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学生化工厂之死调查:导师很抠 不让发论文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你不发声我不发声的原文
你不发声,我不发声,下一个被逼上绝路的就是出身寒门的你我!从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跳河自杀,到2018年3月26,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从宿舍楼坠下身亡,短短3个月的时间,见诸于报道的名校硕士,博士自杀事件就是两起,触目惊心!(那些被封锁消息的报道,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国家培养一个硕士要19年(按普遍硕士三年制来说),培养一个博士至少要21年,一个家庭培养一个硕士至少花费10万—15万元,培养一个博士至少15万-20万元,这还不算,在读书期间,硕士,博士失去的工作赚钱机会,如果把读书时间成本与工作成本都加起来,一个硕士身上至少花费40万,一个博士至少身上花费55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却没有换来美好的明天,换来的竟然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换来的是贫寒家庭的希望破灭!换来的是无数正在读研、读博的寒门之子的愤怒与痛心!更是无情戳破了广大贫寒家庭希望供子读书改变阶层命运的梦想!那么寒门硕士,博士之死,到底所为何事?是什么把他们逼上绝路,摧毁了他们坚定的生活意志,让他们放弃了曾经一直苦苦追寻的人生梦想,更是狠心抛下年过半百的垂首痛心的父母?直接原因——是他们的导师,直接葬送了这些年轻人的梦想,一步步摧毁了他们活着的勇气,一次次变本加厉的内心煎熬与折磨,一点点将自己的学生推向死亡的边缘!事件1: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在跟随了周姓导师之后,不仅科研上陷入了停滞,更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当导师家奴的角色上!帮导师浇花、打扫卫生、洗车、拎包、陪导师逛超市,吃饭、挡酒,给导师家安窗帘,杨宝德一个在读博士,居然当起了清洁工、洗车工、导师私人助理、家装工等各种杂活角色。
博士的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学业压力就很大,再同时兼顾好这么多的杂七杂八的角色,像个奴隶一样的伺候导师,而且导师用着免费的、听话的劳动力习惯了,更是任凭自己各种不良情绪冲着可怜的博士生发泄,先是不满意杨宝德花费时间学英语(这样就会减少给导师当苦力的时间),继而更是出尔反尔,害的杨宝德出国无望,学术无果!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不是那刀杀了他,而是毁掉了他活着的希望!一个血淋淋的惨剧发生了,居然有人说他心理素质差!你们看,这个叫占豪的,通篇就是分析了杨宝德的心理素质是如何的差,帮导师干活,当家奴是多么的正常,杨宝德是多么不懂的拒绝!总之就是一句话,杨宝德是自己找死!看完真想大骂,你TMD的懂拒绝,导师让你干活你拒绝试试?杨宝德如此小心谨慎的伺候导师,还一会儿以毕不了业相威胁,一会儿以无法出国相胁迫,战战兢兢地伺候了好几年,还是被逼的走投无路!占豪,你厉害,你能一年365天不眠不休的干活,还能搞好博士繁重的科研任务,又能调整好心理高高兴兴的给导师当家奴!但是,杨宝德不能,广大的在读博士不能,你知道像交大这样的名校博士要发多少篇SCI论文吗?你知道就算天天泡在实验室,拼命搞科研,很多时候也不会得到想要的科研成果吗?你知道博士搞的研究课题都是创新的开拓吗?你知道一个励志出国深造的博士,背负多大科研压力与学习英语的压力吗?就算全力以赴,都未必能被心仪的院校录取!我认识的一个师兄,竭尽全力的搞课题,还整天压力山大,有时候几个月科研无果,更别提,杨宝德还要天天处理导师的各种杂事,还得随叫随到!还得照顾导师的各种不良情绪,经受导师对自己的精神摧残与人格蹂躏!有的导师,就是根本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大事小事,都恨不得把学生骂死,我看见过在大庭广众之下,导师大骂自己的学生,如:“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差的博士,科研能力差,情商低,连个本科生都不如!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选择读博!浪费我的学生名额,占用我的办公室地方!课题自己看着办,不要来找我!我没时间搭理你!”;“你看你那个样子,还想毕业?你就是个笑话,在我的课题组就是丢我的人...”。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_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_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摘要:(2)评审结果存在“异议”的学位论文,论文作者应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在至少半年后方可申请复审,学位办公室对论文匿名评审结果进行登记,并隐去评审专家信息后返回至各学院学位管理人员,学院学位管理人员将评审意见交论文作者和导师供修改论文时参考,(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学位后,返回的盲审结果如对学位论文存有异议,学院应通知论文作者和导师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交导师组组长审阅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现将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等规定如下:一、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一)所有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不含军工保密论文及外国留学生论文)在按正常程序送审、答辩前,必须在本校进行首次重合率检测。
所有申请者不能提前通过其他非本校授权账户自行检测。
(二)如论文作者被检测系统识别出已在校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检测的,则被视为第一次检测不合格。
检测不合格的学位申请者,至少半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检测。
(三)对文字重合率(四)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参考检测报告并全面审查学位论文后,根据以下具体情况作出处理:1. 指导教师应指导研究生认真修改学位论文,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对文字出现重合率较高的部分及其修改情况作出说明,并向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报告须由指导教师本人签名。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后,应当再次进行检测,复检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对复检重合率仍≥30%的学位论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须组织至少两位专家进行复核认定,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将复核结果及处理意见报研究生院。
2. 复核专家确认学位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建议,由学院或学校相关部门对相关事实进行复核。
