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
门诊部药房常用药品与用法说明
门诊部药房常用药品与用法说明在门诊部药房,常用药品种类繁多,各种疾病所需的药物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为您介绍门诊部药房常用药品以及它们的用法说明,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1. 消炎药消炎药是门诊部药房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可以用于治疗感染和发炎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消炎药包括:(1)头孢菌素类药物: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拉定、头孢克肟等。
(2)青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苄环西林等。
(3)氟喹诺酮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常见的药物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用法说明: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按指定的剂量和频率服用,不可随意增减用药量。
2. 抗生素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门诊部常用的抗生素包括:(1)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V钾、盐酸氨苄西林等,适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2)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环丙沙星等,适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3)糖肽类抗生素:如替考拉宁、阿米卡星等,适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疾病。
用法说明:按照医生的处方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用药频率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中断或延长用药时间。
3. 胃肠道药物胃肠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溃疡。
(2)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多塞平等,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胃溃疡。
(3)抗胆碱药物: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
用法说明: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遵循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4.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常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
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包括:(1)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用于缓解感冒、发热等不适。
(2)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门诊部常见疼痛管理与缓解技巧
门诊部常见疼痛管理与缓解技巧疼痛是门诊部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疼痛的不同性质和程度,可以采取多种管理和缓解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门诊部疼痛管理与缓解技巧,希望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1. 评估疼痛程度在进行疼痛管理和缓解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法(NRS)等。
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评分结果,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疼痛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单纯性疼痛的管理对于单纯性疼痛,如轻度头痛、肌肉酸痛等,可以通过非药物疼痛管理来进行缓解。
例如,适当休息、改变姿势、热敷或冷敷等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还可以进行理疗、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减轻疼痛。
3. 非麻醉类药物的应用对于中度到重度的疼痛,常常需要使用非麻醉类药物来缓解。
常用的非麻醉类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麻醉剂。
NSAIDs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组织损伤来减轻疼痛,但需要注意消化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
麻醉剂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但需要遵循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4. 辅助治疗的应用在疼痛管理中,辅助治疗也是常见的一种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来降低患者对疼痛的焦虑和恐惧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反馈、音乐疗法、艺术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放松身心。
5. 微创治疗技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疼痛,如癌症引起的疼痛、神经性疼痛等,微创治疗技术可以提供更直接有效的缓解。
例如,可通过射频消融、激光治疗、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等方法来减轻神经性疼痛。
此外,介入手术、植入电刺激器等治疗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6. 多学科的疼痛管理团队为了更全面、高效地管理患者的疼痛,门诊部可以建立多学科的疼痛管理团队。
团队成员可以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通过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制定和实施疼痛管理计划。
门诊常用药(1)
1咳特灵胶囊:一次1粒,一日3次。
每粒含小叶榕干浸膏36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1.4毫克。
2酮替芬: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2次,每次1mg,一般于晨晚各服1次。
对于晚间发作病人亦可改为每晚临睡前1次,每次1mg。
6-12岁儿童,每日2次,每次0.5mg。
