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e1bb5e7804a1b0717fd5ddd8.png)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初中化学共存、除杂、鉴别
![初中化学共存、除杂、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2954f97025c52cc58bd6be46.png)
共存、除杂、鉴别
一、溶液相关的不共存:
1、生成水:H+与OH—(包括不溶性碱)
2、生成气体:H+与CO32—(包括不溶性碳酸盐),H+与HCO3—,H+与活泼金属,OH—与NH4+
3、生成沉淀:背熟溶解性表
4、置换: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离子或H+(如:Fe与Cu2+,Fe与H+)
注意:1、H+或OH—有时用pH表示
2、有相同离子的物质,相互间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二、除杂的原则
1、显然要能除去杂质(一般用溶液反应,否则不能保证杂质充分反应而除尽)
2、不能生成或引入新杂质
3、允许生成需保留的物质,尽量不消耗需保留的物质
三、物质鉴别的思考顺序
1、本身有颜色
2、可相互反应且有明显现象(颜色、气泡、沉淀)
3、发生第一次反应后的生成物还可发生别的反应
4、有时明显放热或吸热、气味等也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四、鉴别SO42—
1、加入BaCl2,生成白色沉淀
2、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即可确认是SO42—
3、若沉淀消失且有气泡产生,则为CO32—
五、鉴别Cl—
1、加入AgNO3,生成白色沉淀
2、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即可确认是Cl—。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a8443c292f60ddccda38a01a.png)
变式题 [2011· 锦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氧化钙(碳酸钙) 铜粉(铁粉)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 除杂试剂 水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稀硫酸
[方法点拨] 做物质的分离、推断题时首先要在熟悉各种 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找准题给的典型物质现象或条件作为突破 口,根据它们的性质逐步推导,综合分析,全面解决。分离题 中有些涉及物质的提纯需要加入试剂除去杂质,被提纯物质必 须恢复原状且不能引入杂质。
考点3 物质的鉴别、提纯和推断 物质的鉴别、提纯和推断,需要掌握各种常见的气体、 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可溶性盐酸盐、可溶性硫酸盐、 铵盐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一些物质特有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本书称为“题眼”,见附录三),能综合运 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这也是进行科学探 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变浑浊 现象:石灰水________ 熄灭点燃,将生成的气体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现象 现象:火焰呈______,澄清石 蓝色 灰水________ 变浑浊 现象: 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实验方法将它 们一一区别。 提纯:运用合适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把某物质中含有的少量 杂质除去而得到一种纯净物的方法。 推断: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析,然后推出 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肯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肯定没 有什么)。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命题角度:常见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 2H2O2=====2H2O+O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 2H2O=====2H2↑+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实验室制取C物质时常用①而不用②的原因是 ①比②装置简单 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方法点拨]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需要记忆,推断时要仔 细分析,找出解题关键。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cad841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1.png)
泥沙
加入足量的____,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C
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
在氧气流中加强热
水
稀盐酸(或稀硫酸)
续表
3.常见液体的除杂
(1)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离子中有一种离子不同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杂质离子(写符号)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酸后有______产生,且澄清石灰水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气泡
变浑浊
续表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加入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
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______色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钙、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 的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
降低温度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的两种可溶性固体溶质的分离
除去 溶液中的少量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物理方法
磁铁吸引法
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的分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杂试剂(写化学式)
初中化学物质的共存 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物质的共存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65a0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4.png)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及除杂(一)初中阶段常见不共存离子
(二)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
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续表)
(四)常见物质的除杂
1.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1)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即“不增”。
(2)加入的试剂一般不能与所需要的物质反应,所需物质可增多但不可减少,即“不减”。
(3)杂质应转化为原物质或沉淀、气体、水等易分离的物质,即“易分离”。
2.气体除杂
3.固体除杂
4.液体除杂
5.酸、碱、盐溶液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与杂质阳离子相同(如NaCl中含杂质NaOH),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0H+)不共存的阳离
子(H+),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Cl-)组合成除杂试剂(HC1)。
发生反应:NaOH+HCl===NaCl+HO。
2
(2)被提纯物与杂质阴离子相同(如NaCl中含杂质BaCl2),选取与杂质中的阳离子(Ba2+)不共存的阴离子(SO2-),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Na+)组合成除杂试剂(NaSO)。
发生
424
反应:BaCl+NaSO===BaSO;+2NaCl。
2244
(3)被提纯物与杂质阴、阳离子都不相同(如NaNO中含杂质CuSO),选取与杂质中的阴
34
离子(SO2-),阳离子(Cw+)都不共存的阳离子(Ba2+),阴离子(OH-)组合成的除杂试剂4
[Ba(OH)]。
发生反应:CuSO+Ba(OH)===BaSO;+Cu(OH)
24242。
初中化学鉴别、除杂
![初中化学鉴别、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d9961d27647d27284b73512f.png)
2、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K2CO3 、 BaCl2、Ca(NO3)2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 剂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开的是( C ) 物质中含有 A、K2CO3 B、HCl C、H2SO4 D、AgCl 2CO3 ,先考虑选 +的 项中含 H 学检100页例1,102页第2题
鉴别篇