法律研究生翻车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学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然而,法律研究生在校园内外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翻车案例更是引人深思。
本文将围绕一起法律研究生翻车案例,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反思,以期为法学教育及法律人职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2018年,某高校法学研究生小李(化名)在实习期间,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逮捕。
事发时,小李在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负责协助律师办理一起民事案件。
然而,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小李却因一时冲动,将当事人的部分财产据为己有,最终导致翻车。
三、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小李在实习期间,了解到当事人王某(化名)急需资金周转。
王某向小李透露,其名下有一套房产,愿意以低价出售。
小李心想,这正好可以帮助王某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便答应帮忙。
2. 案件办理在王某的信任下,小李开始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然而,在办理过程中,小李发现王某提供的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
于是,小李心生贪念,决定将王某的房产据为己有。
3. 翻车事件小李与王某达成协议,以低价将房产过户至自己名下。
然而,在办理过户手续的过程中,小李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逮捕。
原来,王某在得知小李的企图后,及时向警方报案。
四、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1)道德沦丧:小李在法律研究生阶段,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却因一时冲动,将道德抛诸脑后。
(2)法律意识淡薄:小李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3)人际关系复杂:小李在实习期间,因与王某建立密切关系,忽视了法律风险的防范。
2. 影响分析(1)对当事人王某的影响:王某的房产被小李据为己有,使其家庭陷入困境。
(2)对小李自身的影响:小李因涉嫌诈骗罪被逮捕,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名誉,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3)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此案例反映出法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五、反思与启示1. 加强法学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法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法律底线。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每一页都是“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禁口”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每一页都是“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
“禁口”
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人才,在现代尤其如此。
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科技人才多,哪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越强。
所以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但是教育队伍中也涌进了一批害群之马,他们压榨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造成学生走上不归路。
最近南邮研究生自杀的事情引起广发关注,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三学生因为经常遭受导师的压榨、侮辱、无偿打工却还要赔偿实验室的费用,最终将实验室点燃自杀。
事情随着媒体的报道,更多的真相被挖了出来。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后,校内学生大多不知道此事情。
直到网上曝光“死者母亲楼顶哭泣”的视频后,才有学生直到。
学校对待此事情一直在踢皮球,甚至下令让学校及老师不得接受采访。
对学校人员下达“禁口令”,不准对外说此事。
<div '="">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说:选导师人品真的是第一位,选好导师三年幸福,选不好导师人生葬送。
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也有网友称:希望学校能够认真对待此事,不要对不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学术不端事件
1、陈进“汉芯一号”事件时间:2006年1月17日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人物:陈进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事件概述:在我们电子领域里,最令人发指的学术造假案例当属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
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
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
“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
上海交大接到对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考虑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上海交大随即请求国家权威部门对事件进行深入全面调查。
处理结果: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
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然而,在整个调查结束后竟然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诚如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所说的:“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
南邮研究生意外死亡高校老师该不该开公司
南京邮电大学1月5日发布情况通报:2021年12月26日晨,学校发现材料学院2021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
2021年1月1日,学校已取消张某研究生导师资格。
涉事导师张某名下现存两家公司。