3-6岁儿童,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05mg投药。
3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药。
广泛用于多种以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结膜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食物变态反应,药物变态反应,昆虫变态反应等。
3止嗽散: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
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
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
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
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
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加减: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暑气伤肺,口渴烦心尿赤,加黄连、黄芩、花粉;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
(先泡半小时再煎25分钟,荆介另包,煎20分后再下)4养阴清肺颗粒:每袋装15克, 口服。
一次1袋,一日2次。
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5 百合固金片: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每片重0.4g;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6 老年憋喘治疗的一些经验1.其中必须有抗过敏的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等.2.扩张支器官的药物,茶碱类药物相对来讲副作用比较小,可小计量应用.如:喘安.付方茶碱.拟肾上腺素药对心脏有刺激尽量不用3足量,短期应用皮质激素4运用中医辩证理论.可酌情添加如:付方甘草,桔梗冬花片等5加用活血药复方丹参,可减少肺水肿,促进痰液易于咳出,同时老年人大部分有心脏不太好,用活血药显得就更加重要.6对于抗生素的应用也相当重要.老年人对各种抗生素耐药.在没有各种检查设备的前提下,可选用:1)三代或四代头孢类抗生素.2)磺胺类要早期服用.3)喹諾酮类抗生素风寒可用白芍.茯苓.半夏.五味子各9克,橘红,灸甘草,款冬花,干姜,各6克,杏仁12克,麻黄6克,批把叶6克,一天一付水煎两次,连服3--4付,此方为陈吉殿秘方,我验之效果很好。
门诊常用药物完整版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
48.金花清感颗粒1袋bid
49.金荞麦片
50.金果饮口服液15ml tid
51.金莲花胶囊4粒(1.40g)bid/tid
52.金莲清热颗粒1袋(5g)qid
53.九味双解口服液20ml tid
54.蒲地蓝口服液10ml tid
qd
76.氯沙坦(科素亚)
50mgx7
4
50mg-100
qd
77.尼麦角林
10mgx18
3
5-10mg
tid
78.牛黄降压片
2gx
6
4片
qd
79.替米沙坦
40mgx14
480qd80源自西尼地平5mgx282
5mg/10mg
qd
81.硝苯地平
5mgx100
1
5mg
tid
82.缬沙坦
80mgx7
4
80mg
34.川贝批把胶囊0.6g(3粒)tid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35.枇杷止咳胶囊2粒tid用于咳嗽,及支气管炎咳嗽。
36.密炼川贝批把膏22g tid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
平喘
37.多索茶碱注射液200mg bid
300mg qd(0.9%ns 100ml或5%gs100ml)
55.清咽滴丸6丸tid
56.清热解毒口服液1/2支tid
57.清开灵颗粒1袋bid/tid
58.双黄连颗粒1粒tid .
59.银黄颗粒2-4g bid
60.柴银口服液20ml tid。
61.银翘解毒软胶囊2粒tid
62.感冒清热颗粒12g bid。
门诊部疼痛管理指南
门诊部疼痛管理指南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对于患者来说,疼痛却是一种困扰和折磨。
门诊部作为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疼痛管理成为门诊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门诊部疼痛管理的一些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并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
一、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种类型。
急性疼痛一般由炎症、手术或损伤等因素引起,痛觉来源清晰且可定位。
慢性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在诊断和治疗上都相对复杂。
根据疼痛的病因和特点,可以将疼痛分为神经性疼痛、机械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等。
二、门诊部疼痛评估门诊部在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 疼痛程度评估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VAS(可视模拟评分法)、NRS(数值评分法)和面部表情评分法等。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
2. 疼痛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在评估疼痛性质和特点时,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疼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刺痛、胀痛、钝痛等)、部位和放射范围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了解疼痛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头晕等。
3. 生活质量和功能评估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的影响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了解患者在疼痛状态下的睡眠情况、日常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等,并结合患者的自述进行综合评估。
三、常见疼痛的治疗策略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门诊部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疼痛的处理中。
常见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常用的疼痛药物包括非处方类药物(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对乙酰氨基酚等)和处方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的风险。
门诊常用药物完整版
门诊常用药物完整版呼吸系统常用药物抗生素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5 g口服,每日两次。
