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丛书:《奇妙世界》中《孩子们在争辩》[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复习“一望无边”等词语,书写“摘、掏”等2个字、2、在语境中体会并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二、阅读与表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和祖先自由的生活、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述“掏鹊蛋”等画面,并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3、拓展阅读《孩子们在争辩》,继续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想象的快乐、[教学重点]1、在语境中体会并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相机指导书写“摘、掏”2个生字、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难点]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述“掏鹊蛋”等画面、2、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读文(一)板书课题(二)相机出示词语(三)整体读文过渡:多么有趣的小诗啊!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诗的第二、三小节,感受祖先有趣的生活吧、[设计意图]开课伊始,板书课题依然强调易错字“祖、篮”,夯实学生字词基础、从复习词语到整体读文创设情境,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展开想象,读写结合(一)想象情境,朗读练习1、读好问句(1)学生自由练习读问句(2)指名读并相机指导2、读出好奇(1)学生注意“可曾”这个词语,知道这是作者对祖先生活的好奇而进行的猜想、(2)学生再读,读出猜想、好奇的感觉、3、读出画面(1)学生默读,读中想象祖先生活的情景,找出作者猜想祖先干什么(2)关注词语,想象画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动词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示范、(3)交流想象,读出画面、学生选择一个试着说一说读完词语想到哪些画面?学生互相交流、集体交流、读着这样的词语,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4)回顾朗读小诗的第2、3小节(二)发挥想象,仿写练习、1、尽情想象,积累词语、学生发挥想象,仿照二、三小节说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2、运用词语,仿写练习、学生选择一小节仿写3、展示作品,想象风暴、展示学生作品,相机评价并进行指导、过渡:我们以后在阅读的时候,就是要由课文内容想象开去,阅读之旅就更有趣了、想不想继续放飞我们的想象呢?老师再推荐一首有趣的小诗、[设计意图]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关注个体需要和不同的需求、大部分同学对诗中所写就是作者因好奇而引发的猜想存在疑惑,因此抓住“可曾”引导学生感悟、2、想象的实质是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搭建一定的“支架”,如抓住词语想象画面,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和表达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为仿写做好准备、三、拓展阅读,延伸想象(一)出示图片,引导想象1、出示斑马,学生观察,相机出示第1小节、2、出示鸟和鱼:看到什么?又会怎样发问呢?学生集体交流、3、回顾第1、2小节,感受普通事物引发的想象、(二)自由阅读,再次想象1、孩子们又会怎样争辩呢?学生完整朗读这首诗《孩子们的争辩》、2、相机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孩子们还会争辩什么、课后和爸爸妈妈、同学们交流一下、过渡:看来想象源于我们的好奇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会引发我们神奇的想象呢![设计意图]丛书中《孩子们在争辩》一首小诗引进课堂,就是把有趣的想象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在学生经历了对祖先生活的想象之后,教师告诉孩子,有了想象,我们的阅读之旅就多了一份乐趣、其实,只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也能引发有趣的想象、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课外这首小诗,并启发学生课后可以尝试着这样去想象、想通过课堂的学习,为孩子们打开更多的窗……四、回归文本,放飞想象(一)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2、推荐阅读主题阅读丛书《发现老祖宗》和《仓颉造字》等文章、(二)积累词语1学生回顾本节课积累一组表示动作的词语;2学生练习词语搭配的连线;3生字“摘、掏”书写指导、结束语:有了想象的翅膀,我们就可以推想祖先的生活;有了想象的翅膀,身边的事物会变得更加可爱;让想象伴随快乐的童年、[设计意图]一方面,回顾积累本节课表示动作的词语,让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归类指导“摘、掏”,拓展带有提手旁的字,归类识记,知识渐渐板块化、另一方面,想象可以化普通为神奇,变文字为画面,变单一为多面,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表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按要求预习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激趣引入: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摘、掏、跑、看、逗、采、捉、逮。
”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
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三课《祖先的摇篮》精品教案
逗 采 捉 逮
野蔷薇 绿蝈蝈 红蜻蜓 小松鼠
过渡:在大森林里,人们自由的生活,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多美的画面啊!当微风吹来,沙沙作响,这时候,作者又会想到什么呢?
4.阅读第4小节。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注:遥远:时间久远
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中“摇篮”指的是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1.阅读第1小节(演示第15-25张幻灯片)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1)这里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对祖先生活情景的想象。
(2)这里的“美好”指的是什么?
