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作者:刚君杜亚琼张立荣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模式在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13级的27名学生和2012级的31名临床医学实习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同伴教育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师、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实验效果。

结果实验组全体学生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教师对实验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同伴教育;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140-04[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er education model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three-year medical students.Methods Twenty-seven students at grade 2013 and 31 clinical interns at grade 2012 were classifi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y were provided with peer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ccordingly.The experimental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scores of after-department examinations in 5-stop type including inquiry,physical examination,auxiliary examination,writing medical records,and oral test in students from majors of internal medicine,external medicine,gynecology,pediatr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community,and satisfaction from both teachers and patients.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scores of all medical students from 6 majors in 5-stop type examination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from both patients and teachers were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Peer education;Clinical practice;Teaching quality;Satisfaction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文化、经历、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人或者具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

浅谈同伴教育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浅谈同伴教育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催化剂 , 了同伴关 系 , 少年可 以相互证 实或共 享兴趣 、 有 青 分
担恐惧 、 肯定 自我价值 、 提供 亲 密袒露 的机会 。因 此 , 为他们 营造一个积极的同伴 群体学 习氛 围 、 培养 同伴之 间健康 的相
互影响 , 可以促进他 们尽快 地适 应这 种全新 的学 习模式 和环
心理卫生 、 残障儿童融合等教育领 域 , 取得 了较好 的教学效 并
师的传授和 自己亲 自完成 的临床 工作量 , 由于 每个研 究生 但
的工作能力和范围较 局限 , 同程度 的影响 了他们 对临 床经 不
果 -]但有关 同伴 教育 用 于医学硕 士研 究生 教学 领域 的研 5,
究, 目前 尚未见报道 。
4 同伴教育引入临床 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同伴教育可应用 于各种环 境 , 包括 中小 学 、 大学 、 年活 青
伴教育方法在 以下 2个 群体进 行 了初步 尝试 : 以学科 为基 ①
础的同伴群体 : 在同一学 科 ( 如儿科 学 ) 同一届研究 生 中, 、 选 出 1~ 2位基本 素质好 、 积极热情 、 愿意 为同学 服务 、 一定组 有
吉林 医学 20 0 8年 1 O月第 2 9卷第 2 O期

1 31 ・ 8
浅 谈 同伴 教 育 在 临床 医学研 究 生培 养模 式 中的作 用
郝 秀芳 , 马延祥 ( 边大学附属 医院 , 延 吉林 延吉 130 ) 30 0
[ 关键词 ] 同伴 教育 ; 研究生 ; 培养 近年来 , 我国 医学硕士研究 生的招生规模 不断扩大 , 如何
织 能力的骨干同学作 为 同伴教 育者 , 临床 实践课 的每 一个 在
教学环节 ( 如患 者的诊治 和管理 、 守I 床 各项规 章制度等 ) 遵 } 缶

同伴教育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教育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 1 . 7岁 。
生的实习效果会有差异。那么 ,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
保 证 整个班 级 的所有 学生 都学 到最优 质 的管理 经验 及 最 优质 的护理 技术 知识 呢 ?笔者认 为解 决这 个 问 题 的最好 办 法就 是在 实 习护生 间进行 同伴教 育 。 同伴 教 育 ( P e e r E d u c a t i o n ) 是指具有相 同性别、 相 似年龄 、 相 同背 景 、 共 同经 验 、 相 似 生理 状 况 或 由

C X

2 0 1 2 0 3 0 1 2 ) 。
【 作者 简介 】 刘冰花( 1 9 7 o - - ) , 女, 成都大 学医护学院副教 授。

7 9 ・
第 5 期 2 0 1 3 年 5 月
教育 与教学 研究
N o . 5
Ma v. 2 01 3
电话 交流 等方式 , 在实验 组学 生 中进 行关 于 P I C C置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1 — 0 6
二、 实验 内容
采用小组讨论 、 小讲课 、 视频教学、 Q Q 群讨论、
* 基 金项 目 : 成都大学教 改项 目“ 本科学生本专业及跨专业科研能力综合提升的实验 研究任务 书” ( 编号: c d j g 2 0 1 2 0 r 7 1 ) ; 成 都大 学大学生创新 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 同伴教育在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中的应用探讨 ” ( 编号 : c D U
用于整个护生实习教育的可行性及作用 , 以便解决 不 同医院 沟通不 畅 、 教 学差异 大 、 实 习生 掌握 知识技 能存在缺陷等问题 。 对 象和方 法


