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写景手法
《桂枝香·金陵怀古》
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 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 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澄江
远
翠峰 征帆
登临送目
近
酒旗
彩舟
远
白鹭
作者通过对这 些意象的描绘, 为我们展示了 一幅秀丽的山 河图。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 外楼头,悲恨相续。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 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怀古伤今,寄情遥 远,立意高远。
2、风格豪放。
3、用典自然贴切,笔 力刚劲。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 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 亭怀古》三首怀古词,简要概括怀古 题材词的特点。
从创作目的、内容、章法结构、 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考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 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 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 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 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精美!】部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咏史怀古诗所抒发的情感: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 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对比或类比自己的遭遇, 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 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 建功立业的雄心。
赏析方法提示:
(1)找到媒介和连接点:媒介——古迹、古事、古 人 连接点——古事、古人和今事、今人的共通之处。
贰
解题温故
解题
桂 枝 香 • 金 陵 怀 古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词的题目。 金陵:今江苏南京,六朝古都。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题材:咏史怀古诗。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又名建康、江 宁、应天等。有“六朝古都”、“十朝 都会”之称。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 起,先后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在此建都。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 ▲南京城市徽标 使得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 化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 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 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分析这首词的立意高远之处,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 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导入
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 的关系。王安石一生诗歌创作颇丰,在文学上颇有成 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的词仅存20余首。 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出名,但也“一洗五代旧习”,不 受前任绮靡风气的影响。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善用 典故;词作不多,风格高峻。有《王临川集》《临川 集拾遗》。
背景介绍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 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 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 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 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 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桂枝香_金陵怀古》公开课解析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鲜明、斑斓、柔和)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和细笔工描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练:白色绸缎,写出江水之纯净。 簇:箭头,写山峰之陡峭。
用典:化 用诗句
远眺之静景
Hale Waihona Puke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比喻: 贴切、形象、逼真、明丽。 译:你看那平静、澄澈的长 江如同白色的绸缎蜿蜒千里, 远处苍翠的山峰多么像箭头。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帆、棹: 代指船。 西风: 照应上文的“晚秋” 酒旗: 卖酒的招牌。 矗: 竖起来。
近观动景
译:在斜阳的余晖中,江面上 千船万帆来来往往,酒楼上悬 挂着的卖酒的招牌在西风中飘 扬着。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彩舟:画船、兰舟。船的美称。 星河: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译:远望那浩浩长江像一条天河,彩舟在天 际的烟雾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就像在淡 云薄雾中行驶,江中水洲的白鹭鸟也纷纷起 飞。
参考答案:
《西》寓情于景,借“断崖树”、 “夜深月”等意象传达昔盛今衰之慨;大量 用典,凝铸历史的厚重,无限感伤尽在其中; “燕子相对,如说兴亡”则用了拟人的手法, 新颖独到,更使情感内敛,意味深长。《桂》 词亦借景抒情,但《桂》词之景多豪壮之气, 下阕“念”、“叹”、“悲”、“嗟”则为 直接抒情,一唱三叹。结句用典,令人沉思。
整体感知
1.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赏析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
“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
“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
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
“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
“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桂枝香金陵怀古最新
感情基调
•苍凉悲壮
品味 品鉴特色
1.上阙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 (南京——六朝古都); 时令:晚秋;天气:初肃 。 把全词置 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 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的气氛 为全诗定下了苍凉的基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怀古伤今、伤己
——怀古伤己
品味 品鉴特色
1.上阙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 明确:
•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 静景 远眺 比喻
•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 • • 动景,近观,白描手法。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动景 远眺 彩绘 有自然有人文有动有静,色彩有浓有淡,远 近交错 给人一种旷远、清新、雄健、壮阔
•
王桂 安枝 石香 金 陵 怀 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 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 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 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上阕小结
静
澄江 翠峰 远景 远景 近景 远景动征帆 Fra bibliotek旗 彩舟 白鹭
画图难足
动
品味 品鉴特色
1、下阕共有两个典故分别是?暗示着怎样的 现实?
