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拼装桥梁部分长线法预制施工工法_secret讲解
6.5.15.5节段拼装施工法解密

1
胶接缝
缝厚1mm左右环 氧树脂水泥, 0.2~0.25MPa拼 压
干接缝
干接缝是相邻块件拼 装时,将两端面直接 贴合,接缝上的内力 通过预施力及肋板上 的齿形键传递。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节段拼装施工法的概念、适用条件、优缺点、节段 制作方法、节段连接方式、节段拼装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 握。
谢谢大家!
节段预制方法及优缺点
优点:场地相对较小,效率较长线法提 高很多,并适用于平面及纵坡有曲线变 化的桥梁 缺点:节段预制精度要求严格,一般比 长线法高一个数量级,并需将资料输入 计算机综合考虑后对下一节段的线形进 行补偿,施工要求严,调整模板的工作 多
节段连接方式
接缝处 理
湿接缝
缝宽0.1~0.2m; 快凝水泥砂浆(或 小石子混凝土)
节段预制方法及优缺点
优点: 由于台座可靠,因而成桥后线 型较好,长线台座使梁段存贮有较大 余地 缺点: 占地较大,地基要求坚实,混 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移动分散。长线制 造法的施工过程我们来看视频
节段预制方法及优缺点
短线法: 以两个节段为单元,浇筑混凝土用的 模板及设备仅为前后两套,后一节段 浇筑以前一节段梁体端面端模板,后 节段移至前节段的位置后,作为第三 节段的端模,循环往复进行制造,依 次浇筑的施工方法
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是将梁体分为若干节段, 在工厂预制后运至桥位进 行组拼,通过施加预应力 段拼装法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本工法适用于中等跨径、桥长总长较 长的海上、大型河流湖泊、山区桥梁 以及城市高架与轻轨等上部结构箱梁 施工。
预制节段拼装法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优点: • 施工中对交通及环境影响小 • 节段重量轻、尺寸小,运输方便; 拼装施工速度快 • 场制砼,质量容易控制
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施工工法(2)

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施工工法一、前言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施工工法是一种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通过预制叠合板的方式,提高了桥梁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1. 高效快捷:采用预制叠合板,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 经济节约: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叠合板,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的需求以及物料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3. 设计灵活:预制叠合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定制,适应不同的桥梁形状和荷载要求。
4. 质量可控:预制叠合板在工厂内进行高质量的生产,避免了现场施工中的误差和质量问题。
三、适应范围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适用于各类桥梁的施工,尤其是中小跨径桥梁。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将预制叠合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织布置,并使用预先设计好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形成稳定的桥面结构。
五、施工工艺1. 预制阶段: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叠合板的生产,包括模具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序。
2. 运输和装配阶段:将预制叠合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并使用吊装设备进行组织布置和连接。
