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B超
产科b超实验报告
产科b超实验报告1. 引言产科B超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可以对妊娠妇女进行孕期监测和产前筛查。
本实验旨在熟悉产科B超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其在妊娠检查中的应用。
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装置实验使用的产科B超设备为ABC型产科B超仪器,包括B超探头、显示屏和操控台。
2.2 实验方法实验共分为以下步骤:1. 准备:确认设备完好,接通电源,调整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
2. 定位:让实验者取得舒适的体位,将凝胶涂在产科B超探头上,将探头贴在实验者腹部的适当位置。
3. 调节:通过调节探头的姿势、频率、增益和聚焦等参数以及实验者体位,获得清晰的B超图像。
4. 拍摄:根据需要,进行B超图像的静态或动态拍摄。
5. 分析:对B超图像进行解读分析,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妊娠监测和产前筛查。
3. 实验结果和讨论3.1 实验结果本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两项产科B超检查:胎儿心脏监测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
3.1.1 胎儿心脏监测通过产科B超,我们可以实时观察胎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评估胎心的节律和心率。
实验结果显示,胎儿心脏收缩如期,舒张正常,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不存在异常情况。
3.1.2 胎儿生长发育评估产科B超可以测量胎儿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等指标,从而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胎儿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均符合正常范围,生长发育良好。
3.2 讨论通过产科B超的检查,我们获得了关于胎儿心脏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孕妇妊娠期间的监测和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产科B超还可以检测胎儿奇形畸形,提供必要的诊断依据,对于防治先天性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产科B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胎儿在子宫内的具体情况可能受到胎位和羊水的遮挡,影响产科B超图像的质量。
此外,仪器操作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4. 结论产科B超是一种重要的产前诊断工具,可以对胎儿心脏和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估。
本实验通过胎儿心脏监测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两个案例,验证了产科B 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最全的妇产科B超报告模版
妇科〔子宫〕正常子宫、附件子宫呈前位〔水平位、后位〕。
形态轮廓正常〔欠光整〕。
子宫切面内径约××mm,形态大小正常〔略大、增大、略小、萎缩〕,肌层回声均匀匀〔欠均匀、略欠均匀〕,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内膜厚约mm,居中,光整〔尚光整、欠光整、略欠光整、团块状〕。
宫内节育器距宫底mm,位置正常〔下移、接近宫颈内口、已达宫颈内口〕。
宫颈部可见〔一、多〕个〔大小约、大小不等,最大约××mm〕的异常暗区,壁薄,后方回声稍增强。
双〔左右〕附件区〔卵巢内、卵巢外上方、卵巢外下方〕见一囊性〔囊实性、实性、囊性不均质、低回声不均质〕肿块,大小约××mm,壁薄〔稍厚〕,边界光整〔欠光整、略欠光整、模糊〕,囊液清〔尚清、欠清、略欠清〕,内见〔细、粗〕线状分隔光带,光带光整,后方回声增强。
双〔左右〕附件〔卵巢〕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显示不清、未见显示)。
双〔左/右卵巢〕,大小约×mm,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双〔左右〕附件周边模糊,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子宫直肠窝未探及液性暗区。
子宫直肠窝探及液性暗区,前后径约mm。
超声提示:1、子宫大小正常〔略大、增大、略小、生理性萎缩、未见明显生理性萎缩〕,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2、〔左、右、双)附件〔卵巢〕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囊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
〔潴留性、黄体囊肿?〕建议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
双〔左右〕侧附件炎?3、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下移、偏低〕。
4、宫颈部异常暗区,考虑宫颈腺体囊肿〔多发性囊肿〕。
5、盆〔腹〕腔少量积液。
宫内占位宫腔内〔宫颈管内、宫腔及宫颈管内〕可见一〔两、多〕个不均质〔强、等、低〕回声的团块图像〔异常回声〕,大小〔较大的〕约××mm。
超声提示:1、子宫增大,宫腔内〔宫颈管内、宫腔及宫颈管内〕不均质占位病变〔异常实质回声、实质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宫内残留物?〕。
〔,考虑子宫内膜息肉。
