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解析COPD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一、护理诊断1.呼吸困难:由于COPD导致的气道阻塞和肺功能减退,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感染或气候变化时。
2.气促:患者常感觉胸闷、气促,尤其是在活动后。
3.疲劳:由于呼吸困难,患者活动量减少,体力下降,出现疲劳症状。
4.咳嗽:患者咳嗽频繁,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5.感冒:COPD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冒,导致病情加重。
6.心理问题:COPD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7.营养不良:由于呼吸困难,患者食欲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二、护理措施1.呼吸道管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用雾化吸入、振动排痰等方法。
(2)氧气疗法: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给予合适的氧疗。
(3)呼吸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康复训练,提高肺功能。
2.活动与休息(1)合理安排活动:根据患者体力状况,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
(2)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饮食管理(1)营养均衡: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2)少食多餐:避免过量进食,减轻呼吸困难。
4.感冒预防(1)加强保暖: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增强免疫力: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5.心理护理(1)心理支持:关心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给予心理支持。
(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6.家庭护理(1)家庭氧疗:指导家属正确使用氧气设备,确保患者安全。
(2)家庭康复: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7.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COPD的相关知识,提高疾病认知。
(2)自我管理: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及时就医。
8.药物治疗(1)规律用药:指导患者按时、规律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本科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本科论文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 (3)1.2 护理工作现状与挑战 (4)1.3 研究目的与价值 (4)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知识 (5)2.1 疾病定义及分类 (8)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9)2.3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10)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 (11)3.1 常规护理措施 (12)3.1.1 生活护理 (14)3.1.2 药物治疗指导 (15)3.1.3 呼吸疗法指导 (16)3.1.4 心理护理与支持 (18)3.2 特殊护理需求 (19)3.2.1 氧疗护理 (20)3.2.2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21)3.2.3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23)四、护理实践操作及案例分析 (25)4.1 护理实践操作流程 (26)4.1.1 患者评估与沟通 (27)4.1.2 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 (29)4.1.3 护理效果评价与反馈 (30)4.2 典型案例分析 (31)4.2.1 案例一 (33)4.2.2 案例二 (33)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34)一、内容概览引言: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护理的重要性。
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述:详细描述COPD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为后续护理内容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评估:介绍如何对COPD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症状评估、心理社会评估、生活质量和环境评估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详细阐述COPD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症状管理、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等。
重点讨论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及护理策略:探讨COPD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阐述相应的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都有气流受阻的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反复发生感染为特征,常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诊断标准: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就可诊断。
记忆法:3+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慢性炎症蔓延至气道远端的气道狭窄★,累及细支气管管壁及周围组织,造成气体排出受阻,使肺泡过度膨胀、充气和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融合成肺大泡所致。
外观灰白,血液减少。
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改变不包括A.肺过度膨胀B.外观苍白或灰白C.镜检可见肺大泡D.肺血供增多E.弹力纤维网破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改变有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外观灰白或苍白,血供减少。
思考:慢性支气管炎是如何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一、病因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2.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加重★)的重要因素。
3.大气污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及臭氧等的慢性刺激,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4.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等。
5.气候冷空气刺激、气候突然变化,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继发感染。
-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遗传因素α17.与年龄有关,老年人多发★。
二、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晨间咳嗽较重,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当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液。
“咳、痰、喘、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慢支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甚至在静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病例。
结果临床发现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所出现护理诊断的症状。
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更多的患者减轻不适和痛苦,让护理工作越来越完善。
目录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 (4)2.病因 (4)3.临床资料 (5)4.COPD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5)4.1 气体交换受损 (5)4.2 清理呼吸道无效 (8)4.3 低效性呼吸型态 (9)4.4 活动无耐力 (10)4.5 营养失调 (10)4.6 焦虑 (11)5.结语 (11)参考文献 (1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第四位,造成了就巨大的社会负担。
2.病因吸烟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成分,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和纤毛运动减退;可促进粘液分泌,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也可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和粘液积聚,而易引起感染。
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等。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COPD。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粘膜,并有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多,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
感染长期、反复感染可破坏气道正常的防御功能,损伤细支气管和肺泡。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其他机体内在因素如呼吸道防御能力及免疫功能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足、气温突变等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慢阻肺的护理查房
