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全文)

合集下载

【完整版】精神科常见睡眠障碍及诊治PPT文档

【完整版】精神科常见睡眠障碍及诊治PPT文档
精神科常见睡眠障碍 及诊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睡眠医学科 孙洪强
1
我院睡眠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意义和功能定位
成立睡眠功能检 查室
2006年

整合临床与基础的多学 科成立了北京大学医学 部睡眠医学中心
1954年
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 室
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成立睡眠 医学科 2.开设国内首个 《睡眠医学》课程 3.国内首个睡眠973项目《睡 眠脑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获批
38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RBD)
与觉醒障碍(arousal disorders)不同,RBD患 者在出现REM期运动激活 的同时,自主神经系统的 激活(如心动过速)并不 常见
39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RBD)
➢男性为主(80%-90%) ➢老年人(常在50岁后发病,年轻人中可见) ➢睡眠相关损伤常见 ➢梦境扮演,梦的过程和内容多变(暴力好斗) ➢存在肌张力迟缓缺失的REM睡眠 ➢NREM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 ➢氯硝西泮治疗有效(>80%)
睡眠潜伏期
入睡后清醒时间
睡眠的功能
消除身体疲劳 保护大脑 , 提高记忆力
增强机体抵抗力
促进儿童成长发育
加快皮肤的再生, 预防皮肤衰老
17
要点
睡眠生理概述
睡眠障碍病例及诊治
18
DSM-5睡眠-觉醒障碍分类
➢失眠障碍 ➢嗜睡障碍——(症状包括睡眠时间过长、觉醒状态恶化和惰性睡眠) ➢发作性嗜睡病——(反复性日间打盹或陷入睡眠) ➢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最常见症状为睡眠期间反复性的上呼吸道阻塞发作)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由于节律系统改变或内源性节律与作息时间冲突引起的反复性睡眠障碍) ➢非快速眼动期睡眠唤醒障碍——(睡眠期间反复性的非完全觉醒) ➢梦魇症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反复性觉醒,常伴随发声和/或复杂的运动行为) ➢不宁腿综合征——(睡眠期间强烈想要移动腿/手,并伴有不适感觉的神经性睡眠障碍) ➢物质/药物诱发的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概述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和行为出现异常的一组疾病。

精神障碍涵盖了多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

正确的鉴别诊断和科学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一、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1. 抑郁症的鉴别诊断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或间歇性低落情绪、兴趣减退及其他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临床表现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其与其他抑郁性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调整障碍)以及某些内分泌或药物因素引起的抑郁状态有所不同。

鉴别诊断包括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家族史,以及查体与化验检查。

2. 焦虑症的鉴别诊断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核心情绪的、持续存在的疾病。

与其他焦虑障碍如恐慌障碍、社交焦虑症的鉴别需通过详细询问患者主诉、既往史以及体格检查,排除可能引发焦虑的其他器质性疾病。

3. 躁郁症的鉴别诊断躁郁症是一种情感变化较大、周期性发作的精神障碍。

鉴别该疾病需要了解患者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情绪状态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进行全面评估,排除其他躁动性障碍或抑郁性障碍。

二、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障碍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精神障碍类型,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在抑郁症中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提高心境;镇静剂和抗惊厥药物在焦虑症治疗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躁郁症,通常使用抗躁药和抗抑郁药的联合治疗等。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使用谈话、聆听和观察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精神障碍的方法。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和家人、朋友及社区组织的联系,患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获取经济、培训或就业方面的援助。

此外,参加支持小组或社交团体活动也可以促进患者与他人沟通和互动。

第六章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第六章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知觉体验, 知觉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 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二、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幻听
最常见,病人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 最常见,
声音。多见于脑器质性病变。 声音。多见于脑器质性病变。 幻视 为常见的幻觉形式。内容也十分多样, 为常见的幻觉形式。内容也十分多样, 从单调的光、色、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场 从单调的光、 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 面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面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嗅 裂症。 裂症。 病人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见于精神分 病人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二、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病人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幻味 病人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因而拒食。见于精神分裂症。 因而拒食。见于精神分裂症。 也称皮肤与粘膜幻觉。 幻触 也称皮肤与粘膜幻觉。病人感到皮肤或 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见于精神分裂症或 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 器质性精神病。 器质性精神病。 内脏性幻觉 病人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 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 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见于精神分裂症及 抑郁症
工作学习的能力; ①工作学习的能力;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③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④生活自理能力。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二、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二、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思维障碍 智能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障碍 动作与行为障碍 意识障碍 自知力障碍 现实解体、现实疏远感 现实解体、 人格解体
象征 思维
以无关的具体概 念代替某一抽象 概念, 概念,不经病人 解释, 解释,旁人无法 理解。 理解。见于精神 分裂症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2019.03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2019.03

