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
应用型发展视角下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应用型发展视角下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b8284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9.png)
2020年8月第8期Aug.2020No.8 LIFE EDUCATION应用型发展视角下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姜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具有新本科、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的基本特征。
首批师范类本科院校具有专升本的建校基础,在办学定位上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为发展目标,分层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和结构日趋完善,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翼的办学特色。
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发展定位中应推进多元化发展方向,注重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并行,以本科教育为建设重点,走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非师范教育为两翼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学校治理截止2019年初,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24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702所,占56.48%。
w新建本科院校已占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人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扎实推进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建本科院校要进行应用型转型已是共识,怎么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高校顶层设计是为达成学校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办学定位、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等内容。
办学定位是学校根据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依据本校的传统优势、师资力量、办学实际等内部环境,对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类型、发展方向、服务面向、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建设重点、办学特色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具有战略性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关乎着要办成什么样的大学以及如何办的重要议题。
切因此在转型发展中,把握高校的办学定位至关重要,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应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应顺应其共性与特性。
一、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1.首先是新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3b9ee2daf45b307e87197db.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摘要本文从高校办学定位的角度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正确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第二,贯彻学习与实践并重的思想;第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辅导员此篇论文系09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9sjd880116。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确立好自己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能否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完成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研、服务社会”的重中之重。
所谓办学定位是高校的顶层设计,指办学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所处的环境,从办学条件与办学现状出发,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建设的重点与办学的特色。
办学定位细化可包含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办学类型的定位、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发展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一个包含系列定位的体系。
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是简单的位置选择和角色确定,而是将创新办学理念同创新办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简单而言,定位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区别于其他的特征。
比如我们熟知的清华、上海交大都在结合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很好地提出自己的办学定位。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剧,伴随而来的是大学扩招的逐步加剧。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提法近年来也逐渐兴盛起来。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升级或合并而来,在与研究型大学的空间竞争挤压下,纷纷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思想。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提法已经明确了办学的层次,即本科层次。
除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我国高校分为不同的办学类型,最常用的分法即按照学术水平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专科学校。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0e2c4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a.png)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下面将从办学定位、招生要求、教学质量保障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对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进行探讨。
首先,办学定位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应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型文科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类院校的办学定位要与其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注重与企业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倾向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其次,招生要求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学习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兴趣也有一定考察,希望能够选拔适合从事应用型专业的学生。
再次,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水平高的机制。
要求教
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培养目标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社会服务的需求。
要求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可以从办学定位、招生要求、教学质量保障和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考虑。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同时,这些要求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d3e27b1fd0a79563d1e720d.png)
目前 , 育 部公 布 的“ 通高 等学 校本科 教 学工 教 普
作 水 平 评 估 指标 体 系 ” , 学 校 定 位 的 内涵 分 解 中 将
为: 总体 目标 定位 、 型定位 、 类 层次 定位 、 学 Nhomakorabea 专 业定
赍 金 项 目: 州工 程 学院 高等 教 育 研 究 资 助 项 目课 题 ( 号 : 0 0 ) 徐 鳊 YGJ4 5 作 者 简介 。 江 , , 浦 男 副教 授 , 究方 向 : 等 教 育 管 理 、 科 建设 和 网 络技 术研 究 。 研 高 学
本科 院校 。 找 准这 类学 校 的办学 定位 , 先要对 影 要 首
响学校 的办 学定 位 因素进 行分 析 。
收稿 E期 : 0 5 0 8 1 2 0 —91
育 发展 趋 势 , 类 型 、 层 次 、 渠道 投 资 的办 学 方 多 多 多
向。
2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的办 学定 位 .
1 影 响办 学定 位 的主要 因 素 .
