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泾河油田长7—长8古流向及沉积相分析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沉积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沉积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沉积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摘要:以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结合野外剖面露头、岩心描述、岩石薄片、物性资料、钻测井资料,对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油气地质意义。

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粒度普遍较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不高;物性差,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相和深水浊积扇相。

深湖相中发育巨厚层灰黑色泥岩和油页岩,富含有机质,既是优质的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

而深湖区广泛分布的浊积扇砂体,与烃源岩呈指状接触,优先捕获油气而成藏,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关键词:长7;沉积相;合水地区;鄂尔多斯盆地0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大陆中部,面积约37×104km2,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1]。

合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在区域构造上属于伊陕斜坡西南部[2]。

近年来,随着油气成藏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相继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油田,尤其是2001年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获得重大突破以后,合水地区的勘探潜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前人对该区的研究重点层位往往集中于辫状河砂体比较发育的长6和长8储层[3],而以湖相泥质沉积为主的长7油层组,一向被地质家视为油气勘探的禁区,研究甚少。

然而,近年来的油气勘探表明,与深湖相油页岩共生的长7浊积岩具有先天性优越的成藏条件,同样可以形成规模比较大油气藏,这在陇东地区油气勘探中已得到证实。

因此,开展长7油层组沉积相研究,深入分析沉积相与油气地质之间的关系,对合水地区长7油藏开发方案的制定和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储集体岩石学特征研究区长7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

通过对42口井283个样品分析,长7砂岩碎屑组分特征为:石英平均含量为38.8%,长石平均含量为25%,岩屑平均含量为18%。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标志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标志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标志分析沉积相标志是正确划分沉积相的直接证据,具体有沉积学标志、古生物化石标志、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等,这些标志是各种水动力条件存在的证据,也是研究沉积相特征进行相分析的重要内容。

标签:沉积相;沉积构造;古生物;测井相;地球化学引言沉积岩及其所处的沉积环境为沉积相,在地层划分方案基础上,通过相标志分析,典型钻井取心段沉积微相发育特征,从而总结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

在沉积岩颜色、岩性、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地球物理测井和沉积地球化学等领域会记录下各种水动力条件的痕迹。

因此,这些特征就是反映了沉积相的标志。

一、颜色及岩性标志通过对野外钻井岩心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发育灰色-深灰色细砂岩,夹黑色泥岩,沉积物颜色较深,主要的沉积环境是水下还原环境。

二、结构特征碎屑岩的结构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具体地说,包括碎屑颗粒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孔隙的结构以及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等,它们是各种沉积条件的综合反映。

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分选、磨圆都不是特别好,结构成熟度中等,主要发育孔隙式胶结。

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概率曲线大体呈现为两段式以及三段式。

跳跃次总体与悬浮次总体相结合的为两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其中跳跃组分占比相对较常见。

依据水动力和分选性都较好的特点,表明其主要为河道沉积。

滚动次总体、悬浮次总体以及跳跃次总体相结合的为三段式粒度概率曲线,跳跃组分相对较常见。

依据水动力相对较差的特点,表明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依据黄陵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颗粒粒级分布图可知研究区常见细砂岩,紧接着中粒砂岩也比较常见,粗砂和粉砂占比较少。

长8油层组可分两个层段长81和长82,常见细砂岩,紧接着中砂岩及粉砂岩也较为常见,二者粒度大致相当,其中长81粒度略较长82略粗。

三、沉积构造特征黄陵地区长8地区常见平行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冲刷面滑塌变形等沉积构造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

[ 键 词 ]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延 长 组 长 8油层 组 ; 沉 积体 系 ; 三 角 洲 ; 滩 坝 ; 湖 岸 线 关 [ 图分 类 号 ]TE 2 . 中 l13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O 2 2 0 3 6 文 0 0 7 2 2 l )O —0 1 —0
特征 、沉 积相 展 布及 其演 化等 方 面人手 ,提 出了长 8 层滨 浅湖 滩坝沉 积模 式 和 长 8 油 油层 三 角洲 沉 积
模 式 ,并 明确 了汇水 区 。该 认 识对 长 8油层 组下 一 步石 油勘探 有 重要 的指导 意义 。
1 层 序 划 分
整个延 长组属 于一 个二级层 序 ,可进 一步划分 为 5 三级 层序 ( 1 ,长 8 个 。 图 ) 油层 组整体处 于二 级层 序首次 洪泛面 ( 9 长 油层顶 部) 和最 大洪泛 面 ( 7 油 层下 部)之 间 ,为水 进体 系域 。同时跨 2个 三级 长 。
石油天然 气学报
21 年 2 02 月
第3卷 4
第2 期
J u n lo l n sT c n l g F b 2 1 V 1 3 No 2 o r a fOi a d Ga e h o o y e .0 2 o. 4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延 长 组 长 8油 层 组 沉 积 及 其 演
21 02年 2月
部 阴山古 陆和两 北缘 阿拉 善 古陆 、南 部 的祁 连 一 秦岭 古陆 及两 南陇 西 古 陆 等 ,同 时盆 地 内水 系
比较 发 育 , 造 成 了 盆 地 的 沉 积 岩 石 类 型 、矿 物
地 质 年代
积模式和长 8 油 层 三 角 洲 沉积 模 式 ;通 过 分 析 湖 平 面 的 变 化 对 湖 岸 线 迁 移 带 的控 制 ,认 为 长 8 油 层 和 长 8 。油 层 之 间 存 在 沉 积 体 系 转换 面 ,解 释 了长 8油 层 组 沉 积 中期 广 泛 发 育 煤 层 、煤 线 及 植 物 根 系 的原 因。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特征刘化清;李相博;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摘要】通过对地震、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延长组下部长8沉积时期鄂尔多斯湖盆可能不具有明显的"南陡北缓"的古地貌特征,也可能不存在大面积分布的半深湖—深湖环境。

