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 病杂志 2018年 9月第 11卷第 5期
CHIN J OSTEOPOROSIS & BONE MINER RES Vo1.1 1 No.5 September 10,2018
因此 ,必须 采 取有 效 的筛查 手段 和 干预 措施 , 性 腰 背痛 的压 痛 点 多 在 棘 突 部 位 。 患者 可伴 有 胸 以减少 OVCF对 加 速 老 龄化 社 会 人 口健 康 及 社 会 腰 椎后 凸/侧 凸 畸形 ,并进 行性 加 重 。
oVCF诊 疗现 状 OVCF发 生 隐 匿 ,约 半 数 患 者 无 明 显 背 痛 症 状 ,就 诊率 低 。此 外 ,临床 医师 可 能忽 视胸 腰 椎 侧位 x线 等影 像 学 检查 的必 要 性 和重 要 性 ,放 射 科 医师对 影像 学 椎 体 压 缩 性 骨 折 的 漏 报 均造 成 了 OVCF和 骨质 疏 松 症 的诊 治 率 过 低 。 国外 研 究 显 示约 40%的椎体 骨折 存在 影像 学漏 报 引;国 内 一 项 研 究 针对 1 638例 住 院患 者 的 胸 腰椎 侧 位 影 像 分析 (采 用 Genant半 定 量 方 法 ),发 现 OVCF 患 者 84例 ,而 x线 影像 学报 告诊 断 为 OVCF者仅 30例 ,漏 报率 高 达 64%【14]。OVCF存 在 明显 的诊 治 率 不 足 ,需 在 临 床 工 作 中重 视 OVCF的 筛 查 , 及 时诊 治 。 OVCF社 会 经济 学 随着人 口老龄 化 ,OVCF患 病 率 将 不 断上 升 , 导 致社 会 经 济 负 担也 大大 增 加 。研 究 显示 ,美 国 每年耗资 138亿美元用 于支付椎体骨折 的医疗费 用 ,而瑞 典 的治 疗 费用 每 年 达 7.1亿 美 元 ¨ 。 中 国 2010年用 于治 疗 OVCF的 医疗 费用 约 100亿 美 元 ;预 计 到 2035年 ,每 年 支 出费 用 将 达 到 约 170亿 美 元 ;而到 2050年 预 计 医疗 费 用 支 出将 高 达约 220亿 美 元 。 由 此 可 见 ,OVCF为 国家 、 社 会 和家 庭带 来沉 重 经济 负担 。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3)
免责声明:本账号所分享的图片和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与引导,不保证正确性、有效性,也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只做设计制作思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决策。在应用或参考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信息时,应结合当前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强烈建议医疗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医疗决策前,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并参考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
2050年
高医疗费用
2050
2035
1320亿
1630亿
药物治疗仍是临床OP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效的药物治 疗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并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治疗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 用药物和其他机制类药物
免责声明:本账号所分享的图片和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与引导,不保证正确性、有效性,也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只做设计制作思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决策。在应用或参考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信息时,应结合当前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强烈建议医疗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医疗决策前,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并参考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
2
对于成年男性OP患者的初始治疗,需考虑骨折风险情况,推荐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或唑 来膦酸)或地舒单抗。
1a, A
3
对于 GIOP 患者的初始治疗,需考虑骨折风险情况,推荐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或唑来膦 酸)、地舒单抗或特立帕肽。
骨质疏松题库(含答案)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知识测试科室: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 D )年内A.1-2年B.2-5年C.3-5年D.5-10年2、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 C )A.妊娠期妇女B.绝经后妇女C.青少年D.老年人3、下列哪项属于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可控因素( B )A.增龄B.体力活动少C.女性绝经D.脆性骨折家族史4、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OSTA)的计算方法是( A )A.[体重(kg)-年龄(岁)]×0.2B.[体重(kg)-年龄(岁)]×0.3C.[体重(kg)-年龄(岁)]×0.4D.[体重(kg)-年龄(岁)]×0.55、OSTA指数评价骨质疏松风险,指数数值多少代表风险级别高?( D )A.>1B.>-1C.<4D.<-46、OSTA所选用的指标过少,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且仅适用于( A )。
A.绝经后妇女B.70岁以上老年人C.青少年D.40岁以上人群7、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IOF)的所有问题中,只要其中有( A )题回答结果为“是”,即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A.1B.2C.3D.58、FRAX评估是世卫组织推荐的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的预测工具,结果判读时,若FRAX预测的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性≥( C ),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
A.5%B.15%C.20%D.25%9、下列哪项不属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B )A.腰背疼痛B.骨刺C.脊柱变形D.肌肉痉挛10、( A )是检出脆性骨折,特别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A.X线平片B.CT和MRIC.B超D.核医学检查11、( A )是临床和科研最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折风险性预测和药物疗效评估,A.DXA骨密度检测B.外周双能X线吸收仪C.单能X线骨密度D.定量超声12、DXA测量的骨密度通常需要转换为T-值(T-score)用于诊断,T-值在多少范围内,诊断为“正常”( B )A.≥1.0B.≥-1.0C.≤2.5D.≤-2.513、对于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其骨密度水平的判断建议用同种族的Z-值表示。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性增加。
