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壮介
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
建筑思潮报告——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日本建筑师在当今的建筑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不可小视的,从最早的建筑之父丹下健三到现在刚获得2013年普利兹克奖的伊东丰雄,建筑师在日本人才辈出。
他们“新陈代谢”的思想影响和培养了许多人才,日本人独特的自然观也影响了一代代日本建筑师,他们认为,今天建筑的根本问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传统西方世界,建筑强调人的理性,强调征服自然,而日本人自古强调“我”与“自然”的平等,其实更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由于这个思想,日本一代代建筑师都试图创造渗透和流通的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能使室内外,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黑川纪章的“利休灰”思想,妹岛和世的“透明性建筑”还有隈研吾的“消隐性建筑”都是试图将建筑融入环境,融入自然的思想。
作为日本建筑界的后起之秀—藤本壮介通过暧昧空间的创造,也试图将建筑融入城市,融入自然。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藤本壮介在建筑界主要的理论成就是他对于建筑产生本源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原始的未来建筑,藤本壮介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回到它产生的起点,即回到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上,需要从懂人的角度来进行对过去和未来进行自省,建设未来的时候需要考虑过去,这样才能创作与众不同的建筑。
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巢居和穴居,藤本认为巢居对于人们的居住来说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而穴居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些原始建筑中,里面没有建筑、家具之分,没有墙。
这是受到类型学的思想,以古代“巢穴”为原型来创造建筑和空间。
藤本壮介暧昧空间的处理方法也是基于这种原始建筑的思想。
而且,藤本壮介本人也学习了柯布西耶的思想,对他很崇敬,所以他的建筑外立面也是使用最简洁原始的白色素混凝土,对这种原始不加修饰的材质也说明藤本壮介对“原始的未来建筑”的执着追求。
藤本的一系列作品也清楚地揭示了他在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崭新座标系,或说建筑的关键词:1、暧昧的秩序2、如同洞窟般、没有意图的场所3、既分离又连结的空间—作为一种距离感的渐层场域4、是住宅同时也像都市般的场域5、当住宅与市街、森林还未分开之前的情境6、居住在暧昧的领域当中从藤本壮介创作的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藤本壮介的这些思想其实是对现代建筑或者是一般建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的否定,对于藤本壮介而言,House N可以延伸至一条街、一座城,甚至代表这个无限的世界,“因为整个世界本就是由无限的嵌套组成。
藤本壮介的开放建筑
ViSTa建筑视界文/图+非亚藤本壮介的开放建筑Sou Fujimotoand His Architecture藤本壮介是目前日本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生代建筑师,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 年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年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等。
他那种带有前沿色彩的建筑实践和研究,给建筑界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
作为70后建筑师,藤本在上大学之初,是想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乎寻常的解读,他那有关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以及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着迷,这种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在藤本后来的建筑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要素,就是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充满纠葛的现实环境给藤本带来了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了都市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并在这种复杂的空间交叉中,领悟到建筑学内在的潜力和发展可能。
直岛的金属亭子濑户内海直岛码头的建筑,出自于妹岛和世的设计,离码头不远处临近海边的一块空地上,矗立着一个通透的、由白色金属网格构成的亭子,而这个规模不大的亭子,则出自于藤本壮介的设计。
这个亭子看上去其实更像是一个建筑装置,其外形类似一颗向天空伸展的异形钻石。
构成亭子的材料,为白色的金属网格和作为骨架支撑的圆钢,这种常用于左右页图: 藤本壮介是当前日本新一代建筑设计师,尽管身为70后,但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却非常引人注目,富有奇特的个性和超前的内涵,而他本人常常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原始”,还把建筑实践看作是探索世界与人道的方式。
围栏的材料,被藤本壮介拿来作为构造空间装置的媒介。
与艺术家所构造的单纯属于视觉的装置不同,藤本壮介的这个装置具有强烈的建筑感,因此可以把它看做一个纯粹的、通透的建筑。
它有一个进入内部空间的开口,建筑的维护结构除了金属网格外,地面还铺设有类似金属网格的方格地砖;亭子的周边以及基座则铺设了碎石。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藤本壮介(1969-)是一位日本自然艺术家,他的作品常常将自然元素与艺术相结合,表现出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完美融合。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创造力与想象力,与传统美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从藤本壮介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其自然艺术之美。
一、艺术风格藤本壮介的艺术风格可以总结为“自然抽象派”。
他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简洁的手法和审美理念,将自然的形态抽象化,从而体现出自然的本质和美感。
其作品以自然元素为主题,如木材、石头、植物等,通过创造性的结构和形态处理,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
藤本壮介的作品受到日本传统美学及和式美学的影响,具有简约而朴素的美感。
除了自然元素之外,他也将传统的日本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例如,在其中一项名为“想象中的竹林”的作品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竹子在日本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创造出一个令人沉醉的竹林景观。
二、艺术特点1. 创造性的结构与形态藤本壮介的作品以创造性的结构和形态处理为特点,往往表现出自然形态上的卓越功力。
例如,在他的“雾之朝”作品中,他用水晶球代表晨光照耀的山峰,用岩石取代山脉,同时运用了植物的形态和材质,增加了山林的神秘感和自然气息,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2. 自然元素与现实世界的融合藤本壮介的作品通过自然元素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体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美感,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例如,在他的“流水”作品中,他将水晶球悬挂在木头和石头上,并利用石头的质感和流水的动感,表现了自然元素的律动美。
3. 通过作品传递美学信息藤本壮介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元素的表现,更是通过作品传递美学信息。
他的作品通常是通过本质的暗示和隐喻,来引导观众体验自然之美。
例如,在他的“大地”系列中,他用树木、岩石和植物等元素模拟大地景观,暗示出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神秘力量。
