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讲授的基本思路:讲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入手,大体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即这个阶段产生的历史背景、管理上的主要内容、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讲授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企业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主要是讲授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回顾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管理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革。
第一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的发展沿革一、传统管理阶段(早期的企业管理)1、背景: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工厂制的产生--自由竞争18世纪后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即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作坊手工业的革命,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从而引起对工厂应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早期的管理思想是伴随着工厂制的出现而形成的。
1769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厂—英国的毛纺厂。
2、内容:生产管理(劳动分工)、工资管理(固定工资、分得的利润、奖励)和成本管理(固定成本、提高效益),呈现出明显的粗犷型特点。
3、特点:1)两权合一(所有权、经营权)企业由资本家直接管理,缺乏专职的经营者,由于资本家的知识和经验有限,这时企业的管理是粗放的、低水平的。
2)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要凭个人经验办事。
工人凭个人经验操作,没有科学的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凭个人经验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3)工人的培养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靠传授个人经验培养工人,缺乏科学的教育与培训。
4、传统管理中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1)英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曾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提出了实行刺激工资、工作方法研究、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重要的管理思想;(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经济人”假设、管理控制和注意计算投资回收期当重要的管理思想;(3)英国的数学家查尔顿.巴比奇,1832年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提出了专业分工、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专业技能应是工资基础当重要的管理思想;(4)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是最早研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劳动者的福利,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5)德国军事战略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以便军事打仗为例,研究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管理理论 企业经营的六种活动
①技术活动—主要指企业所从事的、制造和加工活动。 ②商业活动---主要指企业的采购、销售和交换活动。 ③财务活动---企业所从事的资本筹划活动、 以及对已筹集的资本的有效运用。 ④安全活动---指企业所从事的保护企业资产、保障企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种种活动。 ⑤会计活动---指企业所从事的存货的盘点、资产负债表的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活动。 ⑥管理活动---主要指企业所从事的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
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y Fayol):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ayol)是和泰罗并驾齐驱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创 始人之一。他的研究与泰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关注的焦点是整个组织。
代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860年从圣艾帝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福尔香堡采矿冶金 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采矿工程 师晋升矿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 理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2.4 行为科学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食、住、结婚生子等。 安全需要:生活保障、就业、医疗、养老金、退休工资。 社交的需要:需要朋友、爱人,并与上级、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别人 帮助并帮助别人。 尊重的需要:自尊心、自信力、对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 渴望得到承认和尊重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简介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与外部环境进行协调和适应的基础上,科学地建立和实施长远的发展规划,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发展史企业战略管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起初主要是由工商管理学界的学者在研究企业竞争战略问题时逐渐建立起来的。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肯锡公司发布了《企业为所欲为》一书,奠定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此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逐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80年代初期,波特在《竞争策略》中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后,普雷斯科特、罗斯和霍华德等学者的研究更是将企业战略管理推向了巅峰,形成了一系列企业战略管理流派。
下面分别就各个企业战略管理流派进行介绍。
流派介绍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石,该理论主要分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通过确定企业的目标、制定市场策略和管理组织等来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共包括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其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以低成本获得较高市场份额,差异化战略是企业通过产品特点、品牌和服务,获得客户忠诚度,专注战略则是企业集中精力于市场的某个方面。
公司价值链理论公司价值链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中重要的流派之一,该理论主要描绘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从总体上理解了企业的商业模型。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找到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并更好的为其客户提供价值。
这种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企业让产品制造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全球一体化竞争战略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趋于全球化。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全球化战略来应对挑战。
全球一体化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市场的最优位置,同时弥合企业在供应链、分销和合作伙伴的瓶颈领域中的各种差距。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经验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工作细化单调
劳资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运动
霍桑试验 行为管理思想 二次大战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发展巨型化\空心化
运筹方法的成功运用
如何提高运作的精细化\及时性
定量管理思想 石油危机 权变管理思想
经济全球化\多元化
环境变化加剧
如何适应多变的环境
(二)工业革命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
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 度的产生。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 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 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 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新制度下的管理人员不能用以 前的任何一种管理办法来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在这种 情况下,管理理论研究开始出现
富、忠诚、热心等
5. 提出了新的激励方法
拉维勒耶认为,计件工资最能提高生产率;巴贝奇 主张采用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来调动工人的积极 性,并强调如此还可以调和劳资关系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 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 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
1. 劳动分工思想的产生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以制针为 例阐明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
分工前: 20 枚/人.天 分工后:4800 枚/人.天(18道工序)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 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 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 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 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本章考核知识点: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与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方法四、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从一般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以后才产生的。
具体地说,当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机器大工业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商品生产日益发达,以机器大生产为特点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工业企业成为社会基本单位以后,才出现了企业管理。
在运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的企业中,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员工在一起进行共同劳动,他们既有细致的分工,彼此间又要严密协作,并且要同生产资料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
