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
crc校验公式
crc校验公式摘要:1.CRC 校验公式概述2.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3.CRC 校验公式的应用实例4.总结正文:1.CRC 校验公式概述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错误检测技术。
CRC 校验公式是用于计算CRC 校验码的数学公式,通过在数据末尾附加一些校验位,然后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相同的CRC 校验公式,对数据进行校验,以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改变或错误。
2.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首先确定要添加的校验位数,这个数通常称为生成多项式的阶数。
例如,如果选择32 位生成多项式,那么校验位数为32。
(2)根据生成多项式,从左到右,每一位都与数据位的相应位进行异或操作。
例如,如果生成多项式为1011(二进制),那么首先将1011 与数据位的第一位进行异或,然后将结果与数据位的第二位进行异或,以此类推。
(3)当完成所有数据位的异或操作后,得到的结果即为CRC 校验码。
3.CRC 校验公式的应用实例以数据传输为例,发送方首先确定要发送的数据,然后通过CRC 校验公式计算校验码,并将校验码附加在数据末尾。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去掉校验码,然后通过CRC 校验公式重新计算校验码。
如果计算出的校验码与发送方附加的校验码相同,则认为数据传输正确;如果不同,则认为数据传输出现错误。
4.总结CRC 校验公式是一种重要的错误检测技术,通过在数据末尾附加校验位,然后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相同的CRC 校验公式,对数据进行校验,以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改变或错误。
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确定校验位数、进行异或操作和计算校验码等步骤。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WORD完整版----可编辑----专业资料分享=====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代码位置序号
代码位置序号是指包括校验码在内的,由右至左的顺序号(校验码的代码位置序号为1)。
2.计算步骤
校验码的计算步骤如下:
a.从代码位置序号2开始,所有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b.将步骤a的和乘以3。
c.从代码位置序号3开始,所有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d.将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相加。
e.用大于或等于步骤d所得结果且为10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步骤d所得结果,其差即为所求校验码的值。
示例:代码690123456789X1校验码的计算见表B.1。
表1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欧姆龙串口通讯详解
置(下面解释用户设置)。 RS-232C 端口:DM6645 中位 00~03 设 0(0:标准;1:用户)。 外设端口:DM6650 中位 00~03 设 0(0:标准;1:用户)。 通信板:A 口 置 DM6555 的位 00~03 设 0,B 口置 DM6550 的位 00~03 设 0(0:标准;
一.HOSTLINK 系统特点 通信 即可采用 RS-232C 方式,又可采用 RS-422 方式,RS-232C 方式是基于 1:1 的 通信,距离为 15m。RS-422 方式是实现 1:N 的通信,即一台上位机与多台 PLC 进行通 信,最多可有 32 台 PLC 连接到上位机,通信距离最大可达 500m。 上位机监控 上位机可对 PLC 的程序进行传送或读取,并可对 PLC 数据区进行读写操作。 双重检查系统 所有通信都将作奇偶检验和帧检验,从而能估计出通信中的错误。
命令格式 0000 0001
异或运算
ASCII 码
@
40
0
30
1
31
R
52
D
44
0100 EOR 0011 EOR 0011 EOR 0101 EOR 0100
0000 0000 0001 0010 0100
1
31
计算结果 作 ASCII 字符处理
0011
0101 5
0001
0111 7
注:57 就是计算出的 FCS 校验码,作为 2 个 ASCII 字符放于帧中。
脚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置 00 1 7 2
偶 9600bps
校验码的3种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3种计算方法
校验码是一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的技术。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校验码计算方法:
1. 奇偶校验(Parity Check):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它通过检查数据的奇偶性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
如果数据的位数为奇数,则在末尾添加一个校验位,该位的值为0或1,取决于数据的最后一位是否为0。
如果数据的位数为偶数,则在末尾添加两个校验位,每个校验位的值都为0或1,取决于数据的最后一位是否为0。
2. 循环冗余校验(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更复杂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它使用多项式除法和生成多项式来计算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是一个固定长度的多项式,通常为2的n次方减1,其中n是数据位数的二进制表示中最高位的位置。
在计算校验码时,将数据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运算,然后将结果取反并加到生成多项式的系数中。
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