2.阿奇霉素分散片0.25g口服,每日一次。
阿奇霉素注射液500mg,每日一次,使用0.9%的500ml氯化钠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
3.红霉素肠溶胶囊1-2g/日,分3-4次服用。
4.甲硝唑注射液0.1g,每日三次。
甲硝唑片0.2-0.4g,每日三次。
甲硝唑vb6 0.2g-0.4g,每日三次。
5.青霉素160万单位,每日分2-4次口服,剂量为5万-20万单位/kg/d。
6.头孢呋辛酯0.25g-0.5g,每日两次口服。
7.头孢呋辛钠注射液0.75g-1.5g,每日三次,使用0.9%的100ml氯化钠溶液。
8.头孢丙烯0.5g,每日两次口服。
9.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0.5,每日两次口服。
10.头孢克肟0.2,每日两次口服。
11.注射用头孢美唑1-2g,每日两次,使用0.9%的250ml 氯化钠溶液。
12.头孢西丁1-2g,每日两次,使用0.9%的100ml氯化钠溶液。
13.头孢曲松2g,每日一次,使用0.9%的100ml氯化钠溶液。
14.头孢氨苄缓释胶囊0.5g,每日两次口服。
15.替硝唑1g,每日一次口服。
16.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立复兴)0.2g,每日两次口服。
17.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来立信)0.3g,每日两次。
18.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30mg-60mg,每日四次口服。
19.莫西沙星片400mg,每日一次口服。
止咳化痰20.羧甲司坦口服液10ml,每日三次。
21.乙酰半管氨酸0.2g,每日三次口服。
22.氨溴索片30mg,每日三次口服。
23.氨溴索口服液10ml,每日三次。
24.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三次口服。
25.可愈糖浆10ml,每日三次,用于止咳(长期使用可产生依赖性,需谨慎使用)。
26.急支糖浆20/30ml,每日三次,用于化痰止咳。
27.复方鲜竹沥液20ml,每日三次,用于化痰止咳。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中成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其在骨伤科门诊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中成药处方的频次、药品种类、主治疾病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处方频次
从我院骨伤科门诊的中成药处方中,我们可以看出常用的中成药有十味健骨丸、骨节痛胶囊、关节灵等,这些处方在我院中成药处方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在这些中成药处方中,十味健骨丸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骨节痛胶囊和关节灵。
二、药品种类
中成药种类繁多,但在我院骨伤科门诊中,较为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十味健骨丸、骨节痛胶囊、关节灵、骨质增生宁片、关节炎宁片、骨痛康膏、颈活络丸等。
这些中成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疗效,对于一些骨伤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
三、主治疾病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主要用于以下骨伤疾病的治疗:骨关节疼痛、骨病、骨质增生、骨折、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这些疾病病程长、症状严重,需要长期治疗,并且这些疾病的治疗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中成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四、注意事项
虽然中成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使用问题。
首先,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成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其次,要遵守剂量、用法和用量,不要自行调整或增加剂量;最后,中成药不适合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
门诊医生常用药物解析与用法
门诊医生常用药物解析与用法1. 介绍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医生常常需要用到一些常见的药物来治疗各种病症。
本文旨在解析门诊医生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些药物,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2. 解析药物分类2.1 消炎药物-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用法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等。
-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如氯霉素、甲硝唑等。
用法根据药物类型和感染部位而异。
- 消炎药物:用于缓解炎症反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类固醇类药物。
用法视药物类型而定。
2.2 镇痛药物- 退热药物:用于治疗发热、缓解体温过高所导致的不适,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
常见的用法为口服或肛门给药。
- 镇痛药物: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用法根据疼痛程度和药物类型而有所差异。
2.3 消化系统药物- 抗酸药物:用于治疗胃酸超产和酸性胃病,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
一般以口服形式给予。
- 消化酶制剂: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如胰酶、益生菌等。
用法因药物类型和症状而异。
3. 用法与注意事项3.1 用法指导- 药物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症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 用量和频率: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指导,确定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
- 用药时间: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药物特点,确定用药时间,遵守规定的用药时段。
- 用药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
3.2 注意事项- 药物过敏史:在使用新药物之前,必须询问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 注意禁忌症:了解药物的禁忌症,避免将禁忌症患者使用该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或减低药效。
