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硕士课程设置
金融硕士专业介绍
![金融硕士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82e7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3.png)
金融硕士专业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融硕士专业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方向,深受学生和企业的青睐。
金融专业的核心是金融知识和技能,涉及到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等方面。
金融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为金融行业和其它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
一、金融硕士专业的特点:1. 专业化:金融硕士专业主要以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金融理论和实践展开,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
2. 理论实践结合:金融硕士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3. 专业导师团队:金融硕士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团队包括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他们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4. 就业前景广阔:金融行业是一个高薪、高发展性的行业,金融硕士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金融管理、投资分析、风险控制、金融交易等工作。
二、金融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1. 金融市场概论:概述各种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和规律。
2. 金融学:学习金融理论和方法,深入掌握金融相关知识,包括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资产定价、金融工程等方面。
3. 金融风险管理:介绍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种类,学习各种金融工具和方法来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
4. 金融法律:学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了解金融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机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5. 金融信息系统:学习金融信息系统的构成和运作原理,了解金融信息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和操作能力。
三、金融硕士专业的就业方向:金融硕士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交易等岗位,也可以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投资咨询、金融研究等工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课程设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265b9283daef5ef7ba0d3cbc.png)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41(含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l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 3学分(考试)秋(2)第一外国语(60640012) 2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1)基础理论课(9学分, 必修)l 金融学理论(70518023) 3学分(考试)秋l 金融统计与计量学(70518013) 3学分(考试)秋l 金融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 ) 3学分(考试)春(2)专业基础课(≥11学分)l 投资学(70510963) 3学分(考试)秋l 公司金融(7051090) 3学分(考试)秋l 金融衍生工具( ) 3学分(考试)春l 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 3学分(考试)秋l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理论( ) 2学分(考试)秋(3)专业课(≥8学分, * 为建议选修, 其他为选修)l 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 ( ) 2学分(考试)秋l 风险管理* (80513822) 2学分(考试)秋l 金融服务营销* ( ) 2学分(考试)秋l 金融机构与市场* ( ) 2学分(考试)秋l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70510473) 3学分(考试)秋l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80514242) 2学分(考试)春l 固定收益证券与利率模型(80514233) 3学分(考试)春l 金融工程专题(80514413) 3学分(考试)秋l 公司金融实务专题( ) 3学分(考试)春l 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分析( ) 3学分(考试)秋l 保险理论与实务(80514693) 3学分(考试)秋l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80512952) 2学分(考试)春l 财务报表分析(80512073) 2学分(考试)春l 公司并购(80512682) 2学分(考试)秋l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 ) 2学分(考试)春(4)必修环节(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 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3) 专业实习4学分(考查)(5)非专业选修课(≥2学分, *为建议选修)l 管理学概论* ( ) 2学分(考试)春l 商业伦理学(80511262) 2学分(考试)春及其它校内课程;具体课程见其它相关专业培养方案3、先修课(若补修先修课程,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金融学硕士专业介绍2篇
![金融学硕士专业介绍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4719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f.png)
金融学硕士专业介绍第一篇:金融学硕士专业介绍(上)金融学硕士专业是培养具备金融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涵盖了金融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金融学硕士专业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内容。
1. 课程设置金融学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广泛涵盖了金融学的各个领域。
学生将学习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投资学、风险管理、企业金融、国际金融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可以选择修读金融学的前沿课程如金融创新与科技、金融行为学等。
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在金融领域中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2. 就业前景金融行业一直是广大毕业生热衷的就业方向之一,拥有金融学硕士学位将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金融学硕士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风险管理师等职业。
同时,金融学硕士的专业背景也使他们在企业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监管、金融科技等领域具备竞争力。
3. 技能与素质培养除了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金融学硕士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将通过实践课程、实习、论文等形式,进行金融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金融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同时,专业的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金融学硕士专业的重要目标。
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挑战。
4. 学习环境和资源金融学硕士专业通常设有专门的金融实验室和金融数据库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所需的数据和工具。
同时,学校通常还与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论坛等活动,与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人际网络。
5. 入学要求金融学硕士专业在招收学生时通常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金融或经济学本科学历,一些高水平的学校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f5b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b.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硕士(025100)一、专业学位简介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领域是以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金融理论与实务为对象,研究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我校于2014年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于201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本领域现有专硕导师13名,校外实践导师13名,研究生实践基地5个。
导师团队与长沙本地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科研成果非常突出,主持了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有《货币银行学》省级精品课程。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和其它相关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事特定职业工作的素养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与金融管理和业务开展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3.具备从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激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领域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
三、研究方向1.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建设、涉农企业投融资实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产品期货理论与实务。
2.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涉农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担保理论与实务、信托理论与实务、租赁理论与实务等。
金融学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学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361230066f5335a812172.png)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202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掌握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3.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
既能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实务工作;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文献。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之一: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财政金融问题研究研究内容:该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问题,包括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问题、金融结构优化问题、金融支持问题。
研究特色:(1)研究对象: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问题。
(2)研究视角:立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运用经济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财政问题;从金融发展入手,集中研究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探究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规律。
研究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支持。
为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研究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之间的关系,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金融制度和政策保障。
