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麻疹、风疹、AFP培训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麻疹、百日咳等疫苗相关疾病培训试题

2024年医院麻疹、百日咳等疫苗相关疾病培训试题

2024年医院麻疹、百日咳等疫苗相关疾病培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项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发热B、呼吸道卡他症状C、呕吐与腹泻D、口腔粘膜斑(科氏斑)(正确答案)2、麻疹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可发生于麻疹过程中各个时期,是引起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A、喉炎B、肺炎(正确答案)C、脑炎D、心肌炎3、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

A、远离患者B、戴口罩C、注射麻疹疫苗(正确答案)D、做好消毒4、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

A、先由耳后,到发际、额、面部、颈、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掌足底(正确答案)B、先由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发根,最后到手足心C、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D、先由手足心、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发根5、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骤发高热,上呼吸道症状轻微,患儿精神好,高热持续3-5天骤退,热退时或退后出疹,无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A、麻疹B、风疹C、幼儿急疹(正确答案)D、猩红热6、百日咳疑似病例是指()。

A、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周B、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紫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暴露史C、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2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D、具有以上任意一项者(正确答案)7、下列关于麻疹黏膜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疹前2-3天出现B、麻疹黏膜斑开始见于上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以后累及整个颊部并蔓延至唇部黏膜(正确答案)C、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

D、一天内很快增多,出疹后逐渐消失。

8、保护麻疹易感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应用免疫球蛋白B、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正确答案)C、应用胎盘球蛋白D、应用成人血浆E、应用维生素A9、不是百日咳确诊病例为()。

麻疹AFP监测培训

麻疹AFP监测培训

AFP、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监测方案要求,制定本监测报告制度。

麻疹监测1.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为:具备发热、出诊,病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者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所以麻疹、风疹疑似病例均为监测对象。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

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五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4天。

2.监测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注:要求上报的麻疹、风疹监测病例分类均为:疑似病例。

3.消除麻疹定义:A.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B.麻疹发病率<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C.输入病毒导致的麻疹爆发病例数<100例,流行持续时间<3个月。

4.暴发疫情监测:麻疹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麻疹爆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AFP监测1.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 病例。

2.高危病例:小于5岁、OPV少于3次或不详、未采或未采到合格粪便标本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3.卫生部规定14类病种作为AFP病例进行报告:(1)脊髓灰质炎(脊灰);(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原因不明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软瘫、高钾性软瘫、正常钾钾软瘫); (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或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诊断培训班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诊断培训班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技巧与方法
技巧一
熟练掌握麻疹、风疹和腮腺炎 的典型症状和鉴别要点,提高
对疾病的敏感度。
技巧二
综合运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资料等多种诊断手段,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
方法一
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专 业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 平。
方法二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获 取准确病史和相关信息,减少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诊断培训班

CONTENCT

•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概述 •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的诊断方法 •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的治疗与预防 •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的案例分享与讨
论 • 培训班总结与展望
01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04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 、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 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
接触传播
感染者通过接触口、鼻、眼等黏膜或皮肤破损处, 使病毒进入体内感染。
母婴传播
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 合征。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的症状与表现
麻疹
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 、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 疹。其中,麻疹粘膜斑是麻疹 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
风疹
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咽痛 、皮疹、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 大。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 出现,先见于面部,后迅速扩 展到躯干和四肢。
其他病毒性皮疹
如水痘、手足口病等,需 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进行鉴别。
其他细菌性感染
如丹毒、猩红热等,需通 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 行鉴别。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进行鉴 别。

afp麻疹监测培训工作计划

afp麻疹监测培训工作计划

afp麻疹监测培训工作计划目的: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麻疹监测和控制能力。

本培训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麻疹监测培训计划,从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一、培训内容:(一)麻疹基本知识1. 麻疹的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2. 麻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3. 麻疹的疫苗接种原理及程序。

(二)麻疹监测1. 麻疹疫情监测的意义和目的;2. 麻疹监测的相关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3. 麻疹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送。

(三)麻疹疫苗接种管理1. 麻疹疫苗接种的适应人群及接种程序;2. 麻疹疫苗的接种技术和常见不良反应处理;3. 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评估和提升。