- 特殊人群用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特别关注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和用量。
4. 总结门诊医生常用药物解析与用法是门诊实践中的必备知识。
疼痛门诊的诊疗操作要点-03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32-疼痛门诊的诊疗操
作要点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临床疼痛学基本概念及其进展
1、()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山村秀夫教授,在日本东大开展了“疼痛外来”,即所谓的疼痛门诊
A、1962[正确答案]
B、1965
C、1978
D、1988
2、()年代:闸门学说的出现,产生了TENS
A、1950
B、1960[正确答案]
C、1970
D、1980
3、课件中病例:49岁的膀胱癌患者做了下半身切除术后又愉快的生活了()年之久
A、10[正确答案]
B、15
C、20
D、25
4、一般没有机体器质性病变,纯属心理因素导致的疼痛属于()性疼痛
A、心因[正确答案]
B、炎症
C、免疫功能障碍
D、缺血
5、()年,国际疼痛学会成立,简称IASP。
疼痛的药物治疗
疼痛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镇痛治疗药物有:1.麻醉性镇痛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又称为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s,narcotic analgestics)。
又称阿片类镇痛药,是中枢性镇痛药,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病人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剂量增大时可产生镇静和嗜睡。
按麻醉性镇痛药与阿片受体作用的关系可分成为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和阿片受体拮抗药。
常用的阿片受体激动药有吗啡、羟考酮、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哌替啶、丁丙诺啡。
2.非麻醉性镇痛药:⑴曲马多(tramadol)曲马多是人工合成的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至少通过两种不同而互补的机制产生镇痛作用,即弱阿片机制和非阿片机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对心血管系统基本无影响主。
要用于中度到重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治疗,对各种类型的慢性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包括神经源性疼痛。
⑵可乐定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惊厥、抗休克等作用。
⑶氯胺酮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手术后镇痛、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⑷维生素维生素B1:疼痛治疗中主要适用于神经炎和神经痛及慢性疼痛治疗,如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慢性腰腿痛等。
维生素B12:对保持有髓神经纤维的完整功能,修复神经髓鞘,促进神经再生等。
适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⑸高乌甲素为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强。
用于各种急、慢性中等度的疼痛,如关节痛、肩周炎、带状疱疹、扭伤、术后镇痛及癌性镇痛。
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与抗风湿作用。
NSAIDs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效应,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关节痛等疼痛、炎症性疼痛、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长期应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常用药物有吲朵美辛、氯诺昔康、布洛芬、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纳、低剂量阿司匹林、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二级医院疼痛科建设方案
二级医院疼痛科建设方案(草案)一.必要的治疗设施及备品(一)设备1.臭氧发生器2.射频治疗系统3.ArthroCare公司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可由厂家提供)4.多功能监护仪一台或血压计6.快速血糖测试仪一台(二)辅助设备(定位装置)1.C型臂透视装置2.CT室(三)穿刺针1. 银质针0.6×85 20根0.8×110 30根1.1×130 30根1.1×150 20根1.1×170 30根2.一次性45°斜面腰穿针:10cm长20G、24G3.PTC针:15cm长20G、24G4.射频针:5cm、12cm及15cm长(四)耗材1. 低温等离子刀头2.无烟艾条或艾注3.一次性小针刀4.美国MCT微电流疼痛治疗贴5.一次性注射器:带针1ml,5ml,10ml,20ml注射器6.一次性浮针7.一次性硬模外阻滞包(五)其它一次性玻璃注射器 5ml 30个1ml 5个二.疼痛科常用药物二.门诊环境要求1.诊室一间2.治疗室一间: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
二.治疗室环境要求1.紫外线消毒仪1~2台(根据面积)2.治疗台1个3.治疗床3~4张4.储物柜1个三.对人员(医护)资质及要求1.具有医师执照的介入科医生2~3名。
2.具有医师执照麻醉科医生1名。
3.具有护士执照,并有手术室工作经验的护士1名。
四.急救设施及急救预案(一)急救设备1.瓶装氧气2.吸引器3.鼻导管吸氧装置4.简易呼吸囊5.一次性面罩6.一次性气管导管:7.0 1个6.5 1个7.5 1个7.口咽通气道 2个(成人)(二)急救药品临床科室急救车常规备用药品(三)急救预案1.局麻药毒性反应(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4)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
(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麻醉门诊常用药物
麻醉门诊常用药物【药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性状】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适应症】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
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
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
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规格】 25mg【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
①解热、镇痛,每次0.3~0.6g,每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一次。