3. 海明码(Hamming Code):海明码是一种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的纠错码,它可以在接收端检测到传输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海明码使用多个校验位来表示数据,每个校验位都是一个独立的多项式。
在发送端,将数据和所有校验位一起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首先计算出所有校验位的值,然后将这些值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任何一位不匹配,则说明传输中出现了错误,接收端可以使用已知的纠错规则来纠正错误并重新发送正确的数据。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嘿,你知道校验码不?这玩意儿听起来就挺神秘的,就像密码世界里的小卫士。
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唠唠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这可都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哦,跟那些高大上的、让人云里雾里的算法没半毛钱关系。
就说我上次在网上买东西吧,那可真是一次让我和校验码“亲密接触” 的经历。
我挑好了我心爱的小玩意儿,准备下单付款了。
在付款页面上,突然就看到了一串数字,后面还跟着个校验码。
我当时就懵了,这是啥呀?这就好比你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小符号,你不知道它是干嘛的,但又觉得它肯定很重要。
我就开始研究这个校验码是怎么来的。
我先看看这串数字,发现它不是随便乱写的。
一般来说,校验码的计算和前面的数字是有联系的,就像一家人似的,谁也离不开谁。
比如说,前面的数字可能是商品的编号、价格、我的账号之类的信息。
那校验码呢,就是要保证这些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错。
我就想象自己是个小侦探,要破解这个校验码的秘密。
我先从简单的加法开始想。
我把前面那些数字都加起来,心想,会不会校验码就是这个和呢?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就像你以为找到了宝藏的钥匙,结果发现钥匙孔都对不上,白高兴一场。
然后我又想,会不会是乘除法呢?我就开始各种乘呀除呀的,把前面的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起来计算。
我当时那个认真劲儿啊,就像我在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一样。
我拿了张纸,在上面写写画画,旁边还放着一杯咖啡,结果咖啡都凉了我都没顾得上喝。
可是,不管我怎么算,都和那个校验码对不上。
我都有点灰心了,感觉自己像个迷路的小羊羔,在数字的大草原上乱转。
后来,我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会不会是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呢?就像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价值”,有的数字比较重要,它的权重就大一些,有的数字不太重要,权重就小一些。
我又开始重新计算,给每个数字分配了我觉得合理的权重,然后按照我的方法计算。
哇塞,当我算出结果的时候,我发现和校验码竟然很接近了。
我当时那个兴奋啊,就像我中了彩票一样。
CRC校验码计算详解
CRC校验码计算详解以实例说明:2008年下半年上午试题(18)。
采用CRC进行差错检验,生成多项式为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A. 0000B. 0100C. 0010D.1111【分析】符号表示假定:多项式和多项式的系数排列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如G(X)= X4+X+1G(X)=100111.已知条件如下:原码字记做M(X),即:M(X) = 10110生成多项式记做G(X),即:G(X) = 10011G(X)的最高阶数记做r,此处r = 42.计算步骤(1)计算XrM(X)也就是把M(X)的尾部添加r个0XrM(X) = 10110 0000(2)计算XrM(X)长除G(X),余数记做Y(X)这里的“长除”计算方法如下:10110 0000100110010100001001100111001001101111注意Y(X)的位数为r(此处为4),所以Y(X) = 1111Y(X)即是CRC校验码。
(3) 计算传输码字T(X) = XrM(X)-Y(X)计算方法:在M(X)末尾连接上Y(X)即可即:T(X) = 10110 1111【答案】此题只要计算出校验码Y(X)即可。
正确答案为:DXrM(X) 10110 0000-- G(X) 10011 (注意位对应方式,对应位进行异或运算即可)00101 0000-- G(X) 100 11 (计算方法同上)001 1100-- G(X) 100 1101111 (此数已经小于G(X),计算到此为止,即Y(X))。
crc校验码 详细介绍看懂了就会了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又叫(N,K)码。
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
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发送信息用信息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则可表示成C(x)*2的R次方,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
通过C(x)*2的R次方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编辑本段几个基本概念1、多项式与二进制数码多项式和二进制数有直接对应关系:x的最高幂次对应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以下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有此幂次项对应1,无此幂次项对应0。
可以看出:x的最高幂次为R,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有R+1位。
多项式包括生成多项式G(x)和信息多项式C(x)。
如生成多项式为G(x)=x^4+x^3+x+1,可转换为二进制数码11011。