事发前,张某因为做实验的事情,批评了3位学生,其中一名便是死亡的学生。
有网友称,该学生被导师谩骂和压榨、人格侮辱、不给改论文、还被要求签延期毕业。
(成都商报1月6日)该老师是否存在如网友说的对该学生谩骂和压榨、人格侮辱、不给改论文等具体情况,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张某名下存在公司,这是可以查到的事实。
这让人想到刚宣判不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贪污案,其是通过自己控制的公司进行贪污的。
由此可以看出,李宁有着两个便利,一是职务上的便利,二是渠道上的便利。
而南京邮电大学的导师张某自己名下也有公司,按网友称,存在着谩骂和压榨学生的情况。
客观地说,并不是老师有公司就一定会谩骂和压榨学生,现实中,这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当然也不能成为评议此事的直接支点。
但这却存在着间接的压力关系,因为在做实验方面,学生听老师的安排,那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毕竟属于正常的校内从属,无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多大的困难,那都属于学习方面的事,其压力也都不会突破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
而如果是这位老师将学生当成自己公司的“员工”来使用,那么在学生心理上,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即明明是师生关系,却在实际层面成了师生以外的复杂关系,也可以被看成是不平等的私人关系,而这一切,仅凭学生又很难说得清。
而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校导师中并不罕见,师生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往往起始于老师的公司。
因此,在这类事件的背景中,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简单的师生关系,进而,老师的师风师德,已经也已不是唯一的考量范畴,因为老师开公司这样的情况,已成为了不可忽略的方面。
高校老师到底该不该开公司?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现象,很明显,一些高校口头上执反对态度,而社会角度也更是如此。
但现实中,不管是高校还是社会,都从未对高校老师开公司做出过实际层面的管理,因此,对于高校老师开公司的现象,已经成了一道必须要在实质层面给予重视的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校研〔2014〕70号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特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7月25日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1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14年8月14日—2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现将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等规定如下:一、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一)所有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不含军工保密论文及外国留学生论文)在按正常程序送审、答辩前,必须在本校进行首次重合率检测。
所有申请者不能提前通过其他非本校授权账户自行检测。
(二)如论文作者被检测系统识别出已在校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检测的,则被视为第一次检测不合格。
检测不合格的学位申请者,至少半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检测。
(三)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在参考检测报告并确认无学术不端问题后,可按正常程序组织学位论文送审。
(四)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参考检测报告并全面审查学位论文后,根据以下具体情况作出处理:1. 指导教师应指导研究生认真修改学位论文,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对文字出现重合率较高的部分及其修改情—3 —况作出说明,并向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报告须由指导教师本人签名。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后,应当再次进行检测,复检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
39.02 60.98 61.11 38.89 47.33 52.67 35.11 64.89
上海大学
47.56 52.44 53.85 46.15 54.55 45.45 35.79 64.21
厦门大学
37.12 62.88 58.21 41.79 49.29 50.71 31.15 68.85
浙江大学
24.84 75.16 60.47 39.53 26.67 73.33 37.63 62.37
吉林大学
13.71 86.29 50.52 49.48 29.28 70.72 22.34 77.66
平均
34.95 65.05 51.98 48.02 40.64 59.36 33.30 66.70
6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合计
表 7 各学校不同学位的培养类型
学位
统招
定向
硕士
79.9%
7.3%
博士
75.0%
6.3%
硕士
49.4%
8.8%
博士
74.3%
17.1%
硕士
68.8%
5.9%
博士
55.6%
11.1%
56.9%
21.6%
硕士
74.7%
6.5%
博士
65.1%
21.5%
委培 5.9% 12.5% 5.2% 8.6% 2.5% 11.1% 0.9% 2.3% 5.0% 12.5% 3.3% 5.0% 0.8% 0.0% 10.4% 11.3% 5.1% 12.5% 3.2% 16.7% 4.2% 10.0%
[【师德师风故事】与学生“相爱相杀”的“费妈”]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师德师风故事】与学生“相爱相杀”的“费妈”]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稿件来源: 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婷|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亦枫| 访问量:3201从2006年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任教至今,不管是MBA学生还是本科生,费鸿萍老师一直与学生“相爱相杀”:学生们一边喊着作业太多,一边又乐此不疲在她的带领下“玩转营销”;一边觉得她停不下唠叨,一边又欣喜于她总有数不尽的创意;一边觉得她要求过严,一边又心疼她“似乎用生命在教书”。
在“相爱相杀”中,“70后”费鸿萍逐渐成了学生们口中最亲切的“费妈”。
学生100%会“玩新媒体” 上过费鸿萍课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累!不但每周要做一个案例分析,还要会快闪和经营微信公众号。
有学生调侃:“每日一营销,一周一推送,成为这个学期的必备节目。
”但正是因为这种“累”,他们学会了“玩转营销”。
