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黄芪组 、 活血组 能降低 含水量 及 C 含量 , 方组作 a’ 。 总 用最 强 。表 明 : 阳还 五汤及 拆 方具 有抑 制 脑 缺血 / 补
经镇 痛作用 机 制 , 分别 测 定 子 宫 内皮 素 ( T 1 和 一 E 一) 氧化 氮 ( NO) 的变化 。结 果提示 芍药 与甘 草 比例 为 3 : 1时镇 痛作 用 可 能较 佳 。王 秋L 观察 交 泰 丸不 同 6 ] 配伍 比例 的镇 静催 眠作 用 。结果 发 现黄 连倍 肉桂 组 成 的交 泰丸 , 可明显 抑制 小 鼠 的 自发 活 动 , 同戊 巴 协
反左 金在模 型上 的药 效 反应 。左 金丸 能 明显减 轻 热 证模 型 中大 鼠 的 急 性 胃黏 膜 损 伤 而 反 左 金 则 无 此 效 。反左金 在寒证 模 型 中则体 现 出与左 金 丸相 当 的
姜 ) 苦降 药 组 ( 芩 、 连 ) 甘 补 药 组 ( 参 、 甘 、 黄 黄 、 人 炙
体 更能够 表现 中医的治疗 原则 与方剂 配伍优 势 。 1 2 确定 方 中起 主 要 作 用 的 药 物 或有 效 成 分 王 . 庆 国[ 等将半 夏泻 心汤 拆方 分 为辛 开药 组 ( 夏 、 3 半 干
证 病理改 变 的效 应 , 即寒 性 的作 用 。陈艳 芬E- 等 ln o 建 立大 鼠寒 、 热证 胃黏膜 损伤 模 型 , 观察 左 金丸 与 并
生姜及 半夏 。由上 可知 方 中主药 为旋 覆 花 、 党参 , 与 传统认 为 的旋 复为 君 , 赭 石为 臣 , 、 、 为佐 使 代 参 姜 草 药不尽 相 同。
13 寻 找方 剂 中药 物 的最 佳 配伍 比例 徐 晓娟 . 等采用 催 产 素 所 致 大 鼠 子 宫 剧 烈 收 缩 作 为 痛 经 模 型, 探讨不 同配 伍 比例 的芍 药 甘 草 汤 治疗 原 发 性 痛

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进展

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进展

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进展王颖颖;郭凯波【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7(027)004【总页数】4页(P349-352)【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综述【作者】王颖颖;郭凯波【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

方剂的疗效之所以优于单味药,是由于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正如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因此,配伍理论是研究方剂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六味地黄丸(汤)是中医药经典验方,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去辛温之桂枝、附子,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成。

“三补三泻”的配伍理论被历代多数医家奉为经典,现代拆方研究也多从此进行。

关于六味地黄丸(汤)的组成与用量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中记载,分别为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三钱。

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填精益髓,滋补阴精。

臣以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双补脾肾,既补肾固精,又补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

君臣相佐,补肝脾肾,即所谓“三阴并补”。

但熟地黄用量独重,而以滋补肾之阴精为主。

凡补肾精之法,必当泻其“浊”,方可存其清,而使阴精得补。

且肾为水火之宅,肾虚则水泛,阴虚而火动。

故佐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配山药补脾而助健运。

此三药合用,即所谓“三泻”,泻湿浊而降相火。

全方六药合用,补泻兼施,泻浊有利于生精,降火有利于养阴,诸药滋补肾之阴精而降相火。

2.1 泌尿、生殖系统及遗传肾藏精,主生殖之精,开窍于二阴,因此六味地黄丸(汤)在泌尿、生殖以及遗传方面有独特的影响。

蒙药方剂配伍研究概况

蒙药方剂配伍研究概况

忒舦徐述蒙药方剂配伍研究概况吉小平阿丽沙于红珍李慧芳巴根那付明海^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蒙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文明的瑰宝,是历代蒙医药世家多年的临床总结和智慧的凝聚。

蒙药方剂配伍是蒙医药理论的重要环节,是蒙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核心部分。

深人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对于传承、创新和发展传统蒙医药 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蒙药方剂配伍主要是通过拆方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剂有效组分配伍研究、血 清药物化学研究等方面进行。