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
其中,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见类型,尤其容易发生在脊柱部位。
一、OVF诊疗流程在进行OVF的治疗前,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肿瘤、结核等。
接着进行骨质疏松症和椎体骨折的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和骨密度检测(BMD)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来确认诊断。
在接诊患者时,需要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如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方面的检查。
治疗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补钙补充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很有帮助。
对于脊柱骨折,卧床休息和减压可以缓解疼痛,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和微创治疗(如PVP和PKP)则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二.OVF诊治指南一)临床特点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
然而,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有在进行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会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疼痛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酸痛或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翻身、起坐和行走。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等脊柱变形,而椎体压缩性骨折则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和心肺功能受损。
脆性骨折常发生在胸、腰椎等部位,而且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为了进行鉴别诊断,有时需要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检查。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以下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来帮助分型、评估骨丢失速率和老年妇女骨折风险、选择干预措施和评估病情进展。
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
五
评估
• 推荐意见 : 由于OVCFs患者高龄,通常罹患多种疾病,潜在的手
术风险高,建议按照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 估,提高手术安全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五
评估
• 一般评估:一般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心肺功能、血糖和高血压控
制情况、营养状况、静脉血栓风险等。拟进行手术治疗者,还需 要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凝血功能评估、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 术后谵妄易感因素评估、尿滁留风险评估等。
一
流行病学
• 推荐意见 : OVCFs起病隐匿,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随着年龄增加
,患病率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更显著。对老 年人群危害大,应当引起医患和社会高度重视。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
临床表现
• 病史: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或仅有轻度外伤(如扭伤、颠簸、
平地滑倒等),甚至咳嗽、喷嚏、弯腰等日常动作即可引起骨折
殊性,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内植物的稳定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六 OVCFs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系统地抗骨质疏松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抑
制急性骨丢失,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 健康教育 • 基础措施 • 运动治疗 • 预防跌倒 • 骨基本补充剂 •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
• 症状:急性或慢性持续性腰背部、胸背部疼痛,胸椎骨折可伴有
肋间神经放射痛,表现为相应节段神经分布区域的胸肋部疼痛。
卧床休息时疼痛可减轻或消失,但在翻身、坐起、改变体位或行
走等脊柱承载负荷时出现疼痛或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或抽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一、诊断要点1.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背痛、身高减小及驼背等,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诊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2.确定骨折高危人群,如女性、老年人、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存在疾病或药物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等。
二、治疗要点1.非手术治疗:包括维生素D和钙补充、非甾体抗炎药、床上休息、体位矫正等。
对于轻度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骨折带、腰带等。
2.手术治疗:对于存在脊柱不稳定、功能障碍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可选择植骨、内固定或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方法。
手术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牵张力和身高。
三、骨质疏松治疗1.增加骨量和骨力:采用抗吸收治疗药物,如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减少骨质疏松进展和骨折风险。
2.营养、运动和康复:合理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提高骨骼功能和生活能力。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四、预防和复发1.早期干预:在骨折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干预,包括骨密度检查、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等,提前采取措施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2.长期管理:对于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包括定期复查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规范用药等,预防骨折复发。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详细阐述了该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要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的治疗指南,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这将有助于提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骨折的发生和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疼痛疾病分会;宋莉;文传兵;林建