自在、悠闲,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4)“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说明了什么?
暗指祖先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5)最后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啊!”抒发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歌颂和赞叹,照应开头,点明主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
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23祖先的摇篮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9个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如“祖先的摇篮”、“在大树下”、“摘野果”等,帮助学生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5.课后反思: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反思日记,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学到的知识以及待改进之处。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祖先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记录下来:
a.祖先的生活环境与现代生活环境有哪些异同?
b.你认为祖先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c.课后搜集关于祖先的传说或故事,与同学分享,了解祖先的智慧与贡献。
三握祖先的生活方式,体会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2.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祖先的世界,激发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情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如“祖、先、篮、摇、蓝、摘、掏、赛”等,掌握字词的正确发音和基本含义。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现代生活的异同。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1:2.引入课文:今我们就来学习《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板书:祖先的摇篮)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让我们快去读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请同学们排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
出示课件3:3.回归词语: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中,还能准确的读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不熟练的就多读几遍。
出示课件4:4.提出要求,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课件5、6三、发现规律,指导书写1.发现规律出示课件7:(1)引导观察:这9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总结规律:左边六个字是左右结构。
“祖、浓、摘、掏、忆”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啊”字由左中右三部分构成,“口”和“阝”要写在竖中线左侧,和“可”字宽度大致相等。
右边三个是上下结构。
“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
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书写练习:请同学们描一写二,注意握笔和坐姿。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和父母说一说。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祖 掏 逗 蔷 薇 逮 忆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祖 逗 忆 逗——逮
偏旁归类:蔷——薇
(2)利用图片记忆“蔷薇” (3)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逗 忆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猜字谜:边走边吃豆——逗 3.易读错字:掏(易读成淘)祖(平舌音) 5.应会写字:祖 啊 浓 望 蓝 摘 掏 赛 忆 (1)写正确:易写错字,忆 蓝祖 (忆和亿要区分开;蓝和篮要区 分开;祖为示字旁。)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赛 浓 摘 掏 ②指导要点:浓为左窄右宽的生字; 6. 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原始 祖先 意思 浓绿 一望无际 蓝天 野果 野兔 回忆 赛跑
5.易写错字
祖 摘 掏 赛 忆
展示词语 (1)小组长分工:(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 (二)词语 字词语„„) 在文中用不同符号在文中分类标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出。 (3)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提问 同学:你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预设: 动作描写的词语: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四字词语:一望无际 重点积累词语:原始 祖先 意思 浓绿 一 望无际 蓝天 野果 野兔 回忆 赛跑
教学 时间
1 课时
教学 内容 栏目 设计
指导预习,精讲点拨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 点拨指导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 干什么用的 ? 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 篮”在哪儿吗?(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这就是原始森林, 你们看,这原始森林的景 色多么美,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 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板书: 祖先的摇篮) 2.齐读题目,理解“祖先”和“摇篮”。 1. 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 出自己的名字。(课件展示)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 完成全面)。 3. 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 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1.教师:同学们,课文读正确就要做到不丢字, 不添字,不读错字。 2.每个小组的号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做 好评价准备。 3、全班评价。(我想表扬因为。 我想鼓励因为 。我想提醒一下,因为。) 4.正音。 注意的字音有: 掏(读一声) 祖(平舌音)菇(读轻声) 1.在小组内说一说正确读音。 2.学生齐读。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祖先的摇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望”等9个生字,理解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祖先的摇篮”所包含的意思,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明白“祖先的摇篮”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认真聆听,标出小节,注意给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指名朗读,教师重点指导读准“莆、薇、摘、忆”,同时注意“浓”声母是鼻音“n”,韵母是后鼻韵母。
(2)随机指认抢答(3)开火车读(4)出示生字词:“祖先、浓绿、蓝天、掏鹊蛋、蔷薇、摘野果、回忆、一望无边”,指名朗读词语,注意将“一望无边”读得连贯流畅。
3.读好句子(1)交流课文中难读的句子。
(2)教师指导:如:“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学生齐读句子。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朗读指导。
5.齐读诗歌三、指导写字1.出示“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9个生字。
2.口头组词。
3.观察结构特点,同桌交流书写要领。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始:“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望:上下结构,左上部分不要写成“亡”,第三笔是竖提。