〕2、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妇产科超声检查完整版
11/8/2019
6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孕囊与假妊娠囊主要区别:
• 宫外孕时子宫内膜有蜕膜反应,亦可有积血,在10%20%的患者中可有假孕囊样改变。
• 真正的孕囊一般偏子宫中央种植,埋于一侧的子宫内膜 中,外围有绒毛膜和蜕膜层,即有“双环征”。
• 假胎囊常位于宫腔中央,即两侧子宫内膜中间,外围仅 有薄壁蜕膜,内无胎芽,且无“双环征”。
在卵黄囊和胚胎不能显示时可通过测孕囊大小估计。
① 孕龄(d )=孕囊平均内径(纵径+横径+前后径/3)mm + 30
例:超声测得孕囊平均内径5mm,孕龄即是35d(5W)
② 孕龄(w )=孕囊最大径cm + 3
例:超声测得孕囊最大径2cm,孕龄即是5W
11/8/2019
10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n 早孕期超声估计妊娠龄(孕周)方法 (二)头臀长推算(CRL)
11/8/2019
21
二、正常产科超声
•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11/8/2019
22
23
15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胎盘成熟度:
0级 绒毛膜板:直而清晰,光滑平整。 胎盘实质:均匀分布,光点细微。 基底膜:分辨不清。 I级 绒毛膜板:出现轻微的波状起伏。 胎盘实质:出现散在的强回声光点。 基底膜:似无回声。
ab — o级 cd — I级
11/8/2019
16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约7周,可显示胚芽、心管、 卵黄囊等结构回声。
通常孕囊直径>20mm, 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 则提示空孕囊可能。
孕囊双环征
11/8/2019
4
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的应用价值
【 b ta t A s c]Ob et eT net aetea piainvleo y eut su d fr meg n ae e at n f y e r jci oiv sg t h p l t au fB t l ao n re tcssi dp r v i c o p r oe n me t n - og
・Leabharlann 医学 影像 ・ 22 1 第 O第 8 0 年O 5 2 1 月 卷 期
B超在妇产 科急症 中的应用 价值
刘 婷
湖南 省 双峰县 人 民医院 功能科 , 湖南 双 峰
47 0 17 0
【 要1目的 探 讨 B超在 妇产 科 急症 中 的应 用价 值 。 方法 对 1 2例 妇 科 急症 患者 进 行 B超检 查 , 比分 析 超声 诊 摘 3 对 断 和 临床 诊 断 。 结 果 B超对 妇 科 急症 的诊 断 准确 率 达 8 .5 48 %。 结论 B超在 妇 产科 急症 诊 断 中具 有很 高 的应 用 价值 , 如将 超声 图像 和 临床病 史 , 别 是 月经 史 、 特 近期 宫 腔手 术 史 、 血尿 、 G检 查 等 进行 综 合分 析 , 够显 著 提 升 HC 能 诊 断 的正确 率 。
[ 词】 关键 B超 ; 产科 急 症 ; 断 妇 诊 【 中图分 类号】R 1 71 【 献标 识码】B 文 【 章编 号】1 7 - 7 12 1 )8 0 7 - 2 文 6 3 9 0 (0 2 2 - 0 0 0
The a lc to a ue o t p t a o nd f r e e g ntc s si e r m e t pp i a i n v l fB y e ulr s u o m r e a e n d pa t n
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应用价值论文
试析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的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 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65-01【摘要】超声医学是随着声学物理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目前超声不仅能观察病变的完整形态,而且可检测其功能及部分代谢状态,不仅在诊断学上,而且在治疗学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b超;妇产科;急症治疗;应用价值1 b超概念的界定b型(brightness mode)超声。
b超是把组织的一个断层面上的超声回波信息以二维分布形式显示出来,组织内的散射、反射回波信息以辉度调制方式显示,回波强则光点亮,回波弱则光点暗。
光点随探头的移动或晶片的交替轮换而移动扫查,由于扫查连续。
可以由点、线而扫描出脏器的解剖切面,它是二维空间显示,又称二维超声。
按照扫描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电子线性扫描、电子凸阵扫描、机械扇形扫描和相控阵扫描等。
2 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的应用妇产科急症是急诊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腹部b 超诊断仪的普及,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范围日益广泛,诊断正确率不断提高,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作者分析了妇产科常见急症的超声图像表现,认为b型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诊诊断中,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可靠等特点,为大多数急症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较可靠客观依据。
同时,超声图像有时是非特异的,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2.1 对象与方法: 本文作者对几年来经b超诊断检查的116例妇产科急症病例进行分析,探讨b超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
