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考点解析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2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翔,在那姹紫嫣红的山花间和高高低低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解析】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百啭”“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发挥想象,从鸟鸣、鸟飞、山花开放、树林浓密四个角度描绘出林间美好的景象即可。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桎梏性灵的憎恶之意。
【解析】结合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可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种画眉鸟:-种是在山林中自由鸣叫、飞翔的,一种是被锁在笼子里的。
前者自由,故鸣声婉转;后者受束缚,故鸣声“不及林间自在啼”。
显然,本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被束缚的憎恶。
二、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说说诗人笔下白梅的特征。
【参考答案】耐寒、清高、清香、报春。
【解析】从“冰雪林中著此身”中可以看出梅耐寒(或:坚韧),从“不同桃李混芳尘”中可以看出梅清高,从“忽然一夜清香发”中可以看出白梅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中可以看出白梅能够报春。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体会诗歌前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前两句诗运用了比、衬托、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赞扬白梅冰清玉洁、傲雪斗霜、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或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质)。
【解析】雪林中”写白梅生长在严寒的环境里,用恶劣的环场托其高大的形象;“不同桃李混芳尘”运用对比的手将白梅与“桃李”对比,表现了白梅耐寒高洁、不流的品质;另外,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对白梅的赞亦是对诗人自己高洁品性的歌颂。
古诗词考点分析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一、考点解析要点一:中考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考查要求与命题特点(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1、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2011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品析诗歌语言包括整体语言风格和炼字炼句、品析诗歌意境、品析作者情感主旨、品析诗歌表现技巧及举例。
(三)命题特点1、命题材料总体来说,主要是以唐宋诗词为素材进行考查,尤以唐诗为最。
从内容上来说,山水田园题材最多,忧国忧民题材逐步增加;从思想感情上来说,表现愁思的内容最多;从作者方面来说,则多为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诗人词客;从体裁来说,以近体诗为主,尤以唐代的绝句为最。
2、题型设计以简答题为主,填空题和选择题为辅。
3、考查角度中考命题的考查角度,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
4、学习策略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
只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
只有熟悉考试要求,才能学有方向,提高鉴赏训练的针对性。
(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
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要点二: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经典考点梳理及解读从近年南京市和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考查内容分析可知,古诗词赏析的考查材料正逐渐从课内到课外演变。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酒—多表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寂。 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绪、寂寞思归之情。
名师点拨
强化训练
【江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甲]春尽
[乙]春尽
[唐]韩偃
[宋]郑解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四)研读诗词的注释
注释中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 作者,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仔细研读注释,利于理解 诗词的相关内容及情感。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五)体会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考点聚焦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根据题材,古诗词的主要分类有:
1.送别诗
2.边塞诗 3.写景抒情诗
4.托物言志诗 5.羁旅诗 6.闺怨诗
7.爱国诗
8.怀古诗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一、2018 分)2)两小题。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211)(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②蝶飞。
春暮西园 ]高启[明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á②蛱(ji【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蝶:蝴蝶。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1分)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 “花落尽”)“菜花稀”(或“麦花雪白”)1【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分析能力。
“梅子金黄”提示性词语题干要求填出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词语,“杏子肥”来自范诗的第一句,答案可在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去寻找,不难看出,可以填“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
D级为鉴赏评价【考点解析】描写初夏景象的诗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范成大《夏日田园杂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兴·其七》范成大《夏日田园杂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出耘田夜绩麻,兴·其七》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句考点解析小池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句考点解析小池《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成为了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考点解析:作者背景: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诗作内容:《小池》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荷花池的宁静美景,通过对荷花、蜻蜓、泉水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这两句诗描绘了小池的源头——泉眼,泉水悄无声息地流淌,树荫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温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诗以荷花的嫩芽和蜻蜓的停留,展现了夏日荷花池的生机与活力。
考点提示:1. 作者识别:能够正确识别《小池》的作者是杨万里。
2. 诗歌主题: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特别是夏日荷花池的宁静与生机。
3. 诗句理解:能够准确解释每句诗的含义,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描绘的是泉水的静谧,“小荷才露尖尖角”则描绘了荷花初绽的景象。
4. 意象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以及它们在诗中所承载的情感和意境。
5. 诗歌鉴赏:能够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理解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的情感。
背诵要点:- 背诵时要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 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泉眼”、“树阴”、“小荷”、“蜻蜓”,在背诵中要能够准确表达这些意象。
- 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背诵中,使背诵更加生动。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小池》这首诗,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专题01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选择题考点解析(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理解:关键词语,重点语句,语言特色,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
赏析: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描写 角度等),思想内容,观点态度,重点语句等。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是比喻的写法,“楚山”似乎也有诗 人孤寂的心情。
【解析】“比喻”错误,应该是“拟人”修辞。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王 昌龄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 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 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
【考点突破】
一.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的题干要求: 1.(2023新课标Ⅰ卷/2023全国乙卷)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2.(2022新高考Ⅰ卷/2022全国乙卷)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3.(2021新高考Ⅰ卷/2021全国乙卷)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从三年高考的代表性试卷来看,考查形式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考查的知识点 有所侧重(关键词语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分析,艺术手法的鉴赏)。