要使这种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连续性很强的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全体职工的活动,即进行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管理是由共同劳动也就是协作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调节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调节生产关系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含义企业管理是由协作劳动引起的,不过,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的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组织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以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存在本质区别。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者是职业化的专家, 而不是所有管理单位的 所有者 职业生涯导向
工作分解为简单的、程序 化的和清晰定义的任务 劳动分工 权威等级 官僚行政组 织应该具有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 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 2.2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每 日 一 则
最早的管理……
倦,于是停下来倾听其岳父叶忒罗的忠告:
——小寓言大道理
摩西在率领老百姓逃出埃及前往迦南的路上,对处理老百姓的怨言感到了厌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
• 法约尔总结出十四条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
ement),见表2-2。所以,法约尔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 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表2-2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职权 3)纪律
专业化通过使雇员的工作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的产出
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职权赋予管理者的就是这种权力。但是,凡行使职 权的地方,都应该建立责任 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统治组织的规则
埃尔顿· 梅奥 20世纪30年代 员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 式组织 提高效率的主要 途径是提高工人的 满足程度
麦克兰 成就需要理论
弗鲁姆 期望理论
图2.4 行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运动 •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 该试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为什么说管理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 以后?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 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 • 归纳了组织的权力类型 • 分析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由于官僚制能有效地克服组织中的个人独裁、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过程学派
•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又称为经营管 理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
• 这个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 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
•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流行的管 理学教科书都是按照管理过程研究的方法 为基础来编排的。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能力理论
•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 (C.K.Prahalad & Gary Hamel)在《哈佛 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广泛影响的 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一下子把众多 学者、实践家的目光吸引过去。
• 组织管理理论寻求适用于一般组织的普遍规律,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 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任务的 “最好方法”,即通过改进工作以使任务更好地 完成。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学者为管 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被后人尊称 为“经营管理之父”的亨利·法约尔。
• 在漫长而卓有成绩的管理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 的管理经验。1916年,他著书《工业管理与一般 管理》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官僚组织理论
行为管理 思想
霍 桑 试 验 行 为 科 学
定量管理 思想
管 理 科 学 作 业 管 理 中计 的算 运机 用在 管 理
权变管理 思想
系 统 理 论 权 变 理 论 过 程 理 论
一、 科学管理思想(P61)
“科学管理思想”或“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
初——20世纪30年代) ,主要包括:
7、 对泰勒制的评价
2)局限性
① 将工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是资本家最大限 度压榨工人的手段
② 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③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 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 和管理的问题
(二)一般管理理论(P63)
与泰勒侧重于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不同,一般管理理论 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 被 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差别计件工资制
是一种报酬制度。其内容包括: 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 作定额。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 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如:
工作定额100件,正常单价1元 完成80件,每件0.8元,共64元 完成120件,每件1.25元,共150元
泰罗的主要工作
(2)标准化 为使工人能以标准的方法进行操作,完 成较高的劳动定额,还必须根据作业方法 的要求,使工人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工具、设备、材料等)标准化
4、 泰勒制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0-70年代的制定阶段,80年代 的变革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综合阶段。初期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的是企业环境 分析和竞争优势的建立,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战略管理理论开始注重 企业变革和创新,以及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流派
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其战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战略目标来看,公司明确提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的战略 愿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方案。在战 略规划方面,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自身产品和服战略,通过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和加大 研发投入,以实现快速发展和盈利。同时,公司也注重风险管理,制定了相应 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结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流派的演变。从设计学派到定位学 派再到创业学派,每个流派都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然而,每个流派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谢谢观看
3、定位学派
定位学派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代表人物包括特劳特、里斯等。该流派强 调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企业的独特位置,提出了定位理论。定位学派认为,在竞 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找到目标客户群体, 并确立独特的市场地位。
4、创业学派
创业学派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的,代表人物包括熊彼特、德鲁克等。该 流派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创业理论。创业学派认为,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该通过创新和创业精神,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实现快速发展和盈利。
2、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是继设计学派之后出现的另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包括肯尼迪、明 茨伯格等。该流派强调战略制定的程序化和计划性,提出了M-C-S(MissionCapital-Strategy)模型,即企业使命决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决定企业资 源配置。计划学派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 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论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科学管理产生以后,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
比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
他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管理原理》等。
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
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第一次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非常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提炼出十四项原则。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
3.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由于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
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的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摘要]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关于企业发展方向,业务组合和跨业务管理,是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总体战略管理.本文对企业战略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对主要战略管理学派---环境学派进行了细致介绍.[ 关键词 ] 企业战略环境战略管理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只要企业能够按照规范化管理运作的模式,从内部加强自己的修炼,不断提升适应竞争环境的能力,那么这种挑战就能顺利转化成为一种更强的生存能力,进而使企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所谓管理战略原来是军事术语。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英语中战略叫“strategy”,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
