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介导红曲霉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合集下载

红曲霉菌生物代谢成分的研究进展_周波

红曲霉菌生物代谢成分的研究进展_周波

!")$ *+,-./,+0 10+2
/01234105 6507 ( 见图 8 ) 在红曲产品中是一类具 有抗氧化功能的主要物质, 在体外 /99: ・实验检测 中有抗氧化特性以及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损伤有
[$ , #; ] 保护作用 。 进 一 步 研 究 发 现, 一定量 ( %< =
图 .& S6CHT>1>C6D0C * 和 S6CHT>1>C6D0C + 的化学结构图
[! ] 化并已经研究清楚其化学结构的包括莫纳可林 、 色 [% ] [E ] [# ] [& ] 素 、二 氢 莫 纳 可 林 、桔 霉 素 、 BDAD 、 [’ ] I2J38;J2+ 5+21 等, 这些物质根据其部分用途和生
就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 LMB) 9-D 还 原酶 ( E) 羟基 ) E ) 甲基 ) 戊二酰基 ) 辅酶 D 还原酶, E) ,?18-N?. ) E ) J3:,?. 7.;:58?. 9-D 831;+:5>3 ) 的活性。 最初 发 现 密 实 菌 素 ( +-JO5+:24 , MP ) %E’A ) 能抑制
结构类似物莫纳可林 Q 的治疗效果更好, 莫纳可林
[ !! ] Q 因此而被广泛研究 。
莫纳可林 Q 最初在 !"#$%&’% (’)*( 和 +%,*(-.//’%
[ !% ] , 然后被 M38+K 公司产业商品化并命 0*((*’% 中发现 [ !E ] 名为洛伐它汀 ( .-=5>:5:24 ) 。莫纳可林 Q 的代谢合 [ !# ] 成途径及其同系物都已研究清楚 。其同系物种类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42 卷 11 期
侯 敏等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
3383
提高[9 - 10]。 1. 2 红曲霉及桔霉素 1995 年,法国学者 Blanc 发现某些 红曲霉菌株代谢会产生对人畜有害的真菌毒素———桔霉素, 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红曲霉中桔霉素问题的关注。桔霉素有 显著的肾脏毒性,毒性较明显,能引起试验动物的肾脏肿大、 尿量增多、肾小管扩张和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症状,并有致 癌性而且还能引发基因突变[11]。但是,并非所有的红曲菌 都会产生桔霉素,例如日本用红色红曲霉、毛红曲霉、紫色红 曲霉可以生产出不含桔霉素的产品,而且桔霉素的生产与否 和生产方法有关,生产工艺条件决定桔霉素的含量。我国有 关红曲 色 素 产 品 的 国 家 标 准 有 3 个,即 2005 年 颁 布 的 GB15961 - 2005《红曲红色素》、2008 年颁布的 GB4926 - 2008 《红曲米( 粉) 》和 2009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 GB T5009. 222 - 2008《红曲类产品中桔青霉素的测定》,另外还有一个功能 性红曲的轻工行业标准 QB / T2847 - 2007。但是现有的 2 个 红曲色素产品的国家标准中,均没有提及色素产品中桔霉素 的限量指标[12]。对于桔霉素的检测,因为在红曲产品中含 量较低,而且受其他物质干扰严重,测定的难度较大。目前, 桔霉素的检测方法有: 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抑菌圈 法、薄层层析法。其中,HPLC 测定桔霉素含量具有灵敏度 高、检测时间快速、定性定量准确可靠的特点。李志强等应 用 HPLC 方法在桔霉素浓度为 0. 005 mg / L 时仍可检出,而在 0. 002 mg / L 时检测不到桔霉素,因此确定 HPLC 方法对桔霉 素的最低检出限为 0. 005 mg / L[13]。 1. 3 红曲霉及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是最初从红曲霉菌中发 现的生理活性物质,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能阻止动脉硬化 发展,减少心肌梗塞等的发病危险[14]。因为其可以针对病 因,且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 泛重视和好评。临床证明,该物质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 醇( TC) 及血清中甘油三脂( TG) 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 HDL-C) 的作用,该物质的特征为抗阻碍胆固醇合成系 统中的限速酶 HMG-CoA ( 3-羟基-3-甲基 - 戊二酰 CoA) 、还 原酶( 羟戊二酰辅酶 A) ,且抑制作用最高[15]。虽然红曲霉 洛伐他汀的产量较低,但由于红曲菌在食品方面的安全性, 所以研究如何提高红曲菌洛伐他汀的发酵水平具有现实意 义。一般可以通过选育高产洛伐他汀菌株和改善发酵工艺 条件 2 种途径来实现。在菌种选育方面,刘月等利用种间双 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的融合株,以甘油为原料液,洛伐 他汀产量达到 1 752. 46 mg / L[16]; 张良利用紫外-LiCl 复合诱 变方法得到的菌株洛伐他汀的产量为 250. 54 μg / g[17]。目 前,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多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红曲霉为 丝状真菌专性好氧,由于菌丝发达其游离细胞在搅拌罐中进 行深层发酵时,在罐中易形成菌丝团,引起氧气及其他营养 物质的传递困难,或由于菌丝缠绕于搅拌叶上,使搅拌阻力 增加,从而使产品产率低于传统固态发酵。王克明等采用聚 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菌细胞,采用气升式生物 反应器发酵洛伐他汀,产量高达 2. 59 ~ 2. 68 mg / ml[18]。BoBo Zhang 等利用 4 mm × 4 mm × 4 mm 的琼脂块作为固体发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侯敏,周端顼,王艳新,唐帅,金海如*(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红曲霉是我国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等方面。

对红曲霉的营养成分开发利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红曲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红曲霉;色素;洛伐他汀;桔霉素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1-03382-03Research Progress of Monascus purpureus Went HOU Min ,JIN Hai-ru et al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Abstract Monascus purpureus as the important filamentous fungu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etc.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of Monascus purpureu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WE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Monascus purpu-reus and 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were pointed out.Key words Monascus purpureus ;Pigment ;Lovastatin ;Citrini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9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C01002);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作物病害防控开放基金项目。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Monascus)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药用真菌,具有制作红曹和红曲色素的能力。

红曲霉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

而红曲霉也是一种可以用于生物转化生产脂质和多糖等重要化合物的微生物。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对于提高红曲霉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1. 优良菌株的选择红曲霉菌株的筛选是红曲生物技术研究的关键之一。

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是通过对菌株的培养条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代谢产物等进行评价,从中选取表现出高产、高效、高稳定性的优良菌株。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变异、发酵产物的生产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后确定优良菌株。

2. 根据菌株代谢产物进行筛选红曲霉菌株具备多样的代谢产物,包括红曲素、黄酮素、黄酮甾醇和多糖等。

在筛选优良菌株时,可以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的合成能力,选择产量高、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良菌株。

还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加快筛选速度,提高筛选效率,为选取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优良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红曲霉的代谢途径进行调控和优化,从而提高其生产产物的能力。

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基因功能鉴定,可以筛选出与产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改造、调控,从而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1. 固态发酵的基本原理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不同有机物基质中进行生长和代谢过程。

相比于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具有体系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营养物质丰富等优点。

对于红曲霉来说,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快生长速度,促进代谢物的生成,增强抗胁迫能力。

2. 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是红曲霉生物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优化工艺可以从发酵基质的选择、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控和优化,提高红曲霉的产物产量和质量。