( ) 校条 件 。 1学 包括 校 园校舍 、 学科 专业 、 师 队 教 伍 、 验 室 及设 备 、 实 资金 来 源 、 史 积淀 和 合作 依 托 历
关 系;
学 校 的办学规 模 、 办学 层 次与形 式 、 办学 类 型与类 别
等做 出方 向性 、 局性 选择 , 一所 学校 办学 和今 后 全 是 发 展 的方 向。学科 建设 是 本科 院校 建设 和发 展 的永
次 高的学 校 , 也关 系到 比 自己层次低 一 些 的学校 , 更
关 系到 与 自己 同类 型 、 同层 次 的学 校 , 知 己知彼 ; 要
、
应用型 本科 院 校 的办学 定位
应用型大学的属性与特征——兼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定位于建设应用型大学
![应用型大学的属性与特征——兼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定位于建设应用型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8264f0941ea76e58fa0486.png)
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在考虑 自身的学校定位 时 , 应该从 三 个 方 面 来考 虑 。首先 是 要 根据 教 也 育的外 部关 系 规 律 J , 分 考 虑 高 等 教 育 与 《 充
系从单 向度 转 向双 向互 动 。随着 现代社 会 的工业
化、 现代化进程加快 , 人类社会 已进入到知识经济
・
1 8・ 2
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3 卷 1
时代 , 大学在保存知识 、 传递知识 、 创造知识等方
面 的特 殊作用 进 一 步 凸显 , 学 从 社 会 的边 缘 走 大 向社会 的 中心 。 由于社 会 需 求 日渐 多样 化 , 大 对 学 的需 求也呈 多样 化态 势 , 会 既 需要 大 学 开展 社
从宏观层 面 , 主要 是 来 考 虑 高 等教 育 系 统在 社 会
大系统 中的定 位 ; 中观 层 面 , 要是考 虑某一 所 在 主
高等学校在 高 等教育 系 统 中的定 位 ; 在微 观层 面 ,
主要 是考虑 学校 内部 的 各部 门在整 个学校 发展 中
的定 位 。
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技
定位可 以从宏 观 、 中观 、 观 三 个 层 面来 考 虑 : 微
、
应 用型大 学产 生的 背景
应 用 型大 学是 一种依 托专 业 、 注重专 业 、 出 突 应用 的 以本科 教 育 为 主 的院 校 , 类 院校 面 向地 这 方 经济 和社 会发 展需 要 , 置应 用学科 专业 ; 设 强化 实 践 实训 教 学 , 高 应用 能力 ; 视应 用 研究 , 提 重 促
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历程、类型归属和功能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历程、类型归属和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ecd461009e3143323868939e.png)
本科院校中,
" " 培养构571 !2 ,独立学院283所!3 ,
其余348所&这348所本科院校有、
,大部
为1999年后 的
本科院校,
下 为新
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 要 科层次院校
,建
大体
为 阶段: 阶段,
、
、
、
科学校
& 1998年一2001年,全国进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一些缺少本科院校的中心城市
增设本科院校,一些地区学科相近、重复设置的专科学校合
并 为本科院校,在级 (高本科、高 科、等
)二级 (高本科+高 科)渡 些:专
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一时期的新建本科院校约105
所,约占新建院校总数的29%。第二阶段,部
大学和
专科学校合并
& 2002年一2005年,相当数量的等
学校 为
学院,为保持本科教育平衡,部
1739
684
44
1333.50
19.。
2205
9792
779
19
1951.77
21.。
2206
9863
772
17
1732.54
22.。
2207
1908
774
21
1944.50
23.。
2208
2263
1977
322
14
2221.42
23.3
2209
2305
1090
-
11
2144.65
24. 5
2210
到37.5%,部
高等教育
阶段。
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035fe552d380eb63946d65.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教论坛 HigherEducationForum
Feb.2020.No.2
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尹 辉
(宁 波 工 程 学 院 发 展 规 划 处/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浙 江 宁 波 315211)
摘要: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办学类型 定 位 学 术 化,二 是 办 学 层 次 定 位 升 级 化,三 是 办 学 目 标定位虚高化。为此需要政府层面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学校层面顺应应用型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形 势,社 会 层 面 营 造 益 于 应 用 型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关 键 词 :应 用 型 高 校 ;办 学 定 位 ;对 策 建 议 中 图 分 类 号 :G64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9719(2020)2-0075-04 作 者 简 介 :尹 辉 (1977- ),男 ,河 南 信 阳 人 ,副 研 究 员 ,发 展 规 划 处 副 处 长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教 育 部 评 估 中 心 办 公 室 副 主 任 (挂 职 ),宁 波 大 学 兼 职 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高 等 教 育 。 收 稿 日 期 :2019-11-15 修 稿 日 期 :2019-12-26
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 育 部、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障部联合 发 布 《关 于 编 制 “十 三 五”产 教 融 合 发 展 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 动 实 施 职 业 教 育 产教融合发展 工 程 规 划 项 目,打 造 一 批 高 水 平 应 用 型大学,共 100 所 应 用 型 本 科 高 校 列 入 国 家 “十 三 五”产教融 合 发 展 工 程 规 划 项 目 建 设 学 校。 各 省 市 教育主管部门 向 教 育 部 发 展 规 划 司 报 送 了 《关 于 本 科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工 作 进 展 情 况 的 报 告 》。
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
![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f9e1ff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6.png)