②抗风湿,每日3~6g,分4次口服。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口服,每日3~6片(75~150mg),每日一次;或遵医嘱。
④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每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量口服。
①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
②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
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
门诊医生常用的治疗技术介绍
门诊医生常用的治疗技术介绍门诊医生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常常接触的医生类型之一。
他们负责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健康检查、疾病诊断和提供治疗建议。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门诊医生需要掌握常用的治疗技术。
本文将介绍门诊医生常用的主要治疗技术,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1. 药物治疗的概念和原理药物治疗是门诊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应用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疾病进展或治愈疾病。
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机制,如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而抗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2. 常用的药物治疗技术(1)西药治疗:包括西药片剂、注射剂和口服液等。
门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西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西药包括抗生素、抗炎药和止痛药等。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特色之一,在门诊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也有一定应用。
门诊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开出中药处方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有柴胡、黄连和苦参等。
(3)其他药物治疗:门诊医生还可能会使用其他类型的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激素类药物、免疫调节剂和抗癌药等。
二、物理治疗1. 物理治疗的概念和原理物理治疗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的治疗方法。
它主要通过外界的物理刺激,如热疗、冷疗和电疗,来调节人体的生理过程。
2. 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1)热疗:热疗是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给患者的身体,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消除炎症的目的。
常见的热疗方法包括热敷、热包和热灯照射等。
(2)冷疗:冷疗是通过将低温物体或液体与患者接触,使其体温下降来达到治疗目的。
冷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降低肌肉痉挛。
常见的冷疗方法包括冰敷、冷水浸泡和冷气吹风等。
(3)电疗:电疗是利用电的生理效应进行治疗。
通过给患者施加特定的电流和电压,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肌肉功能和减轻疼痛。
常见的电疗技术包括电针疗法、电热毯和电疗仪等。
三、手术治疗1. 手术治疗的概念和原理手术治疗是门诊医生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门诊部急救用药指南
门诊部急救用药指南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紧急治疗和救护。
门诊部急救是指在门诊设置的紧急救治区域内提供急救服务。
为了确保门诊部急救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合理使用急救用药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门诊部常用的急救用药指南。
一、心血管急救1.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重要手段,通常需要使用以下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心室颤动、无脉搏性心动过缓和心室停搏的心肺复苏。
- 硫酸镁:用于治疗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梗死和晕厥。
- 普鲁卡因胺: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引起的心脏骤停。
2. 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甘油: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可雾化吸入或舌下含服。
- 曲美他嗪:用于短期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及长期预防。
二、呼吸系统急救1. 支气管扩张药物- 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 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用于急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
- 布洛芬:用于缓解急性过敏性哮喘等过敏反应。
三、消化系统急救1. 抗酸药物- 莫沙必利: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和食管炎症。
- 益生菌:用于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
2. 抗恶心呕吐药物- 多潘立酮: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如晕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四、神经系统急救1. 抗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用于急性癫痫持续状态和癫痫发作。
- 马来酸苯妥英钠:用于急性癫痫发作,作用迅速持久。
2. 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发热和肌肉疼痛。
- 吗啡:用于强烈的急性和慢性疼痛。
五、内分泌系统急救1. 胰岛素- 胰岛素:用于急性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葡萄糖:用于低血糖症状,可以作为胰岛素的辅助给药。
2. 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素: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危象。
六、其他常见急救用药1. 血液透析药物- 肝素:用于血液透析和防止血栓形成。
