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遵守法规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

活动二:你说我说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课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入新课
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最近刷爆了朋友圈。该文出自深圳某 杂志社主编罗尔之手。2016年9月8日,他5岁的女儿罗一笑查出白血病,罗尔开始在 微信公众号上记录一家人与白血病“战斗”的历程。而据封面新闻报道的最新报道, 11月30日上午,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据不完全统计,仅 30日凌晨腾讯开通的捐款通道,已收到捐款200余万;网络资料显示,深圳市小铜人 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金融领域新媒体运营和数字营销的初创企业,成立 于2014年8月。有网友表示,笑笑系列文章的转发达到了该公众号增加粉丝的目的。 在流量日益昂贵的现在,公众号要加一个粉的成本为6-7元,如果转发一次能加一个 粉,付一元医药费也十分“划算”。
这些法律你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的遵守呢 ?
怎样理解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 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 信赖法律、遵守法律 和捍卫法律。
道德的重要性
(法治时代是否还需要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 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 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 遵法守纪的意识和自觉性, 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 的形成
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究与分享二 P101)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 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 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 “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 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 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 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 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 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2、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P102 是什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十课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十课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PPT

探究新知
4、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意义?P102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 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探究新知
5、树立法制意识的要求是什么?P102
⑴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 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 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探究新知
5、树立法制意识的要求是什么?P102
⑵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尊 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 文化环境的形成。
探究新知
5、树立法制意识的要求是什么?P103
⑶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 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 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 者和推动者。
4、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意义?P102 5、树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1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 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 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
探究新 知
2、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P101-102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 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 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榜 书 设计
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学会依法办事

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



法制意识的含义


树立法治意识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有什么意义
树立法制意识的要求是什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 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2)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2)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連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尊重当地

的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爱护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連

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第十三条)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破、节俭的生活方式, 自觉履行
环境保护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老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究法宣誓 制度的决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 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 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 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究 法宣誓。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完法宣 誓有什么意义?
树立法律信仰
2.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 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 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3)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 者和推动者。
树立法律信仰
以下这些法律规定, 你自觉遭守了吗? 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連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
为规范, 尊敬师长,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 完
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探 究
(教育法第四十三条)
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
课后作业
拓展空间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 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对法律的基础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到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他们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可能知道一些法律的基本概念,如宪法、刑法、民法等,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清楚。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资料,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法律的作用和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1张PPT)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C
2、以下事例中,属于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的是( )
①我在书店买到盗版书,向消委会投诉
②七年级学生小芳的父亲重男轻女,不让她上学。她向教育部门求

B
③李某在一家火锅吃火锅时,被火锅炸伤。但火锅店不赔偿,于是 他把火锅店的冰箱搬走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有什么意义?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法律观念)? 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意义、作用)?(划线)
(P102最后1段第1行)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 的共同事业。 (第2行最后两个字)②法律的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第3行)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 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回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是基 本方略
知识拓展
依法治国是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打开书本P100“运用你的经验”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科学立法 前提
劳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继承法
不断制定、完善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行为
严格执法 关键
执法机关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
公正司法 防线
国家机关做到依法行政,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
全民守法
基础
全体公民做到守法,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从 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遵守法 律?)(括号,P101第1段第1行中间)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这一框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对公民生活的意义。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对公民生活的影响,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明白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我们与法律同行》。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

3.知识讲解: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讲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下册精品授课课件 第4单元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下册精品授课课件 第4单元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5.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下列行为属于依法办
事的是
(B )
A.小方被小明辱骂,便找人将小明打一顿
B.武某某讨要工钱未果,把老板告上法庭
C.小王买了伪劣商品,一气之下把店砸了
D.郭某因担心上课迟到,骑自行车闯红灯
作业布置
完成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只能用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崇法律,
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下列
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D )
A .张某赶着去上班开车闯红灯
B .薛某从高风险疫区回家以后没有自觉居家隔离
探究与分享 教材P102
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 地遵守?
有的遵守了,有的还没有。
我们应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 知法于心。树立起法治意识,逐渐形成法治生活方式, 主动参加各类法治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守法意识。
探究新知
探究二 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与分享”
案乐声。原来,他们都佩戴 了一副能够接收指定频段的耳机,通过播放器设定的频段 号,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不少居民对这种 “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
C .陈某蓄意破坏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
D.王某疫情期间主动配合社区防疫工作,扫码出行
3.“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 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A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律信仰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能力目标: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经典案例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案例】《今日说法》栏目中,有这样一个案例:16岁的中学生小天(化名)因多次被所谓的学校“老大”勒索而不敢向家长说明,终于恼羞成怒,用匕首将其中一人刺死……小天就这样亲手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小天的失足,让我们为之喟叹,为之惆怅,为之痛心,为之惋惜……但我们能做的,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些吗?设想一下,如果小天被逼无奈时能用“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一切悲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吧!教师点拨: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让我们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

二、探究新知(一)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活动(教材P100)问题: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四幅图片,独立思考图片后的问题,感受图片中的活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小结: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要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1)问题: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情景材料并认真思考后面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小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活动三:观察思考,交流分享【多媒体呈现】呈现几则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是违背依法办事要求的做法,所以①②④表述正确且与题意相符合。③说法
有误。故选A。
10.2017年2月22日,北京某医院两名护士刚要打开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 就被民警抓个正着。她们承认,因想方便自己使用,她们私自把共享单车锁 上。因此,两人被处行政拘留5日。该案例警示我们( ①增强法治意识,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C ③学会依法维
判处拘役5个月和4个月20日。据此回答3~4题。 3.庞某、徐某的讨薪行为( ) D
A.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举 B.是恰当地表达自身合法诉求的表现 C.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D.是缺乏依法办事意识的表现
4.上述案例警示我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应该做到( A.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B.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C.学会换位思考 D.学会宽容他人和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
人教版
走进法治天地
法律伴我们成长 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 第2课时
一、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法规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 , 应当通过 1 . 依法办事 , 就要遵守各种 ____________ 法治 方式,表达自身_______ 他人和集体 合法 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
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的忠实崇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 践行者 3.建设_____________ ,也 法治中国 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 受益者 真诚信仰 是法治的__________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___________ 。 遵守 尊崇 信赖 法律、______ 4.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 法律、________ 法 法律至上 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法治精神就会 律和捍卫法律。当________________ 铭刻在我们心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认识依法做事的原由,知道什么是依法做事。

