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
内容摘要:关羽是民间在历史真实性基础上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经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封建时代偶像,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忠义的全部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凝聚,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关羽的忠义观为人们所推崇敬仰的同时,由于它身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体现了儒家忠义的色彩,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必然又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本文通过丰富事例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关羽忠义观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充分肯定了关羽所表现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也指出了关羽身上带有的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的问题,认为对关羽忠义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羽形象忠义特征
前言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诸葛亮、曹操被称为“三绝”。作者精心加工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对关羽的传奇经历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忠”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义”包含了“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从而构成了关羽内在人格的支柱。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在人们的心里关羽就是忠义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传诵一时。以往学者研究关羽的忠义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有的过分拔高关羽的忠义精神。而有的又过分贬低关羽的忠义行为。本文着力改变以往传统的关羽忠义的描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辩证的眼光分析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念,一方面通过描写关羽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肯定了关羽忠义的正面效应,关羽的这种忠义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又通过描写关羽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揭示了由于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关羽的忠义思想中又包含有诸多复杂的负面效应,必须坚决摒弃。
一、关羽忠义观的正面效应
关羽忠义精神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史渊源。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义精神传播于古老的神州大地,构成了我们民族魂的要素之一,对我们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小说作者和广大人民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创造和美化了关羽的品质,使之更加理想化,体现了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时代儒家审美趣味,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其正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舍生取义的精神。
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也是这样实践的。这在《三国演义》败走麦城的章节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由于未能及时攻取樊城,曹操遣大将徐晃率军增援樊城,致使关羽进攻受阻。孙权则乘虚袭夺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北伐失败,退守麦城。《三国演义》通过被围困境、诸葛劝降、生命威胁三个情景来描写关羽的舍生取义。首先,在被围麦城时,关羽没有退缩,在自己已然负伤的情况下,而是仍意图夺回荆州,面对敌将挑衅勇敢迎战,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不变的“汉家”情结。其次,在东吴诸葛瑾劝降时,诸葛瑾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劝其早日归降。关
羽义正辞严拒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忠义之气直冲云天。第三,在孙权以生命相威胁时,关羽厉声大骂,绝不贪生怕死而妥协,不惧生死,大义凛然。“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表明了高尚的节操。一代名将,最后终于为刘蜀集团献出了生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彰显了视死如归,坚韧不拨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的荣辱观认为,生存必须以义为上,把人的道义价值看作高于物质利益,同时强调要把道德原则转化为行动主体的道德动机。关羽就是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历史典型代表,为了成全忠义,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关羽的品德、气节和忠义形象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彩,为后人所景仰。
2、蔑视荣华的气节。
关羽从桃园结义直至战死沙场,长达35年的岁月里,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他始终忠实蜀国,至死不渝,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个人富贵荣华,不舍弃义这个根本去追求富贵,不因为贪图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对义的追求,这在弃曹归刘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建安五年初,他被曹操所俘获,曹操当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处在不得势的境遇中,长期颠沛流离、仰人鼻息。《三国演义》此时将关羽置于强势曹操和弱势刘备的双向选择中,选择曹操意味着荣华富贵,选择刘备意味着苦累奔波。归曹后,关羽极受曹操礼遇和赏识,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送宝马,真是细致入微。而这些都不能动摇关羽为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关羽身在富贵之中,美女金帛不足以动其心,高官礼遇不以移其志,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全在那存亡未卜、穷愁窘迫的结义兄弟身上,生则不背之,死则誓以共死。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弃曹归刘,斩关夺路千里独行。义、利关系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追求荣华富贵是人的初始本能,儒家贵义贱利认为“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索取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关羽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耿耿丹心,如同皓月当空,体现了世人所共同追求的“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的理想境界。
3、知恩图报的品质。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表现了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品质,从而使关羽的忠义思想熠熠生辉。只要有恩于己,关羽就必会报答,不管是眼前和日后。《三国演义》对关羽两种情况下的报恩都作了细致刻划。在他归刘之前,曹操命张辽探其口气,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可见,关羽虽然不肯弃刘降曹,但他知道自己欠曹操很多恩情,表示要对曹操报恩后方才归刘。为了早日回报曹操的恩遇,尽快能够寻找刘备,当袁绍征讨曹操时,关羽主动请命出战,杀颜良、诛文丑,攻破州县,立下一系列显赫战功。事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仍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投奔先主。关羽离开曹操前,还留书一封“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这就是日后报恩情结的流露,从而也为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埋下了伏笔。而这些都是缘于恩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为关羽的忠义形象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知恩图报是儒家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能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由此而儒家有人、禽和君子、小人之辨。在关羽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儒家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其信守诺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如此坦荡胸襟绝非常人可及。
二、关羽忠义观的负面效应
关羽忠义观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当时环境强调对统治阶段忠贞不二,不能有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