费鸿萍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营销管理、服务营销、营销渠道、全球营销、营销工程等多门课程,面向MBA 学生开设了营销管理、品牌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上她的课,谁也别想“浑水摸鱼”:第一堂课,她会让学生自由分组,根据每个组的特点布置案例分析题,要求每个小组建设微信公众号展示进展情况——所以,费老师的学生都会“玩新媒体”。
图片说明:带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上营销课时,费鸿萍跟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多年的教学,她的案例从书面走进了企业现实,从本土走向了国际,布置的作业也立足于当下的企业,比如“宫崎骏动画定价策略”“迪士尼电影渠道策略”“海底捞的定价策略”等。
“营销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学会营销自己。
”于是,费鸿萍就让学生们亲自体验了一把如何营销自己:到机场、人民广场以及上海的街头开展“远离手机”快闪、为接机人送上一朵手工玫瑰等活动,营销自己的团队。
“费老师上课充满激情,我们都觉得她是在用生命教书。
”营销150班学生向伟林、王卓、于辉、陈依婷说,费老师上课从来不用扩音器,但控场能力极强,时常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即使一百多人的大课,上几次课后她就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华理大研究生工厂爆炸中遇难
华理大研究生工厂爆炸中遇难2016年5月23日15:00左右,青浦区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爆炸,我校二年级李姓研究生不幸遇难。
学校深感痛心,并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组,一直在努力做好学生家属的慰问、接待和服务等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目前,涉事企业负责人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进行责任认定。
学校将积极善后、妥善处理。
家属公开信:当我听到你的噩耗,我瞬间脑子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完全不能接受你的离去。
2016年5月23日下午三点左右,一场爆炸发生在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一所工厂内,同时也带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一个华东理工资环学院的研二学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
一个本该在华东理工校园里的学生怎么会丧生在一个作坊式工厂的破旧厂房里?敢问,他的导师张建雨带他去工厂做什么?而且去的是一个毫无安全保证的作坊式工厂,厂房破旧,毫无消防安全设施。
而此工厂的法人正是张建军(张建雨的哥哥),张建雨占了95%的股份。
一个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第一次去做中试放大实验,明知道实验具有危险性,而你张建雨去了哪儿?反应釜是否规范合格?有安全放空装置吗?在实验区域有防爆操作室吗?统统没有,这样的导师为了一己之利置自己的学生安危于不顾,这难道不是草菅人命吗?更可气的是当家属赶过来后,校方同当地镇政府只对家属做了简单通报,被告知事件重大已经成立了相关专案组,公安、安检、市政府已经介入调查。
家属询问相关案情,总被告知不太清楚没法回答,要等专案组调查。
家属到达上海三天时间内除了见到当地镇政府事故善后小组的陆部长和学校的学院院长外,再无其他接触。
家属提出要见张建雨,被告知张建雨已被拘留无法见到,后又说张建雨请了委托人,可仍未见到。
在百般交涉下,最终也没有见到所谓的专案组,自始至终只见到过两个警察还是当地派出所的,没有任何的公安系统通报。
有的只是校方与厂区的迂回安抚、愚弄欺骗。
家属都来自农村,文化有限,更不懂法律,就这样被校方引导愚弄。
大学生适应性问卷访问社会调查可行性报告
社会调查可行性报告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同意到高等教育,然而在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心理的成长又增长的多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交往、爱情、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咨询题。
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彗兰等人在对该校623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咨询卷为610份〕:有89人〔占总样本的14.6%〕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也在今年对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于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2022,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华中科大〞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到31号,短短9天里,这所名校梦魇附体一般,惊现“三连跳〞。
一时刻,“华中科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成网络热词,整个校园笼罩在阴翳之中,这也再次给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蒙上了一层灰暗。
这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什么缘故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轻生的背后又有着如何样的无奈?现在的大学生如何了?大学教育如何了?家庭教育如何了?而且频频出现的自杀报道,通常和跳楼联系在一起,这是校园内最简单直截了当的一种轻生方式?真是令人心惊、让人一辈子冷!华中科大连发跳楼事件机械博士彭凯峰建筑学大四学生张骋捷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某高校一女生坠楼身亡。
2022年是大学生自杀事件高发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分布于13个省38所高校,抵达历史顶峰。
2022年前10个月发生的跳楼事件:2022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
华东理工大学宣传部向媒体表示,死者的成绩不行,各门课程及格的比不及格的少许多,有些甚至是零分。
2022年1月5日晚5时30分许,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公寓5号宿舍楼,一名男生从4楼跳下。
医护职员赶至现场施救时,跳楼男生已不治身亡。
东华理工大学开除学生案例
东华理工大学开除学生案例
东华理工大学一男生闯入女生楼层卫生间校方通报:开除学籍据“东华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7月8日,东华理工大学学生胡某某闯入女生楼层卫生间,被发现后逃离现场。
事件发生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工作。