三、艺术思想藤本壮介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表现,更是一种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他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以一种类似和式的审美范式,来强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藤本壮介详细资料
生于1971年的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的之一。
2000年,他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
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
不管是房屋、临时装置还是医疗和文化设施,他们的设计总是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
先锋的设计给事务所带来了众多的奖项:曾赢得《建筑评论》大奖(AR Award Grand Prize)、2008 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 Jap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Grand Prize,授予其作品儿童精神康复中心(Children’s Ps 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Center)),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the first prize award at the World Architectural Festival 2008 in Barcelona)和2009年《Wallpaper》奖(Wallpaper Award 2009)。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北海道Noborib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
不管是房屋、临时装置还是医疗和文化设施,他们的设计总是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
先锋的设计给事务所带来了众多的奖项,包括《建筑评论》大奖,2008 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为本届深港双城双年展,他设计了一群「会走路的椅子」,这些椅子给深圳市民提供了观看城市环境的不同角度同时动员他们迈开步子,和他们的邻居──香港走得更近一点。
藤本壮介微空间建筑设计的超级玩家(组图)藤本壮介自2000年创立同名建筑师事务所以来,藤本壮介的团队不断扩大,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积累的设计作品从住宅到建模,从医疗到文化,屡获世界国际大奖。
藤本壮介作品集
接着 让我们来领略几组他 的作品
house k
house before house
final wooden house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tokyo apartment
蛇形画廊
house n
• 虽然藤本保持一个共同的主题线索贯穿他的作 品,但他的每个建筑都是一个独特的作品。他 不只是通过研究模型来从众多形式的组合中实 现演进,他的思想和创意才是设计的源泉。对 于年轻的日本建筑师,处理好建筑和大自然的 结合是关键——把复杂的自然环境注入有意义的 人为秩序(反之亦然),提出一个新的空间定 义以回应我们时代的变迁。在日本的GA画廊, “自然和建筑之间”主题展正在展出各种各样 的模型,这些资料部分阐述了藤本壮介的宏伟 计划,提供了他在2013年东京设计周期间每个项 目工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而我们组将从
------
house na
去探究藤本壮介的 建筑哲学
位置:日本东京
基地面积:55.0平方米 项目面积:84.91平方米 时间:2010年10月
建筑目的
这座914平方英尺的透明小屋是为一对年轻的 业主设计,它坐落在日本东京一片安静的街 区里,与周围典型的日本高密度住宅区的混 凝土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受居住在树上 的概念启发,它宽敞的室内由21块独立的、 不同高度的楼板构成,以满足业主在自家流 浪的愿望。
小屋既是独立的一间房, 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 组合,被称作“分离与 凝聚的单元”。宽松的 整体与独立的楼板为不 同规模的活动提供了适 当的环境,两人可以选 择在暧昧的空间里无限 接近,一群客人又能分 布到小屋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房间里。
楼板的大小介于21至81 平方英尺间,相互之间 以不同的楼梯连接,包 括短距离的固定的和可 移动的阶梯。分层的楼 板结构可满足不同的功 能需求,如提供座位、 工作空间。
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
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藤本壮介是一位日本的生态设计师,他的生态设计理念独特而深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介绍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
首先,藤本壮介认为设计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的规律和原则。
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设计师,拥有复杂而精确的生态系统,通过借鉴自然中的原理和结构,可以创造出更有效的设计方案。
他提出了“生态学解析”的概念,即通过深入研究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藤本壮介注重设计的生态循环。
他提出了“循环生态设计”的概念,主张通过设计创造出更好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他设计了一个名为“摩天洞”的项目,通过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植物和绿色空间,实现室内和室外的循环往复,提高能源效率和空气质量。
此外,藤本壮介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城市是现代社会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需要通过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设计。
他提出了“城市生态设计”的概念,主张通过增加绿色空间、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系统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的一些项目,如东京都温暖岛设计、德阳会展中心绿色化改造等,都是在城市环境中落地实施的生态设计方案。
最后,藤本壮介强调设计要注重人类的幸福和健康。
他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应该关注人类的福祉。
他提出了“生态共生”概念,即通过创造舒适、健康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他的一些项目,如日本大石寺的景观和生态修复项目、新加坡Gardens by the Bay等,都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循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他通过深入研究自然和生态系统,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方案,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藤本壮介的建筑观
Vol.40/No.20/Westleather藤本壮介的建筑观陈琪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藤本的建筑有两个特点:一是自然原始的建筑,建筑就像“森林”,建筑的场所即大自然,试图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自然的关系,这是让建盒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
二是“弱建筑”,“弱建筑”的概念植根于森林体系,倡导建筑应该削弱自身的存在,服务于人,旨在与自然相协调,并通过人类行为来划分空间,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引发人对空间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藤本壮介;“建筑设计”;自然;原始;弱建筑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11背景关于建筑,现在人们一般都停留在对建筑规范的表层理解上,需要一个什么功能的空间,就建造一个相应功能的建筑,建筑的意义就是为了制约和规范人的行为。
社会的文明发展需要秩序,建筑通过功能的分类和建立来影响人类的发展道路。