【期刊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0)4
【摘要】一、概述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有2.6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3.5%,我国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敏锐度都在下降。
相反,肌肉骨骼疼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极大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10页(P241-250)
【作者】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疼痛疾病分会;宋莉;文传兵;林建
【作者单位】不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
3.老年糖尿病管理理念和策略的优化——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版)解读
4.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专家共识
5.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
(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一、OVF诊疗流程二.OVF诊治指南(一)临床特点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
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
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
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
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
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亚太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治疗2020(最全版)
亚太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治疗2020(最全版)骨密度(BMD)是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监测评估方法,但是该检查便捷性较差,通常要1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变化。
如何能在治疗早期观察治疗的反应,更好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此,亚太区域多个国家地区的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形成了骨转换指标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早期监测的专家共识,即将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Densitometry:Assessment & Management of Musculoskeletal Health.Bonjour JP, et al.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014), Dec; 27(2):252-267共识内容监测指标CTX和P1NP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骨转换标记物,也是IOF和国际临床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指标。
血清CTX血清P1NP骨质疏松症治疗早期监测血清1型胶原C末端肽(CTX)和1型前胶原N末端肽(P1NP)的临床特点国家地区人群差异欧美包括日本多个国家都进行了P1NP和CTX的人群参考值研究,在不同国家间未发现显著差异。
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BTM参考值可能是普遍的适用的,没有人群或地理差异。
BTMs测量采用IDS-iSYS或RocheCobas检测,这两种方法有不同的参考值区间CTX(~100到~700ng / L)和P1NP(~15到~70μg / L),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监测CTX和P1NP治疗后的相对变化程度,可能比用绝对值的均值更合适。
BTM变化不达标分析治疗后BTMs未达到理想变化,可能提示患者依从性差或是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发疾病,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治疗前BTMs 水平就较低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骨吸收和形成标志物处于较低水平,而慢性肾病(CKD)和其他一些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BTMs变化个体差异明显。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 年 9 月第 8 卷第 3 期 CHIN J OSTEOPOROSIS & BONE MINER RES Vol.8 No.3 September 20, 2015
· 191·
充适量维生素 D 以增进胃肠道的钙吸收, 促进骨 疗的依从性, 国内已有部分医院在院内探索性地建
肌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患有肌少症的患者 前 肽 ( serum procollagen type 1 N propeptide,
容易发生跌倒, 增加再骨折风险。 适当进行运动锻 P1NP) 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 C-末端肽 ( serum C-
炼, 增强肌肉力量, 同时预防和延缓肌少症的发生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S-CTX) 是
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的前提. 测一次[11] , 以评价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 由于测
研究数据提示, 漏服一半剂量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量仪器、 部位及测量技术等差异, 进行疗效评价
会减少 90%以上的骨保护效果[22] 。 然而, 在抗骨 时, 同样应充分考虑骨密度的最小有意义变化值,
骨折发生率将增加 7畅6 倍[2] 。 (二)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社会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
