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喜福会》的跨文化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给儿子找对象而展开的一系列爆笑又感人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母爱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而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则可以展现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母爱观。
在电影中,主人公喜福与他的母亲之间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典型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往往扮演着家庭中的核心角色,她们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是毫无保留的。
在《喜福会》中,喜福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不惜以各种方式介入和干涉,展现出了中国母亲对子女婚姻的关注和重视。
这种关注和重视,可以看作是中国式母爱中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表现,中国母亲将自己的期望和爱意转化为对子女的关怀和关心,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幸福和满足。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也展现出了一种包容和宽容的特质。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往往以包容和宽容的姿态对待子女,愿意为子女的幸福和成长做出让步和牺牲。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虽然一开始对喜福的妻子并不满意,但在婚后仍然真心对待并包容她,愿意与她共同生活,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儿子和儿媳解决问题。
这种包容和宽容体现出了中国式母爱中的一种特质,即母亲愿意为子女的选择和决定做出妥协和调整,为他们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保护。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还展现出了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
在中国文化中,母爱常常承载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母亲们希望子女能够牢记传统的美德和道德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也不例外,她虽然对喜福的婚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个尊重传统的妻子,并且在家庭中能够传承和坚守传统的家风。
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充分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即母亲希望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传统中国人。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展现出了母亲们对子女的关注和重视、包容和宽容、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以及对子女未来的无限期许和期待。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关于家庭和母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本片中的母爱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首先,中国式母爱的特点是包容。
无论出了什么事情,母亲都会包容和原谅自己的子女。
电影中的母亲,即沈周平,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有很高的包容度。
她不仅是家庭的支柱和人心的纽带,还是一位理解、认可和支持子女的母亲。
在电影中,沈周平对她的儿子和儿媳的包容度超出了西方的想象,这是中国式母爱的一大特点。
其次,中国式母爱讲述了对家庭的弥足珍重。
家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这种观念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观念情感上体现为家人之间的关怀和珍重。
在电影中,沈周平有一句话:“没有家就没有生命”,这句话可以很好地说明中国式母爱对家庭的重视。
电影中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性的思想。
此外,中国式母爱还强调了对子女的呵护。
母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她们不仅是家庭保持和谐的纽带,还是指导子女成长发展的伟大榜样。
在电影中,沈周平总是关心和呵护她的子女,尤其是她的儿子。
她在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上面对着家庭成员进行了无私的牺牲,这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伟大之处。
综上所述,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是奉献、包容和爱心化身为的妇女形象;与之相关的母爱也常常放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相存在的义务和责任上。
这种理解和设想影响了全中国,也推敲了处理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和主流意识形态。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电影《喜福会》是一部展现了典型的中国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影片,其中母爱这一主题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母爱观念和行为。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首先,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影片中,喜福妈妈在得知喜福要结婚后,立即开始了忙碌的准备。
她在准备婚礼的过程中,不仅需照顾好新娘,还要照顾新郎的家人。
可见中国传统观念中,“嫁女不出门,嫁女不远婆婆”,以及“入乡随俗”等传统思想深深植根在母亲的内心中。
此外,母亲在电影中的角色也常常是一个坚强的支柱,为整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付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其次,中国式母爱注重传统家庭模式和家族观念。
电影中,正是因为喜福妈妈坚定地维护了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家族观念,才让两个家庭最终能够和解,息息相关的家族关系得到了维护。
与此同时,中国式母爱也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电影中,喜福妈妈对喜福的关爱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情感层面。
例如,对于喜福的生活和婚姻,她几乎是无条件支持和奉献的,体现出母爱中的纯粹和高贵;而当喜福感到心理上不舒服时,她不离不弃的陪伴和谆谆的劝导,更体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指引作用。
最后,中国式母爱中存在着强烈的期望和压力。
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子女的成就和成就带来的社会地位,母亲往往承载着家庭与社会对子女的期望和压力。
反映到电影中,就是喜福妈妈对喜福的期望和压力。
电影中,当喜福放弃考研时,喜福妈妈非常不理解和失望。
这种期望和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让子女感到沉重和压抑。
总之,中国式母爱的核心是家庭、责任、传统和期望。
母亲在中国文化中是最重要的家庭成员之一,拥有独特的家庭角色和价值观。
而《喜福会》中喜福妈妈的形象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她注重家庭的传统,秉持母爱的责任和奉献,同时也存在着与社会期望不符的矛盾和心理负荷。