现代建筑专注于用功能将人类的需求实现,杜绝符号化的装饰,反而显得太过功用化,缺少了人性化关怀。
但是藤本壮介是个例外。
他的建筑是全新的尝试,不限定功能,他经常用“未来森林”来解释他的建筑系统,也就是建筑的自然复杂性和多样性。
2藤本壮介简介1971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的藤本壮介不像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他不想在设计师的日常做画生活中迷失方向。
从东京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北海道独立学习,2000年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用大胆的概念实验与大师们交谈。
从住宅到建模,医疗到文化,开创性设计作品为他贏得了肯定,例如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等。
3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特点藤本壮介将自然与建筑以最原始的形式结合起来,同时在建筑实践中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
森林外部看似混乱,实则不然,森林有其独特的秩序,它是不确定性和秩序的共存。
如果将自然与建筑藕合,就可以使生活的格局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人可以自发地在自然的建筑中自由地创造。
自然艺术视角下藤本壮介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手法
自然艺术视角下藤本壮介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手法作者:王佳叶俊然李女仙来源:《美与时代·上》2024年第07期摘要:本研究深入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思想,从“自然艺术”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其空间营造手法在建筑实践中的体现。
通过对藤本壮介思想来源的追溯,以及原初、堆叠、渐变三个方面的深入探讨,文章旨在揭示其如何借助自然艺术元素,创造出独具魅力和生命力的建筑空间。
以广州市番禺区镜花园为例,深入剖析其设计手法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藤本壮介;自然艺术;空间营造;原初;堆叠;模糊一、藤本壮介设计思想及自然艺术理念(一)藤本壮介设计思想的形成藤本壮介(Sou Fujimoto)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森林般的北海道给了藤本思想启蒙。
1990年从北海道旭川东高等学校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因为受爱因斯坦的影响,他对时间与空间的论述非常着迷,所以最初选择了物理学,这种着迷也成为他后来从物理学跨界到建筑学的源动力,最终他于1994年从东京大学建筑学毕业。
藤本在进入东京这个复合型都市后,开始怀念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彻底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1]。
藤本的设计思想深刻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生的观念。
在他的理念中,建筑应当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非与之对立[2]。
这一观点在他的设计中得以体现——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致处理和空间布局上的自然主义表达,创造出既满足人类需求又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建筑空间。
(二)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理念首先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原则。
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与其对立。
他强调建筑的透明性和开放性,以便让自然光和空气流通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发展,建筑逐渐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我运行良好的封闭系统,但这样的建筑太过教条、太过机械化,有悖人们对舒适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复合的生活空间的追求。
其次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藤本壮介受北海道和东京的生长环境影响,便有了建筑应该取法于自然并最终回归自然的理念。
透明性的建筑——藤本壮介作品的另一种解读
2019·01一、研究背景在之前的研究中,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研究的文献并不少。
比如傅志前、舒珊的《暧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一文中通过对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来展示藤本独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李彦伯的《动人的暧昧———浅析藤本壮介的建筑思想》解析了藤本的设计哲学思想以及设计策略,并以此探寻社会文化对建筑师作品的影响;杜小辉、翟炳博的《弱建筑:住在暖昧的空间里———藤本壮介作品解读》多角度地剖析藤本的建筑思想弱建筑的核心内涵。
但目前大多的文献主要偏向于他的建筑思想及理论方面,而探析其建筑作品透明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对于建筑师作品的解读需要通过表面形式,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的设计过程。
以往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建筑思想方面。
在本文的研究上,主要依据作品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讨藤本壮介建筑作品中的透明性特征,对理解藤本建筑中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和深层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藤本壮介简介藤本壮介(图1),于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是日本新生代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的建筑理念和作品引起了国际建筑界广泛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Primitive Future House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T House 、N House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Tokyo Apartment 、最终木屋等。
他崇尚柯布西耶,并以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系统为出发点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
但其设计思想却与之相悖,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互动以及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将人作为创造性的主体对空间进行设计。
扬·盖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2003年藤本壮介发表的《原始的未来》中提到五点未来建筑的特征:1.作为场所的建筑;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3.无形化的建筑;4.局部建筑;5.间隔建筑。
案例分析HouseN
藤本壮介HouseN案例分析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成绩:2016年5月目录设计师简介成长经历: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
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设计理念: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
由于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于常人的解读,也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因此这份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为之深深着迷。