紫色红曲霉Mrr2_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

紫色红曲霉Mrr2_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

紫色红曲霉Mrr2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唐光甫,满海乔,赵杰宏,韩洁∗㊀(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省中药生药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摘要㊀为研究红曲霉Mrr2基因对桔霉素代谢的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Mrr2过表达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Mrr2过表达导致菌丝中桔霉素含量显著增加,洛伐他汀和色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㊂RT-qPCR结果显示,Mrr2过表达对其他桔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推测Mrr2对桔霉素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桔霉素合成调控途径,为桔霉素的消减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㊀紫色红曲霉;过表达;桔霉素;红曲色素;Mrr2基因中图分类号㊀Q9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20-0001-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0.001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ofOverexpressionofMrr2GeneinMonascuspurpureusonCitrininAccumulationTANGGuang⁃fu,MANHai⁃qiao,ZHAOJie⁃hongetal㊀(Gui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yLabofPharmacognos⁃ticsofGuizhouProvince,Guiyang,Guizhou550025)Abstract㊀TostudytheeffectoftheMrr2geneoncitrinin,theMrr2overexpressedstrainswereobtainedbygenetictransformationmediatedbyAgrobacterium.Comparedwithwild⁃typestrains,theoverexpressionofMrr2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contentofcitrinininmycelia,thecontentoflovastatinandpigmentincreasedindifferentdegree.RT⁃qPCRresultsshowedthatthehighexpressionofMrr2promotessignificantchangeinothercitrinin⁃relatedgenes,suggestingthatMrr2hadimportantregulatoryeffectoncitrininsynthesis,furtherenrichingtheregulatorygenesofcitrininsynthesis,andprovidingatheoreticalbasisforthereductionofcitrinin.Keywords㊀Monascuspurpureus;Overexpression;Citrinin;Monascuspigment;Mrr2gene基金项目㊀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 2019 2776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692)㊂作者简介㊀唐光甫(1993 ),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用微生物㊂∗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用微生物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12-01;修回日期㊀2023-03-07㊀㊀红曲霉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及许多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㊁葡萄酒工业和医疗保健等方面[1]㊂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红曲色素㊁洛伐他汀和γ-氨基丁酸[2-6]㊂红曲色素具有抗菌㊁抗肿瘤和抗氧化功能等生物活性[7-9],可以取代部分亚硝酸盐被用于肉制品中抑制细菌生长[10]㊂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被FDA批准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还作为紫杉醇治疗前列腺癌细胞的化学增敏剂[11]㊂但是,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也会生产一种真菌毒素-桔霉素,其具有肝毒性㊁肾毒性㊁致癌和致畸作用[12-14],严重制约了红曲产业的发展㊂目前,为了有效抑制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桔霉素的积累,增加有益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菌种选育㊁发酵条件优化㊁分子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㊂Zhen等[15]在发酵液中添加0.2mol/L的NaCl能显著降低桔霉素的含量,并增加色素和洛伐他汀(MonacolinK)的产量㊂Hajjaj等[16]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深入探讨了13C在桔霉素中的部分生物合成途径,结果表明桔霉素和红曲色素均由聚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前期均由1分子乙酰CoA和3分子丙二酰CoA在PKS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四酮体,随后分开,一条途径与乙酰CoA缩合,通过甲基化㊁缩合㊁还原㊁甲氧基化㊁还原㊁氧化和脱水等步骤最终形成桔霉素;另一条路径是4个酮基的聚酮链与丙二酰辅酶A缩合,形成红曲色素中间产物,然后经过一系列步骤最终形成红曲色素㊂目前桔霉素的合成调控网络还有很多步骤不清楚㊂基因Mrr2是红曲霉中一个功能未经试验证实的基因,编码一种变位酶,推测在红曲霉代谢调控中有重要作用㊂该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Mrr2过表达菌株,分析Mrr2基因对红曲霉中桔霉素合成的影响,初步证实Mrr2是红曲霉中桔霉素合成的重要调控基因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菌株和试剂㊀紫色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菌株由贵州中医药大学生药学实验室提供㊂桔霉素标准品购自北京TMstandard公司;Genegreen核酸染料㊁FastKing一步法除基因组cDNA第一链合成预混试剂和Talent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柱式真菌总RNA抽提纯化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㊂Taq酶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Mrr2(GenBank:KT781075)过表达载体pGUS-Mrr2(含PgpdA-GUS-Mrr2-Tnos表达框)由武汉淼灵生物构建㊂1.2㊀Mrr2基因序列分析㊀利用Primer5plus设计Mrr2引物序列(表1),PCR扩增产物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公司测序验证㊂使用在线工具(http://linux1.softberry.com/berry.phtmL)预测Mrr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㊂用BLAST程序中的CD-search(http://https://www.ncbi.nlm.nih.gov/Structure/cdd/wrpsb.cgi)预测Mrr2的功能㊂用MEGA11进行同源性分析㊂1.3㊀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㊀将pGUS-Mrr2经冻融法转化农杆菌AGL1感受态,涂布在含50mg/L卡那霉素抗生素的固体LB培养基上筛选,对抗性单菌落进行PCR检测㊂将获得的阳性菌株在含50mg/L卡那霉素抗生素的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取菌液离心去除上清,用IM培养基稀释至OD600值为0.15 0.20,再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 6h,至其OD600值为0.6 