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浙科版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应用创新 作业 (浙江专用)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作业27人类遗传参件浙科版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作业27人类遗传参件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6c7ed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d.png)
14.(2023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考试)下 图为羊膜腔穿刺术及染色体和生物化 学异常产前诊断的方法示意图。相关 分析正确的是( D ) A.羊膜腔穿刺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方法 B.所用离心原理与探究DNA复制过程 所用离心原理相同 C.细胞学分析会揭示胎儿是否发生了 染色体数目变异 D.对上清液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可用于 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病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 B.近亲结婚的子女一定会患该病 C.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可研究该病的发病率 D.可通过产前诊断的方法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 解析 通过遗传咨询可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预测患病风险,但不能进行 治疗,A项错误;近亲结婚的子女不一定会患该病,如父母双方均不患该病的 情况下,其子女不会患该病,B项错误;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在患者 的家系中调查可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C项错误;可通过产前诊断的方法确 定胎儿是否患该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人群中显性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 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都可遗传给后代 C.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 D.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在胚胎时期发病风险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HGP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B.目前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C.HGP测定的是人的46条染色体中的一半 D.HGP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HGP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A项正确;目前人类 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经顺利完成,B项正确;HGP测定的是人的46条染色体 中的24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项错误;HGP对于人类疾病 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D项正确。
浙江省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2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2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bb2156bcd126fff7050bad.png)
B.系谱图C.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盲患者,其原因是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D.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一代.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细胞和F细胞的DNA数目都是23胞,负责将铜从小肠运进血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该病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家庭中表现正常的女性一定为杂合子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1)据图可推断出,该病是一种________遗传病。
(2)若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 000,那么Ⅲ10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Ⅲ8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怀孕后可通过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病,他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染色体数目检测B.基因检测C.性别检测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4)从上述病症中可看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请根据上述病症的特点,至少提出一点治疗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5.(2016·课标全国Ⅰ)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作业26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课件浙科版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作业26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课件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d263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9.png)
解析 X、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故Ⅰ、Ⅱ、Ⅲ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 状都与性别相联系,A项正确;Ⅰ、Ⅱ、Ⅲ区段上的基因不均与性别决定相 关,如Ⅰ区段上的色盲基因,B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除了存在于Ⅱ 同源区段,还可以存在于Ⅰ非同源区段,如色盲基因存在于Ⅰ区段,C项错误; Ⅰ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男女中都可出现,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 状只在男性群体中出现,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根据题干某亲代雌、雄果蝇杂交所得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可知 雌性个体中有性转变效应。假设雌性个体中有x比例出现性转变,则1-x为 正常雌性个体,由于雄性个体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所以不管基因型是什么,
均为雄性,所占比例为1。那么(1-x)∶(1+x)=1∶3,求得x=1/2,所以雌性有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不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诊断,A项错误;该病 是一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某对健康的夫妇生育了一对子女皆患有此病,说 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含1条X染色体,故人群中该病男患 者多于女患者,B、C两项正确;该病是一种X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是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等位基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项正确。
(5)请写出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1)果蝇具有相对性状明显、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染色体 数量少等优点,所以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2)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 和白眼,性状表现在不同的性别中有差异,说明是伴性遗传,据题干信息不 考虑Y染色体,所以控制果蝇颜耐寒圆叶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浙科版 遗传与人类健康 作业.doc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浙科版 遗传与人类健康 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0a9657bed5b9f3f90f1c62.png)
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遗传与人类健康作业一、选择题1.(2018·宁波十校联考)下列与遗传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B.遗传病患者生育的后代个体一定带有致病基因C.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D.在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答案 D解析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A错误;遗传病患者生育的后代个体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B错误;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C错误;在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D正确。
