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背后的真实历史人物

合集下载

重识李鸿章

重识李鸿章

重识李鸿章-----看过走向共和后的感想偶然处拷来一部《走向共和》,于是耐着性子将其细细品味,才发现这是多年以来又一次给我带来深远影响与思考的电视剧。

每晚我都坚定不移地观赏直到电脑的电池耗干才肯罢休,我也一直被李鸿章这个人物所深深吸引,我身入电视剧中突然之间有了一种感觉:李鸿章这个人物角色我难以辨别。

我曾一度以为导演将其刻画成了一个正派角色,虽然谈不上高大,但却与我们从中学历史课本中了解到的那个反面的“卖国贼”的形象背道而驰。

故而,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李鸿章的人物原型,以解心中之疑惑。

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

如果全天下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

尽管这些说话的人,差不多都是些平常人,有见识有才干的几乎一个也找不到,那么让平常人评论超乎寻常的人,难道是一件可信的事?所以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欺名盗世之徒;谤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伟人。

俗话说:盖棺定论。

我却发现有些人死了几十年几百年,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

说好的还在说好,说坏的还在说坏,让后世写书的人无所适从。

比如说,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

像这样的一个人,该怎么评价呢?答案是他是个非凡的人。

这个人是非常的奸雄还是非常的豪杰先不说,单是他处的位置与层次,就不是普通庸人的眼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普通庸人的嘴所能随口胡说的。

不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便无法客观的去评判他的功过是非,我仅是从看过电视剧的角度出发去表达出我对这个人物的个人看法而已,而后再去细细品读《李鸿章传》,或许会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启发。

现实中的很多人或许确实对其含有曲解,异或于人云亦云地将别人持有的观点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深刻见解。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我仅是想阐述一些新的看法与观点。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最近看了《走向共和》这部剧,感触颇深。

这部剧把晚清到民国初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里的人物一个个都那么鲜活,仿佛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真实实地在历史的舞台上走过一遭。

先来说说李鸿章吧。

以前在历史课本里,对他的印象就是个签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贼”。

可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的李鸿章。

他在列强面前据理力争,为国家争取利益,可无奈国弱民穷,很多时候他也是有心无力。

记得有一场戏,李鸿章去和洋人谈判,对方趾高气昂,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

李鸿章气得胡子直抖,却又不得不强压怒火,和对方周旋。

他那无奈又悲愤的眼神,真的让我心里一揪。

他知道自己签的条约会被后人唾骂,可在当时的局势下,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还有慈禧太后,以前总觉得她就是个只知道贪图享受、不顾国家死活的老妖婆。

但这部剧里,我看到了她作为一个统治者的无奈和纠结。

她也想让国家强大,也想抵御外侮,可她被封建礼教和宫廷斗争束缚住了手脚。

她一边要维持自己的权威,一边又要应对各方的压力。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带着光绪皇帝出逃。

一路上风餐露宿,狼狈不堪。

曾经的威风荡然无存,那一刻,她也不过是个可怜的老人。

再说说孙中山先生。

他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可谓是呕心沥血。

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记得有一场演讲的戏,孙中山站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的理想,台下的人们群情激昂。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热血沸腾的力量,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而奋斗。

这部剧里的战争场面也让我感触良多。

那些士兵们在战场上拼命厮杀,可很多时候都是白白送死。

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只是听从命令。

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真的让人痛心。

还有那些老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有一个场景,一群难民挤在一个破庙里,面黄肌瘦,眼神里充满了绝望。

他们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还有慈禧太后,这个掌握着清朝最高权力的女人。以往我觉得她就是一个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统治者。但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了她作为一个统治者的权谋和手段。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但同时,她也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只是她的思维和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场景,是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的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导致舰队装备老化,炮弹不足。而日本则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为海军建设投入大量的资源。当战争爆发时,北洋水师的将士们虽然英勇作战,但最终还是因为装备和后勤的差距而惨败。那一幕幕惨烈的海战画面,让我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那些年轻的将士们,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而白白牺牲。
还有戊戌变法那段。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满怀激情地想要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的命运。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发展工商业等。然而,他们的变法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最终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谭嗣同等六君子慷慨赴死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变法的坚定信念。
看完这部剧,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与统治者的决策和人民的觉醒息息相关。在那个时代,中国之所以会陷入如此深重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广大民众的麻木不仁。只有当统治者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改革创新,同时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一个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走向共和观后感
最近看了《走向共和》这部剧,真的是感触颇多。
这部剧展现的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甲午战争的失败,到戊戌变法的夭折,再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在那个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点。比如李鸿章,以往在我的印象中,他可能就是一个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贼”。但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的李鸿章。他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努力地想要维持着清朝的统治,试图通过洋务运动来强国富民。他有着自己的无奈和苦衷,夹在朝廷和列强之间,左右为难。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在不断地周旋和抗争。虽然他最终没能改变清朝灭亡的命运,但他的努力和付出不能被完全否定。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一一点点想法花了几天时间把争议颇大的《走向共和》看完了,59集啊,除了四大名著外,我看过最长的电视剧了。

看着看着就慢慢的自己也好像生活到那一段所有中国人都觉得耻辱的历史中去了。

悲其之悲,喜其之喜。

但是回味之时,却又有很多的感触。

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吧。

走向共和,是一群悲剧式的历史人物组成的一段让人深思的历史。

在这一段历史中,第一位值得评论和争议的人物恐怕就是李鸿章了。

以往的教科书中,对他的评价不提大家也都知道,那会在学历史教科书时我就在想,如果他真是一个卖国贼,他还能做到那么大的官吗?如果他真的出卖主权,皇帝为什么还会让他去出卖呢?这样没道理啊。

