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32f15964bcf84b9d57bc9.png)
3《鸟的天堂》导学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八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灿烂竹竿白茫茫船桨规律支持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品读感受大榕树的特点。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感受大榕树大、茂盛,充满生机。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
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1、在组长带领下,自主学习2、全班交流,小组反馈3、补充易错字:1、“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
2、“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变成横折。
3、“隙”字右上部分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三、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一)学习第一段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
2、三支船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把船桨发出声音比作乐曲,非常贴切。
3、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b142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课文简析]“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村外有条天马河,河中有个小岛,岛上有棵500个左右的古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蓊蓊郁郁,远看,像是横卧江心的绿色小岛;近看,仿佛是飘浮水上的苍翠树林。
在这棵巨大的榕树上,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鹭鸶。
每当晨曦初露,晚霞映照,这里群鸟飞翔,一片啁啾,潋滟的水色,婆娑的树姿,翩飞的鸟影,构成极壮观的奇景,称之为“鸟的天堂”。
文章《鸟的天堂》就是作者于1933年6月去南方游时所写的,收集在《旅途随笔》一书中。
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叙述的“南国的风物显得一种梦幻般的美丽,也许是因为上海的生活,给我留下的阴影太多罢。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想到《鸟的天堂》是通过赞美南国的风光,抒发作者暂时摆脱生活中的阴影的舒畅心情,同时与旧中国黑暗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抒发作者对光明、理想、自由执着的追求与向往。
[教学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美丽和奇特,感受南国奇异和美丽的风光。
2、初步感受作者对光明、理想、自由的执着追求与向往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过双休日由于还有好很多作业没有做好,而被爸妈关在家里做作业的经历吗?那个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看来大家人虽在家里做作业,心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渴望早点把作业做好,渴望到外面去玩,也就是说在你没有做好作业的时候,向往自己已经做好了作业;在你没有自由不能去玩的时候,你却向往着能到外面自由自在的玩。
是吗?那么当你把这么多作业做好以后呢?好!闲话就聊到这儿,我们开始上课吧!二、研读课文第二段,披文入情。
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了课文,讲到“鸟的天堂”课本中指的就是——?(大榕树)。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到广东新会去看一下这棵大榕树。
看看它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把课本翻到70页,集体把第二大段来读一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5d7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有关榕树的)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
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
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鸟的天堂 导学案.doc
![3鸟的天堂 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797b70d0242a8956aece4aa.png)
3《鸟的天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认识: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灿、烂、竿、茫、桨、规、律、支、缝、隙、耀、梢、寂、;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3、再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
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使用:自学提示:1.首先我们进入真正的鸟的天堂,自读课文12. 13段思考:(1)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2)你知道文中“应接不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找出文中“有的…有的…有的…” 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这两句,好好品读一下,注意读出鸟的可爱;而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要读出鸟的多。
)(4)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朗读课文7-8自然段(1)边读边找小鸟喜欢这个地方的原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波浪线画下来。
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c98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b.png)
鸟的天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感受作者描绘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提升描写能力。
通过朗读和背诵,我们要积累优美的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
这需要我们深入文本,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以及它所营造的生态环境,从而感受为何这里能成为鸟儿的天堂。
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如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手法,展现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生机。
这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将鸟儿的活动、榕树的形态以及整个环境的氛围描绘得栩栩如生的。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鸟的天堂》一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
2.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景象。
二、选择题1. “应接不暇”一词中,“暇”的意思是:A. 空闲B. 长久C. 远2. “不可计数”一词中,“数”的意思是:A. 数目B. 查点数目C. 列举三、简答题1. 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榕树的生命力旺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2. 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鸟的天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鸟的天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4955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5.png)
《鸟的天堂》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鸟的天堂》是一部经典的自然纪录片,拍摄于美国的著名鸟类保卫区。
该片呈现了各种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生动呈现了它们的飞行、觅食、繁殖等行为。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异魅力。
二、导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态习性;2. 探究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3. 增强对自然生态的保卫认识;4. 提高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三、导学内容1. 观看《鸟的天堂》纪录片;2. 谈论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方式;3. 分析鸟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干系。
四、导学步骤第一步:播放《鸟的天堂》纪录片,让同砚专注观看,并记录片中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性。
