对接贫困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举措,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成果巩固[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只有注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衔接,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有机结合,才能推动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才能实现乡村美、乡村富。
黎明农场位于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是湛江农垦局下属农场,被湛江农垦局认定为贫困户比较集中的四个精准扶贫贫困农场之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湛江农垦黎明农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农垦总局、湛江农垦局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等产业扶贫项目,通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造血功能有效增强,效益收益稳步提升,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1 产业扶贫成果在党委书记负责制下,黎明农场聚焦产业扶贫,通过摸清扶贫对象,消除精神贫困,亲力亲为脱贫攻坚,因地制宜种养特色农产品,技术帮扶等策略,成功实现了贫困户的全部脱贫。
岭南文化的非遗元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

岭南文化的非遗元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和历史特征,构成了岭南地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非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茂名非遗文化内容为例,分析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岭南特色资源。
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推动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岭南文化;茂名非遗元素;乡村振兴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能够展现出当地的独特文化特色,还能为人们带来艺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岭南地区的农村经济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非遗”文化产业的建立更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古老的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社会,使其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创新思维发展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当地发展的热点。
一、茂名非遗文化资源及其特点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北部湾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茂名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八音锣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人们了解和认识茂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茂南木鱼舞是茂名茂南区特色文化符号之一。
茂南木鱼舞是广东四大木鱼舞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享有盛名;茂南木鱼舞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茂南区木鱼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广东茂名一带的村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保护庄稼不被破坏,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表演的一种舞蹈;木鱼舞由锣鼓、舞蹈、唱腔三部分组成,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舞蹈动作,其表演内容包括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等。
表演时,男女队员按一定顺序上场,互相对唱山歌,边唱边舞;木鱼舞是茂名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木鱼舞所展现的是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1]。
乡村振兴案例—广州增城区仙村镇荔枝小镇的成功经验

乡村振兴案例—广州增城区仙村镇荔枝小镇的成功经验一、广州增城区仙村镇荔枝小镇的概况仙村镇荔枝小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之所以命名为仙村镇是根据先辈遗传下来的故事。
听闻很久以前此地大旱,生灵涂炭,百姓无水无粮,生活十分艰难时,葛洪仙翁云游此地,为百姓们作法降雨,拯救了仙村镇的百姓一命。
百姓感激不尽,将生活的小镇改为仙村镇。
仙村镇包含的村子有:仙村第一社区、仙村第二社区、下基村、沙角村、深涌村、十字滘村、沙头村、西南村、上境村、下境村、巷头村、仙联村、竹园村、潮山村、蓝山村、基岗村、沙滘村、碧潭村、岳湖村。
仙村镇每条村都种植着甜美多汁、圆润白嫩的荔枝。
于2021年9月,广东省的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仙村镇的荔枝榜上有名。
增城区仙村镇仙进奉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仙进奉荔枝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效应,不只畅销珠三角地区,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对于果农增收、荔枝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仙进奉荔枝成为“增城新招牌”,成为仙村镇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
广州增城近年来全力推进荔枝产业发展,并将仙进奉荔枝作为主导品种。
2023年,增城荔枝种植总面积19.7万亩,产量4.8万吨,其中仙进奉荔枝种植面积3万亩,平均产量1800斤/亩,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上市。
仙基农业践行“文化赋能+定制品牌+互联网思维”模式,发展成为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园,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推荐品牌,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荔园,获得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产品认证,经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鉴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打造了全国第一家荔枝文化博物馆,集体验,科普,行业交流,销售于一体,成为荔枝小镇重要打卡点。
如今,增城区正实施推进荔枝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好荔枝的“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
通过铸品牌、强品质、推市场、优服务,擦亮“中国荔枝看广东,好吃荔枝在增城”金字招牌,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背景下揭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揭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杨培新谢桂勉罗集丰方怡然陈焱飞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05期摘要广东省揭阳市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对揭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揭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广东省揭阳市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15.043农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产业链的打造和产业集群的发展[1-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却仍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3],因此农业产业链亟需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各地以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广东省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同样旨在推动乡村农业产业振兴[4-7]。
揭阳市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且以传统农业精耕细作著称的农业大市,虽通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畜牧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但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管理方式十分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和产业经营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
基于此,通过对揭阳市的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揭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揭阳市农业发展基础揭阳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全市耕地总资源12.23万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8.64万公顷,山地面积28.33万公顷,总人口707.07万人,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以传统农业精耕细作著称的农业大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风景名胜区与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风景名胜区与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各地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风景名胜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显得更加密不可分。