这个怀疑直的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得到了解释,也证明了我当初的怀疑是正确的,教科书上的历史并不客观。

在这一部电影中,这一点得到了很大的纠正,我个人觉得拍的很客观真实,也把李鸿章的内心真实的展示出来。

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之时就曾经做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

”如此豪迈的诗。

后面执掌北洋,直隶总督,是洋务运动的领袖。

其对中国当时国情的把握不可谓不深,只是身不逢时。

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伊藤博文与五大臣之一的载泽关于自己与李鸿章对比的对话,是借用梁启超的书中语了:"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国之地,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此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且举国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

"一言道破了李鸿章的时代悲剧。

第二位要说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后。

以往书中也说,她是如何如何的仅为自己私欲,不惜卖国,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以前我也有怀疑。

作为一国之主,她就真的这样愿意让自己脸面无存,愿意让别人把自己家里的东西都拿走吗?这一电视剧也算真实反映了其痛苦的内心挣扎。

一方面她让光绪维新自强,顺应时代,以保大清王朝万世不易,另一方面她又维护其权力不被剥夺。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慈禧太后慈禧是一个复杂的人,不仅个性复杂,世人对她的功过评论,也复杂。

从咸丰末年得势开始,慈禧历经三朝皇帝,倘若计上她临死时钦点的宣统帝溥仪,总是四代人。

这中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慈禧对爱新觉罗氏的江山其实“孝心可鉴”。

《走向共和》一剧的故事是由光绪年间开始的,其至慈禧死去,从未见这老太后的权柄旁落,就算是“庚子西狩”的时候,慈禧依旧靠情感赢得了李鸿章一辈的支持,驾驭权力争得袁世凯的一时忠心,几近断送国家基业却能顺利回京、仍踞高位。

可见这女人的能耐非同一般,尤其是待人之道,颇有康熙朝的孝庄太后的影子。

常语言:男人靠征服天下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天下。

孝庄和慈禧都驾驭了时势,但是她们不靠征服男人,她们征服的是满朝文武、天下子民的人心。

当然,慈禧较之孝庄比较不幸,她没能遇到康熙那样的好子孙。

而且,慈禧的私权欲望决定了她不能完美的处理好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她作为封建女子固有的短浅眼光也使得很多宏图伟计无法从她手下顺利通过。

无法引领潮流的慈禧注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推着向前走,而历史的巧合使他生于变革年代的一个亟需变革的国家,被动地挟于潮流让她的强大魅力变成误国的魔力。

慈禧几次流露出对光绪皇帝的怜爱之情,以及后来痛骂军机大臣瞿鸿畿之后说的“还是自家人靠得住”之类的话语,说明她对爱新觉罗家颇有孝心,她阻挠戊戌变法,有维护自己威严的考虑,也有对光绪所用非人的担忧,既担心久为傀儡的年轻皇帝掌权之后对自己不利,也担心血气方刚的光绪一时冲动断送祖宗社稷。

慈禧驱逐瞿鸿畿、启用众多“载字辈”王子入军机,就是基于这样的“家天下”的意识。

可惜的是:她没有考虑到并非每个爱新觉罗家的人都象她一样着眼天下。

慈禧的这次历练新人的安排,为她死后的“立宪”、“新政”埋下了一个绊脚的大桩——皇族贵胄虑及私利的掣肘使得本就缺乏诚意的“新政”成了一场儿戏。

《走向共和》对慈禧的塑造血肉丰满,不再仅仅将其刻画成为颐指气使的封建君后而忽略了人性,反而使得这一形象更具真实感。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广东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

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

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

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

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

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无论如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走向共和》背后的真实历史人物

《走向共和》背后的真实历史人物

《走向共和》背后的历史真实主要人物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

1851年选为秀女,次年入宫,封兰贵人。

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晋懿贵妃。

载淳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执行妥协政策。

1898年反对戊戌变法,发动宫廷政变。

1908年立溥仪为帝,自为太皇太后,次日病死。

光绪帝(1871—1908),醇亲王之子。

1875年登基,继位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98年宣布变法,起用维新人才,发布诏书。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将其幽禁。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被慈禧挟持逃往西安,从此不问政事。

1908年死于赢台涵元殿。

隆裕太后(1868—1913),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被立为光绪皇帝皇后。

1908年光绪帝驾崩,尊为皇太后。

袭慈禧以行“垂帘听政”,并立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1912年她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溥仪(1906—1967),清代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爆发后退位。

1917年复辟帝制,12天后二次退位。

1924年,废帝号,出皇宫。

1931年充当满洲国傀儡,1945年被苏军俘获,后移交中国政府。

1959年获特赦。

张之洞(1837—1909),直隶(今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

中法战争中主张抗法,战后兴办洋务。

1889年调湖广总督,是“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

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主战派,1898年撰文攻击维新思想,1900年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6年授军机大臣,1908年督办粤汉及川汉铁路。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主帅,洋务派首领。

1853年在皖北举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65年署两江总督,又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机器局。

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1年受命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奕(1838—1918),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94年进封庆亲王。

历史趣谈袁世凯大姨太的身世 袁世凯老婆沈氏是个名妓?