中学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践离朗诵原文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赏析上阙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练:白色绸缎 簇:箭头
思考:本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第16页
赏析下阙
炼句类:①翻译句子②手法精 妙+分析+手法效果;用词精
妙+分析+作用(动词:生动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形用象(如)没;有构手思法巧或妙构+思分就析省+作略)
请赏析“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③表达了诗人…情感
①这句意思是“现在,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 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②采用借景抒情的手 法。③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 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作用:这四句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赏析下阙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凭高:站在高处。 漫:徒然、枉然。 荣辱:荣耀和耻辱。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译:千古后人,凭高吊古,纵观千百年的历史,对亡国者的耻辱,只能徒 然慨叹而已。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从六朝的相 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层
过
绿
眼
峨 峨
任务一:找意象
年 华
,
,
纤
动
琼
人
皎
幽
《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 枝 香
王
安金 马
石 陵 致 远
怀 古
感受一段雄壮的旋律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概括上下阕各写什么?
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欣赏一幅壮丽的画卷 词中王安石是怎样概括眼中的金陵的?
画图难足
欣赏一幅壮丽的画卷
请同学们细读品味词作上阙, 用散文化的语言还原王安石 所写之景,并赏析词人的写 景技巧,感受其用文字绘景 的高妙之处。
• 张孝详的词多以抗金为主旨,气势豪迈,淋漓痛 快,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也有写景寄怀之作。 留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先生长短句》。
•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 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
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 ……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 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白居易
伟大的改革家 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坚持自我的勇士
体悟一种济世的情怀
他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 功名利禄,而是济世大愿。
体悟一种济世的情怀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色彩 绚丽,壮丽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 叙议结合,借古讽今,悲叹六朝统治者因奢侈 荒淫导致国家覆亡的历史,警醒人们勿忘六朝 亡国的教训,流露出对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前 途命运的关心。
作者介绍
张孝祥自小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千言。刚16岁,就考了 乡试第一名。23岁时,他参加会试,不巧的是,正与权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xūn,同时应试。
殿试后,考官本来迎合秦桧之意,定秦埙为状元,张孝祥列第二 。宋高宗亲自阅卷,将张孝祥定为状元,同榜单进士还有范成大、杨万里 、虞允文等人,将秦埙定为探花。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高一必修下册
第三,用典贴切自然。
“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 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 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 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 《台城曲》曾咏此事。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 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 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 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 实不多见。
现实
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繁华竞逐
念
往
漫嗟荣辱
昔
门外楼头 旧事流水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悲恨相继 商女唱曲
下片小结
这首词的下阕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事、化 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 史,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借古讽今。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 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 途更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
各用一句话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阕
整
体
登高望远,金陵晚秋,雄伟壮丽
感
知
下阕
怀古抒情,借六朝旧事告诫世人
故国
品读上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点名地点
这三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给你怎 样的感觉?
晚秋
点名时令
初肃 点明天气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 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 凡。
桂枝香金陵怀古手法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手法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王安石也不以词名,但其《桂枝香·金陵怀古》却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语)。
涤荡《花间》绮靡风气: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搂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来俯仰古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忧和关注,格调雄豪深沉,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可见其影响之大。