对于不需要其它试剂的鉴别题 主要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寻找突破口从 而鉴别出一种物质,再根据该物质与 剩下的其他物质两两反应的现象去鉴 别其他物质
2HCl+Na2CO3=2NaCl+CO2↑+H2O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欲中 和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引入新物质, 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以选用下列 物质中的( )。 C
A、Ca(OH)2 C、CaCO3
B、CaO D、AgNO3
推断题(A是盐,B是碱)
做推断题时,一定要利用特殊的沉淀, 不溶于硝酸的白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淀,特殊颜色的沉淀
FeCI3
NaOH
MgSO4
所以答案是③①②④⑤或③①②⑤④
-,且OH-一定进入蓝 已知 B 是碱,所以一定含 OH 那么B中的阳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色沉淀,蓝色不溶于水的碱是什么呢?
【知识拓展】 1.怎么检验CI-?
Tip: CI-+Ag+=AgCI↓ 且AgCI不溶于稀硝 酸
⑴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⑵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
2.怎么检验SO42-?
除杂题
除杂题优先考虑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HCI+AgNO3=AgCI↓+HNO3 HCI Ag+NO3 HNO3
+,必须加入一种物质的溶液, - 2+ +,生成 -,生成 但是不能只加入 Ag 要将 Mg CI 除去,我们要想到 除去,我们要想到 Ag OH AgCI Mg(OH) 沉淀2 - 但是不能只加入OH ,必须加入一种物质的溶液, 沉淀 那么这种物质的阴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的阳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 OH K KCI MgCI 2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63ceb8210066f5335a812121.png)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知识梳理知识点1 物质的除杂(粗盐提纯)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物理方法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MnO2)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②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CO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④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HCl =FeCl2+H2↑;再如CuSO4(CuO)加稀H2SO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⑤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3)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不得引入新杂质;还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引入新的杂质。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2da0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a.png)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和除杂试剂:
CO₂
鉴定试剂:澄清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鉴定试剂:灼热的氧化铜
现象:产生黑色固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H₂O
鉴定试剂:点燃,罩一个干冷烧杯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无色小液滴
H₂CH₄
鉴定试剂:点燃、或灼热氧化铜
现象:灼热氧化铜产生黑色固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O₂
鉴定试剂: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CuO
鉴定试剂:灼热铜网、煮沸(除溶于水中的氧气时)
现象:产生黑色固体溶解、溶液
Fe
鉴定试剂:加稀硫酸
现象:加入酸或盐溶液后产生黄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H⁺
鉴定试剂:加入酸或盐溶液
现象:产生气泡或析出其他金属,过滤后得到无色液滴
Ca²⁺
鉴定试剂: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产生蓝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生成蓝色沉淀
Cu²⁺
鉴定试剂:加入OH⁻、活泼金属、碳酸盐
现象:产生浅绿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生成绿色沉淀
Fe²⁺
鉴定试剂:加入无色酚酞(注意初中阶段先除碳酸根)现象:无色酚酞变红,加入H⁺后产生沉淀
OH⁻
鉴定试剂:加入酸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O₃²⁻
鉴定试剂:加硝酸银
现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l⁻
鉴定试剂:加氯化钡
现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₄²⁻
鉴定试剂:加硝酸银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及除杂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及除杂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31cf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1.png)
一、物质的检验利用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物质的除杂根据物质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①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④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⑤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⑥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 课件(共43张PPT)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 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6225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3.png)
针对训练
1.(原创)下列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D ) A. 棉花和羊毛: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D.木炭和氧化铜:取样,分别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溶解同
2.(原创)实验室中,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 A. 苏打和食盐:取样,尝味道 B. 木炭粉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D.氮肥和钾肥:取样,分别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_表__面__变__黑__的是黄铜, _无__明__显___现__象__的是黄金
黄铜(铜
锌合金) _取__样__,__分__别__加__入__稀__盐__酸__
_表__面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的是黄铜, 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的是黄金
和黄金 _取_样_,_分_别_加_入_硫_酸_铜_溶_液 _表_面_有_红_色_固_体_出_现_的是
(5)根据是否有挥发性鉴别:如nacl溶液、稀盐酸的鉴别, 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烘烤,有白色固体 残留的是nacl溶液,无残留的是稀盐酸。 (6)根据是否能被磁铁吸引:铁可被磁铁吸引,而铝、: (1)根据物质的酸碱性或酸碱度不同,可使用酸碱指示剂 或 pH试纸鉴别。 (2)根据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
7.(202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C 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
滴加适量NaOH溶液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5d50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c.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概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杂质,杂质是指那些不是我们想要的成分或物质,它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实验或日常生产活动的准确性或效率。
因此了解如何去除这些杂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课程中,我们会学到许多关于除杂的知识和技巧。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解读一下。