总之,在应用型大学的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实 用性和应用性。它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注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 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注重产学研结合,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为师生服务方面,应当师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生 活服务,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除了定位和服务之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也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 些院校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包括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 在领导能力方面,应当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注重顶层设计,推动院校整 体发展。在管理水平方面,应当注重制度建设、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确保各 项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最后,它是高等教育体 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了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为何 定位?这些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就 业前景等因素,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如何定位?应用 型本科院校应当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行业和产业发展趋势, 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 养质量和水平。
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更需要有一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教 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 质和应用能力。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自 身的定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 研究。
新建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浅议
![新建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79f79a0803d8ce2f0066238c.png)
从大学发展历 史 的简单考 察 中我们还可 以看
到 ,在大学里 “ 识的处理是最关键 的活动 ”。 知 大学 经 历 了从 最初 的单 一 的 “ 传授 ”知 识 ,到
国高等教育大众 化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热 点问题 ,
同时也被认为是一个难 点问题 ,著名学者 王义 道 先生还 以 “ 我国高校 的恰 当定位为什 么这 么难 ”
校。
一
大学 的知识范畴 、不 同知识 的地位在 不断演变 ;
另一方面 ,大 学作为探 究的场所 ,大 学知识一 直 是特殊 时代 的 “ 高深学 问”, “ 很大程度上构 在 成 了各 民族 中 比较深奥 的那 部分文化 的高深思想
和 有 关技 能 ” ,具 有 很 强 的 “ 专业 性 ”、 “ 术 学 性 ” , 而 不 是 普 通 知 识 , 更 不 是 生 活 常 识 。对 知
中图分类号 :G 4 69 收 稿 日 期 :2 0 一 l —l 05 O 9 作 者 简 介 :徐立清 ,浙江万 里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 员。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7 - 2 5 2 0 )0 一0 8 —0 6 1 2 0( 0 6 l 0 8 4
目前,高等 院校 的分类 与定位 问题 已成 为我
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 ” ,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
动 的出发点 、依据和最终归宿。培养 目标对 于教 学设施 的配置 、师资 队伍的引进 、教 学内容 的确 定 、教学方法 的选择 、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 、教 学管理制度 的建立 、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整个 办学 活动都起着决定性 的指导作用 。因此 ,大学 定位 首先应是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定位 ,培养 目标 定位 是 学校~切定位的逻辑起点 。新建院校 只有首先 明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思考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007f70452ea551810a68721.png)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思考
李 敏
( 吉林 工商学院 财税 分院 , 吉林 长春 10 6 ) 3 0 2
[ 要】近 年 来 , 些 由多 所 专科 学校 合 并 升格 的新 建 本 科 院 校 应 运 而 生 。新 建 应 用 型 本科 院校 在 办 学定 位 上 与 其他 摘 一
类型 学校有何 不同?如何注重 内涵提升 , 形成 与其他类型学校错位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探讨。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分类、 准确 定位 定位是 一所 高校 把握 自身发 展 目标与 方 向的根本 ,是对 自身 在 高等教 育系统 内部 分工 和协 作关 系 中所 处地 位 的选 择 , 也是 自身对社 会人 才需 求多 样化 培养空 间 的选择 和确定 。
要使高校定位明确 , 各就各位, 确定发展方向, 就应 当做好分类工作 。但是高等学校的分类 , 是一个世界 性 的难题 , 是一个 高等 学校定 位 与发展 不能 不解决 的问题 。这里所 指 的分类 , 又 不是 特定制 度 上 的分 类 , 如 公立 ( 国立 ) 与私立 、 日制 与部分 时 间制 、 全 正规 与非 正规 等等 , 而是 培养 目标 与类 型 的综 合性 的体 制上 的分 类 。现在很多人引用的是美国 “ 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表’ 把高等学校分成研究型的 、 卡 ’ , 研究教学型的、 教 学研究型的、 教学型的等等。还有一种 , 就是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19 × 97年修订 稿) , 将第三级教育( 当于高等教育 ) 相 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序数 5相当于专科 、 ) 本科和硕士生教育 ; 第二 阶段( 序数 6相当于博士生阶段 。 ) 第一阶段分为 5 5 A、 B两类 : 5 A类是理论型的, 学习年限较长 , 一般为四年 以上, 并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 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 “ ;B类是实用技 术型的, 学习年限较短 , 一般为 2~3年 , 也可以延长至 4年或更长 , 学习内容是面向实际 , 适应具体职业内 容 的 ,主要 目的让学 生 获得从 事某个 职业 或行业 , “ 或某类 职业 或行业 所需 的 实际技 能 和知识' 5 ’ A类 又可 分 。 为 5 与 5 2,A1 按学 科分 类 , 般是 为研究 做 准备 的 ;A2 A1 A 5 是 一 5 主要 按行业 分类 , 般是从 事 高科技要 求 的 一 专业 教育 。 新建应 用型本科 院校定 位在 哪里 ?恐怕 主要定位 为 5 2类型 , A 也就是 介 于研 究 型大学( A1和职业 型 院 5 ) 校(B) 5 之间的第二类型的应用型大学。如果抛开了这一定位 , 以学术性 、 研究型为发展方向, 办成多科性综 合大学 , 就不 符合社 会 对高级 专 门人才 多样化 的需 求 , 违反 了教 育 的外 部关 系规律 ; 会一方 面形 成 “ 也 就 过度 教育” 另 一方 面导致 ‘ 非 所用” 势 必造成 人 才 的极 大 浪费 , 的直接后 果是 用人 部 门难 以获得适 用人 才 , , 学 , 它 毕业生 也难 以找 到适 合 的工作 。 能否科学定位直接关系着一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科学定位首先应遵循以下 四个原则 :1充分考虑 () 自身所处 的社 会背景 及 高等教 育发展 的总体趋 势 。( ) 分考 虑 自身发 展 的历史 积淀及 优势 ;3 以 ‘ 2充 () ‘ 差异” 发展的思维为原则 , 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 , 有所为 , 有所不为, 抓住机遇 , 错位发展;4 坚持 “ () 人无我有 , 人有 我特 , 以特求生 , 特中生优 ’ 的办学方略 , 体现优势 , 持续发展。以此作为依据 , 定位于 ‘ I 应用型本科” 的新建本 科院校肩负着历史使命 , 应运而生。