0.8㊂用农杆菌菌液稀释红曲霉孢子至10个/mL,取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3,51(20):1-5㊀㊀㊀200μL涂布于铺有0.45μm硝酸纤维素膜的Co-IM平板上㊂25ħ暗培养3d,将长出的红曲霉菌落和硝酸纤维素膜一起揭下,倒置在含20mg/L潮霉素和300mg/L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㊂待农杆菌无生长后揭下硝酸纤维素膜,挑取抗性红曲霉单菌落,利用Hyg和GUS引物(表1)进行PCR检测,对菌丝体进行GUS染色验证㊂表1㊀PCR及RT-qPCR检测引物Table1㊀PrimersforPCRandRT⁃qPCRdetection靶标基因Targetgene引物名称Primername引物序列Primersequence(5ᶄ-3ᶄ)备注RemarksHygHyg-FGTGCTTGACATTGGGGAGTT检测引物Hyg-RGATGTTGGCGACCTCGTATT检测引物GUSGUS-FTACCGACGAAAACGGCAAGA检测引物GUS-RTCCAGTTGCAACCACCTGTT检测引物Mrr2Q-Mrr2-FATGCCTCCTATCATCCATTGC全长扩增引物Q-Mrr2-RTTACGCTGTACGTCCTCTGC全长扩增引物Mrr2-FCCAGGCAATCCACAATCTCT检测引物Mrr2-RAAGCCCACCCTTCTCAATCT检测引物CtnACtnA-FAAATGCCGCGAAGAAGACART-qPCR引物CtnA-RGGAATTGCGCGGAAAGGRT-qPCR引物CtnCCtnC-FCATTGGTAAATGGGGTCTGGRT-qPCR引物CtnC-RTATGTCTCGGGAAGGGTGAGRT-qPCR引物CtnDCtnD-FCTACTCCATCGTCGTCAGCART-qPCR引物CtnD-RCTATGCCAGCAGCAAGAACART-qPCR引物CtnECtnE-FGACACCAAGGCAAAGTTGGTRT-qPCR引物CtnE-RTACATCCCAGTTGGCACTCART-qPCR引物pksPTpksPT-FGATTTAGTCAAGGCGCGAAGART-qPCR引物pksPT-RCGTAGTTCCTGGCGGATTTGRT-qPCR引物MpigEMpigE-FTGTCCGACGAGTTTCTGCAART-qPCR引物MpigE-RTATCAACGCTGCTTGGGCATRT-qPCR引物Mrr2Mrr2-FCCAGGCAATCCACAATCTCTRT-qPCR引物Mrr2-RGAGGAGACGACCAATTCCACRT-qPCR引物1.4㊀色素和洛伐他汀的检测㊀将野生菌株(WT)和过表达菌株(Mrr2-1㊁Mrr2-2)的孢子悬液接种在沙氏液体培养基中,于28ħ㊁140r/min振荡培养14d㊂过滤收集菌丝体,45ħ干燥后粉碎㊂测定红曲色素时精密称取0.100g菌丝体粉末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入10mL70%乙醇摇匀,60ħ水浴1h,取出冷却后补足至10mL,过滤,将续滤液倒入25mL容量瓶中定容,在410㊁465和505nm处分别测定黄㊁橙㊁红色素,并计算色价:色价(U/g)=吸光度ˑ稀释倍数ˑ浸提溶剂体积/样品质量㊂测定洛伐他汀时取1mL发酵液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9mL70%乙醇混匀㊂放入28ħ恒温振荡器140r/min振荡1h后取出,加入2mL离心管中,以42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测定237nm处吸光度来判断洛伐他汀含量㊂1.5㊀桔霉素测定㊀精密称取0.15g干燥菌丝体加入10mL甲醇,超声处理30min后,70ħ水浴1h,用0.45μm滤膜过滤㊂色谱条件:C18柱(4.6mmˑ150mm,5μm),流动相为2%醋酸水(磷酸溶液调节pH至2.5)ʒ乙腈=46ʒ54,流速1.0mL/min;柱温28ħ;检测器为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㊂检测波长330nm,进样量20μL㊂1.6㊀荧光定量检测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液态培养14d的红曲霉菌株的RNA,参照SYBRGreen试剂盒进行RT-qPCR分析㊂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的特异性基因CtnA(Gen⁃Bank:AB243687)㊁CtnC(GenBank:AB243687)㊁CtnD(Gen⁃Bank:EU309474)㊁CtnE(GenBank:EU309474)㊁Mrr2㊁pksPT(GenBank:JF832916)㊁MpigE(GenBank:KF285431)㊁Actin(AJ417880)如表1所示㊂qPCR反应体系包括2μLcDNA模板㊁10μL2ˑTalentqPCRPreMix㊁0.6μL10μmol/L的正反向引物,ddH2O补足至20μL㊂使用StepOne软件(ABIAppliedBiosystems,USA)分析表达数据,采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于内参基因Actin的转录水平㊂1.7㊀数据统计及显著性分析㊀试验数据以Graghpadprism软件分析,以 平均值ʃ标准偏差 (MeanʃSD)表示㊂分析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㊁多重比较㊁Turkey检验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Mrr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㊀从紫色红曲霉基因组中扩增了一个1428bp的DNA片段㊂Softberry在线工具分析Mrr2序列由5个开放阅读框(ORF)和4个内含子组成(图1A)㊂CD-search预测Mrr2结构域发现,Mrr2属于(HP)su⁃per⁃family(HP_PGM_like),HP超家族结构域的保守催化核心是His残基,在反应过程中被磷酸化㊂主要包括辅助因子图1㊀Mrr2基因的序列结构(A)和同源性(B)分析Fig.1㊀Sequencestructure(A)andhomology(B)analysisoftheMrr2gene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依赖和辅助因子独立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分别为dPGM和BPGM)㊁果糖-2,6-二磷酸酶(F26BP)㊁Sts-1㊁SixA和相关蛋白㊂利用MEGA11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图1B)发现,Mrr2与M.ruber预测序列mrr2的同源性达100%,与Aspergillusclavatus的未知序列相似性达83.23%㊂2.2㊀Mrr2过表达菌株的获得㊀过表达载体pGUS-Mrr2包含Mrr2与GUS形成的融合基因,经冻融法转化农杆菌AGL1感受态,对抗性平板上的农杆菌菌落进行PCR检测,得到抗性菌落,再与紫色红曲霉孢子悬液共培养,获得的抗性红曲霉菌株转接到含有潮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对阳性红曲霉菌株及野生型的菌丝体进行GUS染色分析,可以清晰看到菌丝细胞内容物呈蓝色,而野生型细胞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图2),表明转基因菌株能够正常表达GUS基因㊂利用Hyg和GUS引物进行PCR验证,均能扩增出正确的目的片段(图3),表明获得了转化成功的红曲霉菌株㊂对过表达菌株连续传代5次,能够稳定遗传,表明抗性菌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㊂与野生菌株相比,过表达Mrr2的红曲霉菌株菌落直径较大,色素分泌偏多,气生菌丝蓬松㊁浓密且长(图4)㊂但后期区分不明显,可能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营养物质被消耗㊂推测Mrr2过表达以后能够促进红曲霉的生长㊂图2㊀野生型菌株(A)和过表达菌株(B)的GUS染色Fig.2㊀GUSstainingofwild⁃typestrain(A)andoverexpressedstrain(B)注:M为DL1000DNAMarker;1 8为过表达菌株㊂Note:MrepresentsDL1000DNAMarker;1-8areoverexpressedstrains.图3㊀Hyg(A)和GUS(B)引物PCR检测Fig.3㊀Hyg(A)andGUS(B)primerPCRdetection2.3㊀色素和桔霉素分析㊀采用HPLC检测桔霉素含量,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胞内桔霉素产量增加了65% 151%,Mrr2过表达的菌株内红㊁黄㊁橙3种色素分别增加了20% 25%㊁14% 15%和12% 42%,胞外洛伐他汀含量有显著增加(图5 6)㊂胞外桔霉素略有增加,可能是发酵时间延长,部分菌体自溶,导致胞内桔霉素释放到发酵液中的原因㊂2.4㊀RT-qPCR分析㊀为了检测Mrr2及其他桔霉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经RT-qPCR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菌株中Mrr2的转录表达量明显成倍增加,与桔霉素合成相关的CtnA㊁CtnD㊁CtnE㊁pksPT以及色素相关基因MpigE的转录有明显增加(图7),表明Mrr2的高表达引起其他桔霉素和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㊂3㊀讨论与结论桔霉素是一种由不同种类的曲霉㊁青霉和红曲霉菌等产生的真菌毒素[17],对人和动物都有肝肾毒性和基因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了严重的风险,引起了人们对食用污染食物和饲料的担忧㊂因此研究桔霉素的合成调节机制对于消减和防控桔霉素污染有重要意义㊂2010年,Jia等[18]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成功破坏了紫色红曲霉SM001中的pksCT基因,导致该菌株基本丧失了产生桔霉素的能力㊂同样CtnB突变体也几乎不产生桔霉素[19],但是CtnG基因的破坏在降低了桔霉素的同时也降低了色素的产生[20]㊂用去除内含子的mpl6和mpl7共转化携带pksCT㊁npgA㊁mpl1㊁mpl2和mpl4的毕赤酵母菌株,在甲醇诱导下成功生产出桔霉素[21]㊂此外,G蛋白Gα亚基基因(Mga1)㊁Gβ亚基基因(Mgb1)或Gγ亚基基因(Mgg1)的破坏增强了M.ruber中桔霉素和色素的生成[22-23]㊂然而,mr⁃skn7基因突变株在M.ruber中或Ash2基因突变株在M.purpu⁃351卷2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唐光甫等㊀紫色红曲霉Mrr2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注:WT为野生菌株;Mrr2-1㊁Mrr2-2为过表达菌株㊂Note:WTisawildstrain;Mrr2⁃1andMrr2⁃2areoverexpressedstrains.