根据公安机关调查结果,依据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相关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胡某某开除学籍处分。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广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宿舍安全设施建设和强化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的规定
化工学院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的规定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学院不同学科的发展要求,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依据《天津大学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天大校研〔2010〕11号),并结合化工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化工学院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规定如下:一、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以下条件:1. 学制为三年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至少发表1篇被SCIE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2.学制为2.5年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至少发表1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其它一些工作或科研成果可与上述论文相当,具体如下:1.在《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或《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发表的论文(1篇或多篇)等同于1篇EI收录论文。
2. 在《化学工业与工程》发表的论文(1篇或多篇)等同于1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3. 在企业、工程技术类科研院所、设计院等单位从事实践活动不少于六个月,且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实践报告,相当于发表1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4.获得科技奖励和发明专利授权可与发表论文相当,具体见本规定“三、其它有关规定”。
(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如相对学制所规定的年限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则需至少发表1篇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检索源期刊中一区、二区、三区期刊论文;如提前一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则需至少发表或录用1篇JCR检索源期刊中一区、二区期刊论文。
(三)各学科及各位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出更高的发表论文要求。
(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时间达到学制所规定年限,但发表学术论文未达到要求,可以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不受理其学位申请,待其发表论文达到要求后,再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其学位申请。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24年第02期这是一场被誉为“举全师门之力”进行的举报。
1月16日,一份落款为“华中某业大学动物Y系黄某若教授课题组硕士、博士研究生集体”的举报材料在互联网疯狂传播。
这份11人共同撰写的举报材料,长达125页。
文章举证了黄某若曾指导的3名博士及13名硕士生的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存在数据异常雷同及篡改等学术造假问题。
举报材料还称黄某若本人涉嫌操纵同行评审、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行为。
举报材料里,学生们一边用微信截图和论文比对阐述黄某若及其利益团体学术造假的论点,一边在自白中处处透露着对无法顺利毕业的担忧。
但他们还是这样写道:“总有人要做看起来蠢但正确的事”“6年的时间很有可能就白白浪费了”“只能跟本科阶段在三教四教楼道里背书的自己说声对不起了”这些担忧加重了举报的悲壮色彩,在网友看来学生举报老师的每个字都指向同一个结果:自毁前程。
一时间,“他们赌上了前途,毫无退路”“小镇做题家拼命学习,却发现没有未来”的评论在网络风传。
很快#华中农业大学#便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
18日晚,黄某若本人接受上游新闻采访,他坚持自己不存在学术不端。
手底下十几个学生就有11人站出来举报他的唯一理由是:有学生带头,并威胁了其他学生。
但打脸来得异常迅速,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官方调查已经出了初步结果。
认定黄某若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即日起停止校内职务和工作。
这11名学生以悲壮的自毁前程的方式,亲手扳倒了矗立在他们面前的学阀。
11位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份举报材料从起草到发布一共经历了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希望还有人面临跟他们一样的情况,磨灭掉对科研和学习的热情。
举报材料的开头,学生们配了3张 2022 年之前课题组的实验室照片称:这个约 20 平方米的房间既是实验室又是自习室,是 20 多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说是实验室,却没有独立的实验空间,只有个4平方米的细胞间。
年轻的生命法律拿什么抵偿
年轻的生命法律拿什么抵偿——华东理工大学李鹏死亡法律责任分析作者:赵世杰律师北京倡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方向:劳动争议和工伤处理。
微信公众号:bjldgslszsj5月23日15时左右,上海青浦区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爆炸,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4级研究生李鹏是三名遇难者之一。
种种调查显示,李鹏是被导师张建雨带至其独资的化工厂后发生不幸。
李鹏的同学表示,李鹏很有可能是参与中试放大实验遇难。
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张建雨为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发展公司自然股东,出资额为一百万元人民币。
2015年6月30日之前,张建雨是这家公司的法人,之后,法定代表人更改为张建军。
而多方信源证实,张建军是张建雨的哥哥。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两人已经因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被刑事拘留。