试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试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b71b3765b307e87101f6965e.png)
试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作者:王靖晶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随之产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仍有很多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够清晰,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26-01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学校”。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5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各高校应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对高校转型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是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注重基础教育,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主要培养技师、工程师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学科设置方面,以市场为依据,注重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所需的技术岗位,设置学科和专业;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1.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办学优势、实际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当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设,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防止因长期专科办学,对自身定位过低;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等数量上的增长和扩大,忽略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a5dbfef90f76c661371a78.png)
[ 关键词]新 建本科 院校 ; 应 用型 ; 办学定位 ; 发展 路径 [ 中图分类号 ]G6 4 8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4 — 2 2 7 3 ( 2 0 1 3 ) 0 5 — 0 0 0 1 — 0 5
— —
以合 肥 师范 学 院为例
吴先 良
( 合肥师范学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6 1 )
[ 摘
要 ]明确办学定位并 以此作 为学校 长远发展 的基本依据 , 对 于新建本科 院校来说 意义重大 。新 建本科 院校要 立足
学校的 办学 实际, 科 学确定应用型 办学定位 , 彰显 学校特 色。要 以应 用型本科 教 育为平 台, 重视 应 用研 究 , 强化 实践教 学, 促 进产学研合作育人 。要优化人 才培 养方案 , 构 建适 应应 用型本科人 才 的培养模 式, 构筑应 用型人 才培 养基地 , 推进 应 用型人
2 0 1 3年 9 月
合肥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f e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 0 1 3
第3 1 卷第5 期
Vo 1 . 3 1 No . 5
・
本 刊专稿 ・
新 建 本 科 院 校 应 用 型 办学 定位 与发 展 路 径 的选 择
相适应 ; 高等教育结构 , 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 会发 展 的人才 结构 。 特 别是 新 建 本科 院校 , 一 定 要在 高 等 教育 分 类 体 系 中确 定 自己的位置 , 明确 自己 的发 展方 向 , 制定 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本 科院校 , 不能与重点高校 盲 目攀 比, 寻求学科全、 研 究型 的办 学定 位 。而应 以应 用 型本 科 教 育 为 平 台 , 把人 才 培养 目标定 位 于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 满 足 社 会 和地 方经 济发 展 的需要 , 满足 学生 的 职业 需 要 , 在多 类型 、 多层 次 的高 教 系 统 中办 出水 平 和 特 色 。既 不 能办 成学 科 型和研 究 型 的本 科 , 也 不 能 因 为 突 出应 用而 削 弱基础 理论 的教 学 , 而应该 互 为补充 , 扬 长避 短, 要特 别注 重学生 应用 能力 的 培养 和训 练 , 加 强基 础课 程教 学 内容 的应 用 性 部 分 , 把应 用性 环 节 渗 透 到教 学 的全过 程 。 ( 二) 高校 办学定位 必须顺应 经 济社会 发展 和人 才培 养的 需要 党 的十八 大提 出 了“ 实施 重 大人才 工程 , 加 大创 新创 业人 才培 养支 持力 度 , 重视 实用人 才 培养 , 引导 人才 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的任务, 国家建设正需要 大量 的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 实 用 人 才 和创 新 人 才 , 主 要 由培养 应用 型人 才为 主 的高校 来承 担 。 2 0 世纪 6 o 年代前后,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 应用 型技术人 才 的需求 不 断增 加和 细化 。世 界上 许 多经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探讨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4fc30e4856a561252d36fed.png)
段 。随着 高等教 育大 众化 的发展 , 必然 出现 高等 学 校类 型 、
层 次 和办学形 式 的多样化 。在 这种 情形下 , 每 所学校 能否 找 准 自己的位 置 ,制定 相 应 的发展 目标 ,对学 校发 展 意义 重 大 。新 建地 方应 用 型本 科 院校 目前普 遍 存在 办学 目标 不 明 的现 象 。许 多新 建 地方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不顾 自身 的 办学 实 际, 定位 不准 , 好 高骛 远 , 提 出不切 合实 际 的办学 目标 , 盲目 追求研 究 型 、 综合 大学 的发 展模 式’ , 迷 失 自身 特色 , 求大 、 求 全、 求名 、 求利 , 雷 同现 象较 为严 重 , 缺 乏 对应 用型 本科 教 育
摘要 : 办 学理 念是 大 学 办学 的核 心和 灵魂 , 影响 新建 地 方应 用型本 科 院校 的 生存 和 发展 。树 立科 学 办 学理念 的 过程 , 实 际上就是对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 、 定位及办学特 色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由于基础薄 弱。 面 临的 困难 和 问题 较 多 。要在 激 烈 的竞 争 中求 生存 , 就 要制 定科 学 、 合理、 有 特 色 的 办学理 念 , 运 用正 确 的指 导 思想 管理