1. 除杂质的概念与重要性除杂质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些物质中去掉我们不想要的成分,只留下我们需要的部分。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境:一块金属中含有少量其他的金属或化合物杂质,我们要把它提炼成纯净的金属。
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除杂的知识。
初中化学中的除杂知识既实用又关键,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在实验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除杂的各个方面吧!2. 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这可是个让我们头疼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过了解了这些杂质的来源,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杂质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们大多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
比如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许多化学反应,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就成了杂质。
再比如有些物质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也是杂质。
还有啊水源中也会有一些杂质,有时候地下水或河水里面会有一些溶解的物质,比如钙、镁等矿物质,这些就是水质杂质。
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工业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混入其中,这些可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杂质来源。
所以说初中化学中的杂质五花八门,它们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仅要学会如何去除这些杂质,更要了解它们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杂质的产生。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化学世界变得更纯净吧!二、除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说到给初中化学中的杂质“搬家”,我们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去除杂质,得有个原则和方法。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d8a807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6.png)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1. 什么是除杂?初中化学中的除杂,是指从混合物中去除杂质,使目标物质单独存在。
混合物中的杂质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目标物质的分析和应用。
2. 常见的除杂方法•漏斗法:适用于颗粒较大且密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筛选法:适用于颗粒较小的混合物。
•磁选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磁性物质。
•离心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悬浮液的情况,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悬浮液和固体。
•沉淀法:适用于在混合物中加入化学试剂,形成不溶性沉淀,然后用其他方法去除。
3. 化学分离化学分离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目标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比重分离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的比重差异很大的情况。
•蒸馏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在沸点上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结晶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可溶性物质,通过结晶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
•水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需要水解的物质。
•氧化还原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4. 物理分离物理分离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包括:•蒸发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易挥发性物质的情况,将混合物加热使易挥发性物质蒸发,然后再重新凝结为纯净物质。
•溶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溶性物质的情况,通过溶解可以将目标物质分离出来。
•洗涤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易于分离的情况,通过重复洗涤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5. 总结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除杂与分离是化学基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常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独的物质。
通过了解常见的化学分离和物理分离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并达到分离纯化目的的最终目的。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a0e3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9.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中的除杂1.滤纸的使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这时可以使用滤纸进行过滤。
滤纸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可以将固体颗粒留下,只让液体通过,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沉淀的形成当两种溶液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反应,即产生一种固体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进行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酸碱中和反应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除去多余的酸或碱,这时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除杂。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多余的酸或碱中和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二、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1.蒸馏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可以将液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萃取萃取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溶剂,使有机物在溶剂中溶解,而无机物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
通过分离溶剂中的有机相和无机相,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结晶结晶是一种将溶液中的固体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结晶过程中,我们将溶液加热或冷却,使溶质逐渐沉淀出来,形成晶体。
通过过滤晶体,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三、其他除杂方法1.吸附吸附是一种将气体或溶液中的杂质吸附到固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掉杂质,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离心离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机,杂质会被甩到离心管的底部,而纯净物质则留在上层,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一种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到液体中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可以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中的除杂、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以及其他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提分专题六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提分专题六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7018f93fbb4cf7ec4bfed022.png)
选项 A
B
C
D
目的
鉴别CO2、鉴别CO2、 除去CO中混有
CO
CO
的少量CO2
除去CO2中混 有的少量CO
操作
极速提分法
针对训练