2、研究方向之二:资源型产业及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研究内容:该研究方向在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资源型产业、企业在成长中的融资问题、投资问题;研究资源型产业和企业在融资工具的使用、融资工具的定价、融资市场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研究特色:(1)研究对象: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企业方面,使研究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研究视角:从资本形成和资本融通的角度对资源型产业与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中研究“资源型产业和企业的资本化成长”问题。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培养方案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edf7a31b765ce05081427.png)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20204所属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经济学所属学院:金融学院一、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金融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金融学科专门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具有金融经济问题观察分析、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金融投资、商业银行及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等能力。
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和中高层次的金融实务工作。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综合运用。
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收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质。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1.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两年半。
2.经导师组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
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定的时间签发。
3.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3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4、5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
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4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领域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是兼具很强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国别性与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本学科以金融运行为主线,研究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节等。
本专业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即: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与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工程与投资,每个风险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金融理论与政策在研究把握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方向突出在发展金融理论与政策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金融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的前沿性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以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内外均衡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理论、农村金融(含合作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与中小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等领域为研究重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形成发展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特色。
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 - 金融硕士教育中心
![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 - 金融硕士教育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459f7f88fd0a79563c1e7295.png)
金融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研究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金融专业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修订的《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为提高我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分为招生考试、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三个环节。
第三条通过完善三个管理环节,规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流程,实现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管理培养方案、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
第二章招生考试第四条招生对象。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
第五条入学考试。
实行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统一考试方式。
第六条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外语(100 分)、金融学基础(150分)、数学三(150分)。
其中“金融学基础”由金融学院命题,其它由全国统一命题。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纲和指导书目由导师组负责编写和指定,研究生处负责发布宣传。
第七条录取方式。
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权择优录取。
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的权重分别为0.6和0.4。
第八条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第三章培养方案第九条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性金融专业人才。
第十条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达到公共英语国家六级水平。
第十一条培养方式。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用学分制,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
![金融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d5635d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b.png)
金融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
1. 金融市场与机构(3 学分)
- 介绍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和业务。
2. 公司金融(3 学分)
- 学习企业的融资决策、资本结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3. 金融工程(3 学分)
- 了解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和量化金融方法。
4. 投资组合理论与实践(3 学分)
- 探究资产配置、投资组合优化和绩效评估。
5. 国际金融(3 学分)
- 探讨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金融管理。
6. 金融风险管理(3 学分)
- 学习风险度量、风险对冲和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7. 金融计量经济学(3 学分)
-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金融数据和建模。
8. 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3 学分)
- 学习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和进行股票估值。
9.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3 学分)
- 了解债券市场、债券评估和风险分析。
10. 金融科技与创新(3 学分)
- 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11.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 学分)
- 培养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技巧。
12. 顶点课程或实习(3 学分)
- 整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项目或实习。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978f77f1922791688e8e5.png)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精通英语并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达到复试资格线,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脱产学习三年。
五、课程设置A 类:1、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2、英语(4 学分)B 类: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金融衍生工具(2学分)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D 类: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管理战略(2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高级金融建模(2学分)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前沿理论(2学分)资产定价(3学分)金融工程研究(2学分)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风险决策前沿研究(2学分)实证金融(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2个学分(其中须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个学分,建议选择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或数学系的课程)。
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执行;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
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
![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60b1a3524de518964b7df9.png)
北京交通大学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5100 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金融学专业是从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如下: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金融实务,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通过培养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2)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见附件3毕业生能力要求);(3)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4)身心健康。
三、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鼓励交叉学科或跨专业报考。
(二)入学考试:实行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统一考试方式。
(三)入学考试科目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 外语(100分)3. 金融学基础(150分)4. 数学三(150分)。
(四)录取方式: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1. 采用学分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2. 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 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4. 加强实践环节。
5. 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6. 设置论文导师制度。