图4㊀Mrr2过表达红曲霉菌株的菌落特征Fig.4㊀ColonycharacteristicsofMonascusstrainoverexpressedwithMrr2图5㊀标准品(a)和样品(b)中桔霉素的HPLC色谱图Fig.5㊀HPLCchromatogramsofcitrinininstandard(a)andsample(b)图6㊀过表达菌株胞内外化学成分的检测Fig.6㊀Detectionofintracellularandextracellularchemicalcomponentsofoverexpressedstrains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图7㊀Mrr2过表达菌株的RT-qPCR检测Fig.7㊀RT⁃qPCRdetectionofMrr2overexpressedstrainsreus中产生的真菌毒素较少[24-25]㊂以上研究为后续筛选高产莫纳可林K㊁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提供理论依据[26]㊂而至今对桔霉素的合成调控网络依然没有研究清楚㊂红曲霉Mrr2基因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变位酶基因,推测在红曲霉代谢调控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红曲霉Mrr2基因对桔霉素合成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农杆菌转化获得了Mrr2过表达的红曲霉菌株㊂与野生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和菌落形态相比较,发现过表达Mrr2基因对桔霉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增加了桔霉素和色素的胞内积累,胞外洛伐他汀含量也明显增加㊂过表达菌株的菌落颜色较野生型转色快,菌丝蓬松且致密㊂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Mrr2对CtnA㊁CtnD㊁CtnE㊁pksPT㊁MpigE的转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步证明了过表达Mrr2对桔霉素的合成有正向调控作用,为丰富和完善桔霉素的合成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对红曲产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参考文献[1]SRIANTAI,RISTIARINIS,NUGERAHANII,etal.RecentresearchanddevelopmentofMonascusfermentationproducts[J].IntFoodResJ,2014,21(1):1-12.[2]GAOJM,YANGSX,QINJC.Azaphilones:Chemistryandbiology[J].ChemRev,2013,113(7):4755-4811.[3]CORRÊIAGOMESD,TAKAHASHIJA.Sequentialfungalfermentation-biotransformationprocesstoproducearedpigmentfromsclerotiorin[J].FoodChem,2016,210:355-361.[4]TERÁNHILARESR,DESOUZARA,MARCELINOPF,etal.SugarcanebagassehydrolysateasapotentialfeedstockforredpigmentproductionbyMonascusruber[J].FoodChem,2018,245:786-791.[5]PATAKOVAP.Monascussecondarymetabolites:Productionandbiologicalactivity[J].JIndMicrobiolBiotechnol,2013,40(2):169-181.[6]WANGLL,DAIY,CHENWP,etal.Effectsoflightintensityandcoloronthebiomass,extracellularredpigment,andcitrininproductionofMonascusruber[J].JAgricFoodChem,2016,64(50):9506-9514.[7]CHANGYY,HSUWH,PANTM.Monascussecondarymetabolitesmo⁃nascinandankaflavininhibitactivationofRBL⁃2H3cells[J].JAgricFoodChem,2015,63(1):192-199.[8]CHENGCF,PANTM.Ankaflavinandmonascininduceapoptosisinacti⁃vatedhepaticstellatecellsthroughsuppressionoftheAkt/NF⁃κB/p38sig⁃nalingpathway[J].JAgricFoodChem,2016,64(49):9326-9334.[9]HSULC,LIANGYH,HSUYW,etal.Anti⁃inflammatorypropertiesofyellowandorangepigmentsfromMonascuspurpureusNTU568[J].JAgricFoodChem,2013,61(11):2796-2802.[10]VENDRUSCOLOF,MEINICKEBÜHLERRM,DECARVALHOJC,etal.Monascus:Arealityonthep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microbialpig⁃ments[J].ApplBiochemBiotechnol,2016,178(2):211-223.[11]LIY,CHENSS,ZHUJY,etal.Lovastatinenhanceschemosensitivityofpaclitaxel⁃resistantprostatecancercellsthroughinhibitionofCYP2C8[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22,589:85-91.[12]WANGHQ,ZHANGSF,LINTF,etal.Introductionandsafetyevalua⁃tionofcitrinininfoods[J].JFoodNutrSci,2017(5):179-183.[13]DEOLIVEIRAFILHOJWG,ISLAMMT,ALIES,etal.Acomprehen⁃sivereviewonbiologicalpropertiesofcitrinin[J].FoodChemToxicol,2017,110:130-141.[14]GONGL,ZHUH,LITT,etal.Molecularsignaturesofcytotoxiceffectsinhumanembryonickidney293cellstreatedwithsingleandmixtureofoch⁃ratoxinAandcitrinin[J].FoodChemToxicol,2019,123:374-384.[15]ZHENZX,XIONGXQ,LIUYB,etal.NaClinhibitscitrininandstimu⁃latesMonascuspigmentsandmonacolinKproduction[J].Toxins,2019,11(2):1-10.[16]HAJJAJH,KLAEBEA,LORETMO,etal.Biosyntheticpathwayofcitrin⁃ininthefilamentousfungusMonascusruberasrevealedby13Cnuclearmagneticresonance[J].ApplEnvironMicrobiol,1999,65(1):311-314.[17]KAMLEM,MAHATODK,GUPTAA,etal.Citrininmycotoxincontami⁃nationinfoodandfeed:Impactonagriculture,humanhealth,anddetec⁃tionandmanagementstrategies[J].Toxins,2022,14(2):1-25.[18]JIAXQ,XUZN,ZHOULP,etal.EliminationofthemycotoxincitrininproductionintheindustrialimportantstrainMonascuspurpureusSM001[J].MetabEng,2010,12(1):1-7.[19]LIYP,PANYF,ZOULH,etal.Lowercitrininproductionbygenedis⁃ruptionofCtnBinvolvedincitrininbiosynthesisinMonascusaurantiacusLiAS3.4384[J].JAgricFoodChem,2013,61(30):7397-7402.[20]LIYP,TANGX,WUW,etal.TheCtnGgeneencodescarbonicanhy⁃draseinvolvedinmycotoxincitrininbiosynthesisfromMonascusaurantia⁃cus[J].FoodAdditContamPartAChemAnalControlExpoRiskAssess,2015,32(4):577-583.[21]XUEY,KONGCX,SHENW,etal.MethylotrophicyeastPichiapastorisasachassisorganismforpolyketidesynthesisviathefullcitrininbiosyn⁃theticpathway[J].JBiotechnol,2017,242:64-72.[22]LIL,SHAOYC,LIQ,etal.IdentificationofMga1,aG⁃proteinalpha⁃subunitgeneinvolvedinregulatingcitrininandpigmentproductioninMonascusruberM7[J].FEMSMicrobiolLett,2010,308(2):108-114.[23]LIL,HEL,LAIY,etal.CloningandfunctionalanalysisoftheGβgeneMgb1andtheGγgeneMgg1inMonascusruber[J].JMicrobiol,2014,52(1):35-43.[24]SHAOYC,YANGS,ZHANGZW,etal.mrskn7,aputativeresponsereg⁃ulatorgeneofMonascusruberM7,isinvolvedinoxidativestressresponse,development,andmycotoxinproduction[J].Mycologia,2016,108(5):851-859.[25]CHENYF,LIUYB,ZHANGJL,etal.Lackofthehistonemethyltrans⁃ferasegeneAsh2resultsinthelossofcitrininproductioninMonascuspurpureus[J].JFoodProt,2020,83(4):702-709.[26]庄月娥,陈华观.高产莫纳可林K㊁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福建农业科技,2020(1):6-10.551卷2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唐光甫等㊀紫色红曲霉Mrr2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