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交往,应该尊重对方的家庭文化和传统,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的效果。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生活的电影。
影片中,母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母子之间的关系诠释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表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种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
影片中的妈妈对儿子喜福的关爱是无条件的,她愿意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生活,甚至放弃自己的健康。
在华人文化中,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包容的,母亲会毫不犹豫地为子女付出一切。
这种母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多体现在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还表现为母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在影片中,妈妈和喜福之间存在着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困难。
妈妈将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和期望强加给喜福,而喜福则因为生长在美国,对西方的文化和观念有着自己的认知。
这种跨文化的沟通障碍,在《喜福会》中被生动地呈现出来。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妈妈依然在努力与喜福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种关系中的冲突和努力,清晰地表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复杂性。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还被表现为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影片中,妈妈常常通过烹饪来表达对儿子的爱,她用自己手工制作的饺子慰藉喜福内心的孤独。
在华人文化中,食物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烹饪和分享食物,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得以表达和加强。
而在《喜福会》中,这种中国式的母子情感联系被巧妙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喜福会》通过母子之间的关系,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独特魅力。
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沟通方式的挑战以及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都凸显了母爱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喜福会》为观众呈现了华人移民文化中母爱的千姿百态,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母爱对人们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从跨文化视角看电影《喜福会》的女性形象
从跨文化视角看电影《喜福会》的女性形象1989年,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发表了处女作《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一举大获成功,获得了一系列如“全美图书奖”和“最佳小说奖”等文学方面的大奖。
美籍华人导演王颖于1993 年将其改编拍摄成电影,很好保持了原著的风格和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在好莱坞创下了极高的票房。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喜福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离不开作者对中国女性形象的独特见解和精心塑造。
一、形象学 -- 异国形象的分析方法19世纪,形象学与比较文学在世界文学界同时产生,到了20世纪80 年代,形象学理论渐趋成熟起来,直到90年代之后才进入我国理论学界。
形象学( Imagology )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主体是某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跨文化形象,法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芭柔(DHPageauX将之概括为“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跨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对异国看法的总和”。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一个国家形象在另一个异国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嬗变的,也就是这种跨国、跨文化形象是如何被塑造、想象和建构的。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将着重探讨这一跨国形象所产生的跨文化背景及折射在“他者”形象身上的“自我”,从而挖掘“自我”和他者”“本土”与“异域”的跨文化互动过程。
在此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对《喜福会》中国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自我”和“他者”的互动对跨文化交流的深层次影响。
二、美国“自我”文化关照下的女儿们根据形象学的理论,任何异国形象的树立都是“自我”与“他者”互动的结果。
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儿女,谭恩美生长于美国、接受了地道的美式教育,自然形成了纯美式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风格,但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接受来自于华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从父母那里所继承的中国文化。
然而在美国主流文化自然属于美国白人文化,因此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谭恩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有着排斥甚至抵触。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1. 引言1.1 介绍《喜福会》的背景《喜福会》是由著名作家蔡骏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中国的现代社会,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和融合。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承担了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充满着母爱和关怀。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她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逐渐展现,引发了许多思考和探讨。
通过《喜福会》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式母爱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扮演的角色。
母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情感之一,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小说中,母爱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中,还体现在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中,展现了中国母亲对家庭的牺牲和奉献。
通过《喜福会》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式母爱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魅力。