而发送信息位 1111,可转换为数据多项式为C(x)=x^3+x^2+x+1。
2、生成多项式是接受方和发送方的一个约定,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这个数始终保持不变。
在发送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除生成校验码。
在接受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除检测和确定错误位置。
应满足以下条件:a、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
b、当被传送信息(CRC码)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做除后应该使余数不为0。
c、不同位发生错误时,应该使余数不同。
d、对余数继续做除,应使余数循环。
3 CRC码的生成步骤1、将x的最高次幂为R的生成多项式G(x)转换成对应的R+1位二进制数。
2、将信息码左移R位,相当与对应的信息多项式C(x)*2的R次方。
3、用生成多项式(二进制数)对信息码做除,得到R位的余数。
4、将余数拼到信息码左移后空出的位置,得到完整的CRC码。
串口通信CRC校验原理
串⼝通信CRC校验原理CRC校验原理1、循环校验码(CRC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的⼀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2、⽣成CRC码的基本原理:任意⼀个由⼆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对应。
例如:代码10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x6+x4+x2+x+1,⽽多项式为x5+x3+x2+x+1对应的代码101111。
3、CRC码集选择的原则:若设码字长度为N,信息字段为K位,校验字段为R位(N=K+R),则对于CRC码集中的任⼀码字,存在且仅存在⼀个R次多项式g(x),使得 V(x)=A(x)g(x)=xRm(x)+r(x); 其中: m(x)为K次信息多项式, r(x)为R-1次校验多项式, g(x)称为⽣成多项式: g(x)=g0+g1x+g2x2+...+g(R-1)x(R-1)+gRxR 发送⽅通过指定的g(x)产⽣CRC码字,接收⽅则通过该g(x)来验证收到的CRC码字。
4、CRC校验码软件⽣成⽅法:借助于多项式除法,其余数为校验字段。
例如:信息字段代码为: 1011001;对应m(x)=x6+x4+x3+1 假设⽣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对应g(x)的代码为: 11001 x4m(x)=x10+x8+x7+x4 对应的代码记为:10110010000;采⽤多项式除法: 得余数为: 1010 (即校验字段为:1010)发送⽅:发出的传输字段为: 1 0 1 1 0 0 1 1 0 10 信息字段校验字段接收⽅:使⽤相同的⽣成码进⾏校验:接收到的字段/⽣成码(⼆进制除法)如果能够除尽,则正确给出余数(1010)的计算步骤:除法没有数学上的含义,⽽是采⽤计算机的模⼆除法,即,除数和被除数做异或运算。
进⾏异或运算时除数和被除数最⾼位对齐,按位异或。
1011001 0000 -11001 -------------------------- =01111010000 1111010000 -11001 ------------------------- =0011110000 11110000 -11001 -------------------------- =00111000 111000 - 11001 ------------------- = 00101016位CRC校验原理与算法分析这⾥,不讨论CRC的纠错原理以及为什么要选下⾯提及的⽣成多项式,只是针对以下的⽣成多项式,如何获得CRC校验码,作⼀个⽐较详细的说明。
串口常用校验算法(累加和、异或和)
串⼝常⽤校验算法(累加和、异或和)1、异或和 异或和就是对数据逐⼀异或计算(异或结果与下⼀个数据异或) 下⾯是校验实例local rdbuf = "FFFF28000000000000600001000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6"local fast = string.sub(rdbuf, 5, string.len(rdbuf)-2)local last = string.sub(rdbuf, string.len(rdbuf)-1, string.len(rdbuf))local num = bit.bxor(tonumber(string.sub(fast, 1, 2), 16), tonumber(string.sub(fast, 3, 4), 16)) --异或local length = string.len(fast) - 1for i = 5, length, 2donum = bit.bxor(num, tonumber(string.sub(fast, i, i+1), 16))endif num == tonumber(last, 16) then校验成功end2、累加和 累加和也是逐⼀累加,但是计算不进位,所以最终结果其实是累加结果求256的余数 下⾯是计算实例local cmd = 10cmd = string.format("%02X",cmd) -- 02X 是为了保留两位,空位置0 例如(A是0A)local fast = "18000000000000600001000200".. cmd .."00000000000000010006"local length = #fast - 1local num = 0for i = 1, length, 2donum = num + tonumber(string.sub(fast, i, i+1), 16)endnum = num % 256num = string.format("%02X",num)local instruction = "FFFF" .. fast .. numprint(instruction)。
CRC_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CRC从原理到实现===============作者:Spark Huang(hcpp@)日期:2004/12/8摘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被广泛用于数据通信过程中的差错检测,具有很强的检错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CRC的基本原理,并且按照解释通行的查表算法的由来的思路介绍了各种具体的实现方法。
