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二章
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课件97页PPT
第三节 我国铁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铁路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发展状况
年份
合计
营业里程(km)
复线
电气化
1980
49940
8119 (16.3%)
1667 (3.3%)
1990
53378
13024 (24.4%)
6941 (13.0%)
2019
54616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5、旅客列车提速 许多国家的铁路都在致力于列车提速:
1987年有15个国家的特快、直快列车达到或超过 120km/h;
欧洲大陆普通铁路客车普遍达到160km/h,德、 法、英个别线路可达200~225km/h;日本窄轨 铁路客车普遍达130km/h,计划向200km/h发展。
第四篇 铁路运输系统 (第一章-第三章)
叶霞飞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第二章 铁路固定运输设备 第三章 铁路运输移动设备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铁路固定运输设备
铁路线路与轨道 铁路车站与枢纽 铁路信号与通信
进军。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7、重载货运 铁路重载始于20世纪20年度的美国。一般单列质
量超过5000t的称为重载列车 8、新型大功率机车:增加轮轴牵引力、制动系统、
车钩强度、减轻自重、提高轴重 9、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和指挥系统:运营管理自
动化、货物装卸机械化、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ATC(ATO,ATP,ATS)
铁路运输特点 固定导轨 固定的站场 列车
不灵活 大容量、有序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10学分:2.5学时:40(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交通运输认识实习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于英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概括介绍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系统阐述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现代化基本运输方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和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运输方式的主要内容、特点、组织方法、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熟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载运设备及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当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同时为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开拓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1.2熟悉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主要设施、设备以及载运工具;1.3掌握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组织和管理方法、基于多式联运的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集装箱运输组织过程以及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设施及组织管理方法。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综合运用交通运输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具有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无)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五、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测验情况考核。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成绩=平时X 20%+期末考试X 80%。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答案2
41. 开放系统参考答案: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42. 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参考答案: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43. 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44.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答:(1)系统现状说明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45. 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答:(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46. 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47. 旅客发送人数参考答案:是指办理客运的车站、港口、航空港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始发的旅客人数.48. 货物周转量参考答案: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49. 客流密度参考答案:一条交通线路或一个运输区段平均每一公里线路所担负的旅客周转量称为客流密度,其单位为人km/km.50. 客流分布参考答案:在各个地域之间的旅客交流或在各种交通线路上的流量、流向、旅客构成、旅行距离,即为客流分布.51. 固定设备能力参考答案: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如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和交通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一个交通区段或一条交通线(包括航道、航线等)在一定时间内(如一昼夜或一年)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单方向的列数)、船舶、汽车或飞机的数量. 52. 移动设备能力参考答案:指在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由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所决定的,在单位时间内能实现的满载的列车、船舶、汽车、飞机数和货物吨救.第二次作业25.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参考答案:答: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性质,就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26. 动态系统参考答案:答:内部结构参数随时间的函数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动态系统.27. 系统相关性的分析以几元关系为基础?为什么?参考答案:答:一般以二元关系作为相关性讨论的基础,因为任何多元素都是从二元关系基础上发展的.28.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参考答案:答:实体系统是概念系统的形态化,又是实现概念系统要求的运行体.概念系统是实体系统的“灵魂”,实体系统则是概念系统的“躯壳”.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实体系统抽象为概念系统,或者使概念系统具体化为实体系统.29. 硬系统和软系统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答:硬系统又称为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工程系统、机理明显的物理系统,一般便于观察,便于用数学模型描述,边界清晰,目标明确,有较现成的定量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佳结果.处理这类系统采用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硬系统方法)非常有效.而软系统又称为不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系统,这类系统难以观测,边界模糊,目标不定.30. 系统工程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 系统工程学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边缘科学2. 系统工程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3. 系统工程学的对象主要是大系统4. 系统工程学与自动化密切相关31.