第二步:展开谈论,同砚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内容,谈论不同种类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第三步:分组研讨,让同砚分组探讨鸟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干系,并汇总各组的研讨效果。
第四步:展示效果,每组成员向全班展示他们对鸟类与自然环境互动干系的探究效果,进行谈论和沟通。
五、导学评判1. 同砚能否准确记录观看纪录片的内容;2. 同砚能否发现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3. 同砚能否合作研讨,分析鸟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干系;4. 同砚能否展示并沟通自己的效果,进行思想碰撞和分享。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同砚进行户外鸟类观察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2. 探讨鸟类保卫问题,呼吁大家共同关怀自然环境;3. 探究生态平衡理论,深度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信任同砚们能够更深度地了解和关注鸟类的生态习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卫认识,培育出更加细致观察和思辨的能力。
期望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够乐观投入到环保事业中,为地球的绿色将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
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妙!第二课时一、导言《鸟的天堂》是一部描写自然美景与鸟类生态的纪录片,通过呈现不同种类的鸟类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异与玄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cfb9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的散文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的情节中回荡,虚实相间,挥洒自如。
他的散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能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
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
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7b10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1.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
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95b00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一、课标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说,读中悟,悟中读。
”在不断领悟“鸟的天堂”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本文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所以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理解并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体会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教材课型:讲授课(第一、二课时)三、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预案,制作课件(下载白鸟鸣叫的音乐,截取“鸟的天堂”的视频音画);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内容特点及学情,以学定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4fb6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b.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鸟的天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2. 能正确朗读课文。
3. 能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进行简单的述说。
学习重点:1.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 扩展词汇量,积累鸟类相关词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难点:1.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
2.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鸟的天堂》课文。
2. 学生小白板及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歌曲《鸟儿的歌》欣赏。
2.教师出示几张鸟类图片,学生看图猜谜语:身披彩衣,飞翔天际最差,头戴短冠,飞行最远,答案:孔雀。
3.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在田间地头见过的鸟类。
二、学习新课(30分钟)1. 大声朗读课文。
2. 学生跟读齐读,学生个人跟读。
3.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的意思,解读陌生词汇。
4. 图文结合,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内容的?三、拓展练习(5分钟)1. 学生将课文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圈起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自己原有的词汇中找出与鸟类相关的词,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词的含义。
3.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手抄报,介绍你们所能想到的所有鸟类的名字,并附上插图。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完成手抄报,并附上对应鸟类的简单介绍。
2.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有关鸟类的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积累更多的鸟类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2. 引导总结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3. 提醒学生正确完成家庭作业。
教学反思:《鸟的天堂》是一篇通过插图和文字描述告诉学生鸟类生活习性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图文结合,让学生通过图片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同时,创建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的词汇中发现与鸟类相关的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设计手抄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鸟类的了解。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3cff9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大榕树的美、南国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高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节段;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第二段。
学生浏览第二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大榕树(第5、第6自然段写远看,第7、第8自然段写近看)。
学生自由读第5、第6自然段,思考: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远看大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读第7自然段?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2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
(真面目:真正、本来;真是:的确,确实)学生读句、体会作者情感。
(自由读、指名读)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7请大家齐读第3句。
师:(出示投影片、一边指示一边与学生共同叙述)大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大?(卧)师:这个“卧”字展示了榕树姿态的庞大。
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它村冠的遮盖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庞大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树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
(板书:枝干)作者接着观赏的是榕树的叶子。
(板书:叶子)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这句写什么?学生自学第2、第3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
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从“那么多”。
