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合集下载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结 果 与 讨 论
表 层沉 积物 中稀 土元 素分布 的 总体 特征
2。 1
表 1列 出了研究 区域各 站 位 表 层 沉 积 物 中 R E 含 量 , 及 轻稀 土 ( R E) 中稀 土 ( E 、 稀 土 Es 以 LE 、 MR E) 重 ( R E 和稀 土元素 总量 ( R E , 中 同时 还列 出 了各稀 土元 素含 量 的平均 值 . H E) T E )表
低 温加热 使盐 类完 全溶 解 , 04 mo d 。 O 将 样 品 转入 lc 。 量 瓶 , 入 lO 8  ̄ /m R 用 .2 l m HN 3 / Om 容 加 Omm 30 gd h内 标( 最终 浓度 为 3 8 gd )最后 用 04 m ld . t, m。 , x/ .2 o m。的 H O 溶 液定容 至刻 度 , / N 3 待测定 . R E 测 定使 用 A in 50 C ( gl t ehooge, S . Es get 0 aIPMS A in cnl is U A) l 7 e T n
乙烯 袋 内 , 口保存 在 4 的冰 库 中 , 于沉积 物 R E 的测定 . 封 ℃ 用 Es
沉积 物样 品处 理过 程如 下 : 把沉 积物在 洁净 实验 室 中风 干至半 干 , 放入 蒸 发皿 中于 15 0 ℃左 右 的烘箱 中 烘2 , h 之后 用研钵 研 细 , 待消化 .
Gd
Tb Dv Ho E r nn Yb L u LREE MREE HREE TREE
1 4 其他理化 要素 的测 定 。
其他 各重 要理 化要 素 ( H、 度 、 p 盐 总悬 浮颗粒 物 质等 ) 均采 用 海洋监 测规 范推 荐 方法测 定 , 中 p 盐 其 H、 度 现场测 定 , 总悬 浮颗粒 物 质带 回实验 室测 定 。 沉 积物 中 A2 3C O、 、eO 使用 A V X 1 、 a Mn F2 3 0 D T’ P型 x射 线荧 光光 谱仪 ( R o , ws) A JC 。 S i 测定 . s