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参考答案:答: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系统.其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其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包括了集、装、运、卸、散诸环节所组成的生产全过程.旅客运输过程包括进站、上车、运行、到站、出站等过程和环节.在完整的运输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有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这个系统必须全年、全月、全日地运转,而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果发生运输中断,就破坏了运输的正常生产.为此,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需要紧紧地抓住连续性的特点.32.交通运输学科包含哪些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答:目前交通运输学科主要有以下4大类分支学科.(1)交通运输法学:研究进行运输活动法律调整的科学.(2)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交通运输部门中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3)交通运输工程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问题.(4)交通运输学: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管理学.33.货物周转量参考答案: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34.货物平均运程参考答案:即货物的平均运输距离,表示平均每吨货物运送多少公里.35. 经验判定法的预测原理是什么?其适用性如何?参考答案:答:经验判定法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进行预测.利用这类方法进行近期预测还是较可靠的,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如进行中长期预测,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专靠经验推倒就不完全符合实际而需采用其他类的预测方法.36. 预测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答:预测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定性分析就不可能对定量分析给予科学解释;而定量分析有助于证明发展趋势的数量指标.37. 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什么不同?答:(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地研究供给者行为.(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运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行为导致的结果.38. 运输短缺在宏观控制中的有什么作用?答:(1)短缺作为供给约束,制约经济的增长;(2)短缺作为非价格信号影响着运输的投入;(3)运输短缺作为一个局部信号,会引起运输需求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中实现替代或转移.39. 为什么说优先建设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建设和改建整个交通网络的最优策略?答(1)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联系各大经济区和进出口岸,是执行开放搞活方针,加速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系统的建设符合经济原则.交通运输通道系统集中了高密度流量,在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紧张条件下,优先把通道系统修建好,使一大部分运量处于高速度,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状况,对缓解我国交通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符合投资少效益高的经济原则.(3)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对改善国土综合利用,完善产业布局,加速梯度开发,打破封闭型经济,减少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积压,提高生产效率都有重大意义.(4)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修建,是强化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它将显著提高铁、水、公、航、管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效率,可以广泛采用联运、推广集装箱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有一个大突破,获得管理方面的效益.(5)修建国际陆路交通运输通道对缩短欧亚非的运输距离,加强国际交流,加速我国内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40. 请论述交通运输通道与综合运网的关系答:(1)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在形式上的区别是;交通运输通道是联结交通流、客货流的密集带,呈线型结构,一般为双向运输;交通运输网是联结交通流产生地与目的地的交通运输线路与枢纽结合部的点线集合,呈网状结构.(2)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交通运输网按其空间范围可分为国家交通运输网和地区交通运输网,通道也有如此的层次划分,全国范围的区际通道和地区性的区内通道.两者均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需要,由两种或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组成.(3)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的关系密切:交通运输通道构成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联结交通网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过与网的联系,形成强大的交通流,亦即通过线网来聚散通道的客货流.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以达成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交通运输通道的最高层次便是多功能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性立体通道系统.41. 举例说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必须将“点”系统的能力和“线”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平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互相适应,同步发展.(2)应以通道系统对通道的要求运量为目标,认真分析客、货流的规律,摸清“点”、“线”上各项设备的现有能力,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改造协调措施,使二者满足通道运量的要求.(3)“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关键在枢纽、结合部的能力与区间能力的协调.应使“点”系统的能力稍稍大于区间的能力,以保证区间畅通无阻,并适应区间能力大幅度增长的要求.(可自行举例说明)42. 交通运输布局参考答案: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线及管道等)、站(包括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43. 为什么说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P40~42)参考答案:交通运输系统具备社会经济大系统的特征: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庞大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复杂;交通运输系统采用大系统的控制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手段;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庞大的职工队伍。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 运输供给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运输供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 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它表示的 是供给量与运价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一个特定 的运输供给对应于一条供给曲线。
• 运输供给量——在一确定的价格水平上,运输生 产者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它对应于供给曲线上 的一点。
一条拥有3级以上航道的通航河流,在无特殊需要时,一 定不要沿河修建一条铁路,why?此时交叉弹性怎样的?