(一)企业战略管理产生的背景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它萌芽于2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在70年代得到大发展,80年代受到冷落,90年代又重新受到重视。
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冷热变化这个过程来看,人们对战略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
其背景原因主要在于50、60年代,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随之而来的则是竞争的加剧。
到了70年代,国际上政治、经济又出现了动荡,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
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深切地感到,以前那种低价格必胜的原则必须改变了,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发展了。
要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随着部分企业多角化经营的成功(产品多样化,市场多样化,投资区域多样化等),一些企业家认为应该走向多角化经营这样的“战略之路”保护自己。
但是,到了80年代,“软化热”、“优势热”导致“战略热”降温,加之分析性战略方法使一些企业陷入财务型经营,部分企业战略应用不当导致失败等原因,战略管理理论一度受到冷落。
然而,到了90年代的时候,人们又开始反思战略管理理论,因为他们发现许多企业7到8年就倒闭了,许多产业都成了短命产业。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是对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业革命的产生推动了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第二,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也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对组织和管理活动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阶段:传统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和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
传统管理理论阶段主要强调组织的结构和形式,重点研究组织内部的职权划分和管理层次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注重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和动机,强调员工对管理活动的参与和动力机制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员工动机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的系统性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和菲利普斯·塞尔茨的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森格的全员参与管理理论和亚伯特·邓宁的决策理论。
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将组织的管理扩展到全球范围,强调全球化经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加里·哈梅尔和库克·尼珀的全球卓越理论和福克斯和赫斯克特的跨文化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课件(PPT32张)
无忧PPT整理发布
管理理论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两种主要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 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 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 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 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 ”的工人。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 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 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40—80年代) 各个学派 • • • • • • • 社会系统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无忧PPT整理发布
• 社会系统学派: 以美国社会学家切斯特· 欧文· 巴纳德为 首。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 析各种组织,他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 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 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 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X、Y理论: X理论和Y理论:由美国道格拉斯· 麦格 雷戈于1957年提出。X理论认为人都是好逸 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Y理论认为人不 懒惰,在正常情况下人都愿意承担责任。 按照X理论,进行管理就要采取严格的控制 、强制方式;按照Y理论,管理者要创造一 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超Y理论:由美国的乔伊· 洛尔施和约翰 · 莫尔斯等人提出,他们认为,Y理论不一 定比X理论好,采用哪种管理方式要由工作 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 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亚当· 斯密 罗伯特· 欧文 查理· 巴贝奇
科学管理理论 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组织管理理论 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 管理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主要理论 双因素理论 X、Y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40到80年代 经验主义学派 发展阶段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战略理论管理 企业再造理论 当代管理学派:20世纪80年代以后 “学习型组织理论” ERP 无忧PPT整理发布 虚拟组织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均衡管理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
1、战略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 用
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五力模型可以帮助企 业分析行业竞争格局,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SWOT分析可以协助企业明确 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可以 帮助企业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从而更好地衡量和管理战略实施 效果。
这个时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形成了多个学派和多种理论体 系,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需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思考 和应对各种问题,战略管理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趋势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将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可以通过研究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发掘更为普 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同时,可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经济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战略管理理论。 此外,将有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实践者共同参与到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 来,推动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 20世纪80年代):成熟期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 心内容。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 今):完善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和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
目录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发展 • 管理理论的现代演变 • 管理理论的未来趋势 • 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经验管理
依赖于管理者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和组织活动,缺 乏科学依据。
家长制管理
以家长权威为基础,强调统一指挥和层级关系。
工业革命的影响
管理理论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公共政策管理
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以实现社会目标。这包括政策分析、 制定、实施和评估等过程。
公共服务管理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管理理论在 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涉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政府机构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 度,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
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战略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实现长期发展 目标。战略管理涉及市场分析、竞争环境、 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 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 意度。
项目管理
企业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完 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人才管理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人才管理面临新 的挑战和机遇,管理理论将注重 人才的创新思维、数字化技能和 跨界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应对国际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管理面临跨文化沟通 与合作的挑战,要求管理者具备跨文 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跨 文化合作和协同发展。
销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管理学》PPT课件
2.4.3 企业再造
1.企业再造的定义 企业再造 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
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 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 键指标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顾客满 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
对定义的理解: • 企业再造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已形
成的基本信念。 • 企业再造是一次彻底的变革。 • 企业通过再造工程可望取得显著进步。 • 企业再造从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着手。