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39卷第1期大连海洋大学学报Vol.39No.1 2024年2月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Feb.2024DOI:10.16535/ki.dlhyxb.2023-171文章编号:2095-1388(2024)01-0124-10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邵海燕1,王卿2,高春霞1,3,4,赵静1,4∗(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1306;3.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4.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上海201306)摘要:为了解长江口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㊁结构特征㊁时空分布及关键影响驱动因子,基于20182020年8月(夏季)㊁11月(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调查数据,运用群落多样性分析指标及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探究了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㊂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99属185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㊁蓝藻门(Cyan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是主要的浮游植物类群,优势种主要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㊁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㊁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㊁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衣藻(Chlamydo-monas sp.)等,其中中肋骨条藻长期占绝对优势;在时间上,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和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但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更高,分布更均匀;在空间上,浮游植物平均丰度整体上呈现东滩>南支>北支的分布格局;GAM分析显示,在夏季,水温(Tem)㊁酸碱度(pH)和氮磷比(TN/TP)是显著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环境因子(P<0.05),其中TN/TP的贡献率最高(71.86%),在秋季,盐度(Sal)㊁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 Mn)是显著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环境因子(P<0.05),其中DO的贡献率最大(48.48%)㊂研究表明,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㊁结构㊁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存在季节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掌握长江口浮游植物资源动态提供参考依据㊂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影响因素;广义加性模型;长江口中图分类号:S932.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的能量基础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并通过为鱼㊁虾和贝等水生生物提供摄食饵料和必要能量,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㊂浮游植物因其种群世代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并能做出迅速反应,其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长期演替可以看作是对生态干扰的一种响应,因此,浮游植物可作为生态监测的指示生物[2]㊂长江口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位于黄海与东海交汇处,此处洋流与径流共存,受长江径流冲淡水㊁外海高盐水㊁苏北与杭州湾大陆沿岸流㊁台湾暖流消长变化㊁黑潮余脉和黄海冷水团等不同水文性质的耦合水系交汇影响,长江口物质与能量交换活跃,演变机制复杂多变,水文环境敏感脆弱[3],浮游植物生态类群十分丰富㊂丰水期,其径流强盛,浮游植物淡水种被冲入高盐海区而在外海短暂出现;枯水期,浮游植物海洋种因潮汐作用混入河口[4]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自然过程和人为扰动的作用下,长江口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气候变暖㊁工农业污废水排放及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等原因,长江口水域水沙分布节律发生改变[5],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6],藻华现象和有害赤潮频发,持续时间长且规模范围变广[7],浮游植物群落也呈现了明显的演变特征[8]㊂浮游植物的变化又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态学响应,将进一步影响长江口水体水质㊁上层食物网的运营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的稳定性㊂因此,研究长江口生态变化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对影响因子的响应机制成为水生生态学的热点方向[9],但近年来的研究存在时间跨度较小,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环境因子上行控制的线性相关层面等问题[10],然而,物种与环境关系极其复杂,多数呈非单调关系㊂本研究中基于2018 2020年㊀收稿日期:2023-07-23㊀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高校地方能力建设项目(21010502200,231050250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0dz1204703)㊀作者简介:邵海燕(1998 ),女,硕士研究生㊂E-mail:2714062287@㊀通信作者:赵静(1984 ),女,博士,讲师㊂E-mail:jzhao@夏㊁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及环境实测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探究驱动长江口浮游植物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形成的关键要素,以期为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调查时间及站位设置本研究中的浮游植物及环境数据均源于2018 2020年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长江口开展的实测调查,每个航次设置14个采样站位(图1),长江口是一个呈三级分汊㊁四口入海形势的三角洲河口,其河槽被崇明岛分为南支和北支,南支由长兴岛和横沙岛分为南港和北港,南港又被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崇明岛东边口门处的湿地为东滩,故根据采样位置可将站点大致分为3个区:北支(中段Z4㊁Z5,近口门Z7,江海分界Z13㊁Z15)㊁东滩(Z17㊁Z18)㊁南支(中段Z1,北港Z3㊁Z6㊁Z19,江海分界Z9㊁Z14㊁Z16)㊂图1㊀长江口浮游植物采样站点分布Fig.1㊀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tations for phyto-plankt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1.2㊀方法1.2.1㊀水质指标的采集与测定㊀使用采水器于每个站位水面下0.5m处采集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样后将样品转移至1L采样瓶中,现场加入1.5%的鲁哥氏液进行固定,静置24h后采用虹吸法将样品浓缩至50mL,在浓缩样品中加入体积分数为4%的甲醛并保存㊂环境水体取样方法参照‘海洋监测规范“第三部分(GB17378.3 2007),采用WTW Multi3430水质测试仪现场测定表层水温(Tem)㊁盐度(Sal)㊁pH和溶解氧(DO),其余水样带回实验室,采用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氮(TN)㊁总磷(TP)含量,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 Mn)㊂1.2.2㊀优势度及多样性指数的计算㊀浮游植物丰度以每升水中出现的个体数(ind./L)表示,优势度(Y)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ᶄ)㊁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11]计算公式为㊀㊀Y=(n i/N)ˑf i,(1)㊀㊀Hᶄ=-ðS i=1n i N log2n i N,(2)㊀㊀D=(S-1)/log2N,(3)㊀㊀J=Hᶄ/log2S㊂(4)式中:n i为第i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种类的总个体数;S为总种类数;f i为第i种在各采样点出现的频率㊂选取Y>0.02的藻种为调查区的优势种[12]㊂1.2.3㊀模型构建与筛选㊀由于长江口浮游植物资源季节差异明显,故本研究中利用GAM模型探讨造成此差异的原因㊂以浮游植物丰度作为GAM的响应变量,鉴于水温会影响浮游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速率[13],盐度会影响藻类的渗透压生理反应[14],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是浮游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15],pH过低会诱导海洋有毒藻类的暴发[16],氮㊁磷等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繁殖发育的物质基础[17],风速通过搅动底质可以降低浮游植物对光的吸收和促进其对营养盐的二次利用[18],故选择水温㊁盐度㊁溶解氧㊁酸碱度㊁化学需氧量㊁氮磷比及风速(WS)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GAM的全因子表达式为ln(abundance)=s(Tem)+s(Sal)+s(DO)+㊀㊀㊀s(pH)+s(COD Mn)+s(TN/TP)+s(WS)㊂(5)式中:s为自然样条平滑函数;Tem为水温;Sal为盐度;DO为溶解氧;pH为酸碱度;COD Mn为化学需氧量;TN/TP为氮磷比;WS为风速㊂分布模式选择高斯(Gaussian)分布㊂本研究中,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分季节对影响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19],检验的临界值选择为10,当有因子的VIF 阈值大于10时认为存在共线性[20],移除方差膨胀系数最大的因子再次进行共线性检验,依次往下筛选,直至影响因子间不存在共线性㊂将经过筛选后的解释变量通过逐步向后回归法分别放入GAM,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521第1期邵海燕,等: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IC)最小原则选择最佳拟合模型[21]㊂1.3㊀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ʃ标准误(mean ʃS.E.)表示,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差异分析㊂采用Arcmap 10.8软件绘制浮游植物采样站点及资源分布图,采用R 4.2.0软件完成GAM 的构建与筛选㊂由于试验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Shapiro-Wilktest),故选择Mann-Whitney U 检验和Kruskal-Wal-lis H 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㊂显著性水平设为0.05,极显著水平设为0.01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长江口水环境因子的变化从时间上看,夏季和秋季间除化学需氧量和风速无显著性差异外(P >0.05),其余各项环境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从空间上看,水温㊁盐度和风速在南支和北支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盐度和风速在北支和东滩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其余各项环境因子在不同区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夏季水温显著高于秋季,南支的水温显著高于北支;而秋季盐度显著高于夏季,北支盐度显著高于东滩和南支(表1)㊂表1㊀长江口水环境因子的变化Tab.1㊀Environmental factor change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时间和空间time and space水温/ħtemperature盐度salinity溶解氧/(mg㊃L -1)DO酸碱度pH化学需氧量/(mg㊃L -1)COD Mn氮磷比TN /TP风速/(m㊃s -1)WS季节season 夏季27.50ʃ3.45a 7.43ʃ9.72a7.49ʃ0.68a 8.02ʃ0.12a 4.34ʃ1.3930.39ʃ17.09a 2.66ʃ1.54秋季14.17ʃ2.62b 10.87ʃ9.60b 10.13ʃ0.67b 8.02ʃ0.88b 4.04ʃ1.7722.25ʃ23.84b2.58ʃ1.32北支19.07ʃ7.57a 20.55ʃ6.81a 9.13ʃ1.647.93ʃ1.02 4.11ʃ1.5624.17ʃ12.88 1.99ʃ0.89a 区域area东滩22.28ʃ6.88ab 4.21ʃ4.81b8.56ʃ1.288.07ʃ0.10 4.67ʃ2.0825.66ʃ21.75 2.84ʃ1.57b南支21.68ʃ7.05b2.43ʃ3.03bc 8.65ʃ1.378.06ʃ0.184.11ʃ1.4528.05ʃ25.23 3.02ʃ1.57bc㊀注:同列中标有不同字母者表示相同时间或空间上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标有相同字母和未标字母者表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㊂Note:Mean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over the same time or space (P <0.05),and meanswith the same letter and without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0.05).2.2㊀长江口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9属185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40属86种,占所有物种数的46%;绿藻门(Chlorophyta)27属44种,占比24%;蓝藻门(Chlorophyta)10属22种,占比12%(图2(a))㊂2018年,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2属60种,秋季共鉴定出6门33属45种;2019年,夏季共鉴定出6门39属50种,秋季共鉴定出5门31属33种;2020年,夏季共鉴定出8门78属134种,秋季共鉴定出8门47属69种(图2(b))㊂调查期间,长江口浮游植物种类数夏季的中位数显著高于秋季(P <0.05)㊂2018 2020年的夏季和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优势种共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㊁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 )㊁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 )㊁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衣藻(Chlamydomonas sp.)等18种,主要隶属于硅藻门㊁蓝藻门㊁绿藻门和隐藻门(Cryptophyta),均属于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种㊂其中,硅藻门的中肋图2㊀长江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Fig.2㊀Phyt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62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骨条藻在调查期间稳定出现,为常年优势种,分别在2018年夏季(Y =0.81)㊁2018年秋季(Y =0.51)及2020年夏季(Y =0.18)占据第一优势种地位;蓝藻门的两端细颤藻(Oscillatoria sp.)在2019年夏季为第一优势种(Y =0.14);小环藻在2019年秋季为绝对优势种(Y =0.20);具槽直链藻和颗粒直链藻在2020年秋季均为绝对优势种(Y =0.11)㊂秋季仍以适低温的硅藻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优势种门类组成更加丰富,适高温的蓝藻门明显增多,隐藻门的两种藻类仅在2019年成为优势种(表2)㊂表2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优势种及优势度(Y )Tab.2㊀Dominant species and species dominance (Y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门phylum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2018年2019年2020年夏季summer 秋季autumn 夏季summer 秋季autumn 夏季summer 秋季autumn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0.810.510.050.150.180.07小环藻(Cyclotella sp.)0.040.060.20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 )0.040.080.11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 )0.030.070.11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0.030.06江河骨条藻(Skeletonema potamos )0.03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 )0.04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 )0.03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0.03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0.050.05大颤藻(Oscillatoria major )0.04蓝藻门(Cyanophyt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 )0.03两端细颤藻(Oscillatoria sp.)0.14微囊藻(Microcystis sp.)0.02绿藻门(Chlorophyta)衣藻(Chlamydomonas sp.)0.030.060.05小球藻(Chlorella sp.)0.03隐藻门(Cryptophyt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uterm )0.030.09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 )0.032.3㊀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2018 2020年夏季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 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6㊁1.90㊁2.98,秋季分别为1.65㊁1.82㊁2.99;夏季Margalef 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3㊁1.02㊁4.31,秋季分别为0.90㊁0.69㊁5.14;夏季Pielou 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1㊁0.71㊁0.85,秋季分别为0.66㊁0.83㊁0.86㊂从时间上看,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 指数㊁Margalef 指数及Pielou 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5㊁2.24㊁0.78)均高于夏季(分别为1.91㊁2.09㊁0.62),其中仅Pielou 指数中位数在夏㊁秋季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图3)㊂2.4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的时空分布2018年夏㊁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分别为5.76ˑ106㊁4.46ˑ105ind./L,2019年夏㊁秋季平均丰度分别为1.33ˑ106㊁2.19ˑ105ind./L;2020年㊀∗表示中位数与夏季有显著性差异㊂㊀∗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median of summer.图3㊀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Fig.3㊀Phytoplankton community diversity index in theYangtze River Estuary夏㊁秋季平均丰度分别为4.23ˑ103㊁6.04ˑ102ind./L;北支㊁东滩㊁南支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79ˑ105㊁1.70ˑ106㊁1.40ˑ106ind./L㊂时间分布上,夏季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秋季(P <0.05);空间分布上,浮游植物平均丰度整体上呈东滩>南支>北支的格局,但各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秋季这一空间分布格局更为明显(图4)㊂721第1期邵海燕,等: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图4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的时空分布Fig.4㊀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2.5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与影响因子的最优模型本研究中选取的7个影响因子中,夏季影响因子的VIF阈值均小于10,秋季水温和溶解氧的VIF 阈值均大于10,其余5个影响因子的阈值均小于10㊂移除秋季GAM中VIF阈值最大的水温影响因子后,各影响因子阈值均小于10(表3)㊂最佳拟合模型相关参数如表4所示,其中,夏季最佳模型影响因子组合是Tem+Sal+DO+pH+ TN/TP,其中,Tem㊁pH和TN/TP对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该模型的偏差解释率为86.7%,其中TN/TP的贡献率最大,82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为71.86%;秋季最佳模型影响因子组合是Sal +DO +COD Mn ,3个因子对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01),该模型的偏差解释率为80.0%,其中溶解氧贡献率最大,为48.48%㊂表3㊀模型解释变量共线性检验Tab.3㊀Collinearity test of model explanatory variables季节seasonVIF 阈值VIF threshold value水温Tem盐度Sal溶解氧DO酸碱度pH化学需氧量COD Mn氮磷比TN /TP风速WS夏季summer6.512.22 5.221.34 1.43 1.30 1.52秋季autumn 12.77 1.7612.18 1.08 1.11 1.03 1.241.671.771.081.111.031.24㊀注: 表示移除该因子㊂Note: denotes detachment of this factor.表4㊀各季节最佳拟合模型相关参数Tab.4㊀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optimal model in each season季节season关键解释变量key explanatory variable估计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P 值P value赤池信息准则AIC偏差解释/%deviance explained相对贡献率/%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e水温Tem5.5020.0002∗∗∗4.74盐度Sal1.8280.2160.75夏季summer溶解氧DO1.0000.302301.9786.713.90酸碱度pH 2.0430.0007∗∗∗8.75氮磷比TN /TP6.853<2ˑ10-16∗∗∗71.86盐度Sal3.011<2ˑ10-16∗∗∗19.09秋季autumn溶解氧DO 6.669<2ˑ10-16∗∗∗308.7180.048.48化学需氧量COD Mn4.933<2ˑ10-16∗∗∗32.43㊀Note:∗,P <0.05;∗∗,P <0.01;∗∗∗,P <0.001.2.6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GAM 分析表明:夏季,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与水温㊁TN /TP 呈现双波峰的非线性关系,浮游植物丰度随着水温的升高整体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即丰度在28.5ħ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图5(a));浮游植物丰度与pH 呈非线性正相关,在pH 达到8.1时,丰度增速减缓(图5(b));在TN /TP <16之前,浮游植物丰度与其呈负相关,当TN /TP 值为16左右时,浮游植物丰度达到最低值,随后丰度随TN /TP 值的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平稳(图5(c))㊂图5㊀不同季节最佳GAM 模型的显著性影响因子与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的关系Fig.5㊀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optimal GAM model and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921第1期邵海燕,等: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㊀㊀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与盐度㊁DO和COD Mn均呈非线性关系,整体上与盐度呈负相关(图5(d)),与DO呈正相关(图5(e)),且随COD Mn的升高浮游植物丰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COD Mn为2.2mg/L时浮游植物丰度达到最低值(图5(f))㊂3㊀讨论3.1㊀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动格局本研究的时间格局上,长江口浮游植物种类数与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季,优势种门类组成也更丰富,除了具低温耐受性的河口半咸水类群的硅藻外,部分暖水性淡水种也明显增多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夏季降水充沛,致使长江地表径流强盛,陆源中的有机泥沙随着岸边带水位的抬升(垂向扩散与混合)及冲淡水的水平迁移汇入河口,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裕的氮㊁磷等营养物质,故而使得作为水体富营养化标志的一些耐污性小型蓝藻成为优势种[22];二是,长江口夏㊁秋季监测站位的平均水温分别为27.50㊁14.17ħ,适宜的高温可以通过良好的光合作用来提高浮游植物代谢活性并延长其生长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硅藻的优势逐渐受到抑制,蓝藻和绿藻的生长发育被促进,这是因为不同的藻种有着各自不同的适温范围,蓝藻㊁绿藻(25~ 35ħ)比硅藻(15~25ħ)对高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23],故部分物种会出现季节性生消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㊂广盐性的隐藻仅在2019年成为优势种,从当时的水体环境分析, 2019年尤其是秋季盐度在调查期间处于最高水平,高盐度使得对高盐水有着较好适应能力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uterm)和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迅速繁殖和暴发㊂本研究中,秋季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㊁Margalef指数及Pielou指数平均值均高于夏季,虽然夏季有着比秋季更高的丰度和种类数,但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生境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相对丰度两个维度信息上的综合指标,更关注的是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24],故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夏季物种之间的丰度分布不均匀㊁物种局部聚集所致,而秋季多样化的群落更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这与刘笑等[25]的研究结果相类似㊂本研究中,2020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及Shan-non㊁Margalef和Pielou指数均较其他两年高,而丰度较其他两年低,数据信息产生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2020年的调查站位与往年发生了细微变动,如Z1站位更往东偏移㊂空间格局上,长江口南支的浮游植物资源丰度大于北支,且秋季此趋势更为明显,这与李照等[26]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二者的研究区域和调查时间不同㊂由于长江口北支河道较南支陡而窄,径流冲淡水分流量少㊁流速慢且紊动强度低,受咸潮影响大,盐水入侵[27]造成北支分汊河道与南支的盐度格局迥异,秋季枯水期尤为明显,北支的高盐度对浮游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制约,故北支的浮游植物丰度较南支低㊂3.2㊀长江口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中GAM结果表明,夏季,浮游植物丰度虽在20.0~28.5ħ较适宜的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大幅增加,但当温度超过绝大多数藻类的耐受范围后,高温会抑制浮游植物代谢酶活性及营养盐利用率,还会导致水体缺氧[28],故使浮游植物丰度迅速下降㊂氮㊁磷等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贯穿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㊁能量储备㊁细胞分裂及沉降消解等生长的全过程[29]㊂有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会改变长江口营养盐的形式及比例(如N/Si及N/P),使得溶解态硅的通量大幅下降,DIN和磷酸盐含量升高,而在较高营养水平的水体中,种群生物量的增加会导致群落多样性下降[30]㊂TN/TP是影响浮游植物资源分布的潜在限制性环境因子,夏季丰水期流量大,水体获得空气中的氧气较快,泥沙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提高了浮游植物对氮㊁磷等营养物质的可获得性,故TN/TP在夏季比在秋季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更为显著㊂关于对浮游植物养分潜在相对限制的观点,不同学者间存在差异㊂如张光贵[28]研究认为,水体TN/TP低于9时就可能存在氮限制,高于21时表现为磷限制;Bergström[31]研究表明,TN/TP大于10时为磷限制,而小于10时则为氮限制;曾辉[32]认为,藻类是按Redfield比例吸收海洋中的营养元素,当其周围水体的碳㊁氮㊁磷(CʒNʒP)循环比率为106ʒ16ʒ1时,细胞接近饱和营养增长,当氮㊁磷比超过16后,即存在磷限制,一般而言,河流中常为磷限制,海洋中主要为氮限制㊂本研究中,长江口夏㊁秋季TN/ TP的平均值分别为30.39㊁22.25,且GAM结果表明,夏季,在TN/TP达到16之前浮游植物丰度03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与其呈负相关,超过16后丰度随TN/TP比值的增加而增大,并在TN/TP为35左右时丰度趋于平缓㊂综合考虑,长江口磷相对缺乏,磷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相对限制性营养盐㊂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藻类的季节分布和渗透压生理反应,不同浮游植物的盐度效应亦有所差异,低盐度一般有利于淡水种与河口半咸水种生长,而高盐度较适合外洋性浮游植物类群的生长[33]㊂王金辉[34]研究认为,盐度是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时空序列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子㊂本研究中GAM结果表明,盐度对秋季浮游植物丰度的影响较夏季大,是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秋季丰度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㊂溶解氧是影响秋季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导因子,温度越高,水体含氧量越少,溶解氧未成为夏季浮游植物丰度重要影响因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夏季受营养盐的影响较大,溶解氧在当季的影响因子排序中重要性相对下降㊂本研究中,GAM在量化响应变量长期动态趋势方面有良好效果,在甄别不同季节的多解释变量不同作用及重要程度上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本研究中调查数据时间序列较短,同时,浮游植物受水流影响较大,又缺乏波浪及水流等数据,可能会使GAM结果缺少普适性㊂后续研究应不断积累有效数据,并将多物种的空间模型考虑进来,进一步揭示长江口浮游植物对影响因子的响应规律㊂4 结论1)本次调查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99属185种,以硅藻门㊁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优势种中,中肋骨条藻长期占绝对优势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㊁群落结构及生物丰度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㊂2)GAM结果显示,上行效应中,水温㊁酸碱度和氮磷比是驱动夏季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决定性控制因子;盐度㊁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是影响秋季浮游植物资源分布的主导因子㊂对不同季节关键影响因子的识别与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生态环境变化背景下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的演变格局㊂参考文献:[1]㊀林峰竹,吴玉霖,于海成,等.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8,39(4):401-410.㊀㊀㊀LIN F Z,WU Y L,YU H C,et al.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2004[J].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2008,39(4):401-410.(in Chi-nese)[2]㊀SUIKKANEN S,LAAMANEN M,HUTTUNEN M.Long-term chan-ges in summer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of the open northern Baltic Sea[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6,71(3): 580-592.[3]㊀ZHANG Z R,ZHOU M,ZHONG Y,et al.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J].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2020,7: 587539.[4]㊀UNDERWOOD G J C,KROMKAMP J.Primary production by phy-toplankton and microphytobenthos in estuaries[M]//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Amsterdam:Elsevier,1999:93-153. [5]㊀YUAN J C,HAYDEN L,DAGG ment on reduc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and changing of nutrient ratio in the East China Sea:effect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by Gwo-Ching Gong et al [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7,34(14):L14609. [6]㊀CHAI C,YU Z M,SHEN Z L,et al.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before and after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Dam[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407(16):4687-4695. [7]㊀ZHU J R,WANG J H,SHEN H T,et al.Observation and analysisof the diluted water and red tide in the sea off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in middle and late June2003[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3):240-247.[8]㊀杨颖,刘鹏霞,周红宏,等.近15年长江口海域海洋生物变化趋势及健康状况评价[J].生态学报,2020,40(24):8892-8904.㊀㊀㊀YANG Y,LIU P X,ZHOU H H,et al.Evalua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variation and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in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the past15years[J].Acta Ecologica Sinica,2020,40(24):8892-8904.(in Chinese)[9]㊀赵艳民,马迎群,曹伟,等.长江口2016年冬季浮游植物类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20,39(2):183-188.㊀㊀㊀ZHAO Y M,MA Y Q,CAO W,et al.Feature of phytoplankton groups in Yangtze Estuar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winter,2016[J].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 39(2):183-188.(in Chinese)[10]㊀高月鑫,江志兵,曾江宁,等.春季长江口北支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影响因子[J].海洋通报,2018,37(4):430-439.㊀㊀㊀GAO Y X,JIANG Z B,ZENG J N,et al.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 factors off the north branch of theYangtze River Estuary[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8,37(4):430-439.(in Chinese)[11]㊀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7-98.㊀㊀㊀ZHANG J T.Quantitative ecology[M].2nd ed.Beijing:Science Press,2011:77-98.(in Chinese)[12]㊀赵文.养殖水域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㊀㊀㊀ZHAO W.Ecology of aquaculture waters[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11.(in Chinese)[13]㊀刘建康.高级水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1第1期邵海燕,等: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含沙量与沉积物特征分析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含沙量与沉积物特征分析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含沙量与沉积物特征分析徐海根;虞志英;钮建定;李身铎;郑建朝【摘要】长江口在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下,在河口口门形成了庞大的河口拦门沙系,在河口口外形成了巨大的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是河口拦门沙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沙浅滩含沙量不仅受到流域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台风暴潮和寒潮大风的影响,除了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含沙量的特征外,冬季含沙量大大大于夏季含沙量.横沙浅滩5 m水深含沙量的总体水平约为0.459 kg/m3.横沙浅滩邻近海域含沙量在向海方向上迅速降低.除潮汐大小含沙量呈现大小变化之外,冬季含沙量大于夏季含沙量是其主要特征.长江流域来沙近年来呈现减少趋势,邻近海域含沙量有所减少,局部海床出现冲刷现象.横沙浅滩沉积以细粉砂为主,水下三角洲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为主,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的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布均反映了横沙浅滩沉积物和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组合结构.拟建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沉积地层均为第四纪疏松沉积层,特别是水下三角洲地层,可挖性好,容易成槽,对工程建设有利.【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13页(P42-54)【关键词】长江口;横沙浅滩;水下三角洲;含沙量;沉积物【作者】徐海根;虞志英;钮建定;李身铎;郑建朝【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上海20003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510 引言拟选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及外航道位于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长江全长6 300 km,流域面积180万km2,流域来水来沙丰富.长江口潮汐强度属于中等.口门多年平均潮差2.66 m,最大潮差4.62 m.长江口潮量巨大.在多年平均流量和平均潮差的情况下,洪季大潮进潮量有53亿m3,枯季小潮进潮量也达13亿m3.长江河口河流作用显著,海洋作用强劲,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导致在河口口门泥沙集聚和沉积,形成河口拦门沙系,包括拦门沙航道和拦门沙浅滩,两者相间分布.拦门沙浅滩有崇明东滩、横沙东滩和横沙浅滩、九段沙等.横沙东滩和横沙浅滩以N23丁坝分界,以西与横沙岛相接,称横沙东滩,以东为横沙浅滩.长江口拦门沙向海方向为巨大的长江水下三角洲.面积达1万km2以上,下界水深30~50 m,北面与苏北浅滩相接,南面连接杭州湾海底平原.它是长江入海泥沙扩散沉积形成的一个巨大地貌单元.1 含沙量横沙浅滩含沙量具有长江口拦门沙浅滩含沙量的共同特征.含沙量不仅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更加受到台风、寒潮、波浪和潮汐潮流的巨大影响.我们在邻近的佘山水文站从1998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观测含沙量资料(见表1),得到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459 kg/m3.佘山水文站在崇明东滩5 m水深处,可以代表横沙浅滩5m水深处的含沙量总体水平.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时,横沙浅滩5 m水深处含沙量为0.5 kg/m3,与上述数据相当[1,2].横沙浅滩含沙量季节性变化明显(见图1).7月最小,11月最大,月均值前者为0.21 kg/m3,后者为0.74 kg/m3.11月最大含沙量曾出现过17.29 kg/m3.含沙量的季节性变化,显然不是上游来水来沙变化为主因,而是台风暴潮和寒潮大风影响的结果.表1 1998—2001年佘山站含沙量统计表Tab.1 Statistic table of concentration of Sheshan Station from1998 to 2001 kg·m-31 0.46 1.76 8 0.384.20 2 0.44 1.39 9 0.40 3.02 3 0.53 3.86 10 0.47 4.34 4 0.42 2.75 11 0.74 17.29 5 0.26 1.48 12 0.44 1.76 6 0.24 1.10 年平均0.42 17.29 7 0.21 1.81横沙浅滩邻近海域含沙量降低.如表2所示,北港口门含沙量比口外大.含沙量向海方向急剧降低,在洪季北港口门平均含沙量为0.786 kg/m3,口外20 m等深线附近仅为0.153 kg/m3.图1 佘山全年含沙量Fig.1 Monthly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Sheshan Station表2 1982年含沙量同步观测结果Tab.2 Observ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1982 kg·m-32301(北港口门) 0.728 0.844 0.7860.803 0.746 0.774 2302(北港口外) 0.167 0.139 0.153 2401(北槽口门)0.329 0.587 0.458 1.130 1.068 1.091 2402(北槽口外) 0.242 0.238 0.2401982年洪季平均含沙量分布如图2所示.大潮含沙量大,小潮含沙量小;含沙量等值线大潮外推,小潮内移;含沙量分布向海方向急剧降低.图2 洪季大小潮平均含沙量分布图(kg·m-3)Fig.2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flood season(kg·m-3)1982年枯季平均含沙量分布如图3所示.大潮含沙量大,小潮含沙量小;含沙量等值线大潮外推,小潮内移;含沙量平面分布,向海方向急剧降低.图3 枯季大小潮平均含沙量分布图(kg·m-3)Fig.3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dry season(kg·m-3)根据图2和图3分析,含沙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含沙量比夏季大.0.2 kg/m3含沙量等值线,洪季大潮分布在20 m等深线以西,枯季大潮可东移到40 m等深线附近.1998年北槽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开始,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跟着开工建设,到2004年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的含沙量有如下的分布特征.如表3所示,横沙浅滩5 m水深以浅地区,平均含沙量均在0.5 kg/m3至1.0kg/m3;在横沙浅滩东侧前沿水深5~10 m的鸡骨礁附近含沙量明显降低,平均含沙量降至0.5 kg/m3以下.实测最大含沙量分布在底层,可达1.0kg/m3 以上[5].表3 2004年含沙量同步观测结果Tab.3 Observ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2004 kg·m-312 N2(北导堤外) 0.40 0.60 0.43 0.89 N4(横沙鸡骨礁-10 m) 0.19 0.35 0.22 0.54 CS5D(-10 m航道侧)0.53 0.86 1.07 1.CS4D(口内) 0.42 0.59 0.74 1.512004年北槽口及附近海域含沙量平面分布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北槽口含沙量大,向海方向急剧降低.0.1 kg/m3含沙量等值线介于10 m和20 m等深线之间,含沙量等值线走向与地形等深线走向相似.长江流域来沙近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河口含沙量已经产生了影响.长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9 000亿m3,年内分布具有季节性(见图5).流域来沙,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呈现减少趋势.以安徽大通站为例,年均输沙量1951—1989年为4.71亿t,1990—2000年为3.46亿吨,2000—2009年为1.92亿t,2006年为0.848亿t,2011年仅为0.77亿t(见表4和图6).流域来沙减少已致长江口口内含沙量降低,邻近海域也有所降低[4].长江口邻近海域海底地形出现冲刷带,可能与流域来沙减少有关.不过,这方面还得进行进一步的现场测量和研究工作.图4 2004年长江口全潮平均含沙量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tidal concentration of Changjiang Estuary in 2004表4 长江大通站输沙量Tab.4 Sediment discharge of Changjiang Datong Stationmm 1950—2000 4.33 0.486 0.年份年输沙量/亿t 年均含沙量/(kg·m-3) D50/017 2003 2.06 0.223 0.010 2011 0.77图5 大通站年径流量变化过程Fig.5 Annual runoff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Datong Station图6 大通站年输沙量变化过程Fig.6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Datong Station2 沉积物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动力条件和泥沙运动十分复杂,沉积环境也有多样,因此沉积物类型较多.沉积物类型,粗至细砂,细至粘土,各种类型都有.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和粘土[2,3,5,7].但是,它们分布有序,很有规律.横沙浅滩基本上由粉细砂物质组成.图7为取样站,表5为颗粒分析成果表.有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组成.个别滩地也有粘土质粉砂等细物质沉积,但不是主要的. 图7 横沙浅滩沉积物取样站位图Fig.7 Sediment sampling stations around Hengsha Shoal1982年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平面分布如图8所示.横沙浅滩由粉砂质砂组成.拦门沙航道由粘土质粉砂组成.邻近海域水下三角洲由粉砂和粘土质粉砂等细颗粒物质组成.2004年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平面分布如图9所示.横沙浅滩由粉砂质砂组成.拦门沙航道由粘土质粉砂组成.邻近海域5~10 m等深线之间沉积物由粉砂组成,10 m等深线以深的水下三角洲由粘土质粉砂组成.表5 沉积物粒度分析成果统计Tab.5 Statistics of sediment grain sizeQ179 65.8 20.4 13.8 0.126 0.116 TS 2001.5 Q180 50.4 34.9 14.3 0.063 0.067 TS 2001.5 Q181 44 40.5 15 0.051 0.054 TS 2001.5 Q182 75.3 14.75 9.95 0.136 0.125 S 2001.5 Q188 60.52 39.44 27.34 0.122 0.111 Y-TS 2001.5 Q189 76.7 15.58 7.54 0.140 0.129 S 2001.5 Q190 12.5 61.78 25 0.012 0.028 YT 2001.5 Q191 70.9 18.85 10 0.132 0.128 S 2001.5 Q199 20.3 60.56 18.6 0.0200.048 ST 2001.5 Q200 20.2 60.15 19.1 0.019 0.047 ST 2001.5 Q201 73.1 15.29 11.3 0.139 0.120 S 2001.5 Q208 57.7 29.03 12.90.096 0.093 TS 2001.5 Q209 50.9 31.87 16.7 0.067 0.076 TS 2001.5图8 1982年长江口底砂D50(mm)分布图Fig.8 Distributions of Changjiang Estuary sediment(D50)in 1982图9 2004年长江口底砂D50(mm)分布图Fig.9 Distributions of Changjiang Estuary sediment(D50)in 2004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泥的百分含量平面分布图(见图10)和砂的百分含量平面分布图(见图11),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沉积调查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横沙浅滩表层沉积物泥的百分含量不足10%或20%,砂的百分含量在50%~80%以上.横沙浅滩邻近海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泥的百分含量在50%以上,砂的百分含量不足20%.应予指出,长江口东北部分,东经122°30′以东和北纬31°20′以北一大片海域,泥的百分含量不足10%,砂的百分含量大于80%,是一个粗颗粒沉积物的存在区.横沙浅滩拟建挖入式港池建议提出以后[6],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在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布置和进行了4个工程地质钻孔(见表6,图12和图13),为研究工程区域沉积物垂向分布提供了资料[7].地质历史上,长江口经过复杂的变化.冰后期海侵,长江口成为溺谷.河流入海泥沙堆积,溺谷变成河口湾,再变成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河口发育阶段,河口拦门沙发育(包括拦门沙航道和拦门沙浅滩),水下三角洲发育.C3孔可以代表河口拦门沙沉积剖面.表层为河口拦门沙航道沉积,物质细,粉质粘土,第二层为河口拦门沙浅滩沉积,物质粗,粉细砂.根据历史海图分析,1842年北港口航道在佘山附近入海,现在北港口航道已在佘山以南,已经移到以前的横沙浅滩位置.根据目前横沙浅滩表层沉积物对比分析,实际上第二层粗物质粉细砂与目前滩面表层沉积物相似.所以C3孔可以代表横沙浅滩沉积物的沉积剖面.横沙浅滩粉细砂沉积层的底板高程约在鸡骨礁(122°22.9′E、31°10.4′N)理论最低潮面下13.20 m 左右.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物质变细,粉质粘土、淤泥粘土到粘土,为全新世水下三角洲沉积.底板高程约在鸡骨礁理论最低潮面下48.50 m左右.第六层,物质有所粗化,粉质粘土夹粉砂,属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图10 长江口沉积物泥百分含量分布图Fig.10 Distributions of Changjiang Estuary mud percentage concentration图11 长江口沉积物砂百分比含量分布图Fig.11 Distributions of Changjiang Estuary sand percentage concentration表6 勘探点位置表Tab.6 Locations of drilling coresC1 31°14.9997′122°25.0110′ 长江口锚地,鸡骨礁外C2 31°15.0029′ 122°20.2960′ 横沙浅滩东侧,鸡骨礁北约8 km C3 31°20.3153′ 122°07.9836′ 横沙浅滩北侧,长江口北港水道C4 31°7.4900′ 122°19.9900′ 横沙浅滩南侧,鸡骨礁南约5 km,长江口南港水道C1孔位于横沙浅滩以东邻近海域,在10 m等深线以外的水下三角洲上.第一层,淤泥;第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三层,淤泥质粘土;第四层,粘土.都是细颗粒沉积物,都属第四纪全新世水下三角洲沉积.与C3孔水下三角洲沉积剖面相似.底板高程在鸡骨礁理论最低潮面下58 m左右.第四层向下的地层为晚更新世沉积地层.C2孔介于C1孔和C3孔之间,在横沙浅滩东侧5 m等深线附近.第一层为粉细砂,属于河口拦门沙浅滩沉积.第二层,淤泥质粘土;第三层,粘土,属于水下三角洲沉积.这与C3、C1的水下三角洲沉积剖面相似.底板高程在鸡骨礁理论最低潮面下46.80 m左右.该层以下为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实际上,C3、C2、C1三个钻孔可以构成从横沙浅滩到水下三角洲的一个沉积纵剖面.剖面上部河口拦门沙浅滩沉积,以灰色粉细沙为主,局部为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砂质不纯,颗粒较均匀,含云母和贝壳碎片,夹粘性泥层.剖面下部呈现灰黄色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流塑,土质均匀,切面较光滑,夹少量粉砂层,含少量有机质,偶见粉砂小团块,摇振见反应,韧性中等,再现灰色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有光泽,夹少量粉砂或粉土微粒层,含少量贝壳碎片,无摇振反应,韧性高,标准贯入击数<1;最后为灰色粘土,饱和,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有光泽,夹粉砂微粒层,含少量贝壳碎片,无摇振反应,韧性高,标准贯入击数2~5击.构成的沉积纵剖面,从横沙浅滩到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有两大类型,上部为河口拦门沙浅滩沉积,物质粗,向海方向尖灭;下部为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质细,遍及横沙浅滩和水下三角洲.晚更新世地层在全新世地层之下,标准贯入击数高.这种沉积物沉积剖面结构对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建设十分有利.C4孔位于横沙浅滩南侧10 m等深线附近,依然显示河口浅滩沉积和水下三角洲沉积的二元结构特征.但是,在鸡骨礁理论最低潮面下48.00m以下的晚更新世地层确为粉细砂,并不是其余3个钻孔所显示的粉质粘土夹粉砂,说明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平面变化比较复杂.在现有资料情况下,C3、C2、C1沉积物垂向分布特征,已经包涵了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而且沉积物分布有序、规律,可以作为拟选工程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建设的沉积物分布的特征资料.疏松沉积层,可控性好,对拟建工程建设有利.3 小结综合以上讨论分析,可得:① 长江口在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庞大的河口拦门沙系和水下三角洲两大地貌单元.拟选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就在河口拦门沙浅滩和水下三角洲上.② 横沙浅滩5 m水深处含沙量在0.459 kg/m3左右.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冬季含沙量大于夏季,台风暴潮、寒潮大风对浅滩地区泥沙运动作用明显.邻近海域含沙量低,向海方向急剧减小.含沙量大潮大于小潮,冬季大于夏季.近年来长江流域来沙呈现减小趋势,邻近海域含沙量也因此有所降低,局部海床有所冲刷.③ 横沙浅滩表层沉积物粗,以粉细砂为主,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细,以粘土质粉砂为主.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分析,C3孔、C2孔、C1孔显示的沉积物垂向分布,全新世地层可以分为两层,上层由粉细砂组成,属于河口拦门沙浅滩沉积,下层由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组成,属于水下三角洲沉积.都是疏松沉积层,可挖性好,对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建设有利.上述意见仅根据现有资料所做的初步分析.实际上,含沙量和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十分复杂,随着研究工作进展,还应做更多、更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参考文献][1]陈吉余.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陈吉余.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郭蓄民,许世远,王靖泰,等.长江河口地区全新统的分层与分区[G]//严钦尚,许世远.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何青.河口泥沙[M]//陈吉余.21世纪的长江河口初探.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5]虞志英.长江口北槽口外水下地形[G]//沉积环境变化和对三期外航道的影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6]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研究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7]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新港区选址(横沙)项目研究前期工作报告[R].上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体地球化学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体地球化学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第3 5 卷 第6 期
2 0 1 3年 1 1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1 9 3 . 2 0 1 3 . 0 6 . 0 0 6