( 一) 实验 对 象 选取 2 0 1 2年 7月至 1 1 月在 医院进 行 实 习 的成 都 大学 医护学 院 2 0 0 9 级 本 科 护理 2班 6 o名 护生 作 为研 究对 象 , 其 中女 生 4 8 人, 男生 l 2人 , 平 均 年 龄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引言二、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概念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同学间相互协助、相互学习的教学方式。

它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相互解答问题,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微格教学法通过小组化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相互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1. 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帮助彼此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这种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护理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且可以和同伴一起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和讨论,需要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通过小组学习的互助与合作,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1. 小组合作氛围的建设在实施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和护理教育者们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和鼓励学生们更好地在小组内协作和交流,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会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实施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角色,更多地发挥辅导和指导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和护理教育者需要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规划小组学习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新护士继续教育中同伴教育的应用

新护士继续教育中同伴教育的应用

新护士继续教育中同伴教育的应用近年来,新护士的继续教育成为医疗行业的热点话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新护士们需要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不同病情和患者的需要。

而同伴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对于新护士的继续教育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将探讨同伴教育在新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一、同伴教育的定义同伴教育是指以同龄人或同事之间相互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很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

同伴教育可以不断刺激人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效率,建立友谊,改善团体共处的气氛与质量。

二、同伴教育在新护士继续教育中的优势1. 知识共享。

同伴教育可以让新护士们共享经验、知识或技能,可以让他们在交流中各自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而得到更全面全新的知识。

2. 快速学习。

在快速变化的医疗行业中,新护士需要尽快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伴教育可以通过组织研讨、讨论小组等形式来进行学习,从而加快了新护士的学习速度。

3. 激发灵感。

在同伴教育的过程中,新护士可以从其他护士的实践案例中获取灵感,从而增加创新思维和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

4. 安全研习。

同伴教育在安全的条件下举行,可以让新护士更放心地接受教育,而不会有任何良心误导的情况发生。

三、同伴教育在新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实施1. 确定教育目标。

根据新护士工作的性质和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和重点,例如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技能水平、加强新护士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 选定同伴教育方式。

根据新护士的工作安排和时间安排,选定同伴教育方式。

可选择研讨会、讨论小组或在线交流等方式。

3. 确定同伴教育组织者。

选定同伴教育组织者,通常为有经验的老护士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他们会根据新护士的需求,组织合适的教育内容,进行指导。

4. 建立同伴教育小组。

根据新护士分组,将小组分为不同领域,找到互补优势的护士互相学习讨论。

5. 实施同伴教育。

执行同伴教育方案,按照已经确定的教育方式和规划步骤,组织实施同伴教育过程。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从理论基础角度探讨了该教学法的实施原理。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价,验证了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论述了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展望了该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护理教育领域提供有益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效果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优势、发展趋势、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通过将学生组成小组,相互间进行观察、点评和反思,促使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模拟实际环境中不断练习和提升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需求。

当前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来解决。

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引入为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通过对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探究该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

本文还将对该教学法的优势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伙伴学习”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伙伴学习”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伙伴学习”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关键词】伙伴学习;临床带教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1]。

临床护理教学作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级护理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已经基本掌握,如果临床老师再采用纯理论的模式教学,护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临床老师在带教中应注意与临床的结合,教会她们如何把所学的医学知识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才是老师临床带教的重点。

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学习,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故实习效果欠佳。

鉴于此,科室创新思维,大胆尝试,采用“伙伴学习”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到我科室进行为期4周实习的护生76名,其中,女74名,男2名,平均年龄(22±2)岁,均为本科学历。

1.2 研究方法1.2.1 选择带教老师选择我科室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数名,从中推举两名护理业务水平和与人交流沟通能力无明显差别的护师作为带教教师。

推举流程如下:先对所有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师进行科室内专项带教项目、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化流程以及知识传授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对她们护理业务水平进行统一考试,最终由护士长及全科所有同事共同推荐。

1.2.2 学员分组实验对进入我科室的护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四名组成一个实验单位,在这四人实验单位中再次随机抽取学员两名由A教师负责带教任务(A实验组),剩下另2名学员由B教师负责带教任务(B实验组)。