1、泰罗的著名实验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著作《科 学管理原理》 • 搬铁块试验 —— 标准化的作息时间 • 铁锹试验 —— 标准化的工具 • 金属切削试验—— 标准化的加工规程与工艺
2.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 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 采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
2.1.2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现代经 营管理理论之父”,著作《工业革命与一般 管理》
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 管理的五要素
对管理过程理论的评价:
• 积极性
• 从组织整体角度概括了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 特点、要素与执行过程的基本原则。
2.3.7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自学) 2.3.8 信息沟通学派(自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9 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卢桑斯<美>、伍德沃德<英> 主要观点: •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 • 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 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2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早期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管理理论就其发展的历史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传统管理阶段、古典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以及现代管理阶段。
一、传统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最长,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虽然没有产生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但是已经在不少方面出现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鲍顿及瓦特。
1.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1)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思想、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等思想。
老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简单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分工节省了由于工作变动所损失的时间;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又使得劳动进一步简化和减少,从而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2.查尔斯﹒巴贝奇1832年《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论述了专业分工和机器工具使用的关系,利润分配制度,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3.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1)他在工厂内推行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废除惩罚,强调人性化管理。
(2)他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他还主动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
(3)他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
他禁止他的工厂雇佣十岁以下的童工,并将原来雇用的童工送入学校学习。
4.鲍顿及瓦特以上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发展而产生的。
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古典管理阶段在西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化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一)现代化管理和管理的现代化 管理的现代化就是把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
果运用到管理中去,使管理工作现代化,即在管理中运 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指的是一定时期最先进 的管理,它有时期性,泰罗的科学管理就是泰罗时代的 现代化管理。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学派 管理学发展到现代化管理阶段,呈现出“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局面,美国管理学者称之为“管理学派丛 林”。
第三章 管理概论
第一节 管理概念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预定的目标,对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对象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 控制的综合性活动。
二、企业管理的概念与任务
1.企业管理的概念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经济
织生产力的职能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调节生产 关系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管理的具体职能: (1)计划:管理的首要职能 (2)决策:贯穿管理全过程,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 (3)组织:任务分工、设置部门、确定职责职权、制定 规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管理概念
(4)领导:带领和影响部下的行为 (5)激励:选拔、培训、开发等,因为人是最有活力、
一、传统管理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 斯·巴贝奇。
二、科学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时代的时间是20世纪初到5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 到了垄断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善管理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的粗放和低水平,当时在美、法、德等国家都产生了科 学管理运动,从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管理理论。尽管这 些管理理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是采用当 时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对管理过程、职能和方 法进行探讨和试验。这一阶段科学管理代替了传统的经 验管理,形成了一些以科学方法为依据的原理和方法,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人群关系学说是行为科学的早期思想,只强调要重视人 的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则在以后。1949年在芝加哥的研讨 会上,科学家们正式提出了行为科学的名词,从那时起 行为科学学派代替了人群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的主 要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 其详细内容将在第六章中介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行为科学学派 1.霍桑试验 霍桑是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一个分厂。1924年美国科学院
组成一个科研小组到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分厂进行试验。 内容是工作环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开始工作后,他们 采取了许多办法,改变工人的工作环境(增加照明、播 放音乐等),增加福利(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 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观察工人的工作 效率。试验结果发现不管下作条件改变不改变,对工作 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2.人群关系学说
最能动的要索 (6)控制:使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下保持平衡与稳定 (7)协调: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关系,追求整体利益,实
现组织目标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历了较 长的时间,管理的思想已经显得比较丰富和复杂,但科 学的管理是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后产生的,随着工业 生产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传统管理、科 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第一节 管理概念
四、管理者及其素质
(一)管理者及其分类 1.管理者 组织中的成员根据其在组织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为两
类:操作者(Operatives)和管理者(Managers)。操作 者指直接从事某项工作,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的 人员;管理者指指挥别人活动并为其工作好坏负责任的 人,在组织中有一定的职权。在组织中区分管理者和操 作者并不难,因为管理者一般都是有某种头衔的人员。 2.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 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者必须从系统观念出 发,整体地、联系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1.管理目标2.管理主体3. 管理对象4.管理机制与方法5.管理环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主要有品格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
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管理概念
2.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卜茨(Robert L Katz,1974) 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1)技术技能(2) 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五、管理的基本性质
上一页 下一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返回
第一节 管理概念
管理者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可以有很多的种类,就企 业管理而言,必须了解以下两种分类。
(1)根据管理者所处的地位与层次的不同可进行分类: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进行分类:业 务管理者、财务管理者、人事管理者、行政管理者
1.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是合理
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管理的社会属 性体现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同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 制度相联系。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管理概念
六、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与具体职能之分 一般职能是指合理组织生产力和调节生产关系。合理组
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 经济效益,实现以赢利为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管理概念
2.企业管理的任务 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的
目标,企业管理应该完成如下几项工作任务:(1)合理 的组织生产力。(2)维护并不断地改善生产关系。
三、管理系统及其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