华东理工大学早在2007年便明文规定,除学校允许外,禁止教师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教师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
目前,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爆炸导致李鹏遭遇不幸,尚待相关部门给出调查结果。
在对年轻生命深表痛惜的同时,作为法律人思考的是,这次事故,如何对责任进行惩罚,如何对生命进行补偿,这处理这次事故的关键所在。
一、导师张建雨应承担什么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第一百零九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兰州石化分公司2002.8.27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2002年8月27日,对于兰州石化公司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尽管事过四年之久,但至今记忆犹新,事故惨象历历在目。
17:10分,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环形东路,发生一起H2S气体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的重大事故。
造成5人死亡,45人不同程度中毒,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痛苦和恐惧。
“8.27”中毒事故是兰州石化公司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事故教训惨痛,不仅给中国石油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今天,根据会议安排,对2002年8月27日炼油厂的硫化氢泄漏中毒事故进行一次深刻剖析,希望能共同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事故经过: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进行拆除。
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为了确保旧烷基化装置的拆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计划对该装置进行彻底工艺处理。
在处理废酸沉降槽(容-7)内残存的反应产物过程中,因该沉降槽抽出线已拆除,无法将物料回抽处理,由装置所在分厂向公司生产处打出报告,申请联系收油单位对槽内的残留反应产物进行回收。
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带领车间管理工程师程某、安全员锁某,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
由于从废酸沉降槽(容-7)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张某等三人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
在废酸沉降槽(容-7)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废酸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
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
8月27日17时10分,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区环形东路长约40米范围内,有行人和机动车司机共50人出现中毒现象。
17时15分,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总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其中4名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名受伤人员于9月1日经抢救无效死亡,4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经济损失达250多万元。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练习题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练习第一部分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引论1.关于科研伦理规则的起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二十世纪初期,科研伦理规范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国纷纷就科研伦理达成了一些共识,乃至起草了相关国际公约2.关于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的价值目标,关于“求美”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求美体现了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的目的价值3.历史学大家章开沅先生讲:“什么是史学,史学是历史学者人格、良知和学识的结合,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的过程。
”这告诉我们身为一名学术活动的参与者要恪守的科研伦理规范不包括?●依从权势4.下列选项不属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是?●学术水平低5.在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中,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杜绝蓄意的捏造、作假和对研究成果的曲解,指的是?●诚信原则6.哈佛模式下的引证规范的特点是?●插句式7.为什么要培养学生从事科研与学术的“底线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助于学生规避学术风险●有助于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质检科研严谨度的差距●有助于建设好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学科体系8.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精确、高效、责任是科研诚信基本要求的应有之义●论文写作规范是技术性的学术规范的重要内容●建立学术规范的终极目的是保护科研活动参与者独创的智力劳动成果,确保知识生产过程务实求真●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的建立除了约束科研活动和科研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为解决科研成果争议提供指导方针和处理原则9.关于我国科研规范体系的建立,您认为正确的答案?●由于我国科研体系发展比较晚,该领域的规范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确立●近些年来,各高校纷纷建立学术道德专门工作机构,制定、解释和评估学术道德方面的规定以及展开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答辩制度是检验科研质量,确保学术规范的制度之一10.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应当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实事求是●造福人类●规范精简第二部分引注规范及其盲区1.请选择您认为错误的答案?在提供和著录引文时,不允许引用原著者之前的引文在提供和著录引文时,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①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避免采用转引的方式;②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③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④引用原则上使用最优或最新版本;⑤引用标注应该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⑥引用网络资源应该慎重,引用信息包括相关的时间信息。
