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备课资料:窃读记2-精品可打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2](https://img.taocdn.com/s3/m/7952ba1919e8b8f67d1cb9c3.png)
《窃读记》设计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指引学生抓住主要内容, 领会“窃读”的复杂味道,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 对知识的渴求 , 并遇到感染。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经过仔细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绘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 领会作者用词的正确。
4、帮助学生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 , 掌握“窃读记、贪心、唾沫、识相、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
教课要点:抓住主要内容 , 领会“窃读”的复杂味道, 感悟作者对念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求。
教课难点:意会作者经过动作、心理活动描绘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教课准备:1、预习课文 , 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 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收集名人念书故事或念书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方案:第一课时一、讲话导入 , 激发念书兴趣。
师:同学们 , 多年来我们向来和书如影随行。
在念书中 , 我们不单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虑 , 并且能遇到美好感情的熏陶。
读一本好书就好似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 因此 , 念书能够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那么 ,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觉呢?(一)学生畅聊念书的经历与领会 , 教师依据学生的报告适合的激励与评论。
师:方才 , 同学们谈得特别好 , 老师也感觉到了你们念书的乐趣。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 , 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念书的孩子。
在她少年期间 , 选择了一种不同平常的念书方式——“窃读”(教师相机板书“窃读”) , 陪同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光阴。
今日 , 让我们跟从少年林海音一同来感觉她念书的乐趣吧。
【以轻松的讲话导入 , 直截了当地介绍作者不同平常的念书方式, 激起学生念书的兴趣 ( 欲念 ) 。
】(二)初读课文 , 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 自学生字新词。
2、指名练读词语。
出示“窃读、贪心、唾沫、识相、饥肠辘辘、适合、踮起脚尖”的字卡 , 指名学生读 , 教师相机正音 , 全班齐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e5b25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f.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引发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课文大意,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2. 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复述课文大意,展示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时《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窃读记2[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窃读记2[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9e897f121dd36a32d82f0.png)
• 名人故事 • 鲁迅嚼辣椒驱寒 • 王亚南睡三角床
23
教师寄语
• 读书,使人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今中外的哲 人智者倾心交流,知无穷,去浮躁。读书,使弱者 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粗蛮,弃粗俗 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吟诵着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彩诗句时,当我 们聆听着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至理名言时,当 我们感受着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 友”的读书心得时,你是否是否有过高尔基“我扑 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冲动,有过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 情……
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
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
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
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
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
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
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
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21
• 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 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 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 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 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 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 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 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 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学案2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学案2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49bfc1f2af90242a895e5c2.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学案2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 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2. 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研习:
1.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任务:
(1)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
(2)设身处地地体会其所反映的当时人物的心情,写在书边(假如我是主人公,我会有何种心情);(3)依据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散读你圈划的内容。
2.全班交流
请同学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简述“窃读”的收获。
精习:
1.其实,还有很多人们爱读书的事例。
我相信,同学们也读了不少书籍,你们还知道哪些爱读书的人吗?。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1 窃读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1 窃读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2380d24afe04a1b071deab.png)
抓201一9/7把/11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11
语言品析
1.请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 子并加以品析。
(1)“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 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跨、踮、钻、挤”这几个动词很有表现力,通过这 一细节动作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窃读”的 辛苦,表现了“我”对书的急切渴望。
3.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窃读”并不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要成功“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 请分别用概括作者用到的“窃读”方法。
分别到不同书店读同一本书;假装成其他顾客的 家属;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藏在书店角落避 免引人注意。
4.通过“我”窃读的经历,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读书的“我”。
(4)“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饿 狼”,那样“贪婪地读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 对书的酷爱。
