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信仰分析
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引言•民间信仰现状与特点•民间信仰变迁与挑战•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互动与融合目•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保护•结论与建议录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民间信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背景与目的目的背景调查方法与范围范围相关定义与概述它通常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出一个民族或社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民间信仰传承:指民间信仰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发展过程,包括信仰观念、仪式活动和组织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方式可以是口口相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通过以上引言部分的阐述,我们可以对本次民间信仰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范围和相关定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民间信仰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民间信仰现状。
地域特色修行实践社会和谐精神寄托总结文化传承民间信仰的社会影响与价值古老信仰的传承民间信仰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通过祭祀、拜神等方式寻求心灵寄托和庇护。
这些古老的信仰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转型与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民间信仰逐渐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一方面,传统的信仰仪式和习俗得以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新的信仰形式和观念也在不断涌现,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城市化进程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信仰场所的消失与重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许多传统的民间信仰场所遭到破坏或遗弃。
与此同时,城市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信仰场所,如寺庙、道观等,以满足信众的精神需求。
信仰群体的变化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使得民间信仰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乡村信仰逐渐式微,而城市中的民间信仰则更加多元化,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信众。
当代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信仰与科学的冲突信仰安全问题文化交融民间信仰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如仁爱、忠诚、和谐等,与现代文化中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互为补充。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
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
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
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
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
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
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神祇崇拜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神祇崇拜民间信仰和神祇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地上。
这些信仰和崇拜既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健康和吉祥的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神祇崇拜的多样性与特点。
一、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中国民间信仰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系统,包括了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巫术、迷信等多种形式。
其中,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三大主要宗教,广泛影响了中国的民间信仰。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与自然和家庭有关的信仰,如山水信仰、土地崇拜和先祖崇拜等。
1. 儒教信仰儒教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
儒教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和礼节,强调子孙后代对祖先的尊敬与祭祀。
儒教信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 道教信仰道教信仰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道法自然”。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追求生命的长寿和不朽。
许多中国人信奉道教,尤其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如五岳和五台山等。
3. 佛教信仰佛教信仰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强调慈悲、智慧和解脱。
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并与本土文化融合。
许多寺庙和佛塔成为人们朝拜和念经的场所。
4. 山水信仰山水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相信山水具有灵魂和神力。
山川河流被视为神祇的居所,人们在自然景观中祭拜、朝拜并祈求福祉。
二、神祇崇拜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祇崇拜是一种对神明的崇敬和信仰,通常表现为朝拜、祭祀和祈求。
这些神祇广泛涵盖了自然界的神灵、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等。
1. 自然神灵自然神灵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形式之一,人们崇拜太阳、月亮、星辰、天地等天然物体,并相信它们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尤其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对丰收和灾害的信仰尤为重要。
2. 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如孔子、文昌帝君、关羽等。
范文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
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民间信仰的特征】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化。