第三节 运输供给及其特点
一、运输供给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
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运输供给包含4方面的内容:
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
通常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用纵轴表示运价P, DD表示运输需求曲线。
此时运输需求曲线可简化为Qd=f(P)。
P
D
D
O
Q
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与运输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运输需求——不表示确定的某个数量,而表示需 求量与运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
运输需求量——在一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愿 意购买的运输服务的确定数量,它 对应于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计算P=10时的运输需求弹性εp
(二)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EI
Q I
Q I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客运需求量Q和居 民收入水平I一般按同方向变动,即居民收入增加时, 消费性旅行增加。
在进行交通规划决策时,收入弹性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因素。
(三)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
EPYX
QY PX
第二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是构成运输市场的两个基本方面
交通工程学-第2章-交通特性
1第二章交通特性2第二章交通特性■内容介绍一、主要内容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4 交通密度特性二、基本要求1.熟悉交通系统三个基本要素的交通特性2.掌握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三、重点与难点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2.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与特性32.4 交通密度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1 人-车-路基本特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二章交通特性42.1 人-车-路基本特性环境小汽车、大客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等5一、人的交通特性对人的交通特性的研究是以交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驾驶员及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
2.1 人-车-路基本特性(一)驾驶员(Drivers)的交通特性1.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驾驶技术。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遵纪守法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质、视力、判断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心平气和、文明礼貌熟练的驾驶技术——得心应手6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004年5月31日起,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标准正式出台。
•新标准对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作了调整,饮酒驾车由原来的≥30mg/100ml 调整为≥20mg/100ml ,醉酒驾车由原来的100mg/100ml 调整为≥80mg/100ml ,新国家标准的出台无疑加大了处罚的力度。
•据专家估算:20mg/100ml 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 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而100mg/100ml 就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7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感觉(大脑)→知觉(判断)→操作。
82.1 人-车-路基本特性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Visual Acuity)根据统计分析,各种感觉器官给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数的比例是:视觉是驾驶员信息输入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1、如何理解企业战略?它具有哪些特性?答:企业战略是一种观念,其重要实质同价值观、文化和理想等精神内容为组织成员所共同一样,战略的观念要通过组织成员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分享。
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相对稳定性;企业战略必须与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企业战略应与战术、策略、方法、手段相适应。
2、企业中存在什么层次的战略?答:(1)总体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总纲,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整个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经营战略: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
(3)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企业总体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3、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有哪些?答: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
4、试用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评价当前的公路运输行业的竞争。
答:(1)现有竞争者分析我国的公路施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招投标制以来,形成了完全开放的自由竞争市场,大量的铁路施工企业、民营企业跻身公路施工市场,打破了公路行业条块分割、国有公路施工企业一通天下的格局。
(2)潜在进入者分析总的来看,国内公路工程施工由于受政府政策影响和资金需求量等条件限制,进入壁垒较高,但这种壁垒也并非永久的,它随着市场的规范和完善逐步降低。
(3)替代品分析就公路设施而言,其替代品有铁路、水路、民用航空等几种产品。
其它可替代运输包括管道运输、邮政运输、私人汽车运输等从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公路客运还是货运,替代品的威胁都不容忽视。
(4)供应商分析公路施工业主要存在两类供应商:施工设备供应商和材料供应商。
公路施工企业的施工设备供应商主要是国内外机械设备制造厂或者其经销代理商、装载设备制造商及其经销商、设备配件生产及经销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至四讲)
设定问题的方法: 直观经验法; 预测法; 结构模型法; 统计分析法 。
系统指标设计:
为了对建立的模型及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 即系统的指标体系。
方法:效用理论; 费用 / 效益分析; 风险估计。
弄清问题 目标选择 方案设计 建立模型 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描述一个 你熟悉的 系统
说明: (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 ; (4)系统属性的表现。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概念
含义 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