红曲霉色素及代谢物研究进展

红曲霉色素及代谢物研究进展

红曲霉色素及代谢物研究进展林凤; 李慧敏; 王玉梅; 毛瑞丰【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9(044)012【总页数】4页(P188-191)【关键词】红曲霉; 红曲色素; 代谢产物【作者】林凤; 李慧敏; 王玉梅; 毛瑞丰【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4红曲霉属于子囊菌,能产生耐热的子囊孢子,且红曲霉能在缺氧、高酸和高盐浓度下生存[1]。

红曲霉可用于酿酒(黄酒、果酒和药酒)、制作发酵食品(腐乳、酱菜)、食品着色及保健品等。

红曲产品在亚洲地区广为流传,常见的为由大米发酵制成的红曲米,简称红曲,其被当做功能性食品已有数千年历史[2]。

红曲最初被记载于《饮膳正要》,别名为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等。

《本草纲目》中对其评价为“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

此外,在《本草衍义补遗》、《医林纂要》等中药典籍中也均对红曲有记载。

为研究红曲米中真菌多样性,采用以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导向的真菌鉴定和检测方法对广西不同地区的红曲米进行检测,探究红曲米中真菌的群落种类、数量,获取其多样性信息。

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红曲米:采集于广西大瑶山不同地区。

1.2 试剂和仪器E.Z.N.ATM Mag-Bind Soil DNA Kit试剂盒:OMEGA公司;Qubit 3.0 DNA检测试剂盒:Life公司;2×Taq Master Mix:Vazyme公司;MagicPure Size Selection DNA Beads:TransGen公司。

台式离心机 Thermo Fisher公司;漩涡混合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混匀型干式恒温器深圳拓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电泳仪电源、电泳槽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凝胶成像系统美国UVP公司;Qubit® 3.0荧光计 Invitrogen公司;PCR 仪 BIO-RAD公司;移液器 Eppendorf公司。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应用和优化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应用和优化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应用和优化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CRISPR技术简介 (2)1.2 链霉菌细胞工厂的重要性 (3)1.3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潜力 (4)二、CRISP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 (5)2.1 CRISPR-Cas9系统概述 (6)2.2 基因编辑的基本步骤 (8)2.3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中的应用策略 (9)三、CRISPR技术在链霉菌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 (10)3.1 基因敲除与插入 (11)3.2 基因表达调控 (12)3.3 蛋白质工程与代谢途径优化 (14)四、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优化策略 (15)4.1 代谢途径的强化 (16)4.2 抗性筛选与性状鉴定 (17)4.3 细胞工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18)五、CRISPR技术在链霉菌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20)5.1 抗生素生产优化 (21)5.2 生物燃料生产 (22)5.3 代谢产物的合成 (24)六、挑战与展望 (25)6.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26)6.2 行业发展趋势 (27)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28)七、结论 (29)7.1 CRISPR技术在链霉菌细胞工厂中的重要成果 (30)7.2 对工业生物技术的贡献与影响 (31)一、内容概述CRISPR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高效、精确的特性使得科学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操作,为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特别是将CRISPR技术应用于链霉菌细胞工厂,不仅为抗生素生产、生物燃料合成等工业应用开辟了新途径,还极大地推动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优化和升级。

链霉菌作为一类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生物工程领域理想的宿主。

传统的链霉菌基因编辑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操作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雪梅

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雪梅
[12-13]
研究表明, 橘黄色素 rubropuntatin
和 monascorubrin 对细菌、 酵母和丝状真菌具有抗菌 活性,而且可抑制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热带 念珠菌 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的生长。黄色素 monascin 和 ankaflavin 对小鼠脾脏 T 细胞具有免疫 抑制活性。 除了上述 6 种主要色素以外,近年来科学家们 从红曲代谢产物中陆续分离得到了许多其他色素类 化合物。1992 年,Sato 等[14]首次从红曲霉诱变株中 分离了具有 furanoisophthalide 新骨架的黄色素类化 合物 xanthomonasin A(7)和 xanthomonasin B(8) 。 Akihisa 等
[18]
从 M. kaoliang Iizuka
H. & Lin C. F. 二次诱变株发酵的大米中, 分离得到 了黄色素 monascusone A (15) 、 monascusone B (16) 及已知化合物 FK17-P2b2(17) 。
·102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15]
发现 xanthomonasins A、B 具有较强的
[16]
NO 清除活性。 Izawa 等
研究表明, xanthomonasin
A与B (3∶2) 的混合物对诱变剂 Trp-P-2 (NHOH) 具有较强的抗突变功能。 1996 年,Hossain 等
[17]
从紫色红曲霉 IFO30878
要:红曲霉能产生令人瞩目的许多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monacolins 类化合物、桔霉素及其他聚酮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研究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研究

065000,China)
Abstract:With carbon,ni仃ogen,pH value and fermentation liquid volume in flask as test factors,producing conditions of pigment by Monascus rubber were optimized by L9(35 orthogonal test.Signa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corll powder,maltose and starch ale the better carbons;NaN03,soya powder,NH4C1 ale the better nitrogen;pH3.8,pH5.4,pH7.0 are the better pH values of substrate;and 100 ml/250 ml,125 ml/250 ml,150 ml/250 ml are the better fermentation liquid volumes.Orthogona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A381CID3 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combination for producing Monascu¥rubber pigments,that is to say,maltose as carbon,soya powder as nitrogen,pH3.8 and 150 ml/250 ml fermentation liquid volume in flask ale the optimum con3 29、麦芽糖309、KCl 0.59、K2HP04 lg、
MgS04 O。59、FeS04 0.019、琼脂15~209、蒸馏水 1000ml,pH5.8,250ml三角瓶装100ml,121℃灭菌20min, 分别接种活化好的菌种,置摇床中30℃,200r/min,振 荡培养3 d。

蓝光、氮源对红曲霉生长发育及色素合成的调控研究

蓝光、氮源对红曲霉生长发育及色素合成的调控研究

蓝光、氮源对红曲霉生长发育及色素合成的调控研究赵永霞;谢健;李升;周礼红【摘要】蓝光和氮源对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以及次级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蓝光结合以不同的氮源对红曲霉的生长发育及色素合成的调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菌落观察测量、色价测定、分生孢子和闭囊壳的计数等研究后发现,蓝光对Monascus anka GZU4577的气生菌丝的生长、闭囊壳的生成和色素的产生均有显著抑制,若以硝酸盐为氮源,则抑制效应会显著增强,这表明,在红曲霉中存在"硝酸盐抑制效应";若以铵盐为氮源,则蓝光的抑制效应会相应减弱;但是在氮饥饿状态下,蓝光有利于产生分生孢子,使菌株进入无性生殖循环.因此,研究认为,红曲霉可能存在不同的光反应调控系统,这一结果奠定了红曲霉光调控研究的基础.【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6页(P30-35)【关键词】微生物;红曲霉;蓝光;生长发育;色素【作者】赵永霞;谢健;李升;周礼红【作者单位】茅台学院酿酒工程系,贵州仁怀 564500;遵义医学院遗传教研室,贵州遵义 563000;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5.7;TS261.1;Q93-3蓝光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对于真菌而言,蓝光主要是信息的载体,对它们的生长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真菌通过蓝光受体[1](一种含有核黄素的转录因子)来接收光刺激,不论蓝光带给它们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影响,从进化角度都会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光调控在Neurospora crassa、Aspergillus nidulans、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fumigat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Penicillium sp.和Fusarium sp.都有研究,甚至海洋来源的丝状真菌[2]也有报道,蓝光可以激发Neurospora crassa无性生活循环,影响菌丝体类胡萝卜素的合成[3]、无性孢子的形成以及昼夜节律的方向[4],还影响有性生活循环和原子囊壳的形成,以及其趋光性等不同的生理反应[5]。