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
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
人们推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因果报应“知道些,里摆着佛龛“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
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
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
中国的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和民间信仰,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就中国的传统民俗和民间信仰展开探讨,带领读者一窥其中的奥秘。
一、传统民俗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为热衷的节日。
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团圆饭等。
此外,舞龙舞狮也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之一。
人们相信舞龙舞狮能驱邪避灾、增加吉祥气氛。
2.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主要纪念屈原。
人们在这天会举行划龙舟、包粽子等活动,同时,还会挂艾草和菖蒲等草药以驱邪、祈福。
3.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日子。
在中秋节,人们会品尝月饼、赏月、赋诗等活动。
中秋节还有许多与嫦娥和玉兔相关的传说,给节日增添了更多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二、民间信仰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教养和修身养性,倡导仁爱和孝道,对社会和家庭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教强调道家修行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崇尚无为而治,并融入了许多神仙与神话元素。
3.佛教佛教是另一种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深受人们信仰的宗教。
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解脱生死轮回、追求慈悲与智慧。
在中国,寺庙常常是人们寻找心灵慰藉和宁静的场所。
民间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一些传统民俗和民间信仰渐渐失去了活力,但它们依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重视和保护。
总结中国的传统民俗和民间信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
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都是中国人民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传承民间智慧的载体。
中国民间信仰分析PPT课件.ppt
1.团团围攻——近代民间信仰
太平天国
“礼俗改 革”
洋务运动
“风气初 开”
戊戌变法
“天下移 风”
民国时期
“移风易 俗”
? 虽然这一时期民间信仰收到了冲击,但是破除了民间 信仰中的迷信,带有启蒙色彩,凸显人本价值。
14
2.民间信仰在当代
? 在当代,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 俗神信仰。中国 民间的俗神信仰主要是为了 满足世俗生活的需要 ,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秦汉时期 ,主要是对先秦时期民间信仰的继承 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 神仙方术 以及殲纬迷信 , 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都热衷于此,就因为秦始皇 听信秦朝会“亡于胡也”而发动了对匈奴的 战争, 也因为神仙方术而派遣徐福去寻找 长生不老之药 的。
? 魏晋南北朝 ,战乱多,所以人们希望有人 拯救 他们,于是一些 英雄人物 也成为了民间信仰的一 部分,又如 城隍神,其主要责任就是 保境安民 的, 表达的是人类的祈求。
? 俗神信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流传下来的也仅 仅是一些碎片,如旧时年画绘有天官像,后来逐 渐演变为“福”字。更多的信仰则转化为大众追 求心理安慰的俗神信仰,表达人们 求福避祸 的心 理,如发财致富、健康长寿、亲朋平安、家人团 聚等。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15
三、民间信仰的分类(重点)
? 民间信仰的分类历来众说纷纭,混乱不 清,没有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
8
二、中国民间仰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而神秘
?先秦民间信仰
继承与发展
先秦以后到明清
取舍与发展
近现代到当代
9
(一)先秦民间信仰
? 先秦民间信仰主要包括:
? 自然崇拜中的——天神崇拜、地神崇拜、 动植物神崇拜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
财神赵公明,姓赵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人氏。相 传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十个太阳,被后羿射下 九日后,九个太阳坠落于峨眉山,变成为九鬼王。 八鬼行病害人,独赵公明变为人,隐居九老洞中修 炼得道。《封神演义》云:商朝末期,纣王暴虐无 道,周武王兴兵伐纣。武王的姜子牙和纣王的闻太 师,各事其主。搬动了天兵天将,许多神仙也参与 了。出现一幕幕惊险激烈人仙混战的场面。在斗阵 斗法中,闻太师被姜子牙攻破,损兵折将。正无计 可施时,忽然想起峨眉山的道友赵公明,便亲自来 迎请赵公明出山相助。赵公明随同前往,也未挽回 局面,反受其害。后姜子牙封神,封赵公明为“金 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 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 银财宝。
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内外神灵之外还 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王母娘娘,传说中的女神。原是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 神。善男信女中地位很高。
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认为 雷声是上天发怒的标志,产生敬畏。后来发展成为 上天用雷声来惩罚人间,且民间恶报由雷神来执行。
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 最高的。民谚曰: “三祭灶,四扫 屋……”,即指每年 的腊月二十三(一说 二十四)祭祀灶神。
财神爷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 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 信仰为天官天仙。 目前,我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
七位,分别是: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端木赐 (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 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 商之祖)、赵公明。
三 人神
中国民间不但信仰神,也信仰鬼。民间相信人死 后会变成鬼或神,是因为人们相信灵魂不灭。
秦汉以前,中国沒有天堂地狱的概念,人们对鬼 神的去向不十分明确,只是模糊地认为神住在天上, 鬼游荡在世间,或入黄泉。所以,中国民间不懂重 视祭祀自己的列祖列宗,祭祀黄帝、炎帝,还要为 许多为百姓做事的地方官立祠祭祀,让他们死后灵 魂有个归宿。但这种祭祀还算不上俗神崇拜。
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分析