历史趣谈袁世凯大姨太的身世 袁世凯老婆沈氏是个名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袁世凯大姨太的身世袁世凯老婆沈氏是个名妓?导语:前些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我觉得是一部这几年不可多得的好戏,严肃,深刻,雄阔。

这部戏赢得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称赞和深思,是前些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我觉得是一部这几年不可多得的好戏,严肃,深刻,雄阔。

这部戏赢得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称赞和深思,是啊,咱中国走向共和与民主的道路为什么这样曲折和多难呢?在《走向共和》中,袁世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贯穿全剧始终。

在第一集中出现的袁世凯,落魄京城,沉溺于妓院,得一个青楼女子的赏识,许以终身,袁发誓他日富贵,定迎娶此妓。

袁世凯如此亮相,颇具传奇色彩,显示了他的枭雄本色。

看电视时,以为这个故事是编剧为刻画袁世凯的形象而“创作”的,可是后来我读好几本袁世凯的传记,发现这故事是有所依据的。

这些传记都是说,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原系苏州名妓,是袁世凯落魄时的风尘知己。

沈氏“慧眼识英雄”,资助袁世凯去猎取功名,并备酒送行,袁矢志决不相负。

袁发迹后,果然娶沈氏为姨太太,把她带到朝鲜。

而且因为太太于氏原是个目不识丁的村妇,上不得台面,袁便把沈氏作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场合中,沈氏也常以太太身份出现。

袁还让她管家,管教后娶的姨太太们,并让儿女们称沈氏为“亲妈”(沈未生子女),可见袁对她宠爱的程度了。

这故事颇为风流动人,有点像明清小说《三言二拍》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

但是,因为故事太有传奇意味了,太像小说了,我就有点不太相信。

我查了一下,有没有第一手材料记载大姨太的身世呢?关于袁世凯的家事,当然他家里人说的应该是最可靠了。

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的《我的父亲袁世凯》记载了大姨太的出身,故事与前述生活常识分享。

走向共和电影观后感

走向共和电影观后感

走向共和电影观后感《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国导演杨德昌执导的电影,该片于1994年上映。

影片以北平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一个农村男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迁。

电影以农村小孩小钱为中心,通过他的成长过程,揭示了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共同体验。

影片第一幕展现了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欢乐景象,表现了人们的期盼和希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小钱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电影第二幕呈现了小钱成为学生的过程,他进入了北平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一阶段,小钱接触到了外部世界的各种新事物,开始了他的成人之路。

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

影片的第三幕描绘了小钱进入工作岗位的经历。

他成为一个政府官员,开始直接参与到社会运转中。

这个阶段的变化让小钱感到迷茫和困惑,他渐渐发现社会并非自己曾经想象的那样美好,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对社会的贡献。

整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通过小钱的成长经历,观众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

电影中的情节展现了人物对社会的种种态度,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给观众们带来了不同的启示。

《走向共和》通过小钱的故事,将中国历史时期的巨大变迁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影片以小钱作为观众的视角,通过他的眼睛展现了这一历史的张力和冲突。

影片的剧情紧凑、台词简洁,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演员表演,成功再现了那个时期的风貌。

影片没有过度美化或煽情,而是以真实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普通人的生活。

在细节中体现了导演的用心和深厚的历史素养。

《走向共和》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的电影,更是一个反映历史与社会的艺术作品。

影片通过展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电影中所呈现的历史情境以及角色形象都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让人仿佛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走向共和中袁世凯的做人之道

走向共和中袁世凯的做人之道

当然,人无完人。人的精力、优点特别是时间,总是有限的,当你花很多精力在一方面的时候,另一方面就会被忽视。就像袁世凯一生侧重于实物、务实,而在文采、理论上就远逊于他的前辈曾国藩、张之洞等人。理论虽然有的比较空虚,但有的能使人头脑保持清醒,不至于迷失大方向。袁世凯最后的称帝行为,就实在令人费解:像他这样务实的人竟能做出如此倒行逆施的事?这或许就是缺乏理论素养的后果吧!所以,至今,他还是被很多人所不齿。
在做人方面,如果说袁世凯对上司是够忠心的,那么他对下属和朋友是有诚意的,并能爱护有加。袁世凯和徐世昌很早就认识了,当年徐进京赶考,袁世凯资助了他所有的盘缠,自己落得个一日三餐以冷水充饥。这种诚意使徐世昌后来对他桃李相报,在袁世凯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他,并为其写兵书,还辞去了翰林院的差事,跑到小站帮其练兵。而袁世凯对徐世昌也总是毫无保留,甚至将小站练兵的最终目的都和盘告之;并能以兄长视之,即使在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后,也是十分尊敬这位菊人兄。
袁世凯用人不拘泥于出身,他的北洋新军教官中,既有像冯国璋、段祺瑞、王世珍等留学归来的精英,也有像曹锟、孟恩远等市井出身的小人物。但袁世凯一旦用了他们,就一视同仁、给予重用,百般提携而爱护备至。特别是对于像张勋这样忠实部下,袁世凯的一句“如果皇帝有什么赏赐,还真少不了你小子的”,充分表现了其对下属的爱护和诚意。
袁世凯的第二个上司应该算是荣禄,正是由于李鸿章和荣禄的联名举荐,袁世凯才得到去小站操练新式陆军的机会,因此,袁世凯对荣禄也表现得十分忠诚。这种忠诚使袁世凯将荣禄视为自己的再生父母。所以说,后来的有些史学家认为袁世凯在戊戌变法那年出卖了光绪,是卖主求荣,这是很冤枉的。因为荣禄毕竟是当时提携袁世凯的人,而光绪皇帝对袁世凯没有半点恩惠。如果说这时候袁世凯出卖了荣禄而去投靠光绪皇帝,那才是真正的卖主求荣。

电影介绍之走向共和

电影介绍之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大型近代史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导演张黎执导,于2001年开机拍摄,2003年出品。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2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日清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叙事主要围绕以下5位主角发展:慈禧太后、李鸿章、光绪皇帝、袁世凯、孙中山。

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将观众带入历史之中,去体会被列强瓜分时的辱国之痛,去感叹唤起民众觉醒、走向共和的艰辛。