V o 1 . 3 5 , N o . 6
No v e mb e r 2 0 1 3
集 中在时空分 布 、 含 量变化 、 季风 和 水 团的影 响 等宏 观方 面 , 而 对 悬 浮 体 的 地 球 化 学 组 成 方 面 的 研 究
很少。
学特征进 一步复杂 化 口 ] 。河 口的悬 浮体 能起 到 对 污染 物继续 向海洋输送 的阻隔作用 , 使通过 河 口后 的
的研 究_ l ” ] 。国 内在 这 方 面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 2 0
世纪 8 0年代 以后 , 研究 内容 涉及悬 浮体 的颗粒 类 型 、 时空分布 以及影 响因素 等方面 , 包括对 悬浮体含 量分 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水 团对悬浮体分 布 的影 响研究 、 对 悬浮体粒度 的研究 、 人类 大型活动对 于悬浮体 的影 响研究等 [ 1 4 2 0 ] 。相 比而言 , 国内对悬 浮体 的研 究多
水体变得 “ 清洁” _ 4 ] , 在 该过 程 中悬浮颗 粒物 起到 了 纽带 的作用l 6 。由此可 知 , 对 悬浮 体 中主 、 微 量 元 素 的研究 有助 于探讨 海 洋学 过程 中的源汇 效应 及 各 种元 素的地球化学行 为 , 为深入 了解 沉积地 球化学 过 程 以及近海环境质 量评价提供科学依 据 。
长江 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体地球化学组成及其影 响因素
邵和 宾 , 范德 江 , 张晶 , 李 清

