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节 地形和地形图2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3.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 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 ② ① ④ ③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练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一、地形的类型1、地球的陆地表面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的。

2、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形类型海拔(m)相对高度(m)起伏程度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二、地形的变化1、地球的内部力量(内力)⑴内力: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⑵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2、地球的外部力量(外力)思考:什么叫外力?⑴、降水丰富的地区,‗‗‗‗‗‗‗‗对地形影响最大。

流水对高山高原地形具有‗‗‗‗‗‗‗‗作用,对平原地区具有‗‗‗‗‗‗‗‗作用。

⑵、降水较少的地区,‗‗‗‗‗‗‗‗和‗‗‗‗‗‗‗‗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⑶、高寒地区,‗‗‗‗‗‗‗‗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小结: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是使地表起伏,形成高山、高原、深谷;外力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就全球而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三、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1、等高线是指将的各点连成的线。

2、在同一幅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不同的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E、峭壁(陡崖):F、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

等高线地形图就是指用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下列两幅图,说说地形的特点课后练习:1、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风沙B、流水C、火山D、冰川2、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 、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 、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大D 、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B、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C、外力作用总是在地形形成后起作用D、任何地形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4、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A、火的作用B、流水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D、地震5、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的作用A、风力B、流水C、火山D、冰川6、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7、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C、风蚀蘑菇的形成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8、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A.鞍部B.峭壁C.山脊D.山谷9、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绘制平面图B.绘制等高线图C.绘制政区图D.绘制旅游图10、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分为相对独立又有关联的两部分,地形类型及其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简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绘制。

地形是指地表起伏的情况,地球表面是由各种各种各样的地形组合而成的,常见的由五类,即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教材对地形类型的内容作了简化处理,要求学习能够通过图片来判断五类地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地球的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既受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总的来说,内力作用常常使地表的起伏加大,这种作用往往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比较而言,外力作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结果是使地表趋于平坦。

教材中介绍了常见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特点和结果。

等高线地形图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地图类型之一,由于在前面已经学过一般地图的判读方法,所以教材主要从用图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地表形态特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关系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考虑到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等高线图时会感到困难,教师在最后还应该准备几幅等高线图供学生做判读地形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并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1-2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3.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4.知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并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

2.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

3.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描述,感受我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 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的高程、碎 部点高程、独立性地物的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 闭合曲线。 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高程均为70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岛用等高线 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 示的越粗略。 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 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9-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 2′30″ 分为64幅,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幅 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如G-47-124-(25)
y=[(φ左上- φ)/2.5′]×8+( λ - λ左上) /3.75′+1
四、1:5000、1:2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地形图按经差1′52.5″,纬差1′15″ 将一幅1: 1万地形图分为四幅1:5000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万图 幅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用a、b、c、d表示, 如J-50-72-(32)- a 1:2000地形图按经差37.5″,纬差25″ 将一幅1:5000 地形图分为9幅1:2000用数字1、2、 …… 、 9表示, 如J-50-72-(32)- a-9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3.7.1 地形和地形图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智能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3.7.1 地形和地形图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智能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课时 地形和地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考纲要求: 1.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 2.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重要提示: 1.山谷和山脊的区别: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脊。 2.河流在山谷中形成,大坝建在地势落差大,相邻 对较近的位置。 3.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的区别:内力使地表高低起 地表趋于平缓。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探究点二 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情景展示 ]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问题探究 ]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分析出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
[思考交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新知三 地形的变化
1.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的外部,如风力、流水、冰川 生物等,它对地形的影响是__缓__慢__而_持__久___的。外力作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__平__坦____。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2.地形的变化 地形是___内_力____作用和___外_力____作用共同作用的结 来说,___内__力___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点作用占优势。 [注意] 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地形的 变化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七上部分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七上部分含答案解析

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1.(2015台州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1.(2015衢州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2015衢州29)《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

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

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

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

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有关。

3.(2015嘉舟27)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沙丘能在眼前缓缓移动的现象,是小科同学在新疆旅游时最难忘的沙漠风光。

若从引起地形变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变化的影响B. 风力的作用C. 流水的作用D. 生物的影响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 )A. 风力侵蚀作用B.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3.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 风力B. 冰川C. 流水D. 生物4.浙江省的地形主要是( )A. 高原、山地B. 高原、平原C. 平原、丘陵D. 丘陵、盆地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A. B.C. D.6.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A. 河流B. 山脉C. 高原D. 盆地7.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A. 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B. 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C.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D.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A. 山脊B. 山谷C. 鞍部D. 盆地9.下列表示盆地的是()A. B.C. D.10.当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时,则表示的地形是()A. 盆地B. 山顶C. 山脊D. 陡崖二、填空题(共5题;共19分)11.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使地表________,而外力作用使地表________。

12.在干旱地区,对地表影响最大的外力因素是________作用;在湿润地区,________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13.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________,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________、山地、________、盆地。