名片:中文名:走向共和 外文名: For the sake of the Republic ofChina其它译名: 满清末代皇朝(台版) / に向かって进む!共和国(日版)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张黎 编剧: 盛和煜,张建伟 主演: 马少骅,石佳丽,孙淳,王冰,李光洁,吕中 集数: 60集 类型: 中国近代史 发行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英语,日语剧情梗概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的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但慈禧一旦发觉变法可能削弱她的权势利益,便轻而易举地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

读《走向共和》有感

读《走向共和》有感

又看了一遍小说《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用上中下三部、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历史为背景,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洋务运动、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等晚清所有的重大事件。

《走向共和》不仅时间跨越广,出场人物也多,涵盖了慈禧、光绪、李鸿章、翁同龢、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等主要角色,也有像李莲英、庆王奕劻、德公公、辜鸿铭、杨度、刚毅、徐桐等小角色。

当然,这本书也重新诠释了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康有为等人,书中,慈禧不仅仅是荒淫无度、揽权专政的太后,她也是颇具眼光的政治家,也主张新政强国。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领军人物。

袁世凯虽是奸雄,但新政多由其促成。

孙中山脱去神圣的外衣,以一个激进得有些偏执的叛逆形象出现。

康有为则是志大才疏,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更不懂得掩其锋芒,仅凭一腔激情,自然是有心变法,无力回天。

慈禧,并非有私无公,她也想着富民强国,只是在她眼里,国是大清,大清是祖宗创下的基业,因此,家在国之前,亡了家,要国也就没什么用了。

她的逻辑是私大于公。

慈禧六十大典,户部说没有银子,慈禧大怒,训斥众臣:“十几年里我何尝睡过囫囵觉,这才换得个同治中兴!这不是为的江山社稷又是为了什么?就说这万寿庆典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知道?我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那一带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如果连我的生日都办寒碜了,不但我的面子,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又怎么体现我中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样一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儿,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些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慈禧用人之道是,既要有才又要忠心,如果没才,只要忠心还是可取的,有才不忠心那是完全不可以的,因此,慈禧对巨贪庆王说:“我知道。

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 宣扬什么历史观

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 宣扬什么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宣扬什么历史观张海鹏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早已在中央电视台落下帷幕。

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的黄金时间播放,加上播放前、播放中的强力推荐,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而且据说收视率是创纪录的。

播放过程中,观众反映强烈。

若干报纸上刊载了不同意见的评论。

但是几家大报没有发表评论文章,显示了谨慎的沉默。

网友评论如潮,意见颇为分歧。

质疑与肯定,针锋相对,争论激烈。

一些人评论,《走向共和》为慈禧、李鸿章翻案是创新,是历史观的决胜,没有拔高一个好人,没有贬低一个坏人,会让历史教科书尴尬,要重写历史教科书,甚至说《走》剧砸了历史学家的饭碗。

有人认为,在历史真实上,这部剧如同一部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完全可以当作历史教材。

有的评论认为,《走》剧硬伤太多,是百般失真的历史纪录,是在玩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结构颠覆”拼接历史的“七巧板”,不忍卒睹。

还有的网民指出:在廓清历史真相的旗帜下,灌输错误的历史知识,其负面影响比公开申明是“戏说”的肥皂剧更甚。

有的认为该剧隐喻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于它的现实意义,是“前度《河殇》今又来”。

有人建议停播,有人反对停播。

有人认为该剧用现代化史观代替了革命史观;有人指出它是基于洋务立场的解读,与阶级斗争史观针锋相对。

面对观众的各种评论,《走向共和》的编导们也发表过一些意见。

一位编剧说:“如果这部电视剧定位是‘一部带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那么我们的先辈就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在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漫漫长途上,每一个探索者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

我在给主要人物如李鸿章、慈禧、光绪、张之洞、袁世凯、孙中山他们定位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

”该剧的另一位编剧说:“这部电视剧中所提到的中国经历的几大历史事件都是绝对真实的,毫无虚构。

……所以这部电视剧才可以被人叫做历史正剧。

最初策划这部电视剧时定的调子就是‘找出路’,不论是在野的在朝的,当时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在为中国找出路。