- 洛匹那韦: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和血液透析。
门诊部常用药物的使用与剂量掌握
门诊部常用药物的使用与剂量掌握在门诊部,医生使用常见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合理的使用药物和掌握正确的剂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门诊部常用药物的使用和剂量掌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是门诊部常用的药物之一,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时,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不同细菌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细菌感染类型和耐药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 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长:合理控制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时长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医生应按照标准的治疗方案来开具药物,并告知患者按时完成用药。
3.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
同时,一些药物和食物可能与抗生素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医生需要告知患者避免这些食物或药物。
二、镇痛药在门诊部,医生常常使用镇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镇痛药及其使用注意事项:1. 阿司匹林:常用于缓解轻度头痛、肌痛和退烧。
使用时,医生需要告知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饮酒和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2.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退烧、缓解轻度疼痛。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指示的剂量使用,并注意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3. 吗啡类药物:吗啡类药物通常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潜在的成瘾性和呼吸抑制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剂量和疗程。
三、抗过敏药物门诊部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原则:1. 抗组胺药:常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皮疹等症状。
使用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过敏反应的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抗组胺药,并告知患者避免饮酒和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2. 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或疾病的炎症。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方法和剂量,并告知患者不得擅自停药。
疼痛门诊急救抢救应急预案
疼痛门诊急救抢救应急预案一、前言疼痛门诊是医院中常见的科室之一,为患者提供针对各种疼痛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然而,在门诊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疼痛急救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和救治。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疼痛门诊急救抢救应急预案,对于提高门诊急救能力和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快速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疼痛急救情况;(2)提供及时、规范的急救抢救措施;(3)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4)尽快将患者转入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原则:(1)快速反应:在疼痛急救发生后,医务人员要能快速反应,迅速抵达现场,并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
(2)队伍配备:疼痛急救队伍要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组成,以确保全面的急救能力。
(3)多元化设备:疼痛急救设备应包括常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同时还要具备特殊急救设备,如基础生命支持设备等。
(4)信息畅通:疼痛急救应急预案要与相关科室的急救预案相衔接,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协调,以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救治记录:急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急救过程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处理和跟进提供依据。
三、疼痛急救抢救流程1.快速反应:(1)第一时间进行疼痛急救呼叫,通知疼痛急救队伍的成员迅速前往急救现场。
(2)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加重。
(3)确定现场的安全性,排除可能的危险因素。
2.评估疼痛情况:(1)通过患者的自述和现场观察,初步判断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原因。
(2)进一步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疼痛的病因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
3.治疗措施:(1)提供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2)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治疗。
(3)对于疼痛急性加重或无法忍受的患者,予以急救药物治疗,如呼吸道通畅药物和镇静药物。
(4)在处理急救过程中,要随时记录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以作为后续处理和跟进的依据。
4.转诊和跟进:(1)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不能通过门诊治疗得到明显缓解,或存在严重的疼痛相关并发症,应尽快转至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跟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刘波涛一、总论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