“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等词语体会大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7a45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并建立环保意识。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神奇,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
我们组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线,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沉与动的欢畅。
王宇平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具有跳跃性,总体来说这一课上得比较有特色。
一、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入情入境。
新课标倡导“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
王老师遵照这一新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颇具匠心。
使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乐激情”的方式,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以《百鸟朝凤》的音乐引入课文的手段,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无限向往的感情。
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鸟朝凤》来烘托群鸟欢跃的热烈气氛。
最后以《回家》这首曲子结束课文,启发学生静静地深思:鸟儿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家,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建立一个安宁快乐的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10d6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鸟的天堂》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精读课文,作者巴金。
本单元的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学习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本文是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前两篇课文相比,《鸟的天堂》在“静态”与“动态”描写上更为典型。
教学设计以“鸟的天堂没有鸟(静)——鸟的天堂有鸟(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融)”为整体框架,围绕三个聚集点推进:1.以朗读的形式展开“榕树”部分的学习,借助文学化的指导语言,感受课文从多角度描写树的静态;2.自学写“鸟”的部分,同桌互读,讨论:作者是怎样写鸟的动态的?3.由静到动,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两次写“鸟的天堂”的内容,读中感悟榕树的静态美,鸟儿的动态美,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和谐之美;2.交流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深化理解;3.拓展阅读,巩固静态与动态,在朗读交流中欣赏美。
【教学过程】一梳理课文,问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鸟的天堂》。
在课文里,“鸟的天堂”指哪里?(板书:大榕树),“鸟的天堂”里有没有鸟?(板书:鸟)2.作者最终看到了鸟,这是结果,其实经过更有意思。
你能根据题目和这两个词说说作者去鸟的天堂的经过吗?(根据需要提供支架)傍晚,我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二天早晨,我们又经过鸟的天堂,。
我不禁感叹:“!”3.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带有“鸟的天堂”的句子,一共有几句话?请同学读。
你们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吗?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预设最后一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其余都加了引号,为什么?这里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设计意图从课题“鸟的天堂”进入文中直接写“鸟的天堂”的句子,梳理出课文的两个板块: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一株大榕树,没有见到鸟;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见很多鸟,作者发出感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f03a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因此,本方案着眼于整体,联系上下文,采用变序教学法,从结尾段中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精心地设计“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提高语文素养。
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巴金的资料和与“鸟的天堂”有关的文字资料及。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2.导入: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
(板书:鸟的天堂)设计意图:以乐曲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把听到的与想到的结合起来,加深印象,自然引出课文题目,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1)学习字词。
出示会认字:桨、桩、暇。
①指名认读,读准三拼音节“桨”,翘舌音“桩”。
②理解词语:船桨、应接不暇。
“船桨”可结合或实物来理解;“应接不暇”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2)谈谈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解决文中生字、新词,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何不同?(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①自己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②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315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3 鸟的天堂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
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39de11a300a6c30c229f5a.png)
收获与反思:
可以从知识的归纳、方法的总结、易漏易错等方面去 谈。
阅读链接
鸟的天堂
田 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 1962 年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而作的。 )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试着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 3、作者几次去了 “鸟的天堂”?他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预习检测
1、我会认(课件出示) 2、我会写(课件出示)
独立完成预习检测,错误用红笔做记号,并及时订正。
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寂静 梢
拓展:
1、用第一人称——“我” ,讲讲游览鸟的天堂的经过和感受。 2、通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农民。 (选择其中的一题,说一说或写一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堂检测: (课件出示)独立完成,有疑问组内交流,完成后,相互批改。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 )
(2)形容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 ( ) (3)没有办法用数字来计算,形容非常多。 ( ) (4)舍不得离开。 ( ) 2、课文内容填空。 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 ( )堆在( )上面,不留一点( ) 。那翠绿的颜 色,明亮地(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 )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的天堂》导学案
课题 3、鸟的天堂 课时 2 课时
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我能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 茫、规律、缝隙、照耀、寂静”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我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从中感受到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鸟的天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鸟的天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fab7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6.png)
《鸟的天堂》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中国闻名鸟类摄影师黄守宏的生平及其作品。