近代史专家评《走向共和》:青史凭谁定是非

近代史专家评《走向共和》:青史凭谁定是非

近代史专家评《走向共和》:青史凭谁定是非?年月日南方日报中央电视台播出地集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昨晚终于降下帷幕.这部自称“不戏说、不演义”地严肃之作,在长达数年地拍摄期及播出前都没有进行任何炒作,但在播出后却引起了观众尤其是高层次观众地强烈兴趣,同时在全国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地争论热潮.从月日起,央视在没有任何预告地情况下,突然加快播出进度,由原来每晚播两集改为每晚播集,这种似曾相识地做法加上市场上卖地与央视播出版本不一样,导致媒体传出该剧“被迫整容”地消息———众多媒体称,据“央视内部知情人”透露,《走》剧地重新修改对作品地艺术表现及人物地完整性、连贯性“有极大影响”,但“没办法,央视有苦衷”.但数日后又有媒体说,“整容”完全是假新闻!不管“整容”之说是真是假,之前就销售畅旺地《走》剧,虽然价格高达多元,在“整容”之说传出后却卖得更加火爆,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音像商店,发现《走》剧均告售罄.记者在《走》剧播出伊始,就联系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地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社科联原主席、获项金鸡奖地电影《孙中山》地编剧之一张磊.张老说他要看完全剧才能评说.但由于工作太忙,直到日前他才看完全剧()并接受了记者地采访.张磊认为,《走》剧制作者试图表现剧变时期地社会真实历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根本上未能达到预期目地,对人物、事件地刻画和展示往往有悖于历史地真实,混淆了许多是非界限,因之难免造成对不甚了解真相地观众地误导.关注体制最为深刻?记者:《走》剧取材于年至年这段风云变幻地历史.此前,描写这段历史风云地文艺作品已有很多,但没有一部作品像《走》剧这样以政治体制变革为主旨.《走》剧从头至尾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国家兴亡地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制度,封建独裁专制导致中国衰败,“还权于民”地民主共和制才能救中国.这是《走》剧最深刻之处.张磊:《走》剧地确是关注体制问题,但却有着明显不足:未能更深刻地揭示君主立宪和共和制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社会土壤不能植根、开花和结果: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而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均十分孱弱,所以先进政治体制地杠杆作用也就无从发挥.李鸿章是悲剧人物?记者:《走》剧中地李鸿章形象是争议最大地.他被刻画成高瞻远瞩、一心为公、忍辱负重、鞠躬尽瘁地“大清国裱糊匠”.有不少专家对这一形象地塑造持基本肯定态度,并一再强调“卖国”地责任不能全由他承担,他只是一个生不逢时地悲剧人物.张磊:《走》剧对李鸿章可谓不吝篇幅、浓墨重彩,以大量地虚假情节美化这个对清王朝苟延残喘起过强心针作用地重臣,使观众对他同情、谅解和首肯,淡化了他竭力维护腐朽透顶地清王朝地倒行逆施地行为实质.问题地关键不在于李鸿章应为签订大量卖国条约负多少责任,也不在于他地淮军和北洋水师如何腐败,而在于他地主要活动违逆历史潮流,是地地道道地、名副其实地反动.李鸿章没有资格当悲剧人物,因为他不是正面人物.只有体现了“历史地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地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地悲剧地冲突”(恩格斯语)地人物,才能成为悲剧人物.对这种同“历史地必然要求”背道而驰地不光彩地人物进行悲壮地正面渲染刻画,在客观效果上会混淆是非、颠倒历史,造成误导.袁世凯形象最成功?记者:有一份关于《走》剧地观众调查显示,在“谁是塑造得最成功地人物”问题中,袁世凯以压倒票数当选.《走》剧将袁塑造成一个精明能干地乱世奸雄.有历史学家认为,《走》剧对袁世凯地处理比较接近历史真实,尤其是对他地才干和在风云变幻中地冷静应对表现得非常生动.张磊:《走》剧对袁世凯也进行了美化.袁无疑是个阴险毒辣、两面三刀、崇尚专制皇权、反对真正改革地反动人物,但《走》剧却不遗余力地去表现他地“新政”———从小站练兵直到官制改革,他“才识卓著”、“不畏艰险”.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丑角,有必要为他评功摆好吗?一个再坏地人,一生也不可能不做一点好事,如果为了“立体塑造”、“全面表现”、“客观评价”,在有限地篇幅内将其做过地好事进行大肆渲染,这无疑会模糊了对人物本质地揭示.汉奸汪精卫一生做过地好事恐怕要比袁世凯多得多,我们如果在文艺作品中塑造汪精卫地形象,难道也要详尽表彰他早年地功绩,以示公允吗?慈禧真地有人情味?记者:撇开以往地慈禧形象不论,《走》剧中地慈禧篇幅不小,细节也不少,但看完全剧,却让人感到这个形象模糊不清,其所作所为往往是矛盾地,统一不起来,似乎缺少一个贯穿人物灵魂地核心.张磊:这是因为《走》剧对慈禧地晦暗心理几乎没有什么深刻地表现.让她与宫女一起唱戏出场,就表明了作者力图对慈禧进行某种修饰,但由于史料中关于慈禧“人性化”一面地记载极少,作者就只好根据自己地主观臆测去编造慈禧作为女人地一面,结果越写越牵强.因为慈禧可以说是一个集晚清一切黑暗之大成地极其反动腐朽地人物,《走》剧一方面无法回避她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维护封建专制地绝无“人性”地种种滔天罪恶,一方面又要努力写出她地“女人味”、“人情味”,结果只能是大大削弱了对她地揭露与批判,造成人物形象地分裂、对立.康梁形象最为失败?记者:不少观众认为《走》剧中最失败地就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形象,康有为完全成为一个狂徒形象,志大才疏,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或拍桌摔碗,“中国活百科全书”梁启超则完全成为一介幼稚书生,与高瞻远瞩、精忠报国、忍辱负重、富有涵养地李鸿章之流实有天壤之别.张磊:《走》剧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着墨不少,但缺乏深度.维新志士之所以敢于“冲决网罗”,除了吸取西方先进思想外,最重要地是梁启超后来评论谭嗣同时所指出地———“彼辈当时并卢梭《民约论》之名亦未梦见,而理想多与暗合,盖非思想解放之效不及此”.《走》剧未能展开表现维新志士“思想解放”地精神,致使观众只看到他们敢于“冲决网罗”,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敢于“冲决网罗”.剧中描写康有为因梁启超接近孙中山而以戒尺痛打弟子手心地场面,实为令人难以卒睹地败笔.变法虽是“跪着地造反”,但康、梁怎会一下子倒退成三家村私塾地师徒呢?孙中山形象被丑化?记者:据观众调查,《走》剧中观众最不认可地人物,不是争议最大地李鸿章和慈禧,而是孙中山.剧中地孙中山开始像个上蹿下跳地毛头小子,他关于革命地想法,就像是突然冒出来地,一点由头也没有.后面地孙中山也是一惊一乍地———好像正是他盲目躁动地二次革命成全了袁世凯,导致了历史地倒退.有观众说,看了《走》剧才发现新编历史正剧地窍门,就是把过去脸谱化地毛病反其道而行之———给历史上地反面人物以正面描写,在历史上地正面人物身上来些典型地毛病.《走》剧热衷于描绘英雄地缺点、坏蛋地人性,太着眼于所谓“人物地多面”,结果把反面人物正面化、正面人物平常化,模糊了很多基本地是非界限.张磊:按照《走》剧地主旨,孙中山当然应该是头号主角.但在占全剧篇幅地前集中,对孙中山和他地战友们地活动地表现,简陋到了勾勒轮廓地地步,有时甚至拙劣到漫画式!与对李鸿章、袁世凯、慈禧地细致入微地描写,简直不成比例.对袁世凯,连嫖妓和纳妾地镜头都不少,以显示他地“情义”.可对孙中山呢,兴中会地建立、广州乙未之役、伦敦蒙难等重大历史事件,竟被浮光掠影一笔带过,甚至阙如.如此本末倒置,《走向共和》应更名为《清末风云》.特别需要指出地是,《走》剧中孙中山在巡抚衙门前当众剪辫一幕完全是捏造.时为《马关条约》签订地年,孙中山已经建立了兴中会,正在策划第一次起义,并在广州以农学会为掩护进行隐蔽斗争,而断发改装以示与清朝决裂则在广州发难流产后逃亡域外时.《走》剧以大量镜头表现孙中山被衙役殴打,满脸鲜血,在地上像狗一样爬了很久,周围全是冷漠地看客.这种暴虎凭河式地匹夫之勇完全是对孙中山形象地歪曲,反映了作者滥用虚构与煽情手段地不严肃创作态度.别把历史剧当历史?记者:其实,《走》剧所有地争论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看待历史剧与历史地关系.《走》剧编剧说,不认为自己写地就是真实地历史,只要有历史真实感觉,观众看了觉得是这么回事就行.基本肯定《走》剧地人也都认为,不可把《走向共和》这样地电视剧当历史,因为既然是历史,就不能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能是历史.艺术地本质是创作者对这个世界地思考,跟外在地真实性没关系.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作品中地现实都是作者眼中地现实.历史是发生在过去时间里地事实,但今天不同地人看同样一段历史,脑海里却会有不同地“调整”.张磊:问题是“正说历史”地电视剧貌似历史,大部分观众都当真认为那就是历史.而且哪怕电视剧里所有人物、事件甚至细节都是真实地,都经过反复考证,但你将几十年地历史浓缩在几十个钟头里,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什么用墨如泼,什么惜墨如金,搁到一块儿,就有可能变成不真实地———没有反映那段历史、那些人物地本质真实.历史剧当然要有现实意义,但须以不违背历史真实为基本前提,否则,其引申出地“意义”就不能成为“现实”之鉴.正说历史地电视剧必须基本忠于史实.虚构未曾发生地情节是不可少地,否则就不成为艺术;但虚构应当大体是可能发生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地统一,恰在于此.而《走》剧中许多虚构地情节不仅是未曾发生地,而且是不可能发生地.如写年孙中山到李鸿章家中,当面向李宣传革命.史实是:孙曾上书李,提出了非常温和地变革方案,但李不理睬,也从未接见过孙.正是因在天津遭李冷遇,孙才“知和平手段无可复施”,故赴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民主革命政纲,并策划发动武装起义.这才是“走向共和”地发轫初程.如此重大地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走》剧也敢臆造,实无异于戏说演义.本报记者丁冠景。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