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 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 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 式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 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推荐阅读书目:
《系统哲学引论》 欧文·拉兹洛 商务印书馆
《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切克兰德 《系统思想的轮回》
王诺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系统分析
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与阶段划分 系统分析的概念、要素与步骤 系统环境分析 系统目标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评价
1、时间维
规划 拟订方案
研制 生产 安装 运行 更新
2、逻辑维
明确问题 系统指标设计 系统方案综合 系统分析(模型化) 系统选择(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明确问题:
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收集资料。
1)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2)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提出者、决策者、目的、环境; 资源分析:人、财、物、技术、时间 3)性质与条件的匹配程度; 4)调整达到两者平衡。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1。
1。
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1.载运工具 2。
站场 3。
线路4。
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1。
1。
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
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5。
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
1。
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1。
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2。
大型化 3.高速化4。
环保化 5.智能化1.3。
1性质和特点1。
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2。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交通运输系统导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系统导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长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交通运输系统的保障与核心是()。
参考答案:运输行业管理系统&运输信息系统2.评价交通运输系统性能的常用指标有()。
参考答案:效率&效益;可达性&机动性;服务对象&服务水平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参考答案: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包括()。
参考答案:城市内交通运输系统;城市间交通运输系统5.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变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电动汽车分为()。
参考答案: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高铁客车发展的趋势是()。
参考答案:轻量化的车体;良好的动力学性能;舒适安静的环境;安全可靠的制动系统3.在风浪等外力作用下,产生摇荡运动及砰击、上浪等现象时仍能保持一定航速安全航行的性能称为船舶的稳性。
()参考答案:错4.旋翼机、扑翼机和直升机都属于飞机。
()参考答案:错5.长距离输油管道中,()是重要的组成设备和环节。
参考答案:输油站第三章测试1.以下关于公路结构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隧道是用作地下通道的地下工程结构物,按用途可分为公路隧道、城市道路隧道、地下铁道、铁路隧道和航运隧道;路面是公路与汽车车轮直接接触的结构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水稳定性2.以下不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特征的是()参考答案:轨道交通线路全部为单线3.港口按照位置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河港;河口港;海港4.以下关于机场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与其他交通方式高度协调;是指多个地理位置相邻、功能协调、运行协同的运输机场;内部分工明确;航线密集5.公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对于城市道路网直接衔接的道路条件要求较高。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下面不属于“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是()。
交通运输第二章交通安全基本理论课件
5
§2.2 可靠性理论
一、基本术语 1、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 2、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 3、用时间计量的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
6
§2.2 可靠性理论
1、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 (1)可靠性 可靠性的经典定义是:产品或系统(设备)在 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一个设备或系统本身不出故障的概率称为“结 构可靠性”。 满足精度要求的概率称为“性能可靠性”。 狭义可靠性通常包括“结构可靠性”和“性能 可靠性”。
3
§2.1 安全科学基础
安全工程与技术。研究安全的工程技术问 题,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控制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信息工程、安全人机 环境工程及各工程领域的安全工程问题等。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安全经济基本理论、 损失理论、评价理论、管理与决策理论等。
4
§2.2 可靠性理论
一、基本术语 二、可靠度函数和故障率 三、系统可靠度 四、人的可靠性
5
§2.2 可靠性理论
1、可靠度函数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设
可靠度为 R(,t)不可靠度为 F,(则t)有
R(t) F (t) 1
f (t) dF (t) dR(t)
dt
dt
6
§2.2 可靠性理论
t
F (t) 0 f (t)dt
R(t) t f (t)dt
式中:f (t)——故障(或失效)概率密度函数,表示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主编徐德蜀等认为:“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 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 转化规律的学问。换言之,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的身心存在 状态(含健康)的运动及变化规律,找出与其对应的客观 因素及其转化条件;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和转化条件 的理论和技术即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 运动规律,建立起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规范和形成人 们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即,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1)一、建设目标 (1)二、建设原则 (1)三、建设任务 (2)第二章系统架构 (5)一、业务架构 (5)二、数据架构 (5)三、应用架构 (7)四、技术架构 (8)五、系统布局 (10)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3)一、部级系统工程 (13)二、省级系统工程 (16)第四章信息资源 (23)一、数据中心 (23)二、信息内容 (23)三、信息采集 (24)四、信息共享 (25)第五章基础条件 (35)一、通信网络 (35)I二、软硬件平台 (35)三、安全系统 (39)四、配套场所 (40)第六章标准规范 (41)一、标准体系 (41)二、标准管理 (43)三、参考依据 (44)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5)一、建设管理 (45)二、需求管理 (45)三、运维管理 (45)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2 交通工程 第二讲 交通特性 [兼容模式]