中试放大实验是什么?一个人做很危险吗?
中试放大实验是什么?一个人做很危险吗?来自:果壳网 / 馒头老妖(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中试放大实验是什么?新闻报道:华东理工研二学生命丧导师参股工厂或因高危实验】5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研二学生李鹏,在上海一家工厂的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难,此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调查发现z李鹏的导师张建雨持有事发工厂的股份。
李鹏的家人及同学质疑,张建雨涉嫌安排李鹏进行中试放大实验,这或是导致事发的原因。
目前张建雨已被刑拘。
1.中试放大,是所有新开发出来的化工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必经之路。
具体而言,实验室用的反应器皿,1L的已经算很大的了,通常就是100-500mL的容积。
这样的容积,注定只能做一些小规模的试验,摸索反应条件,验证反应结果。
但是,研究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实际生产,则生产和实验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最直观的就是:工厂里用的都是巨大的反应器,比如说1~3立方米的。
这个时候,实验室摸索出来的工艺条件,究竟能不能适用于工厂的大规模生产,谁说了都不算,必须经过中试放大,也就是说,把每一步反应的投料量,从g级提高到kg级的水平。
简单来说,中试放大,就是介于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工厂生产的中间阶段。
2.然而,中试放大中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这就意味着带有不可避免的风险。
有些反应,在实验室里做的时候好好的,一旦放大就见鬼了,常见的原因大致包括:实验室里的传热很容易做到(通常是指反应本身放热,靠外头的冷却剂将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比如说外头加个冰水浴),但车间里的大罐子就不很容易做到,毕竟罐子大了,换热的接触面积有限;烧瓶里的搅拌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因为量少;而反应罐里的东西则要考虑液体的粘度和搅拌器的类型、电机可以承受的转速与扭矩,一旦没有考虑好,很可能就是搅拌不到位,罐子里的组分不均匀,反应不充分,甚至可能出现局部过热、反应液体凝固等事故。
此外,有些操作在实验室里容易做到,比如说,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反应物A到反应物B中,控制温度不超过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二学生化工厂之死调查:导师很抠不让发论文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5月29日,穿着蓝色学位服的硕士生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门口拍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雅娟/摄张建雨的实验室已被贴上封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雅娟/摄华东理工大学(微博)研二学生李鹏再也没有机会穿上蓝色的硕士学位服了。
5月23日下午,他死在距离学校约50公里的一家化工厂里。
据上海当地媒体报道,5月23日,上海市青浦区一家名为“焦耳蜡业”的公司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近200平方米的彩钢板厂房坍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5月30日从多个信源获悉,上海市安监局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介入爆炸事故。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属于较大事故。
两天后,李鹏的父母来到工厂现场,他们看到了简陋的厂房、炸得变了形的房顶,铁门里面,工人正在施工,一台挖掘机在作业:“没想到孩子在这么破烂的地方上学,谁让他来的?”答案是儿子的导师张建雨。
这名硕导的另一个身份是焦耳蜡业公司的控股股东、原法定代表人。
现法定代表人叫张建军,有报道称其是张建雨的哥哥。
郁闷的研究生出事前不久,李鹏向姐姐李慧敏表示自己压力很大,他马上要读研(微博)三了,可是还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按照学校的规定,如果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他就无法毕业。
李鹏告诉姐姐,他已经有了研究成果,但导师不允许他发表论文。
这不是他第一次向姐姐抱怨自己的导师了。
李鹏的导师是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张建雨,学校官网显示,张建雨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执教近20年,他的研究方向是相变储能技术和特种蜡。
据李慧敏回忆,李鹏告诉过她,导师张建雨开有公司,导师的哥哥也有公司,平时导师会安排工厂的活让他干。
刚开始,李鹏并不排斥,他希望能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毕竟命运掌握在老师手里”。
不过,李鹏跟同学“吐槽”说,张建雨的心思主要在工厂,不怎么管他,自己见到导师的次数也不多。
“感觉他(张建雨)更像一个商人。
”李鹏的同学评价说。
李慧敏记得,有一次弟弟告诉她,导师把他做出来的成果卖给客户了,但他并没有得到导师的经济补偿甚至口头表扬。
李鹏还告诉姐姐,研一暑假时,他被导师带到浙江的工厂待了一个多月,“做实验和一些杂活”,因为那里偏僻,有时还要自己带菜过去。
一个多月的劳动后,李鹏得到了导师的1000元补助。
这是他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
事实上,出生于农村的李鹏也面临着经济压力。
李鹏的姐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家中经济来源就靠父母外出打工和种地,供了她和弟弟两个大学生,弟弟本身要挣钱,寒暑假一般会找家教或其他兼职工作,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弟弟压力也比较大”。
“父母都是那种性格,吃亏是福,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那种不太爱计较这些事情的人,稍微吃点亏也没感觉会怎么样,也没有太去跟老师反抗。
”李鹏的姐姐说。
据李鹏的同学介绍,张建雨不希望马上发表李鹏的研究成果,如果李鹏的论文发表了,就意味着实验内容将会公开,工厂将失去竞争优势。