(四)麻疹疫情应急处置1. 麻疹疫情的紧急响应和处置流程;2. 麻疹疫情的防控措施和卫生防护措施;3. 麻疹疫情的信息发布和宣传。

二、培训方式:本培训工作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培训分为两个阶段:(一)集中培训在第一阶段,我们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培训形式为专家讲座和现场操作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对麻疹基本知识、监测技巧和应急处置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讲解。

1. 集中培训时间:2022年10月10日-10月12日;2. 培训地点:XX市疾控中心培训室;3. 培训方式:现场讲座和操作示范;4. 培训对象:XX市各区县疾控中心麻疹监测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

(二)现场指导在第二阶段,我们将选派资深专家赴各县(区)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1. 现场指导时间:2022年10月13日-10月31日;2. 现场指导方式:专家带教,现场辅导;3. 现场指导内容:监测技能演练,数据报送指导,应急处置方案讨论。

《AFP及麻疹监测》课件

《AFP及麻疹监测》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监测工作可以促进社区和家庭的参与,提高公众对预防和控 制疾病的重视程度。
03
AFP及麻疹监测的方法和程

病例报告和核实
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和医生需及时上报疑似AFP和麻疹病例,确保病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核实诊断
对疑似病例进行核实诊断,包括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保 病例分类准确。
《AFP及麻疹监测》 PPT课件
• AFP及麻疹概述 • AFP及麻疹监测的重要性 • AFP及麻疹监测的方法和程序 • AFP及麻疹监测的挑战和应对策
略 • AFP及麻疹监测的未来展望 • 结论与总结
目录
01
AFP及麻疹概述
什么是AFP和麻疹
AFP
急性弛缓性麻痹,是指病前1-4周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临床表现为单或双侧下 肢随意运动障碍、上肢随意运动障碍、脑神经受损、延髓麻痹或呼吸肌麻痹等 症状。
实验室检测和诊断
实验室检测
采集疑似病例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核酸检 测等,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 实验室检测结果,制定AFP和麻疹的 诊断标准,并对病例进行分类。
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接触者
流行病学调查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发病经过、接触史和预防接种史等信息,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监测数据可以为政府和卫生部门 提供决策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 控策略,提高防控效果。
评估疫苗接种覆盖率
AFP及麻疹监测可以评估疫苗接种覆 盖率,了解哪些地区和人群的疫苗接 种率较低,需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评估疫苗接种的 效果,为改进疫苗接种计划提供依据 。

麻疹监测培训

麻疹监测培训
上皮细胞。 (4)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2ml病毒运输
液的冻存管中。 (5)病毒运输液有商业成品可用。 注:合格病原学标本的基本要求:出疹后5日内采
集,冷藏运送,-70℃以下保存。
(三)尿标本
1.麻疹采集出疹前5天至出疹5天内的尿标本20~ 30ml。
2.尿中的脱落上皮细胞含有麻疹病毒,通常应在 24小时内离心。4℃,转速500g(约1500 rpm), 离心5分钟。
3.弃上清,并用2~3ml病毒运输液悬浮沉淀,置 于有外螺旋盖的冻存管中。
4.在离心悬浮沉淀前不要冷冻尿液。 5.尿液应收集在灭菌容器中,48小时内送达,送
达前应在2~8℃保存。 6.如果有风疹CRS患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采集
尿液。
50 ML ML
0 标本采集管(尿液、咽拭子)
离 心 管 ( )采 集 尿 液
• 注: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是:出疹后28 日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 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
(二)病原学标本。 • 咽拭子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如下: (1)出疹当日至出疹后5日内采集。 (2)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 (3)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咽喉部擦拭,获得
•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以最快方 式快速报告,城市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24小 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病例报告
• 所有符合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例均需网络直报。 • 完整、规范填报传染病报卡,不许缺项。现住址
、联系电话、发病日期、出疹日期一定要记录准 确,防止病例失访。
清。如果没有离心机,在室温下凝固分离血清, 或冷藏条件下放置,直到血清完全析出。 3.在无菌条件下,将血清移至外螺旋盖带垫圈的 无菌管中,避免吸到红血球。 4.血清标本运送前应在2~8℃保存,如果7日内 不能运送的,应置-20℃以下保存,避免反复 冻融。全血标本不能冻结。