2.(2017·江苏,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答案 D解析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于母亲怀孕期间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胎儿的先天性疾病,就不是遗传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对预防隐性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显性遗传病没有作用,C错误;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不同遗传病类型再发风险率不同,D正确。
3.一对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已知父亲正常,母亲为色盲携带者。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B.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D.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答案 A解析若问题来自父亲,则孩子是由X B Y+X b的受精卵发育而来,XY染色体没有分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A正确、B错误;若问题来自母亲,则孩子是由X B X b+Y的受精卵发育而来,X B与X b没有分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D错误。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第15讲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第15讲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https://img.taocdn.com/s3/m/e65389d31711cc7931b716ea.png)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
的形态结构
答案 C
解析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独立性;
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成对的基因和同源
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
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 。
3. 等位基因 A 和 a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 XAXA 或 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 XAY 或 Aa,祖母 的基因型是 XAXa 或 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 XAY
Aa
或 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 X X 或 Aa。
生素 D 佝偻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 XX,只要有一个 X 染色体上有致
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错Βιβλιοθήκη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
现象,故 D错误。
2.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 b 控制。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
子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请分析回答:
(1) 控制白眼的基因为 ________性基因,位于果蝇的 ____染色体上。
(2) 科学家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发现后代中出现了极少数异常白眼雌蝇,具有两条
X 染色体
和一条 Y 染色体,则其基因型为 ________。
(3) 用异常白眼雌蝇和正常红眼雄蝇进行杂交,会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几种性染色体异常
果蝇的性别和存活情况如图所示。
①异常白眼雌蝇在产生配子时 ( 其中 2 条性染色体分离,另一条随机趋向一极
【浙江专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3-1 伴性遗传 a Word版含解析
![【浙江专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3-1 伴性遗传 a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c226d7dd88d0d233d46a69.png)
[考法综述]该考点是近年来考查较多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有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对性别决定的理解和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实际应用,题目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适中;对遗传系谱图类题的分析与推断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试题以系谱图为载体一般会联系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高。
命题法1判断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1.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答案 B解析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正确,D 错误。
【解题法】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方法(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隐性雌×显性雄⎩⎪⎨⎪⎧ 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 有显性⇒在常染色体上(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设计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 型不同⇒X 染色体上命题法2 伴性遗传特点的应用分析 2.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 .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答案 C解析 设控制手指的基因用A 、a 表示,控制色觉的基因用B 、b 表示,则该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 Y 、aaX B X b ,生育的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一定为男孩,其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由于不知道外祖父母的表现型,故无法判断色盲基因来自于谁,故A 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手指正常概率)×1/2(男孩患色盲概率)=1/4,故B 错误;生育的女孩色觉都正常,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2(手指正常概率)×1/2(女孩的概率)=1/4,故C正确;从父亲的基因型分析,基因型为aX B、aY的精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占1/2,故D错误。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浙科版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传 作业.doc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浙科版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传 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afff5290c69ec3d5bb756c.png)
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传作业一、选择题1.(2017·全国Ⅰ,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B.F1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答案 B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 r Y),因此亲本基因型肯定为Bb×B b。
据题干解析F1中全部为白眼雄果蝇,不会出现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F11/8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 R X r和BbX r Y,A项正确;F出现长翅雄果1蝇(B_)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母本BbX R X r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父本BbX r Y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比例相同,都占1/2,C项正确;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 r,D项正确。