首先,风景名胜区与乡村旅游发展能够互为促进。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也为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旅游模式,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
而风景名胜区正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方的互动中相互促进。
其次,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和吸引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兴趣与需求也不断增长。
而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风景名胜区可以得到更多游客的认可和关注,提升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再次,风景名胜区和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地,可以吸引大量游客的到访。
游客的到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风景名胜区的支持,通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乡村旅游发展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众所周知,每个风景名胜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好可以通过游客的参与和体验,将这些文化价值传递出去。
比如,一些具有传统民俗活动的风景名胜区,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和推广,吸引游客参加,从而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旅游不仅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第1期(总第409期)2024年1月No.1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蔡小真(安溪开放大学,福建安溪362400)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介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湖州安吉模式、江西婺源模式、杭州临安模式基础上,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困境,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1.028Analysis on the Path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nder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ai Xiaozhen(Anxi Open University,Anxi 362400,Fujian,China)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odel of Anji in Huzhou,Wuyuan in Jiangxi and Lin'an in Hangzho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ath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beautiful countryside;construction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成农业强国[1]。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文以郴州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成为了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争相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郴州市在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二、郴州市的文旅资源与发展现状郴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如宝塔山、南岳衡山、肇庆梅华古村等。
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郴州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以下问题:1)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2)文旅产业链条不完善,3)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不到位。
三、提升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1.优化文旅资源开发利用郴州市应加强对文旅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方面,要注重保护文旅资源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景区的管理与维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与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合作,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完善文旅产业链条文旅产业链条的完善是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
郴州市可以通过吸引文旅企业进驻,打造文创产业园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与融合。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文旅服务的专业水平。
3.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郴州市可以通过举办文旅活动、建设文旅IP等方式,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媒体、网络平台的合作,扩大宣传推广的渠道和覆盖面。
四、结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优化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完善文旅产业链条,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郴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锦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锦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辽宁省的文化旅游重镇,锦州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析提升锦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首先需要深化理念认识。
锦州市应该树立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将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这需要政府主导,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政策体系,鼓励资源共享和交流,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文旅融合发展。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
锦州市应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培育一批具有锦州特色的文创品牌。
同时,加强文化创意企业与旅游景区的合作,通过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打造具有锦州特色的旅游产品锦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打造具有锦州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通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展示锦州的独特魅力。
同时,加强旅游景区的设施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促进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化和旅游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发展的最大效益。
锦州市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推出文化旅游线路,增加文化活动对旅游业的吸引力。
并且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寻找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五、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锦州市应注重完善旅游交通、酒店住宿、旅游导览等方面的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独特符号和精神财富,必须加强保护和传承。
锦州市应当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肖阳萍来源:《南方农业·上》2022年第08期摘要为了研究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基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了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自然因素、农村劳动力因素、农村金融因素、农业科技因素),提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广西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5.005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具有丰富时代和思想内涵的重大决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发展尤为关键。
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崭新契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推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攸关整个国家全面现代化实现进程[1]。
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也是真正激发农村内在活力的前提和基础,乡村产业兴旺归根结底就是现代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安排[2]。
