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我有一个梦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执教者:任艳

课文原生价值目标:

1、经历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技能目标: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知识目标:了解马丁路德金对美国精神的深度认同是这篇演讲稿最高明也是最深刻之处。

课文教学价值目标: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特定班级学情目标:

进才中学的高一(6)班是年级特色班之一,他们理科水平排名年级第一,文科稍逊于数理化。但他们思维活跃,思考迅速,善于发问,精于钻研。因此我的目标是让他们通过这一节课能初步掌握朗读的方法,深深记住并领会这场演讲的精神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放弃自由,便是放弃做人,便是放弃做人的义务和权利。即使作为社会契约,人民也不能让渡出一切权利。规定一方是绝对的权威,另一方应无限服从的契约,是无效的、矛盾的。即,人生来便是自由的,没有天然的奴隶。”

然而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直延续到19世纪,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1963年的一次演讲,使得黑人解放运动达到了高潮。今天,我们将通过诵

读的方式,走进这个最伟大的梦想。【说明:通过卢梭的话,论证“奴隶”的不合理也不合法性,为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提供理论依据。】

二、通过朗读,逐层把握行文思路

(一)研读第17——25段

1、首先谁能告诉我文章里出现了几个梦想?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6个梦想,概括起来就是:美国真正实现平等、自由。【训练速读与概括能力】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评价他读的好不好?

——梦想的内容来看,从希望这个国家人人平等达到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再到呼唤黑人和白人情同骨肉,最后到圣光披露,满照人间,从“国家”到“种族”最后到“人间”。

——从地点变化来看:“佐治亚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位于美国东南部,从地理和历史分析,这三个范围呈现出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逐渐严重的趋势(从文中“甚至”“反对”等词也可看出这一点)演讲者通过段落严谨的安排,层递的体现,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所以我们也要像马丁路德金一样,用心去讲演,用生命来呼唤,给现实以振奋的力量,使演讲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激起我们听众深深的共鸣。【通过朗读,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更好领会六个梦想之间的关联以及作者缜密的逻辑思路。】

(二)研读第1——6段

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第18-25段为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加强语势,突出盼望之热切。为什么作者感情如此强烈?——因为黑人生活非常悲惨。你从哪一段知道这一点的?(第2段。)【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2、请同学圈画需要重读的词语,并说明原因。

——抓出短语“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故土家园、骇人听闻”,强调黑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压迫的深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3次出现,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受苦受难的漫长。

3、那这一段我们应该如何朗读?请一生回答并示范朗读。

——第二段揭示黑人悲惨的生活现状,所以朗读时要有愤慨之情;但又因为是演讲刚刚开始阶段,所以语速不能太快,感情不能吊得太高,要沉痛而有力。“三个今天”既要一气呵成,又要步步抬高。【结合文本训练学生朗诵技巧】

4、以上是此次集会要求实现梦想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吗?

A美国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却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用空头支票比喻政府违背承诺)【学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B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候。

教师范读第5段,学生分析分析这段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6个“现在”一方面是在提醒美国政府黑人要讨回权利迫在眉睫,也为后文叛乱的旋风一触即发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三)研读第7——16段

1、在这危急关头,马丁路德金站了出来,在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碑下,面对25万人,发表了这场重要的演讲,那么他提出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梦想呢?

A、非暴力手段(印度圣雄甘地,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1948年,79岁时被暗杀。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爱得万民-------)【补充课外知识,使得课堂更有宽度,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B、信任并团结白人(朗读时语气要热忱)

C、坚持不懈,绝不退缩,直到彻底胜利。(第9段中,面对他人的疑问甚至是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作者义愤填膺,一连串的誓言如同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掷地有声。请一位同学朗读10——14段,注意语气的铿锵有力,其他同学体会这一串排比的作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既表明黑人斗争的决心,又不失理智。)

2、我们发现在15段的最后,马丁路德金鼓励黑人坚持下去,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这句话有点难度,有谁能来谈谈你的见解?

——基督教认为,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只有赎罪才能得救并进入天堂。而上帝只会给人们承受范围内的痛苦,所以忍受完痛苦便也赎完了罪。马丁路德金在这里引用基督教义,与他的牧师身份有关,他们一家三代都是浸礼会传教士,信仰之一便是“信徒都是祭祀,即人人都是平等的。”浸礼会是基督新教在美国的最大派别,因为基督教徒手中唯一的武器是“抗议”,所以这句话也照应上文中的“非暴力不抵抗”。【除了宽度外,还要挖掘文本的深度,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去发现并思考文本中的难点。】

(四)研读17——27段,总结全文。

1、随着对作者为什么会有梦想,和如何实现梦想的了解,我们再度回到课文中作者陈述梦想的部分,现在就请全体同学带着理解和体会,齐读18——27段。

2、在最后两段,我们发现作者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得这篇演讲词既有感染力,更富有文采。请大家找出来加以分析。

——比喻,“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是多种乐器、多重乐声的合奏与“交响”,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黑人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报复和消灭白人,而是要与白人共享美好生活,展现了一幅和谐而优美的生活图景。

——排比,5个“一起”,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唤起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同时语气更为强烈,感情更加充沛,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与一泻千里的激情,进一步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中没有完整呈现,可作为课外练习补充给学生自行理解完成。,】

三、补充材料,拓展训练

1、下面是没有选入课文的演讲的最后几段,请一位同学用自己充满磁性的嗓音和充沛的情感为我们完美诠释这最激动的一幕。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