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A.禅宗B.道教C.佛教D.基督教2.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A.新儒学家B.汉学家C.朴学家D.实学家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A.1840B.1911C.1919D.19494.佛教流传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5.我国奴隶制时代的上层建筑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立宪制D.共和制6.孔子以后儒学的道德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7.朱熹的哪本著作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A.《西铭解》B.《四书集注》C.《通书解》D.《四书或问》8.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个阶层中,处于首位的是()A. 商B. 士C. 农D. 工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西汉D.秦朝10.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11.“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是晚清时期()的主张A.维新派B.洋务派C.清流派D.立宪派12.天下观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朝C.唐朝D.明朝13.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14.在封建社会中,以下由政府专卖的商品是()A.茶与稻B.盐与铁C.纸与布D.酒与油15.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父为子纲”D.“兄为弟纲”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建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天下从此再无战乱3.理学的创立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A.丰富的宗教信仰B.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C.强调人的精神需求D.朴素唯物主义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乾隆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B.乾隆继位时的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景象C.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朝达到强盛顶点D.乾隆时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6.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A.别婚姻B.明世系C.别人种D.别种族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a) 万圣节b) 情人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c) 中秋节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个?a) 火药b) 纸张c) 指南针d) 电视答案:d) 电视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乐器?a) 古琴b) 萨克斯管c) 笛子d) 古筝答案:b) 萨克斯管4.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饮食?a) 汉堡包b) 包子c) 麻辣烫d) 粽子答案:a) 汉堡包5.《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谁创作的?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注重孝道和尊师重道。

答案:正确2.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行草、楷书等字体闻名。

答案:正确3.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答案:正确4.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称为中国的新年。

答案:正确5.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代表,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

古时中国人民相信拜月可以获得好运和丰收,因此在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主要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赋诗等。

此外,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是家庭团聚,亲友之间相聚共度佳节。

2.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强调音乐与诗歌、舞蹈等文艺形式的结合。

传统音乐器乐有丰富的种类,如古筝、古琴、笛子等。

音乐中常采用八度音阶和五度音程,旋律优美而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注重节奏的变化和强调音符的轻重,讲究平仄、长短音节的组合。

四、综合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说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一路上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下列哪些物品?()A. 海南默氏P香蕉B. 挖耳勺C. 火箭D. 印刷术2.以下哪个国家与中国有共同的语言文字?()A. 日本B. 泰国C. 孟加拉国D. 英国3.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A. 圣诞节B. 愚人节C.元旦D. 春节4.下列哪项属于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A. 面朝南B. 千里之外C. 天上人间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北京B. 西安C. 上海D. 广州7.中国的国歌是哪首歌?()A. 《歌唱祖国》B. 《义勇军进行曲》C. 《奥运之歌》D. 《我爱你中国》8.以下哪个传统节日是中国特色节日?()A. 圣帕特里克节B. 感恩节C.清明节D. 万圣节9.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下哪个?()A. 故宫B. 斯图加特新城堡C. 站立自由国家古迹纪念碑D. 埃菲尔铁塔10.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A. 礼义廉耻B. 金钱至上C. 功名利禄D. 个人自由二、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名著。

2.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3.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与农民和农业相关的节日?简要介绍其中一个节日。

4.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贸易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何影响?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在今天是否仍然有重要的地位?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欣赏和认可。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1. 语言文字方面2. 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方面3. 古代思想与哲学方面4. 艺术和文学方面5. 美食方面四、写作题请根据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套1、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大儒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参考答案:C2、清代著名的大型丛书指()A.《永乐大典》B.《古今图书集成》C.《全唐文》D.《四库全书》参考答案:D3、擅长运用寓言阐述哲理的先秦道家人物是指()A.老子B.庄子C.列子D.杨朱参考答案:B4、被称为亚圣的儒家大师指()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参考答案:A5、历史上最早把法律铸于铁鼎上,公布于众的法家人物指()A.管仲B.子产C.李悝D.商鞅参考答案:B6、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家开山祖是指()A.管仲B.商鞅C.李悝D.韩非子参考答案:C7、被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是指()A.李白B.苏轼C.杜甫D.王维参考答案:A8、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创造豪放词风的北宋著名诗人是指()A.辛弃疾B.苏轼C.欧阳修D.李清照参考答案:B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指()A.《诗经》B.《楚辞》C.《全唐诗》D.《史记》参考答案:A10、揭露科举制度弊端的清代传奇文言小说是指()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西游记》D.《搜神记》参考答案:A11、广义文化结构包括几个方面()A.物态文化B.饮食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E.心态文化参考答案:A, C, D, E12、文化具有的特性有()A.人类创造性B.习得性C.共有性D.传递性E.变迁性和堕距离性。

