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文言词整理
》选读》《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汇总
》选读》《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汇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主要记载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事迹。
以下是《项羽本纪》中的文言知识汇总。
1.大义灭亲在《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为了大义,不惜杀死自己的亲人。
文中描写了项羽杀死了母亲和妻子之后的心情痛苦与无奈,展现了古人对于大义和责任的追求。
2.斩蛇起义《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在夜中斩杀蛇起义的传奇故事。
蛇象征着秦朝的暴虐统治,而斩蛇的义举象征着项羽对于暴政的反抗和为民除害的决心。
3.舍命护殿在汉王刘邦攻入咸阳城之际,项羽舍弃自己的性命,选择护送秦王子婴,保护他的安全。
这一义举展现了项羽忠诚和勇敢的品质,同时也表达出古人对孝道和义务的看重。
4.夜惊破岳阳楼《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夜袭岳阳楼的战斗,这是项羽在楚汉相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此处运用了夜袭和突然袭击的战术,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的智谋和勇猛。
5.救亡图存《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在巴蜀地区与秦军激战的场景。
项羽率领楚军,在此次战斗中展现了他对于救亡图存的野心和努力。
此处凸显了项羽为了复兴楚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6.气冲斗牛在战斗中,描写了项羽的勇士和战斗力,使用了“气冲斗牛”的比喻,形容其如牛般勇猛的战斗力。
这一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人对于勇猛和战斗力的赞美。
7.听雁伤心《项羽本纪》末尾,描写了项羽败北后的心情。
项羽曾在战场上作歌伤怀,表达自己的失意和无奈。
其中,使用了“听雁”来表达项羽的伤心和哀思,展现了他壮志未酬的悲苦情怀。
综上所述,《项羽本纪》描绘了项羽的丰功伟绩和屈辱失败,展现了其英勇和聪明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其个人的姿态和情怀。
阅读《项羽本纪》可以增加对于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够领略古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项羽本纪会稽起兵》文言文知识体系填空(一)通假字自怀王入秦不反(“反”通“返”,返回)(二)一词多义遂举吴中兵(举:发动)籍为裨.将,徇.下县。
(裨将:pí副将、偏将)(徇:xún巡行示众)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yuàn官员,狱掾:典狱官。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部勒:部署,组织;阴:暗中。
)(三)词类活用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对……生气发怒。
)梁以此奇.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是奇才。
)于是项梁然.其言(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是正确的。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名词作动词,灭族。
)与怀王都.盱台。
(名词作动词,驻守国都。
)(四)特殊句式谕以所为起大事状语后置句封于项状语后置句是时桓楚亡在泽中状语后置句梁父即楚将项燕判断句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被动句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被动句《项羽本纪鸿门宴》文言文知识体系填空(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二)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三)词类活用籍吏民(名词用作动词,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芷阳间行(名词用作动词,取道)吾得兄事之(名词用状语,象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用状语,像翅膀那样)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从百余骑(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四)特殊句式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项羽本纪文言文原文项羽本纪作者:司马迁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项羽本纪是一篇经典的史记文章,描述了项羽的一生,又赞美也有批评,下面是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作品介绍】本文是司马迁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写的赞语,附在该纪之末,在褒贬兼具的字里行间对项羽充满了惋惜之情。
项羽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本文在褒贬兼具的字里行间对项羽充满了惋惜之情。
【原文】项羽本纪赞①出处:《史记》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④。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⑤。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⑥。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⑦。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⑧!【注释】①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
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
本纪:《史记》的一种体例。
按照年代先后,叙述历代帝王政迹。
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
正如本文所说,“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
这里是作者在叙事之后,以作者的口气写的议论、总结及补充的文字。
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②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
项羽本纪文言字词整编
项羽本纪文言现象整理一、字音练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绝其甬.道,大破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曰歌数阕.,美人和.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项王瞋.目而叱.之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舜目盖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秦始皇帝游会稽..皆沉船,破斧甑.乌江亭长舣.船待骏马名骓.1.解释实词学书不成,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以故,事得以已...宾客及子弟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是.以.知其能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田父绐.曰汉军皆披靡..数里乌江亭长舣.船待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汉军至,无.以.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乘埶起陇亩之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然羽非有尺寸..岂不谬.哉2.解释虚词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以.故事得已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梁以.此奇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意思。
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期山东为三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6.说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知识整理