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早就已经体质化在藤本的身上。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是与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的接触。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决定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所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
例如藤本在东京的住处周遭盖了一大堆房子,让来自北海道大自然当中的他感到无比新鲜,并觉得舒适而饶富趣味。
这样的人工环境仿佛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模样。
[2]创作关键词:在人造环境与大自然的空间缩与放的实际体验当中给予藤本许多启示,特别是对于(复杂体系)之逻辑的领悟。
藤本指出(空间就是一种关系性),而空间/建筑也可以看做是依循着局部的规则与秩序所(长)出来的结果。
建筑基本情况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地面积:㎡建筑面积:㎡设计时间:2006-2007施工时间:2007-2008“HouseN位于日本大分市的一个传统居民小区,该建筑有三层墙体,外层将整个别墅和花园包裹其中,为了不影响花园的光照,墙体所有的面都开着大大的窗户,在降低街外日常生活的喧嚣之外,还不会跟外界产生隔阂。
藤本壮介
• 实验困惑——萌芽期
• 原始未来之家(2001 年) • 该方案是藤本在 2001 年所做的概念图。是
关于功能性空间与人类身体行为的初探。 • 这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建筑整体由板
片堆叠而成,它们之间的间隔均 350mm。 • 藤本将 350mm 设为一个固定模数,他认为
这是身体的万能尺度,175mm 是楼梯踏步高 度,350mm 是椅子高度,700mm 是桌子的 高度。350mm 可以是建筑中的任何一部分, 是楼梯、地板、椅子、桌子,甚至是灯具、 结构或者庭院。空间的使用由居住者自行定 义,让居住者回归原始状态,介入设计,从 而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发现适合自己的居 住方式,不被生活所固化。
建筑在藤本眼里只是城市空间的延伸而已
作品剖析
• House N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House N(2008 年) • 住宅的界限在哪里?屋外是公共空间,屋内是私密空间,这是众所周知的空间定义,但在藤本看来这只是一个关于层次的问题,而不是私人
或者公共,是对于边界的新认识。 • 直观上,House N是由三个开满洞“盒子”嵌套组成的。里外三层“盒子”和错落不等的开洞让住宅更富于层次感和密度感,并且没有一面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终结版木屋(2008 年) • 严格来说,它并不能构成一个房子,可以说是一个度假休息室,虽说是不规则的木头堆叠,那是经过非常复杂的数据计算而来的,它没有家
具,没有墙壁,没有屋顶,但你能在里面躲雨,睡觉,玩电脑。
作品剖析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终结版木屋(2008 年)
木材是万能的
查阅需要系统化的逻辑与秩序,而漫步则需要犹如林中一样的多样性秩序。这是一种存在于自然与人工、秩序与混乱、渺小与巨大、简单与 复杂之间的相对性。”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藤本壮介是现代日本自然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创造出的自然艺术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高度的美誉和影响力。
藤本壮介所创作的自然艺术作品,与自然环境互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
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作品表现了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由他的作品所表现的自然元素所构成。
藤本壮介自然艺术作品中最常见的自然元素是石头、木头、沙子和水,这种自然元素具有一种自然而又朴实的美感。
在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作品中,石头是最为重要的自然元素之一。
他独特的巧夺天工的技巧,使得他把石头变成了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艺术形态。
他运用石头雕塑出各种形态的花草树木,形成了富有生命力和自然感的作品。
藤本壮介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石头雕刻技巧,这种技巧被称为“逆反山水法”。
这种技法与传统的山水画不同,它是以石头为基础,并通过石头的形态来表现山水之美。
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作品还包括了木头、沙子和水等自然元素。
他善于利用木头的自然纹理和形态,用木头雕塑出各种形态的生命之美。
他还利用沙子和水构建出各种形态的景观,营造出自然环境中的生动景致。
在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作品中,他的作品通常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
他的作品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构建出一个独特的艺术空间,将人们带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然世界。
他的作品中还包括了许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艺术构造,如石头沟渠、木头栏杆、沙子小径等等。
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作品是一种自然美学的体现。
他不仅通过自然元素来表现自然之美,更通过艺术构造的方式,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自然节奏和节律,这种自然节奏和节律通过他的作品传达给观众,从而使观众与自然环境之美产生共鸣。
藤本壮介
“破坏王”藤本壮介文/文/庄清湄图/Iwan Baan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伏萨伊别墅,奠定了建筑由柱子、楼板和楼梯三者组成的基本模式,也是当代建筑师想要努力挑战和超越的。
与刚刚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的伊东丰雄去掉柱子的“破坏”程度相比,日本新锐建筑设计师藤本壮介的作品则更为大胆,他不仅去掉了柱子,还把原本是整块的楼板切割—从这个角度讲,藤本壮介是真正的“破坏王”。
藤本壮介在他设计的“终极木屋”中。
终极木屋是一个4 米×4 米×4 米的立方体,建筑材料是数根35 厘米断面直径的木方。
在这里,你无法将地面、墙体和天棚区别开来,同一个位置既可以理解为地面也可以理解为椅子、天棚或是墙体,楼层平面都是相对的。
穿着三宅一生的褶皱休闲西服,藤本壮介满脸堆笑地走上了演讲台。
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鞋子上沾着泥土。
演讲当天上午,藤本刚考察完山东日照的项目,第二天上午又要飞往伦敦,为其设计的伦敦蛇形画廊2013 年夏季展厅做现场指导。
为了见到这位当代日本最有潜力的新生代建筑师,慕名而来的同济大学师生已经等待了至少一个小时。
2 月底,藤本壮介应文筑国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邀请,在上海发表了一场名为“未来建筑”的演讲,并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舞台上,日本建筑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继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之后,伊东丰雄刚刚又一次摘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桂冠。
而出生于1971 年的藤本壮介,则被视为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更被很多业界人士看作是未来的“大师”。
现年42 岁的他,仅凭借日本国内几个小户型、低造价的项目,就在建筑界引起了极大的冲击和反响。
藤本壮介1994 年进入东京大学建筑系,在求学期间和毕业之后的两年中,他并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争取一切机会进入有名的建筑事务所实习。
他说:“我也曾经很多次鼓起勇气,想把自己制作的模型送去伊东丰雄事务所,但怎么看都觉得他会骂我。
藤本壮介T-HOUSE
日本新世代建築家,199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建 築學系的他於1971年在北海道,2000年設立藤 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以來獲獎無數,包括連續 3年奪得Architecture Review Award。代表 作有 伊達的援護寮-04年JIA新人賞,THouse-06年住宅建築賞金賞等等建築,他的建 築設計手法以弱建築和格新外型為主,為近年 名氣急升的建築師,目前擔任京都大學,東京 理科大學等建築設計名門的兼任講師.