(1)116例研究对象均为妇产科急症患者,年龄l6—43岁。
其中前置胎盘3l例、异位妊娠49例、脐绕颈10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1例、葡萄胎4例、胚胎停止发育5例、脐绕腹部2例、黄体破裂4例。
患者腹部疼痛并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8小时,阴道流血时间最短l小时,最长36天,出血量因疾病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均伴有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宫颈糜 烂在临床 中发病率 较高 , 利用 B超 进行 检查 , 可对 宫
颈形态 、 大小 和宫颈糜烂范 围与深度 加以准确显示 , 同时可对 宫
颈 中纳 氏囊肿部位 、 数量与 大小进行 准确观察 , 为术者对微波 治 疗强度 与时间加 以准确调节 , 或利用 L E E P术将糜烂 区域予 以有 效切 除。 2例宫颈管糜烂患者深度为 1 9 mm, 在微波 治疗后 , 所有 患者均 良好愈合 。
阶段 。 同时可为临床治疗 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支持。
在人流 手术 中应用 B超进行检查 时 。 在进行人 流手 术前 , 应 对胎儿保 留与否进行确定 , 若保 留胎J L . 1 . 1 1 应保 持动作温柔 , 将输 出功率减小并尽量减少检测用 时。同时 , 探 头尽量不要在 患者身 体上过多停 留。对于无法忍受憋尿或急诊患者 , 可展开经阴道 B ( 下转第 1 7 9页 )
此可保证 扫查 的连续性 【 I ] 。 现如今 , B超 已成为妇产科 临床检验 中
不可 缺少的手段与方法闭 。妇 产科 病种繁多且病情 极为复 杂 , 辅 助检查项 目相对 较少 。在妇产科疾病检查 中, B超检查可发挥特
否、 位置 、 下移及嵌顿基层 有元 进行观察 。在取环术 中应用 B超 检查. 可对子 宫大小 、 形 态进行 检查 , 可清 晰查看节 育器数量 与 形状, 对节 育器在宫 内的方 向与位置进行观察 , 尤其是对部分 尾 丝 断裂或脱落节育器可直 接查看 ,为镊钳进入深 度和握持方 向 提供指导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0 2( a ) 一 0 1 7 7 - 0 2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应用评价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评价【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927例妇产科小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均应用b超进行探查,观察其应用效果。
结果 b超在进行人流手术、节育环、宫颈糜烂手术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以及时探查到患者具体病症情况。
结论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b超;妇产科;小手术;人流;节育环;宫颈糜烂选取我院4927例妇产科小手术,探讨b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927例妇产科小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8~71岁,平均年龄为(41.5±3.7)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alokassc376超声诊断仪以及hoshiba纳米550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都设置为3.5 mhz,在检查时需确保膀胱保持适量充盈感,对子宫、附件给予有效检测。
1.2.1 人流手术患者实施人流手术前,需要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有子宫形态、大小,宫中是否存在孕囊,以及其形态,所在位置、具体数量及大小,胚胎大小,是否存在原始心管搏动及胎动情况,宫腔中是否放置节育器以及其所在部位,宫壁中是否患子宫肌瘤,并观察其位置及大小,手术瘢痕是否存在,瘢痕以及孕囊所存在的位置关系;在双侧附件位置是否存在包块,包块大小、形态以及性质;在实施人流手术过程中,需检查孕囊实际大小,探及孕囊所处位置,以此来判断刮勺所需方向及深度,避免手术的盲目操作,观察是否出现子宫穿孔现象。
本文通过手术后有2例患者为单宫颈双子宫,怀孕位置在右侧宫腔,人流之后出现胎物残留现象,通过b超监测,在定侧引导下,实施刮宫手术,将残留物完全清除。
人流手术完成后,及时检查子宫形态以及大小,并观察宫腔中是否有残存的胎物、积血等,并确定残留物的位置及大小。
1.2.2 处置节育环上环手术完成后,检查子宫大小,确定节育器在宫腔中是否存在,并确定其在宫腔中的实际位置,是否出现往下移动现象,是否存在嵌顿肌层;在取环手术过程中,需要及时探查子宫形态以及大小,需要将节育器形状和数量都探测清楚,并观察处于宫腔中的具体部位及方向,尤其是一些出现尾丝脱落或是发生断裂情况的节育器,由此来确定手术镊钳所需握持方向以及具体深度。
学习妇产科b超计划
学习妇产科b超计划一、学习目标1.了解妇科B超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2.掌握妇产科B超的常见检查指征3.学习B超图像的解读和分析4.熟练掌握妇产科B超的操作技术二、学习内容1.妇产科B超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1)妇产科B超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成像,它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身体没有任何损伤。
(2)妇产科B超的检查方法包括腹部B超和阴道B超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病情需要。
腹部B超一般用于妇科常规检查,而阴道B超则更适用于子宫内膜增厚、卵巢囊肿等病情。