2. 了解中国鸟类资源丰富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3. 通过欣赏黄守宏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导入:请同砚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是一只鸟,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呢?是在繁花盛开的花海中自由飞翔,还是在青山绿水间觅食觅栖?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探索一个真正属于鸟儿的天堂,那就是中国闻名鸟类摄影师黄守宏的镜头下的世界。
进修过程:1. 黄守宏生平介绍黄守宏,中国闻名鸟类摄影师,曾屡次获得国际性的摄影大奖。
他用镜头记录了大量珍稀鸟类的瞬间,让人们看到了鸟类的美丽与奇奥。
他的作品被誉为“鸟类世界的画家”。
2. 黄守宏的作品欣赏请同砚们观看黄守宏的作品集,欣赏他捕捉到的鸟类的生动瞬间。
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干系。
3. 中国鸟类资源丰富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拥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
从北方的黑龙江湿地到南方的云南高山,中国各地都有着奇特的鸟类群落。
其中,西藏高原和云南热带雨林是中国最为丰富多样的鸟类栖息地。
4. 大自然的珍爱认识通过观赏黄守宏的作品和了解中国鸟类资源的丰富性,我们应该认识到珍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每一种鸟类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珍爱环境,珍爱鸟类,让它们在自己的天堂中自由翱翔。
总结:通过进修《鸟的天堂》,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闻名鸟类摄影师黄守宏的作品,也认识到了中国鸟类资源的丰富性以及珍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从中汲取到爱护环境、珍爱自然的力量,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和和谐。
愿每一个鸟儿都能够在自己的天堂中安居乐业,自由飞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45b54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你为什么这样读?(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3)“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4)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6)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7)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833c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一、课文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文学家巴金1933年到新会访友时所作,后来与同一时期的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
这篇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为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
本文在表达上独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双重描写,文章运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了它的静态之美。
运用以静带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除此以外,文章中描写鸟儿的时候运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先写百鸟欢闹的场面,再具体写一只画眉在唱歌,这样的描写手法让人眼前一亮。
第二,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腻到位。
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候并没有见到鸟,所以他第一次时着重描写了奇特的大榕树,将大榕树描绘的美丽又迷人,在描写大榕树时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具体描写近看树枝和树叶的特点,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
巴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如愿见到了鸟儿,并且看到了群鸟在大格树上乱飞的壮丽景观,将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巴金主要描写了鸟儿的叫声、鸟儿的身影和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然后又着重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可爱的鸟儿和它们在这个天堂里生活情景。
在这一段文字中既展现了鸟儿的数量与种类繁多,又表现了它们的快乐、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关键问题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鸟儿活动、大榕树以及人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时
间
语文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3.鸟的天堂
任课
教师
课型
问题发现课
问题解决课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
材
分
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讨论交流生成问题
13
小组内讨论交流生成问题,教师汇总各小组生成。
请各小组学科长织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组员发现的问题。
小组内生成问题。教师收集各小组的生成并汇总。
组内认真讨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过程要井然有序。
结束新课
2
1、总结课文。
2、作业布置。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认真倾听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各组积极展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总结拓展升情
拓展、总结。
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画眉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重温鸟的天堂,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板
书
设
计
时间:黄昏
第一次 静态
事物:大榕树
鸟的天堂 时间:清早
第二次 动态
事物:鸟
教
学
反
思
学生分析
学生审美方面很有潜力,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比较薄弱。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而有感而发的不同感慨反常规组织教学。朗读、思考、想象、感悟形成教学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中轻松的穿插介绍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直接抒发感情与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相结合等表达方法。迁移教育,由“鸟的天堂”自然地引出人间天堂,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真正地做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陶冶爱美情趣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环节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谈ຫໍສະໝຸດ 导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解决生成的问题。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自主合作讨论问题
学术助理分配各组研讨任务 ,各小组合作交流。
1.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2.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3.“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5
(熟读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学生交流作者简介
学生交流以上题。
预习评 价
20
检查学生导学单的完成情况,理解字词,理清文章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检查导学单完成情况。2.学科长汇报检查情况。3、学科长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导读单上的疑问和现有问题。4、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点拨。
1、认真检查,小组内认真讨论。
2、学生小组交流质疑,共同解决质疑。
4.课文中多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却没有?5.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1、自主阅读生成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形成初步见解。
2、各小组讨论交流,对生成问题达到共识。
分组展示
学术助理主持
1、各组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2、教师适时点拨。3、简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