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环境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pptPPT教案

环境科学概论pptPPT教案

⑵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①水污染是一种水质恶化的现象。 ②这种恶化是由于水体中进入了某种物质或能量而造成的。
③水体所承纳的物质或能量之多已达到了导致水体水质发 生改变的程度,即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④这种变化影响了水的有效利用,即将本来可用于某种目 的的水恶化为只能用于更低目的的水。
⑶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包括: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 的
(1)水资源告急
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年均1.1万亿m3,但由于工业
废水、生活污水等对水体的污染,至少还要损失3000亿 m3,剩下的淡水仅为人均600m3。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了用 水告急。城市平均日缺水量达1600万m3 。据统计,1984年 我国缺水约770亿m3,全国688个城市就有400个供水紧张。 (2)资源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 ①资源性缺水,来源于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
定量、经验分析、行政决策进行。
功能区划分原则: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水体不得 降
低现状使用功能,兼顾规划功能;有多种功能的水域,依 最
高功能区划类别第;34统页/共筹36考页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上下游区 域
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合理利用水体自净 能
(2)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i)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ii)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核心,着眼于全过程控制。
①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 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目前常用 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②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表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 量(mg/l)。在第29页0℃/共3和6页在BOD的测定条件下以五日作为 测定BOD的标准时间,称之为五日生化吸氧量,以BOD5 表示。

环境学概论课件-(带目录)

环境学概论课件-(带目录)

环境学概论课件一、引言环境学是研究环境系统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涉及到自然、技术、经济、法律、伦理等多个领域,旨在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环境问题的类型和解决策略。

二、环境学的基本概念1.环境:环境是指生物体周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总和,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建筑物、道路、噪音等人造要素。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单位。

它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组成部分。

3.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环境系统受到破坏或污染,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影响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三、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连续的观测和测量,以了解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2.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提出解决方案。

环境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

3.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根据环境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以实现环境目标的规划过程。

环境规划包括城市规划、生态规划等。

4.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对环境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环境管理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教育等。

四、环境问题的类型和解决策略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问题。

解决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森林保护等。

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问题。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 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 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由大气组成大 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生物体 组成生物群 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等等。
二、人类的环境 人类环境的结构
1、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 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 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 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 素的总和;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 外围空间环境
岩石圈
土圈
水圈
生物圈 其他圈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关于环境学概论精品课ppt课件

关于环境学概论精品课ppt课件
研究意义
环境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环境问题 的成因和机理,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推动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垂直结构
01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 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 放。
01
空气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 不达标,PM2.5、PM10等颗粒物 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 染物浓度超标。
02
03
加强监管
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大对 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04
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体污染现状
我国水体污染严重,河流、湖泊等水域普遍受 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
建设路径
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 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
实践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 果和经验教训。
05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开发利用
能源现状及挑战 分析全球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阐述 传统能源短缺及环境问题。
水圈层功能
维持生命活动,调节气候,塑造地表形态,参与 地球化学循环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岩石圈层构成
地壳、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板 块
岩石类型与特点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具有不同 的形成过程和物理化学性质
岩石圈层功能
构成地球固体表面,提供自然资源,参与地 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过程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环境科学概论全套课件 完整版457p