柄蓝状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柄蓝状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柄蓝状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张荟蓉;周志义;耿安利【摘要】为了建立以聚乙二醇/氯化钙(PEG/CaCl2)原生质体介导的柄蓝状菌(Talaromyces Stipitatus)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分别从材料选择,真菌菌龄,不同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不同种类配比,酶的浓度,酶解时间及不同再生方式对柄蓝状菌EMM原生质的制备与再生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柄蓝状菌EMM接种生长48 h的菌丝为制备材料,1 mol/L MgSO4作为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在温度为30℃,浓度为50 mg/mL的裂解酶溶液中酶解3 h,得到的原生质体先用再生培养基孵化培养12 h,然后再与PDA培养基混合铺板,以上组合条件下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可达8.73×108/mL,再生率可达17.7%.【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5页(P601-605)【关键词】柄蓝状菌;PEG/CaCl2转化;原生质体;再生条件【作者】张荟蓉;周志义;耿安利【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 999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近年来,丝状真菌在工业酶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

柄蓝状菌EMM是丝状真菌中一株经过诱变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由本实验室自主分离得到,其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产量已经可以达到工业水平[1]。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菌株的特性,转化系统的建立成为其研究的第一步[2]。

相比于其他受体的转化体系,丝状真菌因为存在细胞壁,会导致在转化时外源基因很难进入[3]。

针对丝状真菌的转化方法主要有PEG/CaCl2原生质体转化[4-5],电击转化[6-7],农杆菌介导转化[8-9],基因枪转化[10],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11],其中PEG/CaCl2原生质体转化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现在丝状真菌使用最多的转化方法[12]。

质粒拯救

质粒拯救

REMI 转化体的质粒拯救一、原理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Restriction Enzyme Mediated Integration ,REMI )技术是一种将待转化的DNA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到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中的方法,在真菌中已经发展成为有效的转化和标记突变的方法。

用REMI 技术已经标记和分离出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相关基因。

如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T 小种的产毒素基因Tox1和T 毒素生物合成所需要的直线聚乙酮醇(1inear polyketide)合成酶基因PKS1(Lu et al.1994; Y ang et al . 1996);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日本梨致病型菌株中与AK 毒素产生和致病性必需的2个基因Akt1和Akt2(Tanaka et al . 1999)等。

在稻瘟菌中,利用REMI 技术已克隆了10多个致病相关基因,如Pth11、CUT1、MPG1、CPKA 等(DeZwaan et al ., 1999; Sweigard et al ., 1998; Lau and Hamer, 1998; Xu et al., 1997; Balhadere et al., 1999)。

在稻瘟菌的REMI 转化以获得突变体中,转化用的质粒以随机的方式插入到稻瘟菌的基因组中,这个质粒除了带有一个真核选择标记如潮霉素抗性基因外,仍然具有细菌质粒的复制位点和抗性基因。

拯救就是将此质粒及它所插入位置的侧端序列从基因组中拿出来的过程。

其原理图如下:选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解基因组DNA ,进行DNA 片段的自身环化后,再转化大肠杆菌,包含有细菌质粒的复制位点和抗性基因的环化的DNA 片段就能在抗性平板上长出。

根据所选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选用REMI 转化所用的质粒中有一个酶切位点,且不破坏细菌质粒的复制位点和抗性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在这种策略中被拯救的质粒中带有插入位置一侧的稻瘟菌基因组DNA 序列,如上图中向左的箭头所指;另一种策略是选用REMI 转化所用的质粒中没有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在这种策略中被拯救的质粒中同时带有插或入位置两侧的稻瘟菌基因组DNA序列如上图中向右的箭头所指。

农杆菌介导的紫色红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农杆菌介导的紫色红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构 建 了含 有 5 0多 个转 化 子 的红 曲霉 T D A插 入 突 变体库 。随 机 选取 5 3 .N O株 转化 子 茵株进 行 分 子 验证 和 稳 定
性检 测 , 明 TD A成 功插 入 红 曲 霉基 因组 D A 中 , 证 —N N 开能 稳 定 遗 传 。最 后 , 过 形 态观 察 筛选 出 8株 变 异 较 通
tr u h o tmiig v ro sta se rn a tr n t ssu y. S o e fM o a c s c lu e n PDA r ol ce h o g pi zn a iu rn f ri g fco si hi td p r so n s u ut r d o we ec le t d21 d
6 8
微 生物 学 杂 志 2 1 年 9月第 3 00 o卷 第 5期 J U N LO C O I L G et 2 1 o.0N . O R A FMIR BO O YS p. 0 0V 1 o5 3
农 杆 菌 介 导 的紫 色 红 曲霉 遗 传 转 化 体 系 的建 立 和 优 化
蔡 琪敏 ,蒋冬 花 ,嵇 豪 , 丽精 蓝
( 浙江 师 范大 学 化 学 与 生命 科 学 学 院 , 江 金 华 浙 3 10 ) 20 4


通 过优 化 各 种 转 化 因 素 , 立 了根 癌 农 杆 茵 ( go a t im tm f c n ) 导 红 曲 霉 ( n su ) 高 建 A rb c r u e i s 介 eu ae Mo acs 的
Ab ta t A hg —f cieA rb c r m u f c n A )me itdMo acst n fr t nsse a s bi e src ihe e t g oa t i tmeai s( t 一 dae n su a s mai ytm w set l h d v eu e r o o a s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红曲色素液态发酵条件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红曲色素液态发酵条件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红曲色素液态发酵条件
游玟娟;鄢东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1(036)008
【摘要】为了提高红曲色素的产量,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红曲霉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显著因素及水平,分别为:温度30℃,转速180 r/min,接种量6%.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采用Minitab15.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红曲色素色价Y=122.9+3.98X1+4.55 X3-4.37 X12-5.57 X32+3.65 X1 X2-10.9 X1 X3.并获得了最优条件:温度为30℃,转速为181 r/min,接种量为6.8%,红曲色素色价的预测结果为123.8 U/mL.实验验证实际色价为(123.4±0.5)U/mL(n=3).比未优化前产量提高了37.8%.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游玟娟;鄢东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4;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紫色红曲霉FBKL3.0018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条件的优化研究 [J], 王艳;邱树毅;王啸;胡娜;唐佳代;吴鑫颖
2.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优化 [J], 张锐
3.红曲霉液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培养基的优化 [J], 张庆庆;张帝;汤文晶;杨超
4.基于响应面的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J], 王芳慧;张静;王昌禄;李贞景;杨华;刘欢欢
5.响应曲面法优化菌丝体中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 [J], 温拥军;兰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菌丝体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菌丝体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科 学 院创新 中心 实验室 提供 。
1 1 1 红 曲菌丝 体制备 . .
响应 面 优 化 法 , 响 应 曲 面 法 ( R so s 即 ep ne
将 活化斜 面 接种 至 三 角 瓶 中( 0 ) 温 度 5 0m1 ,
2 =, 速 10 rm n 发 酵 培 养 1 , 滤 菌 丝 8c 转 I 6 / i , 0d 过
辽宁农业科学
2 l ( )2 2 0 l 1 :O一 4
Li o i g Ag i u t r l S i nc s a n n rc lu a c e e
文 章 编 号 :0 2—1 2 ( 0 1 叭 一 0 0— 5 10 78 21 ) 02 0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菌丝体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为了探 索各 种影 响 因素 的 变化 规 律 , 先 进 首
价 的三个 主 因 素 进 行 了 单 因 素 试 验 ( 剂 纯 度 、 溶 浸 提时 间 、 提 温 度 ) 然 后 以 色 价 值 为 响应 指 浸 , 标, 通过 响应 面 法 ( B 优 化 , 到 了 最 佳 的 提 B D) 得
通 过对过 程 的 回归 拟合 和 响 应 曲 面 、 高线 的绘 等
制 、 方 便 地 求 出 相 应 于 各 因 素 水 平 的 响 应 可
值 。在 各 因素水 平 的响 应 值 基 础上 , 以计 算 可 出预测 响 应 最 优 值 以 及 相 应 的 因素 变 量 。B x o— B h k n简称 B D, 是 响 应 面 优 化 法 常 用 的实 en e B 也
体, 8 于 0℃烘 箱 中 , 2h至 干 。 约
1 1 2 色素 色价 的 测 定 方 法 。.