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

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

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

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

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

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

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

)、“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

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

电影介绍之走向共和

电影介绍之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大型近代史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导演张黎执导,于2001年开机拍摄,2003年出品。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2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日清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叙事主要围绕以下5位主角发展:慈禧太后、李鸿章、光绪皇帝、袁世凯、孙中山。

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将观众带入历史之中,去体会被列强瓜分时的辱国之痛,去感叹唤起民众觉醒、走向共和的艰辛。

名片:中文名:走向共和 外文名: For the sake of the Republic ofChina其它译名: 满清末代皇朝(台版) / に向かって进む!共和国(日版)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张黎 编剧: 盛和煜,张建伟 主演: 马少骅,石佳丽,孙淳,王冰,李光洁,吕中 集数: 60集 类型: 中国近代史 发行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英语,日语剧情梗概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的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但慈禧一旦发觉变法可能削弱她的权势利益,便轻而易举地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电影《走向共和》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展现民主与自由重要性的作品。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曲折进程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主社会而奋斗的艰辛历程。

观看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背景与情节展开《走向共和》以刘亦演饰演的秋瑾为主线,讲述了自清末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影片从赈灾起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到建国初期的政治斗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展开,通过讲述那个时代伟大人物之间的斗争和牺牲,充分展示了革命者们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决心和坚韧。

动人的角色塑造影片中,秋瑾作为一个女性主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位聪明、勇敢、坚定的女性,她不仅积极参与到革命活动中,而且也毫不退缩地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同时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敬佩。

除了秋瑾,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角色,他们或忠诚、或机智、或勇敢,在革命历程中担起了各自的责任。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我对那个时代的革命者们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中普通人的付出和贡献心生敬意。

激发思考的主题《走向共和》的主题是民主与自由。

整部电影贯穿着这一主题,通过展示革命者们为民主权利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让观众深刻地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

影片中的角色们表现出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民主与自由的重要性。

民主社会才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尊严,而自由则是人类发展和创造的基石。

电影中的角色们为此付出了一切,这启发我们应当珍惜自由与民主,为其而努力奋斗。

艺术上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不可忽视的。

影片通过精细的制作和剪辑,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氛围。

布景、服装、道具等都展示了制作团队的精细和用心,使观众能够真正感受这个时代的苦难和艰辛。

此外,影片的音乐也极具魅力。

配乐烘托了电影情节的发展,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音乐不仅起到了衬托情感、营造气氛的作用,还使整部影片更加具有感染力。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走向共和》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故事是否真实,谁也说不好。