学校 , 这 样 才 能确保 新 建地 方 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生存 和 可持 续发展 。 关键 词 : 新 建 地方 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 办 学理 念 ; 探 讨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0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 O 1 3 ) 5 2 - 0 1 4 7 - 0 3
2 O1 3年 1 2 月 第 5 2期
关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的思考
![关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dd5fcc40508763231121269.png)
中 图 分 类号 : 4 . G6 8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2 4( 0 0) 1—0 9 17 71 2 1 O 0 4—0 6
住机遇 , 审时度势 , 自我创新 , 自我 发展 的壮举 。
所谓科 学定位 , 就是 立 足 于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国情 , 以对 大学 和 教育 的本 质及 其 发展 规律 的
再认识为 基础 , 学 把握 知 识 经济 时代 高 等 教育 科 的发展趋 势 , 继承 中华 民族 文化教 育的优 良传统 ,
李 高 申 刘桂 欣
( 河科 技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0 ) 黄 河 5 0 6
摘
要 : 建 地 方应 用型 本 科 高校 应把 握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高 等教 育 发 展 趋 势 和 我 国 高等 教 育 转 向 以 新
内涵发 展 为 主 的 历 史机 遇 , 清校 情 , 准 位 置 , 确 角 色 , 新 办 学 理念 , 清 办 学 思路 , 化 配 置 教 育 认 找 明 创 理 优 资 源 。通 过 发展 目标 定 位 、 务 面 向 定位 、 服 办学 类型 定 位 、 才培 养 目标 定 位 、 人 学科 发展 定 位 等 一 系列 富 有个性的定位决策, 化解 各 种 矛盾 , 变劣 势 为优 势 , 建 富有 特 色的 、 放 的 、 满 活 力 的 能 够 不 断 自我 创 开 充
育体 系 。这 是高校 教学定位 应追求 的相辅 相成 的 定位 目标 。
一
定位转型期教学应用型大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定位转型期教学应用型大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9d9fffba0d4a7302763a7f.png)
工 作 的方 式有 很 多 种 ,包 括 以大 学 生科 技 创 新 的方 式参
与 、以完成 毕业论 文的方 式参与 、 以及 教师 专 门培养学 生 参与 自己的科 研项 目等 ;二 是按照 学科方 向组建 教学科研
不足 的 问题 ,笔者 认为高校 首先应 该制 订 良好 的人才 引进
实践教 学体系 的构建和完 善相对滞 后 ,是 定位 转型 期教学
收稿 1期:2 1 — 7 0 修 回 日期:2 1 — 7 3 9 0 10-4 0 10 — O 作者简介:黄辉胜 ( 9 2 1 8 一),男。 重庆武隆籍 ,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无机功能材料。
7 2
r 塾!量 _ ]
和优 势 、竞 争力也很 弱 。因此 ,为 了使 这些新 建本科 院校 能够 在竞争 日趋激烈 的高等 教育 中站稳脚 跟并成 功实现办 学转 型 ,明确定位转 型期教学 应用型 大学存在 的问题及其 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极其紧迫的。
1 3科研人员和设备不足 .
学校升格 为本科 院校 以后 ,由于高层次人才 的引进 ,
科研 方面 ,因为从事 基础 理论研 究的教师 偏多 ,从事
企 事业单位 合作 的方式 ,建设稳 定 的校 外实 践教学基地 。
由于校外 实践教 学活动涉 及诸 多因素 , 比如学 生的吃饭 、 住 宿 以及 安全 问题 ,特 别是到 工厂实 习,安全 问题尤 为重
应 用技术 研究 的教研 院所之 间很难 建立起 实质性 的产学研 合作体 系和重 要 的
产 学研合 作项 目, 比如技 术转 让、委托 研究 、联合攻 关 、
共建 科研基 地 、组 建研发 实体 、人 才联 合培养 与人才 交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2739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a.png)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高等教育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许多发展的基本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1. 办学定位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通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来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专业设置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要注重保持与经济发展的同步,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3. 师资队伍问题。
师资队伍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所在。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教育资源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实验室设施,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5. 学科建设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注重学科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
6. 实践教学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7. 学风建设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学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 教育评价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评价应该注重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要发展全面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9. 就业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导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
10. 科研创新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
![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7f86f2941ea76e58fa0495.png)
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高晶(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重要,}生入手.明确目标定位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确定新建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为教学型本科院校,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多样化.加强和扶持科研创新。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目标定位应用型人才引言“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近年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