主要包括:中枢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麻醉药、神经破坏药以及疼痛的辅助用药。
二、中枢性镇痛药中枢性镇痛药物,一般来说主要分作两大类:一类是阿片类镇痛药物,另一类是非阿片类的镇痛药物。
接下来我们先讲阿片类镇痛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物习惯上又称为麻醉性镇痛药物,它可以提高痛阈,减轻以至消除疼痛,减少患者因疼痛而引起的身体的痛苦和精神、心理上的压力,还有这种焦虑、烦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缓解疼痛时一般不产生意识消失,但大剂量时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能产生睡眠或者麻醉。
在疼痛门诊中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列举了六种,分别是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可待因、哌替啶和丁丙诺啡。
吗啡这是从阿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壁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
这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一种重要的镇痛药。
口服是最佳的给药途径,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依赖性,方便而且没有创伤。
吗啡在临床上具有多种剂型,如硫酸或者盐酸吗啡的口服剂型就有即食片、缓释片,或者水剂,同时还有这种注射针剂。
盐酸吗啡的即释片和控释片,区别主要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不同,所以服药的间隔时间也不同,一般吗啡即释片的间隔时间是4-6小时,而缓释片的间隔时间是8-12个小时。
吗啡可以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具有这种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镇痛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性病变的这种剧痛。
它在镇痛的时候能保持意识,以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同时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种镇静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阿片类药物可以产生欣快的精神效应,这就是导致药物滥用的神经生理基础。
同时吗啡也可以对呼吸系统产生这个呼吸抑制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管和心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大剂量的吗啡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吗啡可以使消化道的这个平滑肌、括约肌兴奋,然后主动减慢,所以可以有止泻和治疗便秘的这个作用。
其他的作用,就是吗啡也可以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具有一定的镇咳的作用。
再有临床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吗啡的使用禁忌证,对吗啡过敏者,第二个是不能用于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者急性肝炎的患者,不建议长期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
对于6个月龄以下的小儿也不建议使用。
另外由于吗啡能通过胎盘或者乳汁抑制新生儿的呼吸,同时能够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而延长产程,所以禁止用于分娩止痛或者哺乳期妇女的止痛。
第二个药物芬太尼。
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纯阿片类的受体激动剂,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
它的镇痛效能比吗啡要强80-100倍,但是作用时间非常短,仅为半个小时左右。
芬太尼单独应用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血浆半衰期很短,对血流动力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这一点是吗啡和后面要介绍的哌替啶所达不到的。
现在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就是芬太尼的透皮贴剂,这个它是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确切的优点,一般可以维持72小时的一个镇痛作用。
同样在使用这个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时候也要注意,支气管哮喘有颅脑肿瘤或者颅脑外伤引起昏迷的患者不能使用,2岁以下的小儿也禁忌使用芬太尼的透皮贴剂。
第三个羟考酮。
羟考酮是阿片受体纯激动剂,是由生物碱蒂巴因提取物合成的阿片类中枢神经止痛药。
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多年,像在门诊经常使用的泰勒宁,这就是羟考酮与非甾体类药物制成的一个复方的镇痛制剂。
羟考酮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平滑肌,可以发挥阿片类激动剂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焦虑和精神放松的治疗作用。
羟考酮作用机理与吗啡相似,但其镇痛作用强度比吗啡要高,它的镇痛作用也没有峰顶的效应,镇痛效果是确切可靠。
适用于各种中、重度的这种癌性疼痛。
但注意禁忌证,就是对羟考酮过敏或者禁用阿片类药物的时候,不能使用羟考酮。
同时合并急性或者严重支气管哮喘或者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的时候也不能使用。
另外已知或者怀疑有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也禁忌使用羟考酮。
羟考酮一般在临床上除了像泰勒宁,还会使用它的控释剂型,如奥施康定,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将奥施康定咀嚼了以后服用,这样会造成一种潜在的致死量吸收,可能会引起患者呼吸抑制、过度镇静。
所以,这一点在临床上一定要向患者和家属强调,奥施康定千万不能嚼碎了服用,一定要是整片的吞服。
可待因。
可待因这是阿片中的天然成分,它的镇痛效力大概也就是吗啡的1/12,是弱阿片类药物的一个典型代表。
主要用于轻度到中度的止痛。
它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部分,在体内生物转化成吗啡而产生。
临床主要是使用它的口服片剂,一般不主张大剂量的这种使用。
它适用于轻中度的癌症疼痛,短期内也可以用于中度非癌性疼痛治疗。
同时还可以用于严重咳嗽,尤其是肺癌引起的干咳,但是对于痰多的患者的时候,要慎重地使用。
它的禁忌证也是对可待因过敏的人不能用,呼吸困难或者有哮喘样咳嗽的不能用,另外1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也不建议使用。
32mg的可待因和600mg阿司匹林的止痛作用是基本上相同的。