参考答案:A, B, C, D, E13、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包括()A.地理环境B.经济模式C.社会组织结构D.种族E.外来文化影响参考答案:A, B, C14、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说中影响最大的有哪几家?()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E.纵横家参考答案:A, B, C, D15、宋明理学中的两个流派是指()A.朱熹派B.张栽派C.王阳明派D.程朱理学E.陆王心学参考答案:D, E16、“竹林七贤”指()A.嵇康、阮籍B.王羲之C.山涛、向秀D.刘伶E.阮咸、王戎参考答案:A, C, D, E17、前期法家中的重法派、重势派和重术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李悝B.商鞅C.慎到D.申不害E.子产参考答案:B, C, D18、汉代两部著名的史书指()A.《春秋》B.《史记》C.《资治通鉴》D.《汉书》E.《后汉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 )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
3、《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有()。
A、三朝五门B、市场的安排C、左祖右社D、等级原则
4、下列属于文化的有()。
A、土墙B、沙漠C、“迎客松”D、石头
5、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以下属于“六礼”的有()。
A、纳采B、问名C、冠礼D、请期
1、以下关于“物质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2、人们在评论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时,常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风俗画中之巨幅杰作。作者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展现了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东南城内外的热闹情景。
6、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阴)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与关汉卿齐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8、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一、填空题:
1、(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生将他的富有哲理性的话整理成(《论语》;)一书。在书中多处用(“仁”)规定界说。
2、唐代出现了专门的制度史专著,如刘秩所作的《政典》和杜佑的(《通典》)等。
3、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
4、在我国饮食生活的专著中,《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总结了北方人的饮食烹调经验。
4、粤菜
即广东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构成。广东地处亚热带沿海,四季常青。菜蔬及鸟兽虫鱼资源丰富,因此粤菜以用料广博而杂著称,擅长烹制鱼虾及狸、猴、猫等野味,蛇菜尤其著名。烹调手法多样,除其它菜系常用的炒、炸、煎、烩、蒸、炖以外,还有独特的焗、软炒、软炸等。菜品口味以清淡为特色,于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注重生脆、爽口。其名菜有豹狸烩三蛇(俗名龙虎斗)、烤乳猪、潮州冻肉、东江盐焗鸡、鼎湖上素等。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假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初设立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天人合一”是哪一派哲学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5. 中国的京剧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6.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称为“书圣”的是哪位大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7.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A. 长城B. 故宫C. 巴黎圣母院D. 金字塔8. 中国茶文化中,哪种茶被称为“茶中之王”?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大红袍9.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A. 赛龙舟B. 赏月吃月饼C. 插茱萸D. 放风筝10. “春秋笔法”是指哪一本史书的编纂特点?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五行思想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__。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集,由清代学者纪晓岚主编。

4. 中国传统医学中,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被称为“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和赏花灯。

6. 中国园林艺术中,以山水为基调,追求自然和谐的园林被称为________园林。

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登高和________。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B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B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 )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2.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C.吞并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3.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 )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4.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A.市B.集C.庙市D.墟5.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6.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A.开皇三年(583)B.开皇十八年(598)C.大业三年(607)D.大业五年(609)7.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孔子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上下与天地同流”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9.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A.语族B.语系C.语支D.语群10.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 )A.四五十年代B.五六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狭义文化:12.《阿房宫赋》:13.分封制:14.什伍里甲制度:15.仁爱孝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1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1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1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2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A.南夷 B.南蛮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包括以下哪部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BC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3. “文房四宝”指的是?A. 笔、墨、纸、砚B. 琴、棋、书、画C. 诗、词、歌、赋D. 书、画、茶、酒答案:A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5.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以下哪一点?A. 个人修养B. 家庭和谐C. 国家治理D. 所有选项答案:D6.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誉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见的建筑元素?A. 飞檐B. 斗拱C. 石狮子D. 玻璃窗答案:D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的是哪一类人才?A. 军事人才B. 政治人才C. 文学人才D. 艺术人才答案:B9. “京剧”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形式?A. 舞蹈B. 音乐C. 戏曲D. 绘画答案:C10. “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A. 军事扩张B. 经济交流C. 文化传播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2.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________。

答案:立夏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__。

答案:数4.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艺”,其中“棋”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围棋5. 中国传统医学中,被誉为“医圣”的是________。