麻疹、风疹防控工作培训总结

麻疹、风疹防控工作培训总结

麻疹、风疹防控工作培训总结1. 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麻疹和风疹的疫情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加强麻疹和风疹的防控工作,提高广大民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我所参加了一次麻疹、风疹防控工作培训。

本文将对此次培训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涵盖了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就培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2.1 流行病学特点根据培训讲师的介绍,麻疹和风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力强;风疹则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感染力较弱。

麻疹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风疹则多见于成年人。

由于两种疾病的高传染性和严重后果,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2.2 病因及传播途径两种疾病的病因都与病毒感染有关。

麻疹病毒属于麻疹病毒科,单链RNA病毒,风疹病毒则属于风疹病毒科,也是单链RNA病毒。

两种病毒均能通过呼吸道粘膜直接进入人体,并随着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

2.3 临床表现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麻疹和风疹的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差异。

麻疹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咳嗽、鼻部症状、眼结膜炎、皮肤黏膜斑疹等;而风疹则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红斑、颜面水肿等。

了解和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及早诊断和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

2.4 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了正确诊断和鉴别麻疹和风疹,培训中介绍了一些诊断方法和鉴别要点。

其中,麻疹可通过临床表现和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风疹则可通过鼻咽拭子的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等方法来确定。

2.5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和风疹的传播,培训中着重强调了防控措施。

其中包括:•接种疫苗: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是预防这两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公众要按照规定接种相应疫苗;•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接触患者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要进行隔离,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触摸眼、口、鼻等黏膜部位。

麻疹 风疹防控培训计划

麻疹 风疹防控培训计划

麻疹风疹防控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麻疹和风疹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2. 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隔离措施,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治的能力;3. 掌握疫苗预防知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4. 掌握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提高对疫情的警觉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培训内容1. 麻疹和风疹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 麻疹和风疹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 疫苗接种知识和程序;4. 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5. 疾病控制和隔离措施;6. 应急处置能力培训。

三、培训对象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等相关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线下课堂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系统培训,结合案例进行现场讲解;2. 线上网络培训:设计相关课件和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3. 实际操作训练:利用模拟场景对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进行操作训练。

五、培训计划1. 宣传动员和组织准备:在培训开始前,进行相关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好培训场地和设备;2. 短期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1-2天的培训课程;3. 实践训练:组织实际操作训练,检验培训效果;4. 考核评价: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对培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5. 持续跟踪:定期进行培训后的跟踪和辅导,加强对培训对象的指导和管理。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进行考核测试,考核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疫苗接种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2. 对培训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建议;3. 培训后定期跟踪,观察培训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效。

七、培训资源1. 专业医务人员和疾病控制专家;2. 培训场地和设备;3. 培训资料和课件。

八、培训保障1. 培训经费的保障;2. 培训人员的准备和培训安排;3. 培训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和保障。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麻疹和风疹防控培训计划,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有效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afp 麻疹三大监测培训计划

afp 麻疹三大监测培训计划

afp 麻疹三大监测培训计划一、AFP培训计划背景AFP(麻疹三大监测)培训计划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推动的一个全球性培训项目,旨在提高各国卫生工作者对麻疹疫情监测和控制的能力。

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传播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麻疹的疫情,AFP培训计划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监测方法和控制措施,并将其纳入了各国的疾病监测和控制体系中。

二、AFP培训计划目标AFP培训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各国卫生工作者对麻疹疫情监测和控制的能力,包括:1.提高卫生工作者对麻疹症状和传播途径的认识,增强他们对麻疹的诊断能力;2.培训卫生工作者掌握麻疹监测和报告的技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发现和报告;3.提高卫生工作者对麻疹疫情控制措施的认识,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等措施;4.促进各国建立健全的麻疹监测和控制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麻疹疫情的挑战。