(5)“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 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咽了一口唾” 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读书的满足与快乐。
2019/7/11
8
苦:“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 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 能读完。”“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 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贪婪地读 着。”“我”为了读书,煞费苦心。
2019/7/11
7
深层探究
1.“我”窃读的经历其实是充满酸、 甜、苦等各种滋味的,请找出相应的句 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窃读记-完整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窃读记-完整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47b72d02020740be1e9b97.png)
25
窃读记
第四段总结
• 由于对一本新书的渴望,使我再度一试窃读,这 次的经历使我感受到了一位店员的关爱,使我备受感 动。
9/14/2019
26
窃读记
第五段总结
• 我在读书中成长,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9/14/2019
27
窃读记
文章中心
• 读书十分重要,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 们从小就浸浴在书香中成长。
9/14/2019
29
窃读记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
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 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 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 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 才是健康成长的人。作者真正的领悟到 这句话的意义,于是作者“怕并快乐 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
9/14/2019
20
窃读记
第二段总结
以上段落写出了作者酷爱读书,但怕被老板、店员发现 ,所以想出许多方法窃读。
9/14/2019
21
窃读记
第三段总结
• 因窃读受到店主羞辱后,我的心灵受到创伤,将 一首像为我写照的小诗抄录下来,并贴在床前诵读。
9/14/2019
22
窃读记
划出第四段重新窃读的缘由的句子
• (2)找出“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 意,如“窃笑”。
• (1) “窃读”的一般含义。
•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
9/14/2019
,趁店员不注意时暗窃中读偷记 读。
3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学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74816777232f60ddcca156.png)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学案(新人教版) 【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开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二、联系生活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字音汗涔涔..(gān gà)狼狈.(bèi)..(cén)尴尬众目睽.睽.(kuí) 贪婪.(lán) 煞.有介事(shà)饥肠辘辘.(lù)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2)词义汗涔涔:流汗的样子。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d6841108a1284ac85043d2.png)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能够正确读写重要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⒉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及字典工具书。
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交流读书感受,引入课题。
2.浏览‚导语‛,理解目标。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窃‛字。
2.查字典,说出‚窃‛字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自由读课文。
如何理解‚窃读‛一词?在课题旁做批注。
4.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回答。
)5.小结:原来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经历。
三、再读课题,大胆质疑1.再读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问题的大致意思进行板书。
(问题预设:‚我‛为什么要窃读?我是怎样窃读的?‚我‛窃读的感受是如何的?)3.过渡: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请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并做上批注。
四、品词析句,积累内化1.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教学。
(1)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①指名回答,引导出示相关句子。
②再读这些句子,在书上写下你的感想。
③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赏析关键词句。
(教学预设:挤、钻、贪婪;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④指导朗读。
指名读,肯定性评价;分组读,激励性评价。
(2)我这样读书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①过渡:读书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简单,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抒发作者‚窃读‛感受的句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10838a360cba1aa811dac4.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窃读记》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人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一)、从“窃”中明了文意1、导入七八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读书有关的文章,看到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知道“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联系课文内容,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②种)2、预习交流同学们已经完成了预习稿,你在预习中遇到了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们交流吗?请大家把自己的预习情况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个小组展示。
预设:1》字词朗读展示2》其他疑问3、预习稿中感知栏第1小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预习了课文后,请大家对照感知栏第2小题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
(生读书、交流)预设:如果说酸甜苦辣还只是感性的、表象的,读懂作者心灵深处的一个“爱”字,则是深入其骨髓。
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②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③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预设:(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
在读书中,我们不仅能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所以,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一)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从小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
在她少年时期,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窃读”(教师相机板书“窃读”),陪伴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让我们跟随少年林海音一起来感受她读书的乐趣吧。
【以轻松的谈话导入,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指名练读词语。
出示“窃读、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踮起脚尖”的字卡,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窃、婪、唾”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组词。
二、紧扣题眼,揭示课题。
(一)巧用查字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教师在“窃”字下加上红色标记,请学生查字义。
这个“窃”字有多种含义,请同学们快速在字典中找出答案。
(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2、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师:那么,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并不急于让学生说出词语的答案,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次读书,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三、再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指名交流,感知概括。