(二)词句解说设误主要体现在: 一词多义词语内容的解释,违背语境义;词语使用手法(修辞、词类活用、 表现手法等)的解释错误;词语情感体现解析错误;语言特点错误;语体风格错 误等。 知识点剖析: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 故人庄》) “合”“斜”是拟人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解析】“拟人手法”错误。“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 里指“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在这里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 并未用拟人手法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送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14、诗词三首——群文阅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诗缘情”,诗歌与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思想感情,指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各种情感。
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即要求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心理变化分析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这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主旨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们可以通过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会到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的气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这首诗(词)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02.结合全诗(词) ,简要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3.某联(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1.依据题材,理解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同题材的诗歌,大致有相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类别,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情感。
2.关注题目、注释,理解情感。
如王维《田园乐》一诗,抓住“乐”字,便能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抓住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往往是诗词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有些意象意义基本固定,如“柳”寓意惜别,“长亭"寓意送别,“梧桐”“芭蕉”寓意孤独、寂寞,“月亮”寓意乡思等。
4.分析手法,理解情感。
分析借物抒情、运用典故、象征、烘托等写作手法,也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寄托。
5.扣住诗眼,理解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它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抓住“爱”字,不难理解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6.理解作者,把握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总会融聚时代特色和作者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这些,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咏鹅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咏鹅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咏鹅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
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古诗词鉴赏——词句赏析(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江苏专用)
(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寒陆游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注】①重茵:多层褥垫。
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答案】1.“重茵”“河冰合”【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和内容。
“重茵”意思是多层褥垫。
可知照应了标题“夜寒”;“河冰合”意思是河水结冰。
可知照应了标题“夜寒”。
(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
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
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
④䦆(jué):一种农具。
3.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答案】3.示例一:“jiàn”贴合。
“见”意为看见,远望黄泥山的侧面能够看见寺庙,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照应首联“幽壑穷余赏”中“赏”的景象。
示例二:“xiàn”贴合。
“见”意为出现,诗人游览黄泥山时,在层层幽壑中寺庙忽然出现在黄泥山山侧,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又平添了游览的意外之趣。
【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结合诗句内容、描写的画面及诗句情感分析。
示例一:“xiàn”贴合。
“寺从山侧见”中的“见”是显现、显露的意思,“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寺不是有意之为,而是无意间进入眼帘,描绘出寺庙从层层幽壑中显现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清幽,表达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示例一:“jiàn”贴合。
“见”是看见、望见的意思,与“幽壑穷余赏”中的“赏”相照应,描写出诗人远望黄泥山所见之景,“寺从山侧见”,描绘出寺庙从层层幽壑中显现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悠远清净。
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静夜思考点解析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静夜思考点解析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静夜思考点解析《静夜思》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
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一起来看看古诗词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古诗赏析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an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4古诗词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学问划重点★初中诗词鉴赏题是初中阶段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这类题目一共只有三种模式,现在已经替大家总结出来了,并给大家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1、驾驭修辞方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驾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重点驾驭描写和抒情)3、驾驭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练习划重点★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 形象分析(教师版)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形象分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借助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形象特征,进而领会诗人的'情感。
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常考形象汇总1、少女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案例赏析:分析思想感情(附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案例赏析:分析思想感情(附练习及答案解析)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创作时,诗(词)人们往往都会尽可能地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这也是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
【题型解读】分析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通常包括:①理解语句的意思,根据作品主旨,分析其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③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答题思路】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1.抓住两种“情语”: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2.找出“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或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部分也会出现;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或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位置。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诗(词)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或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却不是真的表达“喜悦”之情。
因此,在把“情语”直接拿来用之前,要先结合原文语境准确理解。
案例赏析: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全诗最后一句“思”字便是“显性情语”,直接表明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结合具体抒情方式,体会含蓄、隐晦的情感古诗词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在考试中,分析间接抒情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含蓄、隐晦的。
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具体的间接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借景抒情是古诗词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思想情感是同学们都要掌握的基本功。
仔细阅读作品中的写景句,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是什么色调,它们又与要表达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关联。