2.妇产科B超的常见检查指征(1)妇科出血不明原因(2)盆腔疼痛(3)不孕症(4)宫颈息肉(5)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排异(6)囊肿、肿块或肿瘤的检查3.B超图像的解读和分析B超图像的解读和分析是妇产科B超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
要掌握B超图像的解读和分析,首先需要了解正常的B超图像,然后再学习各种疾病的B超特征和诊断要点。
4.操作技术操作技术是妇产科B超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好操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学习B超操作技术需要通过实验室实操和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熟练掌握探头的使用方法、患者体位的调整、图像的采集和保存等操作技术。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操作妇产科B超的学习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可以通过医学教材、学术期刊、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要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对B超设备和探头的熟练程度。
2.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妇产科B超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实际的临床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B超技术,因此需要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实习,亲自操作B超设备,参与病例的检查和诊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交流是妇产科B超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学术班等形式,加强对B超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医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述
C ’ h i Ch i na&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r e a t me n t
2 01 3 N0. 1 3
日固 — ■ ■ ■ 譬 翟 ■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吴 剑
柳州 市第二妇 幼保健 院 , 广西柳 州
5 4 5 0 0 7
超 引导下根 据子宫 的位置 和方 向将 吸管缓 慢送入 子宫腔 内 , 对
有任何显示 的情 况下 , 盲 目钩取会使宫腔损伤。 在 B超 显像 的实
时引导下 , 实时超声显像 , 节育器位置 、 深度明确 示 , 可顺利进 行节育 器的钩取和清除 , 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该研 究就 是通过 在 B超实时 监测 下进行 的妇科 手术与 常规传 统 的手术相 比较 , 找到 B超 引导下 手术的优 点所 在 ,证明 B超检 查在妇科手术 叶 1
上, 将 窥器 放置于阴道 内 , 调 整窥器位 置 , 使子宫 在 B超仪 上 的
达不到手术部位会造独操 作 , 左手根据需要轻轻移动带探头 的窥 器 , 即能
动 态观察手术全程 的官腔情况m 。 器械可准确到达孕囊后进行吸
引, 克服 了肓 目性 I ; 在上环手术 中, 各种原因导致 的官 腔变形会 给上环手术带来 一定 困难 , 导致上环失败。 在 B超显像实时引导 下的上 环术 , 可以通过显示屏上显示 的宫腔大小 、 形态 来选择合 适 型号的节育器 , 将节育器放置在正确合适 的位置 , 提 高了节育 器的使用 率和手术成功率 ;在 取环术 巾,节育器嵌顿 在宫腔肌 层、 节 育器残 留 、 节育器无尾 等都 会给取环造成 一定 的难度 , 没
深度 。 观察子宫形态 与大小 , 顺着子 宫位 置找 到节 育环 的位 置和 方 向. 看清节 育器 的形状 , 通 过 B超显 示屏显示 , 用取 环钩 钩住 节育环的下缘部分 , 在牵 引下取 出节育 环。假若 取出节育环的断
妇产科疾病中B超诊断价值分析
注: 与模 型对照组相 比,P < OO ;与空 白对照组相 比, P <00 “ .1 “ .1
[】 德 全 , 彦 周 .蝙 蝠 葛碱 对 缺血 心 肌 去 甲 肾上 腺 素 释放 和 再 灌注 性 室 3王 张
颤 的影 响 【I J.中原 医 刊 ,0 43 9) 1— 6 2 0 ,1( : 5 1.
道 B超一 般检 出时间 在孕 40 ~45周 , 间提 前 1 。提 高 . . 时 周 早 期异位 妊娠 的检 出率 , 减少 异位妊 娠破 裂出血 的危 险性 。经 腹 部超 声检 查 , 宫腔 内未 见 孕囊 可疑异 位妊 娠者 , 阴道超 声 行 检 查 , 排 除宫 内妊娠 , 先 假如在 附件 区找 到包块 , 内见 妊娠囊 和
2 1 8 第 1 第 1 期 01 年 月 卷 6
结果 表 明 , A D高 、 PM 中剂 量组 以及 阳性 对照 组与 模型 对照组 比较 , 外周 血 T F 含 量 显著 增加 , N一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 0O ) 荷瘤小 鼠与空 白对 照组相 比较 , .1 ; 外周 血 T F / 量 N —O 含 . 明显升 高 , 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00 ) 差 .1。
胎 芽即可诊 断 。二 者相 比 , 阴道超声 检查对 早期异位 妊娠 的 经 诊断, 无需 充盈 膀胱 , 快捷 方便 , 大大 提高诊 断率 , 对异 位妊 娠 的早期 治疗具有 重要 的价值 。
l ( ) 31 6 5 : 6.
究 通 过 检 测 S 荷 瘤 小 鼠外 周 血 T F 含 量 , 讨 P M N— 探 A D
的抗 肿瘤 机 制 , 为寻 求 中 医药 防治药是我 国 的传 统医学 , 千年来理论 和实 践都证 明其 几
妇产科超声检查有什么作用?