长江江域南通段表层沉积物PH、Eh、T分布特征

长江江域南通段表层沉积物PH、Eh、T分布特征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长江江域南通段表层沉积物PH、Eh、T 分布特征许庆华1,2,陶 哲1,杨华忠1,章奕忠1(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7;2.国土资源部海岸带江苏南通野外基地,江苏 南通 226300)摘 要:对长江南通段江域120个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使用PH检测仪、温度计、氧化还原电位仪对沉积物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了他们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表层沉积物沉积物属于中性-弱碱性环境,PH值变化于6.34~8.93之间,PH平均值8.08,空间分布具有分带性和不均匀性;Eh变化与-300mV~-11mV之间,Eh平均值-130mv,空间分布也有若分带性和不均匀性;T值变化于14.2°~18.5°之间,温度T平均值16.45°温度分布不均匀,自上往下游温度有降低趋势。

关键词:长江;沉积物;PH;Eh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8-0074-2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 Eh and T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Nanto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XU Qing-hua1,2, TAO Zhe1, YANG Hua-zhong1, ZHANG Yi-zhong1(1.Institute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East China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Nanjing 210007,China; 2.field base of coastal zone of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Nantong 226300,China)Abstract: Collected 120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Nanto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sediment samples were tested using pH detectors, thermometers, and REDOX potentiometers to analyze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belong to the neutral to weakly alkaline environment, and the pH value varies from 6.34~8.93, and the average pH value is 8.08.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zoning and inhomogeneity ; The variation of Eh was between -300mV~-11mV, and the mean value of Eh was -130mV.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lso showed zonation and inhomogeneity.T value varies from 14.2°~18.5°,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T of 16.45° is not uniform, and the temperature ha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reaches.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sediment; pH; EhPH即酸碱度,Eh是铂片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氧化还原电位,两者作为介质(包括水、土壤等)环境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性指标,PH值高低反映介质酸碱性的强弱,Eh值大小则表征介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齐红艳、冯德江等,2008)。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分布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分布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分布孙学诗;范德江;刘鹏飞;逄悦;田元【摘要】Based on the in-situ investigation for Eh and pH of water samples,and the simultaneou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from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areas,we study illustr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h,pH 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ater-masses and authi-genic mineral.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in the area is weak oxidizing,and its Eh values range from 202.3 to 317.2 mV.The distribution of Eh in the area takes on zonality and heterogeneity.From coastal areas out-wards,the Eh gradually reduce.The pH data show vertical mixing phenomena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ob-vious stratification effect in the southern part.The sea water in the area is neutral-slightly alkaline environ-ment,and its pH range from 7.10 to8.19.The distribution of pH also takes on zonality.From coastal areas outwards,the pH values gradually increase.The Eh data show obvious stratification effect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homogeneous mixed phenomena in the southern part.The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of pH-Eh reveal that there exist three types of water masses,i.e.,Yangtze Diluted Water with low pH and high Eh,Taiwan Warm Current with high pH and low Eh,and coastal current with rapid variations in pH.The pH-Eh phase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reveal that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there exist authigenic mineral including dominant Fe-Mn oxide (Fe2 O3 and Mn2 O3 ),and minor pyrite (FeS2 ).%依据2015年春季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海域水体Eh和pH 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同航次现场测得的温度、盐度数据,系统探讨了Eh和p H对水团发育特征的指示作用及对自生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为弱氧化环境,Eh变化范围为202.3~317.2 mV,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带性和不均一的特点,表现为近岸高、离岸越远越低,北部垂向混合均匀、南部层化作用明显.该海区水体总体上为中性-弱碱性环境,pH变化范围为7.05~8.19,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带性,表现为近岸低、外海高,北部层化明显、南部混合均匀.依据p H-Eh判别图解,判定存在3个水团:长江冲淡水团以低p H和高Eh为特征,台湾暖流为高p H和低Eh,而沿岸流水团以快速变化的pH为特征.pH-Eh特征表明研究区水体中有利于铁、锰氧化物(Fe2 O3和Mn2 O 3)等自生矿物的形成,水体中出现的少量胶黄铁矿(FeS2)与微环境有关.【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11页(P96-106)【关键词】Eh;pH;水团;自生矿物;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作者】孙学诗;范德江;刘鹏飞;逄悦;田元【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4Eh和p H是水体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酸化等水体环境的良好综合性指标[1-3],对河口及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

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夏季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夏季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夏季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王腾;刘广鹏;朱礼鑫;高磊;李道季【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Based on data from two cruises that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adjacent sea area of the Yangtze Estuary in January and August, 2013,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 DOC) , as well a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DOC was 35.85~145.11μM in the surface water,33.60~110.52 μM in the bottom water in winter,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n valu es were 79.15 and 68.99 μM, respectively. And in summer, the concentration of DOC was 63.48~213.65 μM in the surface water,44.69~123.34μM in the bottom water,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n values were 100.49 and 61.56μM, respectively. And the DOC had differe 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caused by different controlling factors (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currents) in the two seas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DOC was higher in the nearshore water than that in the offshore water in both seasons. As to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s in winter, while the DOC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surface water to the bottom water in summ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winter, the biological effects were important to the surface DOCconcentration in summer.%根据2013年1月与8月两个航次测得的数据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碳(DOC)在冬、夏两个季节的含量、分布以及影响因素。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35)003【摘要】为研究长江口与黄东海SST变化的异同,根据长江口区引水船海洋站1959~2001年、大戢山海洋站1977~2000年月平均表层水温资料,安徽大通水文站1968~1999年月平均径流量资料,利用功率谱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区表层水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的年际变化存在准2年和3~5年的显著振荡周期,东亚季风和长江径流对其变化有影响.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突变出现在1989年.【总页数】6页(P357-362)【作者】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P343【相关文献】1.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杨位迪;郑连明;李伟巍;何浩阳;林华;张格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氧饱和度的季节变化和特征 [J], 卢勇;李宏亮;陈建芳;金海燕;陈法锦;高生泉;王奎;王文亮;白有成3.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J], 林丽茹;胡建宇4.南海表层水温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特征 [J], 王卫强;王东晓;齐义泉5.东海陆架表层水温年际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J], 李家星;魏皓;罗晓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现象的探讨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现象的探讨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现象的探讨【摘要】:本研究在实验室建立了海洋中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长江下游徐六泾、长江口和毗邻东海北部海区悬浮颗粒物以及现场有机物降解培养实验中的颗粒物色素浓度,同时还测定了长江口E4柱状沉积物中的色素含量;分析了1999至2003年共计5个航次的长江口、东海颗粒有机碳样品并进行了相关的动力学探讨。