14.陆地地形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五种类型。

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含解析

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含解析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01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2.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3.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黏性较好的湿泥土(最好用高岭土,也可用其他黏性较强的泥土)或橡皮泥、尺子、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盛水的小容器、水粉颜料。

【实验过程】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1)将湿泥土或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2)在手上蘸些水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注意:水不可太多,以免表面太湿影响下一步操作。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可加水。

(3)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注意: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4)用细线或细钢丝小心地沿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并移到通风处晾干。

注意: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为了加快干燥的速度,可用电风扇吹。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必晾干。

(6)在晾干的“山体”块表面用水粉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程。

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3.将等高线地形图改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

注意:涂色要均匀。

(2)在图的左下角把各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问题与讨论】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怎样的联系?2.山脊和山谷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3.河流出现在山脊还是山谷?4.峭壁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5.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值有何特点?6.在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02实验突破某中学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

2020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2页 0139页 0210页 0263页 0285页 0711页 0771页 0831页 0872页 0919页 0921页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2节 细胞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6节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5节 泥石流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研究性学习课题 二 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第一章 科学入门
2020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2020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
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世界最大的峡谷是_雅__鲁_藏__布__大峡__谷__,它的形 成原因是_青_藏__高__原__不__断_的__抬__升_.和流水的冲刷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 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 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 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地形的改变
内力
主导
外力
塑造师
火山
流水 泥沙 生物 腐蚀 堆积 因素
鞍部
山谷
峭壁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缓坡)
视察与讨论:地形和等高线散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陡坡 缓坡
等高线散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等高线较密处 等高线较疏处
等高线 呈封闭 状,内 高外低
等高线
向海拔
0
较高处
凸出
200
400
60山0 顶 C
653
山 谷
A
E 鞍部
F 峭壁
单位:米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B
D
山脊
672
两条等 高线凸 面相对 应部位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教师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教师版)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一至两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3.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4.知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并能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解读1:五种陆地地形的形态特征,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解读2:等高线的特点,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常以选择题、解答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解读3: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知识点01 地形的类型地球的陆地:表面有的雄伟高大、错落有致;有的广阔平坦起伏和缓;还有的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形态各异。

(一)地形的类型人们根据海拔和形态特征的差别,将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二)各种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平原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较高(一般在 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顶面平坦宽广 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丘陵较低(一般在200~ 500米)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即学即练1】有关高原和盆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小B.高原和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不大,盆地外围与内部相对高度大目标导航知识精讲C.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围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大D.高原和盆地外围的海拔很高,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外缘大【答案】B【解析】A C、盆地的海拔有的比高原高;故A C错误;B、高原和盆地内部的地势相对平缓,而盆地是内部相对外部要低;故B正确;D、高原的外围海拔没有内部海拔高;故D错误;【即学即练2】读图,完成(1)(2)题。

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39张)

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39张)

探究学习
你知道你所在故乡是 什么地形?你出去游 玩看到过哪些地形?
山地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较小的地区, 一般相对高度小于50米。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情景导入
地球的陆地表面形态各异,
高原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平坦、
平原
有的峻峭、有的一望无际、
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
它们统称为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新课学习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 来表示。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山地
D.盆地
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3.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B )
A.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4.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
B.流水
C.火山
C)
D.冰川
盆地
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低陷地区。 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小结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山地
海拔
高500米 以上
相对高度 大
高原 高500米 以上

丘陵
平原
较低200米 很低200米 或以上 以下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一课时 地形 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 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 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 出地形 的类型 吗?
一、地形的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 过200米,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 坦宽广。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珠穆朗玛峰
活动:
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
(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11:3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呈 等高线
封闭状态, 向海拔
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海拔较高 间的平坦 处凸出 区域
等高 线重 叠处
表示起伏地形的另一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图
11:20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阅读P14的10~15行 的 ~ 行 阅读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使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使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流水的冲刷 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 溶洞 灰岩溶蚀,形成许多________ ________。 灰岩溶蚀,形成许多________。江河携带的泥 沙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 平原和三角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 2.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 风蚀城堡和沙漠 积形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积形成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寒地区, 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形成 在高寒地区 角峰和冰斗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地表起伏较小。 地表起伏较小。
地形类型及特点 地形类型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海拔高度 低(小于200米) 小于200米 200 较低 200~500米 (200~500米) 大于500 500米 高(大于500米) 较大(大于500米 较大(大于500米) 500 相对高度 较小( 较小(小 50米 于50米) 小(小于 200米 200米) 大 小
P140思考 思考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形式 流水 风沙 冰川 分布地区 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典型地形 峡谷、沟谷溶洞、 峡谷、沟谷溶洞、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蚀城堡 沙漠戈壁 角峰、 角峰、冰斗谷 冲刷 沉积 吹蚀 沉积 侵蚀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对于此教案的难点来说,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经验:1.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以小见大”的原则。

2.通过先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的理性认识,更容易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3.在活动设计中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展示结构的方法,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