精品文档〈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项羽本纪一、实词积累1、古今异义词( 1)才.气.过人:句中古义“勇武有力” 今义“才华”( 2)期山.东.为三处:句中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句中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 ( 4)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句中古义“统治”今义“筹划管理” 3、一词多义诸侯皆属焉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独 、虚词积累皆沉船,破.釜甑 2、意动用法 梁以此奇.籍 3、名词活用为动词 毋妄言,族.矣 楚兵冠.诸侯项王军.壁.垓下 左.,乃陷大泽中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马童面.之4、名词作状语(才)(才)(就,于是),岂不谬哉(因为) (来)( 率领 )(使……破) (认为 有奇才)(灭族)(位居……之首)(驻军;安营)(向左走)( 向东进军 )(对面细看)(归属,归顺)(跟随)难道) 仅)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平明,汉军乃觉之 乃有二十八骑 左,乃陷大泽中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以梁以此奇籍以示士卒必死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竟然、却)无不膝.行而前(用膝盖)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直夜溃围南.出(向南)豪杰蜂.起 ( 像蜂一样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项梁怒.之 (对……发火)四、 特殊句式1、判断句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怨王侯叛己,难矣尚不觉寤不自责,过矣2、被动句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然今卒困于此3、状语后置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籍独不愧于心乎乘势起(于)陇亩之中4、定语后置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5、固定格式汉军至,无.以.渡 (没有办法)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为什么……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以之为、把它作为)五、其他重点词语又不肯竟.学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九战,绝 其甬道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王泣.数行下 未尝败北.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及羽背.关怀楚(放弃)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夸耀;施展)精品文档舜目盖 重瞳子 语气词,表推测,大概)终、完) 暗中;部署,约束)(即使)(多次;断)时运;去,往 ) 眼泪) 失败) 即使,纵使)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语文——项羽本纪文言整理
通假字
• • • • • • • 老弱罢转漕 天下匈匈数岁者 项王大怒,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骑皆伏曰 马童面之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语
重点字词
• • • • • • • • • • • 又不肯竟 又不肯竟学 完毕、 竟:尽、完毕、结束 说,告诉 谕以所为起大事 推辞, 推辞,拒绝 汉王笑谢 汉王笑谢曰 发动, 发动,征发 遂举吴中兵 攻占, 攻占,占领 淮阴侯已举 淮阴侯已举河北 则汉欲挑战 如果 令男子十五以上诣 悉令男子十五以上诣城东 全;到 尽得楚国货赂 尽得楚国货赂 财物 当,趁着 直夜溃围而出 跟随, 跟随,连接 骑能属 骑能属者百余人 本来 今日固 今日固决死
• 辟易数里 辟易数里
• • • • • • • • • • • • •
无以渡 无以渡 今独臣有船 只 难道, 难道,表反问语气 籍独不愧于心乎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回头看 顾见汉司马吕马童 吾闻汉购 吾闻汉购我头千斤 悬赏以求 害怕 皆已惮 皆已惮籍矣 秦将王翦所戮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被。杀 外黄令舍人 舍人儿年十三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 官名 徒以吾两人耳 只,仅仅 苦天下之民父子为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白白地。 白白地。为,语气词 我何渡为 我何渡为 语气词, 语气词,呢 若非吾故动,攻下, 名做动,攻下,攻占 外黄不下 外黄不下 莫肯下 莫肯下矣 投降, 投降,降服 闻之皆争下 闻之皆争下项王 以身下 以身下之 为----下,处----下 下 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流下 项王泣数行下 项王泣数行下
以
• • • • • • • • • 梁以此奇籍 徒以吾两人在耳 因为, 因为,表原因 是以项王信任之 以故汉追击之 通“而”,也说与时间名词连用表方 从此以 从此以东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令骑将灌婴以位 率领,一说“ 率领,一说“用” 欲以宾客赴秦军 以赐公 把 谕以所为起大事
《项羽本纪》复习文言知识整理(“名作”相关文档)共6张
2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遭受 你
悬赏征求
2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19、何兴之暴也 2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快
20、然羽非有尺寸 14、今独臣有船
15、籍独不愧于心乎
微小的权势
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矜 奋 21、自 功伐, 其私智而不师古 17、若非吾故人乎
却
只
”
14、今独臣有船
9、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0、期山东为三处 11、汉军皆披靡 1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13、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14、今独臣有船 15、籍独不愧于心乎 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7、若非吾故人乎 1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19、何兴之暴也 20、然羽非有尺寸 2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2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2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14、今独臣有船 15、籍独不愧于心乎 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7、若非吾故人乎 1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19、何兴之暴也 20、然羽非有尺寸 2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2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2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14、今独臣有船 15、籍独不愧于心乎 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7、若非吾故人乎 1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19、何兴之暴也 20、然羽非有尺寸 2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一、实词词义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认字写字
2、剑一人敌,不足学
对抗,匹敌
3、以故,事得已
停息,了结
4、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 组织部署
《项羽本纪》文言知识小结
4.古今异义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5,重点实词 (1)剑一人敌 对抗 (2)又不肯竟学 完全 (3)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敬畏 (4)时不利兮骓不逝 奔驰 (5)骑能属者百人耳 跟随 (6)未尝败北 败逃 (7)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逞 (8)力能扛鼎 举起 (9)田父绐曰"左" 欺骗 (10)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
�
(12)学书不成 名作动 (13)毋妄言,族矣 名作动 (14)皆沉船,破釡甑 使动 (15)项王军壁垓下 名作动 (16)乌江亭长舣船待 使动 (17)吾为若德 名作动
(18)身七十余战 名作动
3.特殊句式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 也 判断句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定语后置句 (3)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语后置句 (4)然今卒困于此 被动句
《项羽本纪》文言知识小结
1.通假字 (1)每吴中有大繇(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示)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势)起陇亩之中 (4)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值)夜溃围 南出,驰走 (5)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悟) 而不自责,过矣
2.词类活用 (1)梁以此奇籍 意动 (2)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 敢仰视 名作动 (3)歌数阕,美人和之 名作动 (4)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名作动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名作动 (6)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名作状 (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 也 名作动 (8)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 还 名作动 (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使动 (10)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为动 (11)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名作状
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
项羽本纪赞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译文】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亦是双瞳孔。
项羽也是双瞳人。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
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
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
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
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
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注释】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
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
本纪:《史记》的一种体例。
按照年代先后,叙述历代帝王政迹。
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
项羽本纪原文(节选)重要字词
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句式:),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句式:)。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句式:)。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音: )狱掾.(音: )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及子弟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句式:),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句式:),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项羽本纪文言现象及句子翻译
婚姻
古:结为儿女亲家
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
古:不同一般的事
今: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南/北
古: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河南省,河北省
以故事得已
故事
古:缘故,事情
今:事情发生的过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父兄
古:父老乡亲
今:父亲兄弟
4.词类活用
籍吏民
名作动,造户籍册或登记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译:等到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驱逐义帝自立为王,使诸侯怨恨而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籍(名作动,登记)吏民吾得兄(名作状,象对待兄长那样)事之范增数目(名作动,使眼色)项王
常以身翼(名作状,像翅膀那样)蔽沛公刑(名作动,用刀割刺)人如恐不胜于是项伯复夜(名作状,连夜)道(名作动,取道)芷阳间行日夜(名作状,每日每夜)望将军至沛公欲王(名作动,称王)关中头发上(名作状,向上)指项伯杀人,臣活(动使动,使…活)之素善(形作动,交好)留侯张良从(动使动,使…跟从)百余骑
副词,只,仅仅
不忍杀之,以赐公
介词,把
7.特殊句式
“也”表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项羽本纪文言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文言现象整理一、字音练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绝其甬.道,大破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曰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项王瞋.目而叱.之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舜目盖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秦始皇帝游会稽..皆沉船,破斧甑.乌江亭长舣.船待骏马名骓.1.解释实词学书不成,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以故..,事得以已.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是.以.知其能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田父绐.曰汉军皆披靡..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乌江亭长舣.船待汉军至,无.以.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岂不谬.哉2.解释虚词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以.故事得已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梁以.此奇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意思。
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期山东为三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6.说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文言文整理
项羽本纪文言文整理1. 项羽本纪文言整理【项羽本纪文言整理】 1、注音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戮(戮,lù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目眦(眦,zì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彘,zhì,猪)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2、通假字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不者(“不”通“否”)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3、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C 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从百余骑(使……跟从)D 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交好)4、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5、句式解析(1)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项羽本纪文言整理(全)