1.2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能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一种共同的沟通桥梁。
母爱是普世的情感,尽管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母爱所传递的关爱、包容和理解是人类共通的。
通过探讨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的表现,可以让观众深感到母爱的伟大和普遍性,从而超越文化差异,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2. 正文2.1 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及其在《喜福会》中的体现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在《喜福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式母爱注重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维系。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关爱无处不在,她为了孩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
这种牺牲奉献的母爱观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体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坚守。
中国式母爱还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怀。
在《喜福会》中,母亲对主人公的行为和成长给予了很多关注和引导,她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谈《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精选资料
谈《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一、引言《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解放前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
对于小说里的每个人物,喜福会就是希望与幸福的象征。
小说里的母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受到的是美国式的教育,代表着美国文化。
因此,小说所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也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
然而,母女间的相互尊重及理解,爱与真挚之情为心灵的沟通搭建了桥梁,也促成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二、《喜福会》里的文化冲突《喜福会》里母女间的矛盾处处可见,同时也体现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语言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不同文化的载体,传达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交流,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将会走向极端,因此,文化冲突中最尖锐的便是语言的冲突。
《喜福会》的开篇部分点明了移民母亲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存在的语言与文化障碍。
由于使用不用语言,双方错过了很多互相认识的机会。
母亲通常说的是中文或不标准的英文,相反,女儿总是用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回应母亲,更大的问题是,她们无法很好地理解母亲中英文混合的语言方。
冲突的高潮,对话中女儿对说中文的母亲很不耐烦,甚至埋怨母亲不能说好英语还长期住在美国,认为她们是老顽固。
在这种情况下,母女相当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正如Jing-Mei所说:“My mother and I never really understood one another. We translated each other's meanings and I seemed to hear less than what was said, while my mother heard more.”(Amy Tan, 2002:13)实际上,两代人存在误解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无法用统一的语言进行沟通,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得交流障碍加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1. 引言1.1 介绍《喜福会》《喜福会》是一部由陈可辛执导,周迅、赵薇、秦岚等主演的中国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三代女性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生活遭遇和情感纠葛。
通过展现三位女性的家庭故事,描绘了中国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复杂性和母爱的伟大力量。
电影中呈现了不同时代的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爱恨情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关系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喜福会》通过母女关系的叙事,探讨了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亲情纽带和文化传承,让观众在跨越不同时空的情感碰撞中,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坚韧。
这部电影深刻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悲壮和无限力量,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和理解的作品。
1.2 中国式母爱的特点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包括对子女的无条件关爱和牺牲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教育期望、以及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坚守。
在中国文化中,母爱被看作是无私的、永恒的、坚定的,是母亲对子女的无限付出和奉献。
中国式母爱还体现在母亲们对子女的严厉要求和督促,希望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
中国母亲们通常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影响和引导子女,尽最大的努力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才能。
母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和保障。
通过这种特有的母爱模式,中国的母亲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家庭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出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2. 正文2.1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和睦、亲情深厚,这种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感。
中国母亲通常会表现出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和关心,这种关怀和支持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中国式母爱追求子女的成功和幸福,母亲们往往会无私奉献,为了子女的未来付出一切。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母爱的表现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和子女的重视。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