这首词多处用典,并且用得非常精到。
“千里澄江似练”,来自六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但是,词人又用“千里”来形容,显得气势更大,与作者的心胸气魄互为表里。
“星河鹭起”,使人想起了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来,但词人只用四字,极为简洁,高度概括,有很形象。
而“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则直接来自杜牧诗《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而这让人立刻想到:隋朝大将韩擒虎已经兵临城下而,而荒淫懦弱的陈后主竟然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
尤为值得深思的是,词人还用了“悲恨相续”四个字,这不仅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深刻的总结,而且还警醒当朝,直指现实。
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又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特别是“商女”前冠以“至今”,“犹唱”前面加上“时时”,不断强调,使词句的内容更加深刻,反映出了一代政治家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关切,对后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首词,巧妙而灵活地使用了这么多的典故,这在词史上不很多见,当时难能可贵。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答案与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答案与赏析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⑴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5、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有何用意?(2分)答案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简答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简答题【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赏析简答: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给了我们哪些信息?1、答:地点—故国,季节—晚秋,气候—初肃。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内容。
2、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答: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⑧“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4、请联系全词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4、答: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5、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5、答: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6、答: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画景物的色彩。
7、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7、答:作者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
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
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
残阳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
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作者用了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课件 (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疏登通山 词临意水
天高气爽
箭头, 白色绢布 指山峰的尖峭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来往的船只
天河,这里指长江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
登画山图临难水足,。举目远望,故都金陵正值深秋,天高气爽。奔 腾的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绢,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 如一束束箭簇。来往的帆船在夕阳里穿梭,西风起处,斜 插的酒旗随风飘扬。彩色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在 长江江面上飞起,(这清丽的景色)画图都难以完备(地 展现)。
上片小结
澄江
翠峰
远
残阳
写景(金陵之景)
归帆
酒旗 彩舟
近
白鹭
色彩鲜明 远近结合 动静结合 比喻、借代
疏念通往昔词,意繁竞华相竞仿逐效,叹隋陈妃军后子门兵主寻外临还欢楼城在作头下与乐,,各悲王恨朝相接续连。覆千灭古凭登高临对高此处,
同“漫”,徒然
直到如今
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
解读下片
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①借景抒情,借眼前壮美景色抒发失意无聊之时颐情 自然风光的情怀。 ②借古讽今,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 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③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下片小结
抒情(怀古讽今)
门外楼头 后庭遗曲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用典 借古讽今
本词上阕写金陵之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下阙抒怀古之情, 追古思今,叙议结合,用典贴切,寓意深远,写出了六朝的衰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的才华:“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 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 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桂枝香-金陵怀古文章解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一首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大家都知道桂枝香是这首词的词排名,金陵怀古是这首词的题目,金陵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我们江苏的南京,金陵:大家知道被称为叫六朝古都,那么这个六朝指的是什么呢?