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分析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回教等,这些宗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非宗教信仰方面,民间信仰较为复杂,包括祖先崇拜、鬼神信仰、风水信仰、命理卜卦等等。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祖先能够保佑后代家族的兴旺,因此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会有祖先庙。
祖先崇拜不仅仅局限于宗族,而且也扩展到了民间,人们会祭祀先祖,祈求好运和平安。
而鬼神信仰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有许多民间传说,比如妲己、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等,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中国民间信仰中神鬼的地位,人们认为神鬼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助人。
同时,风水信仰、命理卜卦等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内容。
风水信仰认为环境和人的财运、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房屋建设和装修时要遵循相应的规则。
命理卜卦则认为人的命运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神秘的方式可以卜测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在民间形成、传承而来的。
在中国,风俗习惯具有地域和民族多样性。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风俗习惯。
1.午托习俗在中国南方,午托习俗十分普遍,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人们在午餐后会在床或椅子上打个盹,这样可以休息一下,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工作效率。
午托的时长通常在20-30分钟,这些时间也被称为“午休时间”。
2.过年习俗中国的春节是全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过年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期间,人们会往家中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等等,这些习俗都代表着一种祝福或祈福的意义。
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还会互相问候,表示彼此关心,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亲情和友情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间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间信仰古代中国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信仰的世界,民间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信仰源远流长,丰富多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间信仰,涉及神灵崇拜、祭祀仪式和巫术等方面。
一、神灵崇拜神灵崇拜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核心之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天地万物都有灵性。
因此,人们崇拜和祭祀各种神灵来祈求保佑和指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神灵,比如天神、土地神、山神、河神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神灵,人们会为了获取神灵的庇佑而举行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
二、祭祀仪式祭祀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祭祀活动是人们向神灵致敬和表达敬意的形式,也是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媒介。
在古代中国,祭祀仪式通常包括设坛、献祭、奠酒和焚香等环节。
人们会认真准备、庄重而神圣地进行祭祀,以期获得来自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同时,在一些特定的节日和纪念日,人们会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三、巫术巫术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一环。
巫术是以巫师(巫婆)为主导的祈福和治疗活动,巫师(巫婆)被认为是具有特殊能力和与神灵沟通的人。
在古代中国,巫师通常通过祭祀和祷告等方式与神灵联系,并为人们提供咨询、指引和祈福等服务。
巫师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需求,也为古代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四、影响与传承古代中国民间信仰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尽管科学和现代思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信仰系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间信仰仍然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仍然保留着古代的祭祀和崇拜的元素,而一些地区的巫术传统也在某种程度上被保留和继承。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间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信仰与风俗习惯
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信仰与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以及日常行为习惯。
其中,民俗信仰和风俗习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神灵、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与理解。
本文将从的角度探讨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介绍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民俗信仰民俗信仰是民间传承和积淀下来的对神明信仰、宗教仪式、道德准则的一种信仰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信仰贯穿于各个方面,并通过丰富多样的仪式、节日和习俗来表达。
其中,最为典型的民俗信仰可以归类为祭祀、拜神和祈福。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信仰之一,民间常常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和神明的尊敬与敬畏之情。
比如,清明节时,人们会踏青祭扫祖先墓地,烧纸、磕头,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这一传统的背后,承载着对家族传承、尊老爱幼和强调家庭纽带的价值观。
拜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民俗信仰形式。
人们常常在庙宇或家中供奉神像,通过祈祷、烧香、献花等方式与神明交流。
诸如拜财神、拜关帝等民间信仰都体现了人们对于财富、官职、安全等方面的祈求。
这些民俗信仰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于安全、幸福的追求。
祈福作为民间传统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的期望。