把两者合用的时候有明显的相加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常以联合用药的方式来使用可待因。
由于可待因随药物剂量增加,其不良反应增加,而疗效并不增加。
所以临床上不建议用增大剂量来治疗这个剧烈的疼痛,而是当发现可待因已经不足以控制疼痛的时候,应该及时的改用吗啡来处理疼痛。
另外一点,可待因一次口服剂量如果超过60mg,可能在一些患者中出现兴奋还有烦燥不安的这种表现。
驾车或者操作机器的患者的时候,由于可待因有引起嗜睡的可能性,所以也要尽可能避免在服药期间,在驾驶汽车或者操作这种危险的机器。
哌替啶。
哌替啶又叫杜冷丁。
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镇痛剂,它的镇痛效能仅有吗啡的1/10,虽然它的镇痛效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在工作还有部分这种医务人员中对哌替啶的使用还是存在许多的误区,特别是对于这种癌性疼痛的患者,总是觉得是可以长期的使用哌替啶来控制疼痛。
实际上由于哌替啶在体内代谢以后的产物是去甲哌替啶,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它的镇痛效能只有哌替啶的一半,但其神经毒性作用却是哌替啶的两倍,而半衰期又是哌替啶的10倍。
所以大量重复使用,或者连续输注哌替啶,或造成去甲哌替啶的积聚,最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如震颤、抽搐、肌阵挛或者癫痫发作。
所以一般哌替啶都建议用在急性的创伤性疼痛或者术后疼痛,以及麻醉前的用药。
而对于长期慢性的疼痛,像比如癌性疼痛,是不推荐使用哌替啶。
哌替啶具有刺激性,一般不用于皮下的注射,反复的肌内注射,可能在局部会形成硬结,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般在处理急性疼痛的时候,都使用100-150mg的哌替啶肌内注射,或者用50-100mg进行静脉注射。
丁丙诺啡。
和前面介绍的药物不太相同的是,丁丙诺啡是天然阿片生物碱蒂巴因的延伸物,它是阿片受体的混合型的激动和拮抗剂。
也就是说丁丙诺啡不仅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吗啡拮抗药物。
它的镇痛作用比哌替啶是要强的,大概是吗啡的30倍,是芬太尼的一半左右。
丁丙诺啡主要用于中重度的癌性疼痛、术后疼痛,也可以用于非癌性疼痛。
由于丁丙诺啡是一个中长效的强效镇痛剂,所以在临床上我们主要把它用作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但是由于它可以通过胎盘和血脑屏障,对新生儿有不可逆的这种呼吸作用,所以不建议用于控制妊娠的这种疼痛。
丁丙诺啡既是阿片的激动剂,也是阿片的拮抗剂,所以它一般不和吗啡联合应用,否则的话丁丙诺啡会降低吗啡的镇痛效价。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在这个地方,列举四种常见的药物,它们分别是曲马多、草乌甲素、氯胺酮和泰勒宁。
曲马多,它是一个非阿片类的中枢性镇痛药物,虽然也可以和阿片受体结合,但是它的亲和力很弱,对u受体的亲和力只有吗啡的1/6000。
曲马多它的作用强度大概是吗啡的1/8-1/10,由于它并没有抑制呼吸的作用,长期应用依赖性也小,所以在疼痛门诊它的使用是相当广泛的。
它一般用于急慢性的疼痛,中度的癌性疼痛,骨折或者各种术后的疼痛或者牙痛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已经明知道它对阿片类药物过敏的话,该曲马多是要谨慎使用的。
一般曲马多的半衰期是6个小时,所以通常情况下,一天服用2-3次,每次50-100mg。
对于非癌性疼痛患者,每日服药剂量不要超过400mg。
另外需要注意服用曲马多的时候,如果还吃中枢安静剂,比如地西泮的时候,需要减量,否则这两个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嗜睡,或者是其他不良反应。
草乌甲素。
草乌甲素是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感染、抗风湿的作用,它的镇痛效能大概是吗啡的16倍到65倍左右,维持的时间比吗啡也要长。
一般在临床上它可以治疗各种癌症的晚期疼痛,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腰及四肢关节的扭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草乌甲素,孕妇以及有心脏病的患者是禁止使用的。
泰勒宁。
泰勒宁就是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一个复方制剂。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个苯胺类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它在服用65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达到高峰。
泰勒宁主要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的急慢性疼痛。
一般成人常规剂量是每6小时服用一片,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调整。
当然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或者是对麻醉类止痛药物有耐受性的患者,可以超过推荐剂量服用,但建议一天不要,最好不要超过4粒。
另外泰勒宁会掩盖急腹症患者的症状,所以对于急腹症的患者一定在诊断明确后方可给药。
使用泰勒宁的时候也要避免进行精细的操作,如驾驶汽车、高空作业等等。
大剂量应用的时候,也会产生与吗啡类似的不良反应,其中就包括了呼吸抑制。
氯胺酮。
氯胺酮,是目前唯一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中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麻醉药。
它的镇痛作用强,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比较轻。
小剂量的氯胺酮是作用部位,目前怀疑它是在非特异性的丘脑新皮层系统,可以阻断脊髓网状束与痛觉有关的传入信号。
氯胺酮在临床上可以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等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
在使用剂量达到1mg/kg以上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升压的作用。
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来说都是与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以治疗对阿片类药物镇痛不敏感的内脏痛。
但是由于它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有高血压、心血管病变患者的时候是不建议使用的。
一般使用氯胺酮都是使用静脉给药,采取的是持续小剂量滴注的方法。
也就是比如可以把氯胺酮和吗啡联合应用,经静脉给药,采用病人自控镇痛的方式,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由患者自行给药。
三、非甾体类消炎药非甾体类消炎药,这一类药是相当大的一类型药,它的分类方法也是非常多的,这里我们就采取把它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
其中几个代表性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莱昔布,以及美洛昔康。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它在口服以后,主要是在胃和小肠的上部吸收,可以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