该剧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对《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进行解读。
中国式母爱强调保护与关心。
在剧中,高秋红是一个寡妇,她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尽管她的生活艰辛,但她始终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她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还为他们的教育和成长付出了很多。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她总是第一时间保护孩子们。
这种保护与关心的母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
中国式母爱注重教育与引导。
在剧中,高秋红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
她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取进入好的学校,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她不仅监督孩子们的功课完成情况,还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她告诉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她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素养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母爱既包含了关爱照顾,也包含了教育引导。
中国式母爱强调责任与奉献。
在《喜福会》中,高秋红用尽全力照顾三个孩子的成长。
尽管她经历了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从不退缩。
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们。
她不辞辛劳地工作,为孩子们提供物质支持。
她努力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中国文化中,母亲被赋予了巨大的责任和奉献精神,她们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利益。
中国式母爱强调孩子的成就与荣誉。
在剧中,高秋红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成绩和荣誉。
她鼓励孩子们用功读书,期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当孩子们获得一些荣誉时,她会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文化中,母亲渴望孩子有好的成就,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自己的骄傲和成就感的来源。
《喜福会》中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包括保护与关心、教育与引导、责任与奉献、关注成就与荣誉。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母爱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也反映了中国母亲在家庭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中的母爱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这部电影中的中国式母爱,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母子情感,也可以对比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核心人类情感。
在《喜福会》中,母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深沉爱意。
这种中国式的母爱包含了很多传统的文化元素,比如牺牲、默默付出、为子女着想等。
这些元素与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中国式母爱中的牺牲精神是非常突出的。
在《喜福会》中,母亲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婚姻、财富和声誉等。
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却从不抱怨或者索取回报。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推崇为“母爱伟大”,而在西方文化中,通常更注重母子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中国式母爱强调的是对子女的默默付出。
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母亲都在默默地为儿子付出着。
在电影中,母亲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好归宿,不惜在婚姻上做出牺牲。
她不求回报,只希望儿子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为“过度干涉”或“溺爱”,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被视为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
中国式母爱还体现了一种为子女着想的思维方式。
在《喜福会》中,母亲不顾一切地为儿子着想,努力寻找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背景较好的儿媳,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儿子改变命运。
母亲的这种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为“干涉”或者“过分期望”。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母爱观念,它强调了母亲对子女的无私牺牲、默默付出和为子女着想,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传统。
通过与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进行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下对母爱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电影一直是不同文化之间传播和交流的有效媒介之一。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电影《喜福会》是一部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作品,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择偶观念。
本文将以这部电影为例,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喜福会》讲述了华人杨丽莎在美国的孤单生活,为了寻找爱人,她决定回到中国参加相亲节目。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发现电影中凸显的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是显著的。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强调尊重长辈和传统的家庭价值观。
而在美国,个人主义更为突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电影中,美国人像杨丽莎的朋友戈特利布非常注重自己的幸福,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并认为爱情是小事,自己的幸福更为重要。
这与中国的文化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中美人际交往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经常通过相亲或家人的介绍来寻找爱人。
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导致杨丽莎在相亲中遇到了许多困扰。
无法适应美国式的交友方式,她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并通过互联网交友网站尝试结识美国男友。
电影展示了中美两国在寻找爱人方面的差异,着重呈现了两国文化中择偶观念的差异。
第三,电影中展示了中美人际交往中的不同礼仪习惯。