三、AFP培训计划内容AFP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麻疹病毒学知识:介绍麻疹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免疫学特点等基础知识,帮助卫生工作者了解麻疹的传播规律和防控策略;2.麻疹症状和诊断:介绍麻疹的临床表现、症状特点,帮助卫生工作者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能;3.监测和报告:介绍麻疹监测和报告的方法和程序,帮助卫生工作者及时发现和上报疫情;4.疫情控制:介绍麻疹的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等控制措施,帮助卫生工作者制定和实施疫情控制方案;5.培训实施:为各国卫生机构提供培训教材、课件、工具书等培训材料,帮助卫生工作者进行培训实施。

四、AFP培训计划实施效果目前,AFP培训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一方面,AFP培训计划为各国卫生机构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培训体系和教材,帮助卫生工作者提高了对麻疹监测和控制的能力;另一方面,AFP培训计划还促进了各国卫生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麻疹的培训计划

麻疹的培训计划

麻疹的培训计划麻疹的培训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 麻疹的基本知识培训计划的重点应该是向参与者介绍麻疹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潜伏期、症状、并发症等。

参与者需要了解麻疹的传染性,以及对于不同年龄段和免疫状态的人群的影响。

2. 麻疹的预防措施培训计划需要向参与者介绍麻疹的预防措施,包括麻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接种时间和方法、病患者的隔离和消毒措施等。

参与者需要理解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麻疹病例和接触者,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3. 麻疹的诊断和治疗培训计划还应该包括麻疹的诊断和治疗知识,包括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参与者需要了解麻疹的诊断标准,以及如何及时干预治疗,预防病情恶化。

4. 公众宣教除了基本知识、预防和治疗措施,培训计划还应该向参与者传达麻疹的宣教工作,包括如何向公众宣传麻疹的预防知识、如何加强麻疹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等。

参与者需要了解如何利用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向公众传达麻疹的相关信息,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警惕性。

以上是基于麻疹的培训计划及其内容,接下来将具体介绍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和方法。

1. 培训对象的确定首先需要确定培训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学校教师、托儿所工作人员、家长和学生等。

不同的培训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2. 培训内容的设计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教材。

培训内容应该清晰、系统地介绍麻疹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诊断和治疗以及宣教工作等。

3. 培训方式的选择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讲座、研讨会、现场教学等。

培训方式应该生动、具体,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和共鸣。

4. 培训工具的准备为了更好地传达培训内容,需要准备相关的培训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幻灯片、视频、手册、模型等。

培训工具应该直观、易懂,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培训效果的评估进行培训计划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参与者的理解程度、学习成果、以及对培训内容的反馈意见等。

医院传染病专题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医院传染病专题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4.水痘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可伴有 疑似病例 较轻的发热、头痛或咽痛等全身症状。
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例+发病前2~3周与水痘患者有 临床诊断病例
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实验室检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伴
有下列特征中的一项或以上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 阳性;
前14-21天内有风疹患者接触史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检测:疑似病例同时伴有下列特征中
的一项或以上
咽拭子/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核酸 1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IgG抗体或风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
或4倍以上增高 急性期IgG抗体阴性而恢复医期院阳传染转病专题知识培训
医院传染病专题知识培训
10
二、治疗
(四)水痘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可加用抗病毒药,注意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水痘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水分和营养补充,避免
因抓伤而继发细菌感染。皮肤瘙痒可用含0.25﹪冰片的炉甘石洗剂或5 ﹪碳酸氢 钠溶液局部涂擦,疱疹破裂可涂0.1 ﹪孔雀绿或抗生素软膏防继发感染。维生素 B散1应25重00视~综10合00措μg施肌,注积,极每支日持一治次疗,甚连为用重三要日。可促进皮疹干燥结痂。发现水痘播 2、抗病毒治疗 有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水痘患者,以及新生儿水痘或 播散性水痘,水痘肺炎、脑炎等严重患者应及早使用抗病毒药。首选阿昔洛韦 10 ~20㎎/kg静滴,8小时一次,疗程7~10d。阿糖腺苷10 ㎎/kg/d,静滴, 5~7d不及阿昔洛韦安全有效,早期使用α-干扰素能较快抑制皮疹发展,加速 病情恢复。 3、防治并发症 皮肤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因脑炎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者 应脱水治疗。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病毒播散,一般不宜应 用。但病程后期水痘已结痂,若并发重症肺炎或脑炎,中毒症状重,病情危重 者可酌情使用。眼部带状疱疹,除应用抗病毒治疗外,亦可用阿昔洛韦眼药水 滴眼,并用阿托品散瞳,以防虹膜粘连。