肺功能锻炼
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代 谢水平。慢阻肺患者可选择的有氧 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控制运
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呼吸操
呼吸操是一种通过特定动作来锻炼 呼吸肌的方法。常见的呼吸操包括 卧位呼吸操、坐位呼吸操等。患者 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指导
慢阻肺是一种需要长期 管理的疾病,家庭护理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慢阻肺患者
的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指导
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发展的重要措施。 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戒烟 支持 规律用药:指导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 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 及时就医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 况,给予安慰和支持 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的 咨询和指导 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以增强 社交支持和心理满足感 对于严重心理问题患者:及时请心理医 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护理效果评价与讨论
护理效果评价与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对患者的状况进行了再次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呼吸困难 得到了明显改善,咳嗽咳痰减少,精神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这表明我们的护理计划是有效 的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患者的心理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 焦虑和抑郁情绪。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护理中继续关注和加强心理支持。此外,我们也发 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加强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的宣传和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除了日常的护理措施外,肺功能锻炼也是慢阻肺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下面介绍几种 常见的肺功能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患者可取立位或坐位,一 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深吸 气时用鼻子吸气,让腹部隆起,呼气 时用口呼出,腹部凹陷。腹式呼吸可 帮助患者改善呼吸肌的强度和耐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有无进行性加重。 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并发症表现。
(五)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家庭氧疗指导
长期家庭氧疗(LTOT)指征 ➢ Pa02<55mmHg或Sa02<88%,伴或不伴高碳
酸血症。 ➢ Pa0255-70mmHg或Sa02<89%,并肺动脉
高压、心衰、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
(五)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家庭氧疗指导
氧疗方法 ➢ 鼻导管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吸氧
时间大于15h/d。 氧疗目的 ➢ 病人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下,
PaO2≥60mmHg以上,或使SaO2升至90%。
(五)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家庭氧疗指导
有效指标 ➢ 病人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率
减慢,活动耐力增加。 氧疗注意事项 ➢ 供氧装置周围严禁烟火,防止氧气燃烧爆炸。 ➢ 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病例: 病人李某,男,汉族,65岁,农民。吸烟史30年,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 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近2年出现呼吸困难。1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痰 多粘稠,不易咳出,食欲减退来院就诊。查体:T:37.3℃,P:85次/分, R:28次/分,BP:100/75mmHg。视诊发绀明显,胸廓呈桶状,触诊语 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初步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案例分析
问题2解析
针对首优问题的主要护理措施 首优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 主要护理措施:
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评价金玮清 方炳 张娟 姜文婕 赵晓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摘 要 目的:评价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仅进行门诊医生随访和社区护士电话随访,观察组采取从健康宣教、专病管理、康复训练和营养评估四个方面的个案管理。
比较两组在进行6个月、1年、1年半的管理后,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知信行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年、1年半时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orced vital capcacity,FEV1/ FVC)和知信行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1年、1年半时的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个案管理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个案管理;延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4-0030-0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ase management in continuous care of patients with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 Weiqing, FANG Bing, ZHANG Juan, JIANG Wenjie, ZHAO Xiaohua(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ase management in continuous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OPD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Jul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followed up by out-patient doctors and community nurses by telepho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ase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 health education, special disease managem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nutrition assessment.After 6 months, 1 year and 1 and a half years of management, lung function index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 scores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the ratio of FEV1 /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 and the scores of KA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6 months, 1 year and 1.5 year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6 months, 1 year and 1 and a half after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 Case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inuous care of COPD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research and promotion.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ase management;continuous car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作基金项目: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CNKW2018Y27)通信作者:赵晓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为COPD患者制定一份全面的护理方案。
一、病情评估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等。
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以及并发症,如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1.病史收集:了解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2.症状评估: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3.体征检查:听诊肺部,观察呼吸音、哮鸣音等。