例如,在农历新年期间,人们会点燃鞭炮、放鞭炮,以驱逐邪祟,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而在婚礼、升学考试或者事业上,人们也会前往寺庙祈福,以期获得神灵的庇佑。
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规范和习惯。
在传统文化中,风俗习惯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展示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标志。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风俗习惯之一。
在中国,吃饭时讲究“齐桌”的风俗,即一个家庭或者一群人共用一张餐桌,共享一锅菜。
这种习俗体现了亲情、友情和家庭团结的价值观,强调整个家庭的和谐和富足。
婚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婚礼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仪式进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祭祀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祭祀活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国家,拥有丰富而复杂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文化中,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信仰与活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信仰与祭祀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一、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千姿百态,如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神明崇拜等。
祖先崇拜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对祖先进行崇拜和祭祀,认为祖先的灵魂能保佑后代平安幸福。
自然崇拜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尊重,如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崇拜。
此外,中国人还崇拜各种神明,如太阳神、土地神、财神等,以求庇佑和帮助。
二、祭祀活动的形式与意义祭祀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普遍,常见的形式有祭祀祖先、祭祀自然、祭祀神明等。
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品的准备和献祭仪式。
祭品包括食物、酒水、花果等,人们相信这些祭品可以传达他们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祷。
献祭仪式则包括行礼、焚香、诵读经文、祭拜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规范和程序。
祭祀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祭祀是对神明和祖先的敬仰和纪念,是对他们存在的肯定和感恩。
另一方面,祭祀也是人们表达自身愿望和祈福的方式,例如祭拜财神可以希望招财进宝,祭祀土地神可以保佑农田丰收。
此外,祭祀还有团结人心、传承文化的功能,通过祭祀活动可以加强家族、乡亲、同胞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传承和弘扬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三、传统信仰与现代社会尽管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传统信仰与祭祀活动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中,人们会定期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而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也始终保持着丰富的祭祀活动。
此外,一些寺庙和宫观也成为信仰之地,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前来参拜。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城市化进程,传统信仰与祭祀活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1、简介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
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
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
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
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职业神和人神。
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自然神所谓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为神。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许多自然神,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自然神。
(1)天崇拜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实在的天体加以崇拜的,因而才有仰望青空,向"苍天"拜祭的仪礼的源远流长。
至今在民间还尊称"天公"、"天老爷"。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
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大帝,民间简称玉皇、玉帝。
道教对玉帝的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道教的最高神本来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
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
民间的祀奉又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
比如,传说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颗蟠桃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之后,觉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种。
王母娘娘说,这种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人间是无法种活的。
又有传说讲,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长生不死之药,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宫。
这种种传说使得民间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认为她能够赐福添寿。
(2)雷公、电母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
它那巨大的震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
关于民间信仰调查报告(5篇)
关于民间信仰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关于民间信仰调查报告面对着高节奏的学习工作,面对着暗色彩的钢筋水泥,面对着无休止的事与愿违。
我们是否已经被工作学习剥夺了自我,我们是否已经被钢筋水泥堆砌住了自由,我们是否已经在事与愿违中,遗失了自己的梦想。
借由这次寒假,放下工作,逃离城市,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在八百里南太行中,重拾我们遗失的梦想。
行程近两百多公里,其中徒步进行的有一百多公里,沿途翻山越岭,过河穿洞,苦乐相随,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次徒步活动,也收获了更多的宝贵经验。
