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解释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意思人教版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意思人教版六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在人教版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经典之作,它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哲理。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的意思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诗人通过观察月光和床前的霜,联想到家乡的亲人,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李白以庐山瀑布为背景,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3. 《春晓》 - 孟浩然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色,诗人通过观察鸟儿的啼鸣和花瓣的飘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诗人登楼远望,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日落和黄河的景象。
5. 《江雪》 - 柳宗元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雪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象地表现了雪后江面的寂静。
6. 《绝句》 - 杜甫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7. 《游子吟》 - 孟郊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比喻,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8. 《悯农》 - 李绅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
9. 《题临安邸》 - 林升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0. 《赠汪伦》 - 李白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汪伦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离别的不舍。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更要求理解其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
一、《悯农》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品之一。
他以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为创作原则,通过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之情,从而彰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浓厚感情。
二、《春晓》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春天清晨的描述,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恬静而喜悦的春日清晨,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三、《小池》小池唐·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唐代诗人杨万里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小池水景为题材,通过对小池水、树阴、小荷、蜻蜓等微小而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含蓄细腻的意境,深受读者喜爱。
四、《望岳》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和崇敬之情,通过对泰山壮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激昂的情感和崇高的气节。
这首诗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饱满激昂的语言,深受读者喜爱。
五、《静夜思》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夜晚的明月为题材,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被誉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六、《赠汪伦》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赠别好友的情感为题材,通过对诗人与好友的离别之情的描绘,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感伤。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典故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典故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
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及译文(精选10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及译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及译文(精选10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4、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六年级下册古诗必背注释+译文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⑤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⑥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①《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②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③迢迢(t匕o):遥远。
④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⑤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⑥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⑦擢(zhu6):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⑧ 札亿卜台)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⑨弄:摆弄⑩杼(zhO):织机的梭子11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2零:落。
13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14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5脉脉(m6 m6):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6素:白皙。
17涕:眼泪。
18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9间:相隔。
古诗十首六年级下册
古诗十首六年级下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这诗的作者于谦可真是个硬骨头呢!你看啊,“千锤万凿出深山”,石灰在山里的时候就被千锤百炼才开采出来,就像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磨难一样。
“烈火焚烧若等闲”,被火烧的时候石灰都不害怕,这得多勇敢啊,就像那些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人。
最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算身体粉碎了也不在乎,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世上就行。
于谦其实也是在说自己呢,他为官清廉,不管遇到什么威胁,都要保持自己的清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郑燮写竹子可真是写绝了。
竹子就像一个坚定的战士,“咬定青山不放松”,紧紧咬住青山,一点都不放松,这决心多大呀。
它的根扎在破岩里,条件那么艰苦,但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不管受到多少折磨打击,还是那么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都吹不倒它。
这竹子就象征着那些有坚定信念的人,不管外界有多少干扰和压力,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析:杜甫这个大诗人啊,一直盼着国家能安定呢。
“剑外忽传收蓟北”,突然听到官军收复了蓟北这个好消息,他一下子就哭了,眼泪鼻涕沾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原来的忧愁都没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高兴得把书随便一卷,都发狂了。
然后就想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天要唱歌喝酒庆祝,趁着美好的春光回家乡。
最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路线都想好了,就想快快回到家乡,可见他有多高兴,也能看出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安定的欣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龚自珍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满是离愁呢。
“浩荡离愁白日斜”,那离愁就像江水一样浩浩荡荡,太阳都快落山了,就像他的心情有点低落。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语文1.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解析。
-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就是春天的长安城。
哇,这一句就像给我们展开了一幅超级美的画卷呢。
春天到了,长安城里到处都飞舞着落花,那画面感超强,就好像整个城市都被花的精灵给占领了。
- “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的时候,东风一吹,皇宫里的柳树都随风倾斜。
这里提到“御柳”,就是皇宫里的柳树,感觉很有皇家的那种高贵气息哦。
- 然后“日暮汉宫传蜡烛”,到了傍晚的时候,皇宫里开始传蜡烛了。
寒食节本来是禁火的,但是呢,皇宫里却有特权,可以传蜡烛点火。
- 最后“轻烟散入五侯家”,那些蜡烛的轻烟就飘进了五侯的家里。
这里的“五侯”是指受到皇帝宠信的权贵。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寒食节的景象,其实是在讽刺当时的权贵特权阶层呢。
1.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 赏析。
- 诗一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就把我们的目光拉到了遥远的银河边。
牵牛星远远地在那儿,河汉女(也就是织女星)呢,洁白明亮。
这就像在讲一个超级浪漫又有点小忧伤的故事的开头。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伸出她纤细洁白的手,摆弄着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想象一下,织女在银河那边辛勤地织布,那画面还挺美的呢。
- 可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忙了一整天,却织不出布来,为啥呢?因为她心里想着牛郎呢,思念得泪水像雨一样落下来。
这就很感人啦,把织女的那种思念之情描写得超级细腻。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看起来又清澈又浅,他们俩距离好像也没多远啊。
这里就有一种无奈,明明看起来距离不远,却不能在一起。
- 最后“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就隔着这么一条银河,含情脉脉地却不能说话。
这简直是把那种思念和无奈写到极致了,就像两个相爱的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拥,让人心里怪难受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
与研究(注释、译文)
1. 古诗积累