中国文化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而美国文化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的交往。
在电影中,杨丽莎在与戈特利布的对话中,他们面对面坐着,近距离交流,这是美国人常见的交谈方式,象征着平等。
而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与长辈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谦恭礼貌。
这种不同的交往方式给观众呈现了中美文化差异。
此外,电影《喜福会》还展示了对婚姻和家庭的不同态度和理解。
在中国,婚姻被视为两个家庭的联姻,而在美国,婚姻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选择和个人的幸福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华人移民家庭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母亲在美国经历种种挑战和磨难的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从家庭观念、性别角色、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中国式母爱在家庭观念上体现出对子女的无私付出和关怀。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往往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包括照顾子女的生活起居、教育和成长。
在电影《喜福会》中,主人公喜福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她为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移居到美国,尽心尽力地照顾和支持喜福,不计个人得失。
这种母爱在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中,凸显了中国母亲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中国式母爱在性别角色上呈现出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忠诚和奉献。
在中国文化里,女性被寄予了相对传统的家庭角色,强调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在美国生活中面对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尽力照顾孩子,维系家庭。
她的母爱是坚定的,是不言放弃的,是充满了对子女的期望和希望。
中国式母爱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更加内敛和含蓄,在母爱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虽然不是那种能言善道的母亲,但她的爱却是用行动和默默无闻的付出来表达。
她默默地为喜福办理手续、帮助解决问题,从不张扬自己的付出,却始终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电影《喜福会》中所呈现的中国式母爱,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特色的母爱形象,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鲜明而深刻。
通过对该母爱形象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理解和表达,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中西文化间在家庭观念、性别角色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电影中也不乏对母爱形象的深刻反思和现代意义的探索。
喜福的母亲在美国生活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困难,也引发了我们对母爱和家庭观念的反思。
在当代社会中,母爱不仅仅停留在对子女的呵护和牺牲,更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充满活力和包容的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电影《喜福会》
拆散他们 , 甚至用鞋子打她们 。但
织之间的关系。 ( G u o — mi n g c h e n ,
的是帮 助人们解决 交际 中产生 的
问题 , 提 高交 际 能 力 ” 。( 胡文 仲 ,
次争 吵 中 ,菁 美 由于 不想屈 就
母 亲 的 压 力 练 琴 就 对 母 亲 说 道 “ 我 再 也 不 弹 琴 了 …… 这 儿 不 是
二. 跨文化交 际视 角解读 电影 《 喜福会》
突在某种 程度上便 折射 出了 中美
困口躅圜
两种 文化之 间个人 主义 和集 体 主
义 价 值 观 的碰 撞 。
垫 பைடு நூலகம்
国男朋 友不 负责任 以后 ,就 执意
壑童
做的一切也都是 为 了保 护和培 养 她们 ,是母爱 支撑起 的这一切 生
学教 育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电影《 喜福会》
圃 子海利 占立玲
内容摘要 : 生活在不 同文化 背景 中的人们 , 由于价值观和 生活方式不 同, 对待事情 的观点和态度也 必然存
在差 异, 交往过程 中势 必会产 生矛盾和冲突。 由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 恩美 的同名 畅销 小说改编 的电影《 喜福 会》 便是跨文化交际 中从文化冲 突到 融合 的典型例子。本文便 以该 电影为例, 借助霍夫斯泰德 的跨 文化交际文 化围度理论 , 对大量存在于小说 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 , 得 出不 同文化 间的交往 需要相 互尊重 和理 解, 需要爱与真诚 。理解 、 爱和真诚 永远是 沟通心灵 的桥梁 、 连接世界 的纽 带。 关键词 : 《 喜福会》 个人 主义 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文化认 同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从跨文化交际学分析谭恩美的《喜福会》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从跨文化交际学分析谭恩美的《喜福会》一、本文概述《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从跨文化交际学分析谭恩美的《喜福会》》这篇文章旨在通过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深入剖析谭恩美著名小说《喜福会》中所揭示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现象。
文章首先概述了《喜福会》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即围绕四位华裔女性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她们在跨文化背景下所遭遇的种种挑战与困惑。
接着,文章引出了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如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冲突等,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分析小说中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如母女关系、婚姻观念、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差异与碰撞,以及这些冲突如何影响华裔女性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文章将探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途径,分析小说中人物如何通过自我调整、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跨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的构建。
通过这一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喜福会》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并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谭恩美的《喜福会》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叙事风格,生动地展现了中美两国文化在交融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在这部作品中,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两代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家庭观念等方面,更深入地影响了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人生选择。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族荣誉和尊老爱幼,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独立自主和竞争意识。