文章对蒙药方剂配伍理论及现代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对未来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蒙药;方剂;配伍【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8517 (2021) 02 -0055 -04An Overview of the CompatibilityStudy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Medical PrescriptionJI Xiaoping A Lisha Y U Hongzhen LI Huifang B A Genna F U Minghai *School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00,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Mongolian medicine (T M M)i s the treasu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clinical summary of the Mongolian medical expertise and the cohesion of wisdom. Mongolian medical prescription i s an important part of T M M, which i 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 n - depth study of the compatibility law of prescriptions and to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 M M.As a core part of T M M theory, the compatibility law of prescriptions wa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prescription decomposi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kinetics,the compatibility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prescriptions, and the serum chemistry. In this paper, the m o d e m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ompatibility law of T M M prescriptions were review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studie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Law蒙药方剂配伍是在蒙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 病因进行分析,初步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下,根据方 剂配伍规律配制一定临床疗效的处方。

方剂研究报告

方剂研究报告

方剂研究报告方剂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方剂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药方剂的配伍组合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探索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药效和药理学基础,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中医典籍和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方剂的来源、传承和临床应用情况。

2. 实验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的方法,对包括单味药物和复方中药方剂进行药物活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3. 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收集中医临床医生对方剂应用效果的意见和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内容1. 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通过对方剂组成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因素的分析,总结方剂配伍的规律和原则。

2. 方剂的药效机制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方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方剂疗效的分子机制和药理学基础。

3. 方剂的安全性评价:通过实验研究,评估方剂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意义1. 方剂研究可以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优化方剂的配伍组合和用法用量,提高中医治疗效果。

2. 方剂研究可以揭示中药治疗的机理和作用途径,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启示。

3. 方剂研究可以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药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研究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方剂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扩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学基础和分子机制,揭示方剂药效的内在规律。

2. 开展方剂的临床试验,验证方剂疗效和安全性,提高中医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3.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药效成分的筛选和鉴定,加速中药方剂的分子机制研究。

综上所述,方剂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配方药效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配方药效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配方药效研究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然而,中药的配方种类繁多,药效难以准确评估,这给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配方的药效进行研究。

本文将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药配方药效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数据挖掘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潜在模式和规律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药物的功效及可能的副作用,从而有效地指导中药的合理运用。

在中药研究中,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配方的组成分析通过分析中药配方中药材的组成及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可以揭示中药的药效机制。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文献和数据库中获取中药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而帮助研究者分析中药配方的药效。

2. 中药配方的药效评估中药配方的药效评估是中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药效评估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可能存在主观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利用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数据,分析中药配方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从而对其药效进行评估。

3. 中药配方的优化中药配方的优化是指根据临床和实验数据,调整中药配方的组成和比例,以达到更好的药效。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大量的中药方剂数据库中挖掘出有效的规律和模式,为中药方剂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4. 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评估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是中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临床和实验数据中挖掘出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信息,从而提供中药的安全性评估和合理应用的依据。

二、数据挖掘方法在中药配方药效研究中的应用案例1. 基于规则挖掘的中药配方药效研究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从给定数据集中挖掘出潜在的规则和模式。

在中药配方的药效研究中,可以利用规则挖掘技术,从大量的临床数据中挖掘出中药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规则,进而揭示中药配方的药效机制。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宋霁翔,褚福浩,王鹏龙,徐昕,李国梁,周粲,汤明杰,李强,雷海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摘要: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深层诠释中医药科学内涵及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有益的肩示。

关键词:中药;物质纂础;理论;途径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Potential Basis ofC hinese MedicineS O N G Ji—x ia ng,C HU Fu—hao,WANG Peng-10ng,XU Xin,L I GuO—liaIlg,ZHOU-Shen,TANGMing-jie,LI Qiang,LEI Hai-min木(Sc ho ol of ClI in e se Ph锄a吼BeijiIlg UniVerS时of Chin眦Medici北,Beijing 100102,Chim)Abs tr act:TCM is an impOn an t co m p on e n t oftlle Sys tem of Ch in es e m e di c in e,an d widel y use d in clinic altr e at m en t,T0 study the pote嘶al b弱is of Ch ine se medici舱is v e r y irnport锄t fo r eval岫ting Chinese medici地s onmod锄ization o f ChiIle辩瑚teria m e d ic a.i n this p a p e L the re s ea fc ha scjent i最c b黔is a nd p rom oti ng d lep ro g r es sa11d the m e tI l o d s in this field in fecent yea rs w e r e reviewed to propose n e w iIlsights柚d印proaches fbr the丘Itu∞developm髓t.Ke)啪rds:Tmditional Chinese m e di c in e:po t en t ia l b私is;111eo哆;P atll wa、,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物质,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发掘工作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发掘工作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发掘工作中突出问题及
对策建议
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发掘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
1. 经典名方众多,难以全面研究和挖掘:中药经典名方数量庞大,涉及的疾病和症状也多种多样,全面研究和挖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 经典名方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由于中药的疗效评价标准尚未统一,不同研究机构和专家对同一经典名方的疗效评价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受到影响。