长8期湖盆古地形较为平坦,坡降不足0.1°或2m/km,气候较为干旱,湖泊水体为微咸水,水深小于10 m。

具有如下特征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为此时盆地的主体沉积类型:1)砂岩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2)三角洲前缘延伸范围大(80~100 km),并频繁暴露;3)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支河道沉积成因;4)河口坝和重力流沉积不发育;5)吉尔伯特型三角洲具有的顶积、前积和底积三元结构在长8不发育。

盆地南北古地形之间的显著差异出现在长8之后的长7早期,受印支运动及与盆地西南边缘毗邻的西秦岭强烈造山活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不对称挠曲变形,从而形成"南陡北缓"的盆地古地貌格局。

从长7开始至晚三叠世末,盆内坡折带普遍发育,具有顶积、前积和底积三元结构的吉尔伯特型三角洲也就成为盆地内部最主要的沉积类型之一。

%Data of seismic and bore hole show that the palaeotopography of the Triassic Chang 8,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was possibly not "steep to the south while gentle to the north" style as the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and large areas of bathyal or abyssal areas were also impossible in this age.The bed form of the lake was very gentle on the basin scale with the slope angle no more than 0.1°,or 2 m/km.The climate was possibly a little dry and the mildly brackish water with depth no more than 10m was the dominant media of the sediments.Vertical or high angel burrows and root systems,coal seams or coaly mudstones and plant fossils ofNeocalamites are commonly inclusions either at the edge or in the center of the basin.Shallow lacustrine delta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were well developed in this basin at that time: 1) detrital components mostly medium-fine graded lithic arkose and feldspathic litharenite,2)wide delta front with 80~100 km in length and uncovered frequently to the air,3)sandstones mainly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deposits,4)mouthbar and the gravity flow deposits being infrequent,5)topsets,foresets and bottomsets of the Gilbert Delta not developed. Obvious difference of the slopes of the southern part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asin emerged in the early Chang 7,tightly following the Chang 8 in age.Triggered by the early Indosinian movement and the uplift of the west Qinling Mountains at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the base of this basin was bended over unsymmetrically and the palaeotopography of the "steep to the south while gentle to the north"was generated.And from this time(Chang 7) to the end of the late Triassic slope-breaks and deltas with three elements of topsets,foresets and bottomsets we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basin.【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10页(P1086-1095)【关键词】古地貌;浅水湖泊三角洲;长8油层组;延长组;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刘化清;李相博;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自鄂尔多斯盆地开展石油勘探工作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初在陇东西峰地区延长组发现亿吨级大油田以来,我国学者在长8油层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有效指导和推动了该层系的后续勘探生产。

泾河油田长 8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泾河油田长 8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泾河油田长 8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罗凯【摘要】通过录井、钻井、地震剖面等资料对泾河油田长8疏导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区存在砂体、断裂等基本疏导要素.通过连井剖面和录井资料对优质烃源岩、储集砂体和断裂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泾河油田长8成藏主控因素是:顶生下储式成藏模式,断裂是主要疏导体,断裂带附近区域的砂体规模大小决定了储集体的规模大小.%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ng-8 transloca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of mud log ,drilling and seismic section ,this paper obtains major translocating factors such as sand bodies and breakage in the zone .By studying re-lations among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reservoir sand and break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data of connected wells profiles and mud lo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ang-8 reservoir is a terminal storage type accumulation model .The breakage is the major translocating channel .The sandbody size nearby fault zone decides the size of reservoir body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28)003【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泾河油田;油层;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作者】罗凯【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1泾河油田位于陕西省彬县、长武和甘肃省宁县、灵台等县内,面积3 011.8Km2。

断层识别技术在泾河油田长8层断缝体油藏的应用

断层识别技术在泾河油田长8层断缝体油藏的应用

断层识别技术在泾河油田长8层断缝体油藏的应用摘要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逐渐转向非常规油气藏,在大量地震数据中识别断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相干、曲率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多尺度裂缝发育是区别于盆内致密油最大特征之一,也是影响鄂南致密油油井产能的关键,成为该区油气高产富集规律的主导因素之一。

为进一步刻画断裂分布范围,寻找有利储层,本文利用基于倾角导向的能量比和最大曲率属性刻画断裂分布范围,实现了一套适用于该区长8层的断层识别方法。

关键词:断层识别;基于倾角导向的能量比属性;最大曲率1 前言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储层、裂缝、含油性”三大强非均质性导致特殊的盆缘地质背景,其中,长8油层平均渗透率小于0.3mD,是典型的致密油藏,在沉积上属于陡坡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体系。

泾河油田主要围绕长8断缝体、裂缝+孔隙型油藏开展研究工作,断缝体油藏是由断裂、伴生脆性破碎带及被其改造过的致密低渗砂岩共同构成的储集体,其上部及侧向均有非渗透泥质岩、致密层等封挡。

断缝有效沟通源岩,石油可沿断裂垂向或侧向运移进入高渗的断缝体,在上覆油页岩、泥岩等盖层封堵以及侧向泥岩、致密砂岩遮挡下,形成断缝体油藏。

断缝体油藏具有“三元控富、早断后聚再调”富集模式,原生岩性油藏是断缝体后期调整及改造成藏的物质基础,后期裂缝化程度控制断缝体调整成藏规模及富集程度,局部构造影响油气运移、调整方向及有利富集部位。