3. 固化和后处理阶段:预制叠合板固化后,进行后处理工序,包括接缝处理、防水处理等。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吊装设备、运输车辆、混凝土搅拌站等机具设备,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工艺流程控制、施工现场监测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注意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人员防护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分析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指标,评估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施工工法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十一、工程实例通过列举一些实际施工中采用该工法的桥梁工程实例,展示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成功案例。
综上所述,长线法桥面预制叠合板施工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桥梁施工,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508-2011)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张建科刘涛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简支梁预制节段拼装主要是由现场预制悬臂工艺演变而来,由于现场预制悬臂工艺有现场施工复杂和质量控制较难等限制,因而衍生简支梁预制节段拼装的工艺。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的道路交通需要发展城市高架道路及轨道交通。
而城市发展对高架桥和轨道交通要求造型优美、外观质量高、混凝土徐变影响小、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地面影响小。
符合以上施工要求的设备和施工技术,节段预制拼装就是其中之一,该工艺经济高效,成为一种系统化的施工方式。
1.2 工艺原理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其原理就是将桥梁上部结构划分为若干标准节段,在预制场地匹配预制完成后,在现场用架桥机等专用拼装设备在桥梁下部结构之上,按次序逐块组拼,同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并沿预定的安装方向进行逐跨推进、逐跨拼装。
2 工艺工法特点2.1预制构件在架设之前存放场地保养一段时间,从而减少了拼装架设成梁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2.2 较少的现浇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3 梁体的预制可与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可缩短施工工期。
2.4 建设工序上提供了大量的机动性,对市区的交通枢纽和其它的拥挤地区保护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2.5 机械化程度高,适合于长大桥梁快速施工。
2.6 现场逐段拼装调整,有利于上部结构线形控制。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中等跨径(30~50m)、桥梁总长度较长的海上、大型河流湖泊、山区桥梁以及城市高架与轻轨等上部结构箱梁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5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方法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是将整跨梁梁体沿垂直于桥梁纵轴线方向切割,将梁体划分为若干个节段,将拟建桥梁的空间设计坐标转换、分解成为预制厂内各个节段的预控制坐标,在预制厂内采用密贴镶合匹配浇注法将所有节段逐一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采用特种大型架桥机设备将高精度制作完成的梁体节段,沿桥纵向循序排列,并连接成整体就位于桥梁墩台上。
