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0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解析版)
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解析版)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2)保持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 图象和a-图象,确定其关系。
1m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 。
(2)安装: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但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点结束后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 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
④描点作图,以m'g 作为拉力F ,作出a-F 图象。
⑤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重复步骤①和③,作出a-图象。
1m4.数据分析 (1)利用Δx=aT 2及逐差法求a 。
(2)以a 为纵坐标,F 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 与F 成正比。
(3)以a 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 与m 成反比。
1m 5.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
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m ≫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观察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水平光滑桌面2. 牵引绳3. 悬挂于牵引绳上的滑轮4. 不同质量的物体5. 弹簧测力计6. 计时器7. 尺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将水平光滑桌面放置平稳,并在桌边悬挂一个滑轮。
2. 将牵引绳绕过滑轮,一端系于待测物体上,并将其保持在静止状态。
3. 另一端的牵引绳通过弹簧测力计,并固定在桌子上方。
4. 释放物体,观察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运动时间。
5. 重复实验5次,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
四、实验数据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试验次数 |物体质量(kg)| 物体加速度(m/s^2)||--------|--------|------------|| 1 | m_1 | a_1 || 2 | m_2 | a_2 || 3 | m_3 | a_3 || 4 | m_4 | a_4 || 5 | m_5 | a_5 |2.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组实验的物体加速度。
实验数据得出的物体质量分别为:m_1, m_2, m_3, m_4, m_5。
实验数据得出的物体加速度分别为:a_1, a_2, a_3, a_4, a_5。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绘制物体质量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图,并通过该图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实验数据的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七、实验小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得到了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实验环境的控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理解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
3.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小盘、轨道、金属片、砝码、滑轮、细绳、纸带等。
2.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小盘通过细绳与小车连接,小盘上放置砝码,调整砝码质量。
3.接通电源,打开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小车在砝码的拉动下开始运动。
4.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包括小车的位移、时间以及加速度。
5.改变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3和4,至少进行5组实验。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数据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作用力(砝码质量)增加时,小车的加速度也相应增加。
当作用力不变时,增加小车的质量会导致加速度减小。
这些数据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论相符。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控制变量法,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实验讨论与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成功,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砝码质量有限,对于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其次,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摩擦力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研究不同形状、材料的小车在相同作用力下的加速度情况。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和科学价值。
大学物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误差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误差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中,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各种质量的物体来验证这一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待测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
然后,我们逐步增加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对应的拉力和加速度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验设备、测量仪器以及人为因素等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这些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设备的固有缺陷或者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
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准确、摩擦力的存在等都可能导致系统误差。
为了减小系统误差,我们可以使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并且注意选择精确度更高的实验设备。
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
例如,读数时的人眼疲劳、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可能导致随机误差。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我们可以多次测量同一组数据,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误差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相对误差、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相对误差可以通过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除以理论值,并乘以
100%来计算。