1.差错检测数据通信中,接收端需要检测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常用的技术有奇偶校验(Parity Check),校验和(Checksum)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它们都是发送端对消息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出校验码,然后将校验码和消息一起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按照相同算法得出校验码,再与接收到的校验码比较,以判断接收到消息是否正确。
奇偶校验只需要1位校验码,其计算方法也很简单。
以奇检验为例,发送端只需要对所有消息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出的值如果是0,则校验码为1,否则为0。
接收端可以对消息进行相同计算,然后比较校验码。
也可以对消息连同校验码一起计算,若值是0则有差错,否则校验通过。
通常说奇偶校验可以检测出1位差错,实际上它可以检测出任何奇数位差错。
校验和的思想也很简单,将传输的消息当成8位(或16/32位)整数的序列,将这些整数加起来而得出校验码,该校验码也叫校验和。
校验和被用在IP协议中,按照16位整数运算,而且其MSB(Most Significant Bit)的进位被加到结果中。
显然,奇偶校验和校验和都有明显的不足。
奇偶校验不能检测出偶数位差错。
对于校验和,如果整数序列中有两个整数出错,一个增加了一定的值,另一个减小了相同的值,这种差错就检测不出来。
2.CRC算法的基本原理-------------------CRC算法的是以GF(2)(2元素伽罗瓦域)多项式算术为数学基础的,听起来很恐怖,但实际上它的主要特点和运算规则是很好理解的。
crc校验公式
crc校验公式(原创版)目录1.CRC 校验公式概述2.CRC 校验公式的原理3.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4.CRC 校验公式的应用实例5.总结正文一、CRC 校验公式概述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基于二进制多项式的数据传输校验方法。
它通过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附加一些校验位,然后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校验,以判断数据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改变或损坏。
CRC 校验公式就是实现这种校验方法的计算公式。
二、CRC 校验公式的原理CRC 校验公式基于二进制多项式,其原理是将待校验的数据看作是一个二进制多项式,用一个固定的二进制多项式去除它,余数即为 CRC 校验码。
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二进制多项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如果余数为 0,则说明数据传输正确;否则,就说明数据出现错误。
三、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CRC 校验公式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确定待校验数据的二进制表示,并在其后面添加一些 0,使其长度为 2 的整数次幂减 1。
2.确定一个固定的二进制多项式(即生成多项式),也称为校验多项式。
3.使用生成多项式去除待校验数据,这里的除法是在二进制域中进行的,也就是采用异或(XOR)运算。
4.当除法完成后,余数即为 CRC 校验码。
四、CRC 校验公式的应用实例CRC 校验公式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存储等领域。
例如,在以太网局域网中,CRC 校验用于检测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在硬盘驱动器中,CRC 校验用于检测数据存储的错误。
五、总结CRC 校验公式是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校验方法,它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附加校验位,然后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校验,以判断数据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改变或损坏。
CRC 校验公式的原理是基于二进制多项式的除法运算,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待校验数据、生成多项式、异或运算等。
串口通信协议:数据包校验与常用校验算法
串口通信协议:数据包校验与常用校验算法1.数据校验过程由于数据传输距离的因素影响,计算机和受控设备间的通信数据就常常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
为了防止这些错误所带来的影响,一般在通信时采取数据校验方法,而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码校验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校验算法。
串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可能引起信息的错误,出现“误码”。
我们把如何发现传输中的错误,叫“检码”;发现错误后,如何进行修订,叫“检错”。
之前,就有过提示,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错,每个数据包后面一般都会加上校验字节。
校验过程是发送端(TX端)和接收端(RX端)共同完成的过程。
如上图所示,首先,TX端按照用户层协议(数据包格式)将数据根据校验算法计算出TX校验字节,并将TX校验字节按照协议放在数据包的指定位置。
RX端接收到数据包后,在指定位置取出TX校验字节,同时,再将接收到的数据按规定方式计算出RX校验字节,如果RX校验字节与接收到的TX校验字节相等,则说明数据包是有效的,否则就应该放弃该数据包。
2.简单粗暴地奇偶校验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奇偶校验”了,即在传输字符的各位之外,再传送一位奇/偶校验位。
可采用的策略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
2.1 奇校验所有传送的位数(含字符的个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如1 0110,0101;0 0110,00012.2 偶校验所有传送的位数(含字符的各位数和检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如1 0100,0101;0 0100,0001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部分错误的数据(一位错误的代码能够检出,两位及以上的错误代码不能检出)。