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题“世界之初”的一首小诗,通过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理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古老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会写“祖、啊、掏”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师板书“摇篮”,齐读。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摇篮吗?2、师生交流,并出示摇篮图片。
说一说你睡在摇篮里的感觉。
3、板书课题,教学“祖”字。
齐读课题,释义:祖先。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关注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诗歌共几小节?(3)、“祖先的摇篮”指什么?2、检查反馈:(1)、出示生字词语,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通读课文,了解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师相机板书:原始森林。
(2)、你从哪小节找到答案的?指名朗读该小节。
3、齐读第一小节,教学生字“啊”4、观赏视频,感受原始森林的样子,看了这样的原始森林,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5、第一小节里哪些句子是形容原始森林的?请学生找出相关语句。
6、结合字词:大、浓绿、一望无边感受原始森林的特点。
想象画面,指导读好感叹句。
三、抓短语教学第二三小节1、默读2,3小节,圈出猜想祖先们曾经做的事。
2、找出动词短语读一读,发现相同结构。
3、联系生活学习动词“掏”“摘”。
教学生字“掏”4、读好动词短语并扩词运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5、游戏巩固动词短语。
6、动词短语送回第二三小节读一读,指导如何读好问句。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读读画画美美地朗读课文,画下这个美丽的摇篮,想象祖先还会做哪些事?板书设计:23、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大浓绿一望无边苍苍茫茫。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3 祖先的摇篮 人教部编版
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字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准时订正同学的错误读音。
4.同学自由读,要求咬准字音。
5.小组选出代表,朗读课文。
老师赐予评价。
三、生字书写1.同学合作沟通生字特点,提出书写时的留意事项。
2.小组汇报沟通结果。
老师补充。
(1)左右结构的字有“祖、啊、浓、摘、掏、忆”,要留意书写时左右两边的大小。
(2)书写“啊”字时留意“阝”的写法。
(3)书写“摘”字时留意右边是“”不是“商”。
3.同学描红。
老师巡察。
4.老师依据同学的具体状况,提出书写时需要留意的地方。
5.老师示范书写。
6.同学再次书写。
老师巡察,留意同学的书写姿势。
7.小组竞赛写字,相互评价。
四、课堂小结1.老师指名读生字。
2.同学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生字。
老师选一组同学到黑板上仿照老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
台下同学在自己的田字簿里进行书写。
第2课时
【板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三、理解课文: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指名回答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3)练读2、3节(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2)引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8.有感情地读全诗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四、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有关原始森林的,字词卡四、课时安排:3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点题教学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出示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两岸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
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
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__第一小节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三识字教学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习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习心字底的字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5 完成习字册四知识拓展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__,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3.整体感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新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们的生活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步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了吗?3. 指名反馈。
(原始森林出示图片,初步认识)4.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全班齐读。
(即第1小节的第1句和最后一个小节的内容)5.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6.教师出示词或短语引导学习。
祖先逗松鼠掏鹊蛋逮蝈蝈野蔷薇回忆(1)字音。
读准平舌音“祖”。
(2)字形。
①利用熟字识记:组一祖。
②利用偏旁识记:掏、逮、逗、忆。
(3)理解生字的意思。
如:①掏:挖,伸手进去取的意思。
②逮:捉、捕的意思。
7.回到文中,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数数这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5 个小节)2.其中哪些小节直接写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第1、5两个小节)3.学生熟读课文第1、5两个小节。
4.教师设疑,引导探究:那中间的第2~4小节写的又是什么内容呢?(1)学生默读课文第2~4小节。
(2)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文中第2~4小节主要写的是“我”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3)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说明吗?(4)学生自由发言。
(5)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中的相关词句及标点的含义。
①理解词句:“我想、可曾、那时候、也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②初步认识文中问号的表意作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祖先的摇篮》部编版
《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祖、辛”等9个生字,会写“蓝、摇”等8个字,会写“祖先、摇篮”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祖先的摇篮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原文《23祖先的摇篮》。
2. 生字词的学习。
3. 诗歌意境的体会。
4. 朗读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3)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意境的体会。
(2)朗读技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领读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3. 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诗歌描绘了祖先的摇篮的哪些景象?(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4. 体会诗歌意境(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点评、引导。
5. 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挑选学生朗读,点评、指导。
(3)全班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3祖先的摇篮》2. 内容:(1)祖先的摇篮(2)诗歌意境(3)朗读技巧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3. 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23祖先的摇篮》,让学生了解祖先的摇篮的景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 祖先的摇篮(教案)
野蔷薇绿蝈蝈红蜻蜓小松鼠
过渡:在大森林里,人们自由的生活,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多美的画面啊!当微风吹来,沙沙作响,这时候,作者又会想到什么呢?