较小的相对误差表示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大学物理实验中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通过误差分析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以及原理说明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以及原理说明1、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研究的某个物理量与两个以上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有关时,分别研究该物理量与其中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而设法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本实验中,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由外力F、小车质量M共同确定;研究加速度a 与F及M的关系时:1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2再控制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3综合起来,得出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2、实验思想方法等效法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由于要受到摩擦阻力作用,且在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阻力随之改变,这将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例如,要测知动摩擦因数,计算每改变小车质量后的摩擦阻力,或每改变小车质量后都用“牵引法”调试平衡;本实验中,巧妙地采用了平衡摩擦阻力的方法:将长木板一端垫起,让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把摩擦阻力平衡掉,即等效于小车不受擦擦阻力作用,绳对小车的拉力即为车所受的合外力;同时小车质量改变后无需重新调试,从而简化了实验程序及计算过程;3、实验的必要条件1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及桶的总质量m,从而近似认为对小车的拉力T等于砂及桶的重力mg;注意:严格地说,细绳对小车的拉力T并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mg,而是;推导如下:对砂桶、小车整个系统有:①对小车:②由①②得:由于因此;若允许实验误差在5%之内,则由由此,在实验中控制一般说:时,则可认为,由此造成的系统误差小于5%;4、数据处理图像法在画和图像时,多取点、均分布,达到一种统计平均以减小误差的目的;同时注意不分析图像,因为两者成不成反比关系不易直接观察;5、实验的进一步改进本实验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以砂桶重力替代牵引力,产生了系统误差;要消除这种误差,可以以小车与砂桶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该系统质量,系统所受拉力;验证a与F关系时,要保证恒定,可最初在小车上放几个小砝码,逐一把小砝码移至砂桶中,以改变每次的外力;验证a与总质量的关系时,要保证砂、桶重力不变,可在小车上逐一加放小砝码,以改变每次总质量;其他方法步骤同原来一样;。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测量加速度与施加力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器材1、平滑水平面2、测量刻度尺3、弹簧测力计4、单个滑块实验步骤1、将实验器材放置在平滑水平面上,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整洁。
2、使用测量刻度尺测量滑块的质量,确认滑块的质量为1.0kg,记录质量值为m。
3、在实验过程中固定滑块,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滑块施加固定的力F,记录所施加的力F值。
4、按照上述方式,除F外,使用不同的力值对滑块施加力,记录所施加的力值和加速度的值。
5、重复以上实验步骤2-4,分别进行3次实验,取平均数作为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测量的加速度数据如下表所示:F(N)加速度a(m/s²)1 1.052 2.053 2.964 4.165 4.916 6.187 6.99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力与加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图,如下图所示:通过对上述图像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加速度a随所施加力F的变化关系为a = 0.836F + 0.1934,其相关系数R²为0.997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受到的力,比例常数为物体的质量;2、在实验中,所施加的力与加速度之间呈现出线性关系;3、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可以得到加速度a与所施加力F之间的变化关系为a = 0.836F + 0.1934,证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无致谢感谢实验室中所有老师和同学对本次实验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5-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学物理实验教案5-⽜顿第⼆定律的验证⼤学物理实验教案实验名称:⽜顿第⼆定律的验证实验⽬的:1.熟悉⽓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法。
2.熟悉光电计时系统的⼯作原理,学会⽤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学习在⽓垫导轨上验证⽜顿第⼆定律。
实验仪器:⽓垫导轨(L-QG-T-1500/5.8)滑块电脑通⽤计数器(MUJ-ⅡB )电⼦天平游标卡尺⽓源砝码实验原理:⼒学实验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摩擦⼒对测量的影响。
⽓垫导轨就是为消除摩擦⽽设计的⼒学实验的装置,它使物体在⽓垫上运动,避免物体与导轨表⾯的直接接触,从⽽消除运动物体与导轨表⾯的摩擦,让物体只受到⼏乎可以忽略的摩擦阻⼒。
利⽤⽓垫导轨可以进⾏许多⼒学实验,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顿第⼆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简谐振动等。
根据⽜顿第⼆定律,对于⼀定质量m 的物体,其所受的合外⼒F 和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a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ma F = (1)此实验就是测量在不同的F 作⽤下,运动系统的加速度a ,检验⼆者之间是否符合上述关系。
在调平导轨的基础上,测出阻尼系数b 后,如下图所⽰,将细线的⼀端结在滑块上,另⼀端绕过滑轮挂上砝码0m 。
此时运动系统(将滑块、滑轮和砝码作为运动系统)所受到的合外⼒为:c a g m v b g m F )(00-?--= (2)式中平均速度v (单位⽤s m /)与粘性阻尼常量b 之积为滑块与导轨间的粘性阻⼒,c a g m )(0-为滑轮的摩擦阻⼒,暂时不考虑这项。
在此⽅法中运动系统的质量m ,应是滑块质量1m ,全部砝码质量(包括砝码托)∑m 以及滑轮转动惯量的换算质量2r I(I 为滑轮转动惯量,r 为轮的半径)之和,即: 21rIm m m ++=∑ (3)其中2rI由实验室提供。
另外在实验中应将未挂在线上的砝码放在滑块上,保持运动系统质量⼀定。
3.⽤测量的F 与a 验证式(1)时,应检验:(1) F 与a 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当a 、F 的测量组数5>n ,关联系数88.0),(>F a r 时,就可认为a 、F 间存在线性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提交时间:2014 年 6 月 2 日汽垫上静止释放,调节导轨调平螺钉,使滑块保持不动或稍微左右摆动,而无定向运动,即可认为导轨已调平。
2.练习测量速度。
计时测速仪功能设在“计时2”,让滑块在汽垫上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两个光电门,练习测量速度。
3.练习测量加速度计时测速仪功能设在“加速度”,在砝码盘上依次加砝码,拖动滑块在汽垫上作匀加速运动,练习测量加速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验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用电子天平称出滑块质量滑块m ,测速仪功能选“加速度”, 按上图所示放置滑块,并在滑块上加4个砝码(每个砝码及砝码盘质量均为5g),将滑块移至远离滑轮一端,使其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记录通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加速度。
再将滑块上的4个砝码分四次从滑块上移至砝码盘上,重复上述步骤。