环境科学概论全套课件 完整版457p

量,一般都达到30%左右,仅仅太阳上那种氢合成氦的 作用,是不能造出这么多氦的,而大爆炸能做到 因爆炸而使星系间的距离拉开,更已是熟知的事实 天文观测中已多次记录到超新星爆炸 另外新近得到的两个黑洞撞击爆炸的信息,都可以作 为佐证。
冷暗物质------最新证据!
1.1.2 太阳系出现-大爆炸发生 约100亿年之后 ---星云学说
氢和氦的含量都很少 而是铁占了第一位,其次是氧和硅,
还有很多镁、镍和铝等金属 地球的化学组成为何如此不同?
1.1.3.1 地球的形成
在太阳系内,由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轻的气体被辐射到远处,散失到太阳系的外部 远处构成类木行星 近太阳的地区,以尘埃中的固体物质为主,化 学组成当然和原来的星云有显著的不同(铁、 硅、镁、氧为主) 近处构成类地行星
文观测继续有新的发现,证明宇宙在膨胀,曾测到 有的河外星系之间,正以每小时2,500,000km的速 度在拉开距离。
《BIG BANG》-大爆炸
宇宙的全部物质,当初都集中在一个“原始原子”(或
称宇宙蛋)里,异常紧密 温度约1032°K,绝对温度1亿亿亿亿度 显然这只能维持极其暂短的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就发 生大爆炸,原始原子迅速膨胀,逐渐扩展成为我们的宇 宙
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 星云说
在献给普鲁士国王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中假
定:最初“整个宇宙的物质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并 由此造成一种完全的混沌”,“ 构成我们太阳系的 星球的物质,在太初时都分解为基本微粒,充满整 个的宇宙空间,现在已形成的星体就在这空间中运 转”。他认为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使这些原始的弥 漫物质逐渐分别凝聚,形成了太阳系内的各天体。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环境(环境法)2. 可持续发展3. API4. 致畸作用5. 地方病6. 协同作用7. 大气污染8. 气温垂直递减率(R)9. 干法脱硫10. TSP11. 温室效应12. 水污染13. 生化需氧量14. BOD515. 水体自净16. 面污染源17. 废水一级处理18. 厌氧生物处理法19. 水环境容量20. 土壤背景值21. 土壤环境容量22. 土壤的自净作用23. 噪声污染24. 声压级25. 生活垃圾26. 危险废物27. 环境物理性污染28. 放射性污染29. 城市热岛效应30. 环境质量评价31. 单项质量指数法32. 环境管理33. “三同时”制度34.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35.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36. 环境经济学37. “三同步”方针38. “三统一”方针39. 环境质量标准40. 光化学烟雾41. 总需氧量42. 土壤净化能力43. 环境规划44. TOD45. 环境生物监测46. TOC47. 水体富营养化48. 烟的抬升高度49. 生物的浓缩作用和定位效应50.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物51. 响度和响度级52. 土壤污染53. Rad(拉德)54. 环境质量生物监测55. 环境容量56. 生物多样性57. 噪声级58. 温室效应59. 赤潮60. 清洁生产61.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体自净: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永久性听力偏移: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环境容量由静态容量和动态容量组成。

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较一次污染物还强。

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烟雾及光化学烟雾。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通常要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环境指标)并对其量化来表达。

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是制定地方性、专业性水域排放标准的依据之一,环境管理部门还利用它确定在固定水域到底允许排入多少污染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也可简单定义为,生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及其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荒漠化: 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于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对环境要求,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环境质量通常要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环境指标)并对其量化来表达。

自然灾害、资源利用、废物排放以及人群的规模和文化状态都会改变或影响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释放出的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故名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高于地气系统平衡的有效温度(-18℃),从而适宜生物生存的主要原因。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CO2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卒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变暖。

大气吸收红外线辐射的能力主要是由水气、二氧化碳、甲烷等。

水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和人工水域,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又称石油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烃类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TSP: 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

TSP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TSP 的一部分。

总悬浮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染指标。

COD: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水体溶解氧浓度下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严重時造成水体变黑发臭。

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值与环境容量:简称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生物学质量和品质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受到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荒漠化: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的半干旱和干旱区。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人口压力和贫困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生物富集与食物网: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体、土壤、大气)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有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食物网: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就叫做食物链。

自然界中的取食关系非常复杂,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叫做食物网。

人地复合系统与生物圈: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偶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巨系统,系统内可分为七个子系统(大气、水、冰冻、生物、土壤、岩石、智慧等)和许多次级子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与地球整体论: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为支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地球整体论认为不仅生命体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而且大气、水体、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等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

人为干扰与生态恢复:人为干扰:是干扰的一种形式,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的现象。

包括砍伐、放牧、农田施肥、修建大坝、道路、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等。

由于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我们已经面临着全球的生态问题,地球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及生态过程,调整优化系统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那个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恢复到一定的或者原有的水平甚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一般是在生态系统层级或者以上的层次上进行的,是针对退化生态系统而言的。

二、填空题1.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2.湍流可以分为:和。

湍流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的速度就越,污染物的浓度就越。

3.水资源的特性主要是:、、和。

4.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和。

如碳水化合物就不属于而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就属于。

5.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包括:、和三个过程。

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

7. 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

8. 气象动力因子包括、。

9. 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条件是和CH在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光化学氧化剂(O3、NO2等)。

10. 风在大气污染中起到作用、作用、作用。

11. 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一个关于抑制全球变乱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其生效的两个必备条件是:①经各国国内程序批准的国家达个;②发达国家中的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至少占1990年造成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的。

12. 废水处理的物理法有、、、气浮等。

13. 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