2.(2019·嘉兴联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定染色体组型时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B.染色体组型体现了某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C.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因为属于同源染色体而分入同一组答案 D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要想确定染色体组型就需要先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A正确;染色体组型能体现某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B正确;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相似度越高的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人类的X和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所以在染色体组型中未分入同一组,D错误。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 染色体与遗传(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 染色体与遗传(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1beac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3.png)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染色体与遗传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如图所示,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D.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不会患甲病2.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雌虫的部分细分裂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为初级细胞,分裂可能产生图2细胞B.图2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数目均为图1细胞的一半C.图2细胞来源于图1细胞、但图2细胞的基因组成与图1细胞的不相同D.图1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均为1:2:23.某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d、d'两种形式。
如图表示该病某家族系谱图及成员携带致病基因的情况,Ⅱ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不考虑新的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的染色体变异由Ⅰ₁的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C.若Ⅰ1与Ⅰ2再生育,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D.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在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交配,所得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F2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均不含X染色体B.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易饲养、繁殖快等C.F2中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果蝇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F2中红眼∶白眼=2∶15.某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收养的(和他们不存在遗传学关系)。
如图是该家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Ⅱ-1是收养的,则含隐性基因的个体会患病B.若Ⅱ-1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Ⅱ-2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若Ⅱ-2是收养的,则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患病6.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随机有一条失活,高度浓缩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的所有后代均是同一条染色体处于失活状态,而正常雄性则无巴氏小体的存在。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4讲基因与染色体伴性遗传课件浙科版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4讲基因与染色体伴性遗传课件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bda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4.png)
举例说明性别决定的类型(生命观念)
选择题。如2024年浙江1月选考
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能运用遗传知识解 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科学思维)
T14;2023年6月选考T17、T18和 T24,2023年1月选考T20、T25
考点一 基因与染色体
落实主干基础 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2)染色体组型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 需要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对显微照片 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再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及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 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
突破命题视角 考向一 染色体组型 [典例1]科研人员以雌性角喙栓蚤蝇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 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解析 萨顿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该假说的提出 在当时并没有科学的实验依据作为支撑;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 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2023浙江慈溪模拟)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 关系的是( B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细胞中二者也是成对存在的 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D.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解析 F1红眼雌果蝇(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或XwYw)杂交,F2中无论雌性 和雄性均出现红眼和白眼,故不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 上不存在相关基因”,A项不符合题意;F1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可能为XWYw或 XWY)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则F2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故不 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B项不符合 题意;亲本中白眼雄果蝇(XwYw或XwY)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后代全为 白眼,不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C 项不符合题意;野生型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若F2雄性全为白眼, 雌性全为红眼,则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 基因”,若F2全为红眼,则支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故野生 型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通过观察子代表型,可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D项符合题意。
2021高考生物浙江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2021高考生物浙江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6be81781d5bbfd0a79567374.png)
专题13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及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一、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XY型性别决定(b);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伴性遗传的应用(c)2019浙江4月选考,31,7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二、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概念及其实例(a);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a);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c);遗传咨询(a);优生的主要措施(a);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实例(a);“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a)2019浙江4月选考,28,2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难★★★★★分析解读本专题主要包括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应用、人类遗传病类型及分析和优生优育等知识,选考考查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对伴性遗传应用的考查要求相对较高。
预计选考还将继续考查染色体组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预防等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伴性遗传的应用和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