A实验组采用科室常规带教方法,即将四周实习分为四个阶段[2],每个阶段为 1 周。

第1周要求护生尽快熟悉环境以及本科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基本技能,并了解一些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熟悉工作程序,如本科常见疾病及心电监护仪的用法等。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摘要】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介绍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内容、方法论、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和实证结果,揭示了其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方面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同伴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实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同伴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其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启示。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同伴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同伴教育、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应用、方法论、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实证结果、启示、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师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而同伴教育则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帮助,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探讨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可以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同伴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本研究将探讨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分析同伴教育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知识水平、技能培养、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揭示同伴教育对医学生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同伴教育在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为提高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综合素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探讨同伴教育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完善同伴教育模式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同伴教育在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生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一、引言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其中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外科临床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逻辑思维、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而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交流互动。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成为了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文献综述1. 外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2. 同伴互助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同伴互助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合作共建来共同学习和成长。

一些研究表明,同伴互助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同伴互助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影响三、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2. 分析同伴互助模式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的影响;3. 探讨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组设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同伴互助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

实验组采用同伴互助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测量和比较。

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某临床医学专业的外科学生,共计100人。

3. 研究工具(1)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测试题:包括外科病例分析、外科手术规划等内容。

(2)教学满意度问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内容。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分析。

同伴教育模式在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

同伴教育模式在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

同伴教育模式在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张志云;雷新益;吉祖进;杨勇;庹磊;蒋学军【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模式在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医院外科的临床实习生100名和6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10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模式.评价两组实习生成绩及患者对实习生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实习生的医疗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实施同伴教育模式对提高实习生成绩有明显作用,提高其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利于拉近医患关系,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为临床提供高素质人才.【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7【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同伴教育模式;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教育意义;护患关系;学习成绩【作者】张志云;雷新益;吉祖进;杨勇;庹磊;蒋学军【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 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 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 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 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湖北十堰 442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随着我国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医学生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尤其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较快,并注重对医学生的教育,而医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在临床实习中存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差异,增加学习难度,难以充分提高医学成绩,因此需加强对可靠教育方法的研究[1]。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

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学满意度观察一、引言二、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1.同伴互助模式简介同伴互助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外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同伴互助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同伴互助模式,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其辨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互助模式对于外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同伴互助模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应用。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病例,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共同完成一些课程设计和实践任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三、同伴互助模式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1.同伴互助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伴互助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通过同伴互助模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进行思考和交流,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其教学满意度。

3.同伴互助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满意度四、结论同伴互助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教学满意度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通过同伴互助模式,学生可以在思维碰撞和思维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推广同伴互助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

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

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赵明宇李喜春孟庆宇林树森赵亮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13期[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同伴互助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外科学的最佳教学模式。

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的临床专业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20人,予以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对照组20人,予以传统教学模式。

选择教学及临床经验丰富且职称在副高级以上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并采用教学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测评。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得分(44.5±7.1)分与实践能力考核得分(43.2±5.0)分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85.00%、对自身帮助的满意度为90.00%,相较于对照组均升高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应用同伴互助模式,不仅可提高外科学的学习成绩,而且可增加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 同伴互助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a)-0127-02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实践性学科之一[1],在现今教学中,由于该门课程的操作性较多,学生人数的不断递增以及医患关系的转变,以致于带教老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对于外科操作的课程设置时间有限,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亦少之又少,故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

因此,探索外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是现今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有鉴于此,该院在汲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临床医学外科教学中引入同伴互助模式,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的临床专业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20人,予以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对照组20人,予以传统教学模式。

浅谈医学生的同伴互助学习

浅谈医学生的同伴互助学习

浅谈医学生的同伴互助学习作者:李从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2期【摘要】在医学知识爆炸的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负担都与日俱增。

采用同伴互助学习,不但能缓解教与学矛盾,更重要的是利用同伴互助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创新思维,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关键词】同伴互助学习医学教育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44-01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医科大学生,成长为明日的医生,有着漫长的求知历程。

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医学生该学的课程门类之多,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多,因此,医学生是大学生中课业负担最重的学生。

