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章 非遗分类-第四节 传统生产知识与技能类遗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技含量较高、独具地
方特色的传统生产知识与技能;
(2)各种传 统生产工具 制作方面的 知识与技能;
(3)各种传 统生产制度、 生产管理方面 的知识与技能;
(4)各种行业神信仰以及与 之相关的节日仪式、民俗活动;
(5)传统的地方性农 作物品种或家畜品种
(6)传统的农业用地及其 周边的生态环境
易理解的。但是,作为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更加长远的
眼光,在着手解决“吃得饱”的同时,也要为解决人类社会“吃 得好”的问题,做好更多的资源上与物种上的准备。否则,我们 就很容易因为解决“吃得饱”的这样一个短期利益,而放弃“吃 得好”的长远利益。
粮食品种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口味 的多样性
农业文化遗产内容
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随着化肥、农药等西方农业 生产方式的闯入,我们的土地仅在短短的50多年中,就已经出现了土地硬化、 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我们并 不是说要排斥工业文明,但工业文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种种后果必须给以必 要的反省。否则,当下的中国农业势必会像一个吸食毒品的瘾君子,表面看
二、传统狩猎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一)传统狩猎知识与技能 狩猎时间的选定 初春(鹿茸)秋天 (田猎)初冬(皮毛) 狩猎地点的选定 田猎 围猎 狩猎方式的选定 下套子 围猎 掏仓 射猎 放鹰
(二)传统狩猎工具制作知识与技能
狩猎技术有时是通过狩猎工具体现出来的。代表
一地狩猎技术的水平。调查包括狩猎工具的种类、
各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保护好这笔遗产,不
但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生产文明,同时还可以更
好地克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为新时
期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一、传统农业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一)广义的农业遗产
古籍文献类农业遗产
文物遗址类农业遗产 活态传承类农业遗产
由于文物遗址类农业遗产已经受到文物部 门的精心保护,古籍文献类遗产已经受到图书 馆等有关部门的精心保护,所以,我们一直要
第 二 章
非物质 文化遗 产分类
目录
(三)传统工艺美术 (五)传统生活知识
(一)民间文学
(七)传统节日
(二)表演艺术
(四)传统生产知识
(六)传统仪式
第 四 节
传统生 产知识 与技能 类遗产
传统生产知识所含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农 业生产、牧业生产、渔猎生产以及手工艺生产 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包括除此之外其他
(二)为什么保护农业遗产 随着大机械化生产以及转基因、杂交技术等现代农耕技术的
大面积普及,当代农业的亩产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为
什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保障各国人民温饱及生活水准为 宗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在成立66年之后提出农业遗产保 护问题?保护农业遗产的意义何在?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1.认识农业历史的需要 人类认识农耕文明是从典籍开始的,一百多年前考古学的进入,为我们认识农耕 文明找到了第二条途径,但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发现了第三条途径——通
三、传统渔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二)传统渔具制作与使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渔具是衡量一个地区渔业生产先进与否的硬性尺度。 世界各地江、河、湖、海自然环境差别较大,渔具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捕捞技术也有明显差异。如中国 古代所谓的网鱼、罾鱼,现在仍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 的围网捕鱼、抬网捕鱼、旋网捕鱼、鱼钩钓鱼以及布 朗族的无钩钓鱼,傈僳族的扣钩钓鱼,流行于白族、 阿昌族、傣族的鱼篓捕鱼以及流行于赫哲族、纳西族 地区的鱼叉叉鱼等,均反映出了不同地域间渔业文化 的差异。
统。
但考虑到日后申报工作的操作性,我们所说的农业遗 产,并不是特指某种独特的农耕技术、农业品种,也 不是某种独特的农耕制度、农耕信仰,而是指各种传
统农耕技术、农耕经验、农耕制度、农耕信仰以及传
统农业品种均比较健全、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 且这些传统很优秀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统农 业生产系统。我们统称为“××农业遗产地”。
试图启动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所要保护的“农业遗产”,主要是指那些活态
的包括传统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制度、节日
仪式等在内的整个农业生产系统。
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 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包括各种传统农耕技 术、农耕制度、农耕信仰以及传统农业品种在内的各 种非常优秀且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生产系