交通工程学Traffic Traffic Engineering Engineering同济大学博士交通工程系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Tel: (021) 6958-4674-801Fax: (021) 6598-9475E-mail: mawanjing@TONGJI UNIVERSITY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上海2010年3月11日交通隐含于社会、经济、文化之中;交通恶化不象没有空气水环境恶化等令人交通恶化不象没有空气、水,环境恶化等令人关注;交通问题简单——谁都可以说;交通问题复交通问题城市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杂——谁都可以说TONGJI UNIVERSITY 2010-3-15Tongji University Page 2交通问题?城市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第二章第章交通特性Traffic CharacteristicsTraffic Characteristics1.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2.一般包括哪些特性?3.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TONGJI UNIVERSITY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各要素的自身特性;@各要素间相关特性。
TONGJI UNIVERSITY内容提要交通系统各要素特性及要素之间相关特性2.1 三要素(人、车、路)基本特性•21三要素(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基本特性•2.2 交通量基本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4 密度特征TONGJI UNIVERSITY道路交通三要素 2.1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人: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等;•车: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路:道路网(密度、等级、布局),道路路道路网(密度等级布局)道路线形、道路结构等。
TONGJI UNIVERSITY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 2.1.1人的交通特性•出行者:驾驶人、骑车人、乘车人及步行者等,交通需求的产生本源;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决定着交通系统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受到念知识与统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受到理念、知识与科技水平的影响;•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影响着交通的政策与法规以及系统的走向TONGJI UNIVERSITY驾驶人基本特征2.1.1人的交通特性•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 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根据各自的运营实践 制定不同的事故等级标准。事故等级划分示例如 下所示:
1、运营行车事故
• 轨道交通运营行车事故按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及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程度,氛围重大事故、大 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不同的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可根据各自的运营实践制定不同的事故等 级标准。事故等级火焚示例如下所示:
图6-1运营状态示意图
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和故障
•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 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 分为事故、故障两类。
• 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 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 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 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 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按照设备 类型和原因,故障又可分为列车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 电系统故障、同好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 施故障灯。
• 根据事故和故障导致的后果又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 间。可控事件是指该时间在发生前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 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避免的,但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或管理 不当导致该时间最终发生。这种时间往往在发生前会出现 一些征兆,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它的发生。而 不可控时间具有不确定因素,一个点,一个线都可能导致 它的发生,是人力难以避免的。不可控时间又称突发事件,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一般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 (认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 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 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 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 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
交通运输工程学 第二版 于英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填空题(1)交通运输具有(空间位移(运动))、(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费用)这3个要素。
(2)按照载运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5种基本运输方式组成。
2.简答题(1)简述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
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主要现在: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②远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
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耗掉。