也许大家会问,能否给学生减负,但医学生现学课程还只是作为医生必备的基本知识。

同伴互助学习法(Peer?鄄Assisted Learning,PAL)是指地位平等或相匹配的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1];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状况相当,一起学习,共同训练等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学习中相互分享获得的新知识与技能,变革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等。

因此,同伴可作为一种潜在指导或帮助他人学习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有效缓解指导教师人数不足的窘境。

该教学法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结性和主动协助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点是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缺乏有效引导,容易导致时间浪费,如缺乏有效教学和学习过程监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如教师未有正确把握,以致角色缺失还会出现教师懈怠等问题。

一、同伴互助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同伴互助学习,实际上涵盖教学活动诸如示范与示教、信息反馈与评价和学习过程监督的方方面面,旨在促进同伴关系的学习和个体技能的提升,根据一定程序和方法,以小组的方式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

作为这种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的“同伴”,在“互助”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建构起学习的各项知识及其技能并不断发展其价值。

合作学习在医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医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选取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辩论。通过辩 论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医学伦理原则和价值观。
文化交流小组
鼓励学生分组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实践和服务。通 过分享和交流,学生能够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社会医学项目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社会医学项目,如健康促进计划、公共 卫生调查等。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因 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培养社会责任感。
引入真实的医学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和临床思维。
互动交流与讨论环节
头脑风暴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进行思想碰 撞,激发创新思维。
讨论与辩论
组织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和辩论 ,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成果展示与评价机制
成果展示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如研究报告、PPT演示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评估与反馈机制
传统的医学教学评估方式可能不适用于合作学习模式,需要建立新 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来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应对策略与建议
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背景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学习小组优化
在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使每个小组内的成员 能够互补、协作,提高学习效率。
对未来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推广合作学习理念和方法
加强医学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
将合作学习理念和方法推广到更多的医学 课程和教学场景中,让更多的医学学生受 益。
加强对医学教师的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 他们实施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探索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 融合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
探索将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 学、PBL等相融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教学 模式。

同伴教育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同伴教育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同伴教育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张连栋;李和程;高明;张鹏;种铁;王子明【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26)001【摘要】目的研究同伴教育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提高临床实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于我院泌尿外科轮转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60例,均需参加该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接受同伴教育模式带教,于实习结束后采用SCL-90量表评估精神心理状态、Beck压力量表评估压力状况并进行实习考核评分并比较.结果对照组强迫、焦虑、抑郁三项评分较观察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经济压力评分较对照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临床实践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教师考评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同伴教育可有效缓解实习医师不良精神心理状态,提高应对压力能力及临床实习效果,为缓解目前重考研、轻实习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总页数】4页(P117-119,126)【作者】张连栋;李和程;高明;张鹏;种铁;王子明【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肾内科,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同伴教育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J], 张连栋;李和程;高明;张鹏;种铁;王子明;;;;;;2.泌尿外科教学图片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J], 曾琼娥;袁龙梅;李文娟3.CPPT教育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J], 王景;李小梅;徐卫霞4.同伴教育模式在留学硕士研究生泌尿外科轮转中的应用及初步探讨 [J], 张连栋; 南宁; 张栋; 李和程; 张鹏; 张同殿; Fazlullah; 王子明; 种铁5.同伴教育模式在留学硕士研究生泌尿外科轮转中的应用及初步探讨 [J], 张连栋; 南宁; 张栋; 李和程; 张鹏; 张同殿; Fazlullah; 王子明; 种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伴教育在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g、性别、文化、经历、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人或者具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

它具有文化适宜性,易沟通可接受性,花费少、效果好的经济性等优点[1]。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同伴教育具有可接受性和文化适宜性两方面的优势[2]。

人们的许多行为能够通过示范来学习,当榜样与个人有年龄、背景、文化等较多相似性时,个人更容易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3]。

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将医学生培养成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4]。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的提升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培养的质量。

临床实习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医学生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常会有错误的诊疗操作,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5-8]。

当前,由于部分医学生工作责任心和学习积极性不强,或是对临床实习恐惧心理,多出现迟到、早退、甚至逃班现象;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带教师资力量和精力相对有限,难以有效兼顾学生带教和患者服务。

如何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毕业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将同伴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探索三年制专科医学生临床教学模式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实习的2013级全体的27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实验组,运用同伴教育法组织教学,以2012级全体的31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