• 睡眠障碍表现 可存在习惯性睡眠障碍。在 精神病性激越期间,表现为无眠时间延长。 在激越减轻阶段,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 总睡眠时间减少,反复觉醒呈片段睡眠。
• 昼夜节律紊乱,白天睡眠增加,嗜睡与失 眠交替出现。
• 入睡前幻觉,多数患者做噩梦。
• 药物的过度镇静作用,出现睡眠过度。
• PSG检查 显示患者较正常人卧床时间长, 但总睡眠时间短,总觉醒时间长,睡眠效 率低。其他异常指标:睡眠潜伏期延长, NREM3期缩短,甚至缺乏;慢波睡眠减少; 觉醒次数增多。
• 失眠患者的病因分析
N=216
精神 障碍
原发性失 眠
睡眠呼吸暂 停 睡眠延迟综合 征 其 它
三、精神障碍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 睡眠障碍常见于下列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创伤及应激相关 障碍、物质滥用相关障碍、饮食障碍等。
• 此外,精神科药物也可以导致睡眠障碍, 或使已经存在的睡眠障碍加重。
(三)焦虑障碍与睡眠障碍
• 1、广泛性焦虑障碍: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 精神障碍,持续、显著的紧张不安、自主 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无明确对象或 固定内容。
• 睡眠紊乱的基本特征 主要为失眠,表现为 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增多、深睡眠减 少、早醒、睡眠时间短、睡眠效率差。
•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过度担心”, 患者即使躺在床上,也会感到无法做到“放 松”、“丢掉烦恼”、“停止思考”。就寝前,还 常常对夜间可能出现难以摆脱的失眠而预 期性焦虑。
• 物理治疗:经颅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 激…
一些注意事项
• 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有抗焦虑和镇静催眠 作用,在焦虑相关睡眠障碍的急性期,经 常会使用。但其虽能延长总睡眠时间,缩 短睡眠潜伏期,却减少慢波睡眠和快速眼 动睡眠,未真正改善睡眠质量。长期应用 不良反应多,不建议长期使用。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一、概述精神障碍是一类影响个体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精神障碍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以及其分类和诊断过程。

二、常见的精神障碍2.1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情感和心境的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或快乐感以及降低的能量水平。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项标准: 1. 持续至少两周的抑郁情绪或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2. 存在至少五个以下症状:注意力和集中力不足、决策困难、自责或无用感、睡眠障碍等; 3. 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2.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种与内心强烈忧虑和恐惧情绪相关的障碍。

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

诊断焦虑障碍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过度焦虑或恐惧; 2. 多种情况下都表现出不适当的焦虑反应; 3. 焦虑情绪明显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2.3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波动剧烈的障碍。

其主要特征是周期性出现的情感极端,包括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

诊断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满足以下标准: 1. 患者经历过至少一次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 2. 情感波动明显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3. 具有其他与躁狂和抑郁有关的症状,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精神障碍的诊断过程3.1 临床访谈精神障碍的诊断通常以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为基础,而临床访谈是了解患者症状和病史的主要途径。

临床访谈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症状; 2. 探究患者的家庭和个人历史; 3. 评估患者的心理和认知功能; 4.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

3.2 量表评定心理量表是评估患者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心理量表包括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