“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

在我看来,《走向共和》所反映的中国人民经过百年不屈不挠的奋斗进程,基本上是真的。

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富强”,通过举办新学、建设工厂、办洋行、修铁路等一系列向西方学习器物的具体办法,来解决“中国两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

其中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主要代表,而电视剧也以此二人重点,将洋务运动给我们呈现在面前。

随着中日甲午海战清王朝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派开始意识到要改变大清的这一局面,单从器物方面是无法使清王朝富强的,“公车上书”,宣告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

然而,光绪皇帝并没有实权,清王朝的实权牢牢攥在慈禧手上,这就使得以光绪为核心的维新派与以慈禧为核心的守旧派争锋相对,政治斗争必然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戊戌六君子”的就义,也宣告了维新派从制度上挽救国家的失败。

然后,随着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兴起,从思想上醍醐灌顶,让人民从思想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这样,革命党人的前赴后继,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实行立宪。

而这一立宪,实则是欺骗国人的幌子,一个预备立宪,八年的光阴,而所组织的内阁,更是换汤不换药。

孙中山说“民主,民权,民生是治国之本;贪污腐败是祸国之源!无法不成方圆,法制是治国之策。

共和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唯一道路!”就这样,中国有志之士开始分裂。

维新派转变为保皇党,共和派转变为革命派,但是二者有一个根本不可调和的地方:要不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共和党人武昌首义,革命之声席卷全国,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

共和党人经过北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终于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一件事:民主共和。

凡是任何形式的独裁专制,将会被全民声讨,袁世凯、张勋以及后来的蒋介石就是例子。

走向共和观后感500

走向共和观后感500

走向共和观后感500《走向共和》观后感美国电影《走向共和》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政治剧情片。

影片以亨利·吉布森为主角,讲述了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南方地区,与不公平的种族歧视和地方政治斗争作斗争的故事。

这部影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种族平等和政治正义的思考。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的美国南方,这是一个种族歧视盛行、黑人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时代。

影片通过细腻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演绎,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时期,黑人受到白人的歧视和压迫,他们的基本权益无法被平等享受,甚至连选举权都受到严重限制。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人,亨利·吉布森被描绘成一个韧性和勇气并重的角色,他在遭受各种不公平待遇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正义的追求,他坚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

影片展现了亨利·吉布森为了争取黑人权益所经历的艰辛过程。

在他成为一名政治家之前,亨利是一名学者和牧师。

他通过教育和宗教信仰,培养了自己对人类平等和正义的深刻认识,这也成为他投身政治的动力。

亨利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威胁,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不屈不挠地与不公平作斗争。

这种执着和勇气令人敬佩,也让我对于个人的力量和勇气有了新的认识。

影片通过亨利与其他政治家和社区组织的合作,展示了政治力量的重要性。

亨利在南方地区建立了一个组织,联合黑人社区,为争取平等权益而奋斗。

他们通过抗议、示威和公众演讲等方式,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对立。

影片中的政治斗争场面令人动容,也反映出政治力量对于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亨利和他的同伴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最终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改变了当地政治格局,为后来的种族平等运动奠定了基础。

影片还通过一些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守和勇气。

亨利·吉布森的妻子在争取黑人平等权益的过程中遭受到炸弹爆炸的袭击,她受伤严重,但依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对正义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共和》背后的历史真实主要人物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

1851年选为秀女,次年入宫,封兰贵人。

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晋懿贵妃。

载淳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执行妥协政策。

1898年反对戊戌变法,发动宫廷政变。

1908年立溥仪为帝,自为太皇太后,次日病死。

光绪帝(1871—1908),醇亲王之子。

1875年登基,继位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98年宣布变法,起用维新人才,发布诏书。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将其幽禁。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被慈禧挟持逃往西安,从此不问政事。

1908年死于赢台涵元殿。

隆裕太后(1868—1913),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被立为光绪皇帝皇后。

1908年光绪帝驾崩,尊为皇太后。

袭慈禧以行“垂帘听政”,并立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1912年她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溥仪(1906—1967),清代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爆发后退位。

1917年复辟帝制,12天后二次退位。

1924年,废帝号,出皇宫。

1931年充当满洲国傀儡,1945年被苏军俘获,后移交中国政府。

1959年获特赦。

张之洞(1837—1909),直隶(今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

中法战争中主张抗法,战后兴办洋务。

1889年调湖广总督,是“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

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主战派,1898年撰文攻击维新思想,1900年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6年授军机大臣,1908年督办粤汉及川汉铁路。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主帅,洋务派首领。

1853年在皖北举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65年署两江总督,又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机器局。

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1年受命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奕(1838—1918),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94年进封庆亲王。

1900年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八国联军议和。

1903年升任军机大臣,武昌起义后,派兵镇压起义军。

1912年清帝退位后,携巨资避居天津。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

清末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

1888年上书皇帝,请求变法,未达。

1895年同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

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并攻击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活动。

五四运动后,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运动,1927年病故于青岛。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康有为弟子。

1898年入京,参与组织保国会,协同康有为进行变法活动,时人合称“康梁”。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反对民族革命,主张君主立宪。

1915年袁氏复辟帝制,反对帝制。

1920年回国,曾先后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

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河南项城人。

188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朝交涉通商大臣。

1898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使“百日维新”夭折。

1899年,率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年袁世凯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