在此基础上,以2005至2007年共计5次长江口现场观测为依托,同时充分考虑颗粒有机碳、营养盐等其他生物地化参数,结合历史资料和文献报道,针对长江口和毗邻海区夏季出现的底层水低氧现象,对其历史趋势、严重程度、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对长江口和毗邻东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研究显示,长江口、陆架区域和黑潮为主的外海POC平均含量分别为26.5,7.7和3.3μM。

断面分布上,底层较高的TSM值(117mg/L)有时甚至达到表层的13倍之高。

在E4站位,连续站观测说明POC含量分布呈现周期变化:正弦函数拟合显示,长江口POC日变化周期约为13h,和长江口半日潮周期相吻合;结合文献资料估算E4站位POC在真光层的停留时间在10天左右,且向外海呈现增加的趋势。

在从长江口到冲绳海槽的整个东海陆架上,我们观测到底层存在一个高悬浮颗粒物浓度的雾状层。

配合文献中的流场数据,估算出通过该雾状层向冲绳海槽输运的POC通量为0.22×10~(12)g/yr,占长江输入东海POC 通量的约2%。

2004年8月至2007年2月在长江下游徐六泾的月际观测表明,长江口徐六泾色素以叶绿素a(Chla)含量最高(平均值0.9μg /L),2006年Chla含量比2005年增加了0.2μg/L,其余色素含量平均值从0.02μg/L到0.32μg/L不等。