因此,发展和应用致密油藏精细描述关键技术,提高多尺度裂缝及含油非均质性描述精度尤其重要。

本文以泾河油田三维地震资料为研究区,利用基于倾角导向的能量比和最大曲率属性实现对泾河油田长8储层断裂的刻画。

2 基于倾角导向的能量比属性断层和裂缝精确识别不仅是油气成藏初期评价的关键,也是断层封闭性分析和储层完整性研究的关键。

前人通过研究提出诸多技术以提高地震数据的显示质量。

在石油工业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地震属性,它使解释人员能够更清楚地识别微妙的构造细节,并在地震数据分辨率以下揭示构造趋势。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 8储层特征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8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度平均值为11.7%,渗透率为0.56mD,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

通过对长8油层组储层铸体薄片的观察,明确了该区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等破坏性成岩作用,同时溶蚀作用的发生改善了储层物性。

关键字:低孔低渗成岩作用孔隙鄂尔多斯低渗透油气藏在全世界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1]。

我国每年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都属于低渗透油层,在新增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4],也是目前我国石油勘探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研究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5]。

鄂尔多斯盆地在我国各大沉积盆地中居第二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铀等矿产资源在盆地中十分富集。

1 储层基本特征1.1岩石学特征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储层中岩石中杂基含量最高值8%,因而其大类属于纯净砂岩。

岩石碎屑中石英含量最高,平均为48.55%,最高可达68%;其次为岩屑含量约为19%~50%,平均为36.04%;长石含量最低,平均仅为15.4%,最大含量不超过23%。

进而将石英、长石和岩屑三端元的含量在砂岩成分三角图上投点可得:岩石类型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占到总样品数的91.4%,其次为少量的岩屑砂岩。

统计显示,长8油层组砂岩颗粒以细粒为主,少量为极细粒。

填隙物以方1解石、硅质、白云石和自生粘土矿物等胶结物以及粘土等杂基等为主,平均含量为12.3%,其中粘土杂基含量1~8%,平均为2.37%。

胶结物中方解石胶结物含量最高,一般不超过18%,平均为7.26%;其次为硅质胶结物,含量在0~3%之间,平均含量为1.09%。

此外,高岭石胶结物含量在0~4%之间,平均值为0.45%,绿泥石膜平均含量0.34%,最高不超过2%。

油层组砂岩的风化程度中等-轻,分选中等-好,磨圆以次棱角-研究区长81棱角状为主,孔隙式胶结为主,颗粒间以点-线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主要是孔隙式和薄膜式。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双坡折带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双坡折带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吴城子乡—太平—桐川一带 为长8油层组坡折带砂岩发育区, 同时研究区存在双坡折带: 镇135井—镇356井一带为第 一坡折带,相对较宽; 镇276井—镇288井一带为第 二坡折带,相对较窄; 第一坡折带位置恰好与枯水 期湖岸线位置重合,从侧面印证 了坡折带的存在: 第一坡折带地形较陡,湖岸 线下降至该位置后在平面上不再 发生大的摆动而稳定在坡折带附 近。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 双坡折带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1 研究区位置
镇原地区位于鄂尔
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 油层组沉积时期鄂尔多 斯盆地主要发育三角洲 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岩相古地理格局 及镇原地区位置
物源特征:
长8沉积期主要受西部及西南部物源控制。
镇101 镇339 镇412
镇101 镇339 镇412 镇288 镇295
镇原地区长81层序地层格架中砂体的分布模式
枯水期,湖平面下降至第一坡折带,砂 体在附近堆积,可能受波浪和沿岸流改造而 沿湖岸线分布。
波浪
沿岸流
镇原长8油层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图
8 结论
(1)长8沉积期,镇原地区吴城子乡—太平—桐川一带 存在两个明显的坡折带,第一坡折带以西及以南区域地形 平缓,主要发育一套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第一坡折带 以东、以北区域地形变陡,主要发育正常三角洲和重力流 沉积;
(2)镇原地区长8沉积期坡折带主要受基底断裂活动控 制,第一坡折带决定了枯水期最低湖岸线位置; (3)湖平面升降和坡折带位置控制了砂体的时空分布, 洪水期,砂体主要发育在第一坡折带上部,枯水期砂体主 要发育在双坡折带之间的中部斜坡带,下部斜坡带在任何 时候都不利于砂体发育。
镇原长8油层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图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相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相研究

149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相研究郭伟鹏(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陕西 西安 716000)摘 要:A 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大型岩性气藏之一,其中,位于该气田某方位的盒8段是该气田天然气的主要储气层。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气田盒8段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盒8段时期是一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河道宽10km~15km,在河道交汇处,连片宽度最长为30km~40km,厚度20m~30m。

心滩砂体宽度未发现显著规律,往往3km~7km,沿河道延伸5km~9km,最长延伸在11km 以上;单砂层厚度可达10m 及以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相中图分类号:TE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1-0149-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郭伟鹏,男,生于1983年,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天然气勘探开发。

A 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大型岩性气藏之一,该气田中的盒8段是主力产气层之一,由于其在天然气产层中的重要意义,以往有众多学者对其展开沉积相的研究。

1 区域构造鄂尔多斯盆地以太古界和早远古界的变质结晶作为基底,经过多年的发育与沉积,形成新生界地层,属于典型的克拉通盆地。

在该类盆地的基地上,第一次沉积底层是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

在中一晚奥陶世的时候,该盆地地壳抬升,造成部分底层的缺失,据推断,间断时间大概为1.3亿年。

在印支期之前,该区沉积基底自西向东倾斜;在印支期,该区地层的构造应力出现西强东弱的特征,受力出现不平衡,造成盆地东部开始慢慢上升;到了燕山运动时期,该区盆地受到的南北向的左行剪切力和纵向压力较大,地层构造发生巨大的形态变化,进一步加剧了隆起作用,造成盆地东部出现大幅度的抬升,盆地彻底变为向西倾斜,这时候,盆地内部出现大量西倾的单斜构造。