基地面積:144.47sqm 建築面積:90.82 sqm 類型:小住宅 居住人數: 4人 結構材料: 木材
日 照 決 定 房 間 分 佈
6:00MP
7:00AP
黑 色 巨 樹 包 裹 , , , ,
經大量計算後的角度, 經大量計算後的角度, 雖沒有門卻不會直接讓空間一面塗白一面留原木色,由中心看過去視線更多樣化也有分割空間效果
因空間分割關係, 因空間分割關係,有開高窗和天窗調節室內光線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向瑶,熊瑛(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阐述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认识,认为建筑审美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真实自然。
藤本壮介是日本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他做了许多的实验性的建筑,以此去拓展建筑的边界,追寻建筑最本质的概念。
尝试通过分析藤本壮介的建筑作品来展示其自然的艺术美。
自然美;艺术美;藤本壮介说:“我对森林更多是一种感受,感受它独有的特征中蕴含的潜力。
这样的森林特质兼备某种复杂性和单纯性,同时包含了局限性和偶然性。
”建筑不是通过对界定功能而产生的,它应该通过某种关系去创建一个合乎情理的场所。
由此衍生的建筑可能是一片山丘,或是一种随机产生的地形。
在藤本壮介设计的许多建筑中我们都能看到,他通过分析探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将自然的景物随机自由地穿插在建筑当中,使得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这种方式突破了原来关于建筑的思考模式,融合了日本特有的“暧昧性”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建筑转移到周围的自然环境。
在未建成的青森县立美术馆(图1)设计中,藤本壮介思考要如何建立在森林当中的美术馆,由此他提出了向森林敞开的“弱建筑”:不建立秩序,而是如何思考并融合到森林与建筑的关系之中,建筑的墙不是隔离周围环境的壁垒,而是在森林中自由地沿着地形蜿蜓,从而形成森林的一部分。
由此,森林也就成为美术馆天然的陈设,站在美术馆内就仿佛是置身大自然中。
“与其说藤本壮介是设计了一个建筑,不如说他是通过用一个建筑把人们的视线从室内转向了室外,从美术馆建筑转向了森林,建筑自然而然地与森林融为一体,这种融合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简单模仿自然,而是建筑与自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空与情感层面的一种融合”。
3.2自由设计一个建筑,主要目的是满足人在不同状态下的需求,它的唯一对象是人。
原始时期的人们依靠天然的洞穴生活,随着居住时间的加长,因循本能的需求又对洞穴进行重新的分隔:睡的地方、放储备粮的地方、放工具的地方等等,在这个洞穴里人是自由的,每个“地方”也都是流通自由的。
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和他的代表作品
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和他的代表作品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他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他于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2009年,东京大学特任他为准教授。
同时,他还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
无论是房屋、临时装置还是医疗和文化设施,其先锋设计总能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
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
自创立以来获奖无数,包括连续3年夺得Architecture Review Award,包括《建筑评论》大奖,2008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等。
设计理念藤本的设计理念是原始的未来建筑,这一理念探索一种原始的状态,与人类早期穴居的生活习性有关,而建筑则要在表现这一原始生活方式的同时,创造出一些属于将来的新东西。
他认为原始建筑代表了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我们需要懂人的角度来进行对过去和未来进行自省,建设未来的时候需要考虑过去,这样才能创作与众不同的建筑。
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巢居(nest)和穴居(cave),藤本认为巢居对于人们的居住来说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而穴居则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他的很多作品都能够体现巢居和穴居的影子。
他在自己的设计研究中,强调空间的丰富多样,他模糊了地面、屋顶、楼梯和家俱的界限,并根据这一理念设计出了“终极木屋”项目。
这个建筑由原木搭建而成,不同的层次能够作为不同的空间和家具使用。
藤本另一个关注的点是室内与室外、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他在houseN中,采用了多层的环作为设计的主要概念,从而将“内与外”严格对立的界限模糊,创造出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特殊的关系。
建筑设计中,他也加入了自己的城市理解。
思想根源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
藤本壮介--建筑的暧昧性表达