其中岩藻黄素(Fuco)是次于Chla的最高浓度色素(平均值0.3μg/L),再次是多甲藻素(Perid,平均值0.1μg/L)。

长江口及东海赤潮海洋环境特征综合探讨

长江口及东海赤潮海洋环境特征综合探讨

第29卷 第5期海洋环境科学V o l.29,N o.5 2010年10月MAR I NE ENV I RONM ENTAL SC I ENCE O ctobe r.2010长江口及东海赤潮海洋环境特征综合探讨申 力,许惠平,吴 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 要:针对我国东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研究追踪,分别从东海赤潮的生物化学、物理海洋和地质沉积三大方面对其爆发的海洋环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具体涉及浮游藻类密度、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海洋温盐流、地貌沉积八个分项的解释,从整体上对长江口及东海赤潮生消演变的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的认识赤潮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赤潮;生物化学;物理海洋;地质沉积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336(2010)05 0631 05Study on m ari ne environ m ental character of Changjiang E stuary andadjacent East Chi na Sea duri ng al gal bloo m sS HEN L,i XU H u i p i ng,WU P i ng(State Key Lab ofM ari ne G eology,Tong jiUn i versit y,Shangh ai200092,C h i na)A bstract:There i s frequ ent occurrence of algal b l oo m s i n t h e Changji ang E stuary and the ad j acen t E ast Ch i na S ea(ECS),f or thenumbers and areas of algal b l oo m s i n th i s reg i on are h i gh l y ab ove t h e other t h ree s eas i n C h i na.In t h is paper,t h e environm ental char acteri sti cs during the al gal b l oo m s i n ECS fro m t h ree as p ects of b i oche m i stry,phys i cal oceanography and geol ogical d epos iti on w ere co mp rehen si vel y s umm ed up,s pecificall y i ncl ud i ng phytop l ank t on cells den sit y,ch l orophy ll a,p ri m ary produ cti on,ocean te m perat u re,salty,currents,physi ogno m y and sed i m en ts,w h i ch could p rov i de the baseli n e to catch t h ew hole of al gal b l oo m s i n t h e ECS for f u t u re researc h es.K ey words:al gal b l oo m s;b i oche m i stry;phys i cal oceanography;geol ogi cal deposition我国是世界上赤潮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长江口及邻近东海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和发生面积则连续7a居于我国四大海域之首,成为我国赤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第33卷㊀第5期2020年5月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Vol.33ꎬNo.5Mayꎬ2020收稿日期:2020 ̄02 ̄04㊀㊀㊀修订日期:2020 ̄03 ̄21作者简介:王孝程(1990 ̄)ꎬ男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工程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ꎬxcwang@nmemc.org.cn.∗责任作者ꎬ李宏俊(1982 ̄)ꎬ男ꎬ辽宁丹东人ꎬ研究员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ꎬhjli@nmemc.org.cn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LOMF1805)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SupportedbyOpenFoundationofKeyLaboratoryofMarineHazardsForecastingꎬ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China(No.LOMF1805)ꎻDoctoralFoundationof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ꎬChina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王孝程1ꎬ2ꎬ解鹏飞1ꎬ李㊀晴1ꎬ张金勇1ꎬ李宏俊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ꎬ辽宁大连㊀1160232.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北京㊀100081摘要:为加快推进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ꎬ结合长江经济带大保护ꎬ系统总结分析了近20年长江口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①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②长江径流总量呈现波动变化ꎬ年均流量无明显的变化ꎬ而长江口海域海水环境状况一直较差.③营养盐污染严重ꎬ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ꎬ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㊁外来生物入侵㊁赤潮频发㊁低氧区等诸多生态问题.为加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ꎬ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ꎬ推进落实陆海统筹ꎻ②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ꎬ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ꎻ③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ꎻ④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ꎬ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关键词:长江口ꎻ生态环境ꎻ变化趋势ꎻ生态问题ꎻ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X321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6929(2020)05 ̄1197 ̄09文献标志码:ADOI: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20 03 29EcologicalEnvironmentoftheYangtzeEstuaryand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WANGXiaocheng1ꎬ2ꎬXIEPengfei1ꎬLIQing1ꎬZHANGJinyong1ꎬLIHongjun1∗1.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ꎬDalian116023ꎬChina2.KeyLaboratoryofMarineHazardsForecastingꎬ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Beijing100081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theYangtzeestuaryundertheprotectionstrategyofYangtzeRiverEconomicBeltꎬwesystematicallyanalyzedthemonitoringdataoftheYangtzeestuarymarineecologicalmonitoringprogramsinrecent20years.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ecosystemwasinasub ̄healthlong ̄termstate.Thetotalrunofffluctuatedwhiletherewasnoobviouschangeintheannualaverageflow.Howeverꎬitisnoteworthythattheconditionofseawaterwaspoor.Nutrientsweremainpollutants(i.e.inorganicnitrogenandphosphate).Manyotherproblemssuchasbiodiversitylossꎬdamagedhabitatꎬalieninvasionꎬfrequentredtideꎬandlow ̄oxygenzonesalsoexist.Werecommendimproving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fromthefollowingaspects:(1)Strengthenthetop ̄leveldesignandpromotecoordinatedlandandseadevelopmentꎻ(2)Plananddesignthelayoutofport ̄vicinityindustryscientificallyandimprovethepollutionmanagementofsea ̄relatedindustriesꎻ(3)Tightenthecontrolofpollutantdischargeandincreasetheawarenessofmarineenvironmentalprotectionꎻ(4)Ensuresufficientfundsformarine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strengthenitsprotectionandconstruction.Keywords:Yangtzeestuaryꎻecologicalenvironmentꎻhealthconditionꎻecologicalproblemꎻprotectioncountermeasure㊀㊀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ꎬ生态环境状况特殊[1].长江口海域在海洋水团的共同作用下ꎬ水温状况复杂多变ꎬ营养盐丰富ꎬ生产力高ꎬ磷酸盐㊁硝酸盐和硅酸盐显著高于我国其他河口海域[2 ̄3].营养盐含量从近海向河口区逐渐递增ꎬ导致河口海域成为高生产力区[4 ̄5].长江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ꎬ孕育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和滩涂植物ꎬ为水生动物和底栖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6 ̄7]ꎬ是众多溯河性和降河性长途洄游性物种ꎬ如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㊁鳗鲡(Anguillajaponica)等鱼类的必经通道[8 ̄11]ꎬ是我国凤鲚(Coiliamystu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的最主要产卵场之一ꎬ还是珍稀物种中华鲟幼鲟的集中分布区[12 ̄17].滩涂湿地是鸟类亚太迁徙路线中的重要驿站[18].但是随着人类干扰的不断增多ꎬ长江口海域的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生态环境状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ꎬ生境破碎化严重ꎬ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ꎬ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亟需更高质量的推进.中共中央㊁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ꎬ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ꎬ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ꎬ长江经济带地表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ꎬ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ꎬ并且生态环境质量正逐渐好转ꎬ保护和修复成果显著.而海纳百川ꎬ长江最终于崇明岛以东汇入我国东海ꎬ海洋是其保护成效的最终体现者之一ꎬ长江口作为重要的陆海连接区域ꎬ是长江保护和修复成效的重要体现者ꎬ所以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于评估长江保护和修复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ꎬ其生态环境状况尤为重要.该研究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长江口海域的业务化监测结果ꎬ对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ꎬ剖析长江口海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ꎬ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和管理对策ꎬ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保护成效评估提供参考ꎬ为长江口海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㊀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1 1㊀长江口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1 1 1㊀长江口径流和泥沙特性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口ꎬ近10年来ꎬ长江流域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㊁人口相对集中㊁海上倾废㊁海洋运输㊁污染物的排放及水利工程的建设等对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动力和水环境条件㊁地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江口的水体环境与流域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密切ꎬ而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ꎬ人类活动加剧ꎬ长江上游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ꎬ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关闸蓄水ꎬ中下游实施了大量的诸如滩涂围垦㊁河道整治㊁取排水㊁采砂㊁深水航道建设等工程ꎬ在一定程度上对长江的水文㊁泥沙特性产生了影响[19].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ꎬ具有巨大的防洪㊁发电㊁航运㊁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但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并未对长江年径流量和日均流量产生明显影响ꎬ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ꎬ长江年径流量和日均流量均呈现波动变化ꎬ总体趋势和周期变化不明显[20]ꎬ2003年以前大通站年均流量㊁年最大流量㊁年最小流量的历史平均值分别为28635㊁60114和8428m3∕sꎬ2003年后历史平均值分别为26443㊁52191和9486m3∕sꎬ可见三峡工程运营以来ꎬ年均流量变幅不显著ꎬ年最大流量减少ꎬ年最小流量增加[21].对于最大日流量ꎬ2003年为最大日流量的显著拐点.2003年前ꎬ最大日流量呈现增加趋势ꎻ而2003年后ꎬ最大日流量值明显小于历史平均ꎬ且具有下降趋势.而日均流量在2003年前后并未发生显著差异ꎬ其趋势也不明显[21].而由于人为控制水文动力过程ꎬ三峡工程对径流年内变化趋势㊁突变特性和分配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ꎬ洪枯季和最大日流量都有明显变化趋势ꎬ流量年内分配不均ꎬ主要集中于洪季ꎬ枯季占比较小.大通站流量丰枯率(为汛期与非汛期径流总量的比值ꎬ体现径流量年内分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均较大ꎻ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有所减小ꎻ90年代增大ꎬ且在90年代末出现极大值ꎻ进入21世纪初以来ꎬ开始减少ꎬ并保持于一个相对较小值内[22].三峡工程的修建拦截了一部分径流ꎬ同时ꎬ水土保持及水库建成等造成的截沙效应超过水土流失造成的增沙效应ꎬ入河口输沙量降低[19]ꎬ直接影响长江口的径流来沙量ꎬ下游来沙量大幅减少ꎬ且这种减少也不是简单的数量减少[23].据统计ꎬ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ꎬ60%~70%的上游来沙被拦截在库内ꎬ尽管坝下游河床冲刷补偿了一部分泥沙ꎬ但入河口输沙量较之前仍约下降了1∕3[19].蓄水后ꎬ长江口水文泥沙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ꎬ洪季泥沙中值粒径大于枯季ꎬ汛初流量增大阶段泥沙粗于汛末流量减小阶段ꎬ多年平均中值粒径基本不变ꎬ但泥沙有逐年变粗的趋势[19].1 1 2㊀长江口海域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质量长江口海域一直是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污染较严重的区域.近15年来ꎬ长江口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近岸ꎬ长江口北支到杭州湾南岸区域均为GB3097 1997«海水水质标准»劣Ⅳ类水质ꎬ而优良(Ⅰ类和Ⅱ类)水质面积占比不足50%(见图1).1999 2018年长江口海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年际变化如图2所示.近20年来ꎬ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整体呈下降趋势ꎬ1999 2003年波动较大ꎬ变化范围为6 88~33 16ꎬ2003年后整体趋于稳定ꎬ并呈逐年递减的趋势ꎬ2004 2018年盐度变化范围为17 00~26 79ꎬ由2004年的26 02降至2018年的18 41ꎻ海水DO年均浓度呈波动变化ꎬ整体呈上升趋势ꎬ由1999年的6 45mg∕L升至2018年的8 13mg∕Lꎬ变化范围为5 67~8 13mg∕Lꎬ其中2002年最低ꎬ2018年最高ꎻpH较稳定ꎬ变化范围为7 89~8 60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呈波动变化ꎬ但其年均浓度总体较高ꎬ且整体均呈上升趋势.无机氮年均浓度除2000891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注:数据来源于2005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ꎻⅠ㊁Ⅱ㊁Ⅲ㊁Ⅳ㊁劣Ⅳ类均为GB3097 1997«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等级.图1㊀2005—2018年长江口海域水质状况趋势分布Fig.1Trendmapofwaterquality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05to2018年㊁2002年和2018年外均高于0 5mg∕Lꎬ显示长江口海域长期属于GB3097 1997劣Ⅳ类水质ꎬ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2003年后长期高于0 03mg∕Lꎬ显示其多数时期属于GB3097 1997Ⅳ类水质.盐度㊁DO㊁pH㊁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等主要指标浓度在2003年前年际波动均较大ꎬ而2003年后相对较小(见图2)ꎬ这可能与人为活动的干扰有关.2003年ꎬ三峡水库开始进行一期蓄水ꎬ自蓄水后ꎬ整个长江口海域的主要指标较之前明显稳定ꎬ这可能是由于水利工程人为干预了长江径流量ꎬ从而使得长江口海域的长江径流输入㊁盐度和其他指标更加趋于稳定ꎬ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保持长江口海域水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ꎬ长江口海域表层海水环境状况较差ꎬ营养盐污染严重ꎬ尤其是无机氮超标严重.长江及钱塘江径流携带东海沿岸发达的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入海ꎬ同时每年径流也携带了大量的营养盐类ꎬ海水氮㊁磷及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ꎬ是造成长江口海域大面积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监测结果ꎬ长江口沉积物类型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ꎬ2005 2018年ꎬ长江口海洋沉积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ꎬ综合质量等级年际变化基本稳定ꎬ绝大部分站位的沉积物质量最多只有一项超标要素ꎬ超标率低ꎬ而2015 2018991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注:数据来源于1999 2004年长江口海域业务化监测结果和2005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2㊀1999—2018年长江口海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年际变化Fig.2Inter ̄annualchangeofmajorenvironmentalfactorsintheYangtzeestuaryfrom1999to2018年ꎬ长江口沉积物质量良好点位的比例已连续4年达到100%.1 2㊀长江口海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健康状况2011 2018年长江口海洋生物状况主要指标的年际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ꎬ浮游植物群落密度自2011年起有明显降低ꎬ2015年后有所波动ꎬ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波动状态ꎬ2011 2018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 91~2 18ꎬ整体多样性水平较低ꎬ这与逐渐增高的赤潮发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ꎬ近35年来长江口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断演变ꎬ种类组成趋向简单ꎬ种类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24]ꎬ少数优势种类(如中肋骨条藻)在环境条件合适时易大量增殖形成赤潮[25].群落结构中硅藻为浮游植物中主要类群ꎬ数量上占绝对优势ꎬ但多年来其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ꎬ甲藻种类占比缓慢增加[24].2011 2018年浮游动物密度年际波动较大ꎬ整体呈上升趋势ꎬ变化范围为288~2942ind.∕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小ꎬ变化范围为1 81~2 41ꎬ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ꎬ但整体呈下降趋势.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ꎬ近35年来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ꎬ优势种以桡足类为主ꎬ且桡足类的组成比例有下降趋势[24]ꎬ其百分比的降低ꎬ显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ꎬ这与长江口海域生境条件的日益恶化有很大关系.2011 2018年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年际波动较大ꎬ变化范围分别为53~175ind.∕m3㊁1 30~2 48ꎬ整体呈上升趋势.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河口渔场ꎬ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淡水渔业资源ꎬ如凤鲚㊁刀鲚(Coiliaectenes)㊁前额间银鱼(Hemisalanxprognathus)㊁鳗鲡㊁白虾(Exopalaemon)和中华绒螯蟹ꎬ素有长江口六大渔业之称[25]ꎻ海水渔业资源ꎬ如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㊁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㊁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和银鲳(Pampusargenteus)等均属该区域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26].近10年来ꎬ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㊁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恶化而受到严重损害ꎬ刀鲚㊁凤鲚㊁带鱼㊁大黄鱼和小黄鱼等资源量急剧下降ꎬ低龄化和小型化明显[27]ꎬ鱼类资源量的衰退可能使甲壳类资源量相对增加[28 ̄29].由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ꎬ2000 2002年该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30]ꎬ污染导致该海域渔业资源衰退[31].2005年后杭州湾可能已经成为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重要的沉积 汇 ꎬ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002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注:数据来源于2011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3㊀2011 2018年长江口海域海洋生物状况主要指标的年际变化Fig.3Inter ̄annualchangeofmajorindicatorsofmarineorganism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11to2018元素含量整体上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ꎬ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恢复[32].注:数据来源于2006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4㊀2006 2018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Fig.4Marineecosystemhealth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06to20182006 2018年ꎬ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见图4)ꎬ生态健康评价指数一直呈波动变化ꎬ范围为52 8~71 3ꎬ均低于90ꎬ其中2016年最低ꎬ2014年最高.生态健康的评价主要包含5种指标ꎬ即水环境㊁沉积环境㊁生物质量㊁栖息地和生物群落.长江口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基本稳定ꎬ其中沉积环境较好ꎬ而水环境一直处于较差状态ꎬ这使得栖息地环境受到威胁ꎬ由于水生生物对环境非常敏感ꎬ对水环境和栖息地的变化反应较强烈ꎬ长期处于恶劣的水质和栖息地环境下ꎬ导致生物质量整体较低ꎬ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差ꎬ群落结构不稳定ꎬ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2㊀长江口海域主要的生态问题2 1㊀海水污染严重ꎬ水环境质量较差长江㊁钱塘江等江河的径流每年携带了大量的营养盐类进入长江口海域ꎬ该海域水体污染物浓度较高ꎬ氮㊁磷及化学需氧量浓度均超过GB3097 1997Ⅳ类水质标准限值[33 ̄35].无机氮年均浓度显示长江口海域长期属于劣Ⅳ类水质ꎬ而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显示其多数时期属于Ⅳ类水质.目前ꎬ长江口海域是我国海水水质极差的海域之一.除多年水质极差外ꎬ«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ꎬ长江口海域生物体内的油类㊁总汞㊁砷㊁铅和滴滴涕等指标浓度也普遍超标.环境质量差是致使长江口海域多年来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2 2㊀海洋工程和人类活动干扰强烈ꎬ生境破坏严重上海长江隧桥工程㊁杭州湾大桥工程㊁长兴岛造船基地工程㊁长兴 崇明 启东桥隧工程项目㊁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疏浚工程和洋山深水港工程等工程102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的施工和完成ꎬ导致长江口海区海洋生物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另外ꎬ滩涂养殖的过度发展ꎬ也使余姚和慈溪沿岸的滩涂生物简单化ꎬ基本形成了由单一养殖物种组成的滩涂湿地生物结构ꎬ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同时海洋工程占用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及洄游路线ꎬ使多个自然洄游通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境的破碎化和洄游通道的阻断ꎬ加之大型船只频繁穿梭等干扰(包括噪声污染等)ꎬ不仅影响一般过河口性和定居性生物的产卵㊁育幼㊁生长和生存ꎬ而且经常造成许多珍稀动物的非正常死亡.2 3㊀低氧区长期存在ꎬ成为生态安全的重要潜在威胁长江口海域水体中DO浓度虽然近20年有所升高ꎬ但是仍监测到低氧区的存在[36 ̄38].2002年ꎬ科学家们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底层发现存在面积约为13700km2㊁DO浓度小于2mg∕L的低DO区域ꎬ最低处仅为1mg∕L[39]ꎬ而2007年在长江口外海区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近20000km2的低氧区域[40].研究[41]发现ꎬ20世纪90年代后ꎬ低氧现象的发生概率已逐渐升至90%.低氧区的存在ꎬ可导致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ꎬ而低氧区消除和恢复则需要漫长的时间ꎬ但迄今未见有消除和恢复迹象.随着长江口海域水体中DO浓度的变化ꎬ低氧区的范围和程度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ꎬ成为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潜在威胁ꎬ最终成为长江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死亡区或无生物区.2 4㊀生物群落状况较差ꎬ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欠佳由于长江口海域生境条件的日益恶化ꎬ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ꎬ浮游植物中硅藻的占比有所下降ꎬ甲藻有所上升[24]ꎬ赤潮种类数量异常增殖引发赤潮ꎻ浮游动物种类明显减少ꎬ密度普遍偏低ꎬ原来的优势种类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ꎬ结构趋于简单化[42 ̄44]ꎬ2004年桡足类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50%ꎬ2005年㊁2006年分别降至46%和42%ꎬ2007年降至30%以下ꎬ2008年因种类数㊁生物量和密度均呈较大幅度升高ꎬ桡足类的占比也有所反弹ꎬ2009年之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24].渔业资源衰退明显ꎬ长江口及杭州湾传统渔场接近消失边缘[45].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欠佳ꎬ其主要原因是:①捕捞压力过大ꎬ近10年来优质渔业资源严重衰退ꎻ长三角海域近岸鳗鱼苗网密布ꎬ对近岸鱼类产卵场㊁索饵场及洄游通道影响极大.②近年来ꎬ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和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大ꎬ虽对年均径流量无明显影响ꎬ但人为的干预对径流年内变化趋势㊁突变特性和分配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ꎬ使得水流对于岸滩的冲击作用发生改变ꎬ严重地改变了河口生境ꎬ导致产卵场和育幼场功能逐渐丧失㊁鱼类等生物生殖及生长洄游通道受阻ꎬ河口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严重.③海洋生物饵料来源不稳定ꎬ磷酸盐和无机氮污染严重ꎬ饵料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类年际变化较大.2 5㊀外来生物入侵ꎬ赤潮频发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确立和运营ꎬ洋山港和北仑港大型港口经由远洋船只压舱水携带等途径带来的外来海洋生物日益增多ꎬ特别是外来浮游植物入侵种类的数量越来越多ꎬ土著硅藻种类占比日趋减少ꎬ甲藻类中的有毒赤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ꎬ时常引发赤潮[46 ̄47]ꎬ其主要原因是:①由于长江口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和脆弱化ꎬ为外来种提供了生存㊁增殖和引发赤潮的条件ꎻ②环境条件的变化致使土著种类不再具有适宜的生境条件ꎬ多数土著种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ꎬ但对于少数土著种类ꎬ如广生性和耐污性较强的中肋骨条藻ꎬ在环境条件合适时也会大量增殖ꎬ并形成赤潮.总体而言ꎬ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明显下降ꎬ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且不稳定.3㊀长江口海域保护修复及管理对策3 1㊀加强顶层设计ꎬ推进落实陆海统筹通过对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和科学评价ꎬ认为在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中ꎬ应高度重视陆海统筹与区域协调机制的建设. 湾区经济 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极ꎬ推动湾区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开发型经济㊁确立战略优势的重要经验.长江口海域作为我国极其重要的流域㊁海域交汇区ꎬ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乎海洋生态环境ꎬ更关乎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必然要加强落实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a)规划引领.规划是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ꎬ具有前瞻性㊁战略性㊁地域性和约束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ꎬ按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ꎬ依据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㊁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ꎬ编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关专项规划ꎬ通过规划引领区域环境合作行动.b)建立区域协调机制.2018年的机构改革ꎬ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打通了陆地和海洋ꎬ破除了陆域㊁海域环境保护与管理之间的体制壁垒ꎬ为生态环境保202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护管理的陆海统筹奠定了良好基础.应充分发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制度优势ꎬ整合和发挥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经济规模效应和污染治理的规模效应ꎬ建立区域协调机制ꎬ全流域 一盘棋 考虑ꎬ加快促进河(湖)长制㊁湾长制等流域㊁海域环境治理协调机制在治理对象㊁治理范围㊁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ꎬ倒逼和统筹河流㊁海域的污染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ꎬ突破现有陆海污染物管控不衔接问题ꎬ进一步制定落实流域㊁海域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措施体系ꎬ实施河口海湾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合理规划㊁共治共管ꎬ强化不同环境政策之间的协同和协调ꎬ为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区域环境合作的政策基础.c)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的平台枢纽作用ꎬ切实强化长江流域科技创新的有效性供给ꎬ推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专项成果转化ꎬ重点强化污染物来源解析与综合诊断技术ꎬ地表 地下㊁河 海多过程协同的流域水环境调控技术研究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㊁生态保护修复适用技术推荐ꎻ以污染物及其生态效应管控为目标ꎬ开展陆域㊁水体统筹兼顾的治理优先区识别ꎬ引领投资与保护方向.3 2㊀科学规划临港产业空间布局ꎬ完善陆海统筹的治污体系临港产业布局事关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ꎬ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合理的临港产业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要素资源ꎬ发挥比较优势ꎬ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污染ꎬ维持生态平衡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ꎬ是区域经济持续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应科学规划临港产业空间布局ꎬ完善陆海统筹的治污体系.a)优化临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按照生态环保优先㊁人与自然和谐㊁陆地与海洋统筹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临海产业发展统筹安排的原则ꎬ做好临港产业布局顶层设计ꎬ统筹产业发展规划ꎬ从源头控制临港产业海洋环境污染.针对临港产业布局现状ꎬ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ꎬ进一步调整优化临港产业布局ꎬ以实现海洋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更为协调发展.b)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将长江口流域的污染治理与海洋环境保护结合起来ꎬ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联动机制ꎬ分清轻重缓急ꎬ分级分区实现精准施策.依据长江口流域㊁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特征ꎬ系统全面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ꎬ加大在治水体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技术与政策支持ꎬ加快流域㊁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禁止在沿岸及岛屿新建㊁扩建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ꎬ对现有的企业事业单位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ꎬ要依法限期治理ꎬ对污染严重㊁难于治理或治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涉海产业ꎬ要按照管理权限坚决依法予以关停.3 3㊀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实施环评㊁总量控制等制度ꎬ优化排污口布局ꎬ严格管理围填海活动ꎬ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逐步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具体措施包括:①严格海洋环评制度.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前提ꎬ要加强涉海工程的建设监督管理ꎬ严格执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 三同时 制度ꎬ排放非达标项目坚决一票否决ꎬ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②严格管理围填海活动.严格围填海项目审查ꎬ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ꎬ从严限制单纯获取土地性质的围填海项目ꎬ制定并严格执行围填海规划ꎬ除政府组织的海域海岸带整治少量填海外ꎬ在港口航道附近和港湾区域要禁止围填海.③严格涉海产业准入.制订严格的涉海产业准入标准ꎬ项目选址要进行科学论证ꎬ特别是要强化对布局密集㊁规模庞大的化工㊁钢铁㊁火电㊁炼油项目环评论证ꎬ严格落实涉海产业准入和环保要求ꎬ择优发展临港工业ꎬ禁止高污染㊁高排放企业在临港落户.④对主要工业污水实行深度处理和废水回用ꎬ提高污水处理脱氮㊁脱磷效率ꎬ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和有毒有害污染物 零排海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㊁沿岸污水管网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建设ꎬ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ꎬ实现城市污水100%处理ꎬ再生水100%回用.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ꎬ发展高效农业和先进的施肥方式ꎬ降低化肥㊁农药使用量.⑤以 三磷 综合整治㊁城镇污水收集与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ꎬ继续强化磷污染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全过程防控.与此同时ꎬ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面源污染综合管控.结合面源普查㊁污染通量测算等结果ꎬ宜将湖北省㊁湖南省㊁江苏省㊁安徽省㊁江西省5个省份作为重点区域ꎬ将汛期水质恶化河流∕湖泊作为重点对象ꎬ切实强化污染治理.⑥合理调整养殖布局和结构ꎬ控制养殖自身污染.推进生态渔业建设ꎬ建立和优化鱼㊁贝㊁藻间养和轮养复合生态养殖模式ꎬ重点鼓励发展浅海藻类养殖ꎬ根据养殖环境容量ꎬ调整和优化海水网箱养殖布局ꎬ开展养殖网箱标准化改造建设ꎬ推广应用配合饲料.3 4㊀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ꎬ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3021。