睡眠障碍的诊断(CCMD-3) 共40页

睡眠障碍的诊断(CCMD-3) 共40页

【症状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 睡眠中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 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
[严重标准]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 社会功能。
[病程标准]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 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 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 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非器质性睡眠一 觉醒节律障碍
指睡眠一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导致 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状况,病人对此有忧 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 碍社会功能。本症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 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如果睡眠一觉 醒节律障碍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 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睡 眠一觉醒节律障碍。
(3)病人感到非常痛苦。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SRSS) (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化程度
注:下面 10 个问题是了解您睡眠情况 的 ,请您在最符合自己的每个问题上选 择一个答案 (√), 时间限定在近一个月 内。
1.您觉得平时睡眠足够吗 ?
【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 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说明】 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 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 -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嗜睡症:非器质性嗜睡症]
指白天睡眠过多。不是由于睡眠不足、 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 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 的一部分。
[症状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2020/11/4
21
60人格障碍
偏执性 分裂样 反社会性 冲动性(攻击性) 表演性(癔症性) 强迫性 焦虑性 依赖性
2020/11/4
22
61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61.1 病理性赌博 61.2 病理性纵火 61.3 病理性偷窃 61.4 拔毛症(病理性拔毛发) 61.9 其他或未特定的习惯和冲动障碍
6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 感应性精神病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020/11/4
7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0.1 偏执型分裂症 20.2 青春型分裂症 20.3 紧张型分裂症 20.4 单纯型分裂症 20.5 未定型分裂症
中国精神障碍 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CCMD—3)
主要分类类别简介
2020/11/4
1
CCMD—3 主 要 分 类 类 别 简 介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2020/11/4
4
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03.2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3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4 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5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6 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03.7 物理因素所致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的表现与诊断

常见精神障碍的表现与诊断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 障碍和情绪障碍 包括多动障碍、品行障碍、 品性与情绪混合障碍、特发 于童年的情绪障碍、儿童社 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儿 童社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 等类别。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 (1)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有精神病 性障碍,但不符合0-8类的诊断标准。 • (2)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障碍:有非精 神病性障碍,但不符合0-8类的诊断标 准。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 妄想性障碍
• 一、精神分裂症 • 青春型 • 偏执型 • 紧张型 • 单纯型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 妄想性障碍
•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 一、躁狂发作
• 二、抑郁发作
• 三、双相障碍 •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六、慢性脑病综合征
•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伴慢性精神病症状如 抑郁状态、类躁狂状态、类精神分裂症状 态,以及明显的人格改变和遗忘。通常不 伴有意识障碍。常常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 起,也可以是急性脑综合征迁延而来。
七、神经衰弱综合征
• 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虚弱、思维迟缓、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情况脆弱, 常伴有头痛、头晕、感觉过敏、出虚汗、 心悸、睡眠障碍等。常见于神经衰弱、器 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及恢复期。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 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进 食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非器质性功 能障碍等。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 障碍和性精神障碍
• (1)人格障碍是指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 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作风的异常行为模 式。 • (2)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是指在过分强烈的欲望 驱使下,采取某些不当行为的精神障碍,这些行为 是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 为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满足,如病理性赌博、 病理性纵火、病理性偷窃、病理性拔毛发等。 • (3)性精神障碍的包括性身份障碍(有变化自身 性别的强烈欲望),性偏好障碍(以异于常人的方 式满足性欲)等。

失眠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失眠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失眠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失眠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失眠症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对原发性失眠症诊断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近年来一般采用美国精神科协会所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和美国睡眠障碍协会所制定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

虽然两个标准在某些方面有差异,但对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即失眠并引起白天功能损害,发病至少1个月。

(一)《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对原发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每周多于4个晚上,病史持续至少1个月。

2.失眠引起苦恼、社会或职业等方面障碍。

3.排除发作性睡病、呼吸相关、生物节律、抑郁症、广泛性焦虑、各科躯体性疾病等引起的失眠。

(二)其他作者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主观诊断)(1)主诉:自己对睡眠有效时间和质量极度不满意。