在《喜福会》中,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就因为这种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母亲们希望女儿们能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遵守家族规矩,而女儿们则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这种价值观的冲突不仅导致了母女之间的隔阂和误解,也反映了中美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根本差异。
在生活方式方面,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美国文化则更加强调效率和竞争,追求物质上的富裕和成功。
在《喜福会》中,四位母亲因为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而倍感孤独和失落,而女儿们则因为过度追求美国式的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家庭的温暖。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王全安执导的电影,该片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故事,探讨了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中国式母爱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的母爱观存在差异。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在《喜福会》中,母亲张喜福是一个孝顺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她把家庭放在首位,为丈夫和孩子们付出了很多。
与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价值观的母爱观不同,中国式母爱更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经营。
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
在电影中,张喜福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了很多,包括买车、买房、支持丈夫的事业等。
她甚至为了儿子的婚姻幸福而自己选择离婚。
这种牺牲精神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因为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追求和独立性。
中国式母爱在培养子女方面有着独特的方式。
在电影中,母亲张喜福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她希望儿子能够过上好生活,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结婚生子。
这种注重子女的婚姻和后代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而在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电影中,母亲张喜福即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也始终坚持对家庭的照顾和支持。
她以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承担起养家糊口和保护家庭的责任。
这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中国式母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喜福会》中展现的中国式母爱与西方的母爱观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并注重子女的婚姻和后代的培养。
这些特点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与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权利的母爱观存在差异。
通过对中国式母爱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家庭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
电影中的母亲角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爱的代表。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可以发现这种母爱在西方国家可能无法理解,因其对于家庭、传统、文化、女性角色等方面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中国式母爱非常强调家庭。
在电影中,母亲为了保持家庭团结,时常在家里组织活动,督促家人们相互沟通,让家人们了解确切情况,避免因为误解而破裂。
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相对较弱,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被强调,因此家庭关系不如中国家庭紧密。
其次,中国式母爱中的传统观念非常显著。
在电影中,母亲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婚姻和将来,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好工作、好丈夫并且生孩子。
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价值观依然非常真实存在,尤其是对女性的期待。
而在西方国家,女性在自己的婚姻和将来方面有更多自由选择,不会像在中国这样被家庭这种情感桎梏所束缚。
再者,中国式母爱强调女性角色。
在电影中,母亲非常重视女儿们的成长和发展,希望她们能够成为优秀的女性。
而在西方国家,对于女性的期望和对男性的期望相同,没有特别强的性别意识,女性的平等地位比较强。
最后,中国式母爱中的文化背景也是显著的。
在电影中,母亲经常引用古诗词,传承家族文化,强调家族的延续性,并对家族的历史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西方国家中文艺复兴的影响使得他们更为重视人本主义和现代性,而不会像中国这样强调传统文化的延续。
总之,《喜福会》这部电影中,通过对中国式母爱的塑造,成功地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传统、文化、女性角色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交流中,了解对方文化中的这些观念和思想,有助于加强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流机制。
[精品]跨文化视角下电影《喜福会》冲突的解读
跨文化视角下电影《喜福会》冲突的解读跨文化视角下电影《喜福会》冲突的解读[摘要]电影《喜福会》是根据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喜福会》改编而成的,影片从上映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电影中有关母女之间的冲突给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这冲突的背后不仅是母女之间的代沟的问题,更多的是东西文化之间冲突的体现。
本文将在跨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电影《喜福会》为载体,对电影中的东西文化冲突做出分析,希望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的交流,消除东西方之间的文化障碍。
[关键词]《喜福会》;跨文化;文化冲突电影《喜福会》是由华裔导演王颖依据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喜福会》改编而成,影片从上演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很多的影视评论家从女性的角度对这部电影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和评论,本文将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电影中冲突矛盾背后的东西文化冲突做出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从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一、跨文化视角下对《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解读电影《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首先主要体现在金美和自己母亲苏媛之间的矛盾。