第十一章孔隙水

第十一章孔隙水

11.3 古河道——河间洼地:地形与岩性


古、现代河道 地形 高 岩性(粒度) 粗
— — —
河间洼地 低 细
11.3 古河道——河间洼地:地下水赋存、补给与排泄


古、现代河道 地下水埋深 深 补给条件 好 排泄 径流
— — — —
河间洼地 浅 差 蒸发排泄
11.3 古河道——河间洼地:地下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好 V大,交替快 径流排泄
差 V小,交替慢 蒸发排泄
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水化学

形成作用 矿化度(TDS) 成分与类型
溶滤作用 浓缩作用 低 中 高 HCO3 SO4 Cl
11.6

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孔隙水



黄土高原包括青、陇、宁、陕、内蒙、山西和河南等省, 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广 大地区,面积62万平方千米,海拔由东南向西北依次由 1000m增加到4000m以上,年降水量由600mm降到200mm,蒸 发量由1000mm增大到1800mm。 黄土多为风成物,以粉砂为主,自西北向东南颗粒依次变 细,厚度减小。 黄土的划分: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和晚 更新世马兰黄土,午城黄土隔水层,离石黄土开始含水, 马兰黄土构成含水层。 黄土中的空隙:最小的原生孔隙,较大的次生孔隙,生物 作用的根孔和虫孔,以及最大的成岩裂隙。
第十一章 孔隙水(pore water)
本章内容 11.1 孔隙水的特征 11.2 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11.3 冲积物中的孔隙水 11.4 湖积物中的孔隙水 11.5 冲积平原中的孔隙水:以黄河下游为例 11.6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孔隙水系统 11.7半干旱平原孔隙水系统:河北平原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屠 建 波 , 保 栋 王
( 国家 海 洋 局 第 一 海 洋 研 究 所 , 山东 青 岛 26 6 ) 6 0 1
摘 要 : 过 对 长 江 口及 其 邻 近 海 域 生态 环 境 参 数 的背 景 值 ( 0世 纪 5 一 6 通 2 O O年 代 ) 现 状 值 ( 9 7 2 0 和 1 9 — 0 3年 ) 比 的
关键 词 : 营养 化 ; 价 模 型 ; 价 指 标 ; P R C 富 评 评 OS A — OMP 长 江 口 P; 中 图分 类 号 : 8 6 X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6 4 ( 0 6 0 — 5 20 1 7 — 6 7 2 0 ) 40 3 — 7
1 1 资料 来源 .
本 文所 用数 据 资料 主要 来 源 于“ 国海洋 综合 调查 ” 9 8 1 6 全 1 5 - 9 2年 在长 江 口及其 邻 近海 域 的 水文 、 学 化
和生 物要 素大 面观测 资料

、 黄海 和东 海海 洋 环境 补充 调 查 ’ 我 国专 属 经 济 区 和大 陆 架勘 测 专 项 ) 9 7 “ ’ ( 1 9

*通 讯 作 者 : - i E mal :wa g d f . r . n n b @ i og c o
维普资讯
第 2O月






VoI 2 N0. .4 4
AD V AN CES I N M ARI NE SCI ENCE
0 c ., 2 6 t 00
长 江 口及 其 邻 近 海 域 富 营 养 化 状 况 评 价
评 价 。这 些方 法均 属 以营养 盐为 基础 的第 1代 富营 养化评 价体 系 。然而 , 国际上 河 E 和沿 岸海 域 富 营养 l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翟世奎;张怀静;范德江;杨荣民;曹立华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5(25)5
【摘要】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自2 0 0 3年6月1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2 0 0 3年6月15日至6月2 4日期间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浓度和浊度的实测资料,探讨了不同水体中两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以期达到根据易得的浊度数据获得更多悬浮体浓度分布规律的目的.同时,分析了两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系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同水体悬浮体浓度和浊度之间均存在有较好的相关性。

【总页数】7页(P693-699)
【关键词】三峡工程;长江口;悬浮物;浓度;浊度
【作者】翟世奎;张怀静;范德江;杨荣民;曹立华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春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J], 贾海波;曹柳燕;胡颢琰
2.夏、冬两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沉积量 [J], 庞重光;王凡;白学志;张明翰
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 [J], 李修竹;苏荣国;张传松;石晓勇
4.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和大气中CH3I、CH2Br2和CHBr3的浓度分布与海-气通量 [J], 綦倩倩;何真;杨桂朋;汪浩
5.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分布特征 [J], 张怀静;翟世奎;范德江;郭志刚;于增慧;曹立华;杨荣民;张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李晓慧;刘镇盛【摘要】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30′N~32°30′N,120°00′E~127°30′E)布设150个观测站位,进行了4个季节生物、化学和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及现场环境参数的测定数据,对浮游动物群落生物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双生水母(Diphyeschamissonis)、百陶带箭虫(Zonosagittabedoti)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 hausiasinica)是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化学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除此以外,其它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春季,温度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夏季,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秋季,盐度、溶解氧和悬浮颗粒物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冬季,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影响不明显.%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volving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was conduct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29°30′N~32°30′N ,120°00′E~127°30′E) in four seasons (from July 2006 to December 2007)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the key species affecting the biomass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of zooplankton samples and fiel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easonal change in zo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was observed from springto winter .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zooplankton biomass included Calanussinicus , Diphyeschamissonis , Zonosagittabedoti and Pseudeuphausiasinica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Changjiang River Plume ,Taiwan WarmCurrent ,Zhejiang Coastal Current and Kuroshio Current ,thus formed an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Nutrient we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 influencing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distribution in this area . Besides ,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lso influenced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nd there was seasonal difference .Inspring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 In summer , temperature , dissolved oxygen and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water temperature ,and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dissolved oxygen and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 In autumn , salinity , dissolved oxygen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salinity , 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dissolved oxygen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In wint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ld front and current .Lower temperature depressed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additi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simpler and thezooplankton biomass decreased . Therefo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found .【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8页(P94-101)【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作者】李晓慧;刘镇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0 引言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既是浮游植物和细菌的主要消耗者,又充当海洋的次级生产者,作为更高营养阶层海洋动物的饵料,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起关键作用[1-2]。

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

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

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龚松柏;高爱国;倪冠韬;朱旭旭;张延颇;侯昱廷【摘要】对长江、珠江等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夏季(6-8月)达到最盛,秋冬季消失;长江口的缺氧区域主要位于30.75°N~32°N,122.5°E~123.25°E附近海域,具有南北2个缺氧中心;珠江口缺氧程度相对较轻,缺氧区域主要在广州黄埔区河段至虎门水域和伶仃洋;辽河、钱塘江、海河等河口区域也时而出现零星的缺氧现象;水体缺氧受控于多项环境要素,物理层化作用是缺氧产生的最初诱因之一,陆源污染物的分解则是重要的耗氧负荷;各河口区特征各异,潮汐、洋流、营养盐、叶绿素a等要素对缺氧区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程度不一.%In order to study hypoxia in the main estuaries and adjacent coastal areas in China, we compared the hypoxia in the estuar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Pearl River, and other rivers,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We found that hypoxia mainly occurred in the estuar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adjacent coastal areas;it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summer (from June to August) and disappeared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The hypoxia zone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area with latitudes from 30.75°N to 32°N and longitudes from 122.5°E to 123.25°E, and there were two hypoxia center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respectively.The degree of hypoxia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as relatively moderate, and hypoxia mainly occurred from the Huangpu section to Humen waters in Guangzhou and in the Lingdingyang Channel.In addition, hypoxia occasionally occurred in the estuaries of the Liaohe River,Qiantang River, and Haihe River.We also found that hypoxia was subjected to many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which the stratification of water was one of the initial factors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terrigenous pollutants was a major factor of oxygen consumption.Tides, upwellings, nutrients, and chlorophyll-a ha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scale, degree, and duration of hypoxia, due to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tuaries.【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8页(P62-69)【关键词】河口;近海;水域缺氧;溶解氧【作者】龚松柏;高爱国;倪冠韬;朱旭旭;张延颇;侯昱廷【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4DO是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是维持生物生存繁殖和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海气相互作用、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再矿化等过程的重要标志[1-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的分布特征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的分布特征
维普资讯
第 2 卷 7
第 4 期