在喜马拉雅时期,该区盆地再次出现西南方向的抬升,进而形成如今的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 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的周长区致密油含量十分丰富,有着较大的勘探价值。

但是目前我国对周厂区储层特征的认识并不充分,所以在钻探是存在较强的盲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致密油储层勘探的效果。

另外,致密油的开采本身难度较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开采需深入分析其油储层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此来为后续的开采提供指导。

基于此,本文从周长区长7储层岩石学特征入手,首先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最后探究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希望可以借此给周长区勘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周长区;致密油;特征致密油是石油领域的热点,近几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般而言,致密油游离或吸附在生油岩中,没有大规模的长距离移运而形成的石油聚集,油源条件相对较好。

鄂尔多斯盆地的周长区长7储层的致密油资源十分丰富,有着较大的勘探和开发潜力。

但是致密油储层存在低孔低渗的问题,其成藏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开采的难度极大。

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细致的分析油储层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勘探和开采奠定基础。

1储层岩石学特征周长区位于陕西省的吴起镇,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因此油藏主要为岩性油藏。

经过早期的研究和勘探,鄂尔多斯盆地在三叠纪早期开始周边抬升,形成了大型的咸水湖泊。

周长区长7储层的岩石主要为块状细粒的长石砂岩,颜色主要为灰褐色。

周长区长7储层岩石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08-0.26毫米,其孔隙为胶结类型。

从岩石的组成来看,其中碎屑约80%为长石。

石英含量为20%左右。

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周长区长7储层岩心铸体薄片的总面孔率平均为4.5%,孔隙的类型为粒间孔,另外还有沸石溶孔和长石溶孔。

为进一步探究其孔隙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压汞实验,得出其平均孔径为25.31微米,平均喉道直径为0.73微米,因此其属于小孔细喉型。

周长区长7储层的组排驱压力的平均值为3.812MPa,孔喉中值半径的平均值为0.023微米,分选系数的平均值为1.792,最大汞饱和度的平均值为86.312%,退汞效率的平均值为30.98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时保宏;郑飞;张艳;黄静;张雷【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不但沉积了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而且还发育一定规模的储层。

对储层所处沉积环境、储层特征、成岩相及生、储、盖组合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7储层烃源条件优越,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半深湖-深湖相浊积岩,岩石类型以低成分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8.45%,渗透率平均0.12×10-3μm2,属超低孔低渗储层;发育5种成岩相类型。

最有利成岩相为胶结作用-微孔粒间孔和溶蚀作用-溶孔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有限;储层物性最差的为压实胶结-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较广。

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差,纵向隔夹层多,油气只能通过垂向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在遇到泥岩遮挡层或致密砂岩遮挡时在相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聚集成藏。

%The Ordos Lake in Chang7 phase was largest and deepest in Yanchang period, and deposited high-quality and widely-distributed source rocks with some sandstones of delta front facies and turbidites facies. The analyses of deposition environment, reservoir feature, diagenetic facies and the assemblage of source, reservoir and cap showed that the Chang7 section had favorable source conditions. The favorable reservoirs mainly included turbidites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t delta front and semi-deep/deep lake facies. The sandstones were mainly lithic arkose sandstones and feldspathic lithic sandstones with low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maturities. The reservoirs had low porosity (8.45% in average) and low permeability (0.12×10-3μm2 in average).Chang7 sandstones were divided into 5 diagenetic facies types, among which the most favorable type was the cemetation-micropor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dissolution-dissloved pore and micropore diagenetic facies, but the distribution area was limited. The diagenetic facies with worst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was the compacted cement-micro-porous diagenetic facies, which had broader distribution area. The semi-deep/deep lake deposition environment led to poor plane connectivity in Chang7 section. Hydrocarbon mainly migrated vertically, or laterally for short distance, and accumulated when blocked by mudstones or tight sandstones.【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285-290,298)【关键词】烃源条件;沉积条件;储集条件;成藏条件;长7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作者】时保宏;郑飞;张艳;黄静;张雷【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 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内陆第二大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本部面积为25×104km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3、加强延长组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可以较准 确地探测延长组的厚度、岩性和含油气情况等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地球 物理方法的研究,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内容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其上三叠统延长组是 该盆地重要的含油层系之一。延长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复杂的特征和演化规律, 对盆地内油气的生成和聚集有着重要影响。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 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的特征、规律和含油气潜力,为该地区未来的油气 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根据岩相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可以将须家河组的岩相古地理演化分 为五个阶段:初始湖侵阶段、湖侵扩大阶段、湖侵高峰阶段、湖退阶段和湖消阶 段。这些阶段的变化反映了川西前陆盆地在三叠纪时期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 复杂过程。
五、结论
通过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的研究,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沉积相分析
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是在晚三叠世晚期至早侏罗世早期形成的,主要为一套 湖泊相沉积。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该组地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沉积 亚相,包括滨湖相、浅湖相、深湖相和三角洲相等。不同亚相的沉积特征具有明 显的差异。
滨湖相和浅湖相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灰色、灰绿色、浅灰色等细粒砂岩、粉 砂岩和泥岩,反映出湖泊边缘和水体较浅的地方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水动力条 件较弱。深湖相的沉积物类型为深灰色、黑色等细粒砂岩、粉砂岩和泥岩,说明 水体较深、还原环境下沉积的。三角洲相的沉积物类型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砾 岩等粗粒碎屑岩,指示着河流作用对湖泊沉积的影响。
二、川西前陆盆地地质背景
川西前陆盆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一个由板块构造运动形成的被动大陆边 缘盆地。该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包括前陆盆地形成、发展和消 亡三个阶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主要形成于前陆盆地阶段,是本次演示研究 的主要对象。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油层成藏过程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油层成藏过程分析