就这次活动而言,属于团队活动,但就本次调查内容而言,系我个人收集而成。
针对历史系的专业特点,我主要把精力花在了沿途民俗(主要是庙宇文化),民情(包括村民生活现状、谋生手段及村庄未来情况的调查)的收集整理之上。
当然,也有对于徒步经验的积累。
调查结果如下:(一)、民间信仰(庙宇文化)调查徒步过程中,一路所见最多的信仰神是山神,毕竟在大山里,人们与山为邻,靠山为生。
对于山的敬畏自然最大。
其次道教的庙宇较多,黄围山景区的主体建筑就是以道教神侣为主的庙堂。
这是在山西境内所见。
左边这个图片是从双底村到武家湾的路上见到的一个庙宇兼纪念馆的建筑。
前半部分是供奉关公的殿堂,后半部分则是纪念徐昆的,正如门楣所提“孤石藏真”。
每年正月初一和四月十五附近村民都会来这边祈福烧香,祭祀关公。
河南境内见到的则是以佛教为主,也许是离古代统治中心近的缘故吧。
在东场村有幸见到一座皇家御建的洛迦寺。
现存三佛殿一间,石碑两通,偏殿损毁严重。
殿内供奉有佛教过去未来现在佛,殿前有明代两通大石碑,一块是明大德年间的,另一块是明嘉靖年间的,碑文模糊,边上县长落款还是清晰的。
都是当时的辉县县长重修庙宇的碑文。
碑身保存较好,下边驼碑的石龟无头。
碑帽脱落在地。
在焦作市区的影视城里,藏着一座建于隋唐时期的胜佛寺。
我们去时庙前的一棵大树上落满了喜鹊,叫声特别响亮动听。
也许真的是洞天福地吧。
中国民间信仰分析
• 社会整合功能 • 道德教化和心理调适功能 • 文化传承功能 • 娱乐功能 •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一)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
• 1.民间信仰是我们全面认识、把握及管理 民众的必修课。
• 2.民间信仰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力 量。
• 1.图符信仰 • 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 • 3.数字信仰
1.图符信仰
• 最早的图符信仰起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 • 如华夏以太阳为图腾,黄河流域大汶口
文化遗址中的太阳纹,就是华夏族的族徽。 这些太阳纹,有圆心纹、同圆心、圆心涡 纹、乌载日纹等,都是太阳事物抽象化的 符号。
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
• 汉字最初是被当做神秘的事物而受到人 们的崇拜的。
祖先神
祭祖大典
4.世俗神崇拜
福神 财神 寿神 喜神
• 世俗神崇拜主要指蛮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为满足民众世俗生活愿望、生命追求而形成 的神灵崇拜,表达了很强的功利性。其中包 含了以上几部分:
(1)福神崇拜
• 福的含义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世俗生活 的一切美好愿望和目标。
• 五福,民间通常说法是:“福、禄、寿、 财、喜”。而在福神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天 官神。
• 《山海经》记载很多半人半兽神。 • 《西次三经》所记王母形象为人形而“豹
尾、虎齿”等。
半人半兽神
王母娘娘
3.祖先神崇拜
• 祖先神崇拜是对祖先灵魂及其人格的崇拜。 • 祖先崇拜是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 • 由于相信灵魂不灭,所以人们相信在冥冥
之中,祖先灵魂能够观察到后代子孙的善 恶,并根据这种善恶来赐福或者降灾;祖 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神话故事一、引言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和神话故事。
这些信仰和神话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神话故事,并揭示其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古代民间信仰1. 祖先信仰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祖先被视为家族的守护神,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敬。
祖先信仰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基础,也是社会团结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支撑。
2. 自然崇拜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景物和自然力量抱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和敬畏感。
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并与人类世界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祈求自然界的祝福,例如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都被看作是具有崇高力量的神明。
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1. 盘古开天辟地《山海经》中记载着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相传在太古时代,一切都是混沌的状态。
盘古以自身为斧,劈开了天地,形成了天、地、日、月、星、山、海等一切事物。
这个神话故事象征着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创世神话。
2.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得到了仙丹,并决定与妻子嫦娥一同飞升到天上。
然而,后羿只能成仙而不能一同带走妻子。
为了永远与丈夫相伴,嫦娥选择成为仙女,飞升到了月球。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爱情和家庭的思考和追求。
3.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是一条化身为人的白蛇,与许仙相爱并结婚。
然而,白娘子被青蛇夫人抓走,最终被释放并与许仙团聚。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坚韧。
四、古代信仰与神话的意义1. 文化价值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神话故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塑造了古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通过研究这些信仰和神话,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内涵。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1、简介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
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
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
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
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职业神和人神。
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自然神所谓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为神。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许多自然神,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自然神。
(1)天崇拜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实在的天体加以崇拜的,因而才有仰望青空,向"苍天"拜祭的仪礼的源远流长。
至今在民间还尊称"天公"、"天老爷"。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
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大帝,民间简称玉皇、玉帝。
道教对玉帝的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道教的最高神本来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