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连续刚构(高速铁路桥梁施工)

预备知识
节段拼装法施工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或 连续刚构桥分节段预制并采用悬臂拼装方法 或逐跨拼装方法进行施工。
悬臂拼装法(简称悬拼)是悬臂施工法的一 种,它是利用移动式悬拼吊机将预制梁段起 吊至桥位,然后采用环氧树脂胶和预应力钢 束连接成整体。采用逐段拼装,一个节段张 拉锚固后,再拼装下一节段。
四、张拉封锚和体系转换的规定
5、合龙及体系转换的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悬臂拼装即将合龙
四、张拉封锚和体系转换的规定
小结
悬臂拼装法施工的主要优点是: 梁体块件的预制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同时进行,拼装成桥的速度较现浇的快,可 显著缩短工期; 块件在预制场内集中制作,质量较易保证; 梁体塑性变形小,可减少预应力损失,施工不受气候影响等。
三、接缝处理
(一)接缝的类型
梁段拼装工程中的接缝有湿接缝、干接缝和胶接缝等几种,不同的施工阶 段和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接缝形式。
通常一号块即墩柱两侧的第一块,与墩柱上的零号块以湿接缝相接。其他 块件用胶接缝或干接缝拼装。
三、接缝处理
(一)接缝的类型
接缝构造简图 图(a)为湿接缝,图(b) 为干接缝,图(c)为半干接缝,
二、节段拼装
(四)逐跨拼装的技术要求
1、节段拼装施工前,应对预制节段的匹配面进行必要的处理,并应确 定接缝施工的方法和工艺。在拼装施工过程中,应跟踪监测各节段梁体 的挠度变化情况,控制其中轴线及高程;当实测梁体线形与设计值有偏 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2、施工前应按施工荷载对起吊设备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 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2。节段起吊安装前,应对起吊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技 术验收,并应分别进行 1.25倍设计荷载的静载和1.1倍设计荷载的动载 试验。
节段预制拼装技术

1.1节段预制施工方法节段预制施工方法,分为长线法与短线法。
1.1.1长线法长线法就是按照设计的制梁线型,将整跨所有的块件在足够长度的预制台座上一块接着一块的匹配预制,使两块间形成自然匹配面优点:①容易放样和控制,可以多点同时匹配预制,加快施工进度;②脱模后,不必立即把梁段转运到存放地,底模利用率较低;③偏差不会累积。
缺点:①占地面积大;浇筑、养生等设备是移动式的;②台座必须建筑在坚固的基础上面;③弯桥还需形成所需曲度;④台座无法重复利用于其他项目。
1.1.2短线法短线法是一侧采用固定端模,另一侧利用已浇筑成的相邻节段作为匹配端模(也可采用两侧均设置端模)来进行控制实现预制的节段预制方法。
优点:①占地面积较小;②流水线作业,施工速度快;③模板利用率较高;④可适用于平曲线、坚曲线桥型。
缺点:①对仪器要求很严格(要求匹配段必须非常精确的放置,因而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设备);②需要较高的镶合梁段的调整精度,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最近十几年内国内外几乎全部采用是短线法预制。
1.2短线法施工控制节段预制拼装技术线形控制贯穿桥梁建造的整个过程, 也是节段预制拼装法建造桥梁关键技术之一, 包括了设计理论线形、节段预制线形、节段拼装线形、张拉成桥后线形控制技术等内容。
在建造过程中,主要以节段预制线形控制和节段拼装线形控制为主:节段预制线形控制主要是对节段梁的几何断面进行控制,主要包括节段梁轴线、垂向、水平控制,宜采集三维坐标值,并计算和换算成该测点对应的安装阶段的线型坐标值;节段拼装线形控制,应考虑节段拼装装备变形、预应力分期施加、二期恒载施加、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等因素综合设置,结合桥梁的平、竖曲线及预拱度设计参数,根据浇筑节段预埋测点进行,应特别注意对首节段的精确控制。
短线法节段预制采用几何控制法进行,几何控制法主要是利用节段几何尺寸的改变所产生的转角效应,以达到竖向或水平线形调整的目的。
如下图所示,即当跨径内节段顶板纵向长度大于底板长度,在节段拼装完成后,梁体线形将向上弯曲,反之向下;同理,当跨径内节段左侧长度大于右侧时,在节段拼装完成后,桥梁水平线形将向左弯曲,反之向右。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工艺图文精讲附大量现场图

和控制方法。
的资料,如合理的测量方案等;