妇产科超声检查有什么作用?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内镜技术、影像学、放射介入等)、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的学科。
1.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妇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这些:首先是阴道炎方面,阴道炎常见的有: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的病变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恶性病变;子宫方面常见的病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输卵管以及卵巢方面的疾病有:卵巢的囊肿、畸胎瘤、卵巢其他肿瘤;还有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积水等,另外月经不调也属于妇科方面疾病。
1.妇产科检查妇产科检查主要是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以及白带化验检查这三项,看看女性的阴道有没有炎症,盆腔有没有什么问题。
妇科检查就是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用阴道扩张器撑开阴道,主要是看女性的阴道壁是否正常,阴道的分泌物是否正常。
超声检查主要是看子宫、卵巢、和输卵管有否有病变。
1.妇产科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很实用的,特别是针对妇科病,应用范围非常地广,是妇产科临床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使用超声波检查妇科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子宫、卵巢、盆腔、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健康状态。
在超声波的探视下,可以排查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积液、卵巢囊肿等疾病。
此外,超声检查还能排查是否怀孕,或者是宫外孕等情况。
比如说自己的月经没有按时来潮,那就可以通过超声波进行检查,以便排查怀孕的可能。
妇产科B超
子宫、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子宫前位/平位/后位,宫体大小××mm,内膜线居中/线欠清/厚度约mm,肌层回声均匀。
宫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孕囊样无回声。
宫内见节育器,位置正常/下移,其上极至宫底浆膜层距离约mm。
双侧附件区未探及异常回声。
子宫直肠窝未探及游离液性暗区。
彩色多普勒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
宫内早孕,胚胎存活/早孕可能,请结合临床/早孕。
子宫内可见妊娠囊/妊娠囊样无回声,大小约mm×mm,形态规则/欠规则,囊内见未见/卵黄囊,见点状胚芽/未见点状胚芽/见一长约mm胎芽/见一胎儿回声,头臀长mm,并可见/未见原始心管搏动/未见胎心。
子宫实质性团块,考虑子宫肌瘤。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轮廓线不规则,肌层回声不均匀,宫体前壁探及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缘清楚,大小约×mm,CDFI于实性团块周边可探及环状血流信号,内部可探及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子宫内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考虑子宫腺肌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其实质内局部可见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隆起,边界不清楚,大小约×mm。
子宫内膜增厚,考虑子宫内膜增殖症。
子宫形态正常,体积不大,内膜增厚约mm,沿宫腔形态分布,呈梭状强回声,边缘粗糙不光整,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形状尚规则,与肌层分界清楚。
宫腔内高回声实性突起,考虑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线分离约mm,宫腔内可见一大小约×mm的类圆形实性高回声团状突起,边缘模糊。
子宫内膜不均匀性增厚,性质待查,考虑子宫内膜癌,建议诊断性刮宫。
子宫体积呈球形增大,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不清晰,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边界不清,厚约mm,内膜回声不均匀,与肌层分界不清。
CDFI于病灶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cm/s,RI:。
宫颈肥大。
子宫形态失常,呈筒状,宫颈明显增大,直径约mm,宫体内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妇产科B超模板
子宫、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宫节育器位置正常。
子宫前位/平位/后位,宫体大小×× mm,膜线居中/线欠清/厚度约 mm,肌层回声均匀。
宫腔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孕囊样无回声。
宫见节育器,位置正常/下移,其上极至宫底浆膜层距离约 mm。
双侧附件区未探及异常回声。
子宫直肠窝未探及游离液性暗区。
彩色多普勒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
宫早孕,胚胎存活/早孕可能,请结合临床/早孕。
子宫可见妊娠囊/妊娠囊样无回声,大小约 mm× mm,形态规则/欠规则,囊见未见/卵黄囊,见点状胚芽/未见点状胚芽/见一长约mm胎芽/见一胎儿回声,头臀长mm,并可见/未见原始心管搏动/未见胎心。
子宫实质性团块,考虑子宫肌瘤。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轮廓线不规则,肌层回声不均匀,宫体前壁探及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缘清楚,大小约× mm,CDFI于实性团块周边可探及环状血流信号,部可探及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子宫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考虑子宫腺肌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其实质局部可见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隆起,边界不清楚,大小约× mm。
子宫膜增厚,考虑子宫膜增殖症。
子宫形态正常,体积不大,膜增厚约 mm,沿宫腔形态分布,呈梭状强回声,边缘粗糙不光整,其可见点状强回声,形状尚规则,与肌层分界清楚。
宫腔高回声实性突起,考虑子宫膜息肉。
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线分离约 mm,宫腔可见一大小约× mm 的类圆形实性高回声团状突起,边缘模糊。