名称、原理、效率、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使用
禁忌等等。每种狩猎工具都应该有详细的尺寸、
照片、材质以及使用方法的说明。
三、传统渔业生产知识与wenku.baidu.com能
传统渔业生产应主要集中在渔业生产知识、渔具制作 技术以及信仰与仪式等几个方面。 (一)传统渔业生产知识 渔业生产通常会伴随着渔汛的季节性与周期性进行, 且常常受到渔汛起落与渔区气候变化的制约。因此, 海事占验习俗在渔区相当流行。它是渔民对海上气象 规律的经验总结。此外,海上生活经验、观鱼、捕鱼 经验,特别是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几近失传的传统捕 捞技术与经验,以及养殖加工技术,也应给予关注。
过保存至今的活态农业遗产,来复原人类农耕文明的历史。
优点:不但可了解历史上创造的农业物质遗产,还可通过保存至今的农耕祭祀、 传统节日、民俗、歌舞戏曲、农耕技术等,了解历史上农耕过程中的种种非物质 文明。 缺点:容易遭到破坏。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2.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个具有近万年农业史的文明古国。由于我们祖先通过使用农家肥、青肥的 技术,通过使用轮种、套种技术,通过使用桑基养鱼、稻田养鱼技术,使我们的 农田即使栽种万年,都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以各
种各样的手段,保护本土农作物资源。
物种基因库 只保护某些种子,但无法保护相应的种植
技术活态的农业遗产保护 什么都保护,注意到了种子 与种子,种子与环境,种子与仪式等的关系
4.是确保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在人类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先解决“吃得饱”是很容
精神抖擞,但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已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尿素
尿素
尿
素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3.是保护粮食品种多样性的需要
优秀农作物品种是人类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结晶,是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人类
的农业文明能否代代相传,能否保留下最优秀的农业品种是问题的关键。但随着
转基因技术等的普及,农作物品种已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倾向。从好的方面来说, 高产品种的普及,客观上确实提高了农业单产,但从不好的方面看,严重地破坏 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结果: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病虫害 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方特色的传统生产知识与技能;
(2)各种传 统生产工具 制作方面的 知识与技能;
(3)各种传 统生产制度、 生产管理方面 的知识与技能;
(4)各种行业神信仰以及与 之相关的节日仪式、民俗活动;
(5)传统的地方性农 作物品种或家畜品种
(6)传统的农业用地及其 周边的生态环境
易理解的。但是,作为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更加长远的
眼光,在着手解决“吃得饱”的同时,也要为解决人类社会“吃 得好”的问题,做好更多的资源上与物种上的准备。否则,我们 就很容易因为解决“吃得饱”的这样一个短期利益,而放弃“吃 得好”的长远利益。
粮食品种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口味 的多样性
农业文化遗产内容
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随着化肥、农药等西方农业 生产方式的闯入,我们的土地仅在短短的50多年中,就已经出现了土地硬化、 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我们并 不是说要排斥工业文明,但工业文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种种后果必须给以必 要的反省。否则,当下的中国农业势必会像一个吸食毒品的瘾君子,表面看
二、传统狩猎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一)传统狩猎知识与技能 狩猎时间的选定 初春(鹿茸)秋天 (田猎)初冬(皮毛) 狩猎地点的选定 田猎 围猎 狩猎方式的选定 下套子 围猎 掏仓 射猎 放鹰
(二)传统狩猎工具制作知识与技能
狩猎技术有时是通过狩猎工具体现出来的。代表
一地狩猎技术的水平。调查包括狩猎工具的种类、
各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保护好这笔遗产,不
但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生产文明,同时还可以更
好地克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为新时
期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一、传统农业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一)广义的农业遗产
古籍文献类农业遗产
文物遗址类农业遗产 活态传承类农业遗产
由于文物遗址类农业遗产已经受到文物部 门的精心保护,古籍文献类遗产已经受到图书 馆等有关部门的精心保护,所以,我们一直要
第 二 章
非物质 文化遗 产分类
目录
(三)传统工艺美术 (五)传统生活知识
(一)民间文学
(七)传统节日
(二)表演艺术
(四)传统生产知识
(六)传统仪式
第 四 节
传统生 产知识 与技能 类遗产
传统生产知识所含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农 业生产、牧业生产、渔猎生产以及手工艺生产 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包括除此之外其他