图 1镇泾区块长 8 顶部埋深 图
F . 1 Bura e t t t o f Cha g 8 l y r i i l d p h a he t p o n a e n
,4 储 组 合
镇泾 区块 中生界 在纵 向上 主 要发 育两 套有利 的 生
十 基金项 目:国家重大科 技专项 “ 中西部重点盆地碎屑岩领域油气 富集规律 与主控因素” (0 8 X 5 0 - 0 — 0 ) 20Z 002 06 04 。 第一作 者简介 :李松 ,男 ,工程师 ,硕士 ,2 0 年毕业于 中国地质大学 ( 05 北京) ,现主要从事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研究工作 。 收稿 日期 : 0 0 1- 9 2 1 — 1 1 ;修改 日 :2 1 0 - 3 期 0 卜 1 1
D :1 .9 9 ji n 1 7 — 7 3 2 1 .4 0 5 OI 0 3 6 / . s .6 2 7 0 . 0 10 .0 s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 8 油层成藏过程分析
李 松 尹 伟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 ,北京 1 0 8 ) 0 0 3


潘 高 峰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石 油天然 气成藏 机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2 4 ) 0 2 9
平均渗透率为 04 9mD ( 2 。 .52 表 ) 综合分析 , 6 长 、长 8油层组为 良好储 层 。
镇泾 区块 位于 陕北 斜坡 ,为 一构造 简单 平缓 的 西
倾单斜, 缺乏背斜等构造圈闭。 一般认为镇泾地区油藏 受岩性 控制 , 形成 的都是 岩性油藏 , 构造 等其 他 因素 对 延长 组油藏 的形成 和分布 不起主 要控制 作用 。 而 , 然 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深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深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第17卷第15期2017年5月 1671—1815(2017)015-0033-09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 17 No. 15 May. 2017©2017 Sci. Tech. Engrg.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深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汤望新姜在兴张元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〇〇〇83)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深水沉积砂体的成因类型及沉积模式研究具有较大的争议,而且只用一种成因模式去解 释深水沉积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的野外剖面的观测及部分岩芯观察,基于沉积学相 标志分析,对盆地延长组长7段深水沉积砂体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首先,划分了研究区深水沉 积砂体成因类型,包括风暴岩、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总结了各类型深水沉积体的识别标志;其次,将 研究区深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的风暴沉积体系和无水道发育的滑移-滑塌沉积体系;风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风暴岩、水道侧缘及风暴浊积岩朵叶体,为风暴侵蚀成因;滑移-滑塌体系可以分为滑动岩、滑塌岩、碎屑流舌状体、远源浊流沉积,为地 震、火山或风暴活动触发三角洲前缘坡折带沉积物失稳滑塌形成。

综合砂体成因类型和沉积模式,可以更加直观地研究湖盆 深水区沉积物组合及分布规律,为湖盆深水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7 深水沉积 成因类型 沉积模式中图法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志码A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深水沉积体具有的 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深水沉积理论和实验研究逐 渐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最早基于鲍马序列建 立的深水扇模式被广泛应用[1],但是随着深水沉积 研究的不断深入,深水沉积的鲍马序列及浊积扇模 式被一些业内学者质疑,深水砂岩的成因越来越富 有争议[2一6]。

以Shamnugam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 以碎屑流为主导的斜坡沉积模式,试图解释深水块 状砂岩的成因[2],这类学者认为深水砂岩主要是砂 质碎屑流成因,而非浊流成因[6_9]。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_1小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_1小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研究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镇 泾 油 田长 8 小 层 沉 积 相 类 型
及 沉 积 演 化 研 究
冉 波, 晓 , 熙 ( 令 丁 琪 张 )
[ 要 ] 对 鄂 尔 多斯 盆 地 镇 泾 油 田长 8 摘 小 层 的岩 石 学特 征 、 沉 积 构 造 组 合 特 征 及 测 井相 特 征 的研 究 ,确 定
鄂 尔多斯 盆地 构 造 形 态 总 体显 示 为 一 东 翼 宽缓 ,西翼 陡 窄 的不 对 称 大 向斜 的南 北 向 矩 形盆 地 。镇 泾 油 田处 于 鄂 尔 多 斯盆 地 西 缘
天 环 向斜 的 南 段 , 地 层 平 缓 西 倾 ,构 造 比 较
简单 ,局 部 发 育 小 型 低 幅 度 鼻 状 隆 起 ( 图
l 相 标 志
相 标 志 是 指 最 能 反 映 沉 积 相 的 一 些 标 志 ,它 是 相 分 析 及 岩 相 古 地 理 研 究 的 基 础 。沉 积 环 境 与 沉 积 相 划 分 标 志 较 多 ,如 原 生 沉 积 结 构 与 沉 积 构 造 标 志 ;物 质 成 分 标 志 ;生 物 学 标 志 ;此 外 还 有 测 井 相 和 地 震
布和 平 面 上 的 展 布 图, 进 而 得 出最 有 利 的储 集 砂 体 主 要是 水 下 分 流 河 道 , 在 长 8 上 部 层 段 中最 为 发 育 。
[ 键 词 ] 镇 泾 油 田 ;延 长 组 ;沉 积 微 相 ; 三 角 洲 前缘 关 [ 图 分 类 号 ]TE 2 . 中 l13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9 5 (0 0 6— 3 1 5 0 0— 72 2 1 )0 0 4 一O
砂 岩 (0 ) 3 ,微粒 砂 岩少 量 ( ) 7 。成 分 成熟 度 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评价孟旺才;孟祥振;陈立军;冷丹凤;王彩霞;王信棚;杨东旭;潘占昆;黄治鑫【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内致密油资源潜力不清,资源分布不明,制约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勘探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为研究对象,运用小面元容积法和分级资源丰度法2种方法对研究区致密油资源量进行了资源评价,从烃源岩特征、沉积相一储层特征和成藏特征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的特征.小面元容积法评价得到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量分别为12.24×108,8.42×108,9.60×108 t,分级资源丰度类比法评价得到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量分别为12.13×108,9.00×108,9.50×108t.高丰度区主要分布在樊学、新安边、吴仓堡、义正、张家湾—高哨和直罗—富县等地区.评价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期刊名称】《中州煤炭》【年(卷),期】2018(040)011【总页数】8页(P144-151)【关键词】鄂尔多斯南部;致密油;资源评价;小面元容积法;分级资源丰度类比法【作者】孟旺才;孟祥振;陈立军;冷丹凤;王彩霞;王信棚;杨东旭;潘占昆;黄治鑫【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 引言致密油是指夹持或紧邻富有机质生油岩中的致密碎屑岩或碳酸盐岩聚集的石油,储层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孔隙度小于12%,石油经过短距离运移,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油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石油产量[1-3]。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点,镇
泾油田的储层结构以及其判别标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主要在安德尔陆上古陆块被断裂复原,分布较集中,主要有20-40m厚,岩性以碳酸盐岩、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为特点。