1、指名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教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2、学生齐读课题。
3、小结:所以,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在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讲述的事件的基础上,“窃读”在课文中的正确含义到底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联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朗读训练,熟悉课文。
(一)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
提出要求:1、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听的要求:认真倾听组员读书,为组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多种形式练读。
1、可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
(评价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读书兴趣。
)2、也可出示课文中有较多生字的段落和写作者矛盾心理的段落让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教师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多种形式的练读,目的在于把课文读流利,为后面的体会作者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围绕问题,思考探究。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相信作者这种独特的读书方式——“窃读”一定让大家印象深刻。
(一)谈一谈“窃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
)【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多元感受。
】二、品味“窃读”,体验情感。
(一)默读精思,体验“窃读”滋味。
1、请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画一画,特别是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再作上批注。
然后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
2、生自由读,画,批。
(二)交流研讨,朗读感悟“窃读”滋味。
(注意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相机教学。
)1、体验品味“甜中有酸”的滋味:⑴“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①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好吗?【引导学生感受用贬义的词语和反面的形象来反衬表现作者嗜书如命,如饥似渴地读书。
】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
⑵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①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此时的滋味。
③创境对比读,感受“滋味”。
当“作者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时候,实际上,作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齐读“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以求暂时的休息。
”)【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对比读,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情景,感受作者当时的处境,进一步感受作者“窃读”的滋味。
】④多元感受“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亮了起来……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这句话传递出来的个中滋味——“有酸有甜”⑤指导读出“甜中有酸”的滋味。
⑶引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体验品味“苦中带甜”滋味:⑴“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①默读句子,边读边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思考: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活动。
③读句子,感受作者“窃读”的苦滋味。
④思考:从作者的动作和心理角度出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研读关键的词句,感悟词语的精妙,品味这些描写的好处,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
】⑵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师:同学们,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感悟作者读书的辛苦)⑶多种形式引读第3、4自然段,感悟作者读书的“苦中带甜滋味”。
①师引读:放学后,我急匆匆地从学校起到一家书店——生读:“我跨进店门——却找不到那本书。
”②师引读:我又急匆匆地赶到另一家书店——生读:“我跨进店门——却找不到那本书。
”③师引读:可这时候,我该回家了。
第二天放学后,我又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一家书店——生读:“我跨进店门——却找不到那本书。
”④师引读: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于是,从头来,再找一遍——生读:“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贪婪地读着。
”⑤师引读:可是,就是终于找到了书,贪婪地读着,我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因为——生读:“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再走进另一家。
”⑥师引读:到了另一家书店——生读:“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⑦师生共读:“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⑷引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师引读:这就是“窃读”的滋味,苦中有甜,甜中带酸。
作者说——生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创设反复多次地读的情境,学生会想象当时的画面,能够更进一步地走进当时的情景之中,去切身体会作者“窃读”中的多种滋味。
】3、体验品味“酸中有甜”的滋味:⑴“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体会“辛酸”)①体会“酸滋味”,指导感情朗读。
师:这一读就是两个多钟头,每天120多分钟,每天7200多秒!师导读: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贪婪地读着,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生读:“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师导读:我躲藏在书柜的角落头贪婪地读着,一个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生读:“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师小结:作者这读书的辛酸滋味,不知道同学们体会了多少。
但这辛酸的滋味中,又透着些甜味,同学们能找出来吗?②通过与“白日梦”对比读,感悟“酸中有甜的滋味”。
a、引读“当饭店飘来一阵菜香时……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师导读:当作者美滋滋地做着甜丝丝的“白日梦”的时候,实际上作者的情况如何呢?生读:“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⑵“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把握作者的心理。
a、找一找,句子中那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作者此时复杂的心理?(装)b、“我”是怎么“假装”来掩人耳目的呢?指名读句子。
c、感受作者“窃读”的“酸中带甜的滋味”。
师:作者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d、感受作者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师: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真是用尽了心思,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当时酸中带甜的滋味吧!e、学生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⑶引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以上几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情感主线“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来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多元感受作者当时“窃读”的百般滋味,并通过读表达出来,最终理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的含义。
】4、总结滋味:师:在作者“窃读”的过程中,可谓是品味到了多种滋味,虽然心里“也很惧怕”,但终归是“很快乐”的。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书的挚爱。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读书的体验。
(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激发学生谈话的兴趣,拓展学生谈话的思路。
诗人徐志摩曾这样形容读书的愉悦:“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受了感动,精神上复新了一般。
似乎每一个字有灵魂,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
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