3. 【2020·眉山】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B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气体
选项
目的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 A 少量Na2CO3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 B 少量MgCl2 C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D 鉴别CO和H2
方法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 过滤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过滤 取样, 分别加入AgNO3溶液, 观察现象 点燃, 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观察现象
②无明显特征, 不能直接找到突破口的。如有四种无 色溶液: Na2C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HNO3 溶液, 不外加试剂也能鉴别出来。
极速提分法
思路为: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 别。如两两混合时, 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BaCl2溶液; 能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一种物质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溶 液; 只能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溶液; 只能与一 种物质产生气体的是稀硝酸。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 铁钉表面析 出红色物质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瓶中气体为CO2
C
将某布料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闻到 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布料中不含蛋白质
D
向某水样中加入适量肥皂水, 振荡, 产生 白色的垢状物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412a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c.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是化学实验和化学分析中常用的
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1.硫酸:检验硫酸可以用铁片反应产生氢气,或者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酸的杂质可以通过加入钙氢氧化物沉淀金属离子,或者用盐酸和氯
化钠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硫酸。
2.碳酸氢钠:检验碳酸氢钠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者
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碳酸氢钠的杂质可以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
3.硫酸铜:检验硫酸铜可以用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
酸铜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方法。
4.氯化铁:检验氯化铁可以用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或者用氢氧化钠
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
去除氯化铁的杂质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
5.纯净水:检验纯净水可以用无机盐反应产生沉淀或颜色变化,或者
用染料溶液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去除纯净水的杂质可以通过蒸馏、反渗透
等方法。
6.空气:检验空气可以用木炭观察是否发生明火,或者用硫酸铁法检
测氧气含量。
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可以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
7.硝酸银:检验硝酸银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或者用碘化钾
溶液反应形成黄色沉淀。
去除硝酸银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
方法。
对于其他常见物质,可以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和分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多种检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过程。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物理性质鉴别: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以确定其可能的成分。
2.化学性质鉴别: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等,以确定其成分。
3.光谱分析鉴别:利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
4.色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5.质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
物质的除杂是指将混杂在物质中的其他物质去除,以提高物质的纯度。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溶解结晶法:将混杂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
2.洗涤法:将混杂物质用适当的溶液或洗涤剂进行反复洗涤,去除杂质。
3.蒸馏法:利用混杂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去除杂质。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去除杂质。
总之,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和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基于它们在性质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试剂的选择可以是自选、指定或不加试剂。
物理方法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的鉴别。
化学方法包括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和借助产物法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和能够复原。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在鉴别物质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来进行区分。
例如,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
紫红色。
对于气味,SO2和NH3都有刺激性气味。
对于溶解性,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溶于水。
对于溶解热现象,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NaCl溶
于水后无明显变化。
铁丝可以用磁铁吸引,而铝丝不可以。
除杂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物理方法包括过滤和结晶。
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结晶可以通过蒸发和降温来实现。
化学方法包括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转化法可以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而沉淀法可以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气化法可以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加热法可以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溶解法可以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置换法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除杂方法,甚至将多种方法进行组合运用。
对于气体的除杂,常见的试剂和方法包括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生成,过滤。
7.HCl溶液(Fe):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生成,过滤。
8.HCl溶液(其他杂质):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法除去。
常见的固体除杂方法包括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并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Cu和Fe等杂质。
对于CuO和CaCO3等杂质,可以通过灼烧或水溶解的方式去除。
液体除杂方法包括加入适
量的碳酸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过滤去除Ca(OH)2和Na2CO3等杂质。
对于其他杂质,可以通过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等试剂去除,也可以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法进行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