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
民间的祀奉又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
比如,传说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颗蟠桃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之后,觉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种。
王母娘娘说,这种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人间是无法种活的。
又有传说讲,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长生不死之药,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宫。
这种种传说使得民间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认为她能够赐福添寿。
(2)雷公、电母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
它那巨大的震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
中国民间信仰的兴起与发展——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华信仰史
中国民间信仰的兴起与发展——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华信仰史中国是一个多神论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华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民间信仰。
在古代,人民把信仰当做一种生命力,以求得神灵保佑和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信仰也随之变化,但信仰始终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民间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一、民间信仰的起源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文化。
当时,人们对天地自然万物都有敬畏之心,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灵性。
在原始社会中,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和丰收,人们会举办各种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和神灵。
这些祭祀仪式逐渐演变成了各种民间信仰。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宗教信仰也相继进入中国,如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
但在中国,民间信仰一直都是主流,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民间信仰成就了中国文化。
二、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中国的民间信仰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常常因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其中最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是关于家神的信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神被认为是一种守护神,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子孙昌盛。
通常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人们都会向家神祭奠食品和饮料,表达对家神的敬畏和感激。
另外,针对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还有不同的信仰。
比如在西部地区,一些藏民族和蒙古族依旧保持着崇拜天地的传统信仰,而南方地区则拥有多种民间信仰,如风水、拜山、拜水等。
三、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中国的民间信仰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更是文化载体。
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融入了人们对于社会、时代和历史的感悟与思考。
民间信仰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秉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鲜明地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比如中国旗袍,从领口到下摆采用的设计和样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而中国民间信仰中流传的很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则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千姿百态的色彩。
四、当代民间信仰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代的中国民间信仰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祖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
祖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一、介绍祖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秉持着崇尚自然、崇敬祖先的信仰观念,形成了广泛而独特的民间信仰体系和众多的宗教信仰。
本文将深入探讨祖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的特点、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二、民间信仰1. 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信仰,人们崇敬祖先并祭祀他们,希望在祖先的庇佑下得到福报和神灵的引导。
这一信仰体系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表现出对血脉联系、家族荣誉的重视。
2. 自然崇拜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敬也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崇尚大自然的力量,对山川、河流、天地等自然元素抱有敬畏之情,将其视为神灵所在,常常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的敬意。
3. 地方信仰中国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地方信仰,如关帝信仰、妈祖信仰、土地神信仰等。
这些信仰在特定地域内广泛流传,代表着地方人民的心灵寄托和文化认同,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宗教信仰1. 佛教佛教是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最早自印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信仰注重个人修行,倡导舍离纷扰、修心养性。
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2. 道教道教是中国源自于道家思想的一种宗教信仰。
道教主张顺应天地自然之道,追求长生不老、超越塵世的精神智慧。
道教经典及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与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精神世界。