致残率及病死率, 给社会尤其是医疗保健系统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以髋部骨折为例, 来自北京的一 项研究表明, 从 1990 -1992 年到 2002 -2006 年间, 年龄超过 50 岁的女性髋部骨折增加了 2畅76 倍, 男 性增加了 1畅61 倍[5] 。 国内一项针对骨质疏松髋部骨 折的研究显示, 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35 d, 男性为 34 d, 髋部骨折总体花费平均为15 737 元[6] 。 可见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消耗国家大量医疗资 源和经济资源的慢性疾病, 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症的 防治, 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202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是指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椎体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压缩骨折。
OVCFs患者骨折后一年的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1],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和死亡率明显增加,4年生存率仅为50%[2-3]。
然而,OVCFs发病过程隐匿,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对OVCFs的重视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使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OVCFs这一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促进OVCFs的预防、控制和规范诊疗,提高OVCFs患者及其风险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202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整合了近年来OVCFs相关的指南共识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现状,对原有的OVCFs诊断和治疗系列共识进行修订,发布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以下简称新版共识)[4]。
新版共识进一步优化OVCFs诊疗策略,突出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次特别邀请到新版共识的通讯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杨惠林教授,就新版专家共识做学术内容分享。
1、中国OVCFs现状根据我国的研究资料,北京七个区随机抽样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60〜69岁患病率为22.6%,70〜79岁患病率为31.4%,80岁以上为58.1%[5]。
上海社区居民(包括男性在内)各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1.1%、20.0%和30.1%[6]。
根据模型预测,2020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预计将新增OVCFs病例约150万,到2050年将达到301万[7]。
2、OVCFs的诊断与评估OVCF的诊断OVCFs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持续性腰背部、胸背部疼痛,胸椎骨折可伴有肋间神经放射痛,表现为相应节段神经分布区域的胸肋部疼痛。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或仅有轻度外伤(如扭伤、颠簸、平地滑倒等),甚至咳嗽、喷嚏、弯腰等日常动作即可引起骨折[4]。
骨质疏松题库50道
7、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A. 帮助疾病管理 B. 疗效和依从性判断 C. 骨折风险预测 D. 治疗方案的选择
8、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 腰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B. 腰背部、胸背部棘突附近的压痛、叩击痛 C. 脊柱后突畸形,驼背,身材缩短 D. 神经损害
9、《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推荐高骨折风险患 者推荐初始治疗药物有 A. 阿仑膦酸 B. 唑来膦酸 C. 地舒单抗 D. 特立帕肽
9、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的优势() A. 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B. 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 C. 显著提高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率和防治措施的实施率 D. 显著缓解疼痛感及改善生活质量
10、社区医疗机构在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责任() • 疾病筛查,健康宣教 • 有条件的机构进行初步诊断 • 基层治疗和康复治疗 • 治疗随访
5、社区骨质疏松症分层管理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规范诊断及药物疗效、依从性、安全性的随访 B. 一般人群: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维护健康骨骼 C. 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防跌倒干预、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及必要的抗骨质疏
松药物应用 D. 以上均是
6、施悦等人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不是影响我国社区医护人员对骨质疏松健 康管理实施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作压力大 B. 预防知识知晓率差 C. 社区管理态度消极 D. 危险因素识别技巧差
7、下面关于骨转换标志物描述正确的是() A. 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简称骨标志物 B. 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C. 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D. 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8、下面关于骨代谢标志物描述正确的是() A. 调节骨代谢的激素和骨代谢的产物 B. 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C. 在疗效评价中作用不明显 D. 临床上有多种检测方法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规范化诊疗(全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规范化诊疗(全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逐年增多。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力学强度降低,造成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
在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90%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由骨质疏松所致。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椎体矢状面变形,邻近椎体生物力学变化,使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几率增加5 倍左右。