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

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

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V)缩略词表 (VIII)1. 前言综述 (1)1.1 核盘菌的危害及其防治 (1)1.1.1 核盘菌的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1)1.1.2 作物菌核病的防治研究 (1)1.2 植物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 (5)1.2.1 植物天然的的物理及生理生化防卫屏障 (5)1.2.2 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 (6)1.2.3 植物的后天免疫系统 (10)1.2.4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 (13)1.2.5 不同类型植物病原菌的侵染策略以及互作方式 (14)1.2.6 核盘菌的侵染策略 (16)1.3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 (19)1.3.1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9)1.3.2基因的超标达、敲除和沉默 (20)1.3.3 蛋白质的定位 (24)1.4 Integrin以及Integrin–like基因的研究进展 (26)1.4.1 整联蛋白的结构 (27)1.4.2 整联蛋白的信号传导 (29)1.4.3整联蛋白在微生物中的生物学功能 (30)1.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2. 材料与方法 (33)2.1 菌株及植物材料 (33)2.2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3 核酸的实验操作 (34)2.3.1 DNA的提取 (34)2.3.2 质粒的提取 (34)2.3.3 总RNA的提取 (35)2.3.4 RT和Real–Time PCR (35)2.3.5 Northern blot (36)2.4 蛋白质的实验操作 (37)2.4.1 SSITL的原核表达 (37)2.4.2 抗体血清的制备、效价(ELISA)以及特异性(Western blot)的检测 (37)2.4.3 SSITL的免疫胶体金亚细胞定位 (39)2.4.4 核盘菌侵染洋葱表皮过程中SSITL的免疫荧光定位 (40)2.5 相关载体的构建 (40)2.6 ATMT介导的真菌和植物转化 (41)2.7 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43)2.7.1 生长速度、致病力、菌丝顶端分支以及菌落形态的观察 (43)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7.2 菌核的培养、大小及重量的测定和菌核萌发的研究 (43)2.7.3 核盘菌产草酸能力的测定 (44)2.7.4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叶片过程的观察 (45)2.8 SSITL与植物诱导抗性的关系 (45)2.8.1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过程中SSITL基因的表达情况 (45)2.8.2 核盘菌侵侵染拟南芥过程中拟南芥局部抗性的动态变化 (45)2.8.3 核盘菌侵侵染拟南芥过程中拟南芥系统抗性的动态变化 (46)2.8.4 SSITL在植物中表达对植物的抗病性的影响 (46)3. 结果与分析 (47)3.1 SSIT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7)3.1.1 SSITL的序列分析 (47)3.1.2 SSITL蛋白的同源比对分析及高级结构预测 (49)3.2 SSITL对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3)3.2.1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 (53)3.2.2 SSITL基因沉默对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3)3.3 SSITL抗体的制备以及免疫胶体金亚细胞定位 (61)3.3.1 SSITL的原核诱导表达 (61)3.3.2 抗血清效价以及特异性测定 (63)3.3.3 SSIT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63)3.4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与植物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67)3.4.1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时,SSITL基因的表达情况 (67)3.4.2 核盘菌SSITL对拟南芥局部防卫反应的影响 (68)3.4.3 核盘菌SSITL对拟南芥系统防卫反应的影响 (70)3.4.4 SSITL在寄主植物中瞬时表达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74)3.4.5 SSITL在寄主植物中组成型表达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79)3.4.6 SSITL的表达对烟草的影响 (81)4. 讨论 (83)4.1 SSITL基因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讨 (83)4.1.1 SSITL基因的序列分析 (83)4.1.2 SSITL基因的功能分析 (85)4.2 SSITL参与抑制植物诱导抗性 (87)4.2.1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侵染过程中被诱导表达 (88)4.2.2 SSITL参与抑制植物的局部抗性 (88)4.2.3 SSITL参与抑制植物的系统抗性 (89)4.2.4 SSITL基因在植物中表达后,植物的抗性受到抑制 (90)4.3 研究SSITL的互作蛋白以及作用机理 (90)4.4 结论与展望 (92)5. 参考文献 (94)附录: (116)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21)致 谢 (122)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摘 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于子囊菌门,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典型的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

基因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作业11:RNA干涉(RMAi)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 是指转基因植物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的遗传现象,是近十多年来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后生遗传现象.基因沉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位置效应引起的基因沉默和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

其中,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又可以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ranseript ional genesilencing, TCS)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CS). 前者通常与DN甲基化有关,表现为anRVI不能正常合成,造成基因失活。

后者虽能合成aRV,但随后被降解而不能积累,并同时诱导与外源基因同源的内源性基因沉默。

许多研究表明,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是引起基因沉默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的深入探讨,人们能够利用它有目的使特定基因降低表达或不表达。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

尤其是马铃薯直链淀粉,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马铃薯栽培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总淀粉含量的17%,因此,培育高直链淀粉品种对于扩大马铃薯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其经济价值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nce, RMAI) ,以淀粉分支酶(StarchBranching Enzyme, SBE) 基因sbe A和sbe B为靶标进行同时干扰,以期待选有出马铃薯高直链淀粉的新品系,在生产上有其积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

2:实验技术路线1:克隆到淀粉分支酶(SBE) 基因: sbe A和sbe B的部分片段。

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sbe A 序列大小为1510该序列与G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克隆的she B序列大小为3020,该序列与G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MI介导红曲霉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作者:周礼红,陈平,赵永霞,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8期周礼红,陈平,赵永霞,荆雯雯,李祝,葛永仪(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摘要:为了构建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REMI)技术介导的红曲霉(Monascus anka)遗传转化系统,以潮霉素B作为抗性筛选标记,pBC-Hygro、pCB1003、pAN7-1作为转化质粒,采用REMI技术转化红曲霉。

结果表明,用REMI技术介导红曲霉转化时,质粒pBC-Hygro和pCB1003适合于红曲霉的转化。

环状质粒与线性质粒的转化率无显著差别;在用REMI技术介导转化时添加酶切缓冲液不利于转化;原生质体浓度为1×107~1×108个/mL时,每微克质粒可获得的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为2800~3200个;HindⅢ介导转化时的最佳酶用量为105~120U;在质粒用量为8μg/100μL时转化率最高。

关键词:红曲霉(Monascus anka);遗传转化;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REMI)中图分类号:Q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4129-05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Restriction enzyme-mediatedDNA integration,REMI)技术是将DNA转化进入真核细胞,并产生非同源整合的一种方法。

REMI的非同源整合机理与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相关[1-4],整合的过程[5]可简单归结为三步:首先在转化过程中使线性化DNA的酶随线性化DNA进入核内;第二,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识别位点酶切宿主染色体DNA;第三,染色体DNA和转化片段在体内互补末端连接产生非同源整合事件。

1991年Schiestl等[6]首次将REMI技术应用于极易同源整合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

Kuspa等[7]首先将REMI技术应用于Dictyosteliumdiscoidium克隆发育基因,构建了REMI-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8,9],并克隆了很多发育基因,使发育途径的研究变得更加容易。

应用该方法已分离到几个植物致病真菌的毒力因子[5]。

REMI技术还成功应用于子囊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10]和玉米致病真菌Ustilagomaydis[11]、Aspergillusnidulans[12]的遗传互补分析,以及启动子捕获等。