4.阅读第4小节。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注:遥远:时间久远
(1)这里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6)仿写AABB的词语:
苍苍茫茫祖祖孙孙开开心心吞吞吐吐日日夜夜
快快乐乐家家户户安安静静马马虎虎清清楚楚
7.说说写写。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结或第3小结说一说。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茂密的森林里
挖野菜,
养春蚕?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唱歌跳舞,
举办篝火晚宴?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注: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1)“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呢?
(2)文中的比喻句是哪句?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原始森林比作了摇篮。
“摇篮”在文中指什么?
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3)“这是多大的摇篮啊!”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知道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后感到不可思议和惊奇。
对祖先生活情景的想象。
(2)这里的“美好”指的是什么?
自在、悠闲,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4)“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说明了什么?
暗指祖先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5)最后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啊!”抒发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歌颂和赞叹,照应开头,点明主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文本解读】这篇课文选自第八单元,整个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中2、3小节各含有两个问句,像“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等问句,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同时疑问的句式,凸显了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能读好疑问的语气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本篇诗文中许多动词,如“摘、掏、逗、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它们构成的“摘野果、掏鹊蛋”等动宾短语,给学生们的积累做好了铺垫。
在积累表示动作的词组后,也会后面的仿写做好了铺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而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
【学情分析】关于祖先和原始森林,低段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而学生刚开始对“祖先的摇篮”理解会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提示。
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补充,但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们大胆地想象。
还有,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
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标】1.通过字理识字、比较识字、形声识字等方法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字,通过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蔷薇、苍苍茫茫”等词语。
2.积累“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等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祖先的摇篮》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摘、掏、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认识“祖先”。
(1)板书“祖先的摇篮”。
(2)“祖先”是指什么人?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
在这首诗歌中,“祖先”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瞧,他们正在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呢!(3)出示原始人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的图片。
2.理解“摇篮”。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摇篮”吗?预设:摇篮是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温馨。
3.齐读课题。
提问:那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利用原始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标好小节。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为了更好地读故事,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zǔ tāo dòu祖先掏鹊蛋逗小松鼠qiáng wēi dǎi yì采野蔷薇逮绿蝈蝈回忆(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形声字、图片。
点拨: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祖、掏、逗、逮、忆”。
(出示“示字旁”)和老师一起读:示字旁,示字旁,与祭祀、宗庙有关。
“祖”怎么记?预设:祖,祭祀祖先不忘记,所以用“示字旁”,基本字“且”在古代和作为礼器的“俎”字最初是同一个字,读作“zǔ”,所以“祖”读“zǔ”。
组词:祖先、祖国。
很好,我们继续看下一个部首宝宝。
(出示“扌”)和老师一起读:提手旁,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
“掏”该怎么记呢?预设:掏,掏的时候要用手,所以用“扌”,基本字“匋”的音节是“t áo”,所以“掏”读“tāo”。
组词:掏出、掏空。
(出示“辶”)和老师一起读:走之,走之,与走路行动有关。
谁来说说“逗”怎么记?预设:逗,停下来逗弄,所以用“辶”,基本字“豆”音节是“dòu”,所以“逗”读作“dòu”。
组词:逗笑、打逗。
预设:逮,走过去抓住他,所以用“辶”,基本字“隶”音节是“dài”,所以“逮”读作“dǎi”。
组词:逮住、逮捕。
(出示“忄”)和老师一起读:竖心旁,竖心旁,与心理活动有关。
预设:忆,心里思念、回想就是忆,所以用“忄”,基本字“乙”音节是“yǐ”,所以“忆”读“yì”。
组词:回忆、记忆。
②借助图片识记“蔷、薇”。
出示蔷薇图片帮助学生识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增加识字趣味性,加深识字记忆。
(3)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老师出示儿歌,巩固识字。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
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1小节,明白“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2.探究活动(1)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2)学生交流,引导理解:“祖先的摇篮”指原始森林。
这里的“摇篮”是一个比喻,是指祖先从小生活的地方。
(板书:原始森林)出示句子: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拓展说话,加深理解:那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是()的摇篮。
那()是鸟儿的摇篮。
点拨: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是鱼儿的摇篮。
那茂密的大树是鸟儿的摇篮。