3. 经典名方配伍规律复杂:中药经典名方的配伍规律非常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这对研究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缺乏创新性:目前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发掘工作多集中在传统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缺乏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针对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发掘工作,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加强中药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 加强创新性研究:鼓励研究人员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探索中药经典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推动中药研究的进步。

4.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资源,促进中药经典名方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之,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发掘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加强创新性研究和合作与交流,推动中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于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首先,中药现代化研究在药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传统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然而,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研究人员相继对数百种常用中药进行了深入的药理学研究,明确了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

例如,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和炎症相关性疾病。

此外,研究还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展示了中药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方面巨大的潜力。

其次,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应用也成为一大亮点。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高通量技术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中药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发现许多中药可以靶向调节关键基因,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其作用机制与与抑制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有关。

这些研究拓宽了我们对中药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中药现代化研究还在药剂学和药物传递领域有所突破。

传统中药的制剂形式多样,如汤剂、丸剂、散剂等,不便于长期保存和携带。

为此,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和载体技术开发了新型的中药制剂,提高了中药的稳定性和药效。

例如,使用纳米包裹技术将中药精华封装在纳米粒子中,可以延长中药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减少副作用。

此外,还有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将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过程转移到微生物中,实现大规模绿色合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开了新的方向,提高了中药的品质和可及性。

综上所述,中药现代化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中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民间偏方验方的时代机遇与挑战转型与创新

民间偏方验方的时代机遇与挑战转型与创新

民间偏方验方的时代机遇与挑战转型与创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民间偏方验方也逐渐受到各界关注。

在传统医学之外,民间偏方验方被视为一条补充和延伸的途径,探索传统医学以外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探讨民间偏方验方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转型与创新的解决方案。

一、时代机遇1.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医学无法解决一些次生疾病和慢性病问题,而民间偏方验方可以提供一些替代方案,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1.2 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间偏方验方的研究与应用也得到了更好的支持。

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测序、生物技术等,可以为民间偏方验方的研究提供更强的科学依据,提高其临床效果。

二、时代挑战2.1 缺乏科学证据与传统医学相比,民间偏方验方缺乏科学验证的支持。

大部分偏方仅基于个人经验,并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证明。

这使得许多人对偏方的疗效存在疑虑,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范围。

2.2 风险与安全问题民间偏方验方通常缺乏充分的安全性评估,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草药、中药通常与传统医学配合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频率,而以民间传统为依据的偏方往往难以明确指导。

错误的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三、转型与创新3.1 提倡科学验证为了提高民间偏方验方的可信度与科学性,应鼓励科研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对偏方进行科学验证。

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偏方的安全性与疗效,为其赢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3.2 合理规范偏方使用在探索民间偏方验方的有效性的同时,应加强对偏方的规范与管理。

建立偏方使用与登记的档案系统,加强对偏方的研究与评估,确保正确的使用剂量与方法,减少潜在风险。

3.3 偏方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在科学验证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将民间偏方验方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通过把传统医学的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手段相结合,发掘偏方的有效成分,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结语民间偏方验方作为传统医学之外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机遇和挑战。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2023-11-01•方剂文献研究现状•方剂文献研究现代方法•方剂文献研究的跨学科合作•方剂文献研究的未来展望目录01方剂文献研究现状03临床经验总结整理和总结历代医家对方剂的使用经验和心得体会,对方剂的疗效和适用范围进行归纳和评价。

01文献考证对古代方剂的起源、流传、疗效及制备方法进行考证,挖掘古代方剂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

02药理学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方剂中各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1 2 3建立方剂数据库,收录古代和现代方剂的组成、剂量、制备方法等信息,方便查询和使用。

数据库建设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方剂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规律和知识,提高研究效率。

信息化技术应用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对方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方剂中各味中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机体整体的影响。

系统生物学研究挑战传统方剂文献研究方法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现代方剂文献研究方法则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面临数据挖掘和分析的难度。

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对方剂文献的研究将更加系统和深入,有望揭示方剂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本质,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的挑战与机遇02方剂文献研究现代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剂文献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揭示方剂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

生物信息学软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方剂的化学成分、基因表达谱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提高研究效率。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方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剂文献研究方法数据挖掘算法运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数据挖掘算法,对海量方剂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数据挖掘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方剂的配伍规律、药效物质基础等关键信息,为新药研发提供指导。