AEFI、AFP、麻疹监测村级培训

AEFI、AFP、麻疹监测村级培训

培训内容一、AEFI相关知识定义:AEFI是指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AEFI分类及处理原则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一般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1)局部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

(2)全身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按腋温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

处理原则:(1)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较重者可用热毛巾热敷。

但痘苗、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反应则严禁热敷。

(2)种痘及卡介苗后局部溃破可涂龙胆紫,预防感染。

2.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处理原则:1.晕厥(晕针):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晕针,应马上使其平卧,保持安静,并喂以热水或糖水,即可缓解。

严重者数分钟后仍不见好转,可注射氟美松4mg或0.1%肾上腺 0.3~0.5ml并严密观察病人BP、T、P、R的变化,同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2.过敏反应:由于接受疫苗注射而引起的一类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阿瑟氏反应、血管性水肿等。

a.过敏性皮疹:处理方法,口服抗过敏药物。

b.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患者立即平卧,头部放低,氧气吸入,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血压下降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2ml加入葡萄糖盐水中静滴。

c.过敏性紫癜:处理方法,早期可用大剂量激素,同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同时使用止血药物和维生素。

麻疹培训演示ppt课件

麻疹培训演示ppt课件

心肌炎治疗
心源性休克应及时应用大量肾上腺皮 质激素冲击治疗、扩血管药物、保护 心肌药物及补充血容量等综合治疗措 施。
肺炎治疗
治疗同一般肺炎,疑细菌感染时应选
用1~2种抗生素治疗,中毒症状严重
者可短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忌用
呼吸兴奋剂。
疫苗接种及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 的措施。目前我国规定初次接种 年龄为8月龄,再次接种年龄为7 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 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 者。
临床治疗与并发症管理
麻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需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研究。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新型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有望研发出更加安全、有效、便 捷的麻疹疫苗,以满足不同人群
的需求。
精准防控策略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 技手段,实现麻疹疫情的实时监 测、预警和精准防控,提高防控
发病原因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口鼻咽眼结合 膜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约90%发生在6个月 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 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 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01
02
03
04
环境优化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定 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饮食调理

2024年AFP 麻疹监测培训计划

2024年AFP 麻疹监测培训计划

2024年AFP 麻疹监测培训计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然而,麻疹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染病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全国各地AFP麻疹监测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确保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监测工作,为国家麻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做出积极贡献。

二、培训目标1. 培训人员具备麻疹监测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培训人员了解麻疹疫情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3. 培训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麻疹监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操作要点;4. 培训人员能够利用监测数据进行疫情分析和预警工作;5. 培训人员提高卫生应急反应能力,有效应对麻疹疫情的发生。

三、培训内容1. 麻疹病毒及传播途径的了解;2. AFP麻疹监测的程序和方法;3. 监测工作的数据收集与分析;4. 麻疹疫情的预警和应急响应;5. 实际操作演练和案例分析。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安排如下: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培训资料的传递;2. 线下培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实操指导,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练。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2024年7月至9月;2. 培训地点:各省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单位。

六、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1.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2. 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医护人员;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4.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教职工。

