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经典题型总结(高分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经典题型总结(高分必备)经典力学是高中物理的一部分,是物理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掌握力学的经典题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中的经典题型,以帮助同学们在研究和应试中取得高分。
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力学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之一。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和时间是基本的物理量。
1.1. 速度和位移相关题型- 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定义,我们可以用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时间计算其速度。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
- 速度和加速度相关题型:当物体在直线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
1.2. 加速度相关题型-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公式来计算,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 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体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在垂直上抛运动和自由下落运动中经常涉及。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的关系,它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2.1. 力的平衡和力的叠加-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可以用于解决静力学题目。
- 两力平衡和三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或三个力作用时,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解题。
2.2. 动力学题型-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F = ma 表示。
- 加速度和质量相关题型:当给定物体的质量和作用力,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3. 万有引力和力的合成3.1.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公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相关。
可以用公式 F = G * (m₁ * m₂)/ r²计算引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说明;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第一章第一 、二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1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
2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3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5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典型题目(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 旋转的乒乓球 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自转 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2)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 最后3秒 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3)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第三节 速度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2。
定义式:v =x /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
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 4。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5。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6。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8。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9。
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ts,适用于所有的运动.10。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量和单位1.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量。
按照不同性质,物理量可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类。
2. 常用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介绍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速度(米/秒)、加速度(米/秒²)等。
二、运动的基本概念1. 质点:物体可以看作一个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称之为质点。
2.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 系统和参照系:系统是指进行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的集合,参照系是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标准。
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其运动轨迹是直线,则称之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
2. 速度的代数和矢量表示: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包括数值和方向两个方面。
3. 速度的相对性和加减法规则: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加减法规则要求将矢量按照代数方法进行运算。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图象: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走过的路程和方向。
四、变速直线运动1.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与匀速运动相同。
3. 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位移-时间图象是指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五、自由落体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即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的特性包括普遍性、永恒性和多样性。
参考系是指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取参考系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
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理想化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是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采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采用电磁打点。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在物体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公式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N成正比。
动摩擦因数μ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0<μ<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重力弹力摩擦力1、力: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____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p="">(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1.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2.曲线运动的速度:①质点在其中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二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3.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三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些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若F>F1>Fsinθ有两组解若F<fsinΘ无解<p="">(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二)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及讲解(附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及讲解(附例题)注意:1.多图预警2.例题大部分有答案。
未做过请只关注出处,若无出处请遮挡答案。
3.质量不高,因为我才刚高中毕业,但认真看一定有收获。
这一页是基础,特别注意路程与位移,即标量与矢量的关系。
典型例题:2018全国一卷21质点以及时间轴较冷门,了解即可。
典型例题:这一页非常重要,贯穿整个高中学习过程。
公式一开始不熟练是常态,勤加练习,后期自然会得心应手。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可以相互推导的,所以不要满足于答案,而要反思是否有更好的解。
比如有人告诉你终速度,初速度,加速度,让你求位移,用消光公式显然比先求时间再用位移公式更方便。
这里的推论和逐差的方法很重要。
在实验问题中经常使用逐步差分法。
(注意纸带两点之间是否有未画出的东西)理解为何不用顺差法,以及aT*2的等差数列本质,便于记忆。
自由落体是基本运动之一,即加速度恒定,方向与初速度相同,初速度为0(注意前提是初速度为0,很明显但容易出错!比如垂直投掷。
)为以后学习平抛动作和类似平抛动作打下基础。
追及问题冷门,了解即可。
典型例题:2019全国一卷18典型例题2:垂直向上抛是自由落体的变种,要注意全程法。
右边看看即可。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相对冷门,但要了解。
胡克定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以为你会了,其实你不会。
看两个例题典型例题1:2014全国一卷17典型例题2:2019全国一卷21摩擦力也很重要,注意动摩擦因数与倾斜角的正切值的关系。
注意某些情况下的分类讨论,这里很容易失分!还有摩擦力产生的冷门的条件,也是你以为你记住了,其实后期你一定会忘!典型例题1:典型例题2:2013全国二卷21典型例题3:这个传送带花里胡哨的,稍微看一下即可。
自行车注意“推”和“骑”时后轮摩擦力方向。
然后就是究极重要的点究极豪华限定镀金版的重要:受力分析!这里就不赘述了,不然再写一篇就不够了。
整个隔离法都是老生常谈,动态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也是天天看。
物理必修一重难点题型
物理必修一重难点题型
物理必修一的重难点题型包括:
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这类题目常常涉及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中的基础内容,需要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进行作图分析。