包括由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师范类高等专科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以及多种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合并后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
这类学校的建设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
至2005年句Z底.在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当中,新建的本科院校有198所。
占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专科教育过渡到本科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综合办学实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
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
对于学校本身乃至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必要性2004f f-8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剑桥大学的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反复强调说:“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已的特色,不是所有大学都该变成一流大学。
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
”当今围外大学同样也受到资源竞争的严峻挑战。
它们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各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明确,着力强化自己的特色,结果都拥有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国外高校办学定位注意务实性。
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定位时往往贪大求全。
千校一面。
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学科设置上盲目追求“高、大、全”,大学定位模式形式逐渐单一化。
“学院变大学.大学追硕博”现象十分明显。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发展战略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c66964f0941ea76e58fa049d.png)
平 ” 出现 了盲 目改 名 风 、 格 风 、 , 升 申博 申硕 风等 不
健 康 的发 展 趋 势 。 据 北 京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陈 学 飞 教
授 了解 , 国 大约 有 8 我 O所 高校 明确 提 出要 办 研 究
型 大 学 , 中 不 少 地 方 高 校 也 在 争 创 教 学 研 究 型 大 其 学 。 这 已成 为 我 国 高 校 运 转 的 非 正 常 状 态 — — “ 明 明条 件 不 具 备 , 础 很 差 , 要 提 很 高 的 目标 , 往 基 也 往 造 成 学 术 上 的 大 跃 进 , 量 资 源 被 浪 费 。伴 随 这 一 大 ” 风 气 而 来 的是 三 大 恶 果 : 是 争 创 研 究 型 大 学 无 形 一
这 是 一 般 老 高 校 所 不 能 比 的 。 但 是 , 高 校 竞 争 在
中 , 为新 建 本 科 院校 , 办学 理 念 、 学 条件 、 作 其 办 专
业 基 础 、 学 管 理 、 资 水 平 、 生 质 量 、 园 文 化 教 师 学 校 都 存 在 先 天 不 足 , 老 高 校 不 具 有 可 比性 。从 科 学 与
教 学工作 水 平 评 估 的 合 格标 准 。截 至 2 1 0 0年 , 在
全 国 7 8所 本 科 院 校 中 , 有 5 4所 本 科 院 校 经 过 6 已 8 了第 一 轮 评 估 , 有 1 4 新 建 本 科 院 校 、 还 3所 5所 普 通 本 科 院 校 、 5 新 建 民 办 本 科 院 校 共 计 1 4所 院 校 4 所 8 未 经 过 评 估 。二 是 新 建 院 校 由 于 办 学 历 史 短 , 举 办 本 科 教 育 的 历 史 更 短 , 少 学 校 规 章 制 度 不 健 不 全 、 理 不 规 范 , 且制 度 执 行 不力 , 理 不 到位 ; 管 而 管 由于 是 新 举 办 本 科 院 校 , 本 科 人 才 的 培 养 规 格 、 对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a1db3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8.png)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特别是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如何准确选择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效能。
本文旨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的办学定位选择,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环境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选择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态,其内涵和特征鲜明。
应用型大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其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应用型大学在学科设置上注重交叉融合,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这种设置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推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创新。
再次,应用型大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大学在服务面向上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种服务面向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实用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些特征使得应用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大多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是在合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的。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ef9d5e13a417866fb94a8e13.png)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的良好发展以准确定位为基础,准确定位以科学分类为前提。