4.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积累,将概念性的知识以细节、感性的方式展示给他们,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5.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增加知识的吸收度。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更能突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另外要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要更高层次前进。

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

布置作业时,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再在家做。

今后需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取长补短,终身学习,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一桶水,不断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七年级学生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并观察过一些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1)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1)1.常见的地形。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 _。

(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

(5)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

(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 (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____ (山脊水向两侧分流)。

【夯实基础】1.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平的地形2.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3.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4.在地图上,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注记为-155米,这指的是( )A.盆地最低点低于周围陆地155米B.低于当地平均高度155米C.低于我国陆地平均高度155米D.低于海平面155米5.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6.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的大小B.地形海拔的高度C.地形的相对高度D.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8.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A、B、C、D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9.读图3-7-1中图甲等高线上的字母与实际地形图乙上的字母,请填上对应的配对字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坚 持 真 理 、 实事求 是的党 ,更是时 刻为人 民服务 ,危急时 刻能挺 身而出 的党。 自 1921年 建 党 至 今 ,我们党 已经走 过了近 84年的 光辉道 路。这 几十年 ,中国共产党从
小 到 大 、 从 弱到强 、从幼 稚 到 成 熟 ,不 断 发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执教:
杭州地区的地形(一)
鞍部
山谷
峭壁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
(缓坡)
等高线形成的基本过程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1.将模拟山峰置
于水槽中;
2.用红粉笔 画好等高线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3.用刀沿等
高线切开
4.用笔沿下 沿画线
我的作品一 我的作品二
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你能利用细铁丝,做这个实验? ▲从模型上方看一看! ▲归纳各种等高线地形的特点?
各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盆地)

你知道下面是什么地形吗?

线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范文 5000字 _1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5000字
入 党 申 请 书 频道《 公司职 员入党 申请书 5000字 》,供大 家阅读 参考。 敬 爱 的 党 组 织:
我 志 愿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愿 意为共 产主义 事业奋 斗终身 。我衷 心地热 爱党,她是中国 工 人 阶 级 的 先锋队 ,是中国 各族人 民利益 的忠实 代表,是 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 。 中 国 共 产党以 实现共 产主义 的社会 制度为 最终目 标,以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 东 思 想 、 邓 小平理 论为行 动指南 ,是用先 进理论 武装起 来的党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的 党 ,是 有 能力领 导全国 人民进 一步走 向繁荣 富强的 党。她 始终代 表中国 先进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求,代 表中国 先进文 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 国最广 大人民 的根本 利益, 并 通 过 制 定 正确的 路线方 针政策 ,为实现 国家和 人民的 根本利 益而不 懈奋斗 。我之 所 以 要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是 因为中 国共产 党是有 着光荣 历史的 党,是使亿万中国人在 世 界 面 前 站 起来的 党,是带 领中国 人民摆 脱贫困 落后,实 现社会 主义现 代化的 党,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A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 深谷),具有缓慢性和持久性
课堂练习:
1.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 是( A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
课堂练习:
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B )
A.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雅鲁藏布大峡谷 6.世界最大的峡谷是________ ____,它的形成原 青藏高原不断的抬升和流水的冲刷 因是________________. 流 水 对地表形态 7.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 的影响最大.
课堂练习:
8.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 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 D.6种 ) 9.陆地表面主要有几种地形类型( C A.3种 B.4种 C.5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 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 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外 力
主导
火山
地壳 运动
塑造师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地震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山 削低、低谷填平,使表面 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 趋于平坦。使地球表面处 于平坦。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
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
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 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 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 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克拉玛依风蚀蘑菇
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
风 蚀 柱
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
角峰
冰斗谷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 角峰和冰斗谷
在不同的地区,外力的作用相同吗?
降水丰富的 湿润地区Fra bibliotek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常常有岩溶地形,江河携带的 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 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风的作用最为明显,受风的 作用,出现沙漠、戈壁、风 蚀城堡。 冰川的作用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课堂练习:
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C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4.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A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课堂练习:
5.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 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①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②江河水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沉积形成平原、三角 洲。 ③流水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 ④风的吹蚀、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⑤冰川的移动作用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从而得到形成上述地形的力量不是来自以地球内部的, 而是一些外力因素(流水、风)影响的结果。
内力——使地表趋于起伏,形成地形骨架, 具有阶段性。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 7节 地形和地形图
课前复习: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如图所示A、B、C、D四地中 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 选择一个最合适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C处附近,因为 该处是峡谷, 在此处筑坝可 以省工,而且 集水效果最好。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 起伏的地图。

风、沙
冰川作用
流水
你知道这些地形的形成原因吗?
地形的变化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 雅山脉,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 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 形成的吗?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 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流水的冲刷和溶蚀、风的吹 蚀、沙的沉积等。
降水比较少 的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波浪的作用会形成海蚀柱
生物也会改变地表的结构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哪些?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 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 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