3.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于唐朝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增强。
中国的穆斯林信徒在坚守信仰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四、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1. 价值观传承祖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传承。
崇尚自然、尊重祖先的信仰观念使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塑造社会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信仰的时代。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和神灵的崇拜与信仰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体系。
这些信仰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社会秩序。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并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信仰体系。
一、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和普遍的信仰之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仍然存在,并且会对活着的后代产生影响。
因此,人们将祖先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守护者,并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意。
这些仪式包括祭祀先祖和祖先的附庸神,以及在祭祀场合上摆放祖宗牌位等。
祖先崇拜在中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并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然崇拜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自然崇拜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诸多神灵,这些灵体可以掌管天地万物,影响人们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例如,太阳、月亮、星辰被人们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人们会通过祭祀和礼仪来向自然界的神明表达敬意。
同时,人们也相信众多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中也栖息着各种神灵,这些神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人们会在特定的时刻和地点组织祭祀仪式,以示对自然界神灵的尊重和祈求。
三、道教信仰道教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宗教信仰,也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道教信仰强调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讲究修行和内化,强调心灵的净化和身心的和谐。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修炼道家的修真术,寻求灵体的超拔和灵气的加持。
道教信仰在民间信仰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对个人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与其他民间信仰相互渗透和影响。
四、佛教信仰佛教信仰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文化和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信仰的核心是人生的痛苦和解脱,而信众通过念经、礼佛和修行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生死的解脱。
在中国古代,佛教信仰广泛传播,很多寺庙和道观建立起了庞大的信仰体系,并与当地文化和民间信仰发生了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财富的象征
• 象征财富的吉祥物主要有谷物、鱼类、古币以 及与古币相关的器物。 • 《说文解字》说:“谷,续也,百谷总名”。谷 物又往往被称为嘉谷,可见谷物在古人心目中是 吉祥物。 • 鱼作为富裕的象征由来已久,在人们的观念中 是龙一类的兴云降雨的水神,自古有“鱼跃龙门” 之说。 • 更能直接表现富裕寓意的吉祥物是古钱币及其 相关物。钱币象征富裕发财
生育神
女娲 观音娘娘
•
还有一部分则专门设为生育女神崇拜, 如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崇拜等。 • 男根崇拜如陶祖、石祖、木祖等 • 生育男神有张仙、保生大帝等。
生育神
保 生 大 帝
送子娘娘
6.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崇拜
• 传统社会除了农业生产外,又有各类手 工行业和其他行业,为了继承发展行业技 术、求得行业发展兴旺,各行各业长生了 行业始祖和行业保护神。 • 行业神往往是行业创世神,或者是技艺 最为精湛者,也是行业的保护神。
1.团团围攻——近代民间信仰
太平天国 “礼俗改 革” 戊戌变法 “天下移 风” 洋务运动 “风气初 开” 民国时期 “移风易 俗”
• 虽然这一时期民间信仰收到了冲击,但是破除了民间 信仰中的迷信,带有启蒙色彩,凸显人本价值。
2.民间信仰在当代
• 在当代,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俗神信仰。中国 民间的俗神信仰主要是为了满足世俗生活的需要,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俗神信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流传下来的也仅 仅是一些碎片,如旧时年画绘有天官像,后来逐 渐演变为“福”字。更多的信仰则转化为大众追 求心理安慰的俗神信仰,表达人们求福避祸的心 理,如发财致富、健康长寿、亲朋平安、家人团 聚等。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 家宅神主要指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神 灵,多是保护家庭兴旺或者是家宅平安的 神灵。 • 如灶神、门神、火塘神、床神、仓神、厕 神等。
家宅神
灶君 门神
8.巫觋崇拜
• 巫觋(wū xí)是指对于主持民间信仰的 活动、被赋予了超人神力的活人的崇拜。
(三) 灵物崇拜
• 灵物崇拜是指对附会上超自然力的事物 的崇拜,包括自然灵物和人造灵物。 • 灵物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 富而复杂,但从民众生活的基本追求方面 来进行考察,却也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 财富的象征、团圆的象征、 • 长寿的象征、平安的象征等。
•
• • • • • •
在这里我们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把 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六大功能,即: 社会整合功能 道德教化和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娱乐功能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一)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
• 1.民间信仰是我们全面认识、把握及管理 民众的必修课。 • 2.民间信仰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力 量。 • 3.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还体现在它具 有强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功能。 • 4.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还体现在它能 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