三国的东吴、南北朝时期的东晋、还有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那一共加起来是六朝,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怀古,大家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永怀古迹,那么怀古大家知道,最根本的其实是为了赏鉴凭吊往事来感慨,现在,这是怀古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怀古,伤经,王安石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可以说在王安石时期的北宋写击毙日升,王安石目睹当时朝廷的避政,凯然写有匡复世事之志,曾经王安石给皇帝上万年书,主张写改革,也就是历史上的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北宋神宗皇帝即位,王安石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新法遭到了阻碍,于是写,王安石被霸相以后退居金陵,这首词写就应该是王安石晚年,在仕途不顺的时候写,退居金陵时所措,因此这首词应该也,更多的表现了王安石内心当中的一种,分开,王安石在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党腔,契丹等少数民族写,先后的多次袭扰北宋,给北宋的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北宋统治者又是苟且偷安,非但抵御不了少数民族的,袭扰反而使自己的国家财政危机写,政权危机越来越深重,回到这首词我们来看一下,一开头,写登陵送墓,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习俗,登高一种是为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乡怀仁,你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的第二种,登高为了要抒发感慨,那么王安石的这一阙词,就是第二种,登陵宋墓,一开始就为此开拓出了一个高远的,意境,下面两句朕故国晚秋,天气初速,点名了地点和季节,故国这个国注意下指的是国都,因为金陵是六朝故都,所以称为叫故国,晚秋和下面一句的初速写相对应,点名这首词的写作的背景应该是,深秋时节,那么一片肃沙,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奠定了一个悲秋的氛围,这就为下阙怀古,做了一个时间上的铺垫,同时又渲染了环境和氛围,高屋建瓴的一个开头,下一句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里注意一下,千里照映的是前面的登陵,正因为登高望远,所以写可以,纵横千里,看到写千里之远,同时,这又是一个点面的结结合,千里是一个面上的,翠峰是一个点上的,同时运用比喻,把江比作了白色的丝卷,把山峰,看成了,聚集簇拥在一起一样,这样不仅在语义上对账严谨工程,同时又有,曲线绵延和散点铺展开来的相结合,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这样就将一幅锦绣的江山图景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下一句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这又构成了一个点面的结合,前两句千里翠峰,这是全景式的描写,而在这里写龟帆,写西峰九奇,这又是一个点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这是黄昏时候深秋写特有的景物,具有典型的秋天的特点,同时这里写大家要注意一下,圭帆和酒旗,这里明显能看出写,是在暗写,秋日的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人,这里就自然的由前面的景,过渡到了此时的人,由纯纯自然的景物,写到了人的活动,使画面生动起来,下面两句,是名句彩舟云淡,星河路起,可以说写,是整个上阙写景的点睛之笔,这里彩洲和星河,是色彩上的对比,而云淡,天上的浮云,这是静静路奇,水中沙滩边的白鹭,这是动静,这里又有动静的结合,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一幅图景,远在天边的船写,照上了一层薄雾,而水边沙洲上的白鹭,纷纷写惊起,这不仅,把整幅的秋景图展现的活灵活现,同时又进一步的开拓了观察的视野,可以说在广阔的空间中随着龟帆渐渐的远去,水天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写,如此雄浑壮阔的气度,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与之同样意境开阔,旷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当中一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说两者写,都展现出了高远的气度与,胸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上阙最后用画图难足四字收尾,可以说这清丽的景色,即便是丹青妙笔也是难以描摹的,那么这个上阙大家可以写一写,总结一下,上阙描绘了的壮丽景色,通过写景,就为下阙的抒情,做了铺垫,接着我们来看一下下阙,就过渡到了怀古抒情,最主要的下阙看一下,下阙的第一句,在词当中叫做换头,改头换面,注意一下最主要的是一个念字,由这个念字就从词人的所见,过渡到了词人所想,念往昔这里又是一层对比,今和昔的对比,上阙是今,下阙是昔,繁华劲竹,这一句就涵盖了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出了繁华的表象,掩盖着下面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接着词人就直接的抒发情感,叹,一生的叹息,门外楼头,这一句,用的是杜甫写台成曲当中的,典故门外含情虎楼头张丽华,台城曲这个台城写,也是指的南京,这里,作者用典型化的手法再现了当时写,隋军的士兵已经兵临城下,但是陈后主居然对国事是置若妄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自己的妃子寻欢作乐,那么王安石在这里更是用了一种夸张,门外楼头,用一种极度的夸张,来表现统治者的这种舞蹈,同时更是一种嘲讽,辛辣的讽刺,在王国的悲剧当中,在嘲讽之中又深深的含有王安石的,哀婉和叹息,下一句说悲恨相续,指的是,后来的统治者却不以此为鉴,仍然挥霍,无度沉溺酒色之中,从而使得江南各朝相继灭亡,使得后人写是感慨不已,千古平高对词,照应,这首词的题目金陵怀古,点出了平调古迹,追溯往事,直接的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要注意一下是慢阶荣辱,一个慢字,慢的意思写是空,是土壤这里表现的是作者写对前人,悼古怀古的不满之情,是对千古以来文人墨客,面对金陵的山川,只知道感慨朝代的兴亡,却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没有占到一个历史应有的高度,去看问题,从而也就很难写,从六朝相继覆灭当中,引出历史兴亡的教训,下面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这里写又是一个对比,这里用寒烟衰草,是自然界的景,这是一种永恒的事物来反衬,烘托出来六朝旧事,这是一种人事的无常,用宇宙的永恒和人世的无常,来抒发了这种感慨之情,一个淡字,表现出了这样的一种情感,六朝旧事早已不见,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只有眼前的景自然知己,仍然是万古不变,由此写,更引发了词人内心当中的感慨,当然这个寒烟衰草,那种枯黄的景象,显然流露出了作者对于北宋朝廷写,不能励精图治的一种极度的不满,在这里,可以说,词人绝不禁感慨的是自己被罢下,个人的一种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于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虑,揭露了的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的山川却是在繁华劲,逐,荒淫误国,可以说叹的是作者鄙夷他们,到头来,却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可悲可叹,最后至今殇雨识时犹唱后听一曲,这又是画用杜甫杜牧写薄情怀的,诗句但是,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写,几个词语,一个是至今,一个是时时,可以说作者写强调至今时时两个词,它的用意是在说明,责任写并不在于商语,而在于让商语写唱取的统治者,他们荒淫无道,完全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百姓的生死,不管不顾,后庭遗取,玉树后庭花,这是陈后主所做,可以说是亡国之音,但是写现在统治者,还让商女时时犹刹,完全没有感受到,王国的这样的一种悲哀之情,作者在这里不像杜牧一样去责怪,商女的无知,而是指桑骂槐,义在言外,歌女们至今写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统治者陈年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写玉树后庭花,花开不负酒,如果统治者再不改革,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