④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⑤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2)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交通远输工程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①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规划、运行技术及运输管理。
②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养护。
③交通运输中的运载工具。
④交通运输安全。
⑤交通信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综合化。
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构成方式。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①载运工具;②站场:;③线路;④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系统;⑤设施管理系统;⑥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构成。
(4)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包括:①专门化;②大型化;③高速化;④环保化;⑤智能化。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交通工程基础1.填空题(1)运输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具有突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
(2)按照运输需求实现的方式不同,运输需求可以分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需求。
(3)按运输需求实体的类型不同,运输需求可以分为(空运需求)和(货运需求)(4)运输量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服务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各章分值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各章分值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和便捷,目标控制成为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交通运输工程概述1.定义与特点交通运输工程是指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将人员、货物从起点运输到终点的技术及其相关设施。
其特点包括综合性、系统性、技术性和公益性。
2.发展历程交通运输工程起源于古代,经历了近现代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传统的铁路、公路、水运到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3.我国交通运输工程现状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1.目标控制原理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
目标控制原理包括系统分析、过程控制、动态调整等。
2.控制方法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人工控制和现代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技术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目标控制在我国的应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在目标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高铁、地铁等大型项目中,目标控制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引进和创新控制技术,我国在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各章分值分布与重要性1.第一章: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技术要求。
分值分布较为均衡,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2.第二章: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设计本章涉及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
分值较高,是交通运输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首先,在交通运输系统的系统分析中,我们需要明确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个交通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车辆、人员等。
我们需要界定出我们所关注的范围,以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次,我们可以从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构组成方面,交通运输系统可以从交通网络、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组织等多个层次进行划分。
功能特征方面,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运输、服务、安全、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机理和特点。
第三,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分析。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研究动态系统行为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交通流的分布、交通拥堵的形成与演变、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预防等问题。
最后,我们还可以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分析。
评价分析可以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系统的综合评价结果。
优化分析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寻找使系统达到最优状态的决策方案。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优化分析可以应用于路网规划、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调度等方面,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中的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机理和特点,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从而推动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第1章 系统与运输系统
•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统一和协调的
• 系统整体的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 有的新的功能
• 一个优化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功能的总和。即:
n
F Fi i 1
式中:F是系统的整体功能 Fi是系统第i个要素的功能 (i = 1, 2, 3, …, n)
导出了概率性语法信息的度量公式—概率熵和互信息公式 • 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性能界;信源的最大可能信息量,为了满足一定失真度的要求必须传
递的最小信息量,信道上的最大可能通过能力等 • 建立了一组重要的编码定理,从理论上指明了为达到上述性能界限应当遵循的信息处理
的方法和原则
1.1.4 系统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ystem Theory):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比利时物 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 1917~2003)提出来的。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普利高津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 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础 • 非平衡态是系统的有序之源 •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 系统的涨落导致系统走向有序