其次,长8段储层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物性及化学性特征,容许度较高,能有效地存放石油资源。

此外,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也能存放大量油藏资源,表层受到水淹、岩桥和大容量交替喷出,碳酸盐岩储层多多受到钙维生素及交替侧向喷出等影响而进行了改造。

那么如何判别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呢?首先,应当保持良好的地质探勘工作,
及时有效地提取油气资源,并确定其储层结晶、构造层段性等;其次,应确定油藏的机理,结合地质特征,判断其有利性及类型;最后,根据综合密度计及致密度计等实测数据,结合储层物性分析,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开采及评价。

总之,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需要依据丰富的地质资料与实测数据,
并结合性能分析、机理研判等完成,以此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开采进行高效的把握,为科学的开发镇泾油田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杨友运,张蓬勃,张忠义(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勘察工程系,西安710065)摘 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的研究表明,在长8组油组沉积时,湖盆分别经历了强烈下降和缓慢下沉两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湖盆层序的演化明显控制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有利相带的发育和分布。

在长8油组沉积早期,湖盆缓慢下沉,沉积物供给充分,辫状河三角洲形成强进积层序,其分流作用及侧向迁移能力强,区内平原亚相覆盖面广,有利砂层厚度大,分布稳定,预测其将成为区内进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在长8油组沉积晚期,湖盆强烈下降,沉积速率减小,以退积层序发育为特征,退积过程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向湖岸退缩,导致西峰油田主要赋存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之中。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层序;延长组;西峰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P 5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5)0120045204 ①①②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西峰油田是中国近1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之一。

对西峰油田主力含油层段之一的长8油组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特征,前人曾有过多次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对长8油组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存在与否争议较大[1,2],有人认为其系水下扇或扇三角洲沉积①,也有人认为其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②。

因其勘探程度低,盆内资料和信息非常有限,对于三角洲砂体的展布规律和物源方向难以判识,以及砂岩组分、颗粒结构、沉积构造类型变化较复杂和典型沉积环境指相标志较少,加上对沉积区的地质背景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导致对同一地层和沉积体得出不同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对区内西峰及镇原等油田的相继勘探与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新资料和地质信息,这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延长组沉积的特征,揭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类型以及沉积相带的展布规律,而且还使得人们对该区重点含油层段的沉积特征以及与层序演化的关系予以特别的关注。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要分布在0.08~0.26 mm 之间,占80.5%以上,颗粒之间线接触,孔隙式为主要胶结类型。

2.2 成分特征长7油层组碎屑颗粒含量在77.0%~92.0%之间,平均80.9%,碎屑成分主要以长石为主。

石英含量为12.0%~25.0%,平均含量为19.6%;长石含量为16.0%~66.0%,平均含量为52.1%;岩屑含量为2.0%~29.0%,平均含量为6.6%。

云母等含量在1.0%~13.0%之间,平均5.5%。

岩屑主要由变质岩岩屑组成。

长7油层组填隙物成分在7.00~23.00%之间,平均含量为11.3%。

填隙物主要成分水云母平均含量1.3%、绿泥石平均含量2.7%、(铁)方解石平均含量4.1%、硅质平均含量1.6%、浊沸石平均含量0.7%,高岭石平均含量0.6%,黄铁矿平均含量0.3%。

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3.1 孔隙类型根据岩心铸体薄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分析,本研究区长7储层总面孔率为1.00%~10.00%,平均值为4.50%,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含量为3.00%,其次为粒间溶孔、沸石溶孔、长石溶孔,分别为1.67%、1.33%、1.00%。

3.2 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周长区长7油层组5口井15块样品进行压汞实验研究(图1),本次压汞实验剔除掉异常值后,延长组长7油层平0 引言致密油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石油勘探的又一重点领域。

周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区内致密油资源丰富,长7致密油有较好的勘探前景[1]。