பைடு நூலகம்报
、0 . 7 NO4 ,1 2 , .
Aug. 200 8
2 0 年 0 月 08 8
M ARI CI NCE BUL TI NE S E LE N
长江 口及邻 近海域表 层沉积物 中 C , nP , r u Z , bC 的分布特 征
较 高 ,为全 面深 入地 研 究该海 域 的底 质 分布状 况 积 累了重 要 的资 料 。分析 研究 了其 中的表 层沉 积 物 中重金 属 c , nP , r含 量 的分 uz,bc 布特征 :讨论 了重 金 属与 有机 质 的相 关性 ,并 以有机 质含 量 作为 环境 因素 的校正 因 子 ,判别 了异常 值 :C , n P 的含 量 相互 之 间也 uZ,b
1 采样 及前 处理 方法 , 2
现场 用 箱式 或 多管采 样 器采 集表 层 ( , m )沉积 物样 品 ,混 匀 后装 入聚 乙烯袋 中,0 ~ 4℃ 冷 藏 。 05
样品 15 恒温烘干,玛瑙研钵中研碎并过 10 目筛,充分混匀 ,待测。 0℃ 6
1 分 析 测定 方法 - 3
1 调查与分析方法
1 调 查 站位 与 时间 , 1
调查 区域 为 3 .8 N, 21 1 N 两 条纬 线 和 1 1 0 o 1 70。 3 ,0 4 5。 2 , 4 1 2 ,3 E 两 条 经线 围成 的矩 形 7 E,128 38。 海域 ,调 查面 积 7 9 m 1 2 k ,设置 了 15 个 表层 沉积 物 站 ,具 体站 位 见 图 1 5 。
栖 生物 产生 影 响 ,并 通过 食物 链 影 响人类 健康 。因此 ,沉 积 物 中富集 的污 染物 浓 度和 生物 效 应指 标 可被用 于 标示 空 间污染 梯度 。因为沉 积物 的稳 定 性 使小样 本 、低频 率 采样 即能 反映较 大 时 空尺度 内的环 境质 量变 化 [,所 以监测 和分 析 沉积 物 中污 染物 的含 量变 化 对研 究 污染 物 的海洋 地 球 化学 循环 有 重要 的 意义 。 2 】 20 年 1 月 一 1 月 , 国家海 洋局 东海海 洋工 程勘 察 设计 研 究 院利用 “ 国海 监 5 号 ”船 对长 05 0 2 中 3 江 口北 部和 江苏 南部 海域 进行 了沉积 物化 学 调查 ,本文 分析 研 究 了表层 沉 积物 中重金 属 C , n P , r的 u Z , bC 含量 统计 结 果 、分 布特 征 、相 关性 特 征 、富集 因子 等 ,并使 用 有机 质 作 为环境 因素 的校 正 因子 ,初步 估算 了表层沉 积 物 中 C , nP 的含量 。 uZ ,b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浓度和粒径的时空变化特征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浓度和粒径的时空变化特征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浓度和粒径的时空变化特征高永强;高磊;朱礼鑫;李道季【摘要】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Estuary is a typical high-turbidity estuary,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sea have large variation ranges of mass concentration, and show quite active and complicated behaviors there.SPM at 99 and 89 stations in this area was studied using OBS and LISST instruments in July 9-20,2015 and in March 7-19,2016,respectively,and parameters of tur-bidity,beam attenuation coefficient,floc total volume,mean size,and size spectrum of SPM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wo instruments.SPM mass concentration at surface,middle,and bottom layers of all stations were obtained after filtration,and δ13C(‰)valu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δ15N(‰)val ues of particulate nitrogen (PN),and molecular ratios of POC/PN in SPM at typical stations were also obtained.The three parameters of turbidity,beam attenuation coefficient,and floc total volume all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PM mass rger SPM mean sizes were generally found at bottom rather than at surface in the study are-a,and generally found in the dry season rather than in the flood season.The mean sizes of SPM released by the Changjiang freshwater were also much larger in March than in July.The SPM contents with similar size spectra could be further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δ13C and δ15N values.The parameter of SPM mean ef-fective density,calculated by mass concentration divided by floctotal volume,can help elucidate the field deposi-ting processes.The two parameters of SPM mean effective density and size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during both cruises.All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Mar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vertical mixing,the Changjiang-originated SPM(with larger size,lower density and then lower depositing velocity)would be mixed with the resuspended sediments near the Changjiang mouth bar,and then transported as far as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However in July,the Changjiang-originated SPM with smaller size,higher density and then higher depositing velocity would deposit rapidly near the river mouth.%长江口是典型的高浊度河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浓度跨度大,泥沙过程活跃、复杂.2015年7月9-20日(洪季)和2016年3月7-19日(枯季),使用OBS和LISST分别测定了该区域99个和89个站位的 SPM浊度、光衰减系数、总体积浓度、平均粒径和粒径谱等参数;同时通过现场过滤测定了各站位表、中、底3层的SPM质量浓度以及典型站位SPM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δ13C、颗粒氮(particulate nitrogen, PN)的δ15N以及POC/PN摩尔比值.结果表明,浊度、光衰减系数、总体积浓度等3个参数均与SPM质量浓度显示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域SPM平均粒径一般表层大于底层、枯季大于洪季;长江淡水端元输出的SPM粒径枯季也明显大于洪季.具有相似粒径谱特征的 SPM可以通过测定δ13C和δ15N值来进一步区分其来源和组成.SPM质量浓度和总体积浓度等参数结合还可以计算SPM有效密度,用以了解研究区域SPM的沉降过程.结果表明两个季节SPM有效密度和粒径之间显示出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枯季长江输出的SPM由于粒径大、密度小、沉降速度低,加之强烈的垂直混合和口门拦门沙附近的再悬浮,随着环流可能到达研究区域北部的最东端;而洪季长江输出的SPM由于粒径小、密度大、沉降速度高,在口门附近快速沉降.【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12页(P62-73)【关键词】光学后向散射仪;激光现场散射透射仪;悬浮颗粒物;絮团粒径;长江口【作者】高永强;高磊;朱礼鑫;李道季【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21 引言河口海岸地区泥沙的来源、输运、沉积、沉降、冲淤收支等过程一直是河口海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及其对动力因子的响应

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及其对动力因子的响应

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及其对动力因子的响应朱平;吴辉【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4【摘要】基于一个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式,定量化研究了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规律,探讨了季风和潮汐等外部动力因子对该海域水体运动的影响,并计算了苏北特定断面上的水体通量、长江淡水通量和苏北河流淡水通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候态条件下,苏北海域水体净输运整体向北,苏北浅滩附近的水体净输运速度为10 cm/s,射阳河口附近水体产生离岸净输运速度,而沿40 m等深线的水体净输运速度为7 cm/s左右.苏北近岸水体通量具有大小潮变化,小潮时断面水体通量最小,大潮时水体通量最大.潮汐对于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当没有潮汐作用时,长江口以北海域水体净输运均向北,沿40 m等深线的东南方向水体输运现象消失;季风对于该海域的水体运动没有显著影响,仅仅改变了局部区域的水体输运量.【总页数】13页(P171-183)【作者】朱平;吴辉【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相关文献】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体系及其响应机制初探 [J], 王斌;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刘希真;庄燕培;徐燕青;张海生2.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夏季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J], 王腾;刘广鹏;朱礼鑫;高磊;李道季3.长江口邻近海域水体稳定度及其影响因子 [J], 付定甜;谢存存;吴建宝;魏永亮4.长江口邻近海域浑浊水体中夏季颗粒氮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J], 朱禹澄;崔冰瑞;祝嗣腾;王松朵;侯玉杰;李铁;韩秀荣5.苏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其对环境动力的响应 [J], 程珺;高抒;汪亚平;闵凤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受物源组成及埋藏后 化学 、物理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控制,这些过程通常 称为早期成岩作用
[1]
。海洋沉积物中正在发生的生
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许多元素的区域和全球循环具 有深远的影响 。认识和理解这些过程对于准确地解 释古海洋记录 、 估计元素界面通量 、 阐明元素循环过 程和迁移机制及评价沉积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 。 孔隙水地球化学是早期成岩过程敏感的指示 剂。目前已知,有机质降解是早期成岩过程的主要 驱动力,对其降解产物的分析是理解成岩反应和认 识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带的关键 。 河口海岸带区域以高沉积速率和表层水高生产 力为典型特征 。沉积物能不断获得新鲜有机质的补 充,这使得河口海岸带区域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过 程非常复杂 。如何对这些过程进行定量评价一直是 科学界的一个重要目标 。成岩模型是定量评价早期 成岩过程的一个有效方法 [ 1 - 6 ] 。 最早对长江口孔隙水开展系统研究的是 Aller 他们对河口不同区域沉积物孔隙水的营养 et al. [ 7 ] 。 2- 盐和 SO4 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的 营养盐通量 。已有的研究表明长江口区域的沉积速 率存在差异,但是沉积速率都非常高 ( 0. 5 ~ 5. 0 近 20 年来, 伴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 cm / a ) [ 8 - 9 ] 。 展,河口海岸带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大量的影响 。 底层水缺氧面积的不断扩大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 基于上述 2 个因素,需要在人类活动加剧的大背景 下, 重新认识长江口区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组成 。 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主要对长江口的孔隙水营 养盐进行了研究 [ 10 ] , 但是对孔隙水地球化学系统研 究的报道仍然较少。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报道长 江口不同区域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组成,并对长江口 早期成岩过程进行定量评价 。
收稿日期 ( Received ) : 2009 - 12 - 10 ; 改回日期 ( Revised ) : 2010 - 04 - 06 ; 接受日期 ( Accepted ) : 2010 - 07 - 28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 基金项目 : 国家海洋局 专项 ( 908-0202-05, 90801-CJ08 ) ; 山东省青岛市留学归国项目 ( Q0612 ) ; “泰山 建设工程专项 学者 ” 作者简介 : 邹建军 ( 1979 - ) ,男,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地球化学 。 E-mail: zoujianjun@ fio. org. cn * 通讯作者 ( Corresponding author ) : SHI Xue-fa, Email: xfshi@ fio. org. cn, Tel: + 86532-88962793
Abstract: The major factors that gover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nutrients and Fe2 + , Mn2 + in pore water we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and Fe, Mn in pore water and overlying water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phosphorus, iron, manganese, aluminum in sediment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combined with early diagenesis model and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The benthic fluxes of nutrients, Fe and Mn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Fe, Mn in pore water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overlying water. The interstitial nutrients, iron and manganes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early diagenetic processes in Yangtze Estuary sediments. Interstitial ammonium profile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near and off shore areas. Interstitial iron and manganese profile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important electron acceptor for organic carbon degradat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Manganese peroxi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in the lower part in the near shore area. The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ate in pore water are related to iron and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s. The diffusive fluxes toward the - 2 overlying water of NH4+ , NO3- , PO3 4 , H 4 SiO 4 , Fe and Mn range between 356 and 3074 μmol / ( m · d ) , 2 2 2 - 45. 3 and 62. 6 μmol / ( m ·d ) , - 0. 3 and 1. 7 μmol / ( m ·d ) , 323 and 3172 μmol / ( m ·d ) , 3. 0 and 10. 5 μmol / ( m2 · d ) and 35. 7 and 439. 5 μmol / ( m2 · d ) , respectively.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usive flux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silicate for the nutrients required by the plankton in the surface water range between 0. 19% and 1. 65% , 0. 13% and 0. 14% , 1. 2% and 12. 2% , respectively. The diffusive fluxes can be neglected when
G eochimica Vol. 39 No. 6 pp. 580 ~ 589 Nov., 2010
第6期
邹建军等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581
we consider the source of nutrients required by plankt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Key words: nutrients; pore water; early diagenesis; Yangtze Estuary 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底质调查 。调查期间使
著高于上覆水体 。早期成岩过程是控制长江口沉积物孔隙水营养盐和 Fe、Mn 分布的主要因素 。 NH4+ 剖面暗示长江 口近岸和远岸海域存在两类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孔隙水 Fe、 Mn 剖面暗示在河口环境中其是有机质降解的重 要电子受体 。在近岸海域 MnO2 可能是底部 NH4+ N 移除的重要机制 。长江口孔隙水中低磷酸盐与铁及沉积物中磷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water in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adjacent areas
ZOU Jianjun, SHI Xuefa* , LIU Jihua and ZHU Aimei
(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
0


用箱式取样器获取无扰动岩芯及上覆水体样品 。取 样站位示意图见图 1。 获取无扰动岩芯后立即将其 转移至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采用气压式尼龙压榨 机制取孔隙水及沉积物样品 。本试验中所采用的孔 隙水压榨装置可以在短时间 ( 约 30 min ) 内一次压榨 12 个样品 ( 约 10 mL ) 。压榨装置底部加载过滤膜孔 径 0. 22 μm ( 过滤膜直径 90 mm ) 的醋酸纤维滤膜, 获取的样品不经过滤,直接存在酸洗净的样品瓶 中。 在用于 Fe、 Mn 分析的孔隙水样品中加入双蒸馏 硝酸, 并常温保存在聚丙烯瓶中 。 用于营养盐分析的 样品直接存储在聚丙烯瓶中, 冷冻保存 。 压榨后的沉 积物样品存储在干净的塑料袋内, 保存在 - 20 ℃ 冰 上述操作皆在手套箱内完成。 在进行孔隙水制 箱中。 取之前,用汞电极和铂电极分别测试沉积物及孔隙 测试时等 pH 计和 Eh 计读数稳定 水的 pH 及 Eh 值。 后才进行计数 。 采样站位及上覆水详细信息见表 1。

要 : 对长江口沉积物有机碳 、 总氮 、 总磷 、Fe、Mn、Al 及孔隙水和上覆水体中营养盐 、Fe、Mn 的含量进行了测
试, 结合早期成岩模型及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 探讨了在河口环境中影响孔隙水营养盐和 Fe、Mn 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