案例赏析: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 知识梳理之形象赏析(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5 知识梳理之形象赏析一、诗歌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通读全诗,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参考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本诗的意思是: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描写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
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戌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据此分析,全诗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结合意象,谈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
2.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意境。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河和山方面来写。
诗人极目四望: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赏析语言风格(附练习)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赏析语言风格(附练习)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风格,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
这类题型对于同学们古诗词鉴赏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着较高的要求。
设问方式1.请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词)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古诗词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作品,往往具有斩钉截铁,一语中的的特点。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委婉地表达,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行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常用术语及案例赏析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此类诗作中,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1.找出诗中的意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 同时不要只顾翻译, 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 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 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 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 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
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 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1.【雄、险、阔、奇】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 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二、(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三、(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024年高频考点解密20 古诗词鉴赏诗歌之思想评价(讲义)(解析版)
解密20 古诗文阅读诗歌之思想评价讲义(解析版)高频考点一思想感情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分析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并对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高考中,考查分析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试题居多。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
(6分)1、常见的诗歌情感(1)思乡羁旅诗: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漂泊流浪的孤寂凄凉。
(2)送别诗:表现不舍、思念之情和劝勉之意。
(3)边塞诗:抒发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渴望和平,民族团结的边愿;怀念故土,思念亲人的边愁;厌恶战争,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
(4)山水田园诗:主要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抒发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等感情。
(5)咏古诗: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价。
(6)咏物诗:托物言志,或讽喻现实,或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或抒发感慨。
(7)闺怨诗:思远怀人,控诉战争。
(8)哲理诗:富含某个生活哲理的诗歌,以宋诗居多。
2、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1)从标题、关键字词、序言、注释着手(2)从题材类型着手(3)从所写意象着手(4)从作者的身世、时代和经历着手3、答题步骤高频考点二评价观点评价诗歌的观点就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手法,把握其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判断与理解,综合作答。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1、评价观点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态度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等。
所谓“评价”,即在把握相关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这些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判断与理解。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春日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欣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识别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详细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详细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似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本文中根本包含了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江雪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江雪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l):蓑衣,斗笠。
古诗赏析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
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
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考点解析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在
文学考试中,古诗词常常是必考内容。
通过对古诗词的考点解析,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古诗词的体裁
古诗词的体裁主要分为诗和词两种。
诗是古代文人用五言或七言的
句式写成的,重在表达情感和抒发个人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形
式美。
而词是古代文人用四言或五言的句式写成的,着重描写景物和
抒发情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生活气息。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不同体裁古诗词的写作特点和常见题材。
比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是古诗的主要形式,常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而词则常以描写爱情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如纯爱词、离别词等。
二、古诗词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是其独特之处,也是考试中需要我们掌握的重要
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仗等。
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和形象描述来表达抽象意义的修辞手法,在古
诗词中广泛运用。
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战士军前半死生”中
的“战士”比喻舍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和放大来渲染情感和形象的修辞手法。
比如李
白的《蜀道难》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峨眉山
月半轮秋”夸张地描绘了美丽的月亮。
拟人是一种通过赋予非人物以人的形象和行为特征来加强表达效果
的修辞手法。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入海流”将河流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对仗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句子的平仄、韵脚和
节奏的呼应来达到和谐的韵律效果。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
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的“屏”和“萤”为平仄韵脚,使诗句朗朗上口。
三、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
古诗词是时代的产物,背后常常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和内在价值。
以唐诗为例,唐代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
唐诗多关注
社会风俗、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儒雅之风和时代精神。
通过对唐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
好地欣赏和体会唐诗的魅力。
总结起来,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考点解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体裁、修辞手法和背景意义。
在阅读和
写作中,我们要注重对古诗词的把握,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
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