数据挖掘流程建立完善的数据挖掘流程,对方剂文献数据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处理,提高研究准确性。

新中药研究现状及开发

新中药研究现状及开发
实用文档
大方 为 体剂 三 可配 个
伍方 规面 律 的 研 究
1
2
沿用西药量化研
传统的辨证研究, 究方法,对每味
仍以性味归经、 药进行成分变化
复方析释、文献 的分析测量和药
研究为主导,主 理研究,以及制
要是整理总结传 剂有效成分的血
统经验
清浓度和临床药
学的比较研究,
试图找出有关定
实用文档
量的规律性
实用文档

剂 型
剂型是药物药效在人体实现的载体,任何药 物都有其特定的剂型。由于剂型的不同,对 制备加工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能会发 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复 方制剂的物质基础、药效、药代动力学、毒 副作用等。
实用文档

国究 内现 方状 剂 研
对方剂的研究都是从中药配伍着手。中药复 方的最大特点是多种药物的相互配伍,达到 优化组合的药物整体,发挥复方治疗的整合 调节作用,因此,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组方 法则的核心。
实用文档
要阐明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不应停留在体外成分的变化 的研究上,更重要的是研究复方制剂进入体内后各配伍组 分间的相互作用对活性成分的转化、吸收、转运、分布、 代谢、解毒等各个环节的影响。这将客观地反应复方制剂 的药效学物质基础和作用过程。同时还要兼顾好选择最佳 剂量,确定合理剂型。中医方剂配伍不仅指药物的组成, 还指药物剂量的变化。方中药物不变,剂量改变,也会引 起配伍关系的变化,以至影响整个复方的药效。
实用文档
中成药:在中医药原理的指引下,把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作 为其原材料,根据辨证施治和制剂的需要,按照标准制成 和规定处方的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称之为中成
实用文档
流程
一、调研 二、立项

浅述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中的部分问题

浅述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中的部分问题

浅述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中的部分问题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并且着意推动中药成方的二次开发的同时,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变化,中药成方的二次开发也愈加成为需要,并成为大势之所趋。

由于中药现代化发展不是中药西药化,需要充分继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且融合多种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以对中医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现对方剂配伍研究和成方二次开发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中药成方二次开发上进行重配改制的部分问题进行浅述。

关键词:中药成方二次开发拆方研究撤药研究方剂配伍和改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决定将中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并强化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扶持,2002年国家正式公布了第1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到2010年开发出100个中药新产品,完成100个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完成现有国家中成药标准品种整理提高工作,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中药产品的出口份额,争取2~3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中药的二次开发,本文旨在就中药二次开发在中医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一探讨。

1 中药二次开发的必要性中药现代化不是中药西药化。

中药现代化发展应尊重中医药学理论,充分继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同时,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以创新为核心,充分吸纳多种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植物药研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和自我封闭。

中药的二次开发是指以市场需求和人类疾病发展谱为导向,利用我国传统中医药资源和最新科学技术( 包括古方、验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确立研发的目标和方向,在原有资源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独立知识产权的新的产品。

代谢组学在中药方剂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应用现状-刘建华

代谢组学在中药方剂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应用现状-刘建华

22第19卷 第11期 2017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11 Nov .,2017[ 11 ] 刘奇. 湿疹方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型)的临床观察 [ D ]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12 ] 崔壤仁. 加味龙牡二妙汤联合外用中药煎剂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3 ] 侯将莹,陈泓宇,段渠. 小儿湿疹用药规律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J ] . 亚太传统医药,2015 ( 4 ):57-59.[ 14 ] 邓光烈.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J ] . 亚太传统医药,2013 ( 10 ):79.[ 15 ] 史秋鹏. 小儿湿疹的中药外治研究综述[ J ] . 今日药学,2015( 6 ):470-472.[ 16 ] 周黎旸,陈佳. 婴幼儿湿疹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J ] . 健康之路,2015 ( 12 ):20.[ 17 ] 陈泓宇,侯将莹,裴会乐,等. 近5年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J ] .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 ( 12 ):1334-1336.[ 18 ] 姚俊丽,高志强. 当归六黄汤加减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湿疹临床观察[ J ] . 新中医,2016 ( 8 ):197-198.[ 19 ] 蔡希玲. 浮萍蝉蜕地肤子汤应用于皮肤病体会[ J ] . 河南中医,2013 ( 9 ):1566-1567.[ 20 ] 夏洁楠,林晓峰. 从脾胃论治小儿湿疹[ J ] . 河南中医,2012 ( 4 ):454-455.[ 21 ] 韩璐. 地肤子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抑菌作用研究[ D ]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22 ] 李沙沙,翁立冬,刘莉,等.丹皮酚微海绵软膏治疗湿疹药理作用研究[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 ( 6 ):29.[ 23 ]戴前梅,胡春艳,陈朋,等. 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45例[ J ] . 河南中医,2015 ( 12 ):3082-3084.方剂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用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其中不仅包含着中医学独特的医理和思辨,而且蕴含着严格的配伍规律,由于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已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复方中各个组分的药效、药理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确定各组分的主要药效成分,并进一步分析其药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实现对复方的拆分。