(2)验证合外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计时计数测速仪功能设定在“加速度”档。
在砝码盘上放一个砝码(即g m 102=),测量滑块由静止作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再将四个配重块(每个配重块的质量均为m ′=50g)逐次加在滑块上,分别测量出对应的加速度。
【数据处理】1、由数据记录表3,可得到a 与F 的关系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a 与F 成线性关系,且直线近似过原点。
上图中直线斜率的倒数表示质量,M=1/0.0058=172克,与实际值M=165克的相对误差:%2.4165165172=- 可以认为,质量不变时,在误差范围内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由数据记录表4,可得a 与M 的关系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a 与1/M 成线性关系,且直线近似过原点。
直线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由上图可得:F=9342gcm/s 2,实际合外力F=10克力=10g*980cm/s 2=9800gcm/s 2,相对误差:%7.4980093429800=-可以认为,合外力不变时,在误差范围内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大学物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与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与应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施加力的关系。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一个相关的实验,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实验设备和材料•平滑水平面•牵引轮和绳子•物块(不同质量)•动力传感器•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数据分析软件实验步骤1.设置实验装置:将平滑水平面放置于桌面上,安装好牵引轮并连接绳子。
2.将动力传感器连接至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
3.给所选物块附上动力传感器,以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4.将另一端的绳子通过轻质滑轮固定在墙壁上。
5.将测试物块连接至轻质滑轮上方,并保持其悬挂状态。
6.启动数据采集器并记录下测试物块的质量。
7.将测试物块轻轻拉开,使其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所施加的牵引力变化随时间的曲线。
8.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1.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导入记录下的数据,并生成相应图表,例如牵引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对每个数据点进行平均,并计算对应物块的加速度。
3.绘制物块加速度与牵引力之间的关系图表。
4.拟合一条直线至数据点上,以验证是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中描述的关系:F= ma,其中F为施加在物块上的力,m为物块质量,a为物块加速度。
5.根据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比例常数k,并将其与预期值(m)进行比较。
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对比预期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牛顿第二定律在此实验中被验证了。
通过绘制牵引力和物体质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并进行拟合直线后,发现其斜率(即比例常数k)非常接近预期值(物体质量m)。
- 随着施加力的增大,物块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加。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领域中使用该定律进行问题解决和分析的例子: - 动力学分析:通过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例如速度和位移。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所受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精确而详尽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实验,并阐述其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时,其加速度恒定且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自由落体实验,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平滑的斜面,在其上方固定一个轻质滑轮。
将一轻质物体(例如小球)系于滑轮上的细线上,使其通过轻质滑轮自由下落。
通过测量小球下落的时间和下落距离,我们可以得到加速度。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例如更换不同重量的小球)来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
实验二:拉力实验拉力实验也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施加在物体上的拉力和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拉力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固定一个滑轮和一根细线将物体连接在一起。
在细线的另一端,我们可以施加一个恒定的拉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并记录施加在物体上的拉力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到拉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将表明,牛顿第二定律在这种情况下成立。
实验三:弹簧实验弹簧实验也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常见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受力物体的位移和加速度,以及弹簧的劲度系数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弹簧实验,我们可以利用一根弹簧,并将其固定在水平支架上。
通过将物体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并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定的力,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受力后的反弹位移,进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记录施加的力、物体的质量和位移,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果将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总结通过进行自由落体实验、拉力实验和弹簧实验等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确信牛顿第二定律的真实性。
大学物理实验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调整方法;2、进一步熟悉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时间的方法,从而学会测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仪器用具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两个光电门,滑块,砝码及砝码托盘,气源。
1、气垫导轨部件如图2-1所示,各部件如下:1)缓冲弹片,2)光电管与小聚光灯,3)光电门架,4)喷气小孔,5)挡光片,6)滑块,7)导轨,8)气垫滑轮,9)垫片,10)调平螺丝(横向),11)堵头,12)双头螺栓,13)座底,14)调平螺丝(纵向),15)进图2-1气嘴。
(1)导轨由长1.2~2米的三角形铝管制成,要求平直度较高,轨面经过精密加工,打磨平滑,两侧各有两排相互错开、等间隔、孔径为0.4~0.8mm的小孔,导轨一端封死,另一端装有进气嘴,压缩空气由这里进入管腔后,从小孔喷出。
导轨两端还装有缓冲弹簧,有的导轨一端有气垫滑轮。
整个导轨通过一系列直立的双头螺栓安装在工字钢梁制成的底座上,底座下面有三个底座螺钉可供调水平用。
(2)滑块由10~30cm长的角铝制成,内表面经过细磨,与导轨两个侧面精确吻合。
(3)计时装置由数字毫秒计与光电门组成,使用方法见实验3和实验4。
(4)气源一般小型气源使用吹尘器,要求气压稳定、流量适当、消音减振及空气滤清。