当多个椎体压缩骨折时,椎体高度丢失,脊柱出现进行性畸形,将显著影响脊柱的正常功能以及肺、胃肠功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可造成脊柱严重畸形,肺功能下降,食欲低下,情绪低落,医疗费用急剧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
目前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防治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识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还制定了骨质疏松骨折的诊疗指南。
尽管这样,目前在实际临床实践中仍然缺乏实施细则,由于不同医疗单位和医生对诊断的方法和标准的理解不一致,常常出现不同医院得出的诊断不同、提出的治疗建议出现较大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诊断方法和标准的不统一,治疗原则和方法的不规范,疗效评价体系的标准散乱等。
这样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就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造成了医疗上的随意性增加,出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漏诊率高、致残率高、花费高、治愈率低等“三高一低”的现象。
因此,制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规范化诊疗规程迫在眉睫。
正鉴于此,北京市科委在“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康复技术研究”重大项目中专门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规范化诊疗规范制定”作为分课题进行研究。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 三 ) 中国骨质 疏松 性 骨折 的诊疗 现状 骨质疏 松症 在 中国正 在逐 渐被 患 者 、医务 人 员
骨 折危 害 大 ,致残 率 及 病 死 率 高 ,再 发骨 折 风 险 和政 府所关注 ,但 是大 量 的骨 质疏 松性 骨折 患 者仍 高 。有研 究 数 据 表 明 ,约 8 . 4 % 一3 6 . O % 的髋 部 未 能得到及 时 的诊 断及 抗骨 质 疏松 治 疗 。北 京 、成
中华骨质疏松 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
2 0 1 5年 9月第 8卷第 3期
1 9 0・
CHI N J OS T EO P ORO S I S& B ONE MI NE R RE S V o 1 . 8 N o . 3 S e p t e mb e r 2 0,2 0 1 5
骨质 疏松 性 骨折是 再发 骨折 最主要 的危 险 因素 ,因此 ,加 强骨质 疏松 性骨折 的管理 ,特
别是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 断与合理干预将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
矿 盐疾病 分会 与 中华 医学会 骨科 学 分会 骨质疏松 学组拟 此共 识 , 旨在倡 导 多科 协作模 式 ,加 强骨质 疏松 骨折后 患者的 综合 管理 ,减 少再 发 骨 折 ,实现 国际 骨 质 疏松 基 金 会 提 出的 “ 让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F o u n d a t i o n ,I O F) 亚 洲 有着重 大的社会 意义 。
调查 估 计 , 中国 、印 度 和 日本 每 年 分 别 发 生 6 8 . 7
万 、4 4万 和 1 1 . 7 9万 例髋 部 骨 折 j 。骨 质 疏 松 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完整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完整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之一,骨质疏松症会引起脊柱椎体骨强度不同程度减低,病人可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下发生椎体高度减少。
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
骨水泥强化、合理骨植入及抗拔出内固定是骨修复治疗重要组成。
不同类型骨水泥材料和新型椎体强化技术为伤椎骨修复提供更多选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24版)》对常用椎体骨修复材料、椎体骨修复策略以及椎体骨修复术后注意事项等临床中常见争议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并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临床规范化治疗。
一、椎体骨修复材料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推荐意见1:PMMA价格低、黏度适中,是当前临床最常使用的椎体骨修复材料,临床使用需关注渗漏、热损伤和骨整合问题(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2.磷酸钙骨水泥推荐意见2:CPC在骨传导和降解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理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弱)。
3.PMMA-CPC混合骨水泥推荐意见3:PMMA-CPC混合骨水泥有助于结合二者优势,理论优势较大,当前临床应用效果仍存争议(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弱)。
4.复合骨水泥推荐意见4:各类复合骨水泥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其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基础与临床试验证明(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弱)。
5. 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推荐意见5: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在临床使用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受限于来源和骨质疏松等实际问题,往往需要相互结合使用(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二、椎体骨修复策略1.骨修复干预时机推荐意见6:OVCFs总性期可采用椎体强化术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避免卧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效果较好(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2.PVP/PKP推荐意见7:PVP或PKP在骨折椎体骨修复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劣之分(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新型治疗技术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非药物和非 手术治疗技术将不断涌现,为骨质疏 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加强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患者应加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 疗建议,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具体措施
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物理疗法(如热敷、 按摩等)以及康复训练等。
治疗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 药物治疗或考虑手术治疗等。
治疗效果评估及随访情况
评估指标