下面是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中药复方的研究文献,了解复方的组方原理、临床应用、疗效等信息,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药理学研究:通过实验室的体外和体内研究,探索复方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如通过动物模型、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估复方的药效,研究复方对特定疾病的疗效。

3.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或计算机辅助预测,研究复方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体外活性筛选、药物代谢酶相关研究等,评估复方组分对药效的贡献程度,并确定主要的药效成分。

4. 系统生物学方法:利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如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等,探索复方对生物体的整体效应。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揭示复方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并为复方拆分提供重要信息。

5. 中药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复方中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如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确定复方的组成和成分含量,为复方的拆分提供基础数据。

6. 临床实验:通过临床实验验证拆分后的单药或组分的药效和疗效。

通过对比单药和复方的疗效,评估复方中各组分的贡献和作用机制,并验证拆分后的单药或组分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药理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系统生物学方法、中药化学分析和临床实验等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复方进行拆分研究,为中药复方的优化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方剂文献研究的研究内容,总结归纳了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方剂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标签:方剂文献;方剂配伍;研究方法两千多年来,中医方剂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据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不完全统计,各种中医药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近10万首。

方剂文献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蕴含在方剂文献中的中医辨病、立法、组方用药的一般规律,从而寻找、筛选有研究价值的方剂。

目前,方剂现代化研究可分为以阐明方剂效用物质基础为目标的实验研究和以整理挖掘历代方药文献为目标的理论文献研究两大领域。

尤其是对方药信息化和数据化的研究,为有效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和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方剂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述如下:1方剂文献研究内容1.1方剂功用和方剂治法“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中医证、法、方、药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统一和密切的逻辑联系[1]。

相似的组方结构反映了方剂组成的规律性,相异的方剂结构体现了方剂配伍的多样性,当这种多样性在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必然显现出内在变化的规律性。

以中医治法理论为基础,对跨历史、跨地域的体现同一治法的同类方剂以及验案进行分析,总结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对类方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2]。

刘向哲等[3]对收集的以通腑法为主治疗中风病的古今方剂进行统计,比较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遣药组方的异同。

李大庆等[4]收集古代养肝中药方76首,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率,选择频率最高的三味药物,即枸杞子、菟丝子、生地,从而探讨三者在该类方剂中的配伍用量规律。

1.2方剂主治病证通常治疗某一病症的处方中的用药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药在治疗某病症中的地位。

因此,以某一主治病症为切入点,以原始病案资料为依据,收集的古今医学资料中用方案例,在对中药进行功效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各类中药在处方中的使用频率,发现频数最高的药物,即该类病症组方中的主要药物。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方剂是中药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由若干中药组成的制剂,多种中药通过相互配伍,协同作用,又或是剂量组合等方式,形成了一种治疗特定病症的配方,这就是方剂。

目前,方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简介方剂文献研究现状及现代研究方法。

一,方剂文献的研究现状:1.方剂的发展历史方剂的历史悠久,它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古代就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经典专著仙方、药方,它们是方剂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进,方剂的积累越来越多,方剂理论逐渐完善,从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宝贵治疗方法。

2.方剂理论的研究方剂不仅仅是配方,更是一种中医治疗理论。

方剂的创制,不但是对单种药物药效特性的研究,还必须有对中药相互作用的深刻研究,即中医药的配伍理论。

现代方剂医学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中药学、药理学、化学和基础医学及临床等多方面。

3.方剂临床应用的研究方剂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让它一直停留在实验室中,而是让它走进诊疗室,让它真正地拥有诊疗功能。

而其临床应用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在紧密贴合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方法的基础上,阐释中医药方剂的作用机制和诊疗效果,不断取得中西医的协同作用和提高综合治疗水平。

