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以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范文: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以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为例

一、绪论

(一)选题意义

“非遗类”纪录片是眼下比较热门的一类纪录片选题,它将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带向大众视野,为大众普及知识、开阔眼界,更用影像唤醒了人们的保护传承意识。对于“活性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非遗类”纪录片是一种“活动”的保存方式,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产品。纪录片《最后的坚守》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才确立了其选题。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升温,优秀的“非遗类”纪录片涌现不少,如《非遗传人·在中国》、《守望》、《昆曲六百年》、《生命的礼仪》等,这些主流媒体制作拍摄的纪录片记录留档了成功申请非遗名录的代表作品和传人,一定程度上守住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家园。但是,在民

间,依旧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传统绝活绝技散落在山沟村屯中,它们传播范围小,保护意识也较薄弱。由于地域、语言、成本等限制,主流媒体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更需要社会独立纪录片导演和民间DV爱好者这样的民间团体去发掘和保护。

《最后的坚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选题拍摄的。片中主角祝昌伟是一位做木偶戏的老人,他在申请非遗失败以后,决心建立自己的木偶档案,用文字形式记录了毕生所唱的木偶折子和正本。但是他一直苦于找不到人能为其木偶留下影像资料。笔者的偶然出现正好还了81岁老人的心愿,也为其200多年的木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笔者觉得,这样的一次纪录片尝试,非常有意义。

而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优秀的非遗作品,通过与众多纪录片的比较寻找到共性和个性,挖掘在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做一个梳理。

(二)文献综述

1、对“非遗类”纪录片的研究

目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审美主体而拍摄的影像已不胜枚举,包括电影、微电影、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新闻节目等。纪录片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形象生动富有现场感,并且比其他影片更具真实性。如何让纪录片这一影像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马晓亮的《利用纪录片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研究》对我国“非遗类”纪录片的现状和此类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的编导策略、叙事方式做了整理。林厦丽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美学审视》则从美学角度出发,例举了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的保护传播。陈敏南的《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在符合纪录影片艺术特性的基础上从叙事理念、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出发给予影片“非遗”的基因。浙江师范大学的周良兵《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研究》则希望抓住学生和网民这一社会群体的力量,自制DV纪录片为我国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影像帮助。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遗”类纪录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木偶概述

木偶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这一大门类,分为:托棍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五个小类目,戏曲表现形式为由艺人操作木偶演唱表演故事。武义木偶属于提线木偶的一种,2006年被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为殿下畈木偶和山下鲍木偶两个分支。

笔者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中主角是武义陶村木偶传承人祝昌伟。祝昌伟世代居住在武义县桃源镇陶村,按地理位置划分,他的木偶属于武义木偶,按木偶的演唱剧目看,祝昌伟的木偶与武义木偶一样剧目曲牌均出自婺剧。虽然祝昌伟并没有被评为武义木偶非遗传承代表人,但是他的木偶却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特色。据祝昌伟本人口述和陶村村民证实,祝昌伟的木偶由村中老艺人传承所得,至今200多年历史。

祝昌伟的木偶至今保留32个,包括生旦净丑和妖神走兽,一般有15-16 根提线组成。其中,龙、蛇、狗、虎等动物较为简单,一般只有4-6 根提线。部分木偶嘴巴、眼睛能动,可做换武器、脱衣服等高难度动作。

祝昌伟15 岁参加陶村翻身剧团宣传队,20 岁在陶村农村婺剧团演

老生角色,并兼任技术演艺的团长,一直表演婺剧至40岁后开始做木偶戏前台。祝昌伟做木偶戏40多年,由于年轻时候丰富的婺剧经验,他的基本功扎实,唱腔技艺精湛,其唱腔一般都是婺剧里的老调,如芦花、西皮、流水、二凡等。此外他的松阳高腔非常古老,至今已鲜有人会唱,在其他木偶剧团中更是少见。至今,祝昌伟能演16本传统婺剧折子戏和20个正本。《夫人传》是目前陶村木偶剧团仅存的松阳高腔剧本,整本戏可以唱6天7夜。此外,祝昌伟老人81岁高寿却一直坚持将自己记忆中的剧本一点一点用文字记录下来,还成功培养了孙子祝毓潇继承他的衣钵,为他的木偶留下了希望。

(二)“非遗类”纪录片

1、“非遗类”纪录片的概念和分类

纪录片鼻祖格里尔逊“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是对纪录片最早的定义,后来怀斯曼认为“非虚构性的影片”就是纪录片。在《电影术语词典》一书中这样解释纪录片:“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这些纪录片的定义都有一个共识:非虚构、观点。换言之,创作者在追求非虚构的“底

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这两条线之外,不管是哪个类别的纪录片,它都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创作者某一政治意识形态、影视市场、艺术驱动和审美等的目的。

虽然,至今学术界对“非遗类”纪录片没有一个官方的界定,但是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却因为非遗保护的契机,已经遍地开花,并逐年增多。有学者认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审美对象,以展示非遗美学特征为目的,以声画合一的媒体语言为手段的影视纪录片就能被称为“非遗类”纪录片。非遗类纪录片在追求非虚构和观点的同时有其更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记录、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进而传播它,甚至有目的的去挖掘传承它,让其文化的生命延续的更持久。因为纪录片的影像记录和展示功能赋予了非遗类纪录片去完成这一使命。

当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录片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不加任何阐释,以真实、旁观的态度记录的影像;一类是依靠制作者的判断有选择地取舍素材,讲故事,有冲突,并对故事加以分析阐释的影片;一类是基于文化奇观和戏剧冲突,满足观众猎奇的商业模式影片。

第一类“非遗类”纪录片多见于互联网中网民个体在生活和游玩途中不经意的发现后用家庭小DV、手机、iPad等具有视频录制功能的设备随意录制而得。这些影像往往以民俗、民间技艺的活动时间为顺序,没有解说,不经剪辑,以碎片化形式展示某一民俗的知识内容,缺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