复习时应厘清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归纳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特点、类型和实例,能运用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遗传系谱图的分析训练。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一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考点集训】考向1染色体组型和性染色体1.(2019浙江七彩阳光联考,21)下列关于人类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 1 条性染色体B.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含 2 个染色体组和 2 套遗传信息C.选择后期Ⅰ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图,可以省去配对环节D.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分为 7 组,且正常人每组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 A2.(2020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15)如图是对某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检查后得到的胎儿细胞染色体组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染色体核型B.该胎儿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C.该遗传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D.该胎儿发育为男性,且智力低下答案 D考向2伴性遗传(2020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血友病致病基因可通过X染色体由祖父传递给孙子C.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患者的儿子不一定患该病D.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母亲可能患该病答案 C考点二人类遗传病【考点集训】考向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1.(2020届浙江十校联盟10月联考,10)下列遗传病可通过染色体测定诊断的是()A.先天愚型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C.苯丙酮尿症D.白化病答案 A2.(2019浙江温州联考,10)下列关于苯丙酮尿症及其致病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常环境中该致病基因是有害的C.该病患者的异常代谢会影响其智力发育D.“选择放松”会打破该致病基因的遗传平衡答案 D考向2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2020届浙江五校9月联考,28)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一家庭不带有另一家庭致病基因,其中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13 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13 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190f544a7302768f993942.png)
解析 (1)杂交组合甲,野生型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中雌雄表现型及比例有差异,且雄性中出现 了朱红眼,推出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根据杂交组合乙可推 出野生型和棕眼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杂交组合丙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 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bbXaY)的原因是两对等位 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3)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bbXaY)与杂交组合乙中的 雌性亲本(BbXAXA)进行杂交,遗传图解中应标明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正确使用遗 传学符号。
,判断的依据是
。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体的原因是
和 。
,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 该过程。
答案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 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 (2)BbXAXa BbXA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 (3)
答案 B 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其随机杂交,杂交1代 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XBXB∶1aaXBY∶1aaXBXb∶1aaXbY(死亡),雌雄株比例为2∶1, A错误;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其随机杂交,杂 交1代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3/8aaXBXB∶3/8aaXBY∶1/8aaXBXb∶1/8aaXbY(死亡),因此杂 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B正确; 杂交Ⅰ的F1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杂 交1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因此杂交1代中有细长叶和圆宽叶两种,比 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C错误;杂交Ⅱ的F2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 AAXbY,全部为雄株,无法交配,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应用创新A应用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1.(2022届河南阶段性测试,17生活情境&生理情境)已知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下列情况是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造成的是()A.正常夫妇甲生育患白化病的孩子B.正常夫妇乙生育分别患红绿色盲、患血友病和两病兼患的三个儿子C.正常夫妇丙生育患XYY综合征的孩子D.正常夫妇丁生育患13三体综合征的孩子答案C正常夫妇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时,可能生育患白化病的孩子,A不符合题意;正常夫妇乙生育分别患红绿色盲、患血友病和两病兼患的三个儿子,若母亲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则可产生同时带有两种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可能育有两病兼患的儿子,B不符合题意;XYY是含X的卵细胞与含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即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正常分离,C符合题意;13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条13号染色体,该变异可能与其父母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异常有关,即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有关,D不符合题意。
2.(2020河南联考,10生活情境&生理性境)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如图为某患者家系遗传图谱。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方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2C.若Ⅲ2与患病男性婚配,则后代男女发病率不同D.双方家族都有该病史的正常男女婚配,后代不会患此病答案C马方综合征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Ⅱ4患病但其女儿Ⅲ7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A正确,C错误;Ⅱ3(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2,B正确;该病为显性遗传病,正常男女婚配,在没有基因突变等情况下,后代不会患此病,D正确。
3.(2022届豫南九校二联,25生活情境:遗传系谱图)如图表示某家庭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情况(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