二,现代研究方法1.化学成分分析方剂中药品种多、成分复杂,制成后难以直接测定药物成分,但药物是由各种活性成分所组成,确实药物的治疗作用,只有深入分析各成分的定性、定量等知识或有助于了解中药的药效。

2.生物成分分析生物成分分析包括田间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等,能够研究方剂的主要药性、药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中有助于指导剂量、用药方法和疗程等。

因此,方剂处方的生物学研究应是严格、科学系统的,要在寻求现代方法的同时,不断借鉴和沿用中医的临床经验。

3.分子筛选技术分子筛选技术是一种在试管中进行的分子对接技术,能够研究中药的分子水平的互作作用机制,这有可能是未来中药研究的一大突破。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综述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

对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提高中成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中药、发展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

笔者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作一综述。

1 拆方研究的目的一个复方,不仅药味较多,治法也常为几种并用。

整方的药理作用虽有很多资料,但都为笼统、概略和表面的认识。

通过拆方研究,可以明确方内某种治法或某味药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将分析和综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全面、深刻、精确地认识复方的本质。

1.1 确定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的最佳组合中药的特点之一是其配伍理论,经典的包括“君臣佐使”和“七情合和”理论。

通过拆方研究,以药效学为指标,对传统方剂的组方原理、实质与内涵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配伍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增效减毒作用,因此,拆方研究也往往从药效和毒副作用入手而进行。

如在真武汤的研究中表明,附子与方中其他药物如生姜合用则可增强全方的强心利尿作用,降低不良反应[1]。

1.2 确定中药复方中的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中药理论认为,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的药物称为君药,协助君药加强疗效的称为臣药,而佐使药是协助君药或臣药发挥疗效的。

从现代实验药理学研究的结果看,有些传统名方中君药的作用反映了该方主要药效,但有些方面的药效并非是君药的主要药效,这与所观察的药效指标有关。

因此,通过拆方研究可以寻找方中主要作用药物,为改进方剂疗效,寻找最佳组方提供依据。

聂氏等[2]运用化学与药理学紧密结合的方法,以免疫活性为导向评价指标,对六味地黄汤中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追踪分离,获得了CA4-3、马钱素(LGN)等多个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对几种主要活性部位和成分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几种活性成分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单味药,进而研究发现,CA4是六味地黄汤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

我国“医药分开”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 武汉 常熟为例

我国“医药分开”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 武汉 常熟为例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 成果和政策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药分开的可行策略。同时,我们还对 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医药分开提供借鉴。医药分开的可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参考内容
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医药分开”,旨在缓解患者医疗 费用负担,提高医疗效率。医药分开的核心是破除医药合谋,实现医药分家, 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变医院过度用药的现象,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权益。
现状分析
自2009年以来,我国医药分开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首先,我国政府对药 品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管制,使得药品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化。其次,医疗服务价 格的调整使得医疗费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 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2、加强药品采购监管。建立公开透明的药品采购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降低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
3、提高医务人员药事服务能力。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合 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加注重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医药分开是指将医疗服务与药品销售相分离,以改善医疗质量和减轻人民群众 的医疗负担。随着医药分开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推进这一改革。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医药分开在我国现状下的可行策略,以提高 医疗卫生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3、医疗机构改革:医疗机构应推进医疗联合体制度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优 化配置。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 质量。
4、处方管理优化:推行电子处方制度,规范处方开具和管理流程。同时,应 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和监督力度,确保处方合理、安全、有效。

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和应用

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和应用

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和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其中,中医经典方剂作为中医治疗的核心方法,在现代医学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现状中医经典方剂是指在经典中医文献中记录的并经临床应用验证的药方。

这些方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具有独特的药效和药理作用。

目前,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方剂的传承与整理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首先需要对古籍进行梳理和整理,确保方剂文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方剂药效的基础。

2.方剂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还需要对方剂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解析。

包括方剂中各药物之间的药性、归经,以及配伍应用的原理和规律等。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方剂的作用机制。

3.方剂的化学成分分析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使得对中医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更加精确和迅速。

对中医经典方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有助于解析其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并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医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中医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以下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方面:1.综合调理作用中医经典方剂常常采用多种草药进行配伍,以达到综合调理人体的目的。

这些方剂能够综合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以促进健康恢复和疾病康复。

2.病因病机指导中医经典方剂在应用中注重诊断和治疗的个体化特征,即病因病机。

方剂的选择和应用,依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疾病的特点,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辨证施治中医经典方剂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证候来调配药物。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4.缓解副作用与现代药物相比,中医经典方剂常常采用多种草药进行配伍,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这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5.预防和保健中医经典方剂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预防和保健。