那必然写,如六朝一样,只能悲恨相许,结尾写,无异于是对北宋当局的一种警告,那么下去总结一下,下去写主要是怀古抒情,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对六朝的兴亡发出感叹,同时也是提醒北宋统治者,江山依旧,然而人世变迁,一定要吸取六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不然只会后人哀之而不见之,亦是后人,而父爱后人也,那么,这首词,相传写苏东坡在读完了以后,久久无言,最后一声叹息说道,辞劳乃野狐经也,把这个王安石写,比喻为一只野生的狐狸精,说他这首词写写的非常的好,很老了很狡猾,当然都是褒义的,那么我们最后写再来总结一下,看看这首词写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可以说这首词,首先一点就是艺术上来有很高的成绩,首先他写景写,齐伟壮丽,同时气象写开阔,充分显示了,词人自己写,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写,寥寥数语就交代出来时令,地点和天气,并且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的肃杀氛围之中,气势不凡,千里写水,翠峰写写山,从总体上写的山川形式,为全词描绘出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归藩二句,是在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摹,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上,无数的争帆在落日的余晖中匆匆驶去,这个景色无疑是壮丽的,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让人又能想到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然而,王安石,却把这种景象写的是非常的浓烈,和杜牧的写景是完全不同的,那尤其是彩舟云淡星河路奇两句写,就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是一步一步的推展开的,随着蒸翻渐渐的远去,词人的视野,包括读者的视野也是慢慢的扩大的,水天相接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当中写,写出了江水的万千的仪态,远去的蒸帆,像是飘荡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更是如同从银河上的,惊起,这样的写景,就有虚有实,色彩又是有浓有淡,在这里远近的交错,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构成了一幅,巧夺天工的风景之画,在这里,王安石营造出来的高远的,旷达的清新的这样的一种意境,他的这种雄建的,壮阔的风格,是其他的一些婉约词人的无法比拟的,其次写可以说,这首词又是利益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了一个清醒的政治,政治家的一种真知,拙见,前面也写了这里写,一方面他批判了文人墨客,只知道感慨朝代的兴亡,而没有直指,统治者这个最大的罪魁祸首,同时又对于统治者,猜疑了批判和揭露,可以说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人,他们登高望远写,会引起他们满怀的愁绪,这种仇写绝对不是区区的个人的私情,常常写是融合了词人自身,因为,世路的坎坷,家国的忧患,人生的艰辛写,涌上心头以后,融化到了他的笔下,第三,可以说这首词写在章法上面,非常讲究启程转合,层次井然,有点我们现在写,写散文的一种写法,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可以看一看,上阙当中写,第一句登陵送墓,可以说这四个字写就笼罩了全篇,这一篇文章写,都是由此展开的,故国二字,直接的点提,点名,同时为下却怀古抒情议论,埋下一个伏笔,下面先写景,写景写又是非常有层次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先是总写,接着是写近景,写远景最后写,用画图难足来结束写景,既总结了上面的写景,又很自然的引出了下文的议论,可以说安排的十分的妥帖和自然,夏天又开始进行议论,既然上却写的的景写,是如此的壮丽,然而他又是,六朝相继灭亡的一个历史的见证,不由得不引起人的感慨,念往昔,表明了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平高,对此又写出了,作者对历来平调的文人,墨客的看法,下面又转入到了现实,在结尾又回到了今天,可以说是一个筋骨筋骨,经这样的一个思路,首尾融合,结构严谨,逐层的展开,可以说丝丝入口,词当中写很多都是以景来结尾的,就像,验书的踏缩行当中说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一种春仇,又像刘永的凤栖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以情来结尾的,表现的是一种专一的,爱情,然而写,王安石的这一阙桂枝香却是用议论,来结尾的,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写是一种散文化的笔法,下面还有一点这首词非常,明显的非常典型的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的运用典故,千里沉江思恋,注视上面用的是谢条的典故,星河路起写,这是用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典故,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门外楼头,用的又是隋灭臣的典故,在这里,王安石只用了四个字门外楼头,门外说的是,敌人已经大军压境,楼头写写的是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就用了4个字,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的展现了六朝的,覆灭在这里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怎样写化用别人的,同时,又是为己所用,结尾,再次的画用杜牧薄情怀的诗句,但是,更进一步赋予了他更为深刻,而又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当中写,多次的运用典故,但是,让大家看了以后又不是那种抄袭,写,就感觉好像是王安石自己写的一样,这就是王安石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首词的一个,高妙之处,最后再来总结一下,这首词写,通过对景物的一个赞美,和对于历史兴亡的感叹,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一种担忧,可对于国家政治大使的一种关心,上阙写登陵金陵故都之所见,依次写勾勒出了水陆空,雄浑的场面,境界苍凉,扩大,下去写就写在之所想,用一个念,做转折,精细的对比,通过时空的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及深沉的,叹息,可以说写全词是意境高远,表现了词人的一种高屋建林的,政治敏锐性,好,这就是今天要讲的这首写,桂枝香金陵怀,课后把这首词写抄写一遍,注意一些难词难字,同时熟读写陈诵,课后写可以再找一些,王安石的散文作品来阅读一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可以说写不光是这个诗词写的好,散文写更是一绝,最主要的王安石写,写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发,前人之所谓发,就像这一阙桂枝香一样的,他和前人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往往写他能看出新意来,看出更深一层次的,言人所谓言,同时也可以写,和其他的一些勇士怀古的作品,比较一下,大家可以写,在本子上,总结一下,永史怀古诗的一些写作的特色和特点,可以从一个意境层面,第二个就是意向,永史怀古诗,你有哪些突出的典型的意向,营造了哪些典型的意境,最后就是情感,抒发了哪些相通的共通的情感,为以后进行诗歌鉴赏写做一个积淀,谢谢大家!。
《桂枝香 金陵怀古》 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课件)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下册)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译:千古后人,凭高吊古,纵观千百年的历史,对亡国者的耻辱,只能徒 然慨叹而已。现在,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 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