采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随访计划
制定定期随访计划,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适应症
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缩性骨折伴明显后凸畸形 的患者。
优势
可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曲 度和力学平衡,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
适用于轻度骨折或无法耐受手术 的患者,通过卧床休息、佩戴支
具等保守治疗措施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电疗等,可缓解疼 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骨质疏松 性椎体骨折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 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多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需要多学 科的合作与综合治疗,未来应加强各 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治疗效 果。
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作用
手法治疗如按摩、推拿等,可以缓解 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骨折 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在治疗OVCF时,既要重视骨折的治疗,也不能忽视骨折的原发病——OP的治疗。
OP是以骨量低下、骨强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升高、易骨折为特征的全身骨骼系统性疾病,此定义包含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质量两方面,其中骨质量除了骨微结构的质量,还包括了骨转换(高能、低能),骨累积损伤和骨矿化等。
一旦明确诊断OVCF,应立即开展对患者的OP健康教育,完善OP相关检查,制定规范的、个体化的抗OP长期治疗方案。
在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BMD,降低再骨折风险[1,2]。
一、OVCF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一)原发性OP检查与评估1.BMD:目前国际公认的BMD检查方法为:双能X线吸收法(DXA),参照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DXA测定T值≥-1.0 SD属正常;-2.5 SD<T值<-1.0 SD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T值≤-2.5 SD为OP。
其他检查BMD 的方式有,光子(SPA)、单能X线(S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超声检测等,上述检查法目前暂未制定诊断OP的标准。
DXA常见检查部位为腰椎(L1-4)和股骨颈,其精确性受局部骨组织增生、软组织钙化、患者体位、仪器精准度及检查者操作规范等影响,因此诊断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全面分析。
2.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是在骨重塑的不同阶段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释放的蛋白质或基质降解产物,分为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
测定骨转换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评估,为了解患者OP病程进展,指导用药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国际OP基金会(IOF)推荐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这两个敏感性相对较好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3]。
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为骨吸收标志物,该指标高于正常值范围,则提示为高骨转换型OP,临床多见于即绝经后OP患者,治疗上可选用抑制骨吸收为主的药物,其中Melton等[4]研究提示,高转换型OP是导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为骨形成标志物,如该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则提示低骨转换型OP,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性OP患者,治疗上首选促进骨形成类药物。
骨转换标志物可在治疗干预后1~3个月内发生明显变化,测量其变化,可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监测疗效,增加治疗的依从性[5,6,7]。
(二)术前宣教人们对OP认识不足是导致其诊疗率低、预防椎体骨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因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为必要,宣教内容应包括:OP的特点及发生的高危因素、正确认识微创手术、积极规范的抗OP治疗及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性等。
OP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基础疾病、药物及生活方式等,需重点告知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饮料、咖啡、长期缺乏运动、低钙摄入、维生素D缺乏等可加重病情进展;OP一旦发生,在不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很难阻止病程进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但该手术仅能治疗骨折椎体,对全身OP无治疗作用;规范的抗OP治疗需根据患者OP类型、骨转换高/低及全身情况和激素水平等,制定个体化的抗OP长期治疗方案;OVCF 患者常伴有程度较重的OP,摔倒后易并发骨折,而骨折后常需长期卧床,加快骨量的丢失,导致OP进一步加重,因此预防摔倒应为患者关注的重点。
(三)药物治疗重视围手术期OVCF患者抗OP治疗。
围手术期患者一般疼痛症状明显,骨吸收增强、卧床及制动等因素将导致骨量丢失加快,宜选用抑制破骨类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抑制破骨类药物有:降钙素类及双磷酸盐类。
其中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明显,同时具有多重镇痛机制[8],早期应用,能改善或阻止患者急性骨丢失,同时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可作为急性OVCF治疗的首选,临床上推荐使用剂量为:每日50 U或隔日100 U,皮下或肌内注射,建议短期应用(不超过3个月)[9]。
绝经后严重OP患者或低骨转换型OP患者可选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类药物。
低骨转换型OP患者慎用骨吸收抑制剂。
对于不适合或不能接受上述药物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及维生素K2等。
二、出院后抗OP治疗(一)改变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减少饮酒,避免大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增加牛奶、鱼虾、坚果类在饮食中占比,摄入高钙、低盐和含适量蛋白质的食物。