中药复方研究现状和思路

中药复方研究现状和思路

中药复方研究现状和思路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的认识逐渐深入,中药复方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和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

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方法不统一:中药复方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化学、药理学、中药学、临床医学等,因此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且不统一。

(2)研究对象多样化:中药复方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临床使用的中
药复方、经典中药复方和民间传统中药复方等,因此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也
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研究内容广泛:中药复方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药效成分、药效机制、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广泛。

2.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

针对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未来中药复方研究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思路:(1)多学科协作:中药复方研究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包括中药学、药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等,通过学科协作可以提高研究效
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2)先进技术支撑:中药复方研究需要运用到先进技术,如高通量
筛选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研
究的准确性和深入度。

(3)加强临床应用研究:中药复方的应用效果是最重要的,因此需要加强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研究,了解其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效果和适应症。

总之,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和思路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关注和研究,推动中药复方研究的发展,为推广中药的临床应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从拆方研究的目的,拆方研究的方法两大方面,就近年来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方剂;配伍原理;组方原理;综述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

方剂的疗效优于单味药,这充分反映出方剂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因此,许多学者从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拆方研究的目的1.1 阐明古方尤其是经方配伍的科学性许多古方尤其是经方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疗效卓著,已经证实其配伍的合理性,现代实验研究则能进一步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

实验表明许多古方全方有效,优于其所拆部分。

张运可[1]观察用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能降低含水量及Ca2+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

表明: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具有抑制脑缺血/再灌流钙超载作用,又能降低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减轻脑水肿作用。

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

李果[2]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三泻(茯苓、泽泻、牡丹皮)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为评价指标,认为六味地黄汤全方配伍功效是优于其他各配伍组合的,三补与三泻组成的有机整体更能够表现中医的治疗原则与方剂配伍优势。

1.2 确定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或有效成分王庆国[3]等将半夏泻心汤拆方分为辛开药组(半夏、干姜)、苦降药组(黄芩、黄连)、甘补药组(人参、炙甘草、大枣),并进行交互组合,以组成辛开苦降药组、苦降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辛开苦降甘补组(全方组),观察其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表皮生长因子(EGF)等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各治疗组胃液中EGF含量均有升高趋势,而以甘补组升高效果尤为突出。

陈多等[4]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旋复代赭汤对正常大鼠胃底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胃底条收缩运动的药物作用顺序依次为党参、代赭石、大枣、旋覆花,甘草无明显作用,生姜与半夏则作用相反。

旋覆花与甘草或大枣合用对胃底条收缩有显著协同促进作用。

当方中诸味药物配制成同一浓度时,其药效顺序为党参、旋覆花、代赭石、大枣、甘草、生姜及半夏。

由上可知方中主药为旋覆花、党参,与传统认为的旋复为君,代赭石为臣,参、姜、草为佐使药不尽相同。

1.3 寻找方剂中药物的最佳配伍比例徐晓娟[5]等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作为痛经模型,探讨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机制,分别测定子宫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

结果提示芍药与甘草比例为3∶1时镇痛作用可能较佳。

王秋[6]观察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催眠作用。

结果发现黄连倍肉桂组成的交泰丸,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作用强于黄连肉桂等量及肉桂倍黄连者。

李盛青[78]、黄兆胜[9]等运用类寒证、热证模型大鼠观察了黄连与吴茱英不同比例配伍的药效学作用,结果显示左金丸(6∶1)和甘露散(2∶1)能使类热证大鼠血IL6和TSH降低,茱萸丸(1∶1)改变不明显;左金丸和甘露散能使类热证和虚寒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有消除热证病理改变和加重寒证病理改变的效应,即寒性的作用。

陈艳芬[1011]等建立大鼠寒、热证胃黏膜损伤模型,并观察左金丸与反左金在模型上的药效反应。

左金丸能明显减轻热证模型中大鼠的急性胃黏膜损伤而反左金则无此效。

反左金在寒证模型中则体现出与左金丸相当的药效。

1.4 精简方剂推动新药研究工作通过拆方研究可筛选出针对某一药效的主要药味或组分,使组分得以精简,药效更为确切,这也是目前从传统方剂创制新药的常用方法。

徐长化[12]等从定喘汤的9味药中筛造出3~4味药组成新方,比较新组方与原方的平喘、解痉、镇咳作用,得出结论:拆方1号、拆方2号的平喘、止咳作用与定喘汤相似,且不良反应都很小,完全可以取代原方。