批判自古以来的文人骚客(“凭高对此”者),面对金陵的山川,只知
空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之局限,未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
后庭花: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 的代名词。
词人用“至今”和“时时”这两个副词,强调“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
不变。作者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要从这种因奢靡荒淫而误国的生活中吸
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否则结果只会是“悲恨相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希望后世的统治者只是对历史在口头
4.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桂枝香》中的表达技巧
结构技巧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1.上片第一句给了 2.这一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读者什么信息?
①结构上,作为诗歌的总起句,起
①季节:晚秋。
到总领的作用,作者在上片中所看
“念”字,引发作者对于六朝竞相追逐繁华奢靡的感慨;“叹”字,表达作者对于统 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今昔对比,时空交错,以虚衬实,虚实结合。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化用典故 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 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这是亡国悲剧的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 其后的统治 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高一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
残阳、西风: 点出黄昏,具有秋日景物的特点
北宋饮酒成风,皇帝为增加财政收入,获取酒税,鼓励人们饮酒取 乐。船与酒反应北宋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繁荣。
品读上片
彩舟 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水天融为一体,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 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雄壮气度与开阔视野不相上下。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 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 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
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 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 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周汝昌评说: “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 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
任务说明: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 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 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 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
王安石
政治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xù )。(改革家) 文学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被后世列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 思想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优秀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 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 公”。
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 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 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 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 用。是出色的政治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 的改革家”。
·
词牌名 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亦称建康,今江 苏省会南京,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 题 目 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 怀抱负的诗。
①诗词形式: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 迹、古人前冠以“咏”,或有“怀古”、“咏怀” 等字样。 ②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 己志。
➢ 点明时间节令:晚秋。 ➢ 地点:即故都,旧时的都城金陵。 ➢ 天气:初肃,即天气刚开始萧肃。 ➢ 事件:登临送目,即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 作为诗歌的总起句,起到总领的作用,作者在上片中所看到的景物, 都是由这句话引出的。
✓ “故国”点明主题,为下文的怀古抒情做铺垫。 ✓ 点明登临的晚秋季节及天气初肃的环境,为写景抒怀奠定感情基调。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 安 石
素养目标
1.掌握王安石生平以及重要文学成就,了 解 本 诗 的 写 作 背 景; 2.结 合 注 释 , 理 解 词 的 内 容 , 把 握 比 喻 、 用 典 、 远 近 交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4.学习诗人虽罢相退居依然心忧国家的感人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香金陵怀古写景手法
北宋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运用了动静结合与用典的写作手法描写景物。
此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艺术特色: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
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
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
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
远去的征帆像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
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
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