项羽本纪文言整理(全)
一 一词多义
(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拔(bá)
①抽取,抽除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②攻下,攻克 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拔动?改变 确乎其不可拔角了《周易?乾》
④突出,越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 持(chí)
①一只手从下托扶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
②掌握 悖乱不可持国酷吏列传》
④对之,对峙 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
操(cāo)
①拿着,握在手中 大王何来操《史记?项羽本纪》
②品行,品德 有贤操《史记?张汤传》
③担任,从事 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惮(dàn)
①害怕,畏难 虽吴子子弟以已惮籍《史记?项羽本纪》
②通“瘅”,因劳成病 气申明前令,哀此瘅人《明史?李信圭传》 故(ɡù)
①缘固,原因 故姓项氏《项羽本纪》
②事,事情 讲中外之事《谭嗣同》
③旧,与新相对 新故异备《韩非子》
项羽本纪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一次多义古今异义整理
《项羽本纪》一、一词多义(实词)扛:1、(gang)双手举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
——《项羽本纪》2、(kang,第二声)用肩膀承担物体。
扛枪期:1、动词,约定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2、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3、(ji)周(年、月)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尚书?尧典》4、(ji)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穷:1、尽,穷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2、阻塞不通,走投无路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3、困,处境艰难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4、追究到底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属:1、连接,引申为跟随项王渡淮,骑者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本纪》2、托付,交给,特引申为交给官吏治罪。
乃以秦王属吏。
——《史记?高祖本纪》3、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4、类若属皆且为所虏。
——《项羽本纪》5、亲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6、从属,隶属,归属诸侯皆属焉。
——《项羽本纪》拔:1、抽取,抽除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2、攻下,攻克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3、突出,越出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纵 1、发放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2、耸,向上引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3、连词,即使,纵然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持:1、一只手从下托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2、控制,挟制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3、掌握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4、对之,对峙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当1.抵挡,抵抗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2.对着,朝着木兰当户织3.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4.往昔,过去的遥想公瑾当年独1.只有,唯独今独臣有船2.独自,单独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难道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引1.借口乃引“天亡我”2.率领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拉开(弓)将军夜引弓4.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5.退回,调转相如引车避匿故1、缘固,原因,所以故姓项氏《项羽本纪》2、事,事情讲中外之事《谭嗣同》3、旧,与新相对新故异备《韩非子》4、老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5、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6、副词,故意广故数倍欲之,忿圭尉《陈涉世家》如1、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动词,像,如同)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往)3、先生如其旨,内狼于囊(动词,按照,遵从)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动词,及,比得上)5、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连词,假如,如果)6、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结构,表处置之意)幸 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壁 1、营垒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2、驻扎项王军壁垓下3、墙壁家徒四壁顾 1、回头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2、不过顾吾念之3、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惜,顾念矜 1、jin怜惜矜愍愚诚2、夸耀自矜功伐伐 1、功劳自矜功伐2、讨伐伐无道,诛暴秦二、一词多义(虚词)若:1、人称代词:你,你的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史记?项羽本纪》2、像,如同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3、指示代词:这个,这样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之项梁怒之(代词)此天之亡我(取消句子独立性)非战之罪也(助词,的)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样)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平明,汉军乃觉之(才)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表示范围的限定,只、仅仅)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转折,但、却竟然)乃为其骑曰(于是、就)以以故,事得已(因为)以是知其能(因此)以示士卒必死(用来)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率领)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凭借)而彼可取而代也(表顺承)无不膝行而前(表修饰)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表转折,但、却)【为】项氏世世为楚将(是)项梁常为主办(作为)动词自为诗曰(创作)我何渡为(语气助词,反问语气)语气助词吾为若德(给)公为我献之(介词,替、给)介词愿为诸君快战(为了)五、词类活用1.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 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3. 皆沉船,破釜甑(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破)4.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6.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作状,在夜里)7.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8. 直夜溃围南出(名作状,向南)9. 田父绐曰:“左”(名作动,向左走)10.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名作状,向东)11. 无不膝.行而前。