3.对现场工人的要求:必须尽快熟练自己
的操作,了解操作流程,尽快能够在现场形
成一个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模式。
第一局部----什么是预制节段拼装工艺
按照节段接缝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干法拼装和湿接法拼装:
干法拼装就是梁节段在预制场采用匹配法已准确按桥梁线
〔5〕 适宜体外预应力,可减小梁断面尺寸、提高材料使用
效率。
〔6〕 几何形状控制得当,可以大大提高砼构造的美观性。
缺乏:
〔1〕工程施工前期投入较大,主要包括预制场地建立、运
输设备、架梁设备等。
〔2〕由于节段之间以干接缝联结,如处理不好的话,不能
有效地防止大气中的水分和酸性成分渗入,构造的耐久
性差,特别是对于厦门这种沿海地区的工程;同时,材
料特别是预应力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其抗拉性能,梁体材
料指标偏高,经济指标高。
第一局部----什么是预制节段拼装工艺
预制方法
长线法
长线台座法就是按照设计的制梁线
型,将所有的块件在一个长台座上一块
接着一块的匹配预制,使两块间形成自
然匹配面。
优点:
①几何形状容易布置和控制,构造
简单,施工生产过程比较容易控制;
②脱模后,不必立即把梁段转运到
贮放地。
③偏差不会累积,对于已制块件形
成的偏差可以通过下一个块件及时调整,
而且还可以多点同时匹配预制,加快施
工进度。
缺点:
①占地面积大;
②台座必须建筑在巩固的根底上面。
③弯桥还需形成所需曲度。浇筑、
养生等设备都是移动式的。
第一局部----什么是预制节段拼装工艺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508-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张建科刘涛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简支梁预制节段拼装主要是由现场预制悬臂工艺演变而来,由于现场预制悬臂工艺有现场施工复杂和质量控制较难等限制,因而衍生简支梁预制节段拼装的工艺。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的道路交通需要发展城市高架道路及轨道交通。
而城市发展对高架桥和轨道交通要求造型优美、外观质量高、混凝土徐变影响小、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地面影响小。
符合以上施工要求的设备和施工技术,节段预制拼装就是其中之一,该工艺经济高效,成为一种系统化的施工方式。
1.2 工艺原理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其原理就是将桥梁上部结构划分为若干标准节段,在预制场地匹配预制完成后,在现场用架桥机等专用拼装设备在桥梁下部结构之上,按次序逐块组拼,同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并沿预定的安装方向进行逐跨推进、逐跨拼装。
2 工艺工法特点2.1预制构件在架设之前存放场地保养一段时间,从而减少了拼装架设成梁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2.2 较少的现浇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3 梁体的预制可与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可缩短施工工期。
2.4 建设工序上提供了大量的机动性,对市区的交通枢纽和其它的拥挤地区保护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2.5 机械化程度高,适合于长大桥梁快速施工。
2.6 现场逐段拼装调整,有利于上部结构线形控制。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中等跨径(30~50m)、桥梁总长度较长的海上、大型河流湖泊、山区桥梁以及城市高架与轻轨等上部结构箱梁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5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方法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工法是将整跨梁梁体沿垂直于桥梁纵轴线方向切割,将梁体划分为若干个节段,将拟建桥梁的空间设计坐标转换、分解成为预制厂内各个节段的预控制坐标,在预制厂内采用密贴镶合匹配浇注法将所有节段逐一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采用特种大型架桥机设备将高精度制作完成的梁体节段,沿桥纵向循序排列,并连接成整体就位于桥梁墩台上。