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这类题目涉及到力与运动的关系,需要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这类题目涉及到碰撞、反冲等现象,需要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这类题目涉及到重力、弹力做功,需要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6.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7. 磁场:磁场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涉及到安培力、洛伦兹力等知识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8.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另一个难点,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点,需要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必修一重难点题型,要想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多做练习,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和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点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 1 期末复习知识点 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拥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质其实不存在;一个物体可否当作质点,其实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状况的差别能否为能够忽视。
练习 1:以下对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观点没有多粗心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没关或次要要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 2:参照系在描绘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此外的物体,叫做参照系;参照系可随意选用,同一运动物体,选用不一样的物体作参照系时,对物体的察看结果常常不一样的。
练习 2:对于参照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参照系一定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能够被选作参照系C.一个运动只好选择一个参照系来描绘 D .参照系一定是和地面连在一同知识点 3:时间与时辰在时间轴上时辰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辰对应刹时速度,时间对应均匀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辰之差。
练习 3:以下对于时间和时辰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在 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 5 s 末时,指的是时辰B.物体在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s 末这 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D.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指的是时辰知识点 4:位移与行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地点变化的物理量。
行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 2)位移是矢量,能够用由初地点指向末地点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初地点到末地点的直线距离。
行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所以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一题型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题型总结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谋出来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未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测或算出物体难以承受的未明力.基本解题思路就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谋出来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特别注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再分外力去确认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可以影响其他力,例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同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直角方向上存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同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Immunol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舱内现象.对其认知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与否处在Immunol状态或舱内状态,不是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上运动,即为不依赖于速度方向,而是依赖于加速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求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深入细致审清题意,不特别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无法恰当分析物理过程,引致解题错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9大题型)(原卷版)-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①公式:x=vt,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②v-t图像: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t2,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是二次函数。
①关系式:x=v0t+12②关系式推导方法一:图像法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可利用v-t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求位移,根据图中阴影部分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位移x =12(v 0+v )t ,将v =v 0+at 代入上式,得x =v 0t +12at 2。
方法二:公式法x =vt =12(v 0+v )t ,又因为v =v 0+at ,联立得x =v 0t +12at 2.【注】①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②公式是矢量式,习惯上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公式的特殊形式:当a =0时,x =v 0t (匀速直线运动);当v 0 = 0时,x =12at 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推导2、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v 20=2ax【注】①该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公式是矢量式,习惯上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公式的特殊形式:当v 0=0时,v 2=2ax ;当v = 0时,―v 20=2ax 。
④如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此公式求解问题,往往比用两个基本关系式解题方便。
知识点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中间位置瞬时速度公式与这段位移始、末位置瞬时速度v0、v t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 x2=.的关系为v x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x=a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定值,即∆x=aT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1)速度比例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v1:v2:v3:…:v n=1:2:3:…:n(2)位移比例①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x n=12:22:32:…:n2②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x N=1:3:5:…:(2N―1)(3)时间比例①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 N=…②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 n=1:―1):―…:―1、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明确物理量→规定正方向→列方程→计算并判断②公式选用技巧:2、纸带等问题处理方法①粗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位移差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判断纸带上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否满足关系x n+1―x n=恒量。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二定律1.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施加的外力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①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②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④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圆周运动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该比值即为线速度②V=Δs/Δt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tips:方向时时改变)2.角速度ω: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即角速度②公式ω=Δθ/Δt(角度使用弧度制)ω的单位是rad/s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单位:秒S5.关系式:V=ωr(r为半径)ω=2π/T6.向心加速度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②表达式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 指转过的圈数)方向:指向圆心认识形变1.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这被称为变形。
2.按形式分类:压缩变形、拉伸变形、弯曲变形和扭曲变形。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高中 物理 必修一 知识点总结
4重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秤)
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作用距离
a)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 (很远)
b)电磁相互作用:电荷之间,磁体之间的电磁力。 (很远)