(2)由于失眠导致白天疲乏、头胀、头昏、精神不振等各项正常功能活动降低,并持续1个月以上。

2.实验室诊断(客观诊断)(1)睡眠潜伏期延长大于30分钟。

(2)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小于6小时。

(3)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睡眠效率小于85%。

(4)早醒。

(三)了解病史时注意点医生在诊断失眠时必须首先详细询问病史,要了解以下情况:(1)失眠时入睡困难,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入睡?(2)睡眠中间易醒,每晚有多少次?每次醒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入睡?(3)睡眠早醒是几点醒来?开始入睡至早醒之间睡眠多长时间?醒后不能入睡是躺在床上或起床做某事?(4)睡眠质量如何?(5)失眠后有无影响白天工作,精力是否充沛,白天有无症状?(6)白天睡多长时间?每天实际睡多长时间?(7)失眠有无规律?(8)有无影响睡眠的因素,如性情、情绪、环境?(9)有无其他疾病的影响?(10)有无噪声、异味、光线、温度的干扰?二、几种特殊类型失眠症的诊断(一)心理生理性失眠诊断标准1.主诉失眠并伴有醒后功能降低的表现。

2.当有睡意时却想睡又难以入睡,但在非睡眠时期的其他活动时能入睡。

二张图搞定失眠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张图搞定失眠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概述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2015年10月,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诊断(标准)根据ICSD-3,慢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如下,且标准A~F都必须满足:A.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4)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5)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B.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1条或以上:(1)疲劳或萎靡不振;(2)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4)情绪不稳或易激惹;(5)日间瞌睡;(6)行为问题(比如: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7)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8)易犯错或易出事故;(9)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C.这些睡眠/觉醒主诉不能完全由不合适的睡眠机会(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环境(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解释。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精神障碍的诊断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精神障碍的诊断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精神障碍的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

以下是该指南对一些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A型症状(思维和知觉方面的症状)明显,至少持续1个月。

B型症状(消极症状如情感平淡、语言贫乏等)明显,至少持续6个月。

抑郁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抑郁障碍:至少有2周的明显抑郁情绪,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至少有2周的明显丧失兴趣和愉悦感,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躁狂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躁狂障碍:至少持续1周的情感高涨和过度活跃,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至少持续1周的情感高涨和过度活跃,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同时,曾经有过抑郁症状。

强迫症: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强迫症:存在强制思维、强制行为或强制观念,以至于产生明显痛苦或严重干扰日常生活。

反复出现固定的强制思维或强制行为,以至于产生明显痛苦或严重干扰日常生活。

焦虑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焦虑障碍:存在持续不断的强烈焦虑或担忧,至少持续6个月。

反复出现特定场合下的强烈恐惧或回避,以至于干扰了日常生活,至少持续6个月。

身体形式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身体形式障碍:对自己的外貌或某个身体部位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满或担忧,以至于产生明显痛苦或严重干扰日常生活。

无实际身体缺陷或畸形,却持续担心或强烈焦虑,以至于产生明显痛苦或严重干扰日常生活。

人格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人格障碍:持续存在一种固定模式的内心体验、情感表达、人际关系方式和行为方式,且显著偏离常态,已经成为个体的组织结构,无法轻易改变。

存在一种持久而深刻的行为和情感方式,这种方式表现为个体与社会和文化环境显著不一致,已经导致显著痛苦或功能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已经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学校或工作表现产生显著干扰,持续至少6个月。

常见精神障碍诊断知识讲稿

常见精神障碍诊断知识讲稿

PART 02
常见精神障碍类型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精力、体力不 足为主要特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心情沮丧、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同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念头或行为。
焦虑症
总结词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 的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躯体症状, 如心慌、呼吸急促等。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需要长 期治疗和康复。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结 合心理治疗和社会适应训练,可以帮助患者 逐渐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 家属的支持和陪伴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
作用。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PART 06
精神障碍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总结词
勇敢面对,积极治疗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勇敢面 对,积极寻求专业治疗,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抑郁症患者可以逐渐走出阴霾,恢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心理问题。
心理治疗需要寻找专业的心理 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咨询和 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需要耐心和积极配合 ,患者需要与医生建立良好的 信任关系,逐步探索自己的内 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

常见精神症状与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症状与精神障碍

第四节常见精神症状与精神障碍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分类(一)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1、精神分裂症*2、偏执性精神障碍*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二)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1、躁狂发作*2、抑郁发作*3、双相障碍*4、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三)神经症性障碍*1、恐怖症*2、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症*3、强迫性障碍*4、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功能失调、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5、神经衰弱(四)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五)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2、性心理障碍(六)心理生理障碍*1、进食障碍*2、睡眠障碍*3、性功能障碍(七)癔症*1、分离性障碍*2、转换性障碍*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第六章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共58张PPT)