滑块以托起100μm~200μm为宜。
2、气垫工作原理滑块为什么能漂浮?是因为有“气垫效应”。
滑块与轨面都经过精细加工,可以很好地吻合。
当导轨中小孔喷出空气流后,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一个薄空气层——气垫,在滑块边缘,不断有空气逸出,同时小孔又不断向气垫补充空气,使气垫得以维持存在。
这是一个简单的耗散结构。
我们可以近似地把气垫看成密闭气体,在其中应用帕斯卡定律,小孔中的压强等量地传递到气垫各处,由于滑块与气垫接触面积大,受到很大的压力(方向向上),所以被托起漂浮。
因此,滑块并不是被气流吹起来的,而是被气垫托起的。
大学物理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气源,通用电脑计数器,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等。
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 =m a .验证此定律可分两步(1)验证m 一定时,a 与F 成正比。
(2)验证F 一定时,a 与m 成反比。
把滑块放在水平导轨上。
滑块和砝码相连挂在滑轮上,由砝码盘、滑块、砝码和滑轮组成的这一系统,其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W 减去阻力,在本实验中阻力可忽略,因此砝码的重力W 就等于作用在系统上合外力的大小。
系统的质量m 就等于砝码的质量、滑块的质量和滑轮的折合质量的总和. 在导轨上相距S 的两处放置两光电门k 1和k 2,测出此系统在砝码重力作用下滑块通过两光电门和速度v 1和v 2,则系统的加速度a 等于在滑块上放置双挡光片,同时利用计时器测出经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则系统的加速度为其中为遮光片两个挡光沿的宽度如图1所示。
在此测量中实际上测定的是滑块上遮光片(宽)经过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但由于较窄,所以在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比较小,故可把平均速度看成是滑块上遮光片经过两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同样,如果越小(相应的遮光片宽度也越窄),则平均速度越能准确地反映滑块在该时刻运动的瞬时速度。
实验内容1.观察匀速直线运动(1)首先检查计时装置是否正常。
将计时装置与光电门连接好,要注意套管插头和插孔要正确插入。
将两光电门按在导轨上,双挡光片第一次挡光开始计时,第二次挡光停止计时就说明光电计时装置能正常工作;(2)给导轨通气,并检查气流是否均匀;(3)选择合适的挡光片放在滑块上,再把滑块置于导轨上;(4)调节导轨底座调平螺丝,使其水平。
只要导轨水平,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只要是匀速运动,对于同一个挡光片而言,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就相等,即。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摘要:本实验利用移动卡尺,弹簧推动器等实验仪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推力等物理量数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例,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例。
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之一,在科学研究和现代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利于认识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内容:1.测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即挂上物体后引伸计读数的质量M。
2.测量弹簧推动器弹簧长度L0。
3.测量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的时间t。
4.运用公式a=F/M,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5.利用公式F=-kΔL,求出物体受到的推力F。
6.利用公式F=Ma,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结果:本实验中取样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物品名称质量M(kg)弹簧长度L0(mm)弹簧长度L1(mm)时间t(s)A 0.1 100 150 2.36B 0.2 100 175 1.88C 0.3 100 200 1.54D 0.4 100 220 1.32E 0.5 100 245 1.10根据实验测量后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物品名称质量M(kg)弹簧长度L0(mm)弹簧长度L1(mm)时间t(s)加速度a(m/s^2)推力F(N)A 0.1 100 150 2.36 0.344 0.34B 0.2 100 175 1.88 0.832 0.17C 0.3 100 200 1.54 1.380 0.27D 0.4 100 220 1.32 2.041 0.41E 0.5 100 245 1.10 2.732 0.68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的加速度与推力如图示: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推力满足牛顿二定律。
表中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致谢:本实验的成功完成得到了语文老师与物理老师的支持与指导,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 = ma$。
2、本实验中,通过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来改变合力,通过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来改变质量。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1、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2、小车。
3、打点计时器。
4、纸带。
5、砝码。
6、细绳。
7、托盘和砝码。
8、刻度尺。
9、天平。
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将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其一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连接好电源。
将细绳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挂上托盘和砝码。
2、测量小车质量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m_1$,并记录。
3、平衡摩擦力不挂托盘和砝码,轻推小车,使小车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4、进行实验在小车上放上质量为$m_2$ 的砝码,挂上托盘和砝码,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改变托盘和砝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组纸带。
5、数据处理选取一条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头较密集的点,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记为 A、B、C、D、E 等。
用刻度尺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_1$、$x_2$、$x_3$、$x_4$、$x_5$ 等。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kg)|拉力$F$(N)|加速度$a$(m/s²)||||||| 1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 4 |_____ |_____ |_____ || 5 |_____ |_____ |_____ |六、实验数据处理1、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拉力$F$ 为横坐标,绘制$a F$ 图像。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进行一项实验,使用动力传感器和滑轮装置来测量不同作用力下物体的加速度。