尽量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如因皮肤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长期使用激素,或老年人胃部疾病长期应用抑酸药等,均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体育锻炼对于OVCF患者,卧床可减少骨折的疼痛,但是长期卧床会导致快速的骨丢失,加速OP的进程。
PKP/PVP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即刻恢复脊柱负重能力,可在医师指导下早期开始适量的活动和锻炼[2]。
适量的锻炼能够减少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骼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维持和提高BMD、延缓骨量丢失、减少再发骨折。
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增强维生素D的吸收与合成,有利于肠道内钙的吸收与利用,促进骨转换平衡。
发生OVCF的人群应避免激烈的运动,量力而为。
步行、慢跑等负重运动有助于保持强壮的骨骼,打太极拳、跳舞、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灵活性,提高预防跌倒的平衡能力。
(三)预防再次跌倒虽然OVCF患者大多无明显外伤史或仅轻微外伤,但该类患者骨强度很低,肌力和平衡性较差,在OVCF得到治疗后,日常生活仍需加强管理,预防跌倒所致的OVCF和其他OP类骨折的发生。
老年人跌倒常由多种因素合并所致[10,11],如年龄、疾病和环境因素等,危险因素越多,跌倒的风险也越大。
预防跌倒的主要措施包括:(1)治疗自身疾病;(2)药物干预,补充维生素D等,提高肌力及平衡能力;(3)适当的体育锻炼;(4)改善外界环境,地面防滑、增加扶手、减少障碍物等;(5)专业的平衡测试和能力训练。
(四)基础补充剂OVCF患者常是维生素D和钙剂缺乏的高危人群。
在骨折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治疗过程中,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基础补充剂在抗OP治疗过程中是必需的。
我国老年人每日约从饮食中获取钙400 mg,每日需额外补充元素钙量500~600 mg,才能达到推荐的每日摄入量 1 000 mg[12,13,14]。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老年人肌力和平衡性,降低骨折风险。
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 U/d(5 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400~800 U/d(10~20 μg/d)。
在治疗OP时,剂量可为800~1 200 U。
临床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15,16,17]。
三、抗OP药物治疗(一)抑制骨吸收药物1.双膦酸盐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为焦磷酸盐的稳定类似物,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降低骨转换,从而促进患者骨量增加,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18,19,20,21,22,23,24,25,26]。
临床上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应用较为广泛。
阿仑膦酸钠应空腹用药,以200~300 ml白开水送服,服药30 min内不要平卧,应保持直立;临床上常用的剂量有10 mg/d和70 mg/周,后者服用更方便,对消化道刺激更小,患者易耐受。
唑来膦酸为静脉注射剂,5 mg/年,注射时间应<15 min,注射液体量应>250 ml,一般用药期限为3~5年。
静脉给药后,可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38 ℃)、骨痛及肌肉疼痛等并发症,一般3 d内缓解,症状严重不能耐受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处理。
双膦酸盐类药物约60%以原形肾脏排泄,故给药前应检测肾功能,对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35 ml/min),应慎用该药或减少剂量。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期间定期监测血骨转换生化标记物,对于骨吸收标志物过度抑制者和治疗超过3年者要重视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5,6,7]。
2.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主要作用于破骨细胞上的特异性降钙素受体,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量。
同时降钙素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受体,升高脑内β-内啡肽,调节神经细胞内钙浓度及抑制炎症组织生成前列腺素等方式缓解疼痛[8]。
降钙素可降低脊柱及非脊柱骨折风险,同时提高BMD[27],总体安全性较好。
但近期研究表明[28],降钙素有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故推荐短期使用。
鲑鱼降钙素注射剂临床上推荐使用剂量为:每日50 U或隔日100 U,皮下或肌内注射不超过3个月。
鳗鱼降钙素为注射剂,有10 U/支和20 U/支两种剂型,肌内注射20 U/周。
少数患者可有面色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
3.雌激素:雌激素类药物抗OP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来实现,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雌激素补充疗法和雌、孕激素补充疗法。
女性健康倡导研究证实绝经后妇女接受雌激素治疗5年,能不同程度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骨折[29],同时增加其BMD,但治疗期间可增加乳腺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老年痴呆等的发生率。
绝经后妇女合理使用雌激素类药物预防OP总体是安全有效的。
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前,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检,排除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等使用禁忌,充分告知患者利弊,保证利大于弊。
建议使用对象与原则:绝经10年内或<60岁具有完整子宫妇女,最低有效剂量开始,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对子宫与乳房)[30]。
4.SERMs:SERMs能特异性与破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相结合,表现出类雌激素样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低骨转换。
与雌激素作用特点不同的是,其可在乳腺和子宫中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因而不会刺激乳腺和子宫,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OP的有效药物。
国内上市药物有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OP总体安全有效[31]。
但其可增加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血管舒缩异常(潮热),因此对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高发倾向(长期卧床、肢体制动)以及围绝经期潮热症状严重妇女不宜使用。
(二)促进骨形成药物PTH:PTH对骨代谢的调节能力表现出双重性,间断小剂量可促进骨形成,而持续给药则可引起破骨加快,导致骨质丢失[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