本文以办学类型的划分作为研究起点,从职业类和学科类本科教育的维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类型定位然而,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2010年以前,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限制了专科层次职业院校的继续升格,因为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影响了院校自身的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其办学定位亟需研究。
办学定位包括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其中办学类型定位是最基本的因素,另外,我国新建的本科院校多由职业类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由职业类专科院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
一、办学类型定位(一)办学类型的划分对高等院校进行科学分类是研究办学类型定位的前提。
分类思想的提出是为了能全面地分析问题,避免在实际办学中忽视某些方面。
在同一分类维度,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是指高校该类型的办学比重较大,而不是仅具有该类型的办学。
一个分类维度上不只具有两种类型。
类型的划分是连续的,可以根据不同比重确定中间类型。
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的依据很多,有与行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国家建设重点、办学经费来源、知识等。
知识是高等院校的加工对象,是高等院校区别于其他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以知识为依据划分高等院校类型最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内涵。
从知识出发,划分的维度有(见图1):知识覆盖面和有机结合度,即院校所覆盖的学科数及学科融合程度,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专门型一综合型;对知识的作用,即院校的功能主要是传播知识还是创造新知识,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教学型一研究型;知识的组织形式,即以学科发展还是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组织知识,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学科类一职业类。
以上三个维度互不矛盾,彼此共存,每所院校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划分类型,图工中a类高校就是以教学为主、具有职业类教育倾向、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高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浅析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新建应用型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准确定位,才能顺利转型,实现学校“内涵升本”。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全球化浪潮。
社会生产的工业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导致了教育类型的分化。
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适应形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如何科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仅事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结构层次的优化。
本文试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作一具体分析。
一、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目标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而且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定位是指在某个较长的时期或某一阶段内,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
总体上就是确定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它对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结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起规定性作用。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转型之中,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目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对于学校发展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高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遵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把办学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努力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出可行性。
既不能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盲目追求高起点、高目标,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也要防止因受长期专科办学的影响,定位过低,以免给学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实际上是对高校自身的“身份”确认。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于高校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从行政隶属的角度,可以分为教育部所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从办学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从高校职能发挥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从学科属性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性大学以及单科性大学;从高等教育的内容性质角度,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
新建本科院校是划分为教学型还是划分为应用型?我们认为,采用应用型的说法更合适,因为这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事实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教学型院校培养的,教学型院校的实质就是应用型院校。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概念表述上就直接明确了其办学类型。