雒 倩 | Luo Qian 季 翔 | Ji Xiang藤本壮介——建筑的暧昧性表达Sou Fujimoto: Ambiguous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e中图分类号 TU-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0)10-0042-06 收稿日期 2018-12-03摘 要 藤本壮介是当今日本建筑界著名的新生代建筑师之一。
其扎根于日本的“超平”理论,结合自身的一些感悟,在一系列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那就是暧昧性表达。
结合对其部分作品的解析,对暧昧性表达的三个方面:暧昧界面、暧昧空间、暧昧结构,分别进行分析,探讨其引发的边界、功能和构件的模糊。
关键词 藤本壮介 暧昧性 模糊 建筑理论Abstract Sou Fujimoto is one of the newborn generation of famous Japanese architec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er flat which was born in Japan, and with his own experience and life feelings, he embodies his unique design concept in a series of works, which is Vague Expressio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his some works, we analyze three aspects of his ambiguous expression, which are ambiguous cross section, ambiguous space and ambiguous structure, and discuss the fuzzy boundaries, fuzzy functions and fuzzy components.Keywords Sou Fujimoto, Ambiguity, Fuzziness, Architectural theory作为2013年英国伦敦的蛇形画廊的设计者,无疑让藤本壮介在成为建筑大师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藤本壮介 分析 11251703114 许建武
案例分析二 Tokyo Apartments
这栋集合住宅位于东京的住宅区内,内部包含了数个居住单 元,每一个单元都由2-3个以(家屋)为造型的房间量体以及 连接它们的阶梯所组成。也就是说一个住户是藉由居室以及居室
之间的都市空间所成立的。走在其它住户的屋顶来移动时、在家
与家的缝隙之间有着意想不到的光线透进来。这栋集合住宅所呈 现的是一个迷你的东京形象,既令人怀念、亦是尚未曾存在于东 京的都市风景。主要的意图在于藉由这样的密度与看似无秩序的 处理,来创造出场所中丰富的多样性。
城市和住宅的缝隙
整个建筑由三个嵌入的层次构成,最外部的壳覆盖整个
的地块,内部的庨园是外部空间。第二个壳是在其保卫
的外部空间中修建的具有局限性的场所。第三个壳是更 小的场所。各个壳之间的空间产生场所的浓淡。
藤本认为,所谓理想的建筑可 以说是类似内部一样的外部空间 ,和类似外部的内部空间,建筑
幵丌是修建内部空间,也丌是修
设计理念
台湾榕树 漂浮的福尔摩沙
分析小结
藤本关亍建筑原初的思考大多出亍原始的建筑形式:洞穴式,如“原初木屋”、通道洞 穴式,如“House O”、树居式,如“House H”等等,戒者是出亍这些形式的组合戒是部 分。他的这些思考的确是为建筑学贡献了新的形式和新的角度,但我幵丌认为这是最为高明 的“建筑的原初”,因为这并不是建筑的最原初。原始的居住形式幵丌代表建筑的原初,因 为建筑已经形成,一些秩序也开始形成,真正的原初应该是在建筑形成之前的。 藤本壮介关亍建筑原初的概念是不日本设计界关亍设计本质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藤本对 建筑本质的思考让他回到了建筑的原始。他做了很多对亍建筑界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实验,激 发了人们对亍建筑本质的思考。
再来说说建筑本身,在霓虹空间往垂直上发展是必然的,但是 这种坡屋顶往竖向上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抑戒把这样的形 式看成山地式建筑的叠加,只丌过把下一层的屋顶看做是上一层 的房屋建造的山地,只是有2个斱向的坡度的山地。 两层之间的透明的楼梯,既是两个实体的透气部分,丌至亍那 么闷,又是建筑不室外发生联系的地斱,可以看见街道的景。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
浅析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
首先,藤本壮介将“自然”作为自己作品的灵感源泉。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海洋生物、昆虫、动物、植物等各式各样的自然元素。
这些自然元素有时被呈现得十分逼真,有时则
被艺术化地处理,带有一种时尚感或梦幻感。
藤本壮介的作品既有自然美感,又有人文美感,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
其次,藤本壮介的作品具有“可爱”的特点。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小植物、小昆虫等。
这些小物件看似简单,却极富趣味性。
它们往往会被赋予一些人格化
的特征,如喜怒哀乐、机智聪明等。
藤本壮介通过这些可爱的小物件,传达了对生命的尊
重和关爱,也让观众产生了亲近感和陪伴感。
再次,藤本壮介的作品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平衡美”。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不重
复的元素,如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颜色的昆虫、不同形态的鱼类等等。
这些元素或相互
辅助、或相互对立、或相互和谐,却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生态系统。
藤本壮介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这个世界。
最后,藤本壮介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环保意识”。