第六章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共58张PPT)
事情都能回忆起来。主要见于躁狂发作、轻躁狂或偏执型精神障 碍病人。
2、记忆减退 指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见于痴
呆、焦虑、抑郁发作,也见于正常老年人。
第21页,共58页。
(三)记忆障碍
3、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出现错误回
忆,并坚信不疑。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 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某种蚁爬感、牵拉、撕扯、挤压等,可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第9页,共58页。
2.知觉障碍
概念:当知觉与客观事物不符或缺乏客观事物 而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称为知觉障碍。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或歪曲的感知。 幻觉: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第六章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 诊断
第1页,共58页。
学习目标
1、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尊重患者。 2、掌握精神症状的特点;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临
床表现及其评估意义。 3、了解精神疾病的诊断原则和分类。
第2页,共58页。
目录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精神症状的特点 二、常见的精神症状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意识的调节和支配。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18页,共58页。
(二)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 有意注意的增强。易于注意某事物。见于神经症、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等。
• 注意减退 有意及无意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患者的注意难以 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广度缩小,注 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 伴有意识障碍时。
病人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周围

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全文)

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全文)

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全文)摘要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相互关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

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部分症状的高度相似性,常导致睡眠障碍被忽略或被误诊为精神障碍。

通过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关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提高睡眠障碍的识别率,降低误诊率。

睡眠障碍是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中尤其如此,对人群躯体及精神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睡眠障碍是精神障碍的症状之一,强调治疗精神障碍而忽视共患病的睡眠障碍。

然而,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某些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

精神障碍患者中睡眠障碍患病率常较普通人群更高[1],且某些睡眠障碍可能是精神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由于两者之间部分症状相同或者高度相似,常导致睡眠障碍的诊断困难甚至被误诊,常见的易被误诊为精神障碍的睡眠障碍有失眠障碍、发作性睡病、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及不宁腿综合征等,鉴别要点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失眠障碍与精神障碍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主诉/症状,其特征是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并伴有日间过度嗜睡,有时还引起易怒、疲劳及头疼或胃肠道紊乱等情绪及躯体症状。

患者常常主观上对睡眠质量不满意,且日间功能明显受损,注意力及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增加犯错或事故风险。

以《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为诊断标准,若失眠主诉不能单纯以睡眠机会不足或睡眠环境不佳解释且上述症状出现频次>3次/周,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

一般成年人中失眠症状的年患病率为35%~50%[2],而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为12%~20%[3, 4],其中约50%为慢性病程[5]。

失眠常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滥用障碍等精神障碍联系紧密,两者常常是双向的关系[6]。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7]显示,失眠经常与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等精神障碍共患病(OR=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全文)摘要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相互关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

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部分症状的高度相似性,常导致睡眠障碍被忽略或被误诊为精神障碍。

通过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关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提高睡眠障碍的识别率,降低误诊率。

睡眠障碍是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中尤其如此,对人群躯体及精神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睡眠障碍是精神障碍的症状之一,强调治疗精神障碍而忽视共患病的睡眠障碍。

然而,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某些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

精神障碍患者中睡眠障碍患病率常较普通人群更高[1],且某些睡眠障碍可能是精神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由于两者之间部分症状相同或者高度相似,常导致睡眠障碍的诊断困难甚至被误诊,常见的易被误诊为精神障碍的睡眠障碍有失眠障碍、发作性睡病、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及不宁腿综合征等,鉴别要点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失眠障碍与精神障碍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主诉/症状,其特征是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并伴有日间过度嗜睡,有时还引起易怒、疲劳及头疼或胃肠道紊乱等情绪及躯体症状。

患者常常主观上对睡眠质量不满意,且日间功能明显受损,注意力及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增加犯错或事故风险。

以《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为诊断标准,若失眠主诉不能单纯以睡眠机会不足或睡眠环境不佳解释且上述症状出现频次>3次/周,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

一般成年人中失眠症状的年患病率为35%~50%[2],而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为12%~20%[3, 4],其中约50%为慢性病程[5]。

失眠常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滥用障碍等精神障碍联系紧密,两者常常是双向的关系[6]。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7]显示,失眠经常与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等精神障碍共患病(OR=3.4)。