(3)寿神崇拜
• 中国民间历来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表明 中国老百姓始终将长寿看做一切幸福的基础,失 去生命,一切身外之物都化为乌有。寿星是寿神 中最大的神灵。 • 彭祖也是广为流传的寿神。彭祖因善于养生而 长寿著称。彭祖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老彭。《论 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 与我老彭。” • 西王母也是寿神,西王母能成为寿神,主要是 因为她掌管着不死药和寿桃。
寿星
寿星 彭祖
(4)喜神崇拜
• 喜神为带来吉祥喜气之神,包含的范 围甚广,所以民间的喜神也无确指。
5.生育神崇拜
• 生育神崇拜主要指对于主宰生育诸神崇 拜,其中主要神灵为女性神,但也有不少 男性生育神。
•
在母系社会产生了母腹崇拜、女阴崇拜、 女神崇拜; • 在父系氏族社会产生了男根崇拜、男性 生育神崇拜; • 发展到后来,生育女神崇拜一般有女娲、 西王母、碧霞云君、妈祖、观音娘娘等女 神崇拜;
二、中国民间信仰的起源与发展
• 原始而神秘
•先秦民间信仰
继承与发展
先秦以后到明清
取舍与发展
近现代到当代
(一)先秦民间信仰
• 先秦民间信仰主要包括:
• 自然崇拜中的——天神崇拜、地神崇拜、 动植物神崇拜
• 人神崇拜中的——鬼魂信仰、祖先崇拜和 巫术信仰与占卜习俗。
(二)先秦以后到明清的民间信仰
• 秦汉时期,主要是对先秦时期民间信仰的继承 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神仙方术以及殲纬迷信, 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都热衷于此,就因为秦始皇 听信秦朝会“亡于胡也”而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 也因为神仙方术而派遣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的。 • 魏晋南北朝,战乱多,所以人们希望有人拯救 他们,于是一些英雄人物也成为了民间信仰的一 部分,又如城隍神,其主要责任就是保境安民的, 表达的是人类的祈求。
半人半兽神
王母娘娘
3.祖先神崇拜
• • • 祖先神崇拜是对祖先灵魂及其人格的崇拜。 祖先崇拜是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 由于相信灵魂不灭,所以人们相信在冥冥 之中,祖先灵魂能够观察到后代子孙的善 恶,并根据这种善恶来赐福或者降灾;祖 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
祖先神
祭祖大典
4.世俗神崇拜
(二)人神崇拜
• 人神崇拜,是对具有人的外形特征的神 灵的崇拜,它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主要包括了: 1.人形自然神崇拜 5.生育神崇拜 2.半人半兽神崇拜 6.行业神崇拜 3.祖先神崇拜 7.家宅神崇拜 4.世俗神崇拜 8.巫觋崇拜
• • • •
1.人形自然神崇拜
• • • 人形自然神崇拜是指人格化的自然神崇拜。 天神人格化,便有了天帝、玉皇大帝等; 土地神人格化便有了后土、稷、禹等,后 来人们将土地神配成夫妻神,成了土地公 公、土地婆婆,土地神由一神变为二神。 • 山神人格化,就有了巫山女神、泰山碧霞 云君等。
•
唐宋到元明清,民间信仰经历了一个比 较长久的发展时期。 • 如在宋代,对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崇拜 逐渐兴起,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早已出现的 泰山正神东岳大帝。 •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许多新的信仰内容 的兴起。比如在唐宋,手工业的发展使得 行业神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三)近现代到当代时期
• 近现代时期出现了对民间信仰进行研究的 热潮,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民间信仰受 到了冲击。
(四)符号崇拜
• 符号崇拜是指对一些包含神秘观念的抽 象的符号的信仰。符号的类型包括图符、 汉子变形符号和数目字等。其中具体包括: • 1.图符信仰 • 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 • 3.数字信仰
1.图符信仰
• • 最早的图符信仰起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 如华夏以太阳为图腾,黄河流域大汶口 文化遗址中的太阳纹,就是华夏族的族徽。 这些太阳纹,有圆心纹、同圆心、圆心涡 纹、乌载日纹等,都是太阳事物抽象化的 符号。
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
• 汉字最初是被当做神秘的事物而受到人 们的崇拜的。 • 仓颉造字传说就是这种崇拜的产物。 • 《淮南子· 本经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 粟,鬼夜哭。”文字的创造被视为一件惊 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见汉字在古人的 心中是神圣之物。
•
这种变形的汉字崇拜可谓早先汉字崇拜 的变异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 一类为道士或巫师作法时使用的符箓符 号; • 一类为大众在民俗活动中所使用的吉祥 符号,主要有:变形的寿、喜等,我们称 之为寿字纹和喜字纹。
3.长寿的象征
• 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代的上巳节。这一天 有男女出游采荠菜花戴在头上的习俗。荠 菜花有药用价值,古人以为长寿之物。 •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古代 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又称福寿粥,吃 腊八粥有祈求长寿之意。
4.平安的象征
• 此类吉祥物是由辟邪物演化而来。辟邪 物,又称镇物,是一些被认为具有辟除灾 厄、邪恶功能的器物。 • 传统的辟邪物起到所谓护身、镇宅、镇 山、镇水、镇路、镇墓等神秘的作用。 • 例如春联、压岁钱、鞭炮、柳枝、雄黄、 菊花酒、长命锁、虎头帽等。
•
所谓自发性即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
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
所谓多元性。这里的多元主要包括了神 灵形象的多样性、崇拜对象的多神格性、 信仰形式的多样和结构成分的多样。
•
所谓世俗性即民间信仰的世俗性是与人 为宗教相对应的,民间信仰的仪式是没有 人为宗教那样严整、系统。
•
所谓功利性即民间信仰直接以现实功利 为目的,各类神灵,不管人为宗教还是民 间信仰,只要能满足人们现实中的愿望, 就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人形自然神
土地公 碧霞云君 玉皇大帝
2.半人半兽神崇拜
• 半人半兽神有动物形体与人的形体相组 合而成,多是人面兽神,也有兽面人身的, 还有在人的整体形象中添加动物局部形体 的,这些都是自然神人格化过程中的过渡 性产物。 • 《山海经》记载很多半人半兽神。 • 《西次三经》所记王母形象为人形而“豹 尾、虎齿”等。
• 含义:所谓民间信仰,即是在人们大众中自发 产生的对具有超自然神力与超人神力的对象的崇 拜,是一种文化现象。
特点:第一,民间性。 第二,自发性。 第三,多元性。 第四,世俗性。 第五,功利性。
• • • • •
•
所谓民间性即民间信仰是与上层精英文化相对 应的存在,它是自原始社会以来的民众集体创造、 集体传承并不断积累的文化现象
(2)财神崇拜
• 在世俗生活中,富裕发财是人们普遍追 求的生活目标。古往今来,财神受到人们 经久不衰的欢迎。 • 武财神赵公明,是近代最为流行的财神。 道教封其为“正一玄坛元帅”神号,民间 又称赵公元帅。 • 有影响的文财神是范蠡。范蠡因为善于聚 财致富又乐于施舍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
财神
武财神赵公明 文财神范蠡
灵物崇拜
4
NO.4
符号崇拜。
(一)自然崇拜
• 自然崇拜产生于原始时代,自然崇拜的最初对 象就是自然本身,不过人们所崇拜的自然已经是 被赋予超自然神力的自然了。 • 直接导致自然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大自然一方 面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和条件,一方面又常 常给人类带来各种伤害甚至巨大灾难。 • 早期人类在大自然的恩威面前感到无能为力, 只能匍匐在大自然面前,对其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