对于现代农业内涵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出发,对其内涵的本质认知基本观点一致,即认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持续投入的现代要素,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的体制机制环境条件,以市場经济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高度融合发展的一二三产业等[3]。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它区别于传统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引领,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广泛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是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中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作者:王祖良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09期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有了新的追求,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得到旅游者的广泛青睐。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不足以及优化乡村旅游的策略,以期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建立宜居的生态环境、树立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的经济结构,为乡村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现阶段,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在此过程中,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提供助力,还能保护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一)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一直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忽视、破坏。
面对这种情况,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使逐渐被遗忘的乡村文化得到传承,还能使当代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观念得到强化,进而助力于我国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发展。
(二)改善乡村的产业结构在我国农业一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现阶段,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乡村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还能改善乡村过于单一的产业链结构,提升农民的经济风险抵抗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作者:余浏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8年第03期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当前我国增强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结合北海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促进北海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北海;乡村旅游;对策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北海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是全国首批重点打造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提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北海乡村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北海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北海市紧紧围绕“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代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拓展和延伸了北海旅游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截止2016年,北海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自治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广西乡村旅游区7处;广西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处,广西星级农家乐38家。
同时,北海“海上渔家休闲游、合浦生态田园乡村游、金滩田野休闲游”三条精品线路入选2016年农业部发布“早春到乡村去踏青”精品景点线路,乡村旅游进一步的提升。
基于产业发展下的乡村康养旅游规划设计

基于产业发展下的乡村康养旅游规划设计作者:戚小艺汪雪婷来源:《美与时代·上》2022年第06期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深入了解河南省洛宁县罗领乡的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特点,探析并研究河洛文化及当地乡村特色,结合当地的场地现状,从发展乡村旅游角度出发,力求打造一个集研习文化、康养项目、休息娱乐、产业振兴为一体的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基地。
关键词:乡村振兴;河洛文化;旅游经济;历史文化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现如今,旅游产业几乎主导着市场,并占有世界GDP近50%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支柱产业。
休闲旅游经济已然成为主流,全球的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向更加深度、复合、多元的方向高速发展,消费者将愈发关注旅游过程中的健康性、生态性和体验性。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康养旅游已成為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而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这一“第三产业”,新型旅游机制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分析(一)背景解读《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在尧舜时期,洪水肆意侵虐,人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于是,有一神龟身驮“洛书”现身于洛河,后大禹治水,用此龟平息了洪水,划分天下为九州,而洛宁县就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洛宁县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洛宁县的版图仿若灵龟翘首迎曦,享誉中外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就出于此处,汉字文化历史之源——“仓颉造字台”也源于此。
仰韶文化和龙头文化的遗址凸显了洛宁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流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二)区位分析河南省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位于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本次项目选址为罗岭乡八官线以北地区,涉及讲理村、后核桃沟、罗岭乡等村庄,且以罗岭乡为重点开发项目。
我国荔枝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

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09月下半月刊我国有丰厚的与荔枝相关的自然资源,又有古往今来众多荔枝的文化积淀。
荔枝栽培、养护、荔枝商品交流、荔枝文化传播研究在我国已经配套成龙,因此发掘我国荔枝文化旅游资源,对发展有岭南特色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荔枝文化旅游是现代荔枝产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兼具共容的新型旅游模式,它是将荔枝生态环境、荔枝种植活动、自然资源、荔枝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的产物。
荔枝文化旅游由于涉及面广泛,荔枝文化旅游既属于文化旅游,又属于观光旅游、美食旅游。
以荔枝产地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为背景,以荔枝品尝活动为基础,以荔枝产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丰富的荔枝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
一、我国荔枝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荔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和不断演进,形成了包括荔枝区景点、荔枝栽培、荔枝人文诗词典故、荔枝名优品种等具有丰富内涵的、高品位的荔枝文化旅游资源。
(一)名品荔枝产地风景区荔枝主要产于我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尤其是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
荔枝盛产地纷纷自誉为:“荔枝之乡”。
广东省不少村庄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广西、广东均有荔浦镇等。
以荔枝作为地名,形成独特的荔枝景观。
(二)人文历史景观我国荔枝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各地保留了大量荔枝历史文化和名人活动的遗迹,留下了许多为世人传颂的事迹和文物。
荔枝文化与人文关系渊源深厚,相关的人文文化类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荔枝文化。
高州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据闻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