c)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同一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之间的强大作用。 (10-15m)
d)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10-15m)
3.弹力
1弹性形变: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
弹力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
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具体可描述为:
a)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
b)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c)固定杆可提供任意方向的力,具体方向视情况而定
米
S
秒
K
开尔文
mol
摩尔
cd
坎德拉
A
安培
力学
4.牛顿第三定律
1力作用的相互性:一个力一定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力两物)
2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但有如下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分力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
2平衡
a)状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b)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既:
3作图法
4同一直线上合力的计算:同向相加、反向相减
5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点上,或延长线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叫做一组共点力,力的合成只适用于共点力。
6力的分解
a)确定分力的方向:分力的方向要视实际受力情况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点1 :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 :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 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知识点3 :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 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C. 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D. 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 :位移与路程(1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_________大于等于位移大小(3)—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分队行军路程 S甲> S乙B. 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C. 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 v-t图象D . 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 x-t图象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
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和V2=15 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 12 m/s知识点6:加速度a Y=Vt v0A t t(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a、V同向加速,反向减速练习6-1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练习6-2 :对以a=2 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 m/sB .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 ( n-1) m/sC. 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D. 2 S末的速度是1 S末速度的的4倍当t=t0时,位移x>0 ,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贝U它的()A .速度变化越来越慢C .位移继续增大知识点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练习7-1 :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 . t= 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B. t= 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C. 第 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练习7-2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的平均速度是(A. 12.5 m/sC. 12.75 m/sD. 11.75 m/s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练习6-3 :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B .速度逐渐减小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x-t图象和v-t图象)BD知识点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 t=V0∙ at1 2(2)位移公式:s=v0t at22(3)课本推论:v t2-v02=2as(括号中为初速度V0=O的演变)(V^at)Z1 .2(S at )2(v t2= 2as)V V。
+V t (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V —(5) 中间时刻的速度:V t/^ V^-V I-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________2(6) L S = S 2 - SI=S 3 -s 2= ........... = s n -s n∕ =aT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
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 _aT 2。
练习8-1 :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 2 S 内的位移是6m ,则刹车后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答案:18.75 m练习8-2 :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 4 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 0.5 m/s 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 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答案:36 m ; 25 S O知识点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 车。
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 a ,及某点的速度V oT"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0.1S o(1)逐差法求加速度(S 4 S 5 S 6)-(S l S 2 S 3)(3T?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 以。
S + S(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V n- 口 比如求A2T点的速度,则V A=SOA SAB2T知识点9 :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 同地方略有不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 =gt. H=gt 2∕2, v t 2=2gh练习9 :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 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 1 m,则此房子的高度是() A . 2 mB . 4 mC. 8 mD. 16 m知识点1 :力练习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B •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 •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知识点2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如果有6组数据,则a 如果有4组数据,则(S 3 ■ S4)-(S l ■ S 2)(2T)(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练习2: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B. 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C. 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D. 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知识点3 :弹力(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法练习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B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性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知识点4:摩擦力⑴滑动摩擦力:f = J F N说明:a、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O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f静空f max ( f max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注意: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练习4-1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练习4-2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由J= f /F N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D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知识点5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i — F2∣≤F ≤ F i +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练习5-1 : 一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B使物体沿斜面的力实际是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成C物体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练习5-2 :放在水光滑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 N ,方向水平向左,F2=I6 N ,方向水平向右,当 F2从16 N减少至O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A .逐渐变大B .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练习5-3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 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 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加一个力 F '这个力最小值是(),-O 'A . Fta nθB . FSin θC. F CoS θ D . F/sin θt I θ亠知识点6 :共点力平衡O(1)•平衡状态a •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