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浴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中班三浴锻炼记录
日光浴
太阳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预防小儿佝偻病。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有刺激人体造血,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因此,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肌体的抗病
能力。
日光照射时,人体可受到直射、散射及反射光的共同作用,一般对小儿比较适宜散射和反射光。应避免日光过强的直接照射作用。可选择清洁、平坦、干燥、绿化较好、空气流通、但又避开强风的地方。在婴儿进行日光浴以前,应有5~7天以上的户外活动,这样小儿有个适应的过程。根据婴儿体质状况,日光浴一般从生后两个月开始,选择天气晴好无风的日子开始,把婴儿抱出去晒太阳,出去时衣服要少穿,尽量露出婴儿皮肤,刚开始可以露出头部、手和脚、臀部,以后可视孩子的耐受情况,每隔2天增加1分钟。如果太阳光很强,婴儿头部上方应有遮阴的东西,如给婴儿戴上太阳帽,也可在树阴下进行,保护眼睛。一般日光浴夏天可安排在上午9:00,早餐后1~2个小时进行,避免日光太强;春秋天可以安排在上午11:00以后到下午1点以前进行,这时太阳光比较好;冬天最好是在中午12:00到下午的
2:30之前,这个时候阳光比较充足。
日光照射时,大人要观察幼儿反应,如脉搏、呼吸、皮肤发红及出汗情况,以判断婴儿可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若日光照射后,婴儿出现虚弱感,大汗淋漓、神经兴奋、睡眠障碍、心跳加速(脉搏增加30%)等情况,应减少或停止日光照射。如小儿有发热、严重的贫血、心脏病以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身体特别虚弱,就不宜进行此种锻炼。
专家提示:
1.对已患有佝偻病症状或平时从未服过鱼肝油和钙片的孩子(特别是营养不良或人工喂
养儿)应先服一段时间的维生素D制剂,以防在晒太阳时突然发生全身抽风。
2.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是没有效果的。现有资料显示,人接受紫外线照射,隔一层玻
璃就减少20%,隔二层玻璃就减少80%。
水浴锻炼
水浴是利用身体表面和水的温差来锻炼身体,它比日光浴、空气浴容易掌握强度,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同时因人而异,因此是婴儿一种比较好的锻炼方式。水的导热性很大,因此能从人的体表带走大量的热量。一般健康儿童对低于20℃的水温会产生冷的感觉,20~30℃有凉的感觉,32~40℃有温的感觉,40℃以上是热的感觉,水浴的原则是从温水逐渐到冷水。1个月以内的婴儿进行温水锻炼,1个月以后可逐渐向水浴过渡,同时要注意水温越低,则与身体接触的时间越短。水浴方法很多,有冷水浸浴、冷水擦浴、冷水冲淋等。对婴儿来说,冷水浸浴比较适宜,方式是用一较大的盆盛水,量以婴儿半卧位于盆中时,锁骨以下身体部位全浸入水中为宜。当室温为20~25℃时,水温为35℃就行,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
浸浴后,再以低1~2℃的水冲洗全身。水浴完毕,立即用大毛巾包裹好,擦干水后,婴儿皮肤以轻度发红为佳。浸浴每天锻炼一次,以后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耐受性增强,可逐渐降低水温至28~30℃。婴儿除了冷水浸浴外,平时洗澡、洗脸、洗脚水温也不要太高,以增强耐
寒能力。
空气浴儿
空气锻炼是一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不受地区、季节和物质条件的限制。空气锻炼主要是利用气温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刺激对人体的作用。寒冷的空气可以使神经系统更加活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呼吸器官对寒冷刺激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增强心
血管系统的活动。
空气最好从夏季开始,这样小儿能适应气温从热到温、冷的逐渐过渡。寒冷季节可在室内进行,预先开门、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但室内温度应逐渐下降,一般每3、4天下降1℃,冬季持续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若结合儿童游戏与体操,可适当延长。进行空气锻炼的小儿,平时应该少穿衣服,用冷水洗脸、洗手,夜间开窗睡眠,这样可增加锻炼效果。空气锻炼使人体产生冷的感觉是正常的,但不应冷到小儿皮肤起"鸡皮疙瘩"。空气锻炼应与小儿体操、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使机体产生热量抵抗寒冷,如小儿有寒颤表现时应停止进行。锻炼与进餐之间应有一段间隔时间。
空气锻炼适合于任何年龄及不同健康状况的小儿,但身体过于虚弱、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和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慢性肾炎、代偿不全的心瓣膜病的小儿不宜进行此项锻炼。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中1班
游戏背景:
前段时间,我们设置了医院的角色游戏背景,有桌子、小凳子、听诊器、医生眼镜、帽子、白大褂、工具箱以及注射器、棉签、盘子、药瓶等医疗小器械。一开始这些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产生了强大的刺激和吸引力,孩子们都喜欢到这里看病,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热情过了,医院里也就偶尔会出现没有病人的现象。
游戏行为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当医生的马静怡上班穿上白大褂,带上帽子,挂好听诊器,一切准备
就绪,信心满满地就等病人来看病了。
可是没有病人马上出现,我就故意等在旁边想看看她怎么“解决问题”。
五分钟过去了,没有病人来,她就去整理工具箱和材料。
又过去了五分钟,还是没有病人来,她开始坐不住了,就去旁边的小超市里拍了拍超市营业员:“你哪儿不舒服,我给你看看。”人家没理她,她又去娃娃家:“娃娃哪儿不舒服,
我给她看看?”也没有人理她。
她感到很无趣,这时我扮成一个病人去看病。
“你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疼。”
“那配点止痛药吧?”
“吃了,还疼,”
“以前我也疼过,贴膏药就好了,你能给我开点膏药吗?”
“我们没有膏药,给你打针吧!”
“我不打针,我怕疼。”
马静怡想了一想说:“你不用怕,你打针的时候你不看着就不会怕的,等打针的时候你想别的就不知道疼了,我会请护士小姐给你轻轻打的。”
我假装听了她的话,做出心里很放松的样子。她对我的“配合”感到非常满意。
巧的是,几天后正好赶上幼儿园体检抽血,而当过医生的马静怡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我故意又走过去说:“今天抽血你肯定不怕疼,因为上次你当医生的时候,还教育过我不要怕打针疼呢!”她听了点点头,顿时脸上的紧张情绪没有了。
分析与调整:
家庭、医院、小商店里的人物等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经常扮演的。幼儿喜欢这种游戏,因为她们可以通过重复医生的动作来表达她们内心的情感,舒缓情绪压力并以此来降低对医
生这个社会角色的陌生感。
在游戏中,发生医生没有病人的现象,我认为幼儿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去寻找交往对
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体现。
同时我通过以“扮演病人”的方式利用了幼儿的游戏机会,推进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打针”这一点上发挥了让孩子在教育她人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角色游戏不仅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也是幼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创造,你我玩小游戏。幼儿的游戏经验来源于生活,而游戏的最好结果就是能将游戏中新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