4.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
二、护理目标1.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护理措施1.呼吸道管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吸氧。
(2)雾化吸入:根据医生建议,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气道痉挛。
(3)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祛痰、平喘等药物治疗。
2.基础护理(1)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2)水分补充: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3)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3.心理护理(1)关爱与支持:关心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给予心理支持。
(2)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康复锻炼(1)呼吸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
(2)缩唇呼吸:教会患者缩唇呼吸,提高呼吸效率。
(3)有氧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提高心肺功能。
四、护理效果评价1.症状缓解程度: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2.肺功能改善:观察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变化。
3.自我管理能力: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论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烟草、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
吸入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
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促进慢阻肺发生。
空气污染: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不仅可以和慢阻肺病同时存在,也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也参与慢阻肺病的发病过程。
低体重指数:低体重指数也与慢阻肺病的发病有关,体重指数越低,慢阻肺病的患病率越高。
吸烟和体重指数对慢阻肺病存在交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照其病程可分为稳定期和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相对稳定,无明显加重。
加重期则是指患者呼吸困难、发烧、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呈脓性,可伴有胸痛、咯血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疲乏、消瘦、焦虑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稳定期的治疗主要包括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进行肺康复训练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人的护理
情景一 护理评估 张保法的护理评估主要内容
4.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 FEVl46.9%预计值 FEVl/FVC64.57%
情景一 张保法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粘稠、排痰不畅、不会有效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弹性降低、通气功能障碍、残气量增加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小气道阻塞、慢性肺功能受损有关。 4.体温过高 与呼吸系统感染有关。 5.有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的危险 与对疾病严重性认识不足,对病情、
情景一 给张保法提供的主要护理措施
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正确排痰
①坐位,身体稍前倾 ②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深吸气末屏气3~5秒 ③连续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使 痰液排出。 ④用手按压上腹部,也可帮助拍痰
情景一 给张保法提供的主要护理措施 胸部叩击
方法:
①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 ②病人侧卧位 ③叩击者手呈覆碗状,肩部放松,以手腕力量叩击 ④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 ⑤每次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详述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2)说出慢阻肺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概述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2.技能目标 (1)能初步对慢阻肺标准病人进行评估 (2)能提出慢阻肺标准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 (3)能对慢阻肺标准病人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 (4)能对慢阻肺标准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5)能对慢阻肺标准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评价 (6)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态度目标 逐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 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
情景一 护理评估 复习护理评估的一般内容 1.一般资料 2.健康史 3.身体评估 4.辅助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①吸烟。 ②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③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的浓度
过高或存在时间过长。 ④空气污染。大气中的烟雾、粉尘、有害气体等的慢性刺激可引起支气管黏
膜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物增加,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⑤其他。部分慢支患者的发病还与免疫、年龄、气候等因素有关。
7.护理目标
(1)患者呼吸道通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或消失,舒适度提高。 (2)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时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
8.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 者多饮水,以利于稀释痰液。
(2)病情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咳、痰、喘症状,尤其是痰液的性 质和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1
内科护理学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 护理
1.1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 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 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一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具有 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生于 中老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也与地区有关,北方高于南 方,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咳痰、喘息与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气道阻力 增加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直接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感染及有害 气体不仅能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 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易致感染,还会促使支气管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 黏液分泌增多,气道阻力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评估一、概述(一)疾病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COPD 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
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COPD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二)相关病理生理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视其严重程度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
病变累及大气道时,肺通气功能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
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肺气肿加重导致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
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换气功能发生障碍。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三)病因与诱因确切的病因不清楚。