项羽本纪文言文加翻译
楚世家,有项籍,字羽,下相人也。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曰:“学无所成,终无益于事。
”籍曰:“读书则无以明理,剑则无以自卫,吾欲学万人敌之术。
”梁曰:“此所谓上智也。
”于是籍乃学兵法。
籍长八尺,力能扛鼎。
吴中子弟皆惮籍,莫敢与之争。
籍既学兵法,乃结交天下豪杰,名声大噪。
秦始皇帝崩,陈胜、吴广起兵反秦,籍亦起兵响应。
籍年二十四,遂为诸侯上将军。
秦二世元年,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籍遂率众西进,破秦军于定陶,遂至陈。
陈胜自立为王,籍以为非其才,乃西入关中。
籍至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项羽既定天下,欲封立六国之后,以存亡国。
乃召诸将议之。
诸将皆曰:“项羽勇猛,功高,宜为天下主。
”籍曰:“吾所以起兵,为天下除暴秦,非为六国也。
今若封六国之后,是助暴秦也。
”乃不封六国之后。
籍既封王,号为“西楚霸王”,都彭城。
籍虽封王,而心中自恃勇猛,不修仁义,故天下多怨。
籍闻之,曰:“天下共苦秦久矣,吾为天下兴利除害,何怨之有?”遂不听众议,自恃勇猛,任意行事。
汉元年,刘邦起兵于沛,号曰“汉王”。
籍闻之,大怒,遂举兵伐汉。
汉王知籍将至,遂退守宛城。
籍至宛城,围之数重,汉王不得出。
籍令左右曰:“若取汉王,封万户侯。
”左右皆欲得汉王以为功。
汉王见形势危急,乃与张良、陈平谋曰:“吾欲解宛城之围,宜用计。
”良、平曰:“今籍兵强,难以力敌,宜用智取。
”乃令汉王母弟齐王信,伪降籍,籍信之,遂放汉王出围。
汉王既出围,遂还攻籍。
籍大败,走至垓下。
汉王追至,籍遂自杀,时年三十一。
汉王遂定天下,是为汉高祖。
项羽者,豪杰之士也。
勇猛无比,智略过人。
然性刚愎,不修仁义,终为天下所弃。
呜呼!勇猛虽能胜一时,而仁义乃能长久。
项羽之败,盖其自败也。
【译文】楚世家记载,有项籍,字羽,是下相人。
项羽年轻的时候,学习写字不成,就去学习剑术,但也没有学会。
项梁生气地说:“学习一无所成,终究对事情没有帮助。
”项羽说:“读书不能明白道理,剑术也不能用来自卫,我想学习能够对抗万人的技艺。
项羽文言文翻译注释
项籍者,下相人也。
字羽,故世称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学书不成,曰:“书,所谓无用者。
”学剑不成,曰:“剑,一人敌,不足学。
”于是乃学兵法,欲以干时。
注释:项籍:项羽的字,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
下相: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宿迁市。
字:字,指名字。
故:因此。
世称:世人称之为。
少时:年轻时。
学书:学习书法。
不成:没有成功。
去:离开。
学剑:学习剑术。
一人敌:能够与一个人对抗。
不足学:不值得学习。
于是:因此。
乃:就。
学兵法:学习兵法。
干时:建功立业。
译文:项羽,下相人,字羽,世人称之为项羽。
年轻时,学习书法未能成功,便放弃了。
接着学习剑术,同样未能成功。
他认为书法无用,剑术只能与一人对抗,不值得学习。
于是,他转向学习兵法,立志要在乱世中建功立业。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虽吴中子弟皆已习剑,籍独喜骑射。
注释:长:身高。
八尺余:约两米多。
力能扛鼎:力气大,能够举起鼎。
才气:才华。
过人:超过常人。
吴中子弟:吴中地区的年轻人。
已习剑:已经学习剑术。
独喜:特别喜好。
骑射:骑马射箭。
译文:项羽身高超过两米,力气大,能够举起鼎,才华横溢,超过常人。
虽然吴中地区的年轻人都已经学习剑术,但项羽特别喜好骑马射箭。
原文:籍既已学兵法,遂将家僮数百人,西击秦。
注释:既已:已经。
家僮:家中的仆人。
西击:向西攻打。
秦:指秦朝。
译文:项羽学习兵法之后,便带领家中的仆人数百人,向西攻打秦朝。
籍既已破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焉。
注释:自立:自己称帝。
西楚霸王:项羽自称的称号。
诸侯:各国的诸侯。
属:归属。
译文:项羽打败秦朝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各国的诸侯都归属于他。
本文以文言文形式呈现《项羽本纪》中的部分内容,并对其中的生僻词汇和典故进行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通过对项羽一生的叙述,展现了其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其性格中的缺陷。
希望这篇译文注释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项羽本纪知识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项羽本纪一、实词积累1、古今异义词1才气..过人:句中古义“勇武有力”今义“才华”2期山东..为三处:句中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句中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4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句中古义“统治”今义“筹划管理”3、一词多义属诸侯皆属焉归属;归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独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仅二、虚词积累乃平明;汉军乃觉之才乃有二十八骑才左;乃陷大泽中就;于是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竟然、却以梁以此奇籍因为以示士卒必死来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三、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皆沉船;破.釜甑使……破2、意动用法梁以此奇.籍认为……有奇才3、名词活用为动词毋妄言;族.矣灭族楚兵冠.诸侯位居……之首项王军壁..垓下驻军;安营左.;乃陷大泽中向左走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军马童面.之对面细看4、名词作状语无不膝.行而前用膝盖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直夜溃围南.出向南豪杰蜂.起像蜂一样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项梁怒.之对……发火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怨王侯叛己;难矣尚不觉寤不自责;过矣2、被动句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然今卒困于此3、状语后置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籍独不愧于心乎乘势起于陇亩之中4、定语后置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5、固定格式汉军至;无以..渡没有办法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什么……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之为、把它作为五、其他重点词语又不肯竟.学终、完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中;部署;约束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九战;绝.其甬道多次;断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去;往项王泣.数行下眼泪未尝败北.失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纵使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舜目盖.重瞳子语气词;表推测;大概及羽背.关怀楚放弃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耀;施展。
项羽本纪文言文节选翻译
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
字羽,故楚国将项燕之后也。
其季父项梁,为秦将章邯所败,梁以此益骄,乃散其家财,交游天下,欲结客报仇。
尝有举鼎之徒从之,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学剑亦非所以务也,籍乃曰:“学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吾欲学之。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与狱掾曰:“若罪人不当死,请卒已事,此吾少季也。
”项梁既已出栎阳,复还陈留。
译文:项籍,下相人。
字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
他的叔父项梁,在秦将章邯的打败下,梁因此更加骄傲,于是散尽家财,游历天下,想要结交宾客,报仇雪恨。
曾经有一位擅长举鼎的人跟随他,项籍年幼时,学习写字不成,就去学习剑术,但又学不好。
学习剑术也不是他的本意,于是项籍说:“学习写字只需要能够记住姓名就可以了,剑术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的是能够敌万人的本领。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略微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又不愿意深入学习。