(二)为什么保护农业遗产 随着大机械化生产以及转基因、杂交技术等现代农耕技术的
大面积普及,当代农业的亩产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为
什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保障各国人民温饱及生活水准为 宗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在成立66年之后提出农业遗产保 护问题?保护农业遗产的意义何在?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1.认识农业历史的需要 人类认识农耕文明是从典籍开始的,一百多年前考古学的进入,为我们认识农耕 文明找到了第二条途径,但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发现了第三条途径——通
三、传统渔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二)传统渔具制作与使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渔具是衡量一个地区渔业生产先进与否的硬性尺度。 世界各地江、河、湖、海自然环境差别较大,渔具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捕捞技术也有明显差异。如中国 古代所谓的网鱼、罾鱼,现在仍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 的围网捕鱼、抬网捕鱼、旋网捕鱼、鱼钩钓鱼以及布 朗族的无钩钓鱼,傈僳族的扣钩钓鱼,流行于白族、 阿昌族、傣族的鱼篓捕鱼以及流行于赫哲族、纳西族 地区的鱼叉叉鱼等,均反映出了不同地域间渔业文化 的差异。
统。
但考虑到日后申报工作的操作性,我们所说的农业遗 产,并不是特指某种独特的农耕技术、农业品种,也 不是某种独特的农耕制度、农耕信仰,而是指各种传
统农耕技术、农耕经验、农耕制度、农耕信仰以及传
统农业品种均比较健全、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 且这些传统很优秀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统农 业生产系统。我们统称为“××农业遗产地”。
试图启动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所要保护的“农业遗产”,主要是指那些活态
的包括传统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制度、节日
仪式等在内的整个农业生产系统。
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 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包括各种传统农耕技 术、农耕制度、农耕信仰以及传统农业品种在内的各 种非常优秀且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生产系
名称、原理、效率、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使用
禁忌等等。每种狩猎工具都应该有详细的尺寸、
照片、材质以及使用方法的说明。
三、传统渔业生产知识与wenku.baidu.com能
传统渔业生产应主要集中在渔业生产知识、渔具制作 技术以及信仰与仪式等几个方面。 (一)传统渔业生产知识 渔业生产通常会伴随着渔汛的季节性与周期性进行, 且常常受到渔汛起落与渔区气候变化的制约。因此, 海事占验习俗在渔区相当流行。它是渔民对海上气象 规律的经验总结。此外,海上生活经验、观鱼、捕鱼 经验,特别是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几近失传的传统捕 捞技术与经验,以及养殖加工技术,也应给予关注。
过保存至今的活态农业遗产,来复原人类农耕文明的历史。
优点:不但可了解历史上创造的农业物质遗产,还可通过保存至今的农耕祭祀、 传统节日、民俗、歌舞戏曲、农耕技术等,了解历史上农耕过程中的种种非物质 文明。 缺点:容易遭到破坏。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2.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个具有近万年农业史的文明古国。由于我们祖先通过使用农家肥、青肥的 技术,通过使用轮种、套种技术,通过使用桑基养鱼、稻田养鱼技术,使我们的 农田即使栽种万年,都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以各
种各样的手段,保护本土农作物资源。
物种基因库 只保护某些种子,但无法保护相应的种植
技术活态的农业遗产保护 什么都保护,注意到了种子 与种子,种子与环境,种子与仪式等的关系
4.是确保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在人类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先解决“吃得饱”是很容
精神抖擞,但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已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尿素
尿素
尿
素
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3.是保护粮食品种多样性的需要
优秀农作物品种是人类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结晶,是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人类
的农业文明能否代代相传,能否保留下最优秀的农业品种是问题的关键。但随着
转基因技术等的普及,农作物品种已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倾向。从好的方面来说, 高产品种的普及,客观上确实提高了农业单产,但从不好的方面看,严重地破坏 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结果: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病虫害 的传播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