预制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

预制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和要点,以及节段拼装施工技术注意事项,以期促进悬臂拼装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施工方法;节段梁预制;节段梁拼装;预应力施工一、工法介绍关于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其中预制节段梁拼装施工是将悬臂法和预制拼装两种方法结合后形成的,又称悬臂拼装法,其原理就是将桥梁上部结构划分为若干标准节段,在预制场地匹配预制完成后,再运输至桥梁施工现场,采用架桥机或吊车等专用拼装设备,在桥梁下部结构之上按次序逐块组拼,同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
二、施工方案预制节段梁拼装桥梁工程中连续梁0#块、湿接缝和合拢段均采用支架现浇施工,节段梁拼装施工是根据节段梁的重量选用不同起重吨位的龙门吊或者吊车进行悬臂拼装施工。
吊车依次序对称吊装其它号块节段梁,拼接前需先在节段梁衔接面均匀涂抹环氧树脂胶,将节段梁吊装到位并精确微调后,张拉位于节段梁箱室和顶板的临时锚固装置(钢锚座+精轧螺纹钢),然后再进行永久钢束的穿束和张拉,张拉永久钢束后根据需要拆除临时锚固装置,至此该号段完成拼装施工。
按此施工顺序对称拼装其余节段梁,并进行对称张拉。
待一联中所有的节段梁完成拼装后,最后安装合龙段钢筋,锁定并浇筑合龙段混凝土,张拉主梁内连续预应力钢束,完成本联主体结构施工。
施工过程中可以沿预定的安装方向进行逐跨拼装,若在施工场地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各墩柱同时进行拼装施工。
三、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应用节段梁采用标准化设计施工,在标准化建设施工管理理念的推动下,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预制节段的类型,进而提高了节段梁施工的效率,对各种类型的节段进行合理的组装即可形成桥梁整体。
3.1节段梁预制采用的短线法节段预制技术,通过标准化的工艺和线形控制,可以满足桥梁功能和几何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各节段梁采用模块化施工、工业化流水线制作工艺,在质量、外观、施工效率等方面和以往的节段预制梁相比有极大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段拼装桥梁部分长线法预制施工工法一、前言节段拼装桥梁施工是将梁体划分为节段,在工厂或工场预制后进行组拼,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物的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在技术上较为合理,产品质量可控,可实现大跨度桥梁工厂化预制。
***公路大桥非通航孔(**侧)上部构造设计采用节段预制桥梁、海上拼装施工,在预制施工时根据设计、施工和工期要求采用部分长线法施工,取得了一定经验并形成此工法。
二、工法特点1.利用简化的桥梁底板线型安装底模,预制线型直观,将桥梁空间线形转化为地面控制,测量监控简易、准确。
2.综合长线法及短线法施工预制梁段的施工特点,结合梁段情况,对梁段实现批量工厂化预制。
3.施工精度高,产品质量可靠,工效高,生产设备循环周转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采用悬拼施工的单跨长大刚构、上部结构双幅等截面分离及左右幅对称设置的节段拼装桥梁预制施工。
四、工艺原理节段拼装梁部分长线法预制是采用长线法的生产台座,选择合理的匹配长度或节段梁数同时进行多个T构或边跨的预制施工,使台座的使用效率提高并形成流水作业。
对桥梁预制线型控制是将成桥T构或边跨整体水平放置在预制台座上,把成桥线型的空间坐标在台座上简化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通过预制场内建立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控网进行场内预制平面坐标和高程控制,拼装时将预制平面坐标和高程转换为成桥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拼装测控。