共患病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可增加失眠障碍的患病风险。

大量纵向研究表明,失眠可能是新发精神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尤其是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8, 9, 10]。

荟萃分析[11]显示,失眠偶发抑郁的风险比约为2.1,且长期随访研究[9]显示失眠患者罹患焦虑障碍和药物滥用障碍的风险比非失眠者分别高出2倍和7倍。

在抑郁障碍的治疗及预后转归上,失眠和疲劳是抑郁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残余症状,且增加了未来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12]。

失眠还与酒精依赖的短期和长期治疗结果较差明显相关。

精神障碍中均可出现失眠,尤其抑郁障碍是失眠的风险因素之一[13],抑郁障碍患者常有失眠症状,与失眠障碍常见入睡困难不同的是,抑郁障碍的失眠症状多以早醒为其特征性表现,一般比平时早醒2~3 h,醒后无法再次入睡,且抑郁障碍患者有明确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等抑郁综合征体验,此时多以抑郁障碍诊断为主,失眠仅可作为附加症状中的睡眠紊乱(disturbed sleep)条目参与抑郁障碍的诊断。

经过抑郁障碍的合理规范诊疗,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失眠症状多会随之好转甚至痊愈。

只有当失眠症状的存在及发展与共存的抑郁障碍的其他症状有互相独立的特点,且抑郁经合理治疗后其他症状显著好转而失眠症状仍然存在时,才考虑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

另外,与失眠障碍需3个月以上的持续病程才能诊断不同的是,抑郁障碍是发作性病程,抑郁发作只要病程>2周即可诊断为抑郁障碍。

二、发作性睡病与精神障碍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定义为白天主要清醒时段下不能保持清醒和警觉,出现难以克制的困倦欲睡或非预期地进入瞌睡和睡眠状态。

在无夜间睡眠受扰或昼夜节律紊乱前提下的日间过度嗜睡是中枢嗜睡性疾病的主要表现。

发作性睡病是中枢嗜睡性疾病中最具代表性且常见的睡眠障碍,每2 000人中就有1人受其影响[14]。

发作性睡病可分两种亚型,1型发作性睡病和2型发作性睡病,旧称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和不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日间过度嗜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

日间过度嗜睡或难以抗拒的睡眠发作是发作性睡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猝倒发作是其特征性表现,一般为双侧对称性的肌张力突然丧失,多见于强烈的情绪刺激,如大笑时;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为睡眠醒转时一过性随意肌不能活动的现象,一般只持续几分钟;入睡幻觉为清醒向睡眠转换期间的生动幻觉或梦境样经历;夜间睡眠紊乱常为易醒多梦,睡眠多呈片段化。

以上这些症状常常导致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或分离转换障碍。

除了症状的相似,发作性睡病患者还常共患病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突出[15]。

有研究评估发作性睡病患者自我报告的抑郁高达57%[16],且半数以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出现焦虑或惊恐发作。

病例对照研究[17]报道了35%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被诊断为焦虑障碍(OR=15.6),其中社交恐惧症是最重要的诊断。

另有个案[18]报道了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共患病,但较少见。

未经治疗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社交能力受损、性格孤僻,面临失学或失业的可能。

精神障碍的共患病无疑增加了发作性睡病的诊断难度。

然而,从症状识别到实验室检查均可帮助鉴别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分离转换障碍和抑郁障碍等精神障碍。

与发作性睡病入睡幻觉(清醒向睡眠转换期间)多为视觉或多感官的不同,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多为意识清晰背景下的听幻觉,且常合并出现与幻听相关的荒诞离奇的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思维内容障碍,构成幻觉妄想综合征。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猝倒发作需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症和分离转换障碍的假性猝倒发作相鉴别。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可能表现为违拗或缄默,严重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或兴奋,有些患者还可表现为蜡样屈曲,在检查时被固定为一个体位后长时间保持不动。

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可有假性猝倒发作,多具有表演性质,详细的精神检查可查及患者有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或动作的主观感受。

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发作是意识清晰背景下强烈情绪诱发双侧的对称性肌力丧失,时间短暂,一般只持续数秒到几分钟。

发作性睡病的日间过度嗜睡多表现为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夜间睡眠紊乱多为睡眠片段化,这两点需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障碍的日间过度嗜睡和夜间入睡困难鉴别。