实验组年龄(22.2±0.84)岁;男10名(37.04%),女17名(62.96%)。

对照组年龄(22.3±0.67)岁;男10名(32.26%),女21名(67.74%)。

两组所学专业基础课程成绩、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同伴教育模式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的带教老师上课、临床入科实习的教学模式。

实验组在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实行同伴教育干预,遴选在本院实习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表现突出的2013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员,设置交流、讨论题目,如怎么写好入院记录、实习笔记,经典病例讨论,如何把握临床实习的黄金时光,合理备战专升本,积极迎接“3+2”以及互动性的德育课程等,每次安排5~7名学生,每2周开展一次主题交流讨论活动,共同交流分享学生实习经验、解决实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交流前,邀请相关科室的教学干事、带教老师对同伴教育员交流内容进行指导,纠正病历交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交流后,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优秀的同伴教育员,给予物资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后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考试成绩比较,了解同伴教育对实习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情况。

通过对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临床带教老师、脱产教学干事、班主任)和患者对实习学生满意度情况评价,分析了解同伴教育对学生临床实习的影响。

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临床带教老师、脱产教学干事、班主任)发放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40份(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科室中服务的患者,发出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400份(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实验组199份,对照组197份),有效率为99%。

满意度满分均为100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学生五站式出科考试平均成绩比较实验组27名和对照组31名全部参加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实验结果显示,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表1)。

2.1教师与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患者及教师的满意度分值[(91.22±4.74)、(95.48±4.69)分]均高于照组[(85.45±6.14)、(90.24±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2.04,P=0.000、0.004)。

3讨论3.1在临床医学生实习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必要性医学大专生毕业后多进入社区或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作为基层全科医师的重要力量,将承担着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卫生保健的重要职责、作用巨大,不可忽视[9]。

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与本科临床医学生相比,存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卑情绪较强等问题。

因此,提高医学大专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强化其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提高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实行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以课堂教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师、书本三个中心,是一种被动的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10-11]。

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转变。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医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是专业课程,而人文社科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对外交流的时间亦相对较少,这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12-14]。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医学大专生要在1年的时间内轮转内、外、妇、儿、中医等科室,短时间内接触不同的带教老师和患者,使其面临较大压力。

对于其在学业、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常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甚至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而有研究显示60.1%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的是同学[15],可见,在学习、心理上,学生群体内部相互影响很大,因此学生教育必须高度关注到青年学生的之间的“圈子文化”生成。

这种“圈子文化”,消除了大学生群体之间的隔阂,能够促进相互交流。

同伴间的友谊关系是安全感的催化剂,同伴之间分享经验、兴趣、分??压力、肯定自身价值,能够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因此,为他们提供同伴群体学习的机会,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关于同伴教育的研究,有的学者将其用于健康教育、医学生营养教育、残障儿童融合、人际交往的报道,以及在心理卫生、青少年体育运动等领域也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6-18]。

3.2开展同伴教育对学生临床实习效果良好同伴教育有助于医学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巩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社区是医学生临床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医院采用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等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本研究中,实验组的五站式出科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开展同伴教育对提高医学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和时间技能有一定效果。

传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多是以老师为主体,往往形式、内容单一,学习的氛围不够活跃,入科实习的讲解因各种原因无法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参与度不够高,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实习缺乏兴趣,甚至迟到、早退、缺勤等情况出现。

而同伴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法,它采用情景还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优秀同伴的带动引领作用,这种学习形式多以学生为主体,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发现解决自身实习中的问题,增强新鲜感及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回顾,不断巩固知识和技能,提高培训效果。

同伴教育模式下,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带教老师对其学习效果和患者对其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师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伴教育有利于增强同伴教育者的个人能力和个人成就感。

同伴教育模式中选拔出优秀的同伴教育者,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并通过一言一行影响同伴。

每两周一次主题交流讨论活动准备过程,不仅是其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同伴教育者与老师、与其他同伴教育者通力配合的过程,其通过精心的准备和多次练习,自己熟练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将相关知识与技能共享给其他同学,共同交流分享学生实习经验、解决实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同学共同提高,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通过对同伴教育者的访谈显示,他们对能够做好这些主题交流讨论活动感到非常自豪,个人成就感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同伴教育模式对提高三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生实习效果有一定作用,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个人成就感,与传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模式相比,能让带教老师和患者获得更高满意度。

(弘利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