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则3号含两种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B.若1号含乙病致病基因,则男性群体中乙病发病率将明显高于女性群体中此病发病率C.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则4号同时患两种遗传病与双亲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重组有关D.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且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2号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答案B双亲无甲病,后代女儿患甲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号一定含甲病致病基因,含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故含两种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2=1/2,A正确;若1号含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乙病发病率与女性群体中乙病发病率相当,B错误;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甲、乙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 B Y、AaX B X b,则4号同时患两种遗传病是aX b的卵细胞和aY的精子结合的结果,而双亲个体产生的上述两种配子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导致的,C正确;若1号不含乙病致病基因,4号(患乙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b X b Y,则4号的乙病隐性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所产生的异常卵细胞X b X b,该异常卵细胞的产生是2号个体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引起的,D正确。
4.(2022届陕西渭南二联,14生活情境:遗传系谱图)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人群中该病发生的概率为1/10000。
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无法确定致病基因是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B.无论该病属于何种类型的遗传病,Ⅱ-3和Ⅱ-5均含有该病致病基因C.若Ⅱ-4也含有该病致病基因,则Ⅲ-8与一个正常男子所生后代的发病率为1/300D.Ⅲ-9中的一个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Ⅰ-2答案CⅡ-3和Ⅱ-4个体正常,Ⅲ-7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A正确。
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3和Ⅱ-5都含该病致病基因;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3含该病致病基因,且因为Ⅲ-9是一个女性患者,所以Ⅱ-5也含该病致病基因,B正确。
若Ⅱ-4也含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A和a分别表示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Ⅲ-8的基因型是2/3Aa、1/3AA,人群中该病发生的概率为1/10000,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100和99/100,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99/100×99/100,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2×99/100×1/100,则该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2/101,Ⅲ-8与一个正常男子所生后代的患病率=(2/3)×(2/101)×(1/4)=1/303,C错误。
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Ⅱ-5均为杂合子,Ⅱ-5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2,因此Ⅲ-9中的一个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Ⅰ-2,D正确。
创新篇守正出奇创新生产中全雄个体的获得及平衡致死体系的保持1.(2022届西工大附中月考,18素材新)某生物3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是显性基因,也是显性纯合致死基因,若要长久保存杂合子,需用到另一个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来形成永久杂种(也称平衡致死系统)。
不考虑交叉互换,要保持一个平衡致死系统,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是()答案C DG位于一条染色体上,dg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产生的配子有两种:DG和dg,后代中有DDGG致死,存活的类型是DdGg和ddgg,杂合子的频率会逐渐减小,不能长久保存杂合子,A不符合题意;D和d、G和g是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D不符合题意;因存在平衡致死即DD或GG纯合致死,DDgg和ddGG会致死,因此后代中存活的都是杂合子DdGg,C符合题意。
2.(2022届河南信阳高中摸底,32素材新)由于雄蚕的生长期短,消耗的桑叶少,但出丝率高,蚕丝的品质好,因此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
i1、i2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W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培育平衡致死雄蚕的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平衡致死雄蚕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有(至少答两点)。
(2)平衡致死雄蚕与杂交,后代只有雄蚕存活。
若不慎将乙、丁两家蚕混在一起,为了将两者区分出来,以图中家蚕为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结果及结论。
(3)若要保持戊的平衡致死效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1)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2)正常雌蚕实验方案:将两家蚕分别与丙杂交,统计子代雌雄比例。
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之比为1∶1,则该家蚕为乙;若子代雌雄之比为1∶2,则该家蚕为丁。
(3)两隐性致死基因始终位于各自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而集中到一条染色体上解析(1)据图可知,家蚕甲是由染色体片段的移接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家蚕乙和丁中产生了新的致死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2)平衡致死雄蚕与正常雌蚕杂交,因W 染色体上无i1、i2对应的等位基因而使雌蚕死亡,后代只有雄蚕存活。
若不慎将乙、丁两家蚕混合在一起,可让其分别与丙杂交,统计子代雌雄比例。
i1、i2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由于乙中有i1致死基因,丙中也有i1致死基因,子代雄性一半个体会出现i1隐性纯合,因此若子代雌雄之比为1∶1,则该家蚕为乙;由于丁中的致死基因为i2,子代雄性个体不会出现隐性基因的纯合,没有致死个体出现,因此若子代雌雄之比为1∶2,则该家蚕为丁。
(3)若要使平衡致死雄蚕保持其致死效应,需要保证两隐性致死基因始终位于各自所在的染色体上,不会因发生交叉互换而集中到一条染色体上。
应用创新题组B应用一折耳猫为什么会折耳?1.(2021重庆八中月考二,25生活情境:折耳猫)折耳猫为什么会折耳呢?科学家发现这与软骨的不正常生长有关,软骨的不正常生长使折耳猫不仅表现为折耳,还表现在尾部、脚踝和膝盖等部位的骨骼病变。
已知折耳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根据如图所示系谱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折耳性状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Ⅲ-1与Ⅲ-5交配,生下折耳猫的概率为5/6C.给折耳猫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可以缓解它的病症D.因为折耳性状非常可爱,所以应该鼓励大量繁殖折耳猫答案BⅡ-1、Ⅱ-2都是折耳而Ⅲ-2是非折耳,故折耳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Ⅲ-1基因型为A_(1/3AA、2/3Aa),Ⅲ-5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生下折耳猫的概率为1-2/3×1/4=5/6,B正确;折耳猫软骨发育问题是基因导致的遗传病,补钙不能治疗该病症,C错误;折耳猫终身会饱受疾病的折磨,不应该为了人类的审美需求而大量繁殖,D错误。
2.(2020三湘名校一联,22生活情境:猫)已知猫的双瞳同色和双瞳异色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t控制。
耳朵形状由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折耳(DD)与立直耳(dd)杂交,子一代为折耳立(Dd)。
甲、乙两个科研小组分别将多只折耳双瞳异色猫与多只折耳立双瞳同色猫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乙组的F1为折耳双瞳异色∶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异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1∶1。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双瞳同色是性状。
(2)乙组亲本中,折耳双瞳异色猫与折耳立双瞳同色猫的基因型分别是。
(3)乙组子代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的雌雄猫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表型比例是。
(4)现要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折耳双瞳同色猫,请利用甲、乙两组亲本及子代中现有的猫为材料,设计出所用时间最短的实验方案:。
答案(1)甲显性(2)DDtt、DdTt(3)6∶3∶3∶2∶1∶1(4)利用甲组亲本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猫为材料,雌雄相互交配,从后代中选出折耳双瞳同色猫解析(1)由题知甲组的F1全为双瞳同色,说明双瞳同色为显性性状。
(2)乙组的F1为折耳∶折耳立=1∶1,双瞳同色∶双瞳异色=1∶1,则乙组亲本折耳双瞳异色猫与折耳立双瞳同色猫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
(3)乙组子代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猫基因型为DdTt,雌雄相互交配,后代中会出现6种表型,其比例为折耳立双瞳同色∶折耳双瞳同色∶立直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异色∶折耳双瞳异色∶立直耳双瞳异色=6∶3∶3∶2∶1∶1。
(4)见答案。
应用二常见人类遗传病实例1.(2020茂名化州模拟,4生活情境: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