子宫膜不均匀性增厚,性质待查,考虑子宫膜癌,建议诊断性刮宫。
子宫体积呈球形增大,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不清晰,子宫膜不规则增厚,边界不清,厚约 mm,膜回声不均匀,与肌层分界不清。
CDFI于病灶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 cm/s,RI:。
宫颈肥大。
子宫形态失常,呈筒状,宫颈明显增大,直径约 mm,宫体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精选10篇)
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精选10篇〕篇1: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 B超检查属于目前妇科检查上最为常规的一种检查工程,在检查的时候,无痛苦、且没有损伤、没有放射性,不必要进展担忧。
可是,为了b超可以顺利的进展,我们也需要女性朋友要做好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心脏的时候,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必要,此时我们要休息片刻之后,再脱鞋并且平卧在检查床上,解开自己的上衣钮扣,露出胸部,让专门的妇科医生进展检查;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更严格的肠道准备。
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展,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展;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存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做泌尿系统B超检查,特别是输尿管和膀胱B超检查时,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温水400-600毫升,待膀胱充盈后再检查。
假如患者须一次接收消化、泌尿检查,最好检查当日不排晨尿,这样不必喝水即可到达膀胱充盈的目的。
毕竟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很有必要,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去检查b超的话,对于我们的身体安康危害还是很大的,甚至不能正常的检查出身体上的疾病,所以,我们必需要理解妇科B超检查前的准备知识。
篇2:早孕b超检查孕前的b超可以说是每一个准妈妈的必备检查之一,而b超的检查不仅可以极好地看出孩子发育的状况和检查出胎儿的生长是否受限等等问题。
因此b超检查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查,但是b超检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b超还需要安排在适当的时间比拟好一些。
那么到底早孕b超检查时间表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孕b超检查不宜次数过多,而且还需要分阶段进展,因b超检查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5次。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早孕b超检查的时间以及检查的工程和情况分别包括了哪些。
妇产科B超的自我鉴定8篇
妇产科B超的自我鉴定8篇想必有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好自我鉴定感到头疼吧,我们都知道自我鉴定是为了分析这段时间个人表现上的不足,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妇产科B超的自我鉴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妇产科b超的自我鉴定篇1短短4周的手术室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我感受很深。
手术室是我来本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在这个科室里,有两个老师带过我,她们都很耐心,教会了我很多。
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通过各位老师的助指导及自己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手术室要求的无菌操作原则,熟记各项常用手术操作流程标准。
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实际手术配合经验。
从术前对病人的问开始,到手术当天的核对及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再到手术中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器械传递配合,以及手术结束前的各项清点工作,甚至于麻醉病人清醒前的陪护观察,以及手术器械的清理和保养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对我来说,每个部分都是一种考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通过在手术室这段时间的实习,理我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前辈的悉心指教,我会牢记她们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
并将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自己的优点,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的进步。
外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熟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和手术适应症。
妇产科b超的自我鉴定篇2通过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妇产科检查报告
妇产科检查报告妇产科检查报告是日常妇科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份报告记录着妇科检查的结果,健康状态和治疗建议。
对于女性来说,这份报告对于维护她们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妇产科检查报告的各个方面。
一、妇产科检查报告的目的和内容妇产科检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
这份报告通常包括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以及检查结果和建议。
检查结果通常包括宫颈涂片、B超、乳腺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的结果。
报告通常会附带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二、妇产科检查报告中的各项指标1.宫颈涂片宫颈涂片是妇科检查中的常规项目之一。
这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宫颈涂片结果通常有四种:正常、炎症、不典型鳞状细胞、鳞状细胞内病毒感染。