李兴高[13]等以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进行拆方研究,结果表明,炙甘草、人参、麦冬是炙甘草汤全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有效药物。

这对炙甘草汤治疗心率失常精选用药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 拆方研究的方法2.1 中医药理论方剂配伍原则指导拆方研究方剂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分析确立治法之后,按照性味功效选择药物并在配伍原则的指导下组成的复杂体系。

龚婕宁[16]研究的结果显示,三补方与六味地黄丸全方作用相仿,表明该方对ADCC活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黄、山萸肉、山药这三味“补”药上,但“三泻”与“三补”配伍后则能明显增强“三补”药的ADCC活性,证实了六味地黄丸配伍的合理性。

窦丹波[17]等研究结果表明枳实消痞丸方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排空及提高血浆MOT水平,其中的消法组药物作用最强,补法组也能显著促进胃排空,但其作用较全方组和消法组为弱。

提示消法组药物可能起主要作用。

2.2 数学设计模式指导拆方研究王玉香[18]等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痹复康抗炎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

结果表明甘草、丹参、苦参、当归、黄芪5味药起主要作用,五加皮起辅助作用,青风藤作用不明显。

认为痹复康的处方最佳组合为甘草、丹参、苦参、当归、黄芪、五加皮。

张永文[19]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肾气丸原方药味按不同的剂量配比组成6组不同的肾气丸方,结果显示:适当加大肾气丸方中桂枝与附子的用量可增强本方抗衰老以及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的作用。

根据回归方程,得出综合最优组合为:桂枝9g、附子12g、生地24g、山药、山茱萸各12g,茯苓、泽泻各9g、牡丹皮9g。

与原方相比,桂枝、附子用量有所增加,补阴药与补阳药比例为1.4∶1(原方为8∶1),其余药物用量不变,为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肾阳虚证而加重方中的桂、附用量提供了药效学依据,并为掌握二药的剂量变化的范围提供了参考。

2.3 植物化学理论指导拆方研究目前还不能从现代医药学角度深层次上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科学内涵,故研究方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是阐明方剂配伍规律、揭示方剂作用实质的重要途径。

王凌[20]等采用HPLC法对黄连解毒汤及折方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及溶出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发现传统汤剂生物碱的溶出率较低,拆方和黄连解毒汤中各种生物碱的溶出量与单味药比较明显下降,由于配伍的不同,煎液中各成分的相互影响不同而使单个生物碱和总生物碱的减少也各不相同。

黄连与黄柏合煎具有加和性。

虽然复方中生物碱的含量明显少于单味生药,但临床上复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味生药,说明多个生物碱以合理的比例同时作用于机体时产生的药效要优于单个生物碱的作用。

【参考文献】1]张运可.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Ca2+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29.[2]李果,罗云,肖小洞,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的配伍规律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7,30(2):205.[3]王庆国,李宇航,牛欣,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37.[4]陈多,吴春福,王长洪,等.旋覆代赭汤促进胃肠动力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2):4.[5]徐晓娟,金沈锐.不同配伍比例芍药甘草汤对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973.[6]王秋.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镇静催眠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1):85.[7]李盛青,黄兆胜,梁进权,等.黄连与吴茱萸的不同配伍比例对热证大鼠IL6,IL8和TSH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01,24(6):54.[8]李盛青,黄兆胜,黄耀权,等.黄连与吴茱萸的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的药理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48.[9]黄兆胜,李盛青,何春丽,等.黄连与吴茱萸的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鼠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1.[10]陈艳芬.大鼠寒热型胃黏膜损伤模型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2):44.[11]陈艳芬.“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效反应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67.[12]徐长化,孙江桥,李波,等.定喘汤及其拆方的药理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4):202.[13]李兴高,陈琦,黄梦雨,等.炙甘草汤拆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讲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3):7.[14]何宏文,卢汉平,谢瑶,等.当归芍药散加味方及拆方对老年鼠脑组织和淋巴细胞βAR密度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325.[15]肖洪彬,夏小晖,朴赞斗,等.消风散主要药效学及拆方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5(4):21.[16]龚婕宁.六味地黄汤及拆方对大鼠巨噬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6):23.[17]窦丹波,王松坡,蔡淦,等.枳实消痞丸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79.[18]王玉香,刘青云,彭代银,等.痹复康正交t值法药味组和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2):50.[19]张永文.肾气丸各成分不同剂量配比与药效学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4):308.[20]王凌,洪筱坤.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含量的拆方研究[J].中成药,2003,25(11):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