项梁曾经被栎阳监狱逮捕,于是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监狱的狱掾,对狱掾说:“如果这个罪人不应判处死刑,请你们尽快处理完事情,这是我年轻的叔父。
”项梁出狱后,又回到了陈留。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项羽的出身、性格以及他的抱负。
项羽出生在楚国下相,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
他的叔父项梁曾因战败而遭受打击,但项羽却因此更加骄傲。
他散尽家财,游历天下,想要结交宾客,报仇雪恨。
然而,项羽在学写字和学剑术的过程中都不尽如人意,最终他决定学习兵法,以期成为能够敌万人的英雄。
这段文字展现了项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追求卓越的抱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本纪文言现象整理一、字音练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绝其甬.道,大破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曰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项王瞋.目而叱.之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舜目盖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秦始皇帝游会稽..皆沉船,破斧甑.乌江亭长舣.船待骏马名骓.1.解释实词学书不成,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以故..,事得以已.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是.以.知其能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田父绐.曰汉军皆披靡..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乌江亭长舣.船待汉军至,无.以.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岂不谬.哉2.解释虚词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以.故事得已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梁以.此奇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剑一人敌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无不膝行而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项王复乃引兵而东身七十余战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马童面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遂将五诸侯灭秦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意思。
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期山东为三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6.说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本文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回忆常用的刻画人物方法,并讨论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的?少怀壮志出身武将世家,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
叱咤风云英勇非凡,霸气十足。
但比较缺乏沉稳,易怒,莽撞。
垓下悲歌性情中人,豪气冲天。
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胸怀大志(始皇巡游)、勇猛善战(巨鹿之战)、儿女情长(项王别姬)•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1.选出下列词类活用中名词作动词的一项()A.陈涉首难,豪杰蜂起B.项王复乃引兵而东C.项王则夜起D.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有通假字的一项()A.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B.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C.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3.翻译下列句子(1)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阅读训练(D级)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流逝B.与秦军遇.遇:遭遇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属:归属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项王乃.大惊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B.以.示士卒必死以:连词,承接关系,来C.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由:介词,从D.项王则.夜起则:连词,不译3.翻译下列句子。
(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3)是何楚人之多也。
一、拓展延伸(D级)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
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
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
蔡泽入,则揖应侯。
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
”应侯曰:“请闻其说。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
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
何也?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旧故,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未知何如也。
”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
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功已成矣,卒支解。
大夫种为越王成霸功,勾践终拮②而杀之。
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祸至于此。
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
如是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
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
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
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节选自《史记蔡泽列传》)[注]①“应侯”即范雎。
②拮,或作“掊”,赐剑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应侯因让.之曰让:责备B.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存:保全C.乃延.入坐,为上客延:延请D.应侯遂称笃.笃:深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②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B.①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②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C.①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②公为.我献之D.①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②得复见将军于.此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蔡泽善抓机遇和范雎不识物盛则衰道理的一组是()A.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
B.蔡泽入,则揖应侯。
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
C.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D.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2)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一、(3)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一词多义(实词)扛:1、(gang)双手举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