(二)学习年限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https://img.taocdn.com/s3/m/5f343e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a.png)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一、课程简介1.1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金融硕士专业的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深刻理解和独立研究能力。
1.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熟悉金融产品和工具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具备金融分析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了解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具备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和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1.3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模块:-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金融监管与法律法规-金融实践与学术研究二、课程教学安排2.1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
2.2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1-2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3-4周: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第5-6周: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第7-8周:金融监管与法律法规第9-10周:金融实践与学术研究2.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课程作业学生需完成课后作业、小组项目、论文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以便检验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5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综合评定,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三、教学大纲3.1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概述-证券市场-货币市场-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与基金3.2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金融工程产品3.3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评估与防范-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3.4金融监管与法律法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合规与内控3.5金融实践与学术研究-金融实务案例-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四、教学资源4.1主要教材- 《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学》- 《金融法与金融监管》4.2参考书目- 《证券投资分析》- 《金融市场概论》- 《金融数学导论》- 《金融实务与案例分析》- 《金融市场与学术研究》4.3教学设施教室、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在线学习平台等。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53a28581b6bd97f19ea74.png)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通过三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教研活动、社会调查及论文撰写,把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道德高尚,遵纪守法,体魄健康,有坚实深邃的理论素养、严谨开放的治学态度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较强,熟悉并自觉掌握现代金融学科的最新动态,既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又能从事高校教学及金融部门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可酌情延长一年;提前毕业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三、研究方向(一)行为金融与金融复杂性(二)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三)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五)货币金融学说(六)保险学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鼓励创新,注重独立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体方法如下:(一)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分别定出教学大纲和讲授提纲;(二)导师讲授或研究生自学,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双百方针,鼓励学术创新;(三)教师启发与研究生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并尊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组织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或引导研究生参与学术争鸣;(五)采取书面考试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门课程进行认真考核;(六)认真做好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和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七)组织好社会调查、外出访学、教学实习等重要环节;(八)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开展科研,发表研究成果,在校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
六、必修环节(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等)(一)在第三学期结束后,根据研究生指导小组的要求,在第四学期进行助教、助理研究工作。
(二)根据研究生的论文要求,指导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安排研究生外出调查访问,主要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写出访学报告或调查报告,由导师主持进行交流和评议。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7ca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2.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是培养金融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学科专业。
其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原理、货币银行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等,以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目标。
2.专业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与监管等,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运作、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3.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金融数据分析、金融技术创新等,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实践能力。
4.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外企合作实践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金融市场运作和风险管理的理解。
二、科研能力培养1.理论研究: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的各个领域,并鼓励其深入研究一些特定的金融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
2.实证研究: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科研训练:每年开展一次科研训练,学生需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搜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工作,并撰写科研报告。
三、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学位论文。
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论文答辩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
也可以参与学术团队的科研项目,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交流,使学生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58d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c.png)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或者Fin)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理论、市场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教育。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金融硕士的课程通常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
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领域,如国际金融、证券分析、私募股权、金融科技等。
2. 实践教学: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模拟交易、实习项目等。
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学术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学习: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跨学科学习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如海外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提高国际化水平。
6. 职业发展: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职业目标。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0a6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1.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旳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旳金融学科专门知识,知识面广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较强适应性,可以分析金融经济问题、实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经营管理商业银行、证券企业、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或可以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4.金融工程5.国际金融6.保险学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原则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旳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同意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旳规定,修满规定旳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规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硕士最低学分规定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7学分,选修课为15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旳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察。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到达70(含)以上,其他课程旳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关键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旳前提下,充足发挥集体培养旳作用。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怀硕士旳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讲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用专题讨论等合适旳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工作旳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经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旳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对应证明。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学科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ced718c6650e52ea54189875.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学科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学科: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专业名称:金融学专业代码:020204二、培养目标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供求、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的科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保险与信托投资等方面业务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金融系统及各类企业、经济组织、国家机关及教学与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1.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宏观金融理论与微观金融理论,前者主要包括货币理论、金融媒介理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约束及管制理论,货币理论等,后者则主要研究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现代投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及风险组合管理理论,以及资本市场的心理预期机制和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金融投资理论等。