主义唯物的系统思想 • 在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是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 •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汲
取了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
1.1.4 系统理论
• 系统理论包括通常所说的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老三论”: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 同论和突变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V优先政策
➢乘坐2人(或3人)以上的车辆 ➢从19世纪70年开始,美国部分城市道路中开始出现 HOV专用车道,以鼓励HOV的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 效果。
•回归分析预测法是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确定因变量和 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时间回归分析法:是以时间作为因变量,确定时间序列 和预测对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比例法:研究某一预测对象与另一预测对象之间比例关 系的演变过程。 •趋势分析法:该方法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预测对象为因 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预测模型。
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是依据历史数据的统计资料,利用数学的 方法,推测出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方法有时 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把被预测的量按照时间序列排列起 来,构成一个所谓的时间序列,从所构成的这一组时间 序列过去的变化规律,来推断今后变化的可能性。
定量预测方法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建立有效高速的交通运
输系统,采用的交通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就是 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通过改变交通行为方式来减少交通的 拥挤
★通过降低高峰时间交通流量来增加路 网的容量
★交通的方式选择 ★出行的频率变化 ★ 路线选择
交通需求管理的实现方法
★政策规定 :公交优先、单行线,区域限制、
定量预测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法:是在运输需求同影响需求的社会经济 活动水平和服务水平之间建立需求模型,而后通过对影 响变量的预测,由需求模型得到运输需求的预测。
2.3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运输系统综合能力:系统内所有设备合理匹配、 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组织所能承载的最大客货输 送能力。 ➢薄弱环节,综合治理,系统提高整体能力
2.2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 交通设备供给水平
影响客运需求的因素
★ 影响客运需求的因素
国民经济水平、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交通设备供 给水平、客票单价水平,服务质量水平、人口增 长水平和私人轿车拥有量
客运需求的类型
客运需求根据目的、任务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
❖空间分布: 位移,流量、流向、数量 ❖时间分布:某个具体时间点的上的客、货运输
需求量
❖ 客货运输结构:分品类别货运量,不同出行目 的客运量
交通运输需求与运量
★ 交通运输需求:是实现和潜在的运量 ➢当能力大于运量时交通运输需求等于运量 ➢当能力小于运量时交通运输需求大于运量
2.交通运输供给
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原则: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发展与控制相结合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客运量预测模型
定性分析
定量方法
专 家 预 测
特 尔 菲 法
相 关 系 数 法
弹 性 系 数 法
人 均 出 行 次 数
时 间 序 列
回 归 分 析
系 统 动 力 学
四 阶 段 法
➢稳定需求,诸如各种业务洽谈、技术交流、商 业活动和劳务流动,学生潮等目的性强的旅行需 求皆属于此。其特点是需求比较稳定,“风雨无 阻”,因而需求量对价格或服务质量等因素敏感 性较弱;
➢活动需求,诸如探亲访友、休闲渡假等活动。 其特点是灵活性强,不仅随季节气候而变,也对价 格、服务质量等因素较为敏感。
➢服务水平,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A~F级 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反映交通的服务数量和负荷能力,其 大小取决于现有交通结构及管理水平。
★服务水平主要反映道路服务的质量和满意程度, 其对能力的增长有提高与制约的双重作用。
★二者相互依存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算算 术术动 平动态 均态平 法平均
指趋灰 数势色 预预预 测测测
一 元 回 归
多 元 回 归
均
出出 行行 发分 生布
出 行出 方行 式分 划配 分
定性预测方法
➢ 定性预测方法是基于经验和判断对预测对象作定性分 析,一般不单纯依赖当前的系统数据。主要有集思广义 法和德尔菲法。
集思广义法这种方法是请熟悉预测问题的专家或技术 人员参加讨论会,对预测问题发表看法进行探讨。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或专家意见法。该方法是根 据预测的目的、要求,设计意见征询表,有选择地聘请 一组专家,向他们提供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发给征询表, 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之后将第一次征求到的意见 集中整理后发给专家,使他们可以根据其他专家的多数 意见,修正自己的判断。经过几轮的意见反馈,意见较 统一后,询问即结束。
车种限制、分时使用
★收费调节 :按区域、线路、车种收费, 设立收费车道、停车收费等
公交优先
★ 无论道路建设的规模有多么大,通过的车辆
数总有一个限度。为了减少私家车,适当增加 公交车是可行的。公交车的载客量大,这是它 的显著优点。载运同等数目的乘客,公交车的 数目要远远少于私家车,从而减少了道路通过 车流的压力。
★ 交通运输实现货物或旅客移动的过程是 其生产过程,同时又是消费过程
★ 交通运输产品不具实物形态,不能储存
★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不能相互割裂, 交通服务不能脱离通过能力,通过能力决 定供应能力
2.4 交通需求管理
★是一种先进有效的交通管理方法 ★它由系统工程、运服务水平变化作为
运输供给来适应运输需求。
★能力:运输设备所能运输的最大客货运 量
★服务特性:速度、舒适度、经济性、安 全性、可靠性等。
交通供给分类
➢交通系统的供给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交通需求管理是软件之一。 ➢在已有的硬件供给上,不需要更多的硬件投 入,运用交通需求管理,就可以满足更多的 交通需求。
第二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 ★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 交通需求管理
2.1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
★ 1.交通运输需求
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货 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度量: 客货运量、客货周转量 单位:人次、吨,人公里、吨公里 交通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 经济结构下进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客货运 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