三、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层次主要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相对应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高校反映的是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即使是同一办学层次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然定位为本科院校,就应该立足于“本科”层次办学,迅速扩大本科生的比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不能仅仅表现在名称的更改和规模的扩大等外延扩展上,更应体现在教学与管理上有更深一步的内涵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院校,如何从专科教育的模式转换到本科教育的特点上来,做到既立足于本科又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相区别,是其在办学层次的定位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本科教学为主,不应排斥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组建而成,升本后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有条件的院校完全可以选取一些优势学科通过挂靠、合作等联合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以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涵建设,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举办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和主要的职能。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方向等方面的定位。
高等学校不同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外,迫切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
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更强调应用性。
与专科和高职教育的技术性或技能型人才相比,理论基础更为系统扎实,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更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区别于专科学校,又要避免重走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顺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五、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范畴,即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
从服务面向维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通常被分为全国性高校、区域性高校及地方高校三类。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分布于省会之外的中等城市,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植支持下成长起来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作为地方院校,无论就其历史性、现实性或其未来性而言,它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应该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当前高等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潮流就是在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地方化日益彰显。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走的就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
美国高等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走的就是地方化的发展道路。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化潮流,把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主动走出“象牙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服务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不断发展壮大,彰显特色。
六、学科专业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设立的学科、专业门类多少及其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关系。
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分别体现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决定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地位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反映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院校通过合并升格而建立的,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相对薄弱,有的甚至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
因此,明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好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相对悠久,经验相对丰富,不能盲目照搬传统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而应依托专业建设去拉动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为此,应紧扣学校办学和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和保障,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
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又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优先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七、办学规模定位办学规模定位是学校对招生数量及配套设施做出的界定,是数量目标定位。
学校的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
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但规模与效益应协调发展,一所学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都有一个最佳办学规模,在这个规模才可以达到最佳办学效益。
超出这个规模,意味着人均占有资源的下降,势必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继而降低高校的社会声誉。
低于适当规模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学成本,导致办学效益低下,甚至会引起内部管理和教学系统的紊乱。
高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于教学质量,不在于办学规模。
培养和造就一批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的迅速扩张转向为质量的提高。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应遵循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相统一、办学质量优先的原则,量力而为。
事实证明,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最终只能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这对办学声誉和社会知名度不高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在其后续发展道路上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