该课程还对国际金融问题如国际债务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危机、内外均衡、汇率等理论进行阐述。
2.金融市场主要研究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研究金融市场交易制度规则与管理的规范发展、金融市场的组织及功能、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等。
3.公司金融主要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公司股权、债权结构与融资方式选择,公司控制权安排与激励机制选择,公司财务,公司投融资,公司并购理论与实务,其中公司类别以上市公司为主。
1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研究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学分的有关情况如下表。
本专业研究生应学满不低于36学分(不包含实践学分),未满学分不于毕业;学分修满后可选其他专业课程。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https://img.taocdn.com/s3/m/724deb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b.png)
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2023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的深入理解和专业知识,使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
3.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掌握金融工程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相关技能。
4.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伦理和法规意识,能够在金融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二、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学原理-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程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与会计-金融风险管理2.专业技能课程-数据分析技术-金融统计学-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建模与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技术3.伦理与法规课程-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监管与合规4.实践课程-金融实务案例分析-金融实习报告-金融项目管理-金融创新研究三、课程内容1.金融学原理-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货币与信用-利率与汇率-金融风险与保险-国际金融与全球化2.证券投资学-证券市场与投资组合-资产定价模型-期权与期货市场-股票与债券投资-投资分析与决策3.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结构与功能-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金融制度与金融监管4.金融工程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程原理-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衍生品交易与定价-结构化金融产品5.金融与会计-金融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管理者激励与公司治理6.金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基础-风险度量与监控-风险传导与分散-金融危机与风险防范7.数据分析技术-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探索与可视化-统计分析与建模-大数据与机器学习8.金融统计学-基本统计分布与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多元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9.金融计量经济学-基础计量模型与工具-回归分析与模型诊断-面板数据与时序数据分析-自相关与异方差处理10.金融建模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模型与投资组合模型-风险度量模型与价值-at-风险度量模型-风险调整收益率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债务与信用风险建模11.金融工程技术-金融工程基本原理与工具-金融产品设计与结构化-衍生品定价与交易策略-金融创新与数字货币12.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金融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金融从业者的职业操守-道德风险与金融犯罪防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13.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法律基础知识-金融业管理法规-金融市场监管与合规要求-金融案例分析与法律风险防范14.金融监管与合规-金融市场监管组织与职能-金融监管政策与法规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合规与内部控制机制15.金融实务案例分析-金融实际案例解析与分析-金融市场运作与实践经验-实际案例模拟演练16.金融实习报告-金融实习经历与见解-实习所得与职业规划-实习案例分享与交流17.金融项目管理-金融项目规划与实施-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项目绩效评估与优化18.金融创新研究-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新兴金融科技与金融业态变革-金融市场创新与监管挑战-金融创新案例研究与展望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建设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081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e.png)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各高校纷纷推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将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内容进行探讨和介绍。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学习课程设置、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首先,学习课程设置是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在硕士阶段将学习到金融学、投资学、证券市场、金融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分析等实践技能。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从事金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科研实践是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参与金融相关的科研项目,通过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研实践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为将来从事金融研究或金融创新奠定基础。
实习实训是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参与金融机构或企业的实习项目,亲身体验金融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流程。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够了解金融行业的运作机制,熟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实习实训的经历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增加就业竞争力。
毕业论文是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
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并撰写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全面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分析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设计的。
通过学习课程设置、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的系统安排和组织,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胜任金融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硕士课程设置
一、引言
金融学硕士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的金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
该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金融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
二、课程设置
1. 金融市场与投资
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机制,以及各种投资工具的特点和风险。
内容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投资工具的分析和评估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
2. 金融经济学
该课程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与金融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此外,还将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币政策差异和影响。
3. 企业财务管理
该课程主要介绍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种理论模型和实践技巧。
内容包
括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结构优化、投资决策等方面。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
4. 风险管理
该课程主要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
内容还包括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控制,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5. 金融工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领域中的各种理论模型和实践技巧。
内容包括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和交易策略、资产组合优化等方面。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金融问题。
6. 金融法律与监管
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包括证券法律、银行法律、保险法律等方面。
内容还包括各种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以及如何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7. 国际金融
该课程主要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包括汇率制度、国际支付、外汇交易等方面。
内容还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
8. 金融信息技术
该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金融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内容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保护金融信息安全和隐私。
三、总结
以上是金融学硕士课程设置的详细介绍。
这些课程涵盖了金融行业中的各个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
同时,这些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