答案:张仲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多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
3 分)
语言学方面:我们平常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丰富了中国的词汇。
中国古代的音韵学也是因佛教而发展起来。( 弥勒佛的崇拜源自佛教。一些佛教
的节日和活动成为民间习俗,影响人们的生活。(
2 分)
5、简述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对文化的影响
( 1)思想渊源与宗教内容的本土性 ( 2)神仙世界的本土性
( 3)教旨上的本土性 4.答: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刻。
哲学方面:自魏晋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魏晋玄学、隋唐哲学、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 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 佛教思想中的哲学智慧, 对中国人重经验认 识轻理论思维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答:( 1)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
主要特征,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5 分)
(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
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
以下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分析、论述。
2、答:可根据个人的不同理解,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只要言之有 理,逻辑性强,语言通顺即可,最好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2、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 1 答案
一、简述题: (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是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 统一性与延续性。具体表现为: 1、政治的统一;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3、文 化传统的承袭。( 2 分)第二,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具体表现为: 1、人文传 统即非宗教性;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2 分)第三,重群体轻个体。 具体表现为: 1、家族本位;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3、追求社会价值。( 2 分) 第四,重人伦轻自然。( 2 分)第五,崇老尚古。( 2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4、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5、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便成为皇帝的代称。(√)
3、中国哲学起源于以下哪些学说()。
A、阴阳说B、五行说C、八卦说D、崇拜太阳神说
4、北朝的三大著作是()。
A、《水经注》B、《晋书》C、《洛阳伽蓝记》D、《颜氏家训》
5、明清科举制分()三种。
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
四、判断题
1、《离骚》是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唯识宗又名法相宗,是保持印度佛教风格最多的中国佛教学派。(√)
二、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A、宾礼B、婚礼C、冠礼D、丧礼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的观点。
A、陆九渊B、朱熹C、程颐D、叶适
3、太上老君,即(),东汉以后,道教把他塑造为神仙。
A、老子B、孔子C、庄子D、曾子
4、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
6、我国现存最早,内容丰富的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为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7、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
8、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祭祀)的典礼。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
10、京剧的“四功五法”中“四功”指唱、(念)、做、打。
A、物质文化B、行为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
5、湖南长沙的()是唐宋时期著名的书院之一。
A、白鹿洞书院B、石鼓书院C、岳麓书院D、应天府书院
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7、下列文献记载,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A、“上下与天地同流。”B、“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5、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风俗画中之巨幅杰作。作者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展现了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东南城内外的热闹情景。
6、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阴)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与关汉卿齐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8、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1、最早的书,是以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竹简)。
2、魏晋玄学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创始者为何晏、(王弼)。
3、宋代郑樵撰(《通志》)二百卷,是一部通代纪传体史书,在本纪、列传以外,书中的“二十略”为历代学者所推崇。
4、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创造一种雄强浑厚、筋肉饱满的书风(“颜体”)。
5、到了(北宋)才逐渐出现了精美的文人画,其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
A、王鸣盛B、赵翼C、黄宗羲D、钱大昕
三、多项选择题
1、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下列文学作品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
A、《归园田居》B、《岳阳楼记》C、《醉翁亭记》D、《石钟山记》
2、下列思想家中,论述过“知行观”的有()。
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
3、《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有()。
A、三朝五门B、市场的安排C、左祖右社D、等级原则
4、下列属于文化的有()。
A、土墙B、沙漠C、“迎客松”D、石头
5、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以下属于“六礼”的有()。
A、纳采B、问名C、冠礼D、请期
1、以下关于“物质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一、填空题:
1、(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生将他的富有哲理性的话整理成(《论语》;)一书。在书中多处用(“仁”)规定界说。
2、唐代出现了专门的制度史专著,如刘秩所作的《政典》和杜佑的(《通典》)等。
3、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
4、在我国饮食生活的专著中,《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总结了北方人的饮食烹调经验。
A、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产品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总和,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具有可感性,是有形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和表现。
C、从文化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表层。
D、从文化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深层。
2、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陵墓集群B、宗教集群C、古建筑群D、工艺雕塑
10、()最早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用敝布、鱼网以为纸”,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
A、毕升B、曾公亮C、沈括D、蔡伦
1、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是其首创者。
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
2、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礼记》。
A、《仪礼》B、《家礼》C、《小戴礼》D、《大戴礼》
3、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
A、庚B、辛C、巳D、壬
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A、陈子昂B、骆宾王C、宋之问D、王维
5、下列属于道教名山的是()。
A、五台山B、九华山C、武当山D、峨眉山
6、最能代表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从隋到唐,先后出现了()个佛教宗派。
A、四B、五C、六D、八
7、盛行()是宋代书法的一大特色。
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
8、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A、《胡旋》B、《凉州》C、《绿腰》D、《霓裳羽衣舞》
9、1916年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这一著名论文,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大阶段的文化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8、汉代,经典多用下列哪种字体写成()。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
9、明代人曾称()、《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
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封神演义》D、《儒林外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