他往往使用一些环保材料来制作自
己的艺术作品,如回收的纸板、废物塑料等。
藤本壮介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表达了对自
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将这种意识传递给了观众,使得我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
总之,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之美既具有自然美感,又具有人类价值观感,并表现出了
环保意识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译自el croquis 151,自英文粗粗译出,个别地方参照西班牙文。
仅供网友学习参考,请勿转载,万勿商用,谢谢。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告知。
图版请参阅原文。
【巢还是洞?】巢和洞都是原始的建筑形式,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对立的。
巢是为了居住的人(或动物)而安排周到的“功能性的场所”。
相反,洞脱离人类自主存在,它是作为自然现象而出现的场所,与是否便利居于其中者无关。
然而,当质疑洞穴的非适居性时,会发现这样的臆断是不真实的。
在一个洞穴里,有各种半凹半凸的表面,预料不到的扩展和收缩。
进入洞穴,人类可以从那些地貌特征中重新发现生活方式。
逐渐地,他们开始使自己的生活适应这种地貌,诸如:这些压低处似乎适合睡觉;这儿的高度适宜进餐;或者,这些凹处可以作为小的私人空间。
换句话说,洞穴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启发性的。
它作为场所的姿态是激发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使之变得容易,而非专制的功能主义。
在那里,人们将在生活常态中发现新的用途。
如此,巢和洞也许显得相像但实际上却是完全相对的概念。
一个是为人而建的功能性场所,另一个则比人类出现得还早,对人来说是“别的”场所。
然而,正因为它是一个客观物,意外发现的可能性弥漫在整个场所。
进而,它不必为了被称为洞穴而显得像一个洞穴。
我们反而能想象一个可被称为透明洞穴的洞穴,在那里洞穴的特性展现在一个纯形式里。
建筑的未来,我相信,必定是类似于洞而不是巢。
我认为这更加丰富。
然而,问题是洞穴本身是自然形成的地貌,作为人类的外在物有被发现的希望。
在“人造建筑”中“人工洞穴”是否可获得?这是个很大的谜,它关乎我们主动地去创造缺乏甚至超越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东西的能力。
只有人工的和透明的洞穴才是明天的建筑的可能形式。
【渐变(gradation)】渐变将成为建筑的未来的关键词。
比如,在黑白之间有无限的色阶,在1和0之间有无数的数值。
常规的建筑以“功能主义”之名把我们的世界系统化,就好像不是黑就是白。
可是我们的当代生活是由巨量的处于它们之间的不可预料的行动所维持。
不像互联网,空间不能瞬间地从0切换到1。
相反,空间的魅力必定存在于在现实中实现在0和1之间的渐变的可能性的能力。
渐变在各个不同的场所蛰伏着。
它们可以在内与外、建筑与都市、家具与建筑、私人与公共、剧场与博物馆、住宅与街道、物质与空间、早晨与夜晚、可理解性与不可理解性、动态与静止之间被发现。
在大量的概念之间,我们应该能够发现意料之外的渐变并给它们提供新的形式。
渐变的想法将宣告建筑的巨大的可能性。
【没有五线谱的音符——新的几何学】在五线谱音符系统里,旋律符号置于像格栅的五线谱上,旋律线指示出“同质的时间”。
这个手段类似于现代建筑:元素的排列是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统的“同质空间”。
因此,没有任何写入的五线谱必定就是密斯的建筑,密斯宣称建筑(=音乐)就是五线谱本身,而不在于记在那些五线谱上的音调里。
他能够预见建筑学的根基。
拿掉五线谱,只画上记录声音漂浮的音符。
这样会混乱吗?并非如此。
这里,联系出现在音符之间。
无数的音符在巨大的互相联系的网中彼此交织。
这里存在着一种由局部的联系产生的动态的温和的秩序。
这个由音符显示的秩序就是21世纪建筑的秩序。
【内变成外/外变成内(inside out/outside in)】内和外是建筑学永恒的主题。
当内与外进行反转或积聚时,就产生了充满更多潜力的建筑。
在他的称为“罐装的宇宙”(Uchu no Kanzume)的作品中,日本艺术家赤瀬川原平(Genp ei Akasegawa)提出了最非同寻常的内外反转的概念:他把通常贴在外面的标签贴到了内表面。
结果,整个宇宙,包括我们,就被容纳在那个反转的罐子里。
【城市作为住宅—住宅作为城市】建筑和城市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个现象的不同的显现。
一座城市并不是建筑的集合,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建筑。
建筑不是城市性的一部分,而是城市里的一个小宇宙。
这里,部分并不是整体的一个成分,整体也不是部分的总和。
部分和整体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着。
有时,组件与整体竞争并吞没整体。
比如,东京是所大宅子。
住在东京,走出房子(=房间)一小步,就到了一条小巷子,为精巧尺度的东西围绕,感觉就像是房子的一个舒适的延伸。
因此,当它们逐渐彼此渗透,宅子和城市就熔合为一。
住在东京就是住在一所房子里,同时地也是住在一所巨大的房子里,这个巨大的房子就是城市本身。
从小尺度到大尺度,当它们逐渐地变化时,所有东西都关联起来了。
一个曾经是个人的场所变成为巨大的城市景观的连续性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小房子当做一个城市来分析,就会看到无限复杂性的令人愉快的轨迹。
另一方面,当一个城市被当做一所巨大的房子来分析,或许一种新的敏感性就会出现:建筑空间可以在一个巨大的尺度上被体验。
比如,让我们想象一个城市空间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一百万平方米的房间。
这是与我们熟知的城市不同的崭新的城市性。
【森林的意义】森林是透明性和不透明性的共生的场所。
它是分节和整体共存的场所。