但是周长区目前对致密油的储层特征认识差,勘探程度低,钻探盲目性强,本文针对周长区储层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相关实验和岩心数据统计对周长区长7层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等特征做了系统分析,并分析了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本文将对周长区长7储层评价和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地理位置上属于陕西省吴起县境内,构造位置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如图1所示,油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以岩性油藏为主 [2]。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
金龙;丁晓琪
【期刊名称】《新疆地质》
【年(卷),期】2009(27)2
【摘要】鄂尔多斯南部镇原泾川地区延长组长8段沉积相已经多年资料累积和研究.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物性资料、测井资料统计分析,利用岩电关系,结合测井曲线形态和组合特征,划分测井相,指出长8段沉积相类型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水下分支间湾5种微相类型,并对各微相类型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讨论,预测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和沉积模式及有力勘探区域.
【总页数】4页(P160-163)
【作者】金龙;丁晓琪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
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2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系长2与前石炭系沉积相对比研究 [J], 陈志华;李鑫;冯敏;吴小宁;黄丹;杨洋
2.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塔尔湾地区长6~长10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J], 吴冬;朱筱敏;马爱钰;李雨彤;刘自亮;廖纪佳
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油田长6-2沉积相研究 [J], 丁晓琪;张哨楠;王少飞;刘岩
4.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二叠系盒8沉积相及测井特征对比研究 [J], 陈志华; 常森; 薛雯; 吴小宁; 黄丹
5.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_1小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研究 [J], 冉令波;丁晓琪;张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泾河油田长7—长8古流向及沉积相分析潘杰;刘忠群;蒲仁海;周思宾;范久霄;刘祎楠【摘要】对泾河油田三维地震前积反射、钻井取芯砂岩轻重矿物分离测试和砂体剖面结构对比,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泾河油田长8-长7砂岩碎屑主要来自于西南部陇西古陆,部分来自于南部秦岭物源,不受北东物源影响.结合物源、岩芯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果认为,泾河油田整个长81自下而上是河流—三角洲—半深湖的水进沉积过程,发育3条北东向和1条南北向河道.长821为滨浅湖相—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811储层为浅湖—半深湖背景中水进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72为浊积砂岩储层,发育9个北东向浊积水道.【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15页(P124-138)【关键词】泾河油田;物源方向;长7—长8沉积相;重矿物分离;前积反射【作者】潘杰;刘忠群;蒲仁海;周思宾;范久霄;刘祎楠【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研究院,郑州450006;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研究院,郑州450006;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研究院,郑州450006;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泾川和正宁县之间(图1),长7—长8砂岩为主要的产油层,但目前对其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物来源尚无统一认识。

部分学者通过测量西南缘露头古流向、分析砂岩轻重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特征等认为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早期(长10—长8)沉积物来源于西南的祁连山—秦岭造山带[1-8],另一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西南缘或秦岭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和其构造地质意义认为该时期盆地西南缘有水道与秦岭相通[9-12],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和东北部。

关于盆地西南缘长8沉积相类型有学者认为是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4,13-14],有学者认为是河流三角洲沉积[15-17],还有学者认为是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18-19]。

以上认识具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均依据录井暗色泥岩认为长8具有水下沉积背景;二是依据钻井统计砂岩含量较高,厚度较大认为长8砂体具近源特点。

泾河油田靠近延长组湖盆南缘偏西,该区长8的研究成果对认识该区延长组沉积特征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通过岩芯观察、岩矿分析结果、测井资料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泾河油田长7、长8的古流向及砂体展布方向;二是泾河油田的长8河道砂岩沉积微相类型;三是接近湖盆南缘的长7砂岩微相是属于三角洲还是重力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自下而上分为长10—长1共10个油层组[2],泾河油田延长组长6以上地层大部分被剥蚀,局部残留,长6及少数残留长4+5地层与上覆延安组延10段呈不整合接触。

此次研究的目的层长7、长8油层组保留完整,主力产层为长、长和长三个油层。

长8总体厚100~120 m,以灰色粉—细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夹暗色泥岩为主。

根据等厚法可将长8分为长81、长82两个亚段,根据旋回和等厚法又可将长82划分为长、长、长三个小层,其中每个小层20~25 m左右,小层之间没有特殊明显标志层。

长81亦3分,长小层整体厚约20~25 m,长厚约10~20 m,以底部泥岩作为长分界,长厚约10~15 m,与上覆张家滩页岩“三高一低”电性特征明显不同,表现出中—低自然伽马、高密度,顶部多见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层,自然伽马曲线形态锯齿化严重,以锯齿化箱形、漏斗形以及钟形等组合形态为主。

研究区内长7厚约80~120 m,以暗色泥岩或灰色—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其中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常与细砂岩互层发育,局部可见碳质页岩和凝灰质泥岩夹层,自下而上可分为等厚的长73、长72和长71三个小层,长73底厚约10~25 m的张家滩页岩是泾河油田主力烃源岩。

此次古流向分析主要是依据三维地震剖面上的前积反射、泾河油田长7、长8岩芯砂岩样品的轻重矿物分离以及测井曲线砂体剖面结构横向对比三种方法。

前积反射结构是沉积物沿古沉积斜坡向其下倾方向逐期向前推进的过程形成的一种反射现象,能够明确指示古流向和水动力大小[20-23]。

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和抗风化程度的差异,轻重矿物随着离物源区距离的远近其种类和含量会发生规律性变化,据此可以判断物源和古流向[24-29]。

砂体剖面结构对比指同一微相类型的“箱型”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可以和同类型的砂体对比,也可以与下游“漏斗型”河口坝砂体对比,但不能同虽有较高砂岩百分含量的“齿型”砂体对比[30-35]。

研究区内前积体主要发育在长6—长7段,三维地震数据较为完整的记录了前积体空间分布,可以从各个方向对前积体进行切片显示。

泾河油田3维区面积约158 km2,此次研究分别从线和道方向每隔1线/道对前积反射进行追踪,解释出前积反射的平面展布,并通过不同色标显示前积体各点与长7底张家滩页强反射的时间距离如图2所示。

泾河油田三维区存在4套前积反射,红黄色代表前积体顶端,蓝紫色表示前积体底端。

其中东部发育两套(3、4号前积体),西部和中部各发育一套(1号和2号),图3为平行流向的各个前积体切片(已拉平长7底)。

1号前积体位于武2井西北部,面积约30 km2,坡度1.35°,前积方向为北东向,顺前积方向延伸较约3.5~4 km,垂直前积方向延伸约9.5~10 km,平面上前积体呈平行于湖底斜坡的裙状分布。