- 《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注释:登上鹳雀楼,欣赏美景。
- 译文:我登上鹳雀楼,眺望远方美景。
- 《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注释: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 译文:我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2. 古诗研究
- 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 古诗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 古诗的修辞手法
- 古诗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
- 古诗的阅读技巧
- 阅读古诗时,可以结合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古诗的含义。
- 注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多读多背古诗,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全部
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全部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古诗内容因教材版本和年份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基于当前的信息和常见的教材版本,以下是六年级下册语文中可能包含的一些古诗,以及它们的简要介绍: 古诗词列表1.《寒食》●作者:韩翅(唐)●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姜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简介: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京城春天的景象,以及皇言中传递蜡烛的习俗。
2.《迢迢牵牛星》●原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季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简介:这是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相互思念的古诗。
3.《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介: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和人们的秋思之情。
4.《长歌行》●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简介:这是一首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进的古诗。
5.《马诗》●作者:李贺(唐)●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简介:此诗通过描绘边塞战马的雄姿,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6.《石灰吟》●作者:于谦(明)●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简介:这首诗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情操、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
7.《竹石》●作者:郑燮(清)●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简介:此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坚韧不拔,赞颂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8.《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唐)●原文: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简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祝福。
9.《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唐)●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岫六下课后10首古诗大意
《采薇》大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送元二使安西》大意渭城早晨的一场春雨沾湿了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老朋友请你再喝一杯离别酒吧,因为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了。
《春夜喜雨》大意好雨来得像是知道适应时节,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伴着风在夜间悄悄地下着,滋润万物而轻细无声。
田野小路上笼罩着黑云,只有江上渔船夜火独明。
清晨遥望那湿湿的红花,繁花点缀了美丽的锦官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大意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江上渔者》大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
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泊船瓜洲》大意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游园不值》大意大概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大意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
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
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踏上了归途。
你回到江南,赶上春的脚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浣溪沙》大意游览蕲水的清泉寺。
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兰花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下起了小雨,松林中传出杜鹃鸟的叫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所以,不要因老去而悲叹。
《清平乐》大意春天回到了哪里?四处一片沉寂,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首背诵古诗词注解译文简析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的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简析】: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
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历。
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很多,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河流名。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1.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诗的意思就是,石灰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就好像那些经历磨难却依然淡定的人,你能说他们不厉害吗?比如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咱可不能怕,得像石灰一样。
2.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它是说竹子紧紧咬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这就像一个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怎么都不会动摇。
想象一下,你在比赛中,别人都放弃了,你就像那竹子一样坚持,多酷啊!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要发狂。
这开心就像中了大奖似的。
要是你考了个好成绩,是不是也会这样高兴得不得了?4. 《己亥杂诗》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人希望老天爷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就好比我们希望老师能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别只看重一种类型的学生。
5.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前我出征的时候,杨柳轻柔随风摇曳。
如今回来的路上,大雪纷纷扬扬。
这场景多有画面感啊,就像电影里的镜头切换,让人心里有点惆怅呢。
6.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可就没有老朋友了。
这就好像你朋友要去远方,你很舍不得,想让他多感受一下你的情谊。
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京城的街道上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草色嫩绿,走近一看却又若有若无。
这景色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让人忍不住去探究。
8.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找不到它的踪迹,好寂寞啊。
就像你丢了心爱的玩具,到处找都找不到,那种失落感。
9.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译文(17首古诗词+2篇文言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译文1、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2、迢迢牵牛星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4、长歌行汉·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5、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6、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最后十首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最后十首诗一、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二、字词解释。
1.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 往:当初从军。
3.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 雨雪: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读yù。
6.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7. 迟迟:迟缓的样子。
三、诗歌赏析。
1. 情景交融。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昔出征时,杨柳轻柔随风摇曳,这是乐景写哀情。
士兵离家出征,面对美好的春景,却要奔赴战场,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不舍和对未知战争的担忧。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今归来时,大雪纷纷扬扬。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归来,烘托出士兵历经沧桑后的孤寂与凄凉。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哀伤之情。
一、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字词解释。
1.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 使:到某地;出使。
3.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5. 朝雨:早晨下的雨。
6. 浥(yì):湿润。
7. 客舍:旅店。
8.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9. 更:再。
10.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三、诗歌赏析。
1. 画面描写。
- 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朗的送别场景。
清晨的渭城细雨蒙蒙,打湿了地面的尘土,旅舍周围的柳树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新。