发作性睡病与抑郁障碍鉴别时,需注意发作性睡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可考虑共患病的诊断,而单纯的抑郁障碍患者本身常无睡眠发作、猝倒发作及睡眠瘫痪等症状,多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活动减少等抑郁综合征体验,日间过度嗜睡常合并精力下降和疲劳等躯体不适。

除了症状的精准识别,发作性睡病的确诊还须依靠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分型及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测定等客观检查。

MSLT常表现为平均睡眠潜伏时间<8 min,出现两次或以上的睡眠起始快速眼球运动期。

除发作性睡病外,在ICSD-3中,中枢嗜睡性疾病中还有一类睡眠障碍称作精神疾病相关的过度睡眠,又称非器质性过度睡眠,占嗜睡比例的5%~7%。

每日出现难以抑制的困倦或非预期的白天入睡,日间过度嗜睡和精神异常必须同时出现,且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内科或神经疾病和药物或毒品使用等更好解释,持续时间>3个月,即可诊断。

相关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心境障碍、转换障碍或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等,患者常因日间过度嗜睡或睡眠导致工作缺勤甚至放弃工作,可有社交退缩和情感淡漠等精神症状。

与心境障碍相关的过度睡眠主要有非典型抑郁或双相Ⅱ型障碍[19, 20],MSLT结果通常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时间正常,但卧床时长却超乎寻常。

日间过度嗜睡伴随严重抑郁者,即使抑郁好转,嗜睡仍可继续存在,并增加抑郁复发的风险。

与转换障碍或非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相关的过度睡眠,又称假性发作性睡病,有时伴假性猝倒。

精神疾病相关的过度睡眠是排除性诊断,也就是说需要排除引起嗜睡的其他病因,如睡眠不足、药物镇静作用等。

三、克莱恩-莱文综合征与精神障碍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与发作性睡病一样归类于中枢嗜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性或周期性的过度嗜睡伴认知、精神和行为异常为特征,发作间期功能状态正常[21]。

青春早期起病,发作持续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呈现随年龄增长相关的下降。

该病属于罕见病,估计患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二,基层社区医院极少见此类睡眠障碍,但因克莱恩-莱文综合征与心境障碍的相关且该病情绪及行为异常的发作性表现导致其极易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

心境障碍中的抑郁发作需2周以上,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时长分别需达到1周和4 d,且以对于个体而言达到肯定异常程度的高涨或低落的情绪症状为突出表现,可与思维奔逸或迟缓及意志活动增强或减退构成躁狂或抑郁综合征。

另外,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常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而抑郁发作时入睡困难和早醒的睡眠症状多见,继而可能引起日间过度嗜睡。

而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0 d左右,发作期间严重的嗜睡是其典型表现,每日睡眠时长可高达16~20 h,且清醒期常有认知功能障碍、感知觉异常、厌食或贪食及无节制行为等异常表现,顺行性遗忘是典型症状,且几乎所有患者都报告有对外界环境的非真实感。

综上,克莱恩-莱文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疾病,基层医生若遇到疑诊患者,建议转诊至睡眠医学中心。

四、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与精神障碍昼夜节律是内源性的接近24 h的生物节律,被诱导或同步成24 h的周期。

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在ICSD-3中被定义为昼夜时间保持系统、昼夜节律引导机制改变,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界环境错位导致的疾病。

荷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RSWD的患病率约5.3%[22],主要包括睡眠-清醒时相延迟障碍、睡眠-清醒时相提前障碍和无规律型睡眠-清醒节律紊乱等类型。

CRSWD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日间过度嗜睡,并损害学习、工作或家庭等社会功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应与抑郁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障碍鉴别。

睡眠-清醒时相延迟障碍患者相对于常规或社会接受的作息有习惯性睡眠时间延迟,一般超过2 h,作息类型为晚睡晚醒型,在青少年或青年中常见[23],精神障碍如心境障碍(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24, 25, 26]、强迫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7]等也可能存在睡眠时相的延迟。

时相延迟的诊断需要连续7 d(最好2周)的睡眠日志并最好同时有体动记录仪的监测提示习惯睡眠时段的延迟,且病程达3个月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