奇偶检验有一个劣势,就是他只能发现错误,而不能纠正错误;一旦发现错误,那么没办法,只能重发。
但是由于奇偶校验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仍然被广泛使用。
但是仍存在一些良好的矫正错误数据的方法,并具有自动訆错能力,如循环冗余码(CRC)检错等。
3.异或校验异或校验方法也是非常简单,而且非常通用,虽然使用该方法校验后仍存在出错的可能,但是因为异或算法非常简单,编程毫不费力,一般新手都用这种方法。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计算方法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奇校验和偶校验。
在这两种方法中,校验码的生成规则是相同的,都是根据特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进行特定的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
1.奇校验(Odd parity):在奇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同。
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0;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
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奇数。
2.偶校验(Even parity):在偶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同。
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保持不变;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
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偶数。
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偶校验在硬件错误检测中更为常见,因为这种错误通常是随机分布的,而奇校验则更适用于检测某些特定的错误模式。
除了奇校验和偶校验之外,还有其他的校验方法,如海明码(Hamming code)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错误检测能力,但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校验方法,都需要一个能够生成对应位数校验码的算法。
这个算法通常会根据数据的长度和校验码的长度来生成一个函数,用于计算每个位置上的校验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如果原始数据中存在多个错误,那么校验码可能会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效率。
如果数据量很大,那么使用复杂的校验方法可能会增加存储和传输的成本。
因此,在选择校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总的来说,校验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完整性检查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校验码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以便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奇偶校验、CRC校验、MD5校验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见的校验码计算方法。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校验方法,适用于对数据位数进行校验。
其原理是通过统计数据中“1”的个数,如果“1”的个数为偶数,则校验位为0,如果“1”的个数为奇数,则校验位为1。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奇数个的错误位。
奇偶校验适用于对单个字节或字符进行校验,但对于多字节或多字符的数据校验效果不佳。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是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校验方法,适用于对二进制数据进行校验。
CRC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多项式除法运算,得到余数作为校验码。
接收端同样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CRC校验,并将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对,从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CRC校验方法适用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存储系统等领域。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对任意长度的数据产生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MD5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固定长度的校验码。
MD5校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可逆性和唯一性,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
MD5校验常用于文件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等场景。
除了上述介绍的奇偶校验、CRC校验和MD5校验外,还有其他多种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如SHA-1、SHA-256等。
不同的校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以防止数据损坏或篡改。