这不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而且“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这里的“柳色新”也暗示了离别的主题。
2. 情感表达。
- 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劝友人再饮一杯酒。
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导语】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捷的视察,奇妙的联想,精致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赢得人们的爱好,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元日(宋代: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暖和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烈、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烈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朝阳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光辉的景象,象征无穷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很多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原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主题1、《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主题: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表达了作者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2、《鸟鸣涧》(春天的古诗)主题:通过描写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幽雅的气息和那清爽的感觉的向往之情。
3、《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主题:借送别写心意,寄寓了作者高雅纯洁、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
4、《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5、《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主题:表达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郑燮,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主题:借竹子的坚韧、刚直、不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这是一首爱国诗。
千古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8、《己亥杂诗》主题:古诗反映了作者对清政府压抑、束缚人才的不满,表达了作者强烈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
9、《浣溪沙》宋苏轼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
主题: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节,在春天适时地降临。
它随着风悄悄地在夜里降临,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有三千尺之高,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农民在正午时分锄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
谁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苦劳作的结晶。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群山中鸟儿已经飞走,所有的小路上都不见人影。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长征的士兵还没有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依着山峦渐渐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翻译:原野上茂盛的草,每年都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轮回。
野火无法将其烧尽,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应该同情那些在青苔上留下足迹的木屐,轻轻地敲击柴门却久久无人应答。
春天的景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从墙外探出头来。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诗集详细整理
1.课本必背古诗:1.《诗经・采薇(节选)》:1.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解析:往昔出征时,杨柳轻柔随风摇曳,衬托出战士离家时的不舍;如今归来时,大雪纷纷扬扬,烘托出历经沧桑后的孤寂与凄凉。
短短四句通过景色变化,深刻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征人的心境变化。
2.《春夜喜雨》:1.作者:杜甫2.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解析:此诗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
“好雨知时节” 赋予春雨人的情感,好像它知晓时节的需要,在春天万物复苏时适时降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腻地描写了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的状态,体现出春雨的轻柔、温和。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作者:辛弃疾2.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解析:词的上阕描绘了宁静的乡村夜景图,明月升起,惊飞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阵阵蝉鸣,稻花飘香,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蛙声一片,营造出欢快、祥和的氛围。
下阕写天外稀星、山前细雨,以及作者突然发现旧时茅店的惊喜,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4.《天净沙・秋》:1.作者:白朴2.原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3.解析:前两句以孤独的村落、落日的余晖、淡淡的炊烟、苍老的树木和寒鸦等景象,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
“一点飞鸿影下” 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使意境变得开阔。
最后“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以多种颜色的景物组合,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秋景图,给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觉。
5.《元日》:1.作者:王安石2.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解析: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充满喜庆的氛围。
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解析
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解析六年级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解析: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明月的比喻,诗人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同时,通过风雨声和花落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易逝。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4.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这首诗赞美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攀登高峰的决心。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
诗人通过孤舟和独钓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超脱的思考。
6.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析:这首诗通过游园的情境,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诗人通过红杏出墙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顽强。
7. 《望月怀远》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夜晚的描写,诗人将相思之情表达得细腻而深沉。
8.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译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词语注释:1、漉:过滤。
2、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3、萁:豆茎。
4、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5、煎:一种烹饪方法。
寓意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
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词语注释] 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 闲:安静。
3. 时:时而,偶尔。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词语注释] 1、平明:清晨。
2、客:在这指辛渐。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词语注释] 1、江畔:江边。
2、蹊(xī):小路。
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赏析] 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5 石灰吟(七言绝句)【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托物言志【词语注释】1、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6 竹石(七言绝句)【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
5、破岩:破裂的岩石。
6、磨:折磨,挫折。
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
9、任:任凭。
10、尔:你。
【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词语注释】 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
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
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8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词语注释】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
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
9 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词语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子规:布谷鸟。
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
表示时光的流逝。
【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
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人的眉峰,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