2.知道建立法律崇奉的原由,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敬和恪守。

2.碰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经过,表达自己合法的诉乞降梦想。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心里拥戴和真挚崇奉。

4.青少年不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当成为参加者和。

三、合作研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学习《时势》,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要时势要闻、学习的疑惑和领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录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录,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势要闻】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动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街坊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仙人水”,以后不可以自拔,本来水里掺了毒品。

以后,小华被强迫戒毒。

这则事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迪?②今日正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禁。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了然什么?(3)【学习领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

建想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四、随堂操练1.法律次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优秀法律次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所以,我们应当A.仔细学习法律知识,娴熟地掌握有关的法律条则就行了B.仔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登攀科学顶峰C.依法做事,擅长与违纪犯罪状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入侵,成为法律的坚定保卫者D.踊跃锻炼身体,与违纪犯罪分子斗争究竟2. 依法做事,按照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①恪守各样法律法例,法律严禁的果断不做②经过法治方式表达自己合法的诉乞降梦想③自觉保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纪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关于未成年人来说,因为生活经历和经验极少,很简单遇到社会不良行为的损害,如被人讹诈、欺诈、殴打、诱骗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

行 4.怎样树立法治意识? ②③④
C.
翻译:国家治理不能没有法律,否则国家会败亡,人民生活也不能没有法律,否则个人将没有立身之地。
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5.青少年怎么做?
(尊法、守法、崇法)
道德的底线,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
律 法律倡导做的积极去做。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同 3.为什么树立法治意识?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思考:跳舞者在保障自身权益时还应注意什么?
提示:舞民有跳舞的权利,但是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 权益。
一、学会依法办事 :
探究分享
最近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出现了一种画风 清奇的静音广场舞。在安亭镇红梅小区旁 的小花园里,十几名舞者整齐划一地跳着 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原来, 舞者们都佩戴了一对能够接受指定频段的 耳机。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 场舞表示赞赏。
十几天,现在要去外地了,希望健身房能退回一部分费用,可
健身房不同意,现在该怎么办?”“我租了一家商铺的一部
D 分开奶茶店,现在一手房东要收回店铺,与我签订租房合同
的二手房东却拒绝支付我押金和违约金,我应该怎么处理?”
解决类似纠纷的正确做法是 ( )
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

【人教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新人教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目标达成:1、学会依法办事。

2、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未成年人的含义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门和责任人?5.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6 .感受到法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做?【创境激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导航】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2.同行智慧
法律是我国公民的行动指南,所以无论是个人独处、还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与人交往,我们要与法律同行,依法办事。

生活中处理问题可参考如下路径:
3.小结:
(1)我们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2)我们依法办事,我们还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们应当用法律思维来处理问题。

(3)我们与法律同行,不能仅仅把法律视为“外在的约束”,我们要让法律成为我们的生活准则,形成符合法治的生活方式,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工具,更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治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遵守法律,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使学生自觉践行法治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如何学会遵守法律。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法律知识,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展示一系列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4.知识拓展: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武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此外,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权利、义务等,这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案例材料及相关视频。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根据教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操练(15分钟)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 国(共1)产依党法十治八国届。四建中设全中会国在特北色京社召会开主。义法治体 系这,次建会设议社的会主主题义是法什治么国?家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 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 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 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 被强制戒毒。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会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法守律各法种规________。 遇到问题需要法解治决,应当通过__合__法____方 式,表达自身____他__人__和的集诉体求和愿望,还 要自觉维护___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自尊觉法遵守守法者用
信赖
遵4.守树立法律信仰,就法是律发至自上内心地________法律、
________ 法 律 、 ________ 法 律 和 捍 卫 法 律 。 当
________成为我们的真道诚德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
在我们心尊中法。守法
5.法法治治时意代识,并不否认_____健__康_的成重长要性。人们道
不做 ②通过集体的合法
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
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
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B 等。如果自己遇到
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
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
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1.★未成年人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为什么特别的爱要给特别的你(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水平较弱,区分是非水平和自我限制水平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易受侵害的原因)(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开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公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证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5.★★★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责任,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注意:对象是犯罪的未成年人.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怎么做)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7.★★★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2)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的社会环境.(3)家庭: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尽到家长的监护责任.(4)学校:定期开展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平安演练.(5)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水平,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1. ★★谈谈你对法律保证功能的理解.(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证人们的幸福生活.(2)、法律保证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 会有什么后果.2. ★★★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果断保卫者.3. ★★法治意识的含义是什么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4.★★★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意义(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证,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3)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5.★★道德在法治时代的作用是什么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6.★★法治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5、★★★在建设法治中国中,青少年如何做(1)、青少年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认真学习法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2)、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认真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3)、积极宣传法律,法律鼓励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果断不做,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
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
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随堂演练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
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保障功能
2.法治方式
3.权威
4.受益者推动者
合作探究
(1)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随堂演练
1.C
2.A
3.B
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