七、培训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培训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专门评估小组,定期对培训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2. 培训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培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3. 培训结束后跟踪调查,了解培训人员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八、培训保障为了确保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提供以下保障措施:1. 提供培训资料和教材;2. 提供培训设备和场地;3. 提供培训餐饮和交通服务;4. 提供培训证书和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临床诊断病例 (1)风疹疑似病例无标本, 或出疹后5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 IgM抗体均为阴性,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 释者。 (2)风疹疑似病例出疹后6-28天采 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 但与实验室诊断风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 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
3.排除病例 (1)风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风疹IgM
监测病例定义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 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 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符合WHO推荐标准 与既往监测方案定义保持一致
“所有麻疹疑似病例”均作为监测对象
麻疹监测报告流程
麻疹疑似病例分类
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应有最终“病例分类” 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诊断和流调结果判断 排除病例即为当前疾病名称非“麻疹”的病例
前驱期 2-4天 高热(体温可达39℃-40℃) 、咳嗽、鼻炎、结膜炎、柯氏斑 传染性最强(排出病毒)
出疹期 前驱症状开始后2-5天 斑丘疹,发生融合 从面部开始向躯干、四肢发展 持续5-6天
恢复期 按出现的顺序2-3周消退(当皮疹消退时,婴幼儿或体弱儿童 如果持续发热,为发生并发症的征象 )
为什么要消除麻疹
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 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 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 供依据。
病例定义与分类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风疹监测报告要求
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风疹病例,了解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和病毒学特征。 2.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采取针 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 3.及时发现并随访妊娠期间感染风疹的病例。
监测病例定义。
风疹监测疑似病例定义为: 1.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下列两项症状 之一者:
(1)颈部、枕后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2)关节痛或关节炎 2.或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怀疑为风疹的 病例。
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 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
传染期:发病前1-2天,至出疹后5天 - 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
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 延长至出疹后14天
麻疹的临床过程
潜伏期:7-18天(平均14天) 接种过疫苗者可延至21天
•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 • 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 – 肌张力减弱 – 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AFP病例
AFP报告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 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包括的疾病: (1)脊髓灰质炎;
麻疹/风疹、AFP、 乙肝监测报告培训
医院名称 主讲人
2020年9月1日
主要内容
1、麻疹基础知识 2、麻疹监测报告要求 3、风疹基础知识 4、风疹监测报告要求 5、AFP基础知识 6、AFP监测报告要求 7、乙肝基础知识 8、乙肝监测报告要求
麻疹基础知识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只有一个血清型 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
监测病例分类
对风疹疑似病例主要按照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进行分类
1.实验室诊断病例 (1)风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
风疹IgM抗体阳性者。 (2)风疹疑似病例恢复期血 清风疹IgG抗体较急性期阳转或升高≥4倍。 (3)从 风疹疑似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 病毒基因者。
监测病例分类
总结: 首诊医生发现符合麻疹监测定义的病例,
立即电话上报院感科,不能排除,医生填写 传染病报卡上报院感科,并采集咽拭子和血 清,院感科上报疾控中心并送样。
风疹基础知识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常见于4~10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以轻度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颈部淋 巴结肿大和疼痛为主要特征。
消除麻疹,降低疾病负担
麻疹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全世界每年因麻疹死亡
- 使用疫苗前
260万
- 90年代初
150万
- 2000年
78万
- 2008年
16万
- 2013年最坏情况:50万
2005年麻疹强化免疫接种超过3.6亿剂次,避免了230万因麻疹 的死亡
我国近年来年平均报告发病10万例,死亡几十例。
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阴性、麻疹IgM抗体阳性,或经实验室确诊为其他 发热出疹性疾病者。 (2)风疹疑似病例无标本,或出 疹后5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阴性,但有 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如与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有 流行病学联系)。 (3)风疹疑似病例出疹后6-28天采 集的血标本风疹IgM抗体阴性,但与风疹实验室诊断病 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或有其他明确诊断者。
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 人,发现风疹病例或风疹疑似病例,24小时 内进行网络报告,并采集咽拭子和血清标本 送检
总结:
首诊医生发现符合风疹监测定义的病例, 立即电话上报院感科,不能排除,医生填写 传染病报卡上报院感科,并采集咽拭子和血 清,院感科上报疾控中心并送样。
AFP监测报告要求
通过消除麻疹促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
中国政府已作出承诺
免疫策略
八月龄儿童接种第一针麻风疫苗 十八月龄儿童接种第一针麻腮风疫苗
麻疹监测报告要求
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麻疹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 疫情。 2.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 易感人群,加强预测预警。 3.了解麻疹病毒学特征,追踪病毒来源、传播轨迹 4.评价预防控制效果,为适时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措施 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