研究探讨了不同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红曲霉的能力,以及酶切缓冲液和不同质粒对转化率的影响,同时优化了酶的用量、受体细胞浓度等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株、质粒与培养基菌株M7577是野生型红曲霉(Monascusanka),由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分离、保存。

用于遗传转化的质粒pBC-Hygro由法国Silar教授惠赠,该质粒携带潮霉素B抗性基因(hph)[13],是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

质粒pAN7-1[14]带有来自A.nidulans的gpd基因的启动子和trpC基因[15]的终止子。

用HphⅠ酶切质粒pAN52-1,用T4DNA聚合酶补平末端,再用BamHⅠ酶切得到1.1kbhph基因片段(hph基因缺失了不影响酶功能的前3个密码子)[16],与A.nidulans带有起始密码子ATG的gpd基因5′端融合;hph基因下游密码子区域与A.nidulanstrpC基因末端区域的HphⅠ-BamHⅠ片段融合,克隆到质粒pAN52-1(克隆前先用NcoⅠ酶切pAN52-1,用T4DNA聚合酶补平末端,再用BamHI酶切)上构建得到pAN7-1。

质粒pCB1003带有来自pCSN43[17]的2.4kbSalⅠ片段(含有潮霉素B抗性基因hph和来自A.nidulans的trpC启动子和终止子),通过单个碱基的改良消除了hph基因中的4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EcoRⅠ(GAGTTC)、PstⅠ(CTGGAG)、SstⅡ(CCGCGC)和BamHI(GGTTCC),但hp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未变。

通过PCR技术消除trpC终止子,获得了1.4kb的片段,并在片段两端引入EcoRⅠ、SalⅠ和HpaⅠ位点,最后通过EcoRⅠ位点亚克隆到pUC19构建得到pCB1003。

菌丝生长的CM培养基和产孢培养基按文献[18]配制,原生质体再生液体和固体培养基是分别于CM液体和琼脂糖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终浓度为0.6mol/L;复苏液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蔗糖,终浓度为0.6mol/L。

1.1.2药品与试剂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和pfuDNA聚合酶为Fermentas公司产品,Cellulase、Lysingenzyme购于Sigma公司,Snailase购于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琼脂糖购于Biowest公司,质粒中量制备试剂盒为德国Qiagen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

电击转化缓冲液Ⅰ含有10mmol/LTris-HCl(pH7.5)、600mmol/L蔗糖、1mmol/LLiAc,用于不含聚乙二醇4000的原生质体电击转化;电击转化缓冲液Ⅱ含有10mmol/LTris-HCl(pH7.5)、600mmol/L蔗糖、1mmol/LLiAc、300g/L聚乙二醇4000,用于含聚乙二醇4000的原生质体电击转化;电击转化缓冲液Ⅲ含有10mmol/LTris-HCl(pH7.5)、270mmol/L蔗糖、1mmol/LLiAc,用于萌发孢子的电击转化。

STC溶液含有1mol/L山梨醇、50mmol/LTris-HCl(pH8.0)、50mmol/LCaCl2,PTC溶液含有400g/L聚乙二醇4000、50mmol/LTris-HCl(pH8.0)、50mmol/LCaCl2。

1.2方法1.2.1原生质体的制备参考文献[19]。

菌株M7577在产孢培养基上于30℃培养7~10d,收集孢子并制备成均一的浓度为1×108~1×109个/mL的孢子悬液。

取200μL孢子悬液涂布于铺有玻璃纸的PDA平板上,于30℃培养30h,收集菌丝体,用1mol/LMgSO4溶液洗1次。

约300mg菌丝体加30mL裂解酶液,于30℃以60r/min酶解2~3h,过滤,滤液于4℃、以3200r/min离心10min。

弃上清,用1.2mol/L预冷的山梨醇溶液洗原生质体沉淀2次,分为2份。

一份重悬于1.2mol/L预冷的山梨醇溶液中,一份用预冷的STC溶液洗1次。

两份样品均置于冰浴备用。

1.2.2质粒的线性化用HindⅢ酶切线性化质粒pBC-Hygro。

酶切反应体系:36μL10×EnzymeBuffer,20μgpBC-Hygro,12μL10U/μLHindⅢ,加ddH2O至360μL,置于37℃水浴2~4h,于65℃水浴反应15min,停止反应,然后分为2份,一份备用,称为质粒A液;另一份用苯酚-氯仿抽提纯化,然后溶解于无菌去离子水,称为质粒B液。

1.2.3REMI技术的转化方法参考文献[20]。

用预冷的STC溶液洗原生质体并再重悬,浓度调整至5×107个/mL。

取100μL转化用原生质体液,加入1μg环状质粒pBC-Hygro,轻轻吹吸混匀;分别加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 30~190U,冰浴30min,加1mLPTC,于室温静置40~60min,涂布于含有120μg/mL潮霉素B的再生琼脂糖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每个平板涂布200μL转化液。

于30℃暗培养4~5d,统计转化子数。

1.2.4最适质粒的选择采用3个启动子序列来源不同的环状质粒pBC-Hygro、pCB1003、pAN7-1,用量为75或105U的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SacⅠ、BamHⅠ,将1μg不同质粒和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加到100μL5×107个/mL原生质体中,对红曲霉进行转化试验,以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为指标评价和筛选适合转化红曲霉的质粒。

1.2.5最适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选择7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为转化质粒,其中平末端酶有SmaⅠ和HpaⅠ,5′端突出末端酶有HindⅢ、SalⅠ和EcoRⅠ,3′端突出末端酶有KpnⅠ、SacⅠ,向100μL5×106个/mL原生质体液中加入1μg线性或环状质粒pBC-Hygro和75U限制性内切酶进行转化试验,以不加酶处理的作对照,以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为指标评价和筛选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

1.2.6酶切缓冲液对转化的影响试验有7种试验方案,100μL原生质体液中,①加质粒A液和105UHindⅢ,②加质粒B液、105UHindⅢ和10×酶切缓冲液,③加质粒B液和105UHindⅢ,④加环状质粒、105UHindⅢ和10×酶切缓冲液,⑤加环状质粒和105UHindⅢ,⑥加质粒B液,⑦加环状质粒作为对照。

然后轻轻吹吸混匀,冰浴30min,加1mLPTC溶液,于室温静置40~60min。

取转化液涂布于含有120μg/mL潮霉素B的再生琼脂糖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每个平板涂布200μL,于30℃暗培养4~5d,统计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

1.2.7最适原生质体浓度的选择将8μg质粒pBC-Hygro和105U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分别加入100μL浓度分别为1.0×106、5.0×106、1.0×107、5.0×107、1.0×108、1.5×108个/mL原生质体中进行转化试验。

以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为指标确定适合转化的红曲霉原生质体浓度。

1.2.8最适HindⅢ用量的选择在100μL含有8μg环状质粒pBC-Hygro的5×107个/mL原生质体中分别加入0、30、45、60、75、90、105、120、135、150、190UHindⅢ进行转化试验。

以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为指标确定最适合转化的HindⅢ用量。

1.2.9最适质粒用量的选择在100μL含有100UHindⅢ的5×107个/mL原生质体中分别加入1、2、4、8、16μg质粒pBC-Hygro进行转化试验。

以潮霉素B抗性转化子数为指标确定最适合红曲霉转化的质粒用量。

2结果与分析2.1最适质粒的选择结果为了探讨不同构建方法得到的质粒对红曲霉转化的影响,试验中用了3个启动子序列来源不同的质粒进行转化(质粒均未线性化),试验中环状质粒用量为1μg,原生质体浓度为5×107个/mL。

由表1可知,质粒pBC-Hygro对红曲霉的转化率非常高,转化子达(2679±8)个/μg;pCB1003次之;pAN7-1的转化率最差,仅为15~41个/μ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