——《项羽本纪》2、(kang,第二声)用肩膀承担物体。
扛枪期:1、动词,约定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2、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3、(ji)周(年、月)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尚书•尧典》4、(ji)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穷:1、尽,穷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2、阻塞不通,走投无路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3、困,处境艰难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4、追究到底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属:1、连接,引申为跟随项王渡淮,骑者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本纪》2、托付,交给,特引申为交给官吏治罪。
乃以秦王属吏。
——《史记•高祖本纪》3、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4、类若属皆且为所虏。
——《项羽本纪》5、亲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6、从属,隶属,归属诸侯皆属焉。
——《项羽本纪》拔:1、抽取,抽除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2、攻下,攻克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3、突出,越出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纵1、发放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2、耸,向上引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3、连词,即使,纵然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持:1、一只手从下托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2、控制,挟制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3、掌握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4、对之,对峙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当1.抵挡,抵抗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2.对着,朝着木兰当户织3.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4.往昔,过去的遥想公瑾当年独1.只有,唯独今独臣有船2.独自,单独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难道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引1.借口乃引“天亡我”2.率领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拉开(弓)将军夜引弓4.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5.退回,调转相如引车避匿故1、缘固,原因,所以故姓项氏《项羽本纪》2、事,事情讲中外之事《谭嗣同》3、旧,与新相对新故异备《韩非子》4、老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5、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6、副词,故意广故数倍欲之,忿圭尉《陈涉世家》如1、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动词,像,如同)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往)3、先生如其旨,内狼于囊(动词,按照,遵从)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动词,及,比得上)5、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连词,假如,如果)6、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结构,表处置之意)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壁1、营垒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2、驻扎项王军壁垓下3、墙壁家徒四壁顾1、回头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2、不过顾吾念之3、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惜,顾念矜1、jin怜惜矜愍愚诚2、夸耀自矜功伐伐1、功劳自矜功伐2、讨伐伐无道,诛暴秦二、一词多义(虚词)若:1、人称代词: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史记•项羽本纪》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3、指示代词: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之项梁怒之()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何楚人之多也()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平明,汉军乃觉之()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乃为其骑曰()以以故,事得已()以是知其能()以示士卒必死()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而彼可取而代也()无不膝行而前()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为】项氏世世为楚将()项梁常为主办()动词自为诗曰()我何渡为()语气助词吾为若德()公为我献之()介词愿为诸君快战()【且】三、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2、问一田父:3、骑皆伏曰:4、乃持项王头视鲁:5. 羽岂其苗裔邪?6、乘埶起陇亩之中:四、古今异义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古义:今义:学习书本)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今义:宾朋客人)(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今义:方位名词)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今义:快速战斗)5、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古义:今义:山东省)6、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古义:今义:勇猛无敌)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今义:指一片地域)8、吾知公长者(古义: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9、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古义:今义:指体量大小)10、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今义:管理)11、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古义:今义:美貌女子)12、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古义:今义:承接连词(古义:今义:大方,不吝啬)13、鲁父兄乃降(古义: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1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古:今义:购买)15、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今义:靠自己一个人)16、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今义:才能)17、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古:今:省会名,江西省18、以故事得已古:今: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19、因置以为上将军古:今:认为20、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古:今:指丈夫的配偶;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