我们选择了几组不同的质量物体,并在它们上面施加不同大小的水平拉力,记录下相应的加速度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加的作用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且二者呈线性关系。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中描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关系相吻合,从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二,牛顿第二定律在斜面上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斜面实验来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我们选取了一些不同质量的物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斜面上,测量它们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斜面上的摩擦力和斜面的倾角等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中描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吻合,再次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三,牛顿第二定律在复合运动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项复合运动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和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复合运动中的应用。
我们将结合斜面实验和直线运动实验的数据,分析物体在复合运动中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复合运动中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进一步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在复合运动中的适用性。
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且在直线运动、斜面运动和复合运动中均得到了有效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为我们深入理解经典力学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对于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标题: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测量、分析和推理等方法,逐步完成实验过程并得出结论。
而在实验中的思考题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大学物理实验常见的思考题以及对应的答案。
一、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1. 为什么会出现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的关系?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质量m是物体惯性的度量,而加速度a则是物体对外界力所产生的响应。
由此可知,质量和加速度存在一种直接的比例关系,即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不变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2. 在实验中如何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答案: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受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通过弹簧的伸缩变化来测量物体所受的拉力或压力大小。
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速度变化或通过利用加速度计等仪器来实现。
二、实验二: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1. 为什么在光的干涉实验中需要使用相干光源?答案:在光的干涉实验中,需要使用相干光源来保证光波的相位差稳定。
相干光源的特点是具有一致的频率、波长和相位,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如果使用非相干光源,光波的相位将不稳定,无法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
2. 干涉和衍射有什么区别?答案: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现象。
干涉是由于光波的叠加作用形成的,通过干涉条纹可以推断出光的波长、相位差等信息。
而衍射则是指光波通过孔径或绕过物体时产生弯曲或扩散的现象。
衍射是由于光波的传播特性所导致的,通过衍射现象可以研究光波的传播和物体的结构等。
三、实验三: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实验1. 为什么电流正比于电压?答案:根据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由此可知,电流与电压存在直接的正比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该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弹簧秤:用于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2. 动力学实验装置:包括平滑的水平轨道、滑块等,用于模拟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3. 计时器:用于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时间。
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装置:将平滑的水平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其表面光滑无摩擦。
2. 测量滑块的质量:使用弹簧秤测量滑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施加不同的力:在滑块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并记录下施加的力的数值。
4. 测量加速度:用计时器测量滑块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时间,并记录下来。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我们可以预期得到的关系图应该是一条直线,斜率为物体的质量。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关系图,我们发现力与加速度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
这一结果与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期一致,即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物体的质量。
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验证,我们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结论:物体所受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物体的质量。
这一定律对于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尽管本实验成功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的滑块可能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其次,实验中的力的大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改进实验,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实验,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并使用更精确的力测量仪器,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2.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3.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和测量加速度、力等物理量。
二、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与作用力F成正比,与物体质量m 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F=ma。
三、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固定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小盘、砝码、导线、电源等。
2.安装实验装置: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小车,使小车可以靠近打点计时器。
3.调节平衡摩擦力:调节小车支架高度,使小车在无外力作用下滑动,观察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不是,则通过调节滑轮高度来改变斜面倾角,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4.挂上砝码盘,放入砝码,开始实验。