如果宫颈涂片结果不正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2.B超B超是一种用高频声波检查妇科问题的诊断工具。
B超可以检查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器官。
B超的检查结果通常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如果B超检查结果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3.乳腺检查乳腺检查是检查女性乳房健康的重要手段。
乳腺检查可以检测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
乳腺检查结果通常包括乳腺组织的密度、结节的数量和大小等指标。
如果乳腺检查结果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是指子宫内膜的厚度。
子宫内膜是子宫壁内的一层组织,是术后子宫腔检查中的常见指标之一。
子宫内膜厚度的正常值取决于女性的年龄和周期。
如果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三、如何准备妇产科检查报告在进行妇产科检查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
首先,在前往医院之前,需要注意保持私处卫生。
其次,如果需要进行宫颈涂片检查,需要在月经期前进行检查。
此外,如果需要进行B超检查,需要前一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早上禁食。
最后,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向医生告知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个人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子宫前位/平位/后位,宫体大小××mm,内膜线居中/线欠清/厚度约mm,肌层回声均匀。
宫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孕囊样无回声。
宫内见节育器,位置正常/下移,其上极至宫底浆膜层距离约mm。
双侧附件区未探及异常回声。
子宫直肠窝未探及游离液性暗区。
彩色多普勒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
宫内早孕,胚胎存活/早孕可能,请结合临床/早孕。
子宫内可见妊娠囊/妊娠囊样无回声,大小约mm×mm,形态规则/欠规则,囊内见未见/卵黄囊,见点状胚芽/未见点状胚芽/见一长约mm胎芽/见一胎儿回声,头臀长mm,并可见/未见原始心管搏动/未见胎心。
子宫实质性团块,考虑子宫肌瘤。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轮廓线不规则,肌层回声不均匀,宫体前壁探及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缘清楚,大小约×mm,CDFI于实性团块周边可探及环状血流信号,内部可探及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子宫内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考虑子宫腺肌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其实质内局部可见一个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隆起,边界不清楚,大小约×mm。
子宫内膜增厚,考虑子宫内膜增殖症。
子宫形态正常,体积不大,内膜增厚约mm,沿宫腔形态分布,呈梭状强回声,边缘粗糙不光整,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形状尚规则,与肌层分界清楚。
宫腔内高回声实性突起,考虑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线分离约mm,宫腔内可见一大小约×mm的类圆形实性高回声团状突起,边缘模糊。
子宫内膜不均匀性增厚,性质待查,考虑子宫内膜癌,建议诊断性刮宫。
子宫体积呈球形增大,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不清晰,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边界不清,厚约mm,内膜回声不均匀,与肌层分界不清。
CDFI于病灶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cm/s,RI:。
宫颈肥大。
子宫形态失常,呈筒状,宫颈明显增大,直径约mm,宫体内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宫颈部低回声实性团块,性质待查,考虑宫颈癌,建议进一步检查。
宫体体积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分离约mm;宫颈肥大,形态不规则,大小约×mm,于宫颈前唇探及一大小约×mm的结节状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宫旁组织未探及明显异常团块回声。
CDFI于实性团块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cm/s,RI:。
考虑宫颈纳氏囊肿。
子宫宫颈部探及一个的异常暗区,大小约×mm,壁薄,后方回声稍增强。
宫腔内少量积液。
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腔可见范围约×mm的不规则形无回声区。
子宫弥漫性增大,考虑子宫腺肌症。
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形态失常,实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细小的增强回声区和低回声区交织混杂,内膜线前移,未见明显肿块回声。
CDFI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子宫增大,考虑子宫肥大症。
子宫体积均匀性增大,,形态正常,宫内回声分布较均质,内膜线居中,宫内未见明显肿块图像。
考虑处女膜闭锁,阴道积血。
子宫大小××mm,形态正常,宫腔分离扩张,内呈液性暗区,阴道显着扩张,内为无回声暗区,并含密集的光点,呈长圆形囊样改变,大小约×mm。
考虑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
盆腔超声探查,未见子宫形态轮廓,也未见阴道气体线。
但两侧卵巢显示正常。
子宫极小,考虑始基子宫。
子宫纵径mm,前后径mm,横径mm,体积极小,未见子宫内膜回声,两侧卵巢显示正常。
子宫发育异常,考虑双角子宫。
子宫大小正常,横切面宫底呈羊角形的两个子宫角,膀胱内产生“V”字形压迹,两角内可见分叶状子宫内膜,宫体下段及宫颈未见明显异常。
子宫发育异常,考虑单角子宫。
子宫大小××mm,位置偏左,形态失常,宫底部肌壁较薄,宫腔不呈三角形,对侧探查不到卵巢声像。
子宫发育异常,考虑双子宫双阴道。
盆腔探查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大小分别为左侧大小约××mm,右侧大小约××mm,横切面宫底部为蝶状,宫体部横径增宽,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宫颈部呈哑铃状,两宫颈声像,并可见两条阴道气体线。
子宫发育异常,考虑完全纵膈子宫。
子宫大小××mm,形态正常,横径较宽,内膜回声被分成左右两部分,并延续至宫颈。
子宫较小,考虑幼稚子宫。
子宫大小××mm,形态尚正常,内膜线居中,宫颈相对较长,约mm,宫体和宫颈之比小于1。