读研一时,李鹏跟姐姐说,自己的导师“很抠”——别的研究生导师会给学生发补助,但张建雨并没有给过他。
李鹏的同学说,导师工厂的客人来参观实验室时,李鹏也要负责接待。
李鹏向同学抱怨说,请客人吃饭的餐费也是他付的。
李慧敏告诉记者,有一次,弟弟告诉她,学校实验室的仪器坏了,但导师不给钱,让他们自己去修。
这些郁闷的事情,李鹏时不时会和姐姐提起。
李慧敏跟弟弟说:“你怎么这么倒霉,碰到这样的导师。
”不过,李慧敏觉得,导师不给钱倒也无所谓,就当是学习了。
有时候,李慧敏也劝弟弟说:导师这样做,你该拒绝的也要拒绝。
但李鹏说,导师的权力大,“说不让你毕业你就毕不了业,能忍的就忍了”。
春节跟好友郝山(化名)聊天时,李鹏说,自己跟这个导师(张建雨)没学到什么东西。
他说,自己“不愿意读这个书了”。
在张建雨的另一名已毕业的同门看来,导师人还是和气的。
中试实验后可走向产业化5月18日,李鹏发了一条朋友圈,姐姐李慧敏在下面评论了几句,这是她跟弟弟最后的交流。
5月23日,周一,李鹏离开学校。
这天晚上,李鹏的母亲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告诉她,实验室出事了,她的儿子李鹏在里面,并让她快点来上海。
李母赶紧打电话告诉丈夫,李父怀疑这是诈骗电话。
他拨打儿子的手机,没有人接听。
“就算是骗子,也得去看看。
”这个连100元车费都嫌贵的男人,买了机票从自己打工的河北邯郸来到上海。
李母也从打工的浙江义乌赶往上海。
来到上海,他们却没见到儿子,电话依然没有人接听,李鹏的父母一直以为,儿子只是受伤了,所以没法打电话,直到他们得知儿子在工厂爆炸中去世的消息。
出事的工厂位于青浦区练塘镇,这家公司租赁了一座厂房,生产各类特种助剂蜡,年产量750吨。
在焦耳蜡业的官网上,可以看到,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正是张建雨在华东理工大学开始执教的那一年。
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由张建雨控股。
该公司的科研背景不容小觑。
公司称,“拥有由博士、硕士、教授及副教授组成的研发队伍……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网站上还醒目地写着:上海焦耳蜡业愿为你开发特种蜡新产品。
工商资料显示,2015年6月,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张建雨变更为张建军。
目前,该公司的工商公示信息中,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严重违法信息均为空。
5月25日上午,李鹏的家属来到这家工厂。
他们没能进到厂房内,只是隔着工厂的大门往里看。
李鹏的姐夫看到,工厂房顶的瓦都炸烂了,有工人正在里面施工。
李鹏的母亲跪在铁门边,哭得站不起来。
李鹏学化学专业以来,李父一直很关注儿子的安全。
去年年底,他看到清华(微博)大学实验室爆炸、一博士后遇难身亡的新闻,连忙给儿子打电话,提醒儿子做实验要小心。
李鹏告诉父亲不用担心,他说自己做的实验没啥危险。
李鹏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说,在实验室环境下,李鹏的研究方向确实没有太大危险——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较完善、控温精确,试剂用量也小,一般只有几克。
但在工厂,危险被放大了。
李鹏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说,学院里也有其他老师在外面开公司,但一般不会让学生到工厂里做实验,而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做基础研究。
李鹏的同学猜测,李鹏前往工厂做的很可能是中试实验,但这一猜测尚未得到调查证实。
北京化工大学(微博)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化工厂家要研发一款产品,通常先要在实验室做小试实验摸索条件,在正式投产之前,要再做中试实验,中试实验成功,就可以向产业转化。
这位博士生导师介绍说,大多数研究生只做小试实验,“如果导师没有绝对把握,不能让学生参加中试实验”。
在他看来,中试实验是一把双刃剑,“中试实验更接近生产,更接近成果转化,是真的东西”。
中试实验的性质,也被媒体猜测为论文发表受阻的原因。
前述博士生导师透露,做小试实验的目的是摸到生产条件,如果发表了,“人家就可以根据你的小试结果直接做中试了,你就没有专利保护,因为论文是不受保护的,刊登了就能拿来用,用完以后就成了别人的了,人家先做了,把产品搞成了,把市场占领了,你就白干了。
”“但是,一般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可以协调这些,关系是比较融洽的。
”他说。
上海市安监局已成立事故调查组来到上海后,李鹏的家人被安排住在学校附近的宾馆里,由几位校方人员全程陪同。
接到噩耗的时候,校方说出事了,李鹏的家人以为在实验室,问“送医院了没有”。
对方则说,情况不明,“我们问为什么不明,他们说因为不在学校”。
“当时就想着,学校一个学生,为什么不在学校而在外面出了事情,对方说是在外面做实验,当时具体也不清楚是在哪儿。
”李鹏的姐姐回忆,李鹏的父亲到了事故现场,她则猜测“我弟应该还在”,因为手机一直能通,QQ也在线。
这几天,李鹏的家人被带着看了李鹏的宿舍,看到李鹏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
此前,李慧敏听说弟弟跟导师的邮件往来,都存在电脑里,但李家人在宿舍并没有看到这台电脑。
临走时,李父在儿子桌上拿了一支黑色中性笔作为纪念——这是他们带走的唯一一件物品。
他们来到李鹏生前所在的实验室,那个“用房负责人”注明为张建雨的实验室已经大门紧闭,并贴着盖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公章的封条。
更多的时间,他们只能待在宾馆的房间里等人“给个说法”,但校方的态度和处理的进度都让他们感到不满。
李鹏的家人跟校方代表有过两次会面,双方不欢而散。
按照李鹏家属的说法,与他们会面的校方代表只说“隐隐觉得学校有一点责任”。
这让李鹏的家人感到愤怒,他们认为,李鹏在这里上学,就理应由学校负责。
学校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对于学生在校内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学校都有正在执行的文件,但是学生在校外的行为,校方很难掌握。
该负责人说,按照学校规定,除非学校委派,否则教师不得在校外担任董事长、经理等实质性兼职,个人也不得以法人(代表)的名义开办公司。
她说,导师张建雨在校外开公司的行为属于私自行为,并没有走学校的正规程序,此前学校也并没有接到过学生投诉。
至于是否清查学校教师的实质性兼职行为,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尚不了解此类信息。
该负责人称,目前学校仍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
关于导师要求学生帮自己干“私活”的做法,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有学生投诉这样的行为,学校肯定会作出处理。
对于家属的要求,该负责人说:“李鹏出事了,谁都不希望看到,他也是华东理工的孩子,但是调查结果没出来,学校也没有处理的依据。
”记者致电青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询问事故调查进展及结论,得知此事由上海市安监局成立的事故调查组负责。
记者十数次拨打上海市安监局的办公电话,均未能打通。
华东理工大学所在片区的凌云路派出所民警称,在刑事拘留期间,均不允许会面。
李鹏的姐姐说,弟弟从小成绩优秀,但高考(微博)却失利了,后来努力考研(微博)来到现在的学校,通过本科阶段一位老师的介绍才认识了张建雨。
如今,父母还在等待着有人能“给孩子一个说法”。
本报上海、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李雅娟卢义杰实习生张鸿雁申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