2号前积体位于泾河2井—泾河6井区,面积约26 km2,坡度1.5°,倾向北东,平行前积方向延伸约9~10 km,垂直前积方向延伸约7~8 km,平面上呈朵状分布。

3号前积体位于泾河23井—泾河29井区,面积约36 km2,坡度0.6°,倾向为近北东东,顺前积方向延伸较远约14 km,而垂直前积方向仅4~5 km。

4号前积体位于泾河11井区,面积约25 km2,坡度0.65°,倾向北东,平行前积方向延伸9~10 km,垂直前积方向延伸5~6 km。

平面上3号和4号前积均呈垂直湖岸线的窄带状延伸,且相互平行。

前积方向即为古水流方向[12-14],从4个前积体方向可以看出三维区长6—长7水流方向在研究区西部及中部为南西—北东,在工区东部为南西西—北东东。

作者在泾河油田采集了31块岩芯砂岩样品进行轻重矿物分离分析,其中9块样品位于长72,22块样品位于长81。

砂岩中重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是沉积物搬运距离和岩性变化敏感的指示剂,是物源区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24-29]。

研究区内主要重矿物为锆石和石榴子石,二者含量之和占重矿物总量的80%以上;其次为金玉石、单斜辉石和白钛石,各矿物百分含量介于1%~5%,其中泾河41井长72白钛石含量较为异常高达21.36%。

电气石、黄铁矿和磁铁矿含量变化较大,单矿物百分含量从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十几不等,如泾河19井长81电气石含量为14%,泾河541井磁铁矿含量为17%,泾河41井长72黄铁矿含量高达26%,其余如磷灰石、锐钛矿、独居石和钛铁矿等含量均小于2%。

样品中出现了大量岩浆岩矿物、高级变质矿物、低级变质矿物及蚀变矿物,因而推测母岩为岩浆岩及正变质母岩。

锆石、电气石和锐钛矿等稳定重矿物含量越高表示离物源越远,石榴子石、独居石和磁铁矿等不稳定矿物含量越高表示离物源越近[19-20]。

轻矿物中石英的含量越高说明砂岩搬运越远,而长石、岩屑和云母的含量较高说明砂岩搬运距离较短。

相同物源的砂岩轻重矿物组分应该相似,研究区内稳定重矿物以锆石为主,不稳定重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

长7砂岩重矿物以锆石为主平均含量58%,其次为石榴子石和白钛石,仅泾河41井和泾河17井锆石含量小于50%(图4)。

长8砂岩轻矿物成分大致可以划分为2类4个相互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条带(图5):Ⅰ类条带石英含量>岩屑含量>长石含量,位于泾河60井—泾河20井—泾河17井一带和泾河501井—泾河32井—泾河10井一带;Ⅱ类条带岩屑含量>石英含量>长石含量,位于泾河81—泾河54一线和泾河502井—泾河505井一线,位于Ⅰ类条带的钻井较多。

砂岩重矿物亦分为两类4个北东向条带(图6):Ⅰ类石榴子石百分含量>锆石百分含量区,位于泾河60井—泾河37井—泾河66井和泾河501—泾河54—泾河17;Ⅱ类锆石百分含量>石榴子石百分含量区,位于泾河81井—泾河20井—泾河23井和泾河502—泾河505井。

研究区内轻重矿物条带位置接近,仅个别井轻重矿物分类有差异,如泾河20井属于轻矿物的Ⅰ类,重矿物的Ⅱ类,泾河541属于轻矿物的Ⅱ类、重矿物的Ⅰ类。

在晚三叠世延长组地层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北部阴山古陆、西北阿拉善古陆、西南陇西古陆和南部秦岭褶皱带4个供源古陆[5]。

晚三叠世中期(长7—长4+5)秦岭造山带活动增强[9],盆地西缘抬升加剧[1],南部秦岭带物源开始发育,造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三叠世早期(长10—长8)沉积地层中砂岩重矿物组合以不稳定石榴子石为主[2-3,36],晚三叠世中期砂岩重矿物以稳定的锆石为主[2-6,37]。

张才利[23]对盆地延长组长7物源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长7时期存在西北、东北、西南、西部和南部五个方向的物源,其中西北和东北物源锆石平均含量小于38%,西南和南部物源平均锆石含量大于58%,西南物源平均白钛石含量小于5%,南部物源平均白钛石含量大于10%。

研究区9口长7采样井砂岩重矿物锆石含量较高,其中泾河41井白钛矿含量为21%,总体表现为自西南至东北,自南向北石榴子石含量降低,锆石含量增高,研究区长7时期沉积受西南和南部物源共同影响。

盆地西南缘长8物源方向争议较大,一种认为以西南物源为主,西南缘东北部亦受北东物源影响;一种认为以北东物源为主,西南物源为次。

文中结合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长8重矿物组合研究成果和研究区资料分析研究区乃至盆地西南缘物源方向。

盆地西南缘环县——马岭—西峰—宁县和东北部横山—延安—吴起长8砂岩重矿物均以石榴子石为主[1-2,38-39],而白豹—南梁—玄马—庆阳一带和富县地区长8砂岩重矿物则已锆石为主[3-4,40]。

即从西南缘平凉—镇原—白马—南梁、自定边—吴起—白豹—华池和自安塞—延安—富县地区砂岩重矿物中不稳定的石榴子石含量减少,稳定的锆石和白钛矿等含量增加(图7)。

根据砂岩中各重矿物含量变化推断,盆地西南缘长8时期应以西南物源为主,白豹—南梁—玄马—庆阳一带为西南物源和北东物源混合的混源区。

若以北东物源为主则南梁—白马地区锆石含量低于镇原—泾川地区,这不符合长8砂岩重矿物分布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