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卵巢大小××mm,左侧卵巢最大卵泡大小约×mm;右侧卵巢大小××mm,右侧卵巢最大卵泡大小约×mm。
双侧附件区未探及异常回声。
左侧附件囊性暗区,考虑非赘生性囊肿/黄素囊肿/黄体囊肿/卵泡/巧克力囊肿。
左侧附件区探及一个类圆形的囊性暗区,大小约×mm,囊壁薄,囊内清晰,后壁回声增强,CDFI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左侧囊性暗区,性质待定,考虑浆液性囊腺瘤。
于左侧附件区探及一个类圆形的囊性暗区,内部为无回声,壁薄光滑,边界清楚,后壁回声增强,大小约×mm。
CDFI于乳头状部分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cm/s,RI:。
左侧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考虑畸胎瘤,建议进一步检查。
于左侧附件处探及一个类圆形囊性包块,内部回声均匀,其内可见密集的小光点,似类囊型,囊壁稍厚,边界清楚,大小约×mm。
左侧附件区以实性为主混合性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卵巢内胚窦瘤。
于左侧附件处可见一个大小约×mm的类圆形以实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包块,分布不均质,内可见不规则暗区,边界清晰。
CDFI于包块内部及周边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cm/s,RI:。
左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卵巢纤维瘤。
左侧附件区可见一个大小约×mm的类圆形实质低回声团块,分布均质,内有强回声光斑伴声影,边界清楚,边缘规则。
左侧实性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原发性卵巢癌,其它疾患待排。
左侧附件处可见一个大小约×mm的类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分布不均匀,并可见弥漫分布的杂乱光点和光团,壁厚薄不均,边界模糊不清,盆腔内可探及大量游离液性暗区。
CDFI于团块内部及周边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cm/s,RI:。
左侧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建议进一步检查。
左侧附件处可见一个大小约×mm的类圆形囊性低回声包块,其内可见斑状和团状强回声,局部有实性块状回声,囊壁均匀性增厚,边界清楚。
考虑多囊性卵巢。
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包膜增厚,卵巢实质回声增强,卵巢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卵泡(每切面>10个),最大的约×mm。
检查卵泡:左侧卵巢见优势卵泡。
左侧卵巢最大卵泡大小约×mm,右侧卵巢最大卵泡大小约×mm。
左侧附件处囊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输卵管积脓。
于左侧附件处可探及一个长椭圆形囊性暗区,内部为无回声,并可见密集的点状回声,壁厚,边界不清。
左侧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考虑浆液性囊腺癌,建议进一步检查。
于左侧附件处可见一个大小约×mm的圆形以实性为主的实液混合回声包块,分布不均匀,结构杂乱,囊壁可见乳头状实性团块突起,轮廓线不规则,边界清楚,盆腔内可探及大量游离液性暗区。
中期妊娠(18周前)中期妊娠,单活胎。
可视范围内未见明显胎儿畸形。
本次为胎儿超声检查(不包含胎儿心脏详细检查),只检查报告中超声描述的内容,没有描述的胎儿结构不在检查范围内.胎儿双顶径mm,股骨长径mm。
见胎心、胎动。
胎盘位置:子宫前壁;胎盘厚度mm;胎盘成熟度:O级。
羊水最大暗区mm。
中期妊娠,单活胎。
羊水量正常范围,胎盘成熟度O级,胎儿脐血流正常。
胎儿双顶径mm(估测孕龄周天),股骨长径mm(估测孕龄周天)。
见胎心、胎动,四腔心可显示/因透声或体位等原因无法显示。
胎盘位置:子宫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胎盘厚度mm;胎盘成熟度:O/I/IIIII/级。
羊水最大暗区mm。
羊水指数:右上mm,左上mm,左下mm,右下mm。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双脐动脉血流信号,S/D:。
在胎儿颈后皮肤未见/见一U型/见一W型压迹,彩色多普勒于胎儿颈部横断面未见/可见彩环状脐带血流。
胎儿三维超声筛查:生物测量:双顶径mm(估测孕龄周天);头围mm(估测孕龄周天);腹围mm(估测孕龄周天);股骨长径mm(估测孕龄周天);肱骨长mm;小脑横径mm,小脑延髓池深度mm,侧脑室宽度mm。
增大的子宫内可见一胎儿回声,宫底可见完整胎头光环,颅内大体结构显示清晰,脑中线居中,侧脑室、丘脑及小脑可见,胎儿上唇连续未见明显中断。
由于体位限制,胎儿双眼、双耳无法显示。
胎儿脊柱弯曲度及椎体排列未见明显异常,脊柱纵切面呈串珠样排列整齐,各横切面呈“品”字型排列。
见胎心、胎动,胎心率bpm,心胸比小于0.33,四腔心清楚显示,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两侧房室瓣活动自如,心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显示清晰,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一致,大动脉交叉存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和腔静脉长轴切面可显示。
心包腔内未见异常无回声区。
腹部完整性好,左肾见,右肾见,双肾形态大小基本正常,胃泡见,膀胱见。
胎儿双侧股骨、胫腓骨、肱骨、尺桡骨、双手、双足可见,但由于胎儿体位和姿势的限制,手指及足趾显示不清。
胎盘位置:子宫前壁;胎盘厚度mm;胎盘成熟度:O级。
脐带正常插入胎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双脐动脉血流信号,S/D:。
羊水最大暗区mm。
羊水指数:。
宫内妊娠,中期妊娠,单活胎。
羊水量正常范围,胎盘成熟度O级,胎儿脐血流正常。
晚期妊娠,单活胎。
羊水量正常范围,胎盘成熟度O级,胎儿脐血流正常。
胎儿左枕前位/右枕前/左枕后/右枕后/左枕横/右枕横/臀/横,双顶径mm,股骨长径mm。
见胎心、胎动,四腔心可显示。
胎盘位置:子宫前壁;胎盘厚度mm;胎盘成熟度:O级。
羊水最大暗区mm。
羊水指数:右上mm,左上mm,左下mm,右下mm。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双脐动脉血流信号,S/D:。
在胎儿颈后皮肤未见压迹,彩色多普勒于胎儿颈部横断面未见彩环状脐带血流。
胎儿心脏筛查: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请结合临床。
注:胎儿超声心动图不能排除小的室间隔缺损及因胎儿循环造成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卵园孔未闭及主动脉弓缩窄。
胎儿心脏检查:二维超声表现:内脏正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襻,大动脉位置正常。
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和腔静脉长轴切面可显示。
各房室内径测值目前均尚属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