5.打开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6.重复实验多次,每次改变砝码的质量或力的大小,记录数据。
7.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数据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作用力(砝码重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即F=ma成立。
(2)在保持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小车质量成反比,即F=ma 成立。
(3)当小车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当小车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加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这也验证了F=ma的正确性。
图线绘制:以砝码质量m为横轴,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进一步证明了F=ma的正确性。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和力的大小来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从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打点计时器和测量加速度、力等物理量的方法。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实验一: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实验设置:我们选择了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并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光滑的轨道。
通过在轨道上施加一个固定的水平力,记录物体的加速度。
实验步骤:1. 将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并确保其光滑无摩擦。
2. 选择一个质量较小的物体,将其放置在轨道的起点处。
3. 施加一个水平力,使物体开始运动,并记录下物体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4. 重复步骤3,但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记录了不同质量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我们可以得到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加速度与质量之间存在一个倒数关系。
实验二: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实验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固定物体的质量,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观察加速度的变化。
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质量较小的物体,并将其放置在光滑的轨道上。
2. 施加一个水平力,使物体开始运动,并记录下物体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3. 重复步骤2,但使用不同大小的力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记录了不同大小力下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我们可以得到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即加速度与力之间存在一个正比关系。
实验三: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摩擦力对物体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质量较小的物体,并将其放置在光滑的轨道上。
2. 施加一个水平力,使物体开始运动,并记录下物体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3. 重复步骤2,但在轨道上增加一层摩擦物质,如油脂或沙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目的
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气源,通用电脑计数器,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等。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F =m a .
验证此定律可分两步
(1)验证m 一定时,a 与F 成正比。
(2)验证F 一定时,a 与m 成反比。
把滑块放在水平导轨上。
滑块和砝码相连挂在滑轮上,由砝码盘、滑块、砝码和滑轮组成的这一系统,其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W 减去阻力,在本实验中阻力可忽略,因此砝码的重力W 就等于作用在系统上合外力的大小。
系统的质量m 就等于砝码的质量、滑块的质量和滑轮的折合质量的总和. 在导轨上相距S 的两处放置两光电门k 1和k 2,测出此系统在砝码重力作用下滑块通过两光电门和速度v 1和v 2,则系统的加速度a 等于
S v v a 22
122-= 在滑块上放置双挡光片,同时利用计时器测出经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则系统的加速度为
)11(2)(2121
2222122t t S d v v S a ∆-∆∆=-= 其中d ∆为遮光片两个挡光沿的宽度如图1所示。
在此测量中实际上测定的是滑块上遮光片(宽d ∆)经过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但由于d ∆
较窄,所以在d ∆
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比较小,故可把平均速度看成是滑块上遮光片经过两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同样,如果t ∆越小(相应的遮光片宽度d ∆也越窄),则平均速度越能准确地反映滑块在该时刻运动的瞬时速度。
实验内容
1.观察匀速直线运动
(1)首先检查计时装置是否正常。
将计时装置与光电门连接好,要注意套管插头和插孔要正确插入。
将两光电门按在导轨上,双挡光片第一次挡光开始计时,第二次挡光停止计时就说明光电计时装置能正常工作;
(2)给导轨通气,并检查气流是否均匀;
(3)选择合适的挡光片放在滑块上,再把滑块置于导轨上;
(4)调节导轨底座调平螺丝,使其水平。
只要导轨水平,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就
是匀速运动,只要是匀速运动,对于同一个挡光片而言,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就相等,即21t t ∆=∆。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保证系统的总质量不变时,验证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1)调整气垫导轨,让质量为m 2滑块能在气垫导轨上作匀速运动。
将两个光电门置于相距L 的位置上;
2)把系有砝码盘的轻质细线通过滑轮和滑块相连,在滑块上放入质量为m 1的砝码,用天平测得系统的总质量m ,测量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加速度a 1 ;
3)从滑块上取下质量为m ∆的砝码加至砝码盘中,测出加速度a 2 ;
4)从滑块上依次取下质量为m ∆砝码,放入砝码盘中,求出a 3,a 4 … 。
5)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2)保持外力不变(即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改变滑块质量,研究系统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1)调节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合适;
2)令砝码的质量m 1不变,改变滑块的质量m 2 ,在滑块上每次增加m ∆砝码,测出a 。
3)多次改变滑块的质量,分别测量对应a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数据处理
1.保持系统总质量M 不变的条件下,测出加速度a 与外力F 之间的相关数据。
并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M= g
作图F---a
2.外力F 不变的条件下,测出系统质量M 与加速度a
的相关数据。
并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F= N
作图F-----1/M
思考题: 对于F —a 图,如果直线不过原点,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