(3)这是怎样的原始森林啊?预设一:这是很大很大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引导学生抓住“多大”“!”体会原始森林的大,随机指导朗读。
(板书:广阔无边)小结:哇,摇篮本来是小小的,而祖先的摇篮竟然是那么大的原始森林,怪不得句子中说“真有意思”呢!齐读句子。
预设二:这是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1:我读到“浓绿的树荫”时仿佛看见了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随机朗读)预设2:我读到“遮住”一词时仿佛看到树叶密得连蓝天都看不见了。
(随机朗读)预设3:我从“一望无边”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这原始森林是非常广阔,看不到边。
(随机朗读)出示图片理解画面。
(板书:绿荫蔽日)出示草原、大海图片,引导说话练习:一望无边的()(4)全班齐读第1小节,读出原始森林广阔、繁茂的美丽,读出有趣、赞叹、惊奇的语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小节,形象具体地理解原始森林和祖先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摇篮”和延伸意义,并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等方法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书写指导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
现在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
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祖、浓、摘、掏、忆、啊点拨:“祖、浓、摘、掏、忆、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祖”,最后一笔横的位置高于左边的竖,穿插到点下面。
“浓”,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第九笔捺写得舒展。
“摘”,右边里面是个“古”字,不要写成“八口”。
“掏”,左右两部分的上端基本齐平。
“缶”要写得紧凑。
“忆”,“乙”的起笔与“忄”的右点起笔齐平。
“啊”,中间的“阝”要比两边的“口”和“可”略高。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
(可拍照上传评比)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第1课时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6个字。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
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五、课堂小结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那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我们还知道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
那我们的祖先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祖、浓、摘、掏、忆、啊2.课后作业: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祖先的摇篮》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望、蓝、赛”3个生字。
2.学习第2至4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1.学习第2至4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仿照第2、3小节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祖先的摇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 出示词语)祖先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逮绿蝈蝈回忆2.复习文意:课文第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预设: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齐读第1小节。
3.导入新知: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会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一起去看一看。
(板书:祖先的摇篮)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1小节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3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了解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什么,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2.探究活动(1)出示自学要求,明确学习要求。
自学要求:自由读第2、3小节,思考: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呢?(2)反馈交流。
板贴词组并齐读。
摘野果和野兔赛跑逗小松鼠捉红蜻蜓掏鹊蛋看蘑菇打伞采野蔷薇逮绿蝈蝈(3)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
①品析“掏”的妙用。
师:原始森林里的活动可真有趣!这些活动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谁发现了?预设:都有动词。
师:每一个动词代表一个动作。
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指名说。
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
掏:伸进去取。
预设:不可以换。
手伸进鸟窝里取就是“掏”。
师:在生活中,还会“掏”什么?预设:掏钱、掏耳朵、掏口袋。
师:“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一读就能想象出人们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情景。
②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
出示:()野兔()蘑菇师:你能根据诗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预设:追野兔、赏蘑菇。
看图片,齐读词语。
(4)归类读记。
出示课后练习带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加上动作、加上想象读。
(5)读好问句。
过渡:我们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呢?①出示问句: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②师: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规律?预设:都是以问句结尾。
③理解“可曾”。
师:这句话中所说的情景是“我”亲眼看到的吗?为什么要用问句?预设:这不是作者亲眼见到的,只是作者的猜想。
引导理解:“曾”是曾经的意思,“可”表示疑问的语气,这里表示作者在猜想。
④指导带着好奇、猜想的感觉读好问句。
(6)引导想象,仿说训练。
师: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仿照“掏鹊蛋、摘野果”说说类似的词语。
预设:捕野兽、挖野菜、捉小鱼、搭草房、追蝴蝶、听鸟鸣……师: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活动填进小诗吧!仿照第2、3小节说句子。
出示句式,同桌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出示答案齐读。
句式:我想——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孩子们也在这里可曾在()(),(),()吗?()?也在这里可曾在()(),(),()吗?()?预设1: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高大的桑树上采摘桑叶,收集桑葚?可曾在宽敞的山洞里和虫儿作伴,喂白蚕长大吗?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吹山风,看日出吗?也在这里捡茅草,拾树枝吗?预设2: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小河里玩游戏,捉小鱼?可曾在那些大树上看猴子表演,看松鼠跳舞?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捉迷藏,采野果吗?也在这里追蝴蝶,讲故事吗?(7)齐读第2、3小节,读出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