金美的母亲多年以来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秘密,当年因为逃命无奈地选择了把自己亲生的双胞胎女儿遗弃在路边。
尽管现在已经是美国的一名公民,然而血液中有着中国情结的这位母亲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甚至比中国母亲的愿望更加强烈,苏媛把对抛弃的双胞胎女儿的希望都直接转嫁到了在美国出生的女儿金美上。
在电影《喜福会》开始的时候,金美在叙述自己的妈妈带着一只天鹅来到美国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台词:“妈妈对天鹅说道:在美国,我会有一个像我这样漂亮的女儿,然而不同的是,在美国她不会被别人看不起,她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会衣食无忧,不用担心会受到任何歧视。
” 从上面金美的电影台词中我们就可以得知苏媛依旧是以中国母亲的情结对自己的女儿寄予了厚望,希望自己的女儿在美国社会可以衣食无忧,开开心心,并且可以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从而不会被他人瞧不起。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在不同时间段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表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发现其在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特点。
中国式母爱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以家庭为中心。
在《喜福会》中,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了很多。
电影中的母亲喜福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她不顾自己的幸福,只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种家庭观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普遍,家庭被视为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母亲则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她承担着照顾家人、维系亲情和传承家族价值观念等重要任务。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出了对家庭的极致关怀和奉献。
中国式母爱在家庭结构上表现为亲情的延续和传递。
在《喜福会》中,母亲喜福努力维系家庭的和睦,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
无论是面对儿子娶媳妇的问题,还是女儿面临婚姻问题,母亲都始终站在孩子们的一边,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十分常见,母亲往往以子女的幸福为重,在生活中扮演着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传递着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这种家庭模式在西方文化中也存在,但在中国文化中更加强调亲情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念,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示了家庭结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表现。
中国式母爱在情感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和无私。
在《喜福会》中,母亲喜福对子女的关怀和爱都是默默无闻的,她很少对子女们表达直接的情感,而是通过行动和关怀来表达。
这种含蓄和无私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家庭中并不少见,母亲往往不以言表,而是通过行动和关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差异,一些西方文化更加强调直接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而中国式母爱更加强调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付出。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了不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喜福会》中展现的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其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赋予的特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喜福会》的跨文化解读一根羽毛,本来长在旧上海市场一只鹅的身上。
当这只鹅漂洋过海来到异乡,却被剥夺了入境的权力,只留下一根羽毛,伴随女主人一路珠箔飘灯……“我要在美国生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儿。
但是,在那里没有人会根据她丈夫打嗝的响亮程度来衡量她的身价;没有人会瞧不起她,因为我会让她讲一口漂亮的美国英语;在那里她将无忧无虑,她将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因为将送给她这只天鹅只超乎想象的美丽天鹅。
”--- 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四个华裔美国家庭、四位母亲的寻梦之旅,也开始了四对母女在迥异于本土文化的异国他乡在思想、文化、观念上的激情碰撞。
这部电影以一种平稳语调娓娓讲述了四对性格不同、命运各异的母女在旅美生活中的故事。
故事本身的错综复杂带有典型东方思维,而两种带有强烈对比特征的场景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的转换方式则又具有典型西方戏剧化特征。
喜福会”其实是四位母亲为自己在家庭聚会打麻将的活动而取的一个带有传统中国色彩的名称。
虽然她们相识的缘由很美国化――因教友聚会而认识。
但几个带有深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女人却在家庭聚会时乐此不疲地进行很中国化的娱乐活动一一打麻将,身着传统服装,用汉语聊家常。
这一切,在典型美国式的古典欧式室内装修的场景下进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而又充满戏剧化效果。
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地展现了强烈的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不仅存在于这些华裔家庭和本土美国白人之间,而且存在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移民之间,包括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等级观念等。
透过这些,我们隐约能感受到贯穿整部电影的一种精神脉络,一种对于不同特征文化及其维度空间的关注。
在这里,笔者试图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来阐释本片中所展示的中美文化基因的冲突表现及其成因。
、关于“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学者吉尔特•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 )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在跨文化理论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霍夫斯泰德认为在分析文化差异时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一)权力距离,指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一般认为欧美人注重个人能力, 属于低权力距离文化, 而亚洲国家,比较注重权力的约束力,是高权力距离文化。
(二)不确定性的规避,指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容忍程度。