但认为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这些反应存在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互相作用。
1. 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
2.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能产生与吸烟类似的COPD。
3.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4. 感染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类似,感染亦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6. 炎症机制。
7. 其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都有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四)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1. 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
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 喘息和胸闷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 其他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6. COPD严重程度分级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临床表现,可对COPD的严重程度作出临床严重度分级(表-1)。
7. COPD病程分期COPD的病程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分为:①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发热等症状。
②稳定期:指病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稳定或较轻。
8. 并发症(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COPD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2)自发性气胸: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查可以确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COPD肺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五)辅助检验1.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3)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 胸部X线检查COPD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那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
X线胸片改变对COPD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3. 胸部CT检查CT检查不应作为COPD的常规检查。
高分辨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4. 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5. 其他COPD合并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痰培养可能查出病原菌;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六)治疗原则1. 缓解期治疗原则减轻症状,阻止COPD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COPD病人的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2. 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抗炎、平喘、解痉,纠正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
(七)缓解期药物治疗1. 支气管舒张药包括短期按需应用以暂时缓解症状,及长期规则应用以减轻症状。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气雾剂,每次100~200μg(1~2喷),定量吸入,疗效持续4~5小时,每24小时不超过8~12喷。
特布他林(terbutaline)气雾剂亦有同样作用。
可缓解症状,尚有沙美特罗(salmeterol)、福莫特罗(formoterol)等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每日仅需吸入2次。
(2)抗胆碱能药:是COPD常用的药物,主要品种为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气雾剂,定量吸入,起效较沙丁胺醇慢,持续6~8小时,每次40~80mg,每天3~4次。
长效抗胆碱药有噻托溴铵(tiotropium bromide)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每次吸入18μg,每天1次。
(3)茶碱类:茶碱缓释或控释片,0.2g,每12小时1次;氨茶碱(aminophylline),0.1g,每日3次。
2. 祛痰药对痰不易咳出者可应用。
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ambroxol),30mg,每日3次,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0.2g,每日3次,或羧甲司坦(carbocisteine)0.5g,每日3次。
稀化黏素0.5g,每日3次。
3. 糖皮质激素对重度和极重度病人(Ⅲ级和Ⅳ级),反复加重的病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有些病人的肺功能得到改善。
4. 长期家庭氧疗(LTOT)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对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肺生理和精神状态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LTOT指征:①PaO2≤55mmHg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aO2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
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0~15h/d。
目的是使病人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mmHg和(或)使SaO2升至90%。
(八)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1. 支气管舒张药药物同稳定期。
有严重喘息症状者可给予较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如应用沙丁胺醇500μg或异丙托溴铵500μg,或沙丁胺醇1000μg加异丙托溴铵250~500μg,通过小型雾化器给病人吸入治疗以缓解症状。
2. 抗生素应根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如给予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如果找到确切的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3. 糖皮质激素对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病人可考虑口服泼尼松龙30~40mg/d,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80mg每日一次。
连续5~7天。
4. 祛痰剂溴己新8~16mg,每日3次;盐酸氨溴索3Omg,每日3次酌情选用。
5. 低流量吸氧。
6. 如病人有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体治疗方法可参阅有关章节治疗内容。
二、护理评估(一)一般评估1. 生命体征(T、P、R、BP)急性加重期时合并感染病人可有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
2. 病人主诉有无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3. 相关记录体温、呼吸、心率、皮肤、饮食、出入量、体重等记录结果。
(二)身体评估1. 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病人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2.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病人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三)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与需求,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引导病人正确配合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四)辅助检查结果评估1.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 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3. 痰培养可能查出病原菌。
(五)COPD严重程度分组评估(表-1)。
表-1 COPD的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六)COPD常用药效果的评估1.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评估要点(1)用药剂量/天、用药的方法(雾化吸入法、口服、静脉滴注)的评估与记录。
(2)评估急性发作时,是否能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MDI),用药后呼吸困难是否得到缓解。
(3)评估病人是否掌握常用三种雾化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定量吸入器(MDI)、都保干粉吸入器,准纳器。
并注意用后漱口。
2. 应用抗生素的评估要点同相关章节。
3. 应用止咳祛痰剂效果的评估同相关章节。
三、主要护理诊断/问题1. 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呼吸肌疲劳、分泌物过多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增多而黏稠、气道湿度减低和无效咳嗽有关。
3. 焦虑与健康状况改变、病情危重、经济状况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与活动中度以上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极重度病人宜采取身体前倾坐位,视病情增加适当的活动,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病情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