它是既有又没有外部的界面的场所。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这个外在物又是令人欣慰的。
类似森林的建筑是理想建筑的图景之一。
【单个房间】所有建筑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单间。
一个空间变形、波动、搏动,创造无数场所。
你甚至可以想象城市是一个吞没了城和它的建筑的巨大的房间。
这里,作为一个单间,内和外不是完全不同的元素,而只是暂时给予那种内和外既联结又时刻转变的状态的一个别名。
【区分之前】当你去伦敦的约翰•索恩(John Soane)博物馆,无数的小物件以小间隔排列着。
因为这个,你能体会到神秘的倒置:无法分清到底这些小物件产生了空间还是这些小物件是由空间产生的。
这整体的场所是空间和物件的难分因果的集成。
绕着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漫步,在我们眼前的无疑是个有着巨大存在感的建筑。
然而同时,这个巨大的存在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身处一个“剩余的”空间,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周围环境的产物。
在法国南部的多罗内(Thoronet)修道院内,光线从其石结构的缝隙照耀进来,这些异常清晰的光线的纯然体量混淆了谁先存在的顺序:光还是石头。
这肯定是区分光和物质之前的状态的图景。
生产建筑或许类同于生成一个原始的统一的连续体:就在区别光和物质、空间和体量、自然和人工、内和外、城市和房子、微小和巨大之前的连续体。
要做到这个就是要同时既原始又复杂,既令人信服又完全深不可测。
【风景的意义】生成建筑类同于创造令人难忘的风景。
【东京】我出生在日本北部一个叫北海道的地方并在那里长大。
那是一个融在大自然中的农业区,夏天舒适,但冬天很冷经常达到摄氏零下三十度以下,雪也下得很多。
在那种环境下,房子就要把人从周边环境中保护起来。
室内要加热达到舒适的程度以便于居住,室外则是冷酷的苛刻的自然。
在那里,自然和人工是敌对的,室内与室外是对立面。
然后我去东京上大学。
在某种意义上,东京和北海道是极端的对比。
每次我从我东京的仅有一个房间的小公寓里迈出一步,甚至在冬天,室外都感觉温和。
我会穿过我的公寓楼的狭窄走道并下楼梯。
进入楼前的仅两米宽的小巷,一点也没有进入空旷室外的感觉。
反而,就好像你的房子慢慢扩展延伸随着你从房子进入城市。
这些小巷绕着房子弯曲蔓延,两边是颓败的煤渣砌块的墙和两层的木屋。
除此,还有无数的电线盘旋在头顶上就像一个保护蓬一样。
因此,一个小房子和一条窄巷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连续而扩展的。
内和外无定形地互相联系并愈益相互转化。
自然风在外面吹拂,但不再可怕而是显得温和轻柔。
人工和自然的现象慢慢轻轻地聚合。
因此,住在东京并漫步于窄街和矮楼间很令人愉悦。
在北海道,自然和人工,内和外是对立的。
但在东京,自然和人工融合了,室内外形成连续体。
这两种环境构成了我的建筑的基本背景。
【图解的意义:甚至儿童都能画的图】我想要创造甚至儿童也能画出来的建筑。
这是我对清晰的渴望。
但同时,我要这个让人信服的建筑包涵深不可测的巨大的多重性。
人们会为树的复杂和多样所惊叹,但同时却能立刻想象出一棵“树”,并用简单的草图或图解捕捉住它。
为了产生可理解性和不可理解性的双重性,我使用“图解”。
在图解中捕捉住本质的能力通向方法论的主要源泉。
【“之间”的建筑】我一直在思考“之间”的建筑。
比如,“之间”这个词毫不含糊地表示当有人说“在一个城市和一所房子之间”时所有人都不怎么知道的东西。
然而,在“之间”里并没有有形的东西。
“之间”状态总是透明的,即使那些构成两极的东西是实在的。
在自然和建筑之间/在内和外之间/在城市和房子之间/在家具和建筑之间/在物和眼之间/在此与彼之间/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在这一页和下一页之间/在洞和巢之间/在空和稠密之间/在空间和光之间。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说终极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之间”的建筑?建筑学无休止地困扰于笨拙的无可避免的形式主义、不透明性和限制。
但是,让我们想象这样一种建筑:“之间”的所有东西无重力地发生,那些最精华的,而剩余的粗粝的沉积物则沉没无闻。
我们可以想象“之间”的建筑是完全由那些“之间”的状态构成的场所。
这是梦的建筑。
【作为云的建筑】在传统的日本屏风上描绘的画里,不同的风景可以通过翻腾的云浪的缝隙观察到。
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不同尺度的人共存于其中。
也许N宅中嵌套的盒子的叠置就是这些屏风里的云的三维展示。
这些云不停地后退到背景里,并作为交联各种在其轮廓之间展现的情境的透明的框架。
换句话说,一个不明确的元素可能变得与整体一致同时又保持其暧昧性。
这些构成了概念的云。
【嵌套】理想建筑类似于“星云状的领域”。
它是一个内和外融合的场所。
建筑学的创新和挑战在于把这种无定形的领域实在化,成为有形的有意义的建筑存在。
一个恰当的例子是,我对嵌套的构造感兴趣。
通过一个多层嵌套的结构,由带有开口的盒子构成,一种有形的同时又是星云状的领域出现了。
一个盒子套在另一个里,无限地,产生了变化多样的渐变。
首先,嵌套没有尺度。
嵌套贯穿尺度的所有渐变的层级:从手里的小盒子;到包容它的一所房子;到一个城市;到地球;到宇宙。
因为,嵌套是相对论的一种形式,只能由“内和外”的手段来调控。
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秩序,只能由本地化的关系来调控。
进而,嵌套是一种灵活的构成。
嵌套建筑的外壳本身永远是背景,在它们之间我们日常生活和用品的无级递减,昭示着被允许生存的我们当代世界的多样性。
一个盒子在另一个中直到无限,就是一个保持内在统一性又可灵活感知的构成,它使不确定性和递减成为可能。
【花园】一个花园是原初的建筑形式。
它是人类操控的自然,或者它是受自然影响的人工产物。
在花园里,存在着场所,透视法和多样性。
当小尺度与大尺度交互联系时不同的尺度显现出来。
“我爱花园。
因为花园从不抛弃人。
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散步或站立不动。
我们既可静观整个花园,又能凝视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