此外,苏轼也甚爱荔枝,曾在《惠州一绝》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产业振兴的问题及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更需要坚持统筹协调、 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广西具有良好 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林产业发展优势,是我国 重要的农业和林业产业发展地区,近年来,随着乡村 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
1 广西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以“壮美广西”为出发点,统筹广西丰厚的历史 人文、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区域影响,挖掘、整合 地方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极打造古树名村、农耕 文化传承村、水果主题村等,深度挖掘地方农村产业 潜能,积极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从而实 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目的,增强民族
截 至 2021 年, 广 西 成 功 创 建 了 1.96 万 个 现 代 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与 2020 年相比增长了 30%,并升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6 个,自治 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 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 区 3 个(浦北县、富川县、宾阳县)。全区原 54 个 贫困县共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 167 个,占全区总数的 49.3%,带动贫困户超 26.7 万户,户均增收达 2 044 元; 26 个产业园有 1/2 建在原贫困县,带动约 10 万脱贫人 口增收 。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分析作者:陈科生翁洁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6期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东开始探寻跨境电商农业之路,借助其运营模式,实现精准扶贫和特色农业打造双突破,推动了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是未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优化信息流平台建设、健全仓储冷链物流体系、重视农产品质量监控,强化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等对策,从而增加广东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广东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跨境电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的坚强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选择,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经之路,是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实施该战略,使农村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为跨境电商推进城乡整合与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与保障、注入了新活力。
一、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现状随着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呈现出大好的发展前景。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到应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等措施。
2021年 5月18日,司法部印发了《“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方案》,提到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补齐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短板、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等主要措施,宣传涉农法律知识。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相关政策,为进一步推动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交易规模逐年上升广东省是我国的跨境电商大省,据广东省商务厅获悉,2016年-2020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 227.96 亿元增长到 1726.46亿元,年均增速 65.9%,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
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较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岭南荔枝文化的旅游开发路径探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岭南地区的荔枝文化成为了一项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岭南地区的荔枝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潜力巨大,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主要从荔枝文化的开发特色、开发路径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探究岭南荔枝文化的旅游开发。
一、荔枝文化的开发特色
1.地域特色鲜明
岭南地区的荔枝文化既源于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与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
荔枝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这与岭南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相得益彰。
而当地的传统节日如荔枝节等也为荔枝文化注入了丰富的节庆气息。
因此,岭南荔枝文化的开发不仅需要挖掘荔枝的品种、产地等品质特色,还需要充分考虑荔枝文化所依附的地域文化特色。
2.文化内涵深刻
荔枝文化的内涵,在于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充满了丰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比如,荔枝的外表光滑光亮,寓意着生活工作光明美好;荔枝的果肉白嫩饱满,寓意着健康长寿等等。
因此,荔枝文化的开发应该注重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让游客领略到岭南荔枝文化的魅力所在。
3.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岭南地区的荔枝产业非常发达,所以荔枝文化的开发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岭南的荔枝不仅数量上占据全国重要地位,品种上也非常丰富多彩。
如桂味、桂玉、九龙潭等等,这些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可以打造成各种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感受岭南荔枝文化的独特魅力。
1.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
荔枝文化的开发的核心是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
通过采摘荔枝、品尝荔枝、制作荔枝蜜饯等,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岭南荔枝文化的内涵,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
而且,荔枝文化的开发符合当下游客需求,他们希望更多地体验当地文化,享受本土风情,这也是文化旅游非常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2.精品农家乐旅游
农家乐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岭南荔枝文化开发的重要方式。
通
过开发精品农家乐,可以让游客在享受美食、农事体验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荔枝文
化的内涵,感受岭南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这也可以提高旅游与绿色、健康的结合度,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是荔枝文化的另一种开发路径。
可以通过开发荔枝主题的手工艺品、文化衍生产品等,将荔枝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直接转化为实物产品,丰富游客的购物体验。
这也是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拓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市场推广策略
1.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
在推广岭南荔枝文化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可
以更好的推广荔枝文化,增加其知名度。
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分享荔枝文化的独特魅力,
吸引更多的游客、观众。
2.加强旅游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宣传荔枝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举办荔枝节、荔枝美食节等活动,即吸引当地居民的参与,增强归属感,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3.加强合作共识,搭建平台
各级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乡村综合体等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共识,共同推动岭南
荔枝文化的旅游开发。
政府可以提供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种植技术、加强环境保
护等服务;企业可以投资建设荔枝文化主题酒店、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乡村综合体可以
为游客提供住宿、休闲娱乐、文创产品销售等多元化服务。
这样可以形成多方合作,共同
搭建平台,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和就业机会,实现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