回避程度高的文化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于反常的行为和意见则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
(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倾向于关心个体;而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注重族群内关系。
(四)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
喜福会》作为一部典型的反映移民生活的优秀影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强烈反差,有很强的代表性。
因此,我们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维度这个理论来对其进行解读。
二、对《喜福会》的文化维度解读(一)权力距离一一顺从长辈与个性独立中国社会有着高权力距离的文化,对长辈要顺从,这一点在影片中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母亲们的生活中。
作为从中国旧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四位母亲接受的原初道德思想教育必然带有这种明显的传统中国文化烙印。
比如,薇弗莱的母亲林多在五岁那年,在母亲、媒婆和大户人家的共同协商下,订给大户人家做媳妇。
虽然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很惶恐,总是泪眼婆娑,但是她还是听了母亲的话,因为母亲总是对的。
送往婆家的前一天,母亲跟她说:“你耳朵比我大,将来一定比我有福气。
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绝对不要忘了你自己是谁。
”她也是一辈子记住母亲所说的话:“不要忘记你是谁。
”在每个母亲的经历中,虽然她们都是由于性格中被激发的叛逆和反抗而最终摆脱原来的环境束缚而背井离乡,但内在的文化血液却无法改变。
所以,在电影里我们看到几位母亲在对待女儿教育的问题上强调要顺从,女儿要听妈妈的话。
June 的母亲望女成凤,一直用自己心目中的母爱方式对June 进行教育,并在June 有所反抗的时候强势地喊出:“女儿只有两种,服从母命和随心所欲的,但这房子只容得下服从的。
”母亲安美担心露西会受到听信别人意见的伤害,一再告诫露西不要听别人的,要听自己妈妈的话。
可是作为在美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女儿们深受西方低权力距离文化的影响,强调独立的个性精神。
在片中我们看到,June 不满母亲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强迫其练琴,她不甘示弱地对母亲吼着:“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甚至不惜以故意在演奏现场出丑这一消极反应为代价以换取个性意志的自由。
同样,薇弗莱不满母亲将自己的一些成就拿来到处炫耀,她向母亲喊道:“如果你这么喜欢炫耀,为何你自己不去下棋呢?”她想要摆脱母亲的掌控,绝不要被母亲的意见摆弄,偷偷跟外国人恋爱、同居,然后带母亲去她在外面的房子里暗示母亲这既定的事实,她刻意让自己不在乎母亲对她的选择表现出来的冷漠。
露西与母亲之间也是如此,为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越是母亲不让做的,露西偏偏去做。
比如,在自己的婚姻遇到危机时,露西几乎同所有认识的人都谈论了,唯独不告诉自己的母亲。
这些举动,在她们的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但放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背景下去解读,却是顺理成章的。
(二)不确定性规避一一不苟言笑与情绪外露中华文化总体品质上内敛、深沉,对于社会不确定事件和来自环境的威胁往往采取沉默、容忍、回避的态度。
而西方文化总体表现为敢说敢做,直抒胸臆。
这两种不同性格特征的对立在片中母女争吵的场景时表现深刻,常常看到的是女儿们总是将喜怒写在脸上,大声苛责、宣泄情绪,而母亲却沉默不语,而是采取中国传统的忍让、以退为进的方法。
June 的母亲在June 的眼里是一个冷漠的、对女儿非常失望的母亲,她在一次冲突中对母亲我一切都不合格,达不到你的要求。
”但是其母亲确实从来没放弃过对女儿的希望,只是以中国传统的方式在默默地关心着女儿,母亲看得见她,但她却没有看见母亲,等母亲过世后,她才发现她从没有了解过母亲。
薇弗莱的白人男友由于不懂中国传统礼仪而在餐桌上出尽洋相,其母亲虽然内心对其不满,但仍然采取了容忍、宽容的态度。
甚至在后来依然顺从了女儿的意志准许了他们的婚姻。
这点在影片中美容院那场母女冲突的对话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薇弗莱实在忍不住对她的母亲发出这样的质问:“为何你不喜欢理查?”母亲回答:“若我不喜欢,我就不会有任何批评,只会沉默地诅咒他得癌症。
”这一文化差异的对比冲突在露西与其男友第一次面见未来的公公婆婆时的场景达到高潮:露西的未来婆婆由于担心未来儿媳的种族背景影响到其子的事业发展,对此,露西采取了隐忍顺从的态度,而此时其男友挺身而出,面对母亲大声斥责:“妈,知道吗,我一直知道你很混蛋,但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让我以你为耻。
”这种激烈的、不尊敬长辈的行为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从美国文化背景来理解,则显得见怪不怪了。
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冲突在影片中表现得很强烈,主要体现在对于“我们”和“我”的概念认知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成员对内群体组织的服从和认同,把“我们”放在第一位。
电影中母亲们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们的身上,女儿的成长是第一位的,如电影中两位母亲见面的话题就是各自炫耀自己的女儿,她们的成功也是母亲的成功。
而美国文化强调个性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我”被放大到独立的存在,个人追求、个人幸福是单个个体的行为。
在影片开头,我们看到的片中June 和薇弗莱这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对母亲意志的公然违抗和对立,可以理解为这种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
Lena婚后首先提出家庭账单AA 制,反映其性格中的美国文化的烙印,而其白人丈夫对此欣然接受,甚至乐此不疲,最终导致提出这一建议的Lena 也忍无可忍。
无限膨胀的“我”在走向极致后终于迎来它的反面:母亲的一席话唤醒了Lena沉睡心中已久的、对真正感情的渴望,得出了“尊重、温柔”而非“冷漠、自我”才是婚姻第一要义的结论。
而露西的故事则走向反面。
其一开始便因为对丈夫的爱和“感激”而对其温柔、恭顺,乃至失去自我,却换来丈夫出轨、婚姻濒临破裂的窘境。
最终,在大雨滂沱后的庭院中,一向外表温柔的露西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对丈夫要求卖掉“我们”的房子的要求勇敢地说“不”:“你不能拿走我的房子,不能带走我的女儿,你不能夺走我的任何的一部分!”这种觉醒反而招致具备西方文化基因的丈夫的刮目相看,一段婚姻就此得以挽救。
(四)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一一谦逊温和与直截了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礼仪,生活中强调“谦虚是美德”。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直截了当,对于他人的赞扬和褒奖,总是坦然受之。
这一文化冲突在薇弗莱带其男友参加其家庭宴会这一场景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薇弗莱的母亲端上一盘自认为最拿手的一道菜, 嘴里还说“这道菜不怎么咸,不够香,不好吃,请包涵”。
哪知这位“不解风情”的男友果真根据自己的口味判断得出了“菜确实烧得不好”的结论,并往菜里大洒酱油,弄得满桌尴尬。
此外,西方文化的男性化维度还表现在人物的敢爱敢恨、敢于表达上面,如前面提到的露西男友怒斥其母亲的片段,是这一文化性格的最好诠释。
三、结语移民电影大多问题的解决通常以大和谐而收场。
在第一代移民的心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也许已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想。
但在《喜福会》这部电影里,通过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瞬间,我们依然看到了编剧和导演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忍的执著,以及对于两种文化冲突的善意的解析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