这种预制施工工艺使成桥线型能直观在生产台座上进行设置,测控手段简单易掌握,预制梁体线型质量可控。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图1 工艺流程图底、腹板波纹管钢筋报检(二)、操作要点1.施工前准备工作(1)部分长线法流水生产设计部分长线法是把所有T构或边跨的生产均从一端朝另一端预制,对待浇梁节设置合理的匹配长度或节段梁数,这样在长线台座上就能及时空出生产空间以进行下一个T构或边跨的生产,同时对侧模、端模及内模设置行走体系和机械装置,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效率。
针对本桥为双幅分离等截面箱梁、左右幅为桥梁中心对称的设计特点以及工期要求,生产台座采用1个左幅和1个右幅生产台座,在设置时两个生产台座在同一生产线上,左右幅台座采取平曲线反置以使预制梁的高低端在同一侧,避免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向并可通用。
部分长线法预制流水生产见图2。
图2 流水生产示意图对待浇梁节的合理匹配长度在本桥施工中选择每个待浇梁节采用4个已浇注梁节进行匹配,主要考虑到预制监控数据采集和梁节在分离吊装时有可能对相邻梁节产生拖动以保证至少有两个梁节与待浇梁匹配。
长线台座设置的长度采用桥梁最长T构长度,如要在开工初期即要达到较高的生产能力,则需适当增加台座长度以同时进行两个以上的T构生产。
根据图2可知,本桥梁场生产正常后两个台座有六个工作面,所需的生产设备(端模、侧模、内模)要进行相应配置。
预计每个工作面的平均工艺流程时间为48小时,整个台座的生产能力为3片/d。
在两台座间留出一个内模车的长度并预留3米的作业空间,以方便模板整修、调换和内模车退出,不影响相邻台座生产。
预制场地布置见图图3 场地布置图为减小台座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对预制梁线型的影响,对台座进行地基加固和板块间设置沉降缝。
地基加固采用整板基础加固法处理,首先利用震动压路机对原场地进行压实,保证压实度达到95%,承载力达到7t/m2。
然后在其上施工40cm厚灰土层垫层,在垫层上施工60~70cm厚双层钢筋网混凝土整板基础,整板基础完成后在其上施做底模板支撑设施。
为减小各板块沉降的相互影响,各板块间设置沉降缝,流水作业时每个T 构的梁节在同一个板块内预制,有效的避免了各工作面荷载变化对线型的影响。
注意应随时对地基作连续沉降观测,并对沉降做回归分析。
对于不均匀沉降的软基,建议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袋装砂井或水泥粉喷桩等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好地基后再布设台座。
(3)模板设计长线法台座预制线型主要是通过底模的加工安装来实现的,底模加工按平曲线要素以短折线拟合平曲线。
本桥模板设计中,为方便底模的加工,取外弧直边长为3.0m,内弧直边长2.995m进行制作,底模板加工成直角梯形以方便安装,尺寸加工精度和模板拼缝隙控制在±1mm范围内。
竖曲线是通过底模下部钢支墩与台座分配梁上的钢支座加抽钢垫片来实现的。
模板底部与混凝土台座应保证60cm左右的作业空间,方便作业人员作业。
由于节段梁考虑拼装时施工工况和桥梁的一二期荷载对成桥线型的影响,对每节段梁拼缝均设置预拱度,由于模板拼缝与节段梁拼缝不一定重合,要将预拱值采用内插法计算模板缝的预拱值,计算后要注意再将板缝预拱值用内插法反算梁缝预拱值并与原值比较,误差不大于±1mm,如超过则适当调整模板缝的预拱值。
内模安装在一个行走车架上并在走行轨上行走,走行轨通过钢夹片与台座上的预埋钢板进行焊接加固,走行轨与预制梁平曲线为同心圆布设。
车架的连接横梁设计时应注意要高出底模板面15~20cm,以在底模板竖曲线线型调整时有足够的富余空间。
侧模也设有行走系统,内模车和侧模的移动均可以通过转向装置用龙门吊进行起吊平移。
端模设计成稳固的桁架并配有与台座的加固体系以保证端模在混凝土浇注时的稳定性。
模板的加固顺序应注意先端板后侧模,先底部后顶部。
模板的设计组装见图4和图5。
(4)测控网建立测控网采用三角控制网,网点兼作高程控制点。
对生产线上的测控主要通过台座中线上的测量塔进行,测量塔要定期复核。
测控网布设主要是对底模板安装放样的校核和提供拼装线型测控点。
底模板安装时采用切线支距法,便于操作,测控网校核中线误差不大于±1mm,高程误差不大于±3mm。
由于预制时能通过底模板的测量来控制梁底板线型以保证梁节预制线型,而拼装时只能测量梁顶板进行拼装线型控制,则在预制场必须通过测控网将梁底板控制点准确放样到梁顶以提供拼装测控依据,提供包含安装里程、坐标、高程以及相邻梁节相对关系等数据。
梁顶测控点布设见图6。
图5 端模组装图图6 梁顶测控点布设图(5)底模板试拼底模板试拼工作是检验模板加工安装精度的重要依据,是预制梁线型控制的关键。
试拼采用切线支距法放样,全站仪测控网校核。
试拼要求中线误不大于±1mm,高程误差不大于±3mm,拼缝不大于1mm。
(6)侧模、端板和内模试拼侧模、端板和内模试拼主要检测侧模、端板和内模与底模的组合效果,要求拼缝不大于1mm,结构尺寸误差±2mm。
(7)节段预压为检验底模和台座的稳定性必须进行节段预压,节段堆载荷载为预制梁节重量的1.2~1.4倍,以检验模板的弹性变形(挠度值)不大于2mm,调节垫片压缩量不大于1mm。