因此,了解不同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对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CRC_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_校验码的计算方法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技术,用于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生成多项式:在CRC校验码的计算中,需要首先选择一个生成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是一个固定的二进制数值,一般采用多项式的形式表示。
常见的生成多项式有CRC-8、CRC-16和CRC-32等。
生成多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CRC码的检测能力。
2.初始化寄存器:在CRC计算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个寄存器来保存中间结果。
此时,需要将寄存器的初始值设定为一个固定的值,一般为全1或全0。
3.数据处理:将要计算CRC的数据按照数据的最高位到最低位的顺序,依次进入数据处理的流程。
4.逐位异或:将数据进行逐位异或操作,即将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的系数与当前数据的最高位的系数进行异或运算。
如果异或的结果为1,则将结果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否则直接进行下一步。
5.寄存器左移:将寄存器的值向左移动一位。
6.判断数据位:判断数据是否处理完毕。
如果处理完毕,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继续处理下一位的数据。
7.下一个数据位:将下一位的数据进入数据处理的流程。
8.判断寄存器最高位:判断寄存器中最高位的系数是否为1、如果为1,则将寄存器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否则不进行异或操作。
9.循环处理: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数据的每一位都处理完毕。
10.输出校验码:当所有的数据位都处理完毕后,寄存器中保存的值就是CRC校验码。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计算出CRC校验码。
在接收端,通过同样的计算方法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计算出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CRC校验码进行比较,以确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
CRC校验码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能够较好地检测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CRC校验码与其他纠错码(如海明码)结合使用,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串行口方式23校验方式
串行口方式23校验方式
方便简单的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需要一位校验位,即使用串口通信的方式2或方式3(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
奇校验(oddparity):让传输的数据(包含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即:如果传输字节中1的个数是偶数,则校验位为“1”,奇数相反。
偶校验(evenparity):让传输的数据(包含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
即:如果传输字节中1的个数是偶数,则校验位为“0”,奇数相反。
数据和校验位发送给接受方后,接收方再次对数据中1的个数进行计算,如果为奇数则校验通过,表示此次传输过程未发生错误。
如果不是奇数,则表示有错误发生,此时接收方可以向发送方发送请求,要求重新发送一遍数据。
累加和校验
所谓的累加和校验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是在每次通信数据包最后都加一个字节的校验数据,这个校验字节里的数据是通信数据包里所有数据的不进位累加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
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根据所选用的校验方式不同而不同。
常见的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即无需计算校验码)。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校验方式的计算公式:
1. 奇偶校验:将数据位的值相加,并将进位(如果有)加到结果中。
如果结果是偶数,则校验位为0,否则为1。
例如,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其奇偶校验位的计算过程
如下:
0 + 1 + 1 + 0 + 0 + 1 + 0 + 1 = 4,因为4是偶数,所以奇偶校验位为0。
因此,最终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0。
2. 偶校验:与奇偶校验相同,只是最终结果恰好相反,即如果结果是偶数,则校验位为1,否则为0。
以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为例,偶校验位的计算过程如下:
0 + 1 + 1 + 0 + 0 + 1 + 0 + 1 = 4,因为4是偶数,所以偶校验位为1。
因此,最终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1。
3. 无校验:在串口通信中,如果不需要进行校验,直接将数据
发送即可。
综上所述,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要根据所选用的校验方式进行相应的计算。
如果使用奇偶校验或偶校验,需要将数据位的值累加并判断结果的奇偶性,得出最终的校验位;如果使用无校验,则无需计算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