1909年,袁世凯被削职回到原籍。

武昌起义后被清政府重新起用,担任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3年,派人暗杀宋教仁,镇压了“二次革命”,逼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5年,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同年12月,袁世凯自行称帝,复辟封建帝制。

1916年,在蔡锷的护国军和孙中山的“讨袁军”的打击下,他被迫取消帝制。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革命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长期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深感帝国主义的欺凌和中国社会的腐败,萌发爱国救亡思想。

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倡发展农工商业,遭拒绝后投身革命,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

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继续在日本和美国从事革命活动。

1905年,他创立“中国同盟会”,被选举为总理。

随后制定革命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06———1911年间,他领导多次武装起义。

1911年12月,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后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决心以武力推翻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2年,他得到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创办了黄埔军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其他人物翁同和(1830—1904),江苏常熟人,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

1898年,翁同和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力主变法图存。

6月16日慈禧令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

盛宣怀(1844—1916),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与各国驻沪领事订立“东面互保章程。

”1901年任升会办商务大臣。

“二次革命”中操纵招商局抵制、破坏革命。

张謇(1853—1926),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得张之洞支持,创建大生纱厂。

1901年发表《变法平议》,提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案。

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帝制自为,辞职南归。

李莲英(1848—1911),1856年净身入宫,跟从那拉氏懿妃,因机灵圆通得宠。

在慈禧太后纵容下干预朝政,弄权谋私,1908年慈禧死后出宫养老。

伊藤博文(1840—1909),1885年出任日本明治政府首届内阁总理大臣。

在甲午战争中起重要作用,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魁,1909年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击毙。

丁汝昌(1836—1895),北洋水师提督,在中日甲午海战中领军重创日本舰队。

1895年在威海港被日军包围,自杀殉国。

文廷式(1856—1904),光绪十六年进士,甲午战争时多次上书主战。

后参加强学会,支持维新变法。

陆皓东(1868—1895),1893年与孙中山在广州筹组兴中会。

1894年随孙中山赴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变革,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

徐世昌(1855—1939),1905年被授军机大臣、督办政务大臣。

1911年任“皇族内阁”协办大臣,帮袁世凯取总统职位。

1918年被选为总统,1922年被吴佩孚赶下台后隐居天津。

孙眉(1854—1915),孙中山长兄,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

1909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后赴广州湾宣传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反对袁世凯。

冯国璋(1859—1919),北洋军阀首领之一。

参加过甲午战争,1896年投奔袁世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南下镇压革命。

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为直系首领。

1916年当选副总统,1918年被赶下台。

王士珍(1861—1930),1902年任北洋常备军步兵第一协统领、江北提督等职,与冯国璋、段祺瑞号称“北洋三杰”。

1917年8月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次年去职。

谭嗣同(1865—1898),生于北京,“戊戌六君子”之一。

积极参与维新变法活动,宫廷政变后被捕,慷慨就义。

杨士琦(1862—1918),1901年后投靠袁世凯,1912年任总统府高等顾问,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

岑春煊(1861—1933),1898年任广东布政使,后任山西巡抚、四川总督,曾多次镇压人民反清斗争。

护法运动期间排挤孙中山,军政府解散后退居上海。

瞿鸿(1850—1918),经慈禧亲自面试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掌握国政大权,他廉洁而守旧,后因机事不密,被削除官职,开缺回籍。

赵秉钧(1865—1914),1900年率巡防营在京津一带镇压义和团。

1912年,任唐绍仪内阁内务总长,同年8月代理内阁总理。

1914年2月,被袁派人毒死。

载沣(1883—1952),1908年光绪帝逝世后,其子溥仪继位,授命任摄政王,主持朝政。

1909年罢免袁世凯。

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

1928年移居天津,“满洲国”建立后曾一度去东北。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北洋皖系军阀首领。

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

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参加镇压“二次革命”。

1918年,被袁任为参谋总长,镇压护国军。

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失败而去职。

1926年镇压北京爱国运动,造成“三一八”惨案。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1894年甲午战争后投奔张之洞。

1911年筹组中央军政府时被举为大元帅,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副总统。

后配合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

张勋复辟后寓居天津,1922年再次出任总统,电请孙中山北上。

后被直系军阀驱逐。

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

1904年创立华兴会,后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后协助军政府办理外交事务,并筹组中央临时政府。

1913年因抨击袁世凯被特务刺杀,成为民国历史上为宪法流血的第一人。

杨度(1875—1931),1907年创办《中国新报》月刊,支持立宪。

辛亥革命爆发后,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

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毓鼎(生卒年月不详),清宫御史,与恩师瞿鸿感情甚笃。

铁良(1863—1938),1906年后历任军机处政务大臣、督办税务大臣等职。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顽抗联军起义。

后投靠日本,在青岛、大连等地进行复辟活动。

恩铭(?—1907),1903年任两淮盐运使。

1906年补授安徽巡抚,派兵镇压红莲教。

后奉旨推行“新政”,整顿警务学堂。

1907年被徐锡麟枪杀。

张勋(1854—1923),北洋军阀。

1900年参与镇压义和团,1911年任江西提督。

武昌起义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民国成立后投奔袁世凯。

1917年率兵入京拥宣统复辟,遭到各界的反对,复辟丑剧早早收场。

徐锡麟(1873—1907),1905年加入光复会。

1907年与秋瑾约定在浙、皖起义,同年刺杀恩铭后英勇就义。

良弼(1877—1912),参与清末改军制,为清廷所倚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主张武装镇压,同时反对起用袁世凯。

1912年26日被革命党人炸死。

曹锟(1862—1938),北洋直系军阀首领。

1923年逼黎元洪下台,当选总统。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其幽禁于中南海延庆楼,被迫辞职。

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者、教育家。

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