(9)设备调试及试验梁生产施工生产前要进行设备调试,主要是混凝土搅拌设备、大型起重设备和预制梁生产设备的试运行。
试验梁施工是对预制场的设备、人员和施工方案的检验,并及时总结和有关设备、施工方案的修正,为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2.底模调整底模经过试拼预压后,采用切线支距法重新调整平曲线,由于本桥平曲线一致,可以全幅调整,然后采用全站仪和测控网校核。
竖曲线采用高程测控网准确测量放样计算后的模板接缝高程。
调整后的底模板线型是成桥线型平置后的空间状态。
由于本桥标准T构的梁节分段长度一致,可以在底模板上刻丝标记,以方便端模安装。
3.立侧模和端模底模调整好后,进行端模安装,安装时要保证端模中心与底模重合,中心误差不大于1mm,同时尽量使端板与底模垂直。
端模加固好后,将侧模紧靠匹配梁、底模和端模并进行下部与台座的加固和端模的固结。
此过程中要完成模板面的除尘和脱模剂涂刷,对模板拼缝采用玻璃胶填缝。
4.钢筋笼加工、安装及入模钢筋在钢筋棚进行加工,在钢筋胎架上进行安装。
钢筋胎架的数量按日产量的一倍设置,以保证钢筋加工安装不进入关键工序而增加工艺流程时间。
钢筋笼采用龙门吊吊装入模。
钢筋笼入模前应在胎架上将所有的预应力预埋管道、锚具进行大致放样并安装,以减少入模后的调整。
5.底、腹板波纹管定位底、腹板波纹管定位采用“井”字形Φ12定位钢筋骨架并焊接在钢筋笼上,定位时在直线段上每米一道,在曲线段适当加密,平均60~80cm一道。
焊接时要注意避开波纹管,以免焊碴烧伤波纹管。
技术人员检查时要重点波纹管的定位坐标、管道的完整性和固定情况。
6.内模安装内模车推入待浇梁体钢筋笼后,先用液压油顶顶推内侧模就位,然后将内顶模顶推就位,加固时应注意内侧模的底部横撑应先加固,再进行斜腹板位置的加固,若顺序反置易造成腹板胀模现象。
7.顶板波纹管定位顶板波纹管采用与腹底板相同方式定位,此时施工时不得将焊碴掉入腹板,避免波纹管烧伤。
安装好后要对所有的波纹管加芯棒或充气胶囊加固,确保混凝土浇注后,管道通畅不错台。
8.混凝土浇注和试件制作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在待浇梁处将混凝土倒入灰斗并用龙门吊提升灰斗进行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用溜槽先浇注底板,然后对称浇注腹板,施工时要进行分层浇注,严禁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
浇注时要及时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加做拆模试件和吊装试件。
9.养生等强、拼装测控点埋设及数据采集混凝土浇注后进行养生等强,在此期间要进行测控点的埋设和数据采集。
测控点埋设中心误差为±3mm,高程误差±1mm.10.拆除内模混凝土内模拆除时强度控制在12MPa以上。
内模拆除按先拆除支撑,再降内顶板和收内侧模,最后内模车退出并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在进入下一循环底模调整时,拆除侧模及端模,同时对刚浇注梁节和相邻梁节进行通孔检查,通孔采用一根钢胶线穿一个比孔道内径小5mm的塑料圆头,钢绞线长度比两节段梁长2~3m以方便拨出,通孔时要作好记录,梁节吊出后及时对不通孔道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通孔后对已浇注梁节的匹配面涂刷隔离剂,本桥采用的隔离剂为Sika Formoil EX 脱模剂,使用时发现无雨时效果很好,但下雨时效果较差,后在隔离剂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滑石粉搅拌至浆糊状后涂刷,起到良好的隔离效果。
11.匹配预制及吊装出梁梁节浇注后即作为匹配梁放置在生产台座上,为保证整个T构或边跨梁的线型,对匹配梁采取底模增设丝杆顶撑以保证其稳定性。
对匹配梁在浇注施工前后的相对中线误差不大于10mm、高程误差不大于5mm,绝对中线误差不大于5mm、高程误差不大于3mm。
如发现偏差超过要求,则需对待浇梁进行中线纠偏或高程补偿。
当台座上预制好的梁节完成匹配施工后应及时吊装出生产台座,为后继施工留出施工空间。
吊装施工要保证梁节结构安全和梁体完整性。
梁节的混凝土吊装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0%并不少于45MPa,吊装施工由工地试验室根据试验结果向起重班组发出吊装施工通知单,要求起重班组严格按通知施工。
起重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好剪